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地球进入“人类世”或可能正经历第六次生物大灭绝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3/29 05:55:28
  

地球进入“人类世”或现物种大灭绝

http://www.sina.com.cn  2010年03月30日03:13  扬子晚报 

  科学家宣称,人类已对地球造成非常广泛而前所未见的变化,因此就地质学而言,地球已进入地质史上的新时期“人类世”,即迈入新人类的新纪元。

  英国媒体报道,包括诺贝尔化学奖得主克鲁岑在内的科学家认为,环境污染、人口暴增、都市化、人类移动、大量采矿以及化石燃料的使用,已彻底改变地球生态,且影响将扩大至未来的数百万年。这些科学家在《环境科学与科技》杂志中指出,人类的破坏,将会导致地球发生第六次的大规模物种灭绝,数以千计的动、植物不复存在。届时,人类将迈入新人类的新纪元,也就是所谓的“人类世”期, 这也是单一物种行为所形成的第一个地质时期。科学家早已非正式使用“人类世”一词10余年,目前考虑让它成为正式名称。专家已组成新的工作小组,准备开始搜集各种人为破坏的证据,证明地质时代将从现今的“全新世”进入“人类世”,列入参考的影响,包括生物多样性、岩石结构、污染和采矿等其它因素的冲击。

  专家小组希望三年内将研究成果提交到“国际地质科学联合会”,由该会裁定地球是否已进入新地质时期。
 视频:人类正导演第六次生物大灭绝http://www.chinanews.com.cn/shipin/news/2010-05-12/news14576.html   地球上共出现过5次物种大灭绝  第一次,在距今4.4亿年前的奥陶纪末期,是地球史上第三大的物种灭绝事件,约85%的物种灭亡。古生物学家认为这次物种灭绝是由全球气候变冷造成的。在大约4.4亿年前,现在的撒哈拉所在的陆地曾经位于南极,当陆地汇集在极点附近时,容易造成厚厚的积冰---奥陶纪正是这种情形。大片的冰川使洋流和大气环流变冷,整个地球的温度下降了, 冰川锁住了水,海平面也降低了,原先丰富的沿海生物圈被破坏了,导致了85%的物种灭绝。


第二次, 在距今约3.65万年前的泥盆纪后期, 历经两个高峰,中间间隔100万年,是地球史上第四大的物种灭绝事件,海洋生物遭到重创。


第三次,距今约2.5亿年前的二叠纪末期, 估计地球上有96%的物种灭绝,其中90%的海洋生物和70%的陆地脊椎动物灭绝, 是地球史上最大也是最严重的物种灭绝事件。这次大灭绝使得占领海洋近 3亿年的主要生物从此衰败并消失 , 让位于新生物种类, 生态系统也获得了一次最彻底的更新,为恐龙类等爬行类动物的进化铺平了道路。 科学界普遍认为,这一大灭绝是地球历史从古生代向中生代转折的里程碑。其他各次大灭绝所引起的海洋生物种类的下降幅度都不及其1/6, 也没有使生物演化进程产生如此重大的转折。
科学家认为,在二叠纪曾经发生海平面下降和大陆漂移, 这造成了最严重的物种大灭绝。 那时,所有的大陆聚集成了一个联合的古陆,富饶的海岸线急剧减少,大陆架也缩小了,生态系统受到了严重的破坏,很多物种的灭绝是因为失去了生存空间。更严重的是, 当浅层的大陆架暴露出来后,原先埋藏在海底的有机质被氧化,这个过程消耗了氧气,释放也二氧化碳 。 大气中氧的含量有可能减少了这对生活在陆地上的动物非常不利。 随着气温升高。 海平面上升, 又使许多陆地生物遭到灭顶之灾, 海洋里也成了缺氧地带。地层中大量沉积的富含有机质的页岩是这场灾难的证明。


第四次,距今1.95亿年前的三叠纪末期,估计有76%的物种,其中主要是海洋生物在这次灭绝中消失。 这一次灾难并没有特别明显的标志,只发现海平面下降之后又上升了,出现了大面积缺投氧的海水。


第五次,距今6500万年前白垩纪末期, 是地球史上第二大生物大灭绝事件,约75%--80%的物种灭绝。在五次大灭绝中,这一次大灭绝事件最为著名,因长达14000万年之久的恐龙时代在此终结而闻名, 海洋中的菊石类也一同消失。其最大贡献在于消灭了地球上处于霸主地位的恐龙及其同类, 并为哺乳动物及人类的最后登场提供了契机。 这一次灾难来自于地外空间和火山喷发,在白垩纪末期发生的一次或多次陨星雨造成了全球生态系统的崩溃。 撞击使大量的气体和灰尘进入大气层,以至于阳光不能穿透, 全球温度急剧下降,这种黑云遮蔽地球长达数年之久,植物不能从阳光中获得能量, 海洋中的藻类和成片的森林逐渐死亡,食物链的基础环节被破坏了,大批的动物因饥饿而死,其中就是恐龙。     地球物种大灭绝周期为6200万年 

        最新一期英国《自然》杂志发表文章称,科学家们日前发现了地球物种大灭绝的规律,从而得出一个可怕的结论:地球生物随时可能会再经历一次物种大灭绝!

  地球在遥远的过去发生过多次物种大灭绝,这些灭绝一次次将地球生物推向绝境。科学家发现,物种灭绝并不是源于什么突发事件,而是有规律可循的。

  科学家研究了数千种水生生物化石,分析了这些生物在过去5亿年里多次灭绝的具体情况,结果出乎意料地发现了一条生物灭绝规律。该规律是一种周期循环,其平均周期为6200万年。规律显示,地球每经历5900万年到6500万年,就会爆发一次灭绝生命运动。而上次灭绝就发生在6500万年前!

  物种灭绝三“罪魁”

  尽管对于灭绝循环的起因还未得出具体结论,但科学家根据种种迹象猜测出了三种可能原因:

  罪魁一:太阳“同伴”星

  科学家怀疑太阳系内隐藏着一颗太阳的“同伴”星。它每隔6200万年就会靠近太阳,如有外太空彗星要撞向太阳,“同伴”星就会挺身而出撞击彗星。这样,彗星的轨道就会发生偏转,随后撞向地球。

  罪魁二:星际气云

  科学家还提出了一种推测,称引发地球周期性物种灭绝的原因在于太阳系星际气云。他们认为这些气云会适时引发地球气候骤变,导致地球生物不能适应环境纷纷灭亡。

  罪魁三:火山

  科学家认为,地球内部物理也存在一种循环,这种循环决定地球内部物理结构每过6200万年就“骚动”一次。“骚动”导致地表及地下火山喷发。火山灰和各种气体等冲出地表,悬浮在大气层中,给地球披上厚厚的“外衣”。“外衣”的屏蔽作用导致阳光无法照到地面,地表温度急剧下降,最终许多生物活活冻死。

