兵经百篇 [明]揭暄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4/19 13:57:53
兵经百篇
[明]揭暄
兵经百篇(译文)
原著 揭暄
原文校对、翻译:揭育文
上卷     智部
目略撮言①
据②兵之先③,唯机与势。能识测而后争乃善。可不精读兵言以造于④巧乎?至于立谋设计,则始而生,继而变,再而累⑤,自是为转为活,为疑为误,无非克敌之法,不得已,乃用左⑥拙。总之,预布叠筹⑦,以底乎周谨,而运知⑧行间,乃能合之以秘也。
注释:
①目略撮言:是对该部各条目的概括和贯通,目的是使读者明了其内在的逻辑关系,从总体上把握《兵经》的理论体系。   ②据:掌握,抓住。   ③先:据“先”字条,具体指“先天”、“先机”、“先手”、“先声”,意为先发制人,争取主动权。  ④造于:达到,及于。于,原作“千”,据天蔚书社本、谢氏抄本改。   ⑤ 累:针对敌情的不断变化层层深入地设计对策。   ⑥左:不合常理的做法。   ⑦叠筹:谋划多种计策。  ⑧ 知:这里指了解敌情的方法。
译文:
要掌握战争的主动权,关键在于利用战机与把握形势。能够正确认识和判断敌情,其后的争夺才能有利。为何不精读兵书,使自己达到巧妙用兵的境界呢?至于说到设计立谋,开始时定下计谋,继而随时变化,接下来则根据敌我交锋的情况步步深入地设计对策,由此寻求转换和灵变,保持警惕,设法误敌,这些都是克敌制胜的良法。在迫不得已时,就故意采取有悖常理或是笨拙的战法。总之,战前运筹帷幄,谋划多种计策,力争周全谨慎,这样,运用各种方法了解敌情、使用离间术才能符合保密的原则。
一   先
原文:
兵有先天①,有先机,有先手,有先声。师之所动而使敌谋沮抑②,能先声也;居人己之所并争,而每早占一筹③,能先手也;不倚薄④击决利,而预布其胜谋,能先机也;以无争止争,以不战弭⑤战,当未然而寝⑥消之,是云先天。先为最,先天之用尤为最,能用先者,能运全经矣。
注释:
①先天:先于天而行事,形容手段高明,神妙莫测。     ②沮抑:受挫。沮:阻止。
③筹:筹,计数的用具。早占一筹意为抢先一步。    ④薄:逼近。    ⑤弭(mǐ):广西民族出版社版为“阻”,中国军网版为“弭”。应为“弭”:平息,消除。平息战争。  ⑥寝:止,息。
译文:
用兵作战,有先天、先机、先手和先声的区别。部队一出动,就能使敌人的预谋受挫,这是先声夺人;敌我双方并争时,每每能抢先一步,这是抢先下手;不依仗短兵相接取胜,而是靠事先筹划的谋略制胜,这是先机之利;不用争夺就制止了争夺,用非战的手段去平息战争,把危机消灭于萌芽之中,这叫做能先于天而行事。作战中最重要的是先发制人,而在各种先发制人的手段中,又以 “先天”的运用又最为重要。谁掌握了这些先发制人的方法,谁就能掌握整部《兵经》的全部要旨了。
二  机
原文:
势①之维系处②为机,事之转变处为机,物之紧切处为机,时之凑合③处为机。有目前即是机,转盼④处即非机者;有乘之即为机,失之即无机者。谋之宜深,藏之宜密。定于识⑤,利于决。
注释:
①势:即态势。意指人为的、易变的、潜在的因素。  ②维系处:战势转变的关键处。③凑合:凑巧逢合。   ④转盼:转眼。盼,眼睛黑白分明的样子。  ⑤ 定于识:即“定之于识”。定,判断。识,知识。
译文:
与战场瞬息万变的作战形势紧密相联的是战机,战争的转折点是战机,战争物质运送的紧要关头是战机,时间的准确无疑是战机。掌握了眼前的有利因素是战机,转眼间又不是战机的;把握了机会即是战机,稍一放松则不是战机。作战计谋要深思熟虑,军事机密要严格保密,不能泄露。正确判断战机在于要有丰富的军事、文化、历史等方面知识,利用战机在于迅速果断。
三  势
原文:
猛虎不踞①卑②址,勍③鹰岂立柔枝?故用兵者务度势。处乎一隅,而天下摇摇莫有定居者,制其上④也。以少邀⑤众,而坚锐⑥阻避莫敢与争者,扼其重也。破一营而众营皆解⑦,克一处而诸处悉靡者,撤其恃也。阵不俟⑧交合⑨,马不及鞭弭⑩,望旌旗而踉跪奔北者,摧其气也。能相地势,能立军势,善之以技,战无不利。
注释:
①踞:广西民族版为“踞”,中国军网版为“据”。应为“踞”:蹲坐。   ②卑:原指低微。此处引申用作高度的低矮。  ③勍(qíng):强劲。  ④上:上游,这里指能控制天下局势的战略制高点。    ⑤ 邀:阻击,截击。  ⑥坚锐:坚硬的铠甲和锐利的武器,指代精兵。  ⑦ 解:瓦解。  ⑧ 俟:广西民族版为“竣”,中国军网版为“俟(sì)”。应为“俟”:等待。  ⑨合:原作“舍”,据《清经世文编》本、天蔚书社本等改。  ⑩鞭弭(mí):马鞭和弓,这里指驱策战马。
译文:
猛虎不蹲坐于低洼的地方,雄鹰岂能立于柔软的枝头?因此,善于用兵的将领都很重视观察、研究和利用作战所处的态势。处于一个角落,却能使整个天下动荡不安,没有人能安然处之,是因为控制了战略上的制高点。以少数兵力抵抗众多敌人,敌人虽然强大而精锐,却气沮退避,不敢与之争锋,是因为扼守了重要而险峻的地形。攻取一个敌营,以至其他敌营都闻风瓦解;攻克敌人的一处阵地,其他各处阵地望风披靡,这是因为打击了敌人所倚仗的要害。双方对阵尚未交战,更未扬鞭策马,敌人看见我军的旌旗就狼狈逃窜,这是由于摧毁了敌人的士气。总的来说,如果能正确利用地形和造成有利的态势,并确立己方军队的优势,再加上熟练的作战技艺,就会战无不胜。
四   识
原文:
听金鼓,观行列而识才;以北诱,以利饵而识情;撼①而惊之,扰而拂②之而识度,察于事也。念③之所起,我悉觉之;计之所绐④,我悉洞之;智而能掩,巧而能伏,我悉烛之,灼⑤于意也。若夫意所未起而预拟尽变,先心⑥敌心以知敌,敌后我意而意⑦我,则谋而心投。一世之智,昭察无遗⑧,后代之能逆观于前。识至此,綦⑨渺矣。
注释:
①撼:摇,动摇。这里是“佯攻”的意思。    ②拂:轻轻掠过。这里指扰乱、妨害。  ③念:广西民族版为“彼”,中国军网版为“念”,应为“念”:念头,动机。   ④绐(daì):欺骗。    ⑤灼:明白透切。   ⑥心:动词。了解,分析。  ⑦意:动词。猜测。   ⑧遗:失误。  ⑨綦(qí):极。
译文:
听敌方的金鼓号令,观敌方部署的战阵,即可了解敌军将领的军事才能;用假装败退来欺骗敌人,用小利来引诱敌人,即可了解掌握敌方的军事情况;用佯攻来惊吓敌人,用骚扰来伤害敌人,即可了解掌握敌军将领的指挥能力及对方的战斗力。敌方刚萌发动机,我就能及时察觉;敌人的计谋尚在酝酿,我就能洞悉清楚明了;即使敌人很狡猾,善于掩盖他的企图,并能巧妙地隐藏他诡诈的行动,我也能一一识破,这些都是对敌人意图看得深透的结果。如果能在敌人意图还没显露出来,我就能预先拟定各种应变方案,先分析敌人的意图来判断他的行动,使敌人追随于我的意图来猜测我方的行动,那么敌人就一定会落入我们的圈套。一生智勇的将领,准确地判断情况无一失误,为后代树立楷模,使后来的指挥员都能从他们身上学到判断敌情的诀窍。用兵作战达到了这种程度,那么其造诣和影响就极其深远了。
五   测
原文:
两将初遇,必有所试;两将相持,必有所测①。测于敌者,避实而击疏;测于敌之测我者,现短以致长。测蹈②于虚,反为敌诡。必一测而两备之,虞③乎不虞,全术也,胜道也。
注释:
①测:测探。  ② 蹈:变动不定。   ③ 虞:预测,预料。
译文:
两军初次交战,彼此间必定有所试探;两军相对峙,彼此间必定会有所测探。测探敌人,是为了避实而击虚;对付敌人的测探,就要故意暴露弱点来欺骗它,以便发挥我军的优势。一旦判断错误,就会误中敌人的诡计。因此,作战时一种判断,必须作好两种对策,以预防不测,这样才是周全的战略战术,也是夺取胜利的途径。
六   争
原文:
战者,争事也,兵争交,将争谋,将将①争机。夫人而知之,不争力而争心,不争人而争己。夫人而知之,不争事而争道,不争功而争无功②。无功③之功④,乃为至功;不争⑤之争⑥,乃为善争。
注释:
①将将:统帅。前一个“将”做动词,意为统帅,后一个“将”是名词,意为将领。“将将”在此指统帅。②无功:没有显赫的功名。  ③ 功:动词。进攻。无功,策略取胜,不战而屈。   ④ 功:名词。功名。   ⑤争:动词。战斗。   ⑥争:名词。战争。
译文:
战争就是激烈的瞬息万变的战事。兵与兵较量战术,将与将较量智谋,而三军统帅则在战局中争夺作战良机。将领们都知道,较量军事力量不如争取民心、军心,求别人不如求自己。将领们也都知道,不要争具体的一事一物,而要争制胜的规律;不要争勇战的功劳,而要争没有显赫名声之功。部强行进攻而谋取不战而胜的战略战术,才是最好的战斗功效;不用战斗,不需流血牺牲就取得胜利的战争,才是最佳的战争。
七   读
原文:
论事,古不如今,事多则法数①,时移则理迁。故读千家②兵言,有不宜知拘,妄言知谬,未备识缺,肤理须深,杳幻索实,浮张心斥,成套务脱。忌而或行,诚而或出,审疏致密,由偏达全,反出见奇,化执为活,人泥③法而我铸法,人法④法而我着法。善用兵者,神明其法。
注释:
①数(cù):细密。   ②家:中国军网版为“古”,广西民族版为“家”。应为“家”。   ③泥(nì):拘泥。④法:动词。遵循。
译文:
论述事情,古代不如现代这么详实。事情多了,处理的方法就会越来越细密。时代变了,法则也要随之更变。所以,在学习前人的兵书时,发现有的内容和现在不相适应的地方,要知道这是时代的局限性;对没有根据的言论,要能知道错在哪里;对不完备的论述,要知道缺什么内容;对肤浅俚俗的,要予以深化;对说得很玄奥的,要探索处它的实质;对那些虚浮夸张的言论,务必要驳斥;对那些迂腐僵化的成规和俗套,务必要摆脱。古人禁忌的事,有时要敢于实践;古人认为不能做的,在某种条件下我可以做。审察粗疏的言论,使之趋向周密,纠正片面的观点,使之达于全面。在具体实践中,还要善于违反常规行动去探索出奇制胜谋略,变抱守原则为灵活用兵。别人拘泥于书本兵法,我却创造新的兵法。别人只知道遵循前人的经验,我却能发现新的法则。善于用兵的人,他的兵法能够达到出神入化的境界。
八   言
原文:
言为剑锋上事①。所用之法多离奇:或虚扬以济谋,或权托以备变,或诬构以疏敌,或谦逊以缓敌,至预发摘奸。诡谲造惑,故泄取信,反说餂②意,款剧导情,壮烈激众,怆痛感军,高危悚③听,震厉破胆。假痴④,伪认,佯怒,诈喜,逆排,顺导。飞、流、绐⑤、狂、呓、谵⑥、附、瞪、形、指、蹑、嘿,皆言也,皆运言而制机宜者也。故善言者,胜驱精骑。
注释:
①言为剑锋上事:中国军网版为“剑言为上事”,广西民族版为“言为剑锋上事”。应为“言为剑锋上事”。古有三锋之说,舌锋在剑锋之上。 ②餂(tiǎn):骗取。 ③悚:恐惧。 ④痴:中国军网版为“疾”,广西民族版为“痴”。应为“痴”。 ⑤绐:广西民族版为“给”, 中国军网版为“绐”。应为“绐”。欺骗。 ⑥谵(zhān):谵语,神志不清时说的胡言。
译文:
言辞犹如舌锋,在战场上十分重要。用它的方法大多很离奇:有的是散布虚张声势的谣言,来辅助计谋的实施;有的是暂且借助假话来推托,暗中准备应变;有的是诬陷敌人,使他们互相疏远;有的是故作谦卑,使敌人放松戒备。甚至可以事先发难,除去内奸;用狡诈的言辞迷惑敌人;故意泄漏机密,骗取敌人的信任;故意说反话试探敌人的意图;用缓急有致的言辞引导下属的情绪;用慷慨激昂的言辞激励将士;用悲怆沉痛的讲话感动部队;用危言耸听的言辞震骇敌人,使敌人丧胆。还可以假装痴傻,伪装受骗,佯作发怒,假扮高兴,逆向排解不利因素,顺势疏导将士心理。还有流言、蜚语、谎言、狂语、梦话、胡说、假托鬼神,还可用瞪眼睛、扭动身体、用手指、用脚跺、嘿嘿傻笑等等,这些都可以看作是言辞,是运用言辞来解决问题的手段。所以说,善于运用言辞,胜过指挥精锐骑兵冲锋陷阵。
九   造
原文:
勘①性命以通兵玄,探古史以核兵迹,穷象数以彻兵征,涉时务以达兵政,考器物以测兵物。静则设无刑事而作谋,出则探素②所怀而经③天下。
注释:
①勘:勘测。细查、审查的意思。    ②素:广西民族版为“索”。 中国军网版为“素”。
应为“素”。  ③经:筹划,治理。
译文:
勘测自然规律便于了解用兵的奥妙,探讨历史记载来核实用兵的规则,深入研究事物的形与数的关系来透彻了解军队的现象特征,参与国家行政事务的管理,便于熟悉军队的指挥和管理的方法,考察各种器具的性能特点,便于检测、了解、掌握军队的武器装备。修整时就秘密运筹谋划作战方案,出征时则研究如何将计划付诸实施,以达到治理天下的目的。
十   巧
原文:
事不可以径者必以巧,况行师乎!善破敌之所长,使敌攻守失恃,逃散不能,是谓因①制之巧;示弱使忽,交纳使慢,习处使安,屡常使玩,时现②使秏,虚惊③使防,挑骂使怒,是谓愚侮之巧;所疫④法,非古有法,可一不可再,独造而独智,是谓臆空之巧;一经一折,忽深忽浅,使敌迷而受制,是谓曲⑥入之巧;以活行危而不危,翻安为危而复安,舍生趋死,向死得生以成事,是谓反出之巧。
注释:
①因:中国军网版为“困”,广西民族版为“因”。应为“因”。  ②现:袭击。   ③惊:广西民族版为“警”。 中国军网版为“惊”。应为“惊”。  ④设:中国军网版为“疫”,广西民族版为“设” 。应为“设”。    ⑤曲:弯曲,灵活。
译文:
做某件事不能直接取得成功时,必须改用灵活的方法,更何况是行军打仗呢?善于破坏敌人的优势,使敌人攻和守都失去倚仗,想要逃跑也做不到,这叫做因敌制变的巧计;故意向敌人示弱,使敌人疏于防范;给敌人交纳贡品,使敌人轻敌傲慢;同敌人和平相处,使他们感到安全,放松警惕;每每采取相似的行动,使敌人习以为常;经常出兵打击,消耗敌人的力量;采取假攻造成虚惊,使敌人防不胜防;以及挑战辱骂使敌人发怒,等等,这是愚弄欺骗敌人的巧计;所筹划的方法,并非古已有之,只能用一次,不可用两次,这是经过自己独立思考的独具创意的智谋,叫做思想灵感的巧计;有时直接进攻,有时采取迂回手段,忽而深入,忽而浅出,使敌人迷乱而被我牵制,这是灵活进击的巧计;大胆而灵活的用兵行动,冒险却没有危险,避开安全处在危险的境地又最终得到安全,舍生赴死,却能死里求生,取得最终胜利,这叫做反常用兵的巧计。
十一  谋
原文:
兵无谋不战,谋当底于善。事各具一善机,时各载一善局。随事因时,谋及其善而止。古画①三策,上为善。有用其中而善者,有用其下而善者,有两从之而善者,并有处败而得善者。智不备于一人,谋必参诸群士。善为事极,谋附于善为谋极。深事深谋,无②难而易;浅事浅谋,无过而失也。
注释:
①画:动词。筹划。     ②无:广西民族版为“不”。 中国军网版为“无”。应为“无”。
译文:
军队离了计谋便无法作战。计谋应该力求周详完善。凡事都有成功的机会,各种情况下都可能出现有利的态势。要根据事物的发展变化和时间的推移,使计谋达到完善慎密。古人筹划计策,一般分上、, 中、下三策,上策最为理想。但也有用中策而取胜的,也有用下策凑效的,还有兼用中策和下策而成功的,甚至有身处败地反而能转败为胜的。一个人的智慧不会完备无遗,制定谋略必须要参考众谋士的意见。完善是事物的最佳状态,谋略筹划得完善才是最好的谋略。对复杂的作战情况有深谋远虑,这样即使出现困难的局面也会变的很容易;对简单的事情筹划不周全,就算没有犯大的错误,也会导致失败。
十二  计
原文:
计有可制愚不可制智,有可制智不可制愚。一以计为计,一以不计为计也。惟计之周,智愚并制。假智者而愚,即以愚施;愚者而智,即以智投;每遇乎敌所见,反乎敌所疑,则计蔑①不成矣!故计必因人而设。
注释:
①蔑:没有。
译文:
有的计谋能制伏愚蠢的人,却制伏不了聪明的人;有的计谋能制伏聪明的人,却制伏不了愚蠢的人。一种是以设计为计,一种是以不设计为计。惟有考虑周全的计策,才能既制伏聪明的人又制伏愚蠢的人。对表面聪明其实愚蠢的人,就采用对付愚蠢的方法;对表面愚蠢其实聪明的人,就采用对付聪明的方法。每次都能超过敌人的预见,采取与敌人的猜疑相反的行动,这样的计策就没有不成功的。所以说,计策必须要根据不同的对象而采用不同的设计。
十三  生
原文:
生者华荄①也,玄蒂也。故善②计者因敌而生,因己而生,因古而生,因书而生,因天时、地利、事物而生,对法而生,反勘而生。陡③设者无也,象情者有也,皆生也。
注释:
①荄(gāi):草根。    ②善:原作“尝”,据天蔚书社本、《清经世文编》本等改。      ③陡:突然。此处指别出心裁的创新。
译文:
生,就像滋生植物的根,开花的蒂。所以,善用计谋的人,时根据敌情,根据我情,根据过去的经验,根据先哲的兵书,根据天时、地利以及其他事物,对照作战法则,反复研究思考出来的。凭空设计是不能取胜的,对照实际情况设计才有获胜的把握,这就是生的原理。
十四  变
原文:
事幻于不定,亦幻于有定。以常行者而变之,复以常变者而变之,变乃无穷①。可行则再,再即变②,以其拟变而不变也。不可行则变,变即再,以其识变而复变也。如万云一气,千波一浪,是此也,非此也。
注释:
①穷:穷尽,绝路。  ②变:中国军网版为“穷”。应为“变”。
译文:
战事的变化没有固定的模式,但不管怎样变幻也有一定的规律可循。作战方法依照常规变化,又根据变化了的态势改变作战方法,这样的变化是无穷无尽的。如果计策可行,就可以再次使用,第二次运用就是变,这是因为敌人预料我会变化,我反而没有变。如果计策行不通就要变,这样就有了两次变化,由于敌人识破了我的变化而再做变化。作战的变化如同万朵云彩都是水蒸气凝聚而成,千顷波涛都是由一种水浪推涌所致,这既是云又不是云,既是浪又不是浪。
十五  累①
原文:
我可以此制人,即思人亦可以此制我,而设一防;我可以此防人之制,人即可以此防我之制,而增设一破人之防;我破彼防,彼破我防,又应增设一破彼之破;彼既能破,复设一破乎其所破之破,所破之破既破,而又能固我所破,以塞彼破,而申我破,究不为其所破。递②法以生,踵③事而进,深乎深乎!
