中国经济应该以“毒”攻“毒”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4/19 22:12:41
中国经济应该以“毒”攻“毒”
经济走势跟踪
The  Pursuit  of  Economic  Trends
2007年第43期(总第770期)  2007年6月15日(星期五)
中国社会科学院经济研究所《经济走势跟踪》课题组
经济热点
道琼斯:中国通货膨胀快速攀升
据道琼斯分析,中国最新通胀数据强化近期加息必要性的情况下,央行新一轮调控很可能呈存款利率上调幅度大于贷款利率的特点。这是由于物价飙升导致实际存款利率持续为负,储蓄资金流入股市的状况已急剧升温,大幅上调存款利率有可能减弱甚至改变这一非常规现状,进而抑制资产泡沫严重膨胀。而与此同时,经过前期连续上调后,贷款利率现已处于高位,加上央行控制信贷增速的成效明显,贷款利率的上调空间已被大大压缩。“贷款利率若继续上调,有可能打击实体经济,因而走高空间有限。”一东部地区城市商业银行债券交易员认为。
中国5月份消费者价格指数(CPI)高企的事实,意味着通货膨胀压力增大,强化了投资者对央行再度加息的预期。国家统计局公布的数据显示,5月份CPI同比增长3.4%,突破前期3.3%的年内高点,并创出2005年2月以来27个月的新高。而且,目前看来物价持续攀升的格局仍将持续。申银万国证券研究所宏观组认为,5月份CPI环比涨幅抬升对未来几个月CPI涨幅翘尾因素的影响将加大。该研究所测算,经历了5月份猪肉价格大涨后,11月份以前CPI涨幅回落到3%以内的可能性已很小,而受基数影响,10-11月份CPI可能再创新高,接近甚至超过4%的可能性不能排除。因此不少投资者认为,央行近期仍可能采取提高基准利率的方式抑制通胀,调控经济。
同时,美联储(Fed)年内不降息的预期无疑也拓宽了中国利率上升空间。美国通货膨胀率处于较高水平及经济稳定增长的事实,已令投资者对年内Fed利率政策的判断发生转变。投资者多预期,今年剩余时间内FED将不会再下调5.25%的联邦基金利率。Fed  5月下旬公布的5月份货币政策会议纪要总结了其对当前形势的担忧所在,称核心通胀处在令人不安的高位,就业市场明显吃紧仍是可能导致通胀压力上升的主要风险。近期芝加哥联邦储备银行行长迈克尔·莫斯克(Michael  Moskow)在接受CNBC电视频道采访时也表示,二季度美国经济增速将较第一季度0.6%的增幅有相当大的回升。这意味着Fed短期内没有必要采取降息策略,甚至不能排除针对通胀压力再次加息的可能。中国银行债券分析师董德志称,美国减息无望、升息可能的现实将打开中国利率上行空间。与此同时,在保持中美利差必要性受到质疑的现实情况下,中国利率决策的独立性将更加显着,利率运用空间将比2005年至2006年更为广阔。
由此可见,内外部经济环境客观上为中国央行提供了继续加息的逻辑依据,市场对央行近期将再度启动利率工具已达成共识,近期至7月中旬半年度数据公布前后均是敏感加息时点。
因通胀率飙升,实际存款负利率引发富余资金加快流入股市,资产价格继续膨胀的风险加大,因此,央行后期很可能采取不对称加息方式,即存款利率上行空间大于贷款利率。今年以来,CPI持续在3%上的高位运行,存款实际负利率的尴尬现状迫使储蓄向股市搬家。央行公布的数据显示,居民户存款已连续两个月下降。5月份存款减少了人民币2784亿元。这是该指标继4月减少1674亿元、创下单月最大降幅后,短期再度刷新月度最大降幅纪录。“20%的利息税,使得目前3.06%的1年期定期存款税后利率仅为2.45%左右,在股市财富效应诱惑下,储蓄存款流入股市的动力明显增强。”南方地区一中资基金公司投资策略师表示。富余资金从银行源源不断流出,显然为股市持续向好提供了坚实的基础。在经历了5月底6月初的短暂暴跌后,国内股市很快恢复元气,再现强势。上证综指从6月5日低位3404点一路回升,周三(6月13日)收盘已升至4176点,连续7日累计涨幅近23%,4335.96点历史高点已近在咫尺。因此,从抑制资产泡沫快速膨胀角度考虑,央行有必要修正负利率的被动局面,大幅上调存款基准利率。业内人士预计,1年期存款利率上调54个基点或是大概率事件。