    地球可能正经历第六次生物大灭绝
   据新华社伦敦5月10日电(记者黄堃)联合国环境规划署10日在伦敦发布《全球生物多样性展望》报告第三版。参与发布会的英国专家说,报告显示全球生物多样性快速减少的势头并未放缓,地球可能正在经历第六次生物大灭绝事件,而人类活动是主要原因之一。

  联合国环境规划署首席发言人尼克·纳托尔在当天新闻发布会上说,今年是联合国确定的国际生物多样性年,但上述最新报告显示,全球未能实现此前承诺的到2010年生物多样性减少速度显著放慢的目标。

  英国自然历史博物馆专家、国际生物多样性年活动英国协调人罗伯特·布卢姆菲尔德警告说,人类活动可能正在导致地球历史上第六次生物大灭绝。过去,由于陨石撞击等自然原因,地球曾经历5次大规模的生物灭绝事件,例如约6500万年前导致恐龙灭绝的事件。他说,正常自然演化中也有物种灭绝,但现在物种灭绝的速度太快了,“人类活动成为物种灭绝加速的重要原因”。

  他说,多样的物种为人类提供了食物、药材等多种资源,具有生物多样性的环境可以帮助人们防控干旱和洪水等自然灾害,还有助于应对气候变化。如果不加强保护生物多样性,人类最终将身受其害。他呼吁,各国应将可持续发展、应对气候变化等措施与保护生物多样性有机结合起来,共同应对生物多样性危机。

  联合国环境规划署10日在内罗毕、伦敦等地同步发布了这份最新的全球生物多样性报告。   

人类世之反思

——访刘东生院士 熊卫民 访问整理[①]
自上个世纪六七十年代以来,由于人类活动的加剧,大自然正在迅速而悄然地变得紊乱起来。毋庸置疑,这环境问题是全球性的——南极上空的臭氧层空洞和全球气体温室效应就是明证。在人口众多、资源相对不足、生态承载力低下的中国,问题显得更为严重。长江的洪水、黄河的断流、北方的沙尘暴……每个问题都让关注中国未来的人们倍感沉重。带着这些疑问,我们采访了环境领域的资深专家刘东生院士。

刘东生,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研究员。 1917年生于沈阳,1942年毕业于西南联合大学地质系。早年研究古生物学,自1954年起开始研究黄土。经过数十年艰苦持久的努力,他和他的合作者证实了黄土高原的风成说,测出了多类黄土的年龄,建立了完整的黄土沉积序列。他们的研究成果表明,过去260万年以来,地球气候至少发生过37次冰期-间冰期冷暖循环。他们还发现,黄土与深海沉积物对地球古气候的记录是吻合的,这样就将中国黄土纳入了研究全球环境变化的框架,也使中国黄土当之无愧成了古代地球环境研究的三大“史书”之一[②],黄土古气候学因而也成为一个重要的研究领域[③]。因为在环境领域的卓越成就,刘东生院士2002年4月获得了世界环境科学最高荣誉“泰勒环境奖”,2004年2月获得了“中国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

在本次访谈过程中,刘东生院士并未过多谈论他的专业学术研究,而是就与黄土高原密切相关的环境治理问题,包括北方地区沙尘暴问题、黄土高原水土流失问题、半干旱地区的植被恢复问题等,发表了自己的观点。针对这些问题,刘东生院士指出,我们应该判别哪些是由于人类活动而引起的,哪些是属于非人力所及的地质变化,并以此为基础来制定环境修复措施。为此,他特别提请读者注意德国学者克鲁岑(Paul J. Crutzen)新近提出的人类世(The Anthropocene)概念,着力强调人类有能力实现自身与自然的和谐共处。

受访人:刘东生院士(下面简称刘)

 访问人:熊卫民(下面简称熊)

时间:2004年2月3日 地点: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

一 沙尘暴问题

熊:虽然2003年北京没有出现沙尘暴,据说这和人为因素无关,仅仅是“天公作美”,但人们对2002年的特大沙尘暴还记忆犹新。现在,传统的沙尘季节又已临近。为什么会有沙尘暴?它到底可不可能根治?

刘:沙尘暴来源区均位于干旱半干旱地区。具体说来,亚洲中纬度干旱区西起里海,东到大兴安岭,南达黄土高原,北抵蒙古国北部,其面积大致同我国领土相当。在这广袤土地中,分布有大量的沙漠及沙地。而沙漠及沙地内部往往有厚度很大的新生代松散沉积物分布,这些沉积物组分复杂,颗粒大小不一,在植被破坏的前提下,细颗粒物质易于在风的吹扬下被搬运至其他地区,这样就形成了沙尘暴。

沙尘暴历史上就有,20世纪30年代我就在北京,那个时候,也是一到春天就有沙尘暴。中国的史书,譬如《汉书》上也记载有沙尘暴——它称之为“雨土”。再往前推,大约十几万年以前,北京地区曾有过相当大的黄土沉积,现在北京附近所见到的黄土基本上都是那个时期形成的。当然还可以更早:在20世纪70年代,我们发现中国的黄土在260万年前就已经开始堆积;后来,我们又发现了有800多万年历史,也就是说800多万年以前搬运来的黄土;最近,我们又在甘肃新安发现了2200万年前的黄土。这些黄土都是过去的沙尘暴带来的。所以,从这个意义上来说,沙尘暴是一种自然现象。有些地方特别干、特别旱,石头容易风化、粉碎,风一吹,所形成的粉尘就被带到了其他地方。我们的黄土高原就是成百上千万年来的古代“沙尘暴”所造成的。从某种程度上讲,沙尘暴是个不可根治的地质现象。但通过扎扎实实的基础科学研究,结合工程实践,应当而且可以减轻它的危害。这里还有许多事需要科学家来做。

熊:据国家气象局统计,北方沙尘天气有明显加重的趋势。20世纪60年代,风沙灾害由十个世纪前每百年一次,发展到每两年一次,进入20世纪90年代,已经是一年一次了。1993~1996年西北地区连续4年出现了沙尘暴,且强度也在加强,这种情况说明了什么?

刘:我们知道了沙尘暴首先是一个自然地质过程,但近年来的很多沙尘暴是人为因素造成的,是由于人类的不合理土地利用而加剧的。有些地方以前的自然环境本来很好:有草,有植被,地面都被覆盖了,比较稳定,风吹过来时并不起沙尘。可近些年,由于人口增长,不断垦荒,不断放牧,结果原有的植被遭到破坏,良好的土地成了沙尘的源头。在2002年3月20日,北京发生了一场强沙尘暴,总悬浮物是正常天气情况下的100倍。这数据在老百姓看来是不太容易明白的,换成另外一种说法肯定就好理解多了:这场自1995年以来强度最大的沙尘天气,仅北京就收到了来自远方的3万吨沙尘,按人口数来算,居住在北京市的大人小孩,平均每一位都有两公斤这样的礼物。

熊:从相关的卫星照片可以清楚看出京津周边约25万平方公里土地上的草地变迁。80年代中期的卫星照片上绿色(草地)多于黄色(沙地),而90年代中期的照片上黄色成了主导色,内蒙古中部和河北省北部约25万平方公里的退化草地、撂荒耕地及旱作耕地是今年华北沙尘天气的强度供尘区,这些就是以人类为主导因素的对自然的破坏了,对不对?对于这一情况,我们该如何应对?