注释:
①累:重迭连续的意思。       ② 递:更换,一个接一个。    ③踵:追随,跟随。
译文:
我可以用某种办法制敌,就应想到敌人也可能用这种办法制伏我,因此就要考虑一种防范措施。我能够用这种措施防备敌人,敌人也能用这种措施防备我,这就应进一步准备一个能打破敌人设防的办法。我想打破敌人的防备,敌人也想打破我的防备,因此又要制定一个能对付敌人打破我行动的办法。如果敌人打破了我的设防,就针对情况再设计一个打破敌人破我行动的计策。敌人的攻势被破解了,我又能够巩固战果,阻止敌人的破法,施展我的破法,终究不被敌人所打败。克敌制胜的新计策就这样随着新情况而层出不穷,随着战事的进展层层深入,深奥啊深奥!
十六  转
原文:
守者一,足敌攻之十,此恒论也。能行转①法,则其势倍反②。如我以十攻一,苟能转之,则彼仍其一,而我十其十,是以百而击一。我以十攻十,苟能转之,则我仍其十,而彼缩其九,是以十而击一。我以一攻十,苟能转之,则敌止当一,而我可敌十,是以一而击一。
故善用兵者,能变主客之形,移多寡之数,翻劳逸之机,迁利害之势,挽顺逆之状,反骄厉之情。转乎形并转乎心,以艰者危者予乎人,易者善者归乎己,转之至者也!
注释:
① 转:转变形势。   ②反:广西民族版为“百”, 中国军网版为“反”。应为“反”:反转,逆转。
译文:
一人防守,能抵挡十人的进攻,这是一般的说法。如果能运用转变形势的办法,力量就会成倍地逆转。比如我以十攻一,如果能转变形势,对手仍是一,而我的十已经变成了十倍,因此就成了以百击一。我以十攻十,如果能转变形势,那么我方仍然为十,对手却减少九,这样我就成了以十击一。我以一攻十,如果能转变形势,把敌人的十化为一,我则可以一当十,这又成了以一击一。
因此,善于用兵的人,能扭转敌主我客的被动局面,改变敌多我寡的兵力对比,变换敌逸我劳的不利情况,改变敌利我害的态势,转换敌顺我逆的状况,扭转骄矜暴躁的情绪。运用转化之法不但要善于灵活的变更部署,还要注意转化人的心理状态,把困难和危险加于敌人,将容易和顺利归于己方,这样就达到运用转化之法的最高境界了。
十七  活
原文:
活有数端:可以久、可以暂者,活于时也;可以进、可以退者,活于地也;可以来、可以往,则活于路;可以磔①、可以转,则活于机。兵必活而后动,计必活而后行。第活中务紧,紧处寻活。无留接②,是为孤军,无后著③,是云穷策。
注释:
①磔(zhé):古代的一种酷刑,把肢体分裂、分割。《清经世文编》本注为“碍机者”,意为阻碍战机。此处应作分裂,分割之意。    ②留接:执行接应任务的机动兵力。  ③著:通“着”。围棋中下棋为“着”,指策略、手段。
译文:
作战的灵活性有许多方面:可以持久,也可以短暂,这是对时间方面的灵活掌握;可以进攻,也可以退守,这是在地形上的灵活控制;可以来,也可以往,这是在道路方面的灵活选择;可以分割,也可以转用,这是兵力方面的的灵活机动。军队一定要有灵活性才能行动,计谋一定要有灵活性才能施行。但是灵活中务必要保持严谨,在严谨的基础上寻求灵活。没有接应力量的军队是“孤军”,没有后续的安排的计策是“穷策”。
十八  疑
原文:
兵诡必疑,虚①疑必败。
注释:
①虚:意指毫无根据。
译文:
用兵是诡诈的行为,所以将领必须保持怀疑的态度。但是,毫无根据的猜疑又势必导致失败。
十九  误①
原文:
克敌之要,非徒以力制,乃以术误之也。或用我误法以误之,或因其自误而误之。误其恃②,误其利,误其拙③,误其智,亦误其变。虚挑实取,彼悟而我使误,彼误而我能悟。故善用兵者,误人而不为人误。
注释:
①误:误敌。使用计谋造成对手犯错误。    ②恃(shì):依赖,倚仗。     ③拙:拙笨。
译文:
克敌制胜的要决,并非只凭武力制胜,而是要利用各种方法造成敌人的失误。或者是我方采用欺骗的方法去迷惑敌人,使敌人失误;或者是利用敌人的失误把他引向更大的失误。可以利用敌人的倚仗而诱其失误,也可以利用敌人的有利条件造成其失误,害可以利用敌人的在笨拙诱其失误,也可以用其他计谋造成敌人的失误,让其智慧的不到发挥。害可以使敌人进行错误的变动,或假装挑衅,而实际攻取。一旦敌人觉察我的意图,我方要将计就计,让敌人再犯错误。敌人犯了错误,我方要有觉察,兵加以利用。所以,善于用兵的人,能使敌人失误而不被敌人所误。
二十  左①
原文:
兵之变者无如左。左者以逆为顺,以害为利;反行所谋左其事,以己资人左其形,越取迂远左其径。易而不攻,得而不守,利而不进,假②而不遏,纵而不留,难有所先,险有所蹈,死有所趋,患有不恤③,兵众不用,敌益而喜,皆左也。适可而左,则适左而得,若左其所左则失矣。
注释:
①左:旁门左道。这里指逆用兵法,反常用兵。    ②假:广西民族版为“侮”。应为“假”。    ③恤:顾虑、忧虑。
译文:
用兵的变化莫测没有能比得上用“左”的方法了。“左”就是指用背谬的行动达到目的,用有害的手段取得胜利。所采取的行动与战略企图恰恰相反,这是行事之“左”;把自己的东西故意送给敌人,这是示形之“左”;舍近取远,这是选取行军路线之“左”。容易攻打的却偏偏不进攻,已攻取的地方却不去防守,有利可图但不进行,敌人借道而过却不加阻止,敌人逃走而不予截击,有时明知有困难,却偏要去闯,明知有危险,却偏要去冒,死地偏要前往,灾难却不顾及,应多用兵反而少用,敌人得到利益反而高兴,这些都是用“左”的具体表现。但用左要根据当时情况,当左则左,就会有所成功,如果为“左”而“左”,那就错了。
二十一   拙①
原文:
遇强敌而坚壁②,或退守时宜拙也。敌有胜名,于我无损,则侮言可纳,兵加可避,计来可受,凡此皆可拙而拙也。甚至敌无奇谋,我有朴虑③;敌本雌伏④,我以劲待,凡此皆不必拙而拙,无失也。宁使我有虚防,无使彼得实着。历观古事。竟有以一拙败名将而成全功者。故曰:力将当有怯时。
注释:
①拙:原意为愚笨、痴呆。这里指的是装糊涂。   ②坚壁:坚守壁垒,不与敌人决战。 ③朴虑:稳妥的考虑。朴,质朴、厚重。   ④雌伏:比喻隐藏起来,无所作为。
译文:
遇到强敌的进攻就要隐藏起来,不与之发生战斗,或是退守的时候适宜于装作愚笨。如果敌人空有胜利的威名,但对于我方并没有损失,那么,敌人的辱骂可以听着,敌人的挑战可以避而不战,敌施小计可以假装中计。所有这些,都可以假装愚笨而又应该装作愚笨。即便敌人没有高明的谋略,我也要有稳妥的考虑;敌人怯懦避战,我也要严阵以待。所有这些都不必假装愚笨,但如果装了也不会有什么损失。宁可我军徒劳地防备,也不能让敌人得到实际的好处。纵观历史,常常发现有一些用愚笨的方法打败名将而功成名就的人。所以说,作将领的人,必要时可以假装胆怯愚笨。
二十二  预
原文:
凡事以未意而及者,则心必骇①,心骇则仓促②不能谋,败征③也。兵法千门,处伤万数,必敌袭如何应,敌冲如何挡,两截何以分,四来何以战!凡属艰险危难之事,必预筹而分布之,务有一定之法,并计不定之法,而后心安气定,适值④不惊,累⑤中无危⑥。古人行师,经险出难,安行无患,非必有奇异之智,预而已。
注释:
①骇:害怕,吃惊。  ②仓促:仓猝。“促”通“猝”。    ③败征:失败的征兆。   ④ 适值:恰好赶上。   ⑤累:忧虑,危难。  ⑥危:广西民族版为“虞”。应为“危”。
译文:
凡是遇到出乎意料的事,必定会产生恐惧心理,恐惧就会导致心慌意乱,不能周密谋划,这是失败的征兆。作战的方法很多,战场上伤亡的将士无数,敌人突然袭击如何应付?敌人的重兵冲了上来怎样抵挡?敌人从两面夹攻,怎么分兵抗击?敌人从四面向我攻击,怎样出兵迎战?一切艰难危险的情况,都必须要预先筹划,分别部署,务必要有一定的对策,而且还要预先制定处理意外情况的应变方法,然后才能安定沉着,遇险情不慌张,遇到严峻险境时也能沉着应对没有忧虑。古人指挥部队作战,经历艰难险阻却能安然无恙,并非都有超群出奇的智谋,只不过是能预先有所准备罢了。
二十三   叠①
原文:
大凡用计者,非一计之可孤行,必有数计以勷②之也。以数计勷一计,由千百计炼数计,数计熟则法法生。若间中者偶③也,适胜者遇也。故善用兵者,行计务实施,运巧必防损,立谋虑中变,命将杜违制。此策阻而彼策生,一端致而数端起,前未行而后复具,百计叠出,算无遗策④,虽智将强敌,立制也。
注释:
①叠:重复,重叠。    ②勷:“襄”字的俗写。帮助,辅佐。   ③偶:广西民族版为“遇”。应为“偶”。   ④遗策:失策。
译文:
凡用计谋制敌,大都不是单独用一个计谋就能达到目的的,必须要有几个计谋来辅佐它。用几个计策辅助一个计策,从千百个计谋中提炼出几个好的计谋,有了这几个成熟的计谋,就能产生各种制胜的战法。如果仅用一个计策,纵然敌人有时中计,也是偶然的,凑巧打了胜仗,也是碰上的。所以,善于用兵的人,使用计谋务求能够实施,运用机智巧妙的战术,必须要预防损失,确定计谋要考虑到中途有变故,任命将领要防止他不听节制。这一计策受阻,就立即拿出另一计策来,这一个方面成功了,把其他方面都带动起来,前一个计谋尚未完全施行,后一个计谋又已准备就绪,计谋一个接着一个层出不穷,筹划无一失策,即使遇到狡猾的将领和强大的敌军,也能立即制伏它。
二十四  周①
原文:
处军之事烦多,为法亦琐。大而营伍行阵,小而衣食寝居,总不可开隙迎扈②。故摅③思于虑,作法于无防,敌大勿畏,敌小勿欺,计周靡④恃,为周之至。
注释:
①周:周全、周到。    ②迎扈(hù):喻指给敌人以可乘之机。扈,一种候鸟。   ③ 摅(shū):舒展,抒发。   ④靡:无。
译文:
军队指挥事情很多,指挥方法也很繁琐。大到部队的安营扎寨、行军布阵,小到士兵的衣食住行,都不能造成失误给敌人留下可乘之机。因此,要竭力做到没有想不到的地方,对没有防备的地方采取相应措施,敌处优势我不害怕,敌处劣势我不轻视,即使计划考虑很周全,也不有恃无恐,这才是周密设防的极致。
二十五   谨
原文:
用兵如行螭①宫蛟②窟,有风波之险。螭宫蛟窟,渡则安也。若大将则无时非危,当无时不谨。入军如有侦,出境俨临交,获取验无害,遇山林险阻必索奸,敌来虑有谋,我出必裕计。慎以行师,至道也。
注释:
①螭(chī):古代传说中一种没有角的龙。   ②蛟:古代传说中一种能发洪水的龙。
译文:
用兵作战就像行走在龙宫龙窟一样,随时随地都有风波突起的危险。龙宫龙窟是危险之地,但闯过去就平安无事了。军队在战场上无论什么时候都是危险的,所以无论什么时候都得谨慎。一到军中就要随时感到像有敌人在侦察一样,一出国境就要严密戒备像临阵打仗一样,缴获敌人的物资必须检验看对我们有无危害,遇到山林和险要的地形必须搜索敌人的奸细,敌人来的时候必须考虑到它的阴谋诡计,自己行动时必须有周密的计划。以这样慎重的态度行军作战,才是妥善的方法。
二十六   知①
原文:
微乎微乎!惟兵之知。以意测,以识语,不如四知之廉②得其实也。一曰通,二曰谍,三曰侦,四曰乡。通,知敌之计谋;谍,知敌之虚实;侦,知敌之动静出没;乡,知山川蓊翳③,里道迂回、地势险易。知计谋则知所破,知虚实则知所击,知动静出没则知所乘,知山川里道形势则知所行。
注释:
① 知:即指获取战场情报及相关的各种信息。     ②廉:考察,查访。   ③蓊翳(wēngyì):蓊,蓊郁。翳,即遮蔽。形容草木茂盛的样子。
译文:
战争中最微妙的事情莫过于对敌情的了解。用自己主观的思想来猜测,用自己的知识来判断,不如用下面四种方法来观察敌人的实际情况为好。一是“通”,二是“谍”,三是“侦”,四是“乡”。“通”是利用与敌方有交往的人员,了解敌人的计谋;“谍”是通过派遣间谍,探知敌人的虚实;“侦”是派兵侦察,掌握敌人的动静出没情况;“乡”是利用向导,了解作战地域内被草木遮盖的山川的状况、道路的曲直迂回和地势的险易等。知道了敌人的计谋,就懂得怎样去打破它;了解到敌人的虚实,就懂得怎样进攻;摸清了敌人的行动规律,就懂得如何乘机制敌;察明了作战地域内的山川、道路和地势,就懂得制定正确的行军路线。
二十七 间①
原文:
间者,祛②敌心腹、杀敌爱将,而乱敌计谋者也。其法则有生③、有死④、有书、有文、有言、有谣、用歌、用赂、用物、用爵、用敌、用乡、用友、用女、用恩、用威。
注释:
① 间:间谍。  ②祛(qū):除去。  ③生:生间。指窃取情报后能够安全返回的间谍。  ④死:死间。指向敌人传递假情报,敌人上当后会被处死的间谍。,
译文:
间谍,就是除掉敌人的心腹,杀掉敌人的爱将,打乱敌人的作战计划(打入敌方内部)的人。间谍活动的方法有:派往敌方内部离间敌人,或刺探军事情报而活着回来报告敌情的的生间;故意制造假情况,由我方间谍传给敌人,敌上当后将其处死的死间;通过向敌写书信,造成敌人互相猜忌的书间;故意丢失我方有关的作战文件,使敌人受骗的文间;散布谣言,造成敌方国君对其将帅怀疑的言间;编造歌谣在敌国中流传,借以除去我方心头之患的谣间;用音乐歌曲减消敌军士气的歌间;用重金贿赂帝国君或主将的心腹,使其多进谗言的赂间;向敌人贡纳一些物品来欺骗麻痹敌人的物间;用封官许愿的办法让敌营中的人为我方服务的爵间;用收买或重施恩惠的方法使敌间谍倒戈,为我所用的敌间;利用敌国的乡民为我方提供情报的乡间;利用我方在敌营中的朋友获取情报的友间;利用美色来取得敌情的女间;对敌方属民广施恩惠,主动向我方提供情况的恩间;利用我方的威严,以苦肉计等方法打入敌营的威间。
二十八 秘①
原文:
谋成于密,败于泄。三军之事,莫重于秘。一人之事,不泄于二人;明日所行,不泄于今日。细而推之,慎不间发。秘于事会,恐泄于语言;秘于语言,恐泄于容貌;秘于容貌,恐泄于神情;秘于神情,恐泄于梦寐。有行而隐其端,有用而绝其口。然可言者,亦不妨先露以示信,推诚有素,不秘所以为秘地也。
注释:
①秘:保密。
译文:
一个计谋的成功在于能很好地保密,其失败则在于泄密。所以军事上最重要的事情,莫过于严守秘密。只能一个人知道的事情,就不能透露给第二人;明天的行动,不能在今天就泄露出去。仔细地推究计谋的每个细节,谨慎得不能容有丝毫的疏忽。所作所为都能保密了,还要防止在言谈中泄露秘密;言谈中注意了不会泄露秘密,还要小心容貌中容易泄密;容貌中做到了不露声色,还要小心表情上泄露秘密;表情上做到了隐而不露,还要当心说梦话泄露秘密。部队在行动前一定要隐蔽企图,用谁执行任务事先也不告诉他。如果某些可以说的,也不妨先说,以表示对他的信任,常常与他推诚相见,坦露这些秘密是为了更好地保密。
中卷  法  部
目略撮言
原文:
军之兴也,唯上善任,唯将辑①兵。于材能锋颖之士,结而驭之,练而励之,勒而恤之。较阅能否,兵锐粮足,而后可以启行。迨②相移住,必得所趋,稔③于地利而后可以立阵;能肃、能野、能张、能敛、能顺而发、拒而撼,而后可以逆战。及博则必善于分、更,明于延、速,运乎牵、勾,以迨委、镇,而后可以制胜。然必深图一全人隐己之术也。
注释:
①辑:指和睦、团结合作的意思。   ②迨(dài):等到。   ③稔(rěn):熟悉。
译文:
兴兵作战要想取得预期的成功,君主务必要知人善任,将领要善于团结士兵。对于各类才能卓异的人才,通过加强团结去驾驭他们,用训练去激励他们,既要注意约束又要体恤他们。要衡量部队的作战能力,武器精良、粮食充足,而后才可以采取军事行动。等到部队转移和驻扎都具备适当的条件,就可以全速行进,熟悉地形以后才可以布阵。部队要做到军纪整肃、擅于野战,既能展开,又能收束,能因势利导发动进攻,也能坚守拒敌、猛攻猛打,这样才能与敌接战。等到与敌厮杀的时候,则一定要善于分兵和轮番作战,准确掌握缓战与速战的时机,运用各种牵制敌人和联合友军的手段,还要勇于放弃利益以引诱敌人,同时将领要镇定如若,只有具备了这些条件,才能克敌制胜。不过,将领也一定要深入谋求保全部队、隐藏自己的有效方法。
二十九   兴①
原文:
凡兴师必分大势之先后缓急以定事,酌彼己之情形利害以施法,总期于守己而制人。或严外以卫内,或固本以扩基,或剪羽以孤势,或擒首以散余,或攻强以震弱,或拒②或交,或剿或抚,或围或守,或远或近,或两者兼行,或专力一法。条而审之,参而酌之,决而定之,而又能委曲③推行,游移待变,则展战而前,可大胜也。
注释:
①兴:兴师,举兵。这里指对战术策略的选择和确定。②拒:抵御,抵抗。  ③:委曲:曲折辗转。
译文:
凡是兴兵作战,一定要根据全局和形势的轻重缓急来作出决定,认真考虑敌我双方的战场形势和利弊条件再决定作战方法,总的目的在于保存自己,制服敌人。采取的方法或是在外围严加防守来保卫内部,或是稳固根基来扩展自己的基础,或是除去敌人的党羽来孤立敌人的力量,或是活捉敌人主将来使敌军离散,或是攻击强敌来震撼弱小之敌,或是对敌交战或是讲和,是进剿或是招抚,是包围或是固守,是远袭或是近攻,或二者并用,或是用其中一种方法。对各种作战方法要逐一分析研究,反复对照比较最后再作出决定,同时又能采取间接巧妙的方法贯切实施,保持灵活机动,以待有利的战局变化。如果能做到这样,前进交战,就可大获全胜。
三十  任①
原文:
上御则掣,下抗则轻。故将以专制而成,分制而异,三之则委②,四之五之,则扰而拂③。毋有监,监必相左也;毋或观,观必妄闻;毋听谗,谗,非忌即间也。故大将在外,有不俟奏请,赠赏诛讨,相机以为进止。将制其将,不以上制将。善将④将⑤者择人专厥⑥任而矣。
注释:
①任:任用,信用。这里指用才任将的原则。   ②委:推卸责任。    ③拂:违背,不顺。   ④将:动词。带领,驾驭。     ⑤将:名词。将领。     ⑥厥:其。
译文:
君主过多地干涉将领的指挥,就会使他们的指挥权受到限制;将领违抗君主的旨意,就是对君主的不尊重。因此将领权力集中,统一管理,事情才能容易成功。权力一分为二就会发生意见分歧,一分为三就会互相推诿,一分为四和五,就会互相干扰掣肘。对将领不要派人监视他们,监视他们就会生二心;不要时而派人去视察,走马观花的视察就会听到不确实的汇报;不要听信谗言,进谗言的人不是出于嫉妒就是敌人的间谍。因此大将在外,处理问题不必事事请示;奖罚和惩戒,前进和停止,都可以根据情况自己来决定,这样逐级指挥,由将帅去统御将领,而不是由君主直接控制将领。善于驾驭将领的人,只需选择适当的人才,使他拥有专断的职权就够了。
三十一  将
原文:
有儒将,有勇将,有敢将,有巧将,有艺将。儒将智,勇将战,敢将胆,巧将制,艺将能。兼无不神,备无不利。
译文:
将领可分为懦将、勇将、敢将、巧将、艺将等类型。儒将有智谋,勇将能征善战,敢将胆略过人,巧将善于制敌,艺将身兼数技。一个将领如能同时具备以上这几种素质,就会用兵如神,战无不胜。
三十二  辑①
原文:
辑睦者,治安之大较②。睦于国,兵鲜③作;睦于境,燧④无惊。不得已而治军,则尤贵睦。君臣睦而后任专,将相睦而后功就,将士睦而后功赏相推,危难相援。是辑睦者治国行军不易之善道也。
注释:
①辑睦:和睦。辑,和谐、亲睦。   ②大较:大略,大法。   ③鲜:少。  ④燧:古代边境用于报警的硝烟。
译文:
团结和睦是治国安邦的大法。举国和睦,叛乱就会很少发生;边境和睦,就没有烽火的惊扰。由于战争危险迫不得已征集治理军队,那么和睦就尤为重要。君臣和睦才能使大将专于职任,将相和睦才能建立功业,将士和睦才能在论功行赏时做到互相推让,在危难时刻能互相救援。因此,和睦是治国治军不可更改的极为重要的原则。
三十三  材①
原文:
王有股肱②耳目,大将亦必有羽翼赞勷③。故师之用材,等于朝廷。
有智士,若④参谋,亦赞画,亦谋主,任帷幄而决军机,动必咨询。
有勇士,若骁将,亦健将,亦猛将,亦枭将,主决战而备冲突,率众当先。
有亲士,若私将,若手将,若幄将,若牙将,主左右宿卫,宣令握机。
有识士,晓阵宜,知变化,望景气⑤,测云物,验风雨,悉地域,灼敌情,知微察隐,司一军进止。
有文士,穷今古,绎⑥理原,秉仪节,哆⑦谈求,构笺檄,露疏典,亮辞章。
有术士,精时日,相阴幽,探策⑧卜,操回避⑨,炼鸩饵,使权宜可否,利己损敌。
有数士,审国运,逆⑩利厄,射?袭伏,筹饷茭,纪物用,录勋酬,籍卒伍,丈径率,能筹算多寡,略无差脱。
有技士,胆勇敢,敌明辩,持匕首,挟剑锋俾得出入敌垒,相机设巧。
有艺士,度材器,规沟堑,葺损窳?,创神异,颠小大,促远近,更上下,翻轻重,仿古标新,专简饬兵物以全攻守。
此九者之内,有兼才,如智能役勇,勇能行智,及智勇备者。
有通才,若智谋,若勇战,若文、艺、技、术,无有不达者,诚奇杰国士也。
外此则有别材,若戏,若舞,若笑,若骂,若歌,若鸣,若魆?,若掷,若跃,若飞,若图画,若烹饪,若染涂,若假物形,若急足善行,总不可悉名。然凡属技能足给务理纷者,皆必精选厚别,俾得善其所司,而后事无不宜之人,军无不理之事。至于献谋陈策,则罔择人,偶然之见,一得之长,虽以卒徒,必亟上擢。言有进而无拒,不善不加罚,则英雄悉致,此羽林列曜?之象也。
注释:
①材:人才。这里指任人唯贤。   ② 股肱:比喻辅助君主的亲信大臣。股,大腿。肱,手臂。    ③勷:帮助。④若:或,表选择。   ⑤景气:日色。景,太阳。   ⑥绎(yì):推究事物的原理。  ⑦哆(chǐ):张口的样子。   ⑧策:卜筮用的蓍草。    ⑨回避:回避,避忌。    ⑩逆:预料。   ?射:指射覆,猜测覆盖之物,是古代术数家近于占卜的一种游戏。   ?窳(yù):粗劣。   ?魆:原作“魃”,据《清经世文编》等本及“战”字条改。意为黑暗。   ?羽林列曜(yào):群星闪耀。羽林,星名。曜,闪耀。
译文:
君王有辅佐自己左右的亲信大臣,大将有扶助自己的羽翼助手。??????????因此军队人才的使用,与朝廷大致相同。军队的人才中有智士,或叫参谋,也叫赞画、谋主,主要为大将出谋献策,决定军机大事,为部队行动提供咨询。军队的人才中有勇士,或者称为骁将,也称为健将、猛将、枭将,主要担负与敌军决战,抵御敌人的冲击,率领众人冲锋在前的任务。军队人才中有亲士,或称为私将、手将、幄将、牙将,主要负责保卫大将的人身安全,宣布指示、命令,掌管军事机密等方面的工作。军队的人才中有识士,通晓阵法及其变化,能从日色、云彩等变化预报风雨,熟悉作战地域的地形,透彻地了解敌情,能见微知著,决定全军的前进和停止。军队中有文士,通今博古,深究事理,主持礼仪,能言善辩,能讲解书信檄文,起草奏疏典章,创作优美的辞赋文章。军队中有术士,精通历法、阴阳卜卦,并根据卜算的结果决定部队是否回避,会炼制毒药,还能在适当的时机加以使用,以利己伤敌。军队中有数士,能审察国家的前途命运,预测军事行动是有利还是危险,猜度敌人是否偷袭和伏击,并负责筹集粮饷作战器具,管理军用物质,登记立功受奖情况及士卒的籍贯,测量行军的里程,所做的各种计算,没有多大的差错。军队中有技士,具备剑客一样的技艺,死士一般的勇气,强盗一样善于偷袭的本领,能言善辩,象间谍一样的诡诈,用他出入敌人营垒,相机巧设计谋。军队中有艺士,负责研究武器装备的正确使用,规划沟堑的修筑,修理损坏的武器装备,能创造兵器使用的奇迹,可改变武器装备的大小,射程的远近,攀缘的上下,重量的轻重,在旧兵器上创新,专门选用整治适宜的兵器来增加攻防的威力。在这九种人才之中,有兼才,或是能以智慧把握勇敢,或是勇猛能以智慧作指导,达到智勇双全。有通才、智谋、勇敢、文才、艺术、技能一身兼得,每一样都达到一定的造诣,这是国家难得的奇才。此外还有具备其他专长的人,例如会唱戏、跳舞、滑稽幽默,长于对敌叫骂,会唱歌,口技,能夜行,投掷跨越,腾跳,绘画,做菜煮饭,精于涂饰伪装,示敌于假形,行走极为迅速,如此等等,不可一一列举。但其能力只要足以完成即定的任务并能从纷乱的事情中理出头绪来,都必须精心选拔分别给予重用,使他们人尽其才。这样各种事情就没有不适宜的人,军中就没有治理不好的事。对那些主动出谋献策的人,就不要计较他的出身地位,即使是偶尔有所见解,有一技之长,尽管是士卒,一定要立即提升。大家纷纷献策而不被拒绝,提出不被采纳的意见也不处罚,那么天下的英雄就会纷纷归顺,从而出现人才济济,众星簇拥的兴旺景象。
三十四 能
原文:
天之生人,气聚中虚①则智,气散四肢则朴②。朴者多力,智者多弱,智勇兼备者,世不可数。故能过百人者,长百人;能过千人者,长千人;越千则成军矣。能应一面之机,能当一面之锋,乃足以长军。军有时而孤,遣将必求可独任。故善用才者,偏裨③皆大将也。
注释:
①中虚:中心。   ②朴:质朴。  ③偏裨:偏将和裨将,中下层将佐的通称。
译文:
上天生人,如果气聚集于心,这个人就聪明,气散在四肢,此人就质朴。质朴的人有力气,聪明的人多半身体虚弱,智勇双全的人世间少有。因此,能力超过百人的,可以让他统率百人;能力超过千人的,可以让他统率千人;人数超过一千就成为一军了。如果能正确处置一些情况,能抵挡一面敌人,就足以统率一军。军队有时可能处于孤立无缓的境地,派遣将领一定要求有独立作战的能力。因此,善于用才的人,从中下层军官中都可以发现大将。
三十五 锋
原文:
自天、地、风、云、龙、虎、鸟、蛇而外,更立九军。所以厚别分植,为阵①之锋。一曰亲军,乃里壮家丁,护卫大将者也;一曰愤军,乃复仇赎法,愿驱前列者也;一曰水军,能出没波涛,覆荡舟楫;一曰火军,能飞镖滚雷,远致敌阵;一曰弓弩军,能伏窝挽强,万羽齐发,制敌百步之外;一曰冲军,力撼山岳,气叱旌旗,于以撄②大敌,冒强寇;一曰骑车,骁勇异伦,飞驰两阵之间,追击远极绝之地;一曰车军,材力③敏捷,进犯矢石,退遏奔驰,列之使敌不得进;一曰游军,巡视机警,便宜护应,合军举动皆系④之。而中有猱升,狼下⑤,蛇行,鼠伏,缒险,通远,逾城,穿幕⑥之属。九者亲游护于中军,余每分余隅。分则各御,合则并出,可伸可缩,使一阵之间,血脉联络,惟籍此为贯通也。
注释:
①阵:广西民族版为“军”。应为:“阵”。    ②撄(yīng):碰,触犯。  ③材力:勇力,才能。   ④ 系:广西民族版为“击”。应为“系”。   ⑤狼下:传说,狼在觅食之前要先倒立以卜方向。  ⑥幕:通“漠”。
译文:
军队除了编代号为天、地、风、云、龙、虎、鸟、蛇等部分外,还应该再组建九支部队。根据他们的各自特点和不同情况,编成各具特色的精锐部队,使他们成为军阵的前锋。(这九支部队)一是亲军,由本乡和强壮的家丁组成,以保卫大将的人身安全;二是愤军,由为报仇和奖功赎罪的人组成,情愿率先冲锋陷阵;三是水军,能出入在波涛之中,用以倾覆敌人的战船,拨辑划浆遁行;四是火军, 能使用飞镖滚雷,从远处打击敌阵;五是弓弩军,能力挽强弓,万箭齐发,可制敌在百步之外;六是冲军,冲向敌阵可力撼山岳,高昂的士气可使旌旗抖动,用以迎战优势、凶猛的敌人;七是骑军,勇猛无比,能策马奔杀于两阵之间,追击敌人敢于深入到深远、危险的地方;八是车军,机动迅速,进攻不避敌人的箭石,退却时可阻拦敌骑兵的追击,车列于敌前,使敌人不能前进;九是游军,在部队的周围机警地巡视搜索,以保障部队的安全,有情况全军即可及时对敌采取行动。其中还可招募一些身怀特技的人。例如,象猴子一样善于攀缘,象狼一样善于辨别方向,象蛇一样来无影去无踪,象老鼠一样在敌营内潜伏,能从险要的高处缒堕下,能到遥远的地方送信,能翻越城墙,能穿过茫茫的沙漠。这九军之中的亲军和游军要负责护卫中军,其余各军分别部署在战阵的八个方位。分散时各自抵御敌人,聚合时就集中出击,可以随时伸展又可以随时收缩,使全阵象血脉一样互相联络,并依靠九军贯通起来。
三十六 结①
原文:
三军众矣,能使一之于吾者,非徒威令之行,有以结之也。而结必协其好:智者展之,勇者任之,有欲者遂之,不屈者植之;泄其愤惋,复其仇仇。见疮痍②如身受,行罪戮如不忍,有功者虽小必录,得力者赐于非常,所获则均,从役厚恤,抚众推诚,克敌寡杀。诚若是,岂惟三军之士应麾③而转,将天下皆望羽至矣。敌其空哉!