与此同时,贷款利率处于高位,且最新贷款增速下降,短期内贷款利率继续大幅上调的必要性正减弱。整体看,贷款利率调高幅度可能低于存款利率,或维持27个基点的升幅。经历连续4次上调后,目前5年以上长期贷款7.20%的利率水平已处于近10年来的最高位。而人民币贷款增速回落,也减轻了大幅提高贷款利率控制信贷的压力。央行数据显示,5月份人民币贷款多增2,473亿元,与前4月每月平均新增4,600多亿元的水平相比大幅萎缩。故此,不对称加息,即存款利率上升幅度高于贷款利率,引导储蓄资金有序回流金融体系,防范股市泡沫,或是下阶段央行加息的主要特征。
此外,从引导储蓄的角度考虑,业内人士也认为,取消现行20%储蓄存款利息税也不失为可以考虑的政策选择之一。取消利息税可大幅提高实际存款利率水平,增强银行存款对普通居民的吸引力,缓解资金蜂拥流入股市的压力。因此,“下阶段政府将继续出台组合政策,即加息辅以取消利息税。”前面提到的基金公司的策略师如此预测。
(DJ,2007.6.13)
国际经济
Fed黄皮书:美国经济以总体上较为温和的速度增长
据道琼斯报道,美国联邦储备委员会(Fed)周三(6月13日)在最新的黄皮书中指出,第二季度前半段美国经济继续以温和速度增长,商品零售额总体表现稳健,就业人数也有所增长。
Fed表示,所有12家地区联邦储备银行的报告显示,美国经济活动在4月中旬至5月份继续扩张。其中7家银行报告称,经济增长适度或温和;其余银行也表示经济表现出良好增长态势,从达拉斯联邦储备银行所表示的“较为强劲”到费城联邦储备银行的增长“略有加速”程度不一。
黄皮书报告中几乎没有任何内容暗示Fed可能改变其利率立场。由于经济并未表现出明显的走软迹象,住房市场下滑相对而言也得到较好控制,预计联邦公开市场委员会(FOMC)将继续致力于使核心通货膨胀率达到理想水平。FOMC在5月份会议上将利率水平维持在5.25%不变,为去年夏季以来连续第七次维持利率不变,而且会后声明也没有较大改变,这表明Fed官员对目前利率水平感到满意。
Fed周三称,报告期的消费者支出表现相对强劲,而住宅房地产市场依然疲软。Fed称,4月末和5月的消费者支出及零售额普遍升高。Fed还指出,某些辖区奢侈品的销路要好于低端商品。此外,尽管消费者支出普遍上升,但各个辖区的消费情况以及各类商品的销售情况存在差异。克利夫兰、亚特兰大、堪萨斯城和达拉斯的报告指出销售额表现令人失望,而旧金山和芝加哥辖区则报告消费者支出有所增加。据克利夫兰、里士满、达拉斯和旧金山联邦储备银行的报告显示,能源价格升高可能对消费者的购买力产生了一定影响。尽管报告总体显示经济温和增长,不过住宅房地产市场报告则显示该市场继续下滑。Fed称,尽管商用房地产市场发展势头增强,但住宅房地产和建筑市场依旧疲软。Fed称,没有辖区公布新屋建设活动升温,但部分辖区待售房屋和房屋销售期继续上升,不过堪萨斯城地区的待售屋数目却有所减少。明尼阿波利斯和达拉斯分别将各自地区住房市场的表现描述为“基本疲软”和“温和”。另一方面,据黄皮书显示,商用房地产市场似乎在积聚一些动能。Fed称,最近几个月,各地区的商用房地产市场普遍有所改观。黄皮书显示,超过一半的辖区公布多数主要市场的租赁活动升温,空置率有所下降。所有辖区的商用建筑活动都有所增加。