刘:对!我们刚才说了,沙尘暴虽然首先是一个自然地质过程,但由于人类的不合理利用土地而加剧了它的危害。所以与此相应的,对沙尘暴的治理也分为两类。对于那些两千多万年以来就一直有的、从很远的地方、从很高的地方吹来的沙尘——比如说,最近的研究表明,中国的沙尘暴通过高空,一方面可以穿过北极地区,到达欧洲,到达阿尔卑斯山;另一方面,还可以一直吹到日本,吹到夏威夷,吹到美国西海岸,甚至到达美国的中部——对于这种沙尘暴我们现在很难治理。自然界那种大的地质现象,用人力来改变是不大可能的。但局部的沙尘暴是可以减少的,具体来说对于那些近期因为开垦、放牧、破坏草场而造成的沙尘暴,我们通过退耕还林、退牧还草的方式来治理,这些方式能有效减轻就地的沙尘。

二 植被恢复问题

熊:看来由大自然地质变化引起的那类沙尘暴,我们是很难改观的,而由于人类破坏性活动引起的就地沙尘,我们虽然难逃其咎,但还是可以有所作为的。那么,我想问一下,与沙尘暴同样备受国人关注的黄土高原水土流失问题,我们该有哪些作为?如果尽心去治理,黄土高原能恢复成什么样子?能变成郁郁葱葱的大森林吗?有人撰文说,在两三千年前,山西、陕西、甘肃、宁夏等省份还分布着大片的原始森林,整个黄土高原的森林覆盖率还曾经高达53%。

刘:过去黄土高原塬面上是否有森林?这是一个有争议的问题。我们认为,自一二十万年前以来,黄土高原塬面就一直不是森林环境。黄土高原的河谷地区可能有森林,树木可能很茂盛,但在黄土高原的塬面上,看起来最多只是一种稀树草原。

熊:您是根据什么理由而得出这个结论的?

刘:理由很多。从黄土高原的地质研究获得的各方面的证据(孢子、花粉、古土壤、植物硅酸体、同位素等)都使我们相信,广袤的黄土高原的塬面上,200多万年来从来没有过大面积的茂密森林植被,最多是有少量树木的大面积稀树草原景观。我们能发现2000多万年前的黄土,这就说明,中国北方在2000多万年前就已经是比较干旱了。因为只有干旱,才有物质来源。

熊:那只能说明沙尘的来源地干旱啊,对于黄土高原――沙尘的沉积地,它的情况又是怎样的呢?

刘:沉积地当然也干旱。如果是森林环境,温暖、湿润、雨水多,那么,黄土就不可能在那儿沉积下来——它总是会被冲走。就像我们的屋子一样,如果我们天天拿水冲,再多的尘土也是存不住的。只有在干燥的草原环境中,尘土被草挡住了,风吹不走了,它才能慢慢地沉积下来了。

如上述所说的,我们对黄土中残留的动植物遗体——主要是花粉、孢子等——所做分析的分析也表明,过去的黄土高原地区好像不属于森林生态类型。此外,黄土高原土层深厚、土质稀松,渗水速度很快,不太适合树木的生长。现在,山西、陕西好多地方种的树被称为“老头树”。为什么叫“老头树”呢?就是因为它们在黄土上长了几十年后,仍然又矮又细、枝不繁叶不茂。

所以对于地质科学来说,大量的基础研究工作,有待今后努力赶上去。比如说黄土高原究竟有没有森林,古代的黄土高原是否与今天的有所差异,还需要深入研究。刚才所说的沙尘暴的来源和发生的强度,以及对局部地方的影响如何可以减轻,现在尚不十分清楚。黄土高原水土流失和土地利用的历史,彼此之间的关系也尚待建立。而生态环境承载力的研究,分散在各学科、部门,还需要从整个地质环境的角度加以综合考虑。这仅是一个例子,说明黄土高原与全球变化关系密切,研究亟待加强。如何认识和实现基础科研的社会价值,使国家有限的资金应用到环境恢复和治理中最适合的、最可行的地方,我们一直在思考、在努力。

熊:看来,那种黄土高原的森林覆盖率曾经很高的说法是不太可信的。那种说法当然很符合环保运动的需要,但更重要的是事实。我认为,您的黄土研究对于黄土高原的整治和黄河的治理是有指导意义的。如果黄土高原地区一直都不适合森林生长,那么我们现在就不应该在那儿勉强植树造林。就算我们可以不惜经济代价把荒漠变成森林,它也不可能持久。

刘:当然谁都希望到处是森林,到处是绿水青山。但如果我们没有很好地研究自然界的规律,就必然会吃亏。

熊:具体到黄河流域的治理上,您的研究是不是意味着不宜在流失严重的黄土区植树?

刘:不能统而论之,因为不同地方有不同的特点。过去我们做水土保持工作有一个很好的口号,叫做因地制宜。宜林则林,宜草则草,宜牧则牧。总的说来,尤其是在年降水量低于400毫米的比较干燥的地区,宜种草、畜牧,不太适合发展森林。注意,我指的是畜牧而不是指放牧。一旦放牧草地就被破坏了。应当圈养,种草、割草给牲畜吃。那种放养山羊的方式是最可怕的。山羊吃起草来经常连根拔起,对环境破坏得非常厉害,所以现在许多国家都不养山羊。

熊:我曾经看过一组穿着衣服的山羊图片。它们摄于内蒙古的一个草原上,那个地方因为放养了太多的山羊,草地都几乎被破坏殆尽了。山羊缺吃的,就开始吃同伴的毛,所以需要穿衣服来保护具有经济价值的羊毛。那样的图片令人震惊。从一定意义上讲,中国有不少地方正在“豁出生存搞发展”。自然资源非常有限,而人口的压力又越来越大。为了使人均生活质量不至于滑坡,必须大力发展经济、发展工业。但发展工业往往以环境破坏为代价,而环境的承受能力是有限的。缺水的西部尤其如此,那儿的生态系统太过脆弱。所以,对于西部大开发,我一方面觉得需要做,不做就减轻不了东西差距、民族差距,另一方面又害怕实际的开发会令一些地方的生态系统崩溃。

刘:西部开发首先要注意环境问题。我们已经知道西北地区两千多万年以前就已经是干旱的环境。水资源的缺乏不宜于人口的密集开发,因为不合理的开发利用土地将造成沙漠的进一步扩大。黄土高原水土流失虽然也是几百万年来的地质现象,但一万年以来沟谷切割之剧烈,表明人类活动是引起这个地区水土流失的主要因素。人类对水土流失的影响,应当用什么方式才能减轻?这里面我们还有很多事要做。

熊:可是,自汉代开发以来,西部地区曾经一度很繁荣,一直到唐代都是如此。

刘:那时候的气候确实和现在不一样。比如说,过去在西安周围有很多小的湖泊,那儿的气候是很湿润的。可经过一千多年的变化,西安周围已经变得很干了。对于自然界的这种变化,人类只能够服从。自然界大的规律是不能违背的。

熊:能改变的是在自然规律内的?对于沙尘暴和黄土高原的干旱和水土流失就其地质起因来说,都是大自然正常的地质变化,是人类不可抗拒也很难改变的。但是近几十年来这些自然灾害的加剧,无疑是和人类的影响密切相关的,而且以人类的活动为主导的。这样人类就要反思一下自己,并且应该有所作为的吧?