注释:① 结:团结,结交。   ②痍(yí):创伤。   ③麾:指挥旗。
译文:
三军士兵众多,要使他们却像一个人一样听从指挥者的指挥,这不能只靠严厉的惩罚,而且还要有组织、团结他们的正确方法。要想团结他们一定要尊重他们的愿望:聪明的人要能让他们充分发挥的才智,勇敢的要让他们担当适宜的任务,有个人欲望的要尽量满足他们,受到迫害而不屈服的人要帮助他们报仇雪恨。见到士卒生疮就像长在自己身上一样难忍,对触犯军法士兵处斩刑表现出一种忍痛割爱,好像于心不忍的样子,作战功劳虽小也要记载,战绩突出的要给予特别的奖赏,缴获战利品应平均分配,对服役的人的家属要给予优厚的待遇,安抚众人要推心置腹,打击敌人要尽力减少伤亡。如将领真能做到这样,岂止三军将士听从调遣,天下的人都将闻风而至了。这样,敌人的阵营就空虚了。
三十七   驭①
原文:
人以拂气生,才以怒②气结。苟行兵必求不变者而后用,天下有几?兵非善事,所利之才即为害之才。勇者必狠,武者必杀,智者必诈,谋者必忍③。兵不能遣勇武智谋之人,即不能遣狠杀诈忍之人;不用狠杀诈忍之人,则又无勇武智谋之人。故善驭者,使其能而去其凶,收其益而杜其损,则天下无非无才也。仇可招也,寇可抚也,盗贼可举,而果敢轻法,而夷狄④远人,皆可使也。
注释:①驭:驾驭,统驭。   ②怒:强盛,猛烈。   ③忍:狠心,残忍。   ④夷狄:古代对中原以外少数民族的贬称。
译文:
人的生命和才能是由气的猛烈冲突而形成的,如果行军打仗一定要任用没有性格变化的人,天下能有几个?战争不是慈善的事,对作战有用之才,往往也是有害之才。如勇敢的人一定凶狠,武艺高超的人必须嗜杀,聪明的人势必狡诈,善谋的人肯定会忍耐,隐藏企图。作战不能不用上述勇、武、智、谋之人,也就不能不用狠、杀、诈、忍之人;相反,不用狠、杀、诈、忍之人,也就没有勇、武、智、谋之人。因此,善于统驭的人,要能利用他们的长处而不让有害的一面发挥作用,能从他们身上得到好处又要杜绝他们的危害,(如果做到这样)那么天下就没有不可用之才。为此,在一定的条件下,对来投奔的仇人要能容纳,贼寇可以招抚,盗贼可以举用,甚至对见义勇为的触犯了王法的,以及少数民族、边远地方的人,都可以为我所用。
三十八 练
原文:
意起而力委谢者,气衰也;力余而心畏沮者,胆丧也。气衰胆丧,智勇竭而不可用。故贵立势以练气,经胜以练胆,布心以练情,一教以练阵艺。三军练,彼此互乘,前后叠丽①,动则具动,静则具静。
注释:
①叠丽:重叠依附。丽,附着,这里指互相依附。
译文:
萌发与人决斗的念头但力量过早地枯萎了,是由于心气衰弱;力量有余但心里畏惧沮丧,是因为胆量丧失。气衰胆丧,才智和勇气也会随之枯竭而失去作用。因此,要善于造成有利的态势来锻炼士气,以经历胜利来锻炼胆量,通过开诚布公来增进感情,经练习来熟练布阵的动作要领。三军经过反复的训练,彼此就会互相协调,前后便能互相依恃,行动即可步调一致,停止就能整齐划一。
三十九   励
原文:
励士原不一法,而予谓,名加则刚勇者奋,利诱则忍毅者奋,迫之以势,陷之以危,诡之以术,则柔弱者亦奋。将能恩威毕胁,所策皆获,则三军之士,彪飞龙蹲,遇敌可克。而又立势佐威,盈节护气,虽败不损其锐,虽危不震其心,则又无人无时而不奋也。
译文:
激励士气本来就不止一种方法,但我认为,有荣耀激励就会使刚强勇敢的人振作,用物质引诱就能使坚毅的人奋起,用形势逼迫,使其陷于危险的境地,并辅之以欺骗的手段,那么胆小力弱的人也精神抖擻。将帅治军能恩威并施,筹划的计谋每次都能取道预期的胜利,那么三军在作战时的勃勃生气,就会象跃起的虎,蟠伏的龙一样,能制伏遇到的任何敌人。如果再能造成有利的态势以增加军威,保持士气的充盈饱满,即使败退也不会损失精锐,即使处于危险的境地也不会动摇军心,这样,任何人在任何时候都会奋起作战了。
四十  勒 ①
原文:
勒马者必以羁②靮③,勒兵者必以法令。故胜天下者不驰法。然恩重乃可施法④,罚行而后威济,是以善用兵者准得失为功罪,详斗奔以恤伤。戮一人而人皆威,杀数众而众咸⑤服,诛怯斩败,而士益奋,号令严肃,犯法不贷⑥,止如岳,动如崩,故所战必克。决不以濡忍⑦为恩,使士轻其法,致贻丧败也。
注释:
①勒:意指约束和管束。   ②羁:马笼头。   ③靮(dì):马缰绳。   ④ 法:广西民族版为“罚”。应为“法”。   ⑤ 咸:广西民族版为“感”。应为“咸”。   ⑥贷:宽恕。   ⑦儒忍:柔顺,容忍。
译文:
驾驭马匹,一定要用马笼头和缰绳,管理军队,一定要用法令。所以,无敌于天下的军队不会使军法废弛。但对下面重施恩惠才实施惩罚,惩罚能够施行才能树立威严。为此,善于用兵的人要根据作战中的成败来论功定罪,察明是战斗受伤还是奔逃受伤再进行抚恤。杀一人要使他人受到震动,斩数人要使全军心服,严惩贪生怕死和失职战败的人,士卒就会更加振奋,号令就能得到严格地执行,触犯法令的就得不到宽容,部队停止就静如山岳,行动起来势如山崩,这样一定能战无不胜。作为将帅,决不用宽恕纵容来希图取得下面的信任,而使他们漠视法纪,以至留下失败的隐患。
四十一 恤①
原文:
尝有绝代英雄,方露端倪,辄为行间混陷,亦有染于卒伍,勋业未建,或为刑辟②所汲③,可胜浩叹!天之生才甚难,苟负其质而不见用,则将投敌而为我抗,此为大将者在所必恤④。恤者:平日虚怀咨访,毋使不偶⑤。至于阵中军兵,披霜宿野,带甲悬刀,饥搏风战,伤于体而不言苦,经于难而不敢告劳。苟轻弃其命,非惟不利于军,亦且不利于将。故善用兵者,不使陷于敌,以擅肆戮也⑥。
注释:
①恤:体恤。这里引申为爱惜将士。   ②刑辟:刑法。    ③汲:广西没民族版为“加”。应为“汲”。   ④恤:体恤,顾惜。   ⑤偶:遇。    ⑥以擅肆戮也:中国军网版为 “与擅友肆也”。应为“以擅肆戮也”。
译文:
世间曾经有一些盖世英雄,刚刚崭露头角,就被敌人的反奸计陷害,也有的混杂于士卒之中,尚末建立功业,就被斩于刑法之下,实在令人不胜感叹。上天降下有才能的人本来就难得,如果他身怀奇才而不得布道重用,就会投奔敌方与我方对抗,因此,做大将的人要体恤他们。体恤的方法有:平时虚心向他们咨询走访,不要让他们感到怀才不遇。至于作战中的士卒,风餐露宿,睡觉时还身穿铠甲带着刀剑,在饥饿时仍要与敌搏斗,在恶劣的天气下作战,受了伤也不叫苦,历经危难也不说辛劳。如果轻易抛弃他们的生命,不但不利于军队,而且对将领本人也不利。因此,善于用兵的人,要使自己不被敌人战败,就不能随意滥杀下属。
四十二  较
原文:
较器不如较艺,较艺不如较数,较数不如较形与势,较形与势不如较将之智能。智能胜而势不胜者,智能胜;势胜而形不胜者,势胜;形胜而数不胜者,形胜;形与数胜而艺器窳①者,形数胜。我胜乎至胜,彼胜乎小胜,敌虽有几长,无难克也。
注释:
① 窳(yǔ):恶劣,粗劣。
译文:
较量兵器不如较量技艺,较量技艺不如较量数量,较量数量不如较量形与势,较量形与势不如较量将帅的智慧。将帅的智慧高敌一筹,尽管战势劣于对方,智慧高的一方就能取胜;战势较优而力量较弱,战势占优势的一方就能取胜;力量较强而数量不及对方,力量占优势的一方就能取胜;力量与数量都占优势,即使技艺生疏,兵器粗劣,也能获胜。如果能在各种作战要素的对比中做到我有全胜的把握,对手只有小胜的可能,即使敌人有一些优势,也不难战胜它。
四十三  锐
原文:
养威贵素,观变贵谋。两军相薄①,大呼陷阵而破其胆者,惟锐而已矣。众不敢发而发之者,锐也;敌众蜂来,以寡赴之者,锐也;出没敌中,往来冲击者,锐也;为骁为健,为勇鸷②猛烈者,将锐也;如风如雨,如山崩岳摇者,军锐也;将突而进,军涌而冲者,军、将皆锐也。徒锐者蹶③,不锐者衰。智而能调,发而能收,则锐不穷。
注释:
①薄:迫近。    ② 勇鸷(zhì):勇猛强悍。鸷,凶猛的鸟。如鹰、雕等。   ③蹶:挫折,失败。
译文:
培养军威贵在平时训练,观察战局的变化贵在智谋高超。两军迫近,高呼杀声冲入敌阵震破敌胆,靠的全是锐气。众人都不敢向敌人发起攻击而那些敢于英勇进击的,是有锐气的表现;优势的敌人蜂拥而来,敢于以劣势兵力去迎击敌人,是有锐气的表现;在敌阵中出没,往来冲击,是有锐气的表现;勇猛矫捷,如鹰击长空,是将军锐利的表现;行动似急风骤雨,地动山摇,是军队有锐气的表现;大将率先冲入敌阵,部队随着汹涌冲杀,是军队和大将都有锐气的表现。军队作战仅靠锐气会受挫折,没有锐气战斗力就会衰弱。只有智谋周全,能发能收,锐气才不会穷尽。
四十四  粮
原文:
筹粮之法,大约岁计者宜屯,月计者宜运,日计者宜流①。行千里则运流兼,转徙无常则运流兼,迫急不及铛②煮则用干糇③,若夫因粮于敌,与无而示有,虚而示盈,及运道阻截,困守围中,索百物为饲,间可救一时,非可长恃者。民之天,兵之命,必谋之者不竭,运之者必继,护之者维周,用之者常节。
注释:
①流:指就地筹集。   ②铛:古代的一种锅。   ③干糇(hōu):干粮。
译文:
筹划粮食的方法,一般说为常年打算的,宜于屯田;为几个月打算的,宜于运送;为几天打算的,宜就地筹集。为远行千里部队提供补给,就要采取运输和就地筹集相结合的办法;部队转战无常也应采用运输与就地筹集相结合的办法。时间紧迫来不及埋锅煮饭就食用干粮。至于夺取敌人的粮食,或粮食没有了还假装有,粮食很少了还假装有很多,以及粮道断绝,部队被围困,不得不寻找一切可以吃的东西充饥,都只能解救一时的危急,不是长久可靠的方法。粮食是人民生活的重要必须品,是军队的命根子,筹划的人必须不断地想办法,运输的人必须源源运送,保护的人一定要维护周到,食用的人必须经常节约。
四十五  住
原文:
住军必后高前下,向阳背阴,养生处实①,水火无虑,运接不阻,进可以战,退可以守,有草泽流泉,通达樵牧者,则住。然物数不全,方域各异,故暂止惟择军宜,久拒必任地势。
注释:
①养生处实:物质充实,便于生活。
译文:
军队驻扎的地方一般是后高前低,向阳背阴;物质充实,便于生活;没有被水淹和火烧的忧虑,前后运送接应应没有阻碍,进可以战,退可以守,四周有牧草水泽和流动的泉水,便于砍柴放牧。如果具备这些条件,便可前往驻扎。但上述条件不可能样样具备,况且各个地区自然环境也不不尽相同。因此,部队如果是暂驻只要相对适宜就可以了,但如果是长期拒守,就一定要认真选择非常有利的地势。
四十六  行
原文:
行军非易事也。行险有伏可虑,济川惟决是忧,昼起恐其暴①来,夜止虞②彼虚扰,易断绝者贯联,难疾速者卷进。一节不防,则失在疏。必先绘其地形以观大势,复寻土著之人,以为前导,一山一水,必尽知之,而后可以行军。
注释:
①暴:突然。    ②虞:担心。
译文:
行军不是一件容易的事。行经地势险要的地方有中埋伏的担心,渡河时有敌人在上游决堤的忧虑,白天出发恐怕敌人突然袭击,晚上驻扎要提防敌人作势骚扰。在容易被截断的地方要加强部队的前后联系,难以迅速通过的地方要迂回绕行。(在行军时)有一个环节防备不周,就会因疏忽可能导致失败。(在行军前)一定要先绘出地形图,借以了解当地的宏观形势,还要寻找当地人作向导在前面带路,对途中的一山一水,一定力求详细透彻地了解,之后才能行军。
四十七  移
原文:
军无定居,亦无定去,但相机而行。春宜草木,枯燥则移;夏宜泉泽,雨濡则移;伏于林翳①,风甚则移,有便则投,可虞则移;有利则止,无获则移;敌脆则止,敌坚则移;此强彼弱则移,此缓彼急则移,此难彼易则移。
注释:
①林翳:树林茂密的地方。翳,遮盖。
译文:
部队没有固定的驻地,也没有一定的去向,只是根据情况而决定其行动。春天适宜靠近草木,草木一枯黄就要转移;夏天适宜靠近山泉水泽,雨水过多住地潮湿就要转移;部队潜伏在草木茂盛的地方,刮起大风时就要转移;安全便利的地方就前去,有危险顾虑的地方就转移;有利可图就停留,无利可图就转移;敌人脆弱就停留,敌人坚强就转移;这里敌人强大,那里敌人弱小,就向弱小处转移;这里情况缓和,那里情况紧急,就向紧急处转移;这里活动困难,那里活动容易,就向容易处转移。
四十八  趋
原文:
师贵徐行,以养力也。惟乘人不备,及利于急击,当倍道以趋。昼趋则偃旗息鼓,夜趋则卷甲衔枚①。趋一日者力疲,经昼夜者神惫。一日以趋,兼百数十里;昼夜以趋,兼二三百里。兼近者绝不成行阵难毕至;兼远者弃大军而进,故众师远乎其后也。人不及食,马不及息。劳而寡及,非恃我之精坚,敌之摧②丧,与地形山川之洞悉,敢出于此乎?故非全利而远害,慎勿以趋为幸也。
注释:
①衔枚:将枚横衔在口中,以防喧嚣。枚,一种形状像筷子的条状物。  ②摧:挫败。
译文:
军队行军贵在以正常速度行走,以保持部队的体力。只有在乘敌不备,以及对敌迅猛攻击有利时,才应以加倍的速度急行军。白天急行军要偃旗息鼓,晚上则要收起铠甲,口中衔枚,以防发出声响。急行军一天身体就会疲劳,一天一夜精神就会疲惫不堪。急行军一天,可行一百几十里路;昼夜兼程,可行二三百里路。行军距离近,部队容易造成前后断绝,队形混乱,部队难以全部到达;行军距离远,(轻兵)要脱离大部队急进。因此,大部队就将远远地落在后面。(在急行军中)人来不及吃饭,马也得不到休息,部队非常疲劳并且只有少部队到达,如果不是依我军精锐坚强,敌人受挫衰败颓丧,以及我对地形的透彻了解,怎么敢这样做呢?因此,除非有百利而无一害,决不轻率地急行军以图侥幸。
四十九  地
原文:
凡进师克敌,必先相①敌地之形势。十里有十里之形势,百里有百里之形势,千里有千里之形势。即数里之间,一营一阵,亦有形势。一形势,必有吭②、有背、有左夹右夹、有根基要害。而所恃者必恃山、恃水、恃城、恃壁、恃关隘险阻、草木蓊翳③、道路杂错。克敌者,必审其何路可进,何处可攻,何地可战,何处可袭,何山可伏,何径可诱,何险可据。利骑利步,利短利长,利纵利横。业有成算,而后或扼吭,或抚背,或穿夹,或制根基要害。
恃山则索逾山之法,恃水则索渡水之法。恃城壁关隘、草木道路,则索拔城破垒、越关过隘、焚木除草、稽察道路正歧通合之法。势在外,慎毋轻入,入如鱼之游釜④,难以遗脱;势在内,毋徒绕,绕如虎求圈羊,不可食也。故城非伏难攻,兵非导不进。山川以人为固,苟无人能拒,山川曷足⑤险哉!