Fed补充称,在劳动力市场方面,几个辖区的报告提到报告期的招聘活动有所增加;还有部分辖区提及特殊技术工人就业市场紧俏。与此同时,住宅建筑行业依然存在失业现象。各辖区的薪资增长情况也各不相同。Fed称,亚特兰大将薪资增幅描述为适度,费城描述为稳健,明尼阿波利斯和旧金山描述为温和。Fed称,能源的消费价格和供给价格均告上扬。黄皮书称,整体消费者价格似乎处于控制之中。堪萨斯城和达拉斯指出食品价格有所上升。Fed称,不过,各辖区的报告普遍都没有表明总体物价压力上升。黄皮书是经济活动的总结报告,联邦公开市场委员会在6月27日和28日的会议上将参考这份报告。最新一期黄皮书是由费城联邦储备银行编纂的。
黄皮书称,有过半辖区提及生产商和消费者的能源成本均出现上扬。Fed称,报告期内制造业仍保持稳健,多数辖区报告制造业活动有所上升,只是各个行业增长率各有不同,而且部分辖区整体增幅较小甚至未出现增长。里士满是唯一报告称制造业活动出现下降的辖区。另外有四个辖区公布,住房业相关的制造业活动表现疲弱。Fed称,不包括运输业务在内的服务业呈现良好增长态势。金融业方面,有一半辖区报告称贷款需求基本未发生变化,费城及旧金山辖区称贷款需求出现增加。黄皮书称,总体而言,商业贷款增长势头要强于消费支出。Fed表示,与房屋市场较为疲弱相一致的是,除纽约以外所有辖区的住房按揭贷款及融资要么下降要么处于持平状态,只有纽约的按揭贷款业务出现上升。
(DJ,2007.6.14)
亚洲各经济体外汇储备增长减速
据道琼斯报道,尽管亚洲各中央银行持续入市干预,但是5月份亚洲各国央行持有的外汇储备的增长速度却创下五个月来的最低水平。由于各央行买进美元、入市干预的力度不大,加上欧元及美国国债走软的影响,这均降低了各国央行美元储备资产的价值。过去一个月中,一些央行似乎容忍了本国货币的快速升值,以缓和国内流动性不断增加的压力,而某些情况下,流动性的增加恰恰是央行入市干预的结果。分析师表示,干预力度减弱可能将导致未来数月亚洲各央行外汇储备扩大的速度减缓。摩根士丹利的外汇研究主管任永力(Stephen  Jen)及外汇经济学家Charles  St-Arnaud表示,在资本项目相对开放的情况下,央行无法同时解决通货膨胀率及汇率两方面的问题。任永力和St-Arnaud表示,直到最近,多数亚洲央行的当务之急更多是解决汇率而非通货膨胀问题;印度和马来西亚等国的办法是“以汇率为缓冲,同时保留通货膨胀目标并避免实施资本管制”。
美元延续近期的反弹走势也将降低央行干预的必要性,并可能导致外汇储备增长速度放缓。道琼斯通讯社跟踪的12个亚洲就教于的数据显示,截至5月底,这12个经济体的外汇储备增加了105亿美元,至3.36万亿美元,增幅为0.3%。这是1月份增加53亿美元、增幅0.2%以来增幅最小的一个月。今年1月份上述12个经济体外汇储备增加了227亿美元,增幅为1%。由于韩国、印度及马来西亚的货币监管当局为防止本币升值而入市干预,上述三国5月份外汇储备小幅增加。
但上述三国央行采取的干预行动都只是放缓了各自货币的升值速度,而非扭转货币汇率走势。今年5月份,马来西亚林吉特、印度卢比和韩元兑美元分别上升了0.7%、1.3%和0.3%。周一(6月11日)格林威治时间0430,美元分别兑3.4605林吉特、40.95印度卢比和931.8韩元。5月份马来西亚外汇储备增长了68亿美元,至984亿美元,增幅7.4%。因林吉特在过去两周走软抑制市场干预行动,6月份马来西亚外汇储备的增长可能放缓。林吉特兑美元自本月初以来已经下滑了1.7%。韩国5月份外汇储备增长35亿美元,至2507亿美元,增幅1.4%。印度外汇储备增长42亿美元,至2084亿美元,增幅2%。自6月初以来,韩元和印度卢比兑美元分别下挫0.4%和1.4%。
日本5月份外汇储备下降45亿美元,至9111亿美元,降幅0.5%;外汇储备下降的原因是美国国债收益率上升以及欧元兑美元的下挫降低了外汇储备的价值。日本财务省官员表示,美国国债收益率上升是日本外汇储备减少的主要原因。5月底,10年期美国国债收益率为4.892%,高于4月底的4.626%。该官员称,欧元兑美元下挫降低了日本所持欧洲国债的价值,也是日本5月份外汇储备降低的原因之一。5月底,欧元兑1.3453美元,低于4月底的1.3647美元。