刘:是的。以前是草原的,我们可能通过种草将其恢复为草原,以前是森林的,我们可能通过种树将其恢复成森林。但这也并不容易。搞林业的同志知道,以前是森林的,将其砍伐光之后,恢复起来有时候也并不容易。比如说云南楚雄,那地方过去森林很多,大炼钢铁时一下子都砍光了,好几十年过去,现在依然是森林长不起来。因为树砍了之后,那个地方的生态条件就变了。当然,在西部大开发中,人们已经注意到要保护环境。有一些措施,如退耕还林(草)和退牧还草等环境修复措施,是对第四纪与现代全球变化、环境治理的辩证关系的理念上的深入。退耕还林措施就是基于水土流失乃放大了的古全球变化这一认识的,其重要性在于:一次因人类活动而造成的土层的破坏,有可能导致第四纪以来若干万年的自然沉积物的流失。退耕还林正是一种使加速了的第四纪变化减速并修复到第四纪时期的良好状态的过程(植被修复)。认识到现代环境变化(包括人为的环境变化)是第四纪以来自然界变化的继续,这一点十分重要。

熊:全世界的生态环境恶化姑且不提,就中国来说,内蒙古原有五大天然草原为世人称道,但如今乌兰察布草原、科尔沁草原和鄂尔多斯草原三大草原已经基本消失,是不是像某些悲观的学者说的那样,我们已经处在一次新的、由单一物种(人类)的活动而引起的大灭绝事件的中间位置上了?

刘:这个当然应该有所警惕,但是与此同时又不必过度惊惶和悲观。人类是很有能力的。现在,人类可以说已经成为自然界的一种地质营力了。但不同于其余地质营力的是,人是有意识的,可以有意识地来保护环境。为了使人类更多地注意自己的这种能力,诺贝尔奖得主鲍尔·克鲁岑最近提出了“人类世”的概念。

三 人类世的概念

熊:人类世对于大家来说,应该还是个比较陌生的名词,您能详细介绍一下“人类世”概念吗?

刘:克鲁岑是大气化学家,因研究南极上空的臭氧空洞而获得过泰勒环境奖(1989年)和诺贝尔化学奖(1995年)。几年前,他和另一位先生一道提出了一个建议[④]。这个建议涉及到我们地质学上的一个重要问题。地质学的一个很重要的部分,就是把地质历史搞清楚。我们知道,和物理学不一样,它与历史有一定的关系,涉及到生物的进化、地壳的演化、地表物质以及大气的变化,等等。克鲁岑从历史的角度提出了一个新名词。什么名词呢?众所周知,自260万年前以来是第四纪。第四纪又分为两个世,一个叫更新世(The Pleistocene),一个叫全新世(The Holocene)。更新世指的是从260万年前到一万多年前的地质年代;而从一万多年前直到现在的则叫全新世。克鲁岑认为这种提法错了,因为在过去的两百多年中,人类已经成为了主导的地质学因素。所以他认为,我们已不再处于全新世了,我们已经到了“人类世”(The Anthropocene)的新阶段。也就是说,他提出了一个与更新世、全新世并列的地质学新纪元——“人类世”。

克鲁岑认为,人类世从1784年瓦特发明蒸汽机开始,也就是说从工业革命开始。这是开始的年代。他还有一个假定:人类世终止的年代,往后距现在还有一万年以上。他的意思是说,地球上的环境要恢复到工业革命前的状态,需要花上万年的时间。打个比方,我们的大气,尽管现在还得到了治理,如果要恢复到他所说的人类世以前的情形,需一万年以上的时间。

克鲁岑为什么要提出人类世的概念呢?他就是想强调近代以来的人类活动对地质的影响。人类的活动,尤其是工业革命后的人类的活动,已经成为了一种地质营力。过去我们讲地质营力,有内力、外力之分。内力指的是地壳构造的运动,譬如地震和造山运动。外力指的是大气、海洋、河流、冰川等的运动,譬如大气运动造成了沙漠、黄土、沙尘暴等。在传统的地质学那儿,人是不包括在地质营力里的。而克鲁岑的这个概念则把人包括了进来,人也是一种地质营力,而且在瓦特发明蒸汽机以后,人已经成了一种主导的力量。地球作为一个系统,包括了大气圈、水圈、土壤圈、岩石圈、冰冻圈、生物圈,等等。所有这些圈均受人类的影响,人成了整个地球系统中最活跃的因素。人可以影响到大气,人可以影响到生物,人可以影响到海洋,人可以影响到河流,人可以影响到土壤,人可以影响到岩石……

熊:如果说从更新世到全新世都是以自然为主的地质营力在起作用,而人类世这种主导的地质营力就是人类自身了,您能讲讲吗?

刘:总体来说,人类影响自然的动力学过程从以下几点可以看出:(1)人类可能在百年或数百年内用尽地球几亿年来积蓄的化石燃料;(2)50%的陆地表面直接因人类的活动而改变,并伴随着生物多样性、营养物质循环、土壤结构、生物及气候等方面的变化;(3)用作氮肥的人工合成的氮较陆地生态系统自然合成的为多;(4)人类已经利用了一半以上的淡水;(5)温室气体中其他微量成分的含量在大气中也在增多;(6)海岸带和海洋生境的改变:大约有50%的红树林消失了,湿地也减少了近一半;(7)据相关数据统计,22%的渔业过度捕捞(其中44%达到了极限)。

熊:还有别的具体一点的例子吗?