注释:
①相:详细勘察。    ②吭(háng):咽喉。   ③蓊翳:草木蓬勃茂盛的样子。    ④釜:锅。   ⑤曷足:怎么值得。
译文:
凡是挥军去攻击敌人,一定要侦探了解敌人所处的地形情况。(从地形的情况看)十里有十里的地势,百里有百里的地势,千里有千里的地势。即便是方圆数里,一个营盘一道阵势,也都有一定的地形要求。一处地理形势,必定有咽喉,后有靠山,左右有依托,还要有根基要害等。军队作战依靠的地形一定要靠山、依靠河流、依靠城池、依靠堡垒、依靠险要的关口隘路,以及草木茂密的山林地,错综复杂的道路。去进攻敌人,一定要察明哪条路可以前进,哪个地段可以攻击,哪个地域适合野战,哪个地方便于偷袭,哪座山可以设伏,哪条路适宜引诱敌人,哪个险要的地形可用于据守。还要看(在这个地形上)是利于骑兵作战还是步兵作战,是适于用短兵器还是长兵器,是利于纵向进攻还是利于摆向推进。经过分析比较,考虑成熟以后,或是控制咽喉要地,或是抄袭敌人的背后,或是穿插夹击,或是扼制关键要害地形。
如果敌人倚仗的是山,就要寻找逾越山岭的方法;敌人倚仗的是水,就要寻求渡水的方法;如果敌人倚仗城池、堡垒和关隘以及草木道路,就要寻找拔城破垒,斩关夺隘,清除草木,以及勘察道路曲折、分合、走向的方法。敌人把主力部署在外围,一般不要轻率进入了,如果进入了,就象游动在锅里的鱼难以逃脱;敌把主力集中在中间,不要徒劳地敌周围绕来绕去,就象老虎围着羊圈转,无论怎样绕也吃不到羊。因此,守城的敌人不归降就难以攻取,军队没有向导便不能前进。山川靠人来守才谈得上坚固,否则,山川有什么险可言呢?
五十  利
原文:
兵之动也,必度益国家,济苍生,重威能。苟得不偿失即非善利者矣。行远保无虞①乎?出险保无害乎?疾趋保无蹶乎?冲阵保无陷乎?战胜保无损乎?退而不失地,则退也;避而有所全,则避也。北有所诱,降有所谋,委有所取,弃有所收,则北也,降也,委也,弃也。行兵用智,须用其利
注释:
①虞:忧患。
译文:
军队有作战行动,一定要考虑对国家是否有利,对百姓有没有好处,能不能增加军队的威势。如果得不偿失,就算不上是善于追求利益的人。(为此,军队指挥员要考虑)远征能否确保没有忧患?处在险地能否确保没有危害?急行军能否确保战斗力不受挫?冲入敌阵能否确保不陷入敌人的重围?战胜敌人能否确保不受大损失?如果撤退而不至于丧失土地,那就撤退;如果避战能保全一些实力,那就不妨躲避;如果逃跑是为了诱敌,投降是为了用计,丢掉是为了获取,放弃是为了收复的话,那么也不妨佯败、诈降、暂时丢弃一些局部利益。总之,指挥作战运用智谋,必须考虑对我是否有利。
五十一 阵
原文:
言阵者数十家,余尽扫而尽括之。形象人字,名曰人阵。顺之为人,逆之为人,进之为人,退之为人。聚则共一人,散则各为一人,一人为一阵,千万人生乎一阵,千万人合乎一阵,千万人动乎一人。锐在前而重在后,锋为触而游①为周。其中分阴阳虚实,当受卸②冲,为翼伏③吐纳④,动静翕⑤张。斗不可乱,进必相依,不依则危,人自不乱,乱亦随整,人自能依。人必依人,又何可乱?高高下下随乎势,长短广狭变于形,人阵神然哉!
注释:
①游:指机动力量。    ②卸:退却以卸去敌人冲锋的势头。    ③翼伏:张开两翼,埋伏待敌。翼,战阵的两侧为翼。    ④吐纳:呼吸。这里指拒敌或围攻。   ⑤翕:收敛,收缩。
译文:
兵家谈阵法的有数十家,我将它们全部浏览后加以概括,创立一种阵形。这种阵形象个人字,名叫人阵。它从正面看是人字,反面看是人字,前进是个人字,撤退也是人字。聚集起来是一个人字,分散开来又成为各个单独的人;一个人成为一个阵,千万个人又组成一个阵,千万个小阵又组合成一个大阵,千万个人行动起来又象一个人一样协调一致。(这种阵)精锐的前锋部署在前面,主力在后面。前锋作为阵的触角,机动兵力在阵的四周巡游。阵中部署分为阴阳虚实,有抵挡、承受、退却、冲击的力量部署,能够自如地布列阵势、围攻、拒敌、行动、静止,或是收缩扩张。与敌交战时队形不能乱,前进一定要相互依靠,不相互依靠就会发生危险。人人都能主动的保持队形不混乱,队形乱了可以随时调整,使人与人恢复协同;如果人与人都配合协同,又怎么能乱呢?阵形能灵活地随地势的高低起伏和宽阔狭小的变化而变化,人阵真是神奇啊!
五十二 肃
原文:
号令一发三军震慑,鼓进金止,炮起铃食,飒①奋麾驰。雨不避舍,热不释甲,劳不弃械,见难不退,遇利不取,陷城不妄杀,有功不骄伐②,趋③行不闻声,冲之不动,震之不惊,掩④之不奔,截之不分,是为肃。
注释:
①飒:豪迈矫健。   ②伐:夸耀。   ③趋:急走。   ④掩:乘人不备突然袭取。
译文:
号令只要一发出,就能够震慑三军,听到击鼓就进攻,听到鸣锣就收兵,炮声一响就奋起,铃声一响就开饭,见到旌旗挥动就奋勇疾驰。下雨不进民舍躲避,天热不解铠甲,疲劳不丢弃武器,碰到危难不退缩,遇到利益不擅取,攻陷城池不滥杀无辜,有功而不骄横炫耀,急行军而听不到声音,敌人冲击而巍然不动,受到震动不惊慌失措,遭遇突然袭击不溃逃,遭到载击不离散,这就叫治军整肃。
五十三 野
原文:
整者,兵法也,碍于法则有机不投。兵法之精,无如野战①:或前或却,或疏或密。其阵如浮云在空,舒卷自如;其行如风中柳絮,随其飘泊。迨其薄,如沙汀磊石,高下任势;及其搏,如万马骤风,尽力奔腾。敌以法度之,法之所不及备;以奇测之,奇之所不及应;以乱揆②之,乱而不失;驰而非奔,旌旗纷动而不踉跄,人自为危,师自立威。见利而乘,任意为战,此知兵之将所深练而神用③者也。抑④亦难哉!
注释:
①野战:不依常法作战。    ②揆(kuí): 揣度,估量。  ③用:原作“明“,据《兵法圆机》本、天蔚书社本等改。   ④抑:虚词,表示轻微转折。
译文:
强调严整规范是兵法的一条重要原则,拘泥于兵法就会错过战机。兵法中最精妙地运用莫过于摆脱成法,灵活作战:(部队)时而前进,时而后退,时而分散,时而集中,阵形变化就像空中的浮云一样舒卷自如,行动就像风中的柳絮一样随风飘动。当迫近敌人时,其势如堆在沙滩上高高堆起的石头,有即将崩塌时居高临下的强势;与敌人交锋时,就像万马尽力奔腾,狂风骤然刮起一样。敌人按常法来揣度我的企图,但常法没有这样的情况;想用奇计来算计我,但计谋又赶不上情况的变化;敌人揣测我军混乱了,但我形乱而实不乱;战马来来往往,奔驰而不是奔逃,旌旗纷纷摇动,阵脚却始终不乱,人人都为了打胜仗,每支部队都争相树立自己的威名。见到有利的情况立即乘机利用,不拘成法,任意作战,这是懂军事的将领对部队进行严格的训练,并能灵活地加以运用的结果。但这也是很难做到的啊!
五十四  张
原文:
耀能以震敌,恒法也。惟无有者故称,未然者故托,不足者故盈。或设伪以疑之。张我威,夺彼气,出奇以胜,是虚声而致实用也,处弱之善道也。
译文:
炫耀威力来震慑敌人,这是常用的方法。明明没有却故意宣称有,不打算行动的时候,就要故意装着要行动的样子;力量不足却故意显示力量有余,或者是故布假象迷, 惑敌人。长自己的威风,灭敌人的志气,出奇以制胜,这是以虚张声势来收到实际的效用,也是军队居于劣势地位时运用的一种好方法。
五十五  敛
原文:
卑其礼者,颓①敌之高也;靡其旌者,敌敌之整也;掩其精能者,萎敌之盛锐也;惟敛可以克刚强,惟敛难以刚强克。故将击不扬以养鸷②,欲搏,弭耳③以伸威,小事隐忍以图大,我处其缩以尽彼盈。既舒吾盈,还乘彼缩。
注释:
①颓:衰败,萎靡。    ②鸷:凶猛     ③弭耳:贴耳。
译文:
自己在礼节上谦恭卑下,是为了使敌人高涨的士气低落;有意倒下自己的旌旗,是为了扰乱敌人严整的阵容;把我精兵强将掩藏起来,是为了削弱敌人旺盛的锐气。只有收敛锐气才能制伏刚强的敌人,也只有收敛锐气才能不被刚强的敌人所打败。因此,将要攻击敌人,事先不应张扬,以便向敌发起突然猛烈的攻击;打算与敌拼搏先示弱,以便更好地发挥自己的战斗威力。在小事上忍耐是为了图谋大事成功,我方主动退让,是为了耗尽敌人高涨的士气。等到我方士气舒展充实以后,还要趁敌盛极而衰时击败它。
五十六  顺
原文:
大凡逆之愈坚者,不如顺以导瑕①,敌欲进,羸②柔示弱以致之进;敌欲退,解散开生以纵之退;敌倚强,远锋固守以观其骄;敌仗威,虚恭图实以俟其惰。致而掩之,纵而擒之,骄而乘之,惰而收之。
注释:
①瑕:玉上的斑点,比喻缺点和错误。    ②羸(léi):原作“赢”,据《清经世文编》本、天蔚书社本等改。意为疲惫衰弱。
译文:
凡是越是硬攻就越顽强抵抗的敌人,不如顺着它的企图,引导它发生错误。敌人企图前进,就故意作出软弱的样子引诱它前进;敌人企图撤退,就故意撤去围兵开放生路,纵使它后退;敌人仗恃它的强大,就避开它的锋芒固守不出,以滋长其骄傲;敌人仗恃它的声威,就假意退让而暗中准备实力,以等待它的松懈。敌人被诱前进了,就发动突袭;放纵敌人撤退后,再一举擒获;敌人的骄气滋长了,就乘机打击它;敌人松懈麻痹了,就趁机收拾它。
五十七  发
原文:
制人于危难,扼人于深绝,诱人于伏内,张机投阱,必度其不可脱而后发。盖早发敌逸,犹迟发失时①。故善用兵者,制人于无可逸。
注释:
①时:原作“明”,据《清经世文编》本、天蔚书社本、《兵法圆机》本等改。
译文:
在敌人危难的时候制服它,在敌人处于绝地的时候消灭它。把敌人引诱进入到我的伏击圈内,安设机关,布置陷阱,必须料定敌人无法逃脱而后才发动攻击。因为动手早了敌人会跑掉,就像动手迟了丧失时机一样。所以,善于用兵的人,要在敌人无处可逃的时候制伏它。
五十八  拒
原文:
战而难胜则拒,战而欲静则拒。凭城以拒,所恃者非城;坚壁以拒,所恃者非壁;披山以拒,阻水以拒,所恃者非山与水。必思夫能安能危、可暂可久,静则谋焉,动则利焉。
译文:
与敌交战难以取胜就要防守,打算暂时停战也要防守。依托城池来防守,所依靠的并不只是城池;凭借坚固的壁垒来防守,所依靠的并不只是壁垒;占据高山防守,以水阻隔防守,所依靠的也不只是山和水。在防守时,一定要考虑既能应付一般情况,又能应付复杂危急的情况;既能短期御敌,又能长期固守。战局平静时要认真筹划作战方案,行动开始后要可确保处于有利的地位。
五十九  撼
原文:
凡军之可撼者,非伤天行,即陷地难,及疏于人谋。无是数者而欲撼之,非惟无益,亦且致损。故大将临敌,犯可撼,戒不可撼,若故为可撼以致人之撼之,而展其撼者,则又善于撼敌者也。
译文:
凡是可以打败的敌人,不是遇到不利的天候,就是陷入危险的地形,或者在计划方面考虑不周。没有以上这几种情况而想打败它,不但得不到好处,反而会招致损失。所以军队在进攻敌人时,要攻击那些可以打败的敌人,不要攻击那些不可能打败的敌人。如果故意装着失败的样子来引诱敌人进攻,从而创造条件打败敌人,那就更是善于打败敌人的能手了。
六十  战①
原文:
逆战数百端。众、寡、分、合、进、退、遇、搏、乘、迭、翼、缓、速、大、小、久、暂、追、拒、缀②、遏,谐于法。 骑、步、驻、队、营、阵、垒、行、锋、随、坚、散、严、制、禁、令、教、试、尝、比、水、火、舟、车、筏、梁,协于正。昼、夜,寒、暑,风、雨,云、雾,晨、暮,星、月,电、冰、雪、因于时。山、谷、川、泽、原、峡,远、近,险、仰、深、林、丛、泥、坎、邃、巷、衢、逾、沙、石、洞、寨、塞,宜于地。至展计则谋:心、扬、应、饵、诱、虚、伪、声、约、袭,伏、挑、搦③、抄、掠、关④、构⑤、嫁、左、截、邀、蹑、踵、驱、卸⑥。握奇则自:牵、变、避、隐、层、装、物、神、邪、攒⑦、返、魃、混、野、狼、尘、烟、炬、耀、蔽、裸、空、飞,甚则不、无、冲、涌、挤、排、贯、刺、掩、蹂、夹、绕、围、裹、蹙,压、狠、暴,连、毗、慑、摧、恋、酣、并、陷,而施勇。再甚则饥、疲、苍、困、孤、逼、降、破、欺、擒、愤、怒,苦、激、强、血、死、鏖、猝、惊、奔、殿、接、救,以经危。 精器善技,展战弃夷,亶⑧为名将。
注释:
①战:作战、交战。其内涵很广。此处主要是讲战法。    ②缀:据作者的另一著作《战书》,“缀者,兵势地势两盛,使敌不敢过,如崤函”。指在战势和地理条件上都占有优势。   ③ 搦(nuò):挑惹。   ④关:两两相关,配合作战。   ⑤构:构衅,挑拨离间,从中渔利。   ⑥卸:据《战书》:“敌用冲锋冲入,未可锋利,势宜卸裂,各锋紧守,毋令得战,使其猛过气衰,深入我军,而以众锋攒之,可无返甲,凡用猛战至者,皆以此法胜。”意为避敌锋芒,待敌人势头衰落再发起进攻。     ⑦攒(cuán):聚在一起。这里指对弱小的敌人四面环攻。⑧亶(dǎn):诚然,实在。
译文:
作战的情况有数百种。以众击寡,以寡敌众,分散兵力,集中兵力,前进,后退,近遭遇,搏杀,利用战机,轮番攻击,击敌翼侧,延缓作战,速决作战,全部兵力投入的大战,动用部分兵力的小战,持久战,短时战,追击,防守,占有地利人和,遏守敌人的必经之地,以上这些都有相应的兵法原则。骑兵战,步兵战,驻守阻截,分队迎战,安营,布阵,筑垒,行军,确定前锋,后卫,集中,分散,治军严格,有节制,禁能止,令能行,组织教练,考试,演习,比武,以及水战,火战,船战,车战,使用大木伐,在桥上作战等等,这些都是正规的作战方式。昼战,夜战,寒战,暑战,风战,雨战,云战,雾战,晨战,暮战,星战,月战,黑战,以及趁着雷电、利用冰冻,在雪地里作战,这是利用天时。利用山、谷、河、水泽、平原、狭地、远地、近地、险地、高山、凹地、树林、灌木丛、泥沼、坑坎、岩洞、街道、交通枢纽、可翻越的地形、沙漠、石砾之地、山洞、荆棘丛生和阻塞之地等作战,这是因地制宜。至于施展计谋韬略,则有谋略战,攻心战,威慑战,应和战,设饵,诱地,虚扰,示伪,用声响,约期会战,偷袭,伏击,挑战,抄袭,掳掠,互相配合,挑拨离间,嫁祸于人,出敌不意,以及阻击,断截,尾随,追踪,驱使民众,卸去敌人冲锋的势头,等等。用奇的战法有:防止自相残杀,牵制敌人,变换打法 ,避实击虚,隐真示假,层叠布置,乔装冒充,假神欺敌(借用敌军的迷信思想)制造神灵显圣,门鬼作邪,钻敌空隙,反手制敌,装妖弄怪,混水摸鱼,野战,浪战,以及用飞尘、烟火、火把、光亮迷惑敌人来作战,依靠隐蔽手段,轻装上阵,利用上下空间距离,远距离打击等等。甚至还有布战,物战,冲击,涌动,挤压,排斥,穿插,突破,掩袭,践踏,夹击,环绕,围攻,裹挟,紧逼,压迫,恨打,猛攻,连兵作战,比邻而战,威慑,摧毁,恋战,酣战,并力,围困等等施展勇力的手段。更进一步还有饥战,疲战,伤战,困战,孤战,逼战,败战,降战,欺战,擒战,愤战,怒战,苦战,激战,强战,血战,死战,鏖战,猝战,惊战,奔战,殿后战,接应战,救援战,等危险的情形。部队有精良的武器,娴熟的技艺,转敌于全国任何地方都能作战,这才称得上真正的名将。
六十一  搏
原文:
百法皆先着,惟战则相搏,当思搏法,此临时着也。敌强宜用抽卸;敌均宜用常抄;敌弱宜用冲蹂;蒙首介①骑,步勇挨之,往返击杀,使敌无完队则蹂也。以我之强当其弱,以我之弱当其强,而令强者先发,左右分抄,是谓刚弱取胜。预立断截开分,使敌突则纳,敌冲则裂,卸彼势而全我力,伏锋以裹之,所谓强弩之末也。要皆相敌以用,然未战必备其猝来,战退以虞其掩至,而且北必紧旌,使敌不敢遽②迫;胜必严追,使伏不得突乘。能如是,而后进可不败,退可不死,与三军周旋,于风驰电薄间,无不得其胜着也。锐而暇,静而整,慎旃③。
注释:
①介:铠甲。    ②遽(jù):疾速、仓促。  ③旃(zhān):相当于“之”或“之焉”。
译文:
各种方略是战前的部署,唯独战斗是两军的短兵相接,必须考虑搏杀的方法,这是临场应对的招数。如果敌人强大,宜采用分散敌人兵力的方法;如果敌我力量相当时,宜采取正面抵挡、两翼包抄的战术;如果敌人弱小,宜采取猛打猛冲践踏敌人的招数;遇到全身锐甲的重装骑兵时,由勇敢的步兵靠近它,来回地冲杀,破坏敌人的战斗队形使其互相践踏。有时,还可以用我的强兵对付敌人的弱兵,用我弱兵抵挡敌人的强兵,并且让我的强兵先发起攻击,对敌人采取两翼包抄,这就是前面说的攻弱取胜的方法。预先作好分割敌人的部署,敌人突击就让它进来,敌人冲锋就将其割裂,使敌人的力量受到削弱,我的力量得到保全,最后用预备队将敌包围歼灭,这就是所说使敌成为强弩之末的方法。但这些方法都要求在弄清敌情的前提才能采用,未与敌交战时一定要防备敌人的突然袭击;(准备)撤退时要预料到敌人会乘机进袭,在败退的时候要保持旌旗的严整,使敌人不敢靠近我;战胜之后追击溃逃之敌一定要保持队形的严整,使敌人掩护撤退的优兵不敢冒然攻击我。如果能做到这样,那么进攻就不会失败,败退也不至覆没,这都是得益于临机制胜的方法。(为此)要使将士士气旺盛而且从容不迫,静肃而且严整,这些都应该格外的注意啊!