本月以来,美国国债收益率已经进一步走高,欧元则进一步下挫。如果这种情况继续保持下去,那么亚洲各经济体央行的外汇储备到6月份将进一步下降。格林威治时间0430,10年期美国国债收益率为5.145%;欧元兑1.3353美元。台湾5月份外汇储备也下降8亿美元,至2657亿美元,降幅0.3%。由于台湾利率水平相对于亚洲其它地区而言较低,且境内投资稳定外流,因此新台币一直被许多投资者作为融资套利交易的融资货币。交易员和分析师表示,台湾央行5月末入市抛出美元/新台币,希望以此增加市场中的双向风险。格林威治时间0430,美元兑新台币33.02元,低于5月22日的五个月高点新台币33.42元。中国每逢季度末公布外汇储备数据,市场本月底将有兴趣了解中国第二季度外汇储备增加的详细情况。中国第一季度外汇储备增长1357亿美元,至1.2万亿美元。
(DJ,2007.6.11)
国内与港台经济
中印将取代美国?
英国《金融时报》专栏作家吉迪恩•拉赫曼(Gideon  Rachman)撰文称,美国作为世界唯一超级大国的地位仍未动摇。尽管有伊拉克战争——以及其它所有对美国不利的因素——我们仍然处于“单极时刻”(unipolar  moment)。美国最好能享受这一时刻。到2020年时这一切可能就将结束。
全球力量包含多个层面:经济、军事、文化、科技、知识和制度。目前,美国仍可以宣称在所有领域占据着主导地位。它是全球第一大经济体,军费开支比排名其后的14个国家的总合还高。它的流行文化——从电影到音乐到快餐——拥有无可匹敌的全球影响力。美国的大学是全世界最好的,美国企业则领导了信息技术革命。在冷战胜利后,美国的政治及经济理念(资本主义和民主)仍没有成体系的替代品。多数全世界最重要的机构,要么总部位于美国(联合国、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世界银行),要么受美国的支配(北约)。
不过,美国在所有这些方面的支配地位都面临挑战。最明显的挑战来自经济方面。目前,中国的崛起速度如此之快,以至于高盛最近调整了其预测中国经济规模超越美国的时间。目前,高盛认为中国经济规模将在2027年超过美国(以实际美元计),而非此前预测的2035年。中国已成为全球第四大经济体,到2020年,其经济规模将超过八国集团(G8)中除美国以外的所有国家。印度也在迅速追赶。高盛估计,到2025年,印度经济规模将超过八国集团中的六个国家,并将在2050年也超过美国。
单纯的经济规模将不可避免地转化为政治力量。中国和印度参与八国集团峰会,但仅作为与发展中经济体“范围外”会议中的一部分,这已是一个时代性的错误。如果八国集团在达成有关气候变化协议的问题上是严肃的,印度和中国应作为平等的合作方出现在会场上。同样,使用于气候变化问题的道理,也适用于其它所有问题,因为经济力量正在东移。
当中国成为世界上最大的市场和储蓄国时,全球商人和银行家将必须关注中国的监管机构,如同他们现在对美国证券交易委员会或美联储(Fed)的担心一样。美国的领导能力已面临严重侵蚀。但如果以为20年后中国经济超越美国时,美国就会丧失其领先地位,这种想法是错误的。规模并不代表一切。即使当中国经济规模超越美国时,美国老百姓也仍然比中国老百姓富裕得多。生活的富裕加上政治方面的自由,许多年后,“美国梦”可能仍将比中国的现实更富吸引力——保持文化和知识力量是美国领先能力的关键因素。
随着中国日益强大这一现实逐渐为人们所接受,抨击美国可能也会成为一种越来越不受欢迎的消遣。认为美国外交政策不道德和具有民粹主义特点的批评人士应该见一见中国人。