刘:具体的例子太多了。我们刚才说过沙尘暴。沙尘暴怎么来的?固然有自然因素,但目前在更大程度上是因为人类对地表的破坏。现在,北京的天都是黑的,这都是人类活动的结果啊!克鲁岑研究南极上空的空洞,它是怎么来的?就是因为人类使用氟利昂等把臭氧层给破坏了。再比如,修路,要把山劈开;开矿,一挖就是几千米深;河流,走到哪里都是黑的……过去,到处青山绿水,现在真是差多了。不过,目前的情况又好一些了。自从退耕还林之后,不少地方的森林确实又长起来了。这说明人类其实还是可以恢复环境的。

熊:今天的话题,概括起来:沙尘暴和黄土高原的干旱是自古就有的大自然正常的地质现象,我们是很难把握和改变的,但是近两个世纪来这种情况的急剧恶化是完全和人类活动相关联的,因而我们有义务去改变自己以维护自然环境,而且人类确实有能力做到这一点。保护、恢复环境,常常不是能与不能的问题,而是为与不为的问题。

刘:对,地质全球变化是一种放大的人类全球变化,所以不少现象无需惊慌。人类全球变化则是加速了的地质全球变化,但我们可以控制其速度而得到合理的可持续发展。西方国家已经做了很多关于人类活动与自然界变化之间的系统分析的工作,其主要目标还是判别哪些环境问题与人类活动有关。首先判别人类的作用是哪些,然后又把人类的作用细分为近因的和远因的以讨论如何使一个环境问题的复杂内容条理化,以其与自然科学接轨。显然,现代的可持续发展科学在很大程度上,不仅需要自然科学向社会科学方面融入,而社会科学本身也在努力地向自然科学倾斜,这既是自然与社会科学一次好的发展机会,同时也为环境问题找到出路。

熊:我们中国人历来为自己5000年悠久历史而自豪,但很少有人想到,在这漫长辉煌的历史背后,中国人要付出多大的生态上的代价!蜀山兀,阿房出。丝绸之路上的绿洲不见了,很多山脉上莽莽苍苍的森林不见了,多少水草肥美的地方变成了荒漠。纵观当今世界上那些古老文明国家,没有一个不是落后贫困的发展中国家。这是否就是为文明承担的代价和付出的代价?

刘:这的确是个值得深思的问题。我们说的“重要的环境问题”,那它的重要性在哪里呢?全球环境变化的重要性就在于:近年来的研究已经发现,当地球上的环境要素,如大气、土地和水源的变化强度由于人类活动而超出了自然界可变性(Natural variability)的界限(limit)时,就会影响人类发展的未来。地球的动力学特征是它有一个临界的阈值,且具有突变性,并可能触发灾难性后果,而目前地球的运作是处于一个没有相似性的状态,这是非常值得注意的问题。当然,我们还应该知道,人类影响环境有两个方向,一个是造成不好的影响,一个是造成好的影响。所以人类世这个概念并不消极,它是积极的。实际上,克鲁岑提出人类世概念,着重在人,着重在未来。

这个概念提出来以后,有人赞成,也有人不太同意——这是科学上的讨论。我本人呢,则是很欣赏克鲁岑的提法。人类世的提出是鉴于当前环境的恶化,并承认人类活动的重要性,而不仅仅是划分一个新的地质时期。人类世不应该是一个人类受制于自然环境变化的时期,更不应该是一个人类破坏自然环境的时期,而是一个人类与自然和谐共处的时期。所以我认为,在我们国家,至少在学术界,特别是在我们地学界,应该注意人类世的提法,而且我们有很多好的条件可以研究人类世的特点与变化。因为,“可持续发展”已经作为我们国家一项很重要的国策被提出来了。我个人有这个意见,建议贵刊也呼吁一下,希望关心自然科学和人文科学相结合的同志们能注意一下人类世这个问题,特别是年轻的同志,如果谁愿意研究这个问题就太好了。


①作者简介:刘东生,1917年生,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研究员,中国科学院院士;熊卫民,1974年生,中国科学院自然科学史研究所访问学者。

[②]另两部“史书”分别为极地冰芯和深海沉积物。

[③] 碧声.黄土的万卷书——刘东生院士和他的黄土研究. http://www.oursci.org/news/2002/050701.htm

[④] 2002年1月,Paul J. Crutzen和Eugene F. Stoermer在Nature杂志上发表“人类的地质学”(Geology of mankind)一文,正式提出了人类世的概念。

 

 技术:人类在世的方式

闫宏秀
(上海交通大学 科学史与科学哲学系,上海 200240 )

 

摘要:本文从神话、现实等视角解读技术对人的本质性意蕴,指出人凭藉技术进入存在,假之于技术而得以生存与发展;从事实、考古学、哲学的维度剖析技术在人类社会的普遍性特质;得出人必然是技术性的存在物,技术是人类在世的方式。
关键词: 技术 人类 在世


  星野芳朗曾如斯说:“人类与动物的区别,也可以说人具有技术而动物不具有技术。” 〔1〕人是homo faber(器物制造者、劳动人),技术在人类发展史上具有本体论或曰生存论的意义,即技术是人类在世的方式。以下将从神话、现实等维度谛观之:


1、人的起源与技术的神话图景谛观

  神话作为口头化或文本化的符号,向人类揭示、启示并预示着一种不可言说的真谛。掀开古希腊神话,首先映入我们视界的是,天与地被创造了,大海涨落于两岸之间。……。大地上拥挤着动物。但却缺乏具有灵魂的可以支配周围一切的生物,于是“人”被创造于世。但这时候的“人”并非真正意义上的人,它仅仅是具有人的形状,仅仅是在外形的意义上讲的“人”,它不具有本质性的意义。如同神话所言,在普罗密修斯的帮助与导引之下,也即普罗密修斯向人类传授技艺或曰日常生活的智慧(the wisdom of daily life),人才是“人”。无助的人类仅仅在普罗密修斯的关爱中才求得了生存。易言之,如果不假之于普罗密修斯的技术之棒,那么也就谈不上具有真正意义的本质性人类。同时,宙斯派赫尔墨斯送给了人类政治技术(“civic art” [politike techné]),在人与人之间产生了尊敬与权力,最后,城市规则友好地把他们聚集在一起,〔2〕即人成为社会性的存在。
  在希腊神话中,最初的人类是仅仅具有半生命的生物。当其被创造之后,在很长时期他们不知怎样使用他们的高贵的四肢和被吹送在身体里面的圣灵。他们视而不见,听而不闻。他们无目的地移动着,如同在梦中的人形,不知道怎样利用宇宙万物。他们不知道凿石,烧砖,从树木刻削椽梁,或利用这些材料建造房屋。他们如同忙碌的蚂蚁,聚居在没有阳光的土洞里,不能辨别冬天,花朵灿烂的春天,果实充裕的夏天的确切的征候。他们所做的事情都没有计划。于是普罗密修斯来帮助他们,……介绍给了他们一切生活的技术。〔3〕即真正的能够被称作“人”的,不是人的外形,而是人获得了普罗密修斯传授予其的技术。