六十二  分
原文:
兵重则滞而不神,兵轻则便而多利。重而能分,其利伊①倍。营而分之,以防袭也;阵而分之,以备冲也;行而分之,恐有断截;战而分之,恐有抄击。倍则可分以乘虚,均则可分以出奇,寡则可分以生变。兵不重交,勇不远攫,器不隔施。合兵以壮威,分兵以制胜。统数十②万之师而无壅溃者,分法得也。
注释:
①伊:于是。  ②十:原作“千”, 据《清经世文编》本、天蔚书社本、《兵法圆机》本等改。
译文:
部队太大就会行动迟缓而不灵活,部队较小就有行动轻便的好处。部队大而能进行适当的发散配置,它的好处自然加倍。宿营时要分散布置,是为了防止敌人袭击;布阵时分散部署,是为了防备敌人冲击;行军时分别行动,是担心被敌人隔断截击;作战时要分别部署,是恐怕敌人包抄夹击。在力量倍于敌人时,分开使用可以乘敌人之虚;兵力相等时,分开使用就可以出奇制胜;敌众我寡时,分兵可以造成有利于我的事态变化。部队不要拥挤在一起和敌人交锋,勇力不可远距离发挥,兵器难以隔着障碍使用。集中兵力来壮大声威,分开部署去制胜敌人。统率几十万大军而不至于发生堵塞溃乱的现象,是由于分兵得当的缘故。
六十三  更
原文:
武不可黩①。连师境上,屡境不息,能使师不疲者,惟有更法。我一战而人数应,误逸为劳;人数战而我数休,反劳为逸。逸则可作,劳则可败。不竭一国之力以供军,不竭一军之力以供战,败可无虞,胜亦不扰。
注释:
①黩 :滥用。
译文:
武力不可滥用。与敌人相恃于敌境,屡战不息,却能让部队不疲劳,唯一的方法是采用轮番更换作战。我军攻一次而使敌人数次应战,就把安逸的敌人变为疲劳;敌人连战数次而我军得到数次休整,就把疲劳的我军转化为安逸。安逸的就可以使用,疲劳的就可能打败。不用耗尽国家的财力来养兵,不用耗尽全军的力量来打仗。这样,打了败仗,也没有忧虑,打了胜仗,也不会损失过多。
六十四  延
原文:
势有不可即战者,在能用延。敌锋甚锐,少俟其怠;敌来甚众,少俟其解;征调未至,必待其集;新附未洽①,必待其孚②;计谋未就,必待其确;时未可战,姑勿与战,亦善计也。故为将者,务观乎彼己之势。岂可以贪逞摧激而莽然一战哉!
注释:
①洽:协调。  ②孚:信用,诚实。
译文:
形势有不宜于立即决战的,就要善于使用拖延的手段。敌人士气旺盛,就暂时等它懈怠下来;敌人集中优势兵力进犯,就暂时等它分散开来;我军征调还未完成,必须等待集结完毕;新归附的力量还不能协调一致,必须等待互相信任;计划还未考虑成熟,必须等待确定无疑;时机不宜决战,暂时不打也是好办法。所以,做将领的人,必须审察敌我形势,怎么能在决战问题上贪功逞能打卤鲁莽之战呢?
六十五  速
原文:
势已成,机已至,人已集,而犹迁延迟缓者,此隳①军也。士将怠,时将失,国将困,而拥兵境上,不即决战者,此迷军也。有智而迟,人将先计;见而不决,人将先发;发而不敏,人将先收。难得者时,易失者机,迅而行之,速哉!
注释:
①隳:(huì):毁坏。
译文:
形势已经造成,时机已经来到,兵力已经集结,而仍然拖延迟缓的,这是毁坏全军的做法。士气将要懈怠,时机将要失去,国家将要面临困难,拥兵边境上却不立即与敌人作战的,这是迷惑军队的做法。虽然有智谋却迟疑不定,敌人就要抢先施计;发现机会而犹豫不决,敌人就会先发制我;我虽先发但行动敏捷,敌人就会抢先获利。难得的是时间,易失的是机会,行动要迅速,迅速啊!
六十六  牵
原文:
甚矣哉!敌之不能猝①胜者,惟有用牵法也。牵其前则不能越,牵其后则莫敢出。敌强而孤,则牵其首尾,使之疲于奔趋;敌狈而倚,则牵其中交,使之不得相应。大而广,众而散,则时此时彼,使之合则艰于聚,分则薄于守,我乃并军一向,可克也。
注释:
①猝:突然,这里指迅速。
译文:
对于不能迅速打败的敌人,只有用牵制的办法来对付它。从前面牵制使它不能进展,从后面牵制使它不敢前出。敌人强大而孤立无援,就从首尾两端进行牵制,使它疲于奔命;敌人狼狈不堪但还能互相依赖,就从中间进行牵制,使它们不能彼此策应;敌人强大而战线长,兵力多而分散则应时此时彼地袭击它。使得敌人想要会合却难以集中,想分兵又防守薄弱,然后,我集中力量去攻击敌人的一点,就可以取胜了。
六十七  勾①
原文:
勾敌之信以为通,勾敌之勇以为应。与国②勾之为声援,四裔③勾之助攻击。胜天下者用天下,未闻己力之独恃也。抑勾乃险策,用则必防其中变。究竟④恩足以结之,力足以制之,乃可以勾。
注释:
①勾:勾结,此处指争取、联合。   ②与国:友好国家。   ③四裔:指四周邻国。裔,边远的地方。 ④究竟:毕竟,到底。
译文:
争取敌人的亲信为我通风报信,争取敌人的勇士做我的内应。联合友好的国家为我声援,联合四周邻国助我作战。能称雄天下的人必定善于利用天下的力量,没有听说单靠自己的力量而成功的。可是联合的策略具有危险性,,使用时一定要防备中途发生变故。毕竟要恩惠足以结交对方,力量足以控制对方,才可以和它联合。
六十八  委
原文:
委①物以乱之,委人以动之,委垒塞土地以骄之。有宜用委者,多恋无成,不忍无功。
注释:
委:抛弃,舍弃。①
译文:
有意扔掉一些作战物质使敌人发生混乱,用一些人作诱饵来调动敌人,放弃一些壁垒、土地使地敌人产生轻我之心。遇到适宜使用“委”的情况时,贪恋太多就不会有成功,不忍心也无法成功。
六十九  镇
原文:
夫将,志也;三军,气也。气易动而难制,在制于将之镇。镇矣,惊骇可定也,反仄①可安也,百万众可却灭也。志正而谋一,气发而勇倍,动罔②不臧③。
注释:
①反仄:动荡不安,  ②罔:无,没有。  ③臧:善,好。
译文:
将领靠的是顽强的意志,部队靠的是高昂的士气。人的情绪容易波动因而难以控制,要想使士兵的情绪稳定,全在于将领的镇定控制。镇定,惊恐的情绪可以平静,动荡的局势可以安定,敌人就算有百万之众都可以消灭。将领意志坚定,谋略明确,士气就会更加奋发,而且勇气倍增,这样,采取军事行动没有不成功的。
七十  胜
原文:
凡胜者,有以勇胜,有以智胜,有以德胜,有以屡胜,有以一胜。胜勇必以智,胜智必以德,胜道务祈修。善胜者不务数胜而务全胜,务为保胜。若觊①小利,徒挑敌之怒,坚敌之心,骄我军之气而轻进,隳②我军之志而解纽③,是为不胜。
注释:
①觊(jì):希望得到。②隳(hui):毁坏。   ③解纽:失去维系作用,指纲纪涣散。
译文:
凡是获得作战胜利的有多种情况,有的以勇敢取胜,有的以智谋取胜,有的以德行取胜,有的以多次战斗取胜,也有的以一次战斗就取胜。要战胜勇敢的对手,一定要用智谋。要战胜有智谋的对手,一定要用德行,要战胜有德行的对手,一定要修行比对方更高尚的德行。善于打胜仗的人,不只把眼光盯在几次局部的胜利上,而是致力于全面的胜利,竭尽全力确保有把握的胜利。如果图眼前的丁点利益,徒劳去挑动激怒敌人,促使敌人的团结,使我军产生骄傲轻敌之心而轻兵冒进,瓦解我军的战斗意志而动摇根本,这是不能取胜的。
七十一  全
原文:
天德务生,边事务杀。顾体天德者,知杀以安民,非害民;兵以除残,非为残。于是作不攻自拔以全城,致妄戮之戒以全民,奋不杀之武以全军。毋徼①功,毋歆②利,毋逞欲,毋藉到威。城陷不惊,郊市若故。无之而非全,则无之而非生矣。
注释:
①徼:通“邀”。求,取。  ②歆(xīn):歆羡,羡慕。
译文:
上天的恩德在于“生”,战争的特性却是杀戮。顾念上天恩德的人,知道杀恶人是为了安抚人民,而不是害人民;战争是用来铲除残暴,而不是为了施行残暴。因此攻城力求不攻自破以保全城市,严禁滥杀无辜以保全城内百姓,鼓励采用不战而屈人之兵的方法来保全全军。(为做到这些)要能不急于求取战功,不贪利,不纵欲,不凭借残暴来显示自己的威风。城池攻陷后百姓不受惊扰,市场的繁华依然如故。不能做到这些不能算是全,不能做到全就不能说是有惜悯生命之心。
七十二  隐
原文:
大将行军,须多慎著,固已言周谨矣!然对垒克敌,率军驭将,事多不测。系一军进止者,当表①异以为士卒先;系举阵存亡者,当计安以为三军恃。且行不知所起,止不知所伏,显象示人而稠众莫识,刀剑森列之中,享藏身之固者,大将有隐道也。
注释:
①表:标记。
译文:
大将统兵打仗必须多多谨慎持重地考虑,这一点已在“周”、“谨”两条中论述过了。但要在两军对垒地形势下击败敌人,统率全军,驾驭将领,经常会出现许多意想不到的情况。因此,关系一支部队进止地将领,应当勇特殊标记做士卒地先导;关系到全阵安危存亡地将领,应当筹划自己地安全,以作三军的依靠。行动时别人不知他从哪里来,休息时别人不知他藏身何处,在人前现身,众人面却不能认出他,在刀剑林立中,却能安全的隐蔽自己,这是因为大将掌握了有效的隐蔽方法。
下卷    衍部
善用兵者,明天数,辟妄说;广推其役女通文、借传不惜。对敌则蹙、眼、声、挨①、混、回。有用至半一影响之中,致机于空、无、阴、静。化于闲忘,不示威能,斯为操纵由己,而底于自如之地也,兵法至是乃极。(注:此段乃作者用其衍部各篇篇名所构成之序文,疑传抄过程中已发生讹误。)
注释:
①挨:同“捱”,拖延时间。
译文:
善于用兵的人,能够洞悉所谓天和命的原理,摒除那些虚妄不经的言论;能广泛采用女性的阴柔之气达到柔和的战术,能够千方百计借用各种能借用之力。对付敌人的方法,则有委曲求全、点敌兵眼、以声制敌、拖延时间、蒙混欺骗以及循环使用巧计等等。有的还能意识到战略战术方案只能起部分作用,而需预备一个配套方案,在使敌人计策落空、用兵不着痕迹、运用隐蔽手段、掌握动静机宜等方面下功夫,进而达到闲着不闲、团结官兵舍生忘死的境界,同时又不刻意显示自己的威势和能力,这样的将领真正能将战争主动权掌握在自己手中,达到挥洒自如的地步。能做到这一步,兵法的运用也就达到极致了。
七十三   天 ①
原文:
星浮四游②,原无实应,惟当所居之地,气冲于天,蒸为风雨云雾,及晕芒荡摇③诸气,可相机行变。正应者,惟阴阳。寒暑、晦明之数而已。疾风飒飒④,谨防风角⑤;众星皆动,当有雨湿;云雾四合,恐有伏袭;疾风大雨,隆雷交至,急备强弩。善因者,无事而不乘;善防者,无变而不应,至人合天哉!
注释:
①天:这里指天候,气象。  ②四游:四面游动。   ③荡摇:摇荡。   ④飒飒:风声。⑤风角:指候四方四隅之风以占吉风。于文意不协,疑误。
译文:
星星在天空中四处游浮,原本与地上的事物没有相应的关系,只有当它们所对应的地区,水气冲入天空,变成了风雨云雾(而造成星空的隐现变化),同时影响到大气的运动。人们可以根据这些变化相机行事。正常的情况只不过是白天黑夜、寒冷酷暑,阴天和晴天的有规律的更替罢了。但在恶劣天气,比如狂风大作,应防避旋风;所有的星星都有变动,这是将要下雨的预兆;浓雾笼罩,要提防敌人的埋伏和袭击;狂风暴雨,雷电交加,要迅速准备强弓硬弩。善于利用有利时机的人,就没有任何事办不成的;善于提早做好防备的人,就没有哪一个突然来临的事件不能应付的,这就是最高明的人与天相结合。
七十四  数①
原文:
兵家贵②谋,曷可言数?而数亦本无。风扬雨濡,在天只任自然;冻坚潮停,亦是气候偶合。况胜而旋败,败而复胜?胜而君王,败而扑灭,举争将相之能。即未图于人而人倏③助;未倾于敌。而敌忽误;事所未意而机或符,皆以人造数,而非以数域④人。数属人为,天首何处。苟拥节专麾⑤,止尽其在我者而已。若管、郭、袁、李⑥之学,可神而不可恃也。
注释:
①数:天数,命运。这里引申为自然之理。   ②   贵:重视,崇尚。   ③倏:忽然。④域:疆界,范围。这里引申为束缚,左右。   ⑤麾(huì):通“挥”,指挥。   ⑥管、郭、袁、李:管,管辂(lù)。三国时魏国的星象学家;郭,郭璞(pǔ)。晋朝人,长于阴阳历算及五行卜筮(shì);袁,袁天纲。唐朝人,精于相术。李,李淳风。唐朝人,精于天文历算占卜之说。
译文:
用兵贵在用谋,怎么能说是受天命的支配呢?天命本来是没有的。刮风下雨,只是天气的自然变化;江河结冰和潮水的涨落,也是气候的偶然变化所致。何况胜利后立即失败,失败之后而又转为胜利呢?胜者为君为王,败者灰飞烟灭。这些都取决于双方文臣武将才能的较量。即使并未求助于人而别人已相助,对敌人不占优势,敌人却意外失误,或事先没料到,因机会巧合而取胜,这些都是由人造成了貌似天命的效果,并不是冥冥中有天命在左右人。命运靠人来把握,哪里有什么上天的意志呢?。如果牢牢地掌握了指挥大权,就只管尽力做自己的事。像管辂、郭璞、袁天纲和李淳风等人的关于天数的学说,只能作为神话传说,不可用来指导作战。
七十五  辟①
原文:
兵家不可妄有所忌,忌则有利不乘;不可妄有所凭,凭则军气不励。必玄女②、力士③之阵不搜,活曜④遁甲⑤之说不事,孤虚⑥风角、日者⑦、灵台之学不究。迅风疾雨,惊雷赫电,幡⑨折马跑⑩,适而不惑。以人事准进退,以时务决军机。人定有不胜天,志一有不动气哉!