仅是惯性也将有利于美国人。在美国失去其经济霸主地位之后,美国时代树立的制度和思维模式可能还会持续很长时间。在全球许多最为重要的机构中,美国的领先地位根深蒂固。中国似乎对承担全球领先地位带来的责任颇为矛盾,这一事实可能也有所帮助。八国集团会议之所以不是九国集团会议,原因之一在于中国政府不愿加入——或许是担心那些“发达”国家将对自己群起挞伐。
(FT,2007.6.14)
中国经济应该以“毒”攻“毒”
陈旭敏在英国《金融时报》中文网撰文称,如果中国经济还在宏观调控、巨额顺差、人民币升值的泥坑中不能拔足,最后将是中国经济的全面通胀和资产价格泡沫。
所有的措施都已宣告失败:宏观调控、人民币升值、货币政策的紧缩、出口退税以及其他重商主义政策的清除,不管这些“药方”功效被一些经济学工作者吹得天花乱坠,但在越“治”越高的贸易顺差面前,脑袋已经撞上南墙。
中国顺差就是这样桀骜不训:就在三月份一些人还在欢呼中国顺差正在J曲线反转时,五月份的顺差又攀升至今年以来贸易顺差月底次高,根据海关总署周一(6月11日)公布的月度外贸统计,五月份中国贸易顺差达到224.5亿美元,比4月净增54.7亿美元。
可以肯定,如果中国延用现在的宏观经济调控政策,即使到了明年这个时候,顺差以及顺差引发的经济问题仍将缠住中国,但是问题将会更加严重。
对于中国经济来说,与其被动地在通货膨胀和资产泡沫中慢慢地倒下,还不如主动通过输出通货膨胀反击全球经济,倒逼全球经济在利率上调中自我平衡调整,而不是象现在一样成为俎上之肉,任人凌迟。
中国完全有这个能力,作为全球的“世界工厂”,只要“Made  in  china”价格小幅上升,全球的中央银行就将如临大敌,随着这些国家的利率大棒奠出,尤其是美联储升息,全球的需求以及中国外部的流动性都将自然减少,从而为中国的货币政策赢得调控空间,当然,中国出口需求也将减弱,贸易顺差自然兵不血刃。
与此同时,中国还可以放开宏观调控,加大非贸易品、瓶颈产业而非贸易品的固定资产投资,以及加大原材料储备,从而抬高全球的原油、钢铁等大宗商品价格,使全球的通货膨胀水涨船高,当然,利率也会更上层楼。与此同时,中国进口的加大,也会反方向缩小贸易顺差。
更为重要的是,中国还可以采用外汇储备战略性地抬高美国的国债收益率曲线,使其更为陡峭,自然,美国的利率也会走高,全球泛滥的流动性必将随着美联储的加息而自动退潮。
而且,对于中国来说,实行主动性通胀远比减少顺差容易,例如适度放开生产要素价格管制—中国市场化改革的最后一环,工业品价格自然将会上浮,从而推高出口贸易品价格,对于中国来说,这也不失为一石二鸟的办法。
当然,主动性通胀,也将不可避免地给中国经济带来负作用,但是中国如不采取这些措施,而掩耳盗铃地用现在这些失效的药方来自我安慰,最后的结果将会是,货币政策捉襟见肘,通货膨胀越攀越高,资产泡沫愈吹愈大,中国永远在宏观调控、投资下降、国内需求减少、进口缩窄、出口增加、顺差加大这个“狗咬尾巴”的怪圈中徘徊,直至轰然倒下。
事实上,中国2004年上半年的经济过热,就是现在最好的教科书,那时虽然中国物价无论是CPI、还是PPI,都在高位上行,但是贸易却在进口大于出口中出现逆差。令人怀疑的是,现在的中国顺差很有可能就是延续那时宏观调控的结果,否则储蓄减去投资等于贸易顺差这个宏观经济学恒等式无法解释。
很明显,对于中国经济来说,既然教科书上的“正方”不能妙手回春,为何不用“偏方”来以“毒”攻“毒”,“两害相权取其轻”,或许还能趋小害而避大害。
(FT中文网,2007.6.12)
(以上信息均采自公开媒体报道或研究报告,不代表本课题组意见,仅供读者研究参考。)
(摘编:李彦松;责任编辑:王砚峰)
2007年第43期(总第770期)  2007年6月15日(星期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