2、人的起源与技术的现实情景谛观

  “以一个率直的公式来表述的话,可以这样说,我们依设于技术并且我们运用技术,是因为我们拥有一个肉身,因为我们是自然世界的一部分。” 〔4〕而上述的两个“因为”是我们无法规避的铁的事实。海德格尔认为存在是历史性的,存在的历史就是它对技术性的归属。〔5〕技术意味着人对自然(包括人自身的自然)的某种空间关系的领会、认识及将其转化为属人的效用关系的能力。
  技术因素在最初非自然的原动力的推动下,不断发生形变,这个形变的轨迹贯穿了人类早期几百万年的发展过程。人类的连续性就在于成为‘外在化的进程’的‘解放’的恒定性。” 〔6〕
  人的一切行为都包含有技术的因素,人自身的产生也是在于技术性的实践——劳动,如:手不仅仅是劳动的器官,它还是劳动的产物。 “手实际是一件‘无与伦比的武器’(它是mutatis, mutandis,<可变化的>)。” 〔7〕手是一种器具,“随着手的发展,随着劳动而开始的人对自然的统治,在每一个新的进展中扩大了人的眼界。他们在自然对象中不断地发现新的、以往所不知道的属性。” 〔8〕技术为人类在自然界中开辟了存在的场所,并使人类在其间得到庇护,成为了超自然的存在。
  同时,技术与人类是共在的关系,技术存在于人类的每一项活动之中。“人没有技术——即没有作用与反作用于他设身于其中的环境——就不能算作是人。” 〔9〕 “通过实践创造对象世界,即改造无机界,人证明自己是有意识的类存在物”。 “正是在改造对象世界中,人才真正地证明自己是类存在物。这种生产是人的能动的类生活。通过这种生产,自然界才表现为他的作品和他的现实。因此,劳动的对象是人的类生活的对象化:人不仅象在意识中那样在精神上使自己二重化,而且能动地、现实地使自己二重化,从而在他所创造的世界中直观自身。” 〔10〕恰恰也正是并且只有在这种共在的关联中,我们才能真正地认识自身。
  此外,技术是人的本质力量的对象化。“工业的历史和工业的已经产生的对象性的存在,是一本打开了的关于人的本质力量的书,是感性地摆在我们目前的人的心理学。”[11]人通过技术实践过程中展示自身的本质并使自然界变成了“属人的存在”,同时,在此中,人类又按照一定的方式组合在一起,形成了某种生产关系。
  综上,我们发现技术在人类起源中具有的本源性作用,人类正是通过技术切入存在并建构其存在的场所。


3、技术的普遍性

  技术以一种不可逆转的本质性力量强势地衍射、构架、渗透着人类社会。纵观人类历史,没有哪个群体、哪个民族能够足以无视技术的存在、抗拒技术的魔力;没有那个社会能够自我封闭、自给自足到从不向外界借鉴、引进技术的境界。无论是从共时态的维度,还是历时态的维度,无论我们是肯定或者否定,都能体味到技术的普遍性。“一切存在领域都由技术的世界构思所涉及到”。〔12〕
(1)技术普遍性的事实表征
  南比夸拉人的例子表明:无论人们想象出的人类社会有多么古老,在这个技术中总是会发现技术的存在:人们可以找到没有司法制度和政治制度的人类社会,但是,不会找到没有技术的人类社会。” 〔13〕“技术在一切时代都具有相当重要的作用。见证历史的人,当他在漫长的史前时期中力图寻求一个共同的特性时,那他只能求助于他们各具特色的技术。” 〔14〕如人类常常将其发展历程划分为:原始石器时代→旧石器时代→新石器时代→青铜器时代→铁器时代→蒸汽机时代→电动机时代→原子能和电子计算机时代等等,而划分的标尺正是技术。
  因而,技术的普遍性既不是逻辑推演的结果,也不是人类凭空的猜想,它是历史与现实所昭示的事实。在马克思那里,人的本质在其现实性上,它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而“社会生活在本质上是实践的”,〔15〕技术是人类在与自然的关系中处于能动地位的依设,是人类以及人类社会形成、存在和发展的根本动力源。技术作为一种基要性的力量展示在人类整个历史进程中,并占据着本体性的地位。我们今天生活着的世界到处弥漫着技术的痕迹。
(2)技术普遍性的考古表征
  安德烈·勒鲁瓦—古朗对太平洋岛屿上的彼此不相邻、间隔较远且肯定之间没有过任何交流的“原始”部落进行调查发现:他们拥有形状与特征均相同的工具。而这种共性不能用种族间的沟通与影响来诠释,因而在技术器物的发展中存在着普遍性的趋势即技术趋势。这种普遍性表现在两个方面:其一、在不同的区域产生了相同的技术,如:在阿拉斯加的爱斯基摩人、巴西的印第安人和非洲的黑人那里,都发现了把木簪或骨簪穿缀下唇的习俗。其中一定存在着某种同一性;〔16〕其二、也表现在技术趋势能够穿越各种不同的环境并在此进程中衍射出了无数多样性的事件,也即形成了丰富多样的技术实体。这种普遍性本质涤荡着种族的差异性,消解着时空的约束性,推动着环境(自然环境和社会氛围)的巨变。
(3)技术普遍性的哲学表征
  自近代以降,技术日益被视作了具有一种带有必然性特征的超人力量,具有形而上学的特质,并对构成形而上学的几大要素:时间、空间、语言、思维模式等进行着深刻的改变。它是此在的生存性构造,是存在被遗忘的极致。在现实中,技术获得了上帝般的地位,被人类信赖、崇拜并被惧怕。“人像被关进瓶子里的苍蝇,他在文化、自由、创造性方面的尝试不过是进入到技术填充的空间。” 17〕技术在现时代已成为了一种无所不在、无所不包的占据主导地位的劲量,并已演变为人类主体内在不可分割的一部分,离开其的生存是现实性的不可能。
  这种现象引发了马克思、卡普、杜威、哈贝马斯、海德格尔等诸多哲学大师的关注。海德格尔思忖到:“我们在多种多样的形态中都时时处处看到那种在今天决定着现实的东西。这就是现代技术,它现在已经以同样的形式统治着整个地球,甚至地球以外的太空领域。” 〔18〕现存的东西都被打上了现代技术的本质的统治的烙印。如果说现代技术仍不失为一种去蔽的形式,那么它是最值得深思的:它是命运的舞台,是存在本身的历史。〔19〕现代技术作为完成了的形而上学,把人类世界及人类本身装饰到如此境地,以至于人类已经分不清什么是装饰品,什么是被装饰的,甚至语言也被技术化了。普罗塔哥拉曾言人是万物的尺度,海德格尔则似乎在强烈地表征技术需要是万物的尺度。普遍化的技术充斥着我们所在的世界,并已成为我们所在世界的貌似天然的存在。对于当今的人类,这个世界仿佛就应该如斯,不加思索地坦然处之、受之,从而使自身处于犹如被去根的境遇。也正是由于这种遮蔽,人类的发展遭遇到了困境。因此,被迫去沉思已经在手的、挤压着我们的这种具有统摄性的东西是否是真正的真的东西、又应如何将自己与所存在的场所协调。