注释:
①辟:摒除,排除。   ②玄女:神女。传说黄帝与耳目蚩尤作战,上天排神女授给黄帝兵符,助他获胜。相传《六任》、《遁甲》等书都出于玄女。   ③力士:官名,主管金鼓旗帜,随行皇帝左右。  ④活曜(yào):该词费解。一说“活”为“获”之误。指据日月将沉没时的光芒占卜未来。   ⑤遁甲:古代方术之一。其法以十干中的乙、丙、丁为三奇,以戊、己、庚、辛、壬、癸为方仪,分置九宫,以甲统之,视其如临吉凶以为趋避。  ⑥孤虚:古代占卜推算历日之法。天干为日,地支为辰,日辰不全为孤虚。占卜时得孤虚,主事不成。  ⑦日者:以占候卜筮为业的人。   ⑧:灵台:星名,主观云物、察符瑞、候灾变。 ⑨ 幡:旗帜。   ⑩跑:原为“跪”,据天蔚书社本改。
译文:
兵家不能毫无根据地强调忌讳,否则遇到有利的情况就不能及时加以利用;不可没有根据地强调凭借,否则军队的士气就不振作。一定不要去搜求所谓的“玄女”、“力士”阵法,不要理会 “活曜”、“遁甲”的学说,也不要去研究“孤虚”、“风角”、“日者”、“灵台”等卜卦算命的学问。即使遇到狂风暴雨,迅雷闪电,旗断马惊,也要坚决行动,毫不迟疑。要根据敌我实际情况来决定部队的进退,根据当时的实际情况来决定军事机宜。如果人坚定了,会有不可战胜的天吗?如果全军众志成城,会有不可震动的气吗?
七十六  妄①
原文:
读《易》,曰大过②,曰无妄③。圣贤以无妄而免过,兵法以能妄而有功。故善兵者,诡行反施,逆发诈取,天行时干,俗禁时犯,鬼神时假,梦占时托,奇物时致,谣谶④时倡,举措时异,语言时舛⑤;鼓军心,沮敌气,使人莫测。妄固不可为,苟有利于军机,虽妄以行妄,直致无疑可也。
注释:
①妄:欺骗,虚妄,荒谬。   ②大过:《易》卦名,过甚之意。     ③无妄:《易》卦名,真实无伪之意。    ④谶(chèn):谶语,预言吉凶得失的文字图记的隐语。     ⑤舛(chuǎn):错乱,差错。
译文:
读《周易》,会读到“大过”、“无妄”等卦。圣贤因为无妄而避免犯错误,兵法因为行妄欺诈而取得成功。因此,善于用兵的人,行为诡诈,措施反常;倒行逆施,以欺骗的手段取胜;有时甚至违反自然法则,触犯习俗和禁忌;有时借助于鬼神、托梦和占卜;时而使用希奇古怪的东西;时而散布谣言和蜚语;举止行动时常怪异,说话时常前后矛盾。鼓舞自己的军心,打击敌人的士气,使敌人捉摸不定。这些虚妄怪诞的方法,本来不应用的,但如果有利于军机,即使是妄上加妄,也没有什么可疑虑的。
七十七  女①
原文:
男秉刚,女秉柔。古之大将,间有藉于女柔者,文②用以愚敌玩寇,武用则作战驱军,济艰解危,运机应变,皆有利也。男不足,女乃行。
注释:
①女:这里指男女秉性加以区别。  ②文:柔和。
译文:
男人秉性刚强,女人秉性阴柔。古时的大将,有时也借助于女子的阴柔的力量,柔和的特点来愚弄麻痹敌人,作战时用来鼓动全军,排难解危,临机应变,都是很有利的。不过,只是男人力量不足时,才由女人行动。
七十八  文
原文:
武固论勇,而大将征讨,时用羽檄①飞文,恒有因一辞而国降军服者。士卒稍知字句,马上诗歌,行间俚语,条约禁令,暇则使之服习,或转相耳传,自闻诏②解义,不害上为君子师、儒者③兵也。
注释:
①羽檄(xí):军事文书。插鸟羽以示紧急。檄文,古代用征召、声讨的文书。   ②
诏:告诫,教诲。    ③儒者:信奉儒家学说的人,格守仁、义、礼、智、信等道德信条。儒者兵,指仁义之师。
译文:
作战固然要讲勇敢,但大将在出兵征讨时,经常会用到一些军事文书,常常出现因一篇言辞有力的檄文而使敌国顺服、敌军投降的情况。让士兵略识一些文字,把行军中的队列歌曲、行动俚语、条令法规等,组织他们在空闲时学习,或是让他们相互传告。久而久之,自然能做到接到指示后理解大意,不会误解上级作战意图,这样就是君子之师,仁义之师。
七十九  借
原文:
古之言借者,外援四裔,内约与国,乞师以求助耳。惟对垒设谋,彼此互角①,而有借法,借法乃巧。盖②艰于力,则借敌之力,难于诛,则借敌之刀,乏于财,则借敌之财,缺于物,则借敌之物,鲜军将则借敌之军将,不可智谋则借敌之智谋。
何以言之?吾欲为者诱敌役,则敌力借矣;吾欲毙者诡敌歼,则敌刀借矣;抚其所有,则为借敌财;劫其所储,则为借敌物;令彼自斗,则为借敌之军将;翻彼着为我着,因彼计成吾计,则为借敌之智谋。己所难措,假手于人,不必亲行,坐享其利;敌为我资,而不见德③,我驱之役,法令俱泯。甚且以敌借敌,借敌之借,使敌不知而终为我借,使敌既知而不得不为我借,则借法巧也。
注释:
①角:较量。   ②盖:句首语气词。   ③:德:感激。
译文:
古人用兵讲“借”,对外采取向四周邻国求助,对内联合友好盟邦,请他们出兵相助罢了。只是在两军对垒设谋定计,敌我双方相互争斗时,如果会使用借法,这才称得上巧妙。力量不足,就要设法借助敌人的力量;自己难以杀掉的,就借用敌人的兵刃;缺乏金钱,就要设法借用敌人的金钱;缺乏物质,就要设法借用敌人的物质;自己缺乏兵将,就要设法借用敌人兵将;不能运用自己的智谋的时候,就要借用敌人的智谋。
这话怎么说呢?我们想做的事情,诱使敌人去替我们做,敌人的力量就借到了;我消灭的力量,诱骗敌人去歼灭,就等于借刀杀人。控制了敌人占领的地区,就等于借用了敌人的钱财;夺取敌人的储备,就等于借用敌人的物资;设法使敌人内部产生斗争,来削弱其力量,就等于借用了敌人的兵将;把敌人的措施变为有利于我们的措施,利用敌人的计谋来完成我们的计谋,就是借用了敌人的智谋。自己难于做到的事情,可以借助敌人的力量去完成,不必亲自动手,就可坐收其利。敌人被我利用了,却不感激它;驱使敌人为我效劳,却不受任何法令的制约。甚至还可以利用敌人去借用另一敌人的力量,或者在敌人运用借法时将计就计,以达到我们企图,使敌人不知不觉间终于为我所用,即使敌人发觉也不得不被我借用,这才是最巧妙的借法。
八十    传①
原文:
军行无通法,则分者不能合,远者不能应。彼此莫相喻,败道也。然通而不密,反为敌算。故自金、旌、炮、马、令箭、起火、烽烟,报警急外;两军相遇,当诘暗号;千里而遥,宜用素书,为不成字、无形文、非纸简。传者不知,获者无迹,神乎神乎!或其隔敌绝行,远而莫及,则又相机以为之也。
注释:
① 传:这里指通信联络。
译文:
军队进行作战而没有通信联络方法,那么分散的部队就不能相互配合,远处的部队就不能相互策应,彼此之间无法互通信息,是导致失败的原因。然而,如果能通信联络,但不能保密,反而会被敌人算计。因此,作战时除了要准备锣鼓、旌旗、信炮、探马、令箭、柴火、烽烟报警等通信联络手段,来预防紧急情况外;两支军队相遇,应当询问识别暗号;和遥远的军队联系,写信适宜用平时规定的密码代号的“素书”,没有成形的文字,没有一定的格式,也不用纸张和竹简,送信的人不知其意,落到敌人手中也不至于泄密,真是神秘啊!如果通信被敌人阻隔,并且距离又十分遥远,有信送不到,那么就要根据情况相机行事。
八十一  对
原文:
义必有两,每相对而出。有正即有奇,可取亦可舍,对。古今智能人已筹略时,宜可否战阵利害中,机法生焉,变化神焉,有无穷之用矣!
译文:
任何事情都有两方面,它们往往是相对地存在着。有“正”即有“奇”,有可取的就有可舍的,这是对立统一。古往今来,聪明能干的人在运筹用兵方略时,从相宜与不相宜,从布阵的有利与有害两方面中分析情况,就能确定出正确的、变化莫测的战法,有着无穷无尽的用途。
八十二  蹙①
原文:
谋于心曰计,力可为曰能。从心运者虚,见诸为者实。有能则能计②,即半计而亦可生计;无能则无从计,而善计皆空筹,空筹非计也。计必计所能,不惟攻击能,战守能,即走、降、死亦必要之能。故善兵者,审国势己力,师武财赋,较于敌以立计。英雄善计者而有束手之时,无用武之地,势不足而能不在耳。蹙之者,于势能未展之日,则俯首受制。无计之计,止有一避;无智之智,止有一拙;无能之能,暂用一屈。角而利,爪而距③,不可蹙矣!
注释:
①     蹙(cù):窘迫.这里指形势不利时地退避之计.   ②计:原无此字,据天蔚书社增。
③距:鸡地附足骨,搏斗时用以击刺对方.
译文:
在心里筹划的方案叫做计,有力量将计付诸实施的叫“能”。还在心里谋划的为虚,见诸于行动的为实。有了实施能力就能制定计划,即便是计划不成熟也能使其完善。没有实施能力就无从计议,再好的计划也只能是空筹划,而空筹划并不是真正的计。制定计划必须考虑自己是否具备相应的能力,这不光指攻击能力,作战防守能力,即使是败走、投降、战死等也要有必要的能力。因此,善于用兵的人,要查明本国的力量、军事战备以及经济实力等情况,并与敌人进行比较后再来制定相应的对策。不过,即使是多谋善断的英雄,也有束手无策的时候,也有才华难以施展的情况,这是由于形势不足为和能力丧失的缘故。窘迫的人,他潜在的力量不能施展时,就只有处处受制。无计可施时所想出的办法,就只有躲避这一招;没有智慧所想出的计谋,就只能是笨拙的方法;没有能力所能做的,就只有屈服于人。像有的动物那样,有角并且很锋利,有爪并能对敌击刺,这时就不会再窘迫了。
八十三  眼
原文:
敌必有所恃而动者,此眼也。如人有眼,手足举动斯①便利。是以名将必先观敌眼所在,用抉剔②之法。敌以谋人为眼,则务祛③之;以骁将为眼,则务除之;以亲信为眼,则能疏之;以名义为眼,则能坏之。或拔其基根,或中其要害,或败其密谋,或离其恃交,或撤其凭借,或破其惯利,此兵家点眼法也。点之法,有阴、有阳;有急、有缓。人有眼则明,弈有眼则生。绝其生而丧其明,岂非制敌之要法哉?
注释:
① 斯:就。   ② 抉剔:挖出,剔除。   ③:祛(qū):除去。
译文:
敌人行动时一定会有倚仗,这就是通常所说的“兵眼”。这如同人有了眼睛,手脚的动作才会便利一样。因此,名将在作战时一定先弄清敌人的“兵眼”所在,然后设法加以剔除。如果敌人以谋士为“眼”,就一定要除去他;以骁将为“眼”,就一定要干掉他;以亲信为“眼”,就要疏远他们的关系;以名誉为“眼”,要设法加以诋毁,败坏他们的名气。或者拔掉敌人的根基,或者打击敌人的要害,或者挫败敌人的密谋,或者离间敌人倚仗的外交同盟,或是撤除敌人的依靠,或者破坏敌人一贯的优势,这些是兵家常用的“点眼”之术。“点眼”的方法,有的隐蔽,有的公开;有的急,有的缓。人有眼才能看清一切,棋有眼才能将全局走活。用兵点眼就像下棋时断绝对手的生路,并且把他弄成“瞎子”,难道不是制伏敌人的重要方法吗?