4、小结

  自开天辟地有了人类以来,宇宙、自然、社会环境和技术,就成了人类社会生活的四大因素。人类凭藉技术之光标示着人之于他物的智慧与高贵,创设着自身的安逸与舒适,推动着社会的进步与发展。可以说,一部人类文明发展史,也是一部技术进步的演化史。 
  环视我们所设身的现实世界,几乎所有的领域都被技术所占据。技术的本质“支撑”完全在历史中作为存在的命运使自己展现出来,无所不涉,以至于“没有技术的生活是毫无意义的”。“社会、人类及精神的任何一方面都不及技术在现时代的世界中重要。” 〔20〕 人类所涉指的一切无不打着技术的烙印。无论从神话的维度,还是现实的维度,技术对于人类的基要性意蕴处处彰现,因而,我们不得不惊叹:技术是人类在世的方式。


参考文献
〔1〕邹珊刚主编.技术与技术哲学[M].北京:知识出版社,1987.1.
〔2〕Albert A. Anderson. Why Prometheus Suffers: Technology and the Ecological Crisis [EB].http://scholar.lib.vt.edu/ejournals/SPT/v1_n1n2/anderson.html. 
〔3〕(德)斯威布. 希腊的神话和传说(上)[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96.1-2.
〔5〕〔6〕〔16〕〔19〕(法)贝尔纳·斯蒂格勒 技术与时间:爱比米修斯的过失[M] 南京:译林出版社,2000 5,176,56,13.
〔4〕Friedrich Rapp. The Material and Cultural Aspects of Technology [EB].http://scholar.lib.vt.edu/ejournals/SPT/v4_n3html/RAPP.html.
〔7〕〔13〕(法)让-伊夫·戈菲 技术哲学[M] 北京:商务印书馆,2000 95,16. 
〔8〕恩格斯 自然辩证法[M] 北京:人民出版社,1971 151
〔9〕〔14〕Carl Mitcham,Robert Mackey eds., (1983).Philosophy and Technology[C].New York: The Free Press, 293,306.
〔10〕〔11〕马克思 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M] 北京:人民出版社,1985 53-54,84. 
〔12〕〔18〕(德)冈特·绍伊博尔德 海德格尔分析新时代的技术[M] 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8. 136,23 .
〔15〕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一卷)[M] 北京:人民出版社,1971 18 .
〔17〕(荷兰)E舒尔曼 科技时代与人类未来---在哲学深层的挑战[M] 北京:东方出版社,1996. 134.
〔20〕Albert H. Teich ed., (1981). Technology and Man's Future[C].New York: St.Martin's press, 41- 40.


 

科技时代与人类未来—在哲学深层的挑战

作者:【荷兰】E·舒尔曼 著 李小兵 谢京生 张峰等译

1995-10

 【内容摘要】:现代技术在相当大的程度上控制和决定了西方文化及其未来。本书所涉及的是出自不同哲学角度的当代思想家对技术未来、技术的意义,以及技术与文化的关系所作的大量思索。第一章主要是对现代技术作出哲学家分析;第二章和第三章展示了思想家们在技术哲学领域的交锋,主要集中在他们提出的问题及其解决方法上;第四章讨论这样一个问题:是否有可能在与自由和谐的条件下发展技术的力量?是否还有可能以这样的方式发展技术,以致于减少而不是加速对自然和社会的扭曲?结论是,应当有一个新的出发点。

  人的[类生命]与[类哲学]——走向未来的当代哲学精神高清海,胡海波,贺来 著 高清海,男,1930年生,中国当代著名哲学家,吉林大学哲学社会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主要代表作有六卷本《高清海哲学文存》(吉林人民出版社1997年版)等。
胡海波,男,1957年生,哲学博士,东北师范大学政治系教授,主要代表作有《正义的追寻》(东北师范大学出版社1997年版)等。
贺来,男,1969年生,哲学博士,吉林大学哲学社会学院教师,主要代表作有《现实生活世界——乌托邦精神的真实根基》(吉林教育出版社1998年版)等。
 本书是面向人的未来发展而对哲学及其发展所作出的一种崭新的理解。 全书共分四大部分:第一部分,立足于人独特的生命本性,对哲学的性质、功能与对象等基本问题作出与通行哲学观念完全不同的理解,并在这种理解中奠定一种全新的哲学观;第二部分,从历史与逻辑相统一的角度论述哲学的命运与人的命运之间的深层统一关系,从而使哲学与人之间的内在关联在历史长河中获得有力的确证;第三部分,进一步从正面提出了一种面向人类未来发展的哲学理念与理论形态,即“类哲学”的理论,并对这种哲学理论的基本原则和主要内容作了凝练的阐述;第四部分,运用“类哲学”的基本思维方式与理论原则来解决世界观、认识论、社会历史观等领域中一些亟需观念变革的重大理论问题,使它们在新的理论解释系统里获得全新的理解。
全书四部分环环相扣,贯穿一个基本思想,哲学必须面向人的未来发展,自觉地变革自我形象,实现自身范式的跃迁,从而使哲学真正成为升华人的生命境界、丰富人的生命意义、生成人的生命价值的“生命之学”,并在自觉地为中国社会变革提供有力的思想支援的同时,证实自身不可替代的存在的合法性。 图书目录:总序