八十四  声①
原文:
师以义动者,名兵也。惊使数动者,虚喝也。敌夜营,遥诱以火鼓,实迫以金炮,制敌前后,伏兵两路,使敌逃窜而歼之者,啄木画②也。轰轰隐隐,万人咤自云端,名曰天唳③
;潺潺④泡泡⑤,千军噪营于内,名曰鬼嘒⑥。如潮回,如隺清,震敌上下不知所由,使敌自相击撞,而灭绝之者,落物朔⑧也。
注释:
①声:有些版本用作“嘤”(yíng),兽声。此处泛指用声音制敌。   ②啄木画:啄木鸟啄击树干的不同部位以捕虫,喻指以声音多方扰敌,进而歼敌。    ③唳:鹤叫的声音。  ④潺潺:水缓慢流动的声音。   ⑤泡泡:急流的声音。    ⑥暳(huì):小声。   ⑦ “轰轰隐隐”至“隺清”等三十四字底本无,据南京提拔书店1935年陈无闷校补本《兵经》补,“隺”同“鹤”。  ⑧朔:北风。
译文:
为伸张正义而出动的军队,是师出有名的军队。惊吓敌人,并使之多次调动,这是虚声呼喝的效果。敌人夜晚宿营,在远处以火光和鼓声诱敌人出动,同时以锣声和炮声相逼,扼制敌人的前方和后路,在敌人两翼设下伏兵,使敌人四处逃窜,而之乘机将其歼灭,这就像啄木鸟在树干上敲击捕虫一样;示以轰轰烈烈的声音,像是千万人在云端高吼,这叫“天唳”;示以水流潺潺的声音,像是千军在营内喊叫,这叫“鬼嚖”;示声似汹涌的潮水,又像鹤鸣声声,敌人全军震骇,却不知声音从何而来,使得敌人自相撞击践踏,进而乘机消灭它们,就像凛冽的北风横扫落叶一样。
八十五  挨①
原文:
天道后起者胜,兵法撄②易不撄难。威急者,索③也;锐犀④者,挫也。敌动我能静,我起乘敌疲。敌挟众而来势不能久,则挨之;其形窘迫急欲决战,则挨之;彼战为利,我战不利,则挨之;时宜守静,先动者危,则挨之;二敌相搏,必有伤败,则挨之;有众而猜,必至自图⑤,则挨之;敌虽智能,中有掣者,则挨之;……天时将伤,地难将陷,锐气将堕,则挨之。挨之,乃起而收之,则力全势遂⑥,事简功多。古之所为⑦宁观,为徐俟⑧,为令彼自发,皆是也。可急则乘,利缓则挨,故兵经有后之义。
注释:
①挨:同“捱”,拖延的意思。文中的“挨”与此意相同。   ②撄(yīng):触犯,扰乱。这里引申为“攻击”。  ③索:尽。  ④锐犀:坚固锐利,这里指部队精锐强悍。  ⑤自图:自相残杀。图,图谋。   ⑥遂:成功。    ⑦为:同“谓”,说的意思。    ⑧俟(sī):等待。
译文:
自然界的一般规律是后来者居上;就兵法来说,迎战易打的,不去硬碰难对付的。来势汹汹的敌人,容易耗尽兵力;精锐凶悍的敌人,容易受挫。敌人蠢动的时候我能静以待变,敌人疲惫的时候我就乘机攻击。敌人以优势兵力进犯,但其势不能持久的时候,就拖延一下;敌人形势窘迫,急欲决战,就拖延一下;交战有利于敌人而不对不利于我的时候,就拖延一下;当时的情况宜于沉着应付,谁先动手谁就有危险的时候,就拖延一下;两股敌人相斗,必有一方受损或失败,此时就要拖延一下;敌人虽多但互相猜疑,必定自相残杀,此时,就要拖延一下;敌人将领虽有智谋,有能力,但其内部有掣肘的力量,此时也要拖延一下;即便是在敌人疲惫、我军安逸,敌人危险、我军安全,敌人粮食缺乏、我军给养充足的情况下,也不妨拖延一下。当天气变化将给敌军带来损失,地理条件将使敌军陷入危难,以及敌军士气将要懈怠的时候,也要拖延一下。拖延一下再发兵进攻,就能既保全实力又使战事顺利,用力少而成功大。正像古人说的,“静观”、“慢等”以及“使对手自行暴露弱点”等等,说的都是这个道理。适于急进就乘机出兵,利于缓战就设法拖延,因此,兵法有“后发制人”的理论。
八十六  混①
原文:
混于虚,则敌不知所击;混于实,则敌不知所避;混于奇正,则敌不知变化;混于军、混于将,则敌不知所识。而且混敌之将以赚军,混敌之军以赚将,混敌之军将以赚城营。同彼旌旗,一彼衣甲,饰彼装束相貌,乘机窜入,发于腹,攻于内,歼彼不歼我,自辨而彼不能辨者,精于混也。
注释:
①混:蒙混,混淆。这里指伪装,混水摸鱼。
译文:
实中有虚,敌人就不知从哪里攻击;虚中有实,敌人就不知如何躲避;奇正混用,敌人就模不透我的变化;乔扮成敌人的军队或将领,敌人就难以识别。还可以冒充敌人的将领巧取他的军队,冒充敌人的军队骗取其将领,冒充敌人的军队和将领骗取敌人的城池和营寨。打着和敌人一样的旗号,穿上和敌人一样的衣服和铠甲,装束和相貌都打扮成敌人的模样,乘机窜入敌营,然后从敌人纵深处发起进攻,攻击敌人的内部,我能歼敌但敌不能歼我,我自己能相互识别但敌人却辨不出真假,这是做到了精于“混”术。
八十七  回①
原文:
凡机用于智者一则间,用于愚者二而间,数受欺而不悟者三而间。间三而回①,奇莫测;间二而回,人所度②;间一而回,颠③于法。一出二,二出三,随势变迁,随形变迁;三回二,二回一,随势归复,随形归复。
注释:
①回:量词,表示次数。此指重复使用。  ②度(duó):揣测。   ③ 颠:跌倒。
译文:
凡是计谋,对聪明的敌人用一次就要改变;对愚蠢的敌人连续用两次就要改变;对数次受欺骗而不省悟的敌人,用三次也要改变。变化了三次后再重复使用,就会神奇莫测;变化两次后重复使用,敌人就会有所预料;变化一次就重复使用,会因不合战法而失败。由一次到两次,由两次到三次,要根据形势的变化而变化;由三次到两次,由两次到一次,也要根据情况决定是否重复使用。
八十八  半①
原文:
凡设策建事,计有十,行之仅可得五,其半在敌与凑合之间;行有十,而计止任其五,其半在敌与凑合之间,故善策者多惕。曰:我能谋敌则思敌能谋我者,至②视天下为善谋,则可制天下之谋生。是精谋勇战操其一,敌之抵应操其一,地天机宜操其一,必谛③审。夫彼多而此少,或此多而彼少,能合于三,其势乃全。故当以半而进乎全也。
注释:
①半:留有余地。  ②至:一说“至”字属上。    ③谛:详细,仔细。
译文:
凡是制定计策做某件事,计策有十分的把握,行动只能取得五分的成功,另外的一半决定于敌情和战机的巧合;有时行动取得了十分的成功,而计策只占了其中的五分,另外的一半也在于敌情和战机的巧合。因此,善于谋划的人要多加注意影响实现计划的因素。要想到:我能这样谋划,那么敌人可能也有对付我的计策。甚至把天下的人都看作是善于谋划的人,这样,制服天下的谋略就有可能产生了。由此看来,在决定战争胜负的因素中,精于谋划、勇敢作战占一份,敌人的对策占一份,天时地利和有利战机占一份。因此必须详细分析各种情况。或者次多彼少,或者次少彼多,三者能结合起来,才有完全的优势。所以,在制定计策时,应当争取获胜的把握由半到全。
八十九  一  ①
原文:
行一事而立一法,寓一意而设一机,非精之至也。故用智必沉其一,用法必增其一,用变必转其一,用偏必照其一,任②局必出其一,行之必留其一,尽之必翻其一。盖以用为动,以一为静;以用为正,以一为奇。止于一,余一不可。一不可一余,一不可一尽。二余一则三之,四余一而五之,京秭沟涧③而极正之,此阿祗那由④之,不可无量也。余一也,精之致也。
注释:
①一:量词。这里指作战方案的多少。    ②任:担当,承担。这里指掌管,掌握。
③京秭沟涧:古代亿以上的数目名。依次递增,“正”为最大。   ④阿祗那由:阿僧祗、
那由他,均为梵语的数目名,近于无穷大。
译文:
做一件事只准备了一种方法,实现一个企图只布设了一个计谋,者不是最精明的做法。因此,运用智谋一定要暗藏一个,运用兵法一定要增加一个,运用变化一定要再能转为另一种变化,着重一方面时一定要关照到另一方面,掌握局势一定要出于一个总的战略企图,部队采取行动时一定要预留一部分人马,考即使是全力投入也要准备翻转局势的一手。在具体运用上,把实施的计划作为“动”,把准备的一手作为“静”。将采用的打法作为正,把预备的一种战法作为奇。不能局限于只有一种方案,不可没有另一方案预备。如果定一个方案,余一个方案,不可以一为尽。有两个方案余一个方案就是三个,有四个方案余一个就是五个……就可以依次累积,这样就到了无穷大,但实际上真正的作战方案不是无限的。总之,不管敌人有千招万招,我总在任何时候比敌人多一招,这样,用兵的造诣就是最高了。
九十   无①
原文:
大凡着于有者,神不能受也。不能受,则遇事不自持,其不蠛 衄②者希矣。故善用兵者,师行如未,计设若否,创奇敌大阵而不动,非强制也。略裕于学,胆经于阵,形见于端,谋图于朔③。
注释:
①无:没有 。这里指战略战术让敌方看不出,识不破,达到出神入化的程度。
②蠛(miè)衄(nǜ):流血失败。衄,泛指出血。   ③朔:原指农历初一。引申为开始。
译文:
大凡显露无遗的行动,神明就不能保佑。神明不保佑,遇事就难以控制,很少有不流血失败的。因此,善于用兵的人,军队行动了就像没动,布设了计谋就像没有设置。重创狡诈的敌人、强大的敌阵却像是没采取行动一样,这是强力制敌的缘故。足智多谋在于学习,胆量在战阵中磨炼而成,在敌人行迹刚露端倪之时就识破它,在战事刚开始时就积极策划。
九十一   影 ①
原文:
古善用兵者,意欲如此,故为不如此以行其意欲如此,此破军擒将,降城服邑之微法。今则当意欲不如此,故为不如此,使彼反疑为意欲如此,以行其意欲不如此,此破军擒将,降城服邑之微微法。故为者,影也;故为而示意者,影中现影也。两鉴②悬透三千丈哉!
注释:
①影:阴影,倒影。这里指反映指挥者实际意图的现象。    ②鉴:镜子。
译文:
古时善于用兵的人,其意图是这样的,却故意装作不这样做来实现自己的意图。这是击败敌军,活捉敌将,降服敌人城邑的巧妙方法。今天作战则应再加一条,本来不想这样做,还故意装作不这样做,使敌人反而怀疑我真要这样做,因而设法阻挠我,从而达到我不这样做的目的,这也是击败敌军,活捉敌将,降服敌人城邑的更为巧妙的方法。故意作出行动,是假象;故意这样做还显示这样做的意图,是用假象显示假象。明白了这两种机巧,就像高悬着的两面明镜,可以洞悉战场上的一切。
九十二  空①
原文:
敌之谋计划,而我能空之,则彼智失可擒。虚幕空其袭,虚地空其伐,虚伐空其力,虚诱空其物。或用虚以空之,或用实以空之,虚不能则实诡,幻不赴功;实不能则虚就,事寡奇变。运行于无有之地,转掉于不形之初,杳杳冥冥②,敌本智而无所着其虑,敌未谋而无所生其心。洵③空虚之变化,神也!
注释:
①空:即徒劳。指使敌方计划落空。   ②杳(yǎo)杳冥冥:深远幽暗的样子。   ③洵:诚然,实在。
译文:
敌人的作战计划,如果我能使它落空,敌人就会因失算而被打败。使敌人谋划落空的方法有:虚设帐幕使敌人的袭击企图落空,虚设战地使敌人的进攻计划落空,采取佯攻的战术使敌人白费力气,用假象引诱,消耗敌人的财物。或者用虚使敌人的计谋落空,或是用实使敌人的计划落空。如果只能虚不能实,欺骗的手段是不能完全成功的;如果只能实不能虚,临事就会缺少出奇制胜的变化。运筹计谋在敌意料不到的地方,战法变化在尚未露形之前。渺渺茫茫,深远幽暗,即便非常聪明的敌人也无从判断思考对策;如果敌人事先没有预谋,更无法想出对策。这样,运用空虚变化就确实达到了神奇的地步。
九十三  阴
原文:
阴者,幻而不测之道。有用阳而人不测其阳,则阳而阴矣;有用阴而人不测其阴,则阴而阴矣。善兵者,或假阳以行阴,或运阴以济阳,总不外于出奇握机,用袭用伏,而人卒受其制,讵①谓阴谋之不可以夺阳神哉!
注释:
①讵(jù):难道,哪里。
译文:
所谓阴,是指变幻莫测的隐蔽方法。采用公开的行动而敌人不能判断它是公开的,那么阳谋就变成了阴谋;使用了阴谋,而敌人未能识破,那么它就真成了阴谋。善于用兵的人,有的借助公开的行动来掩护隐蔽的行动,有的用隐蔽的手段来帮助实现公开的行动,总不外乎突出奇招,把握战机,使用偷袭和埋伏的手段,使敌人最终为我所制服。难道可以说阴谋一定不如阳谋吗?
九十四  静①
原文:
我无定谋,彼无败着,则不可动;事虽利而势难行,近少遂②而终必失,则不可动。识未究底,谋未尽合节③,决不可为随数任机之说。当激而不起,诱有不进,必度可动而后动,虽小有挫,不足扰也。妄动躁动,兵家亟戒!
注释:
①静:这里喻为军事行动中非动即静。  ②遂:成功。   ③节:犹适,恰好。
译文:
我尚未有确定计谋和致敌失败的行动,就不可急于采取行动;事情虽然有利,但从整个形势大局来说,还难以行动,或是即使暂时取得小胜,但最终必遭失败,就不可贸然行动。对敌我的情况没有透彻的认识,作战没有找到最佳的合适的方案,决不可以听信那些随顺天命、听任机缘的说法。应做到不因敌人的激将而起兵,不因敌人的引诱而跟进,一定要确有把握再行动。这样即使是遇到小的挫折,也不值得忧虑。妄动和急躁,是兵家的大忌。
九十五  闲①
原文:
纷纠中,没掂三②设一步,人不解其所谓;宽缓处,不吃紧立一局,似觉属于无庸,厥后凑乎事机收此着之用,则所关惟急。是知兵有闲着,兵无闲着。
注释:
①闲:这里引申为与人决战时留下一招,以备救急和不测。   ②没掂三:明代俚语,意为不加考虑、糊涂。
译文:
在杂乱的棋局中,不经意地走了一步,别人不能明白其用意所在。在宽闲之处,无关紧要地设一局,让人觉得似乎是无用的安排。其后遇到机会,却能得益于这些招数。那么,这些闲着就关系重大了。由此可知,用兵既有闲着,又没有闲着。
九十六  威
原文:
强弱任于形,勇怯生于势,此就行间之变化言也。苦夫善用兵者,运乎天下之所不及觉,制乎天下之所不敢动,战乎天下之所不能守,扼乎天下之所不得冲,奔乎天下之所不可支,离乎天下之所不复聚。威之所慑,未事革兵而先已惧,既事兵革而莫能敌。一时畏其人,千秋服其神。
译文:
部队战斗力的强弱取决于实力的大小,勇敢、胆怯决定于所处的战场形势,这是就行军作战中的变化而言。至于善于用兵的人,运用天下人觉察不到的力量;制服天下不敢妄动的对手,攻打天下不能守卫的地方,控制天下不能冲破的险阻,冲击天下不能支撑的敌人,离散天下不能再次聚集的兵力。强大军威的震慑作用,使敌人在他动兵前先已惧怕,动兵后无人能抵挡。当时的人敬畏他的功业,千万年以后人们也会敬佩他用兵如神。
九十七   忘①
原文:
利害安危,置之度外,固必忘身以致君矣。而不使士心与之俱忘,亦非善就功之将也。然而得其心者,亦自有术:与士卒同衣服,而后忘夫边塞之风霜;与士卒同饮食,而后忘夫马上之饥渴辛苦;与士卒同登履,而后忘夫关隘之险阻;与士卒同起息,而后忘夫征战之劳苦;忧士卒之忧,伤士卒之伤,而后忘夫刀剑镞②戟之瘢痍③。事既习而情与周,故以战斗为安,以死伤为分,以冒刃争先为本务,而不知其蹈危也。两忘者,处险如夷,茹④毒如饴⑤也。
注释:
①忘:这里引申为舍生忘死地作战。   ②镞(zú):箭头。  ③瘢(bān)痍(yí):伤口愈合后留下的痕迹。④茹:吃。  ⑤饴:糖浆。
译文:
将领能把个人的安危利害置之度外,一定是舍身忘死报效君主的人。但他如果不能使士卒和自己一样舍身忘死,还算不上是成功的优秀将领。不过,那些能赢得士兵信任和拥戴的将领,也有他们自己的办法:与士兵穿同样厚薄的衣服,就可使他们忘掉边塞风霜之苦;与士兵吃同样的饭菜,就可以使他们忘掉行军中的饥渴、辛苦;与士兵一同登高山走平地,就会使他们忘记关隘的险阻;与士兵一样的作息,就可使他们忘掉征战中的疲劳辛苦;把士兵的忧愁作为自己的忧愁,把士兵的伤痛作为自己的伤痛,就会使他们忘记刀剑镞戟的创伤。既能使士兵技能熟练,又能对他们无微不至的关怀,士兵就会安心战斗,以死伤为本分,以冒险为应尽职责,而不知自己身陷危险之中。如果将领和士兵都能做到舍身忘死地去战斗,部队就会处于险地也会平安无事,就像把服毒药当成喝糖浆一样。
九十八  由 ①
原文:
进止战守由于我,斯有胜道。由我,则我制敌;由敌,则为敌制。制敌者,非惟我所不欲,敌不能强之使动,即敌所不欲,我能致之不得不然也,甚至敌以挑激之术,起我愤愠,能遏而不应,斯真能由我者。
注释:
①由:听从。这里指控制行动的主动权。
译文:
部队的前进、停止、交战、防守的主动权都在我,就有了取胜的可能。主动权在我,我就能控制敌人;主动权在敌人,就会被敌人控制。控制敌人,并不单指我不愿做的事情,敌人不可能强迫我去做,还包括敌人不愿做的事情,我却能使它不得不做,甚至还包括敌人用挑逗和刺激的方法,企图激起我的怒火,我却遏制冲动,不予理睬,这才是真正将主动权掌握在自己的手中。
九十九 如①
原文:
以智服天下,而天下服于智,智故不胜②;以法制天下,而天下制于法,法亦匪③神。法智者,非善之善者也。圣武持④世,克无城,攻无垒,战无阵,刃游于空,依稀乎酿于无争之世,则已矣。渊渊涓涓,铿铿铮铮。
注释:
①如:含有顺从、依照、相似等意思。   ②不胜:不能胜任。  ③匪:非。  ④持:控制,主宰。
译文:
用智谋征服天下,天下会屈服于智谋,但智谋原本没有这样的能力。用法令去控制天下,天下会受制于法令,但法令也不是万能的神明。法令和智谋,并不是统治天下最好的办法。圣明的军事家主持世道,无城可破,无垒可攻,无阵可战,就像刀刃在虚空中划过,仿佛间渐渐造就一个没有争斗的世界,如此而已。渊渊涓涓,是他的恩泽长流;铿铿铮铮,是盛世的音乐常鸣。
一百  自 ①
原文:
性无所不含,狃②于一事而出,久则因任自然。故善兵者,所见无非兵,所设无非略,所治无非行间之变化。是以事变之来,不待安排计较,无非协畅于全经。天自然,故运行;地自然,故未凝③;兵自然,故无有不胜。是以善用兵者,欲其自然而得之于心也。《诗》曰:“左之左之,无不宜之;右之右之,无不有之。”④
注释:
①自:顺其自然,应用自如。  ②狃(nǐu):习惯,熟习。   ③  凝:水遇冷而固结。这里意为“凝结”。   ④左之左之,无不宜之;右之右之,无不有之:语出《诗经?小雅?裳裳者华》。意为不论文事、武事,都能处置得宜。左,指文事、吉事。右,指武事、凶事。
译文:
事物的规律是无所不包含的,会因人们专注于做某事而显现出来,久而久之就能达到按规律行事。因此,善于用兵的人,所见到的无非是军队,所谈的无非是兵法战策,所处理的无非是军事中的各种变化。因此,当发生事变的时候,不等刻意去筹划计谋,运用武经 全经就能协调贯通了。天顺应自身的规律,所以能运行不息;地顺应自身的规律,所以会专一凝重;掌握战争的自身规律,所以没有无法取胜的战局。因此,善于用兵的人,就要潜心摸索、体会军事的内在规律。正如《诗经》所说:“左之左之,无不宜之;右之右之,无不有之。”不论文事武事,都能得心应手,左右逢源,无所不能
说明:
一、《兵经百篇》原文是从《中国军网》下载的。原文初期以手抄本流传,故有不少错漏误别因此各个版本的字、词、句差异较大。在翻译前,先对原文进行校对,主要参考了广西民族出版社的《兵经百篇》、线装书局出版社的《中华传世兵书全集》中的《兵经百篇》。
二、译文主要参考了广西民族出版社的《兵经百篇》简译。
三、《兵经百篇》语言精炼,言简意赅,字词生僻,词语晦涩,渊深难懂。为方便阅读,对原文各篇目中的生字注了读音,并对生词作了注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