第一篇 哲学的世界与人的世界
第一章 重新理解哲学——时代的呼唤
  一、“无定性”的哲学
  二、重新理解哲学——时代的呼唤
 第二章 哲学与人的内在循环关系
  一、“人的奥秘在于哲学”
  二、“哲学的奥秘在于人”
 第三章 哲学的生命与人的生命
  一、人的超生命的生命本性
  二、哲学的生命与人的生命的内在统一
 第四章 哲学的世界与人的世界
  一、哲学的世界在根本上是“人的世界”
  二、“人的世界”的特质
  三、“人的世界”的分裂与“哲学世界”的抽象化
 第五章 思维方式·人生意境·价值理想
  一、哲学为人的自我认识提供了一种符合人本性的思维方式
  二、哲学为人的生活提供了一种高远的人生意境
  三、哲学为人的发展提供一种现实的价值理想
  四、哲学的崇高使命——从整体上提升人的生命质量
 第六章 人的失落与哲学的失落
一、本体论思维方式的基本特征
二、本体论思维方式与人的失落
三、本体论思维方式:“物化”的“物种思维方式”
第二篇 哲学的命运与人的命运
 第七章 哲学的命运与人的命运的内在关联
一、哲学的命运是人的命运的理论表征和理性映照
二、哲学历史命运的内在生命根源
 第八章 人的兴衰与哲学的沉浮
一、“人的神圣化”与“哲学的神圣化”
二、人的世俗化与哲学的世俗化
三、“哲学之死”与“人之死”
 第九章 哲学的历史性变革——马克思哲学的诞生
第三篇 人的“类生命”与“类哲学”
 第十章 “类哲学”——面向未来的哲学理念
第四篇 当代人的精神与哲学的精神
 第十一章 中国人生存模式的重塑与哲学范式的转换
 第十二章 “实事求是”与辩证法
 第十三章 真理、价值与正义
 第十四章 市场经济的冲突与涵容的抉择
 第十五章 个人主体的生成与自我个性的创造
 第十六章 社会文明的文化精神
 第十七章 传统的历史超越与当代精神
 第十八章 生命的自由与生活的质量
 第十九章 理论的命运与中国的命运    价值世界:人的类生命本质 ——对“类生命”的理解李君兵 【内容提要】“类哲学”是从人们的价值存在、类生命本性入手,探讨人的社会历史存在本质的理论成果,它要求人们只有从价值层面上去关注人、理解人,才可能真正在哲学中把握住“人”。所以它是提示了现实的人的价值及其未来解放的“真正的哲学”,也是在现代社会实践中对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发展。“类哲学”的提出对我们重新理解“哲学”、“人”的意义以及对当代社会实践都有重要影响。
【关 键 词】类哲学/类本性/类生命/种生命
 近年来,高清海先生提出的“类哲学”在哲学界引起了颇多的歧义。持赞同者大多认为类哲学作为未来哲学的真正形态,是从根本上提示了类的存在秘密的实践思维方式,它给人的重大启迪在于它是把人作为人的存在、发展和完善的本有的理论;而持反对者则认为“类本质恰恰是马克思一再加以批判的外在历史推动力”,类哲学作为人类未来的历史的“范导”也是与“马克思对社会现实进行历史性批判没有多少共同之处。”(注:乐曦:《“类哲学”质疑》,晋阳学刊,97年第5期。)
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情况呢?原因在于人们对高先生的“类”概念的不同理解,也是对高先生所提出的人的问题的不同思考。因为,类的问题,在其本原上就是人的问题;对类的理解也就是对人的不同思考。而对于人的研究,不同的人可以从不同的角度、不同的层面上来展开,所得到的“人”也不尽相同。本文拟立足于对人的研究的分析,探寻人的类生命本质,并以此来阐发高先生的“类哲学”作为未来哲学真正形态的深刻内涵。 
一、“类”生命问题的分析

曾有人断言,一部人类史,既是人类自己创造自己的历史,同时也是人类自己认识自己的历史。人们为了能在浩渺的宇宙万物中获得生存的意义和价值,就不断地认识和反思自身及其与外部世界的关系。哲学就是这种对自身认识和反思的特殊方式和理解成果,也就是说,哲学就是特定历史时代的人自身。
综观整个哲学史,伴随着人的认识能力的不断提高,哲学把握人的方式也依次从自然、社会和人自身三个层面得到了发展。正是缘于考察方式的不同,近代哲学在对“人”的解答中曾出现了三种不同的观点。一是以培根、霍布斯等为代表的唯物主义者,从人的自然存在出发,把人理解为感性的自然存在物,强调人的感觉、经验和自然的存在方式及其对人的精神活动的决定意义;二是以历史学家基佐、梯也里等人为代表,从人的社会层面出发,以社会的经济制度、政治制度及其相互关系规定、说明人及人的本质,提出了社会人的存在的观点;三是以黑格尔为代表的唯心主义者从人的精神出发,以超现实的理性或精神实体来规定人及人的本质,构造了“无人身运动”的理性主义人学观。这三种观点的具体论述虽然不同,但对人的研究方式上却表现出两个共同的缺陷:其一,他们都力图从人的外在性存在中追寻人存在的根据,就连人的理性也是外在于人的“客观存在”,因而总是以人的外在性取代内在性;其二,他们都着力于把人的存在看作实体性的,因而总是使现实、具体的人的主动性得不到发挥,个体的意义世界也是得不到关注,从而也就是丧失了真正的人。(注:何萍:《生存与评价》, 东方出版社,第49-50页。)
那么,现代哲学应当怎样理解人呢?现代哲学所规定的人又是一种什么样的存在呢?我们认为,马克思主义哲学不仅对这一问题作了很好地解答,同时也为现代哲学的发展指明了一条正确的思路——从现实的人、人的实践活动出发,把人的存在本性规定为人的价值存在,把“类”规定为人的共同本质。在马克思看来,人作为类存在物,在其本性上是自创自为的价值存在物;而作为价值存在物,人又总是通过自己的实践活动来发展和完善自己的“类本性”。“类”作为人所独有的存在方式,既是人之为人的根据,又是人所活动的原则。当然,需要强调的是马克思所规定的“类”与费尔巴哈所说的“类”有着本质的区别。因为费尔巴哈的“类”本原上遵循了近代哲学的思维方式,他是从人的自然层面上来理解人的。因此,所理解的“类”就只能是一种外在于人的、自然的“无声的普遍性”;费尔巴哈所关注到的人也只能是一个自然的人(虽然他也察觉到了人的社会性)。而马克思同他在《费尔巴哈提纲》中所批判的旧哲学相反,他是从类本性、从人的内在的自为性上去规定人,从而真正把握了人之为人的根据,发现 了现实的个体和人类的意义世界。因此,马克思把人的本性规定为类本性,把类生命实践规定为人的根本的存在方式。
首先,类生命实践是人的生命的存在方式。马克思说:“一个种的全部特性、种的类特性就在于生命活动的性质,而人的类特性恰恰就是自由的自觉的活动。”(注:《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2卷,人民出版社,第96页。)在马克思看来,“自由的有意识的活动”是创造人的生命存在的活动。动物总是与它的生命活动直接同一的,因此它不能把自己与自己的生命活动区别开来。而人却能使自己的生命活动本身变成自己的意志和意识的对象。“正是由于这一点,人才是类存在物。或者说,正因为人是类存在物,他才是有意识的存在物。”(注:《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2卷,人民出版社,第96页。)所以,人的类生命活动直接构造了人的生命的存在方式。
其次,类生命实践构成了人的生命的生产方式。马克思说:“可以根据意识、宗教或随便别的什么来区别人和动物。一当人们自己开始生产他们所必须的生活资料的时候,他们就开始把自己和动物区别开来。”(注:《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卷,人民出版社,第24页。 )这意味着人的“自己开始生产他们所必要的生产资料”的行为,从根本上改变了“生命体”的固有存在方式和存在本性,从而把人从动物界的“自在生命”中提升了出来。动物也有需要及其满足的活动,但为什么却只有人的需要及其满足活动才构成了“人”的规定性呢?原因在于受人的类本性关注的人的活动是自觉的生产活动。
最后,马克思在对人的生命的未来分析上,把“自由的人联合体”看成是人的类生命本质的最终实现。通过前面的阐述,我们可以看到马克思始终是把人放到社会历史现实运动之中来考察,从而他才把人的发展划分成三个重要的阶段,即人对人的依赖、人对物的依赖和自由个性的联合体。并且还认为,只有在未来的共产主义社会中,人才能实现自由的自觉的类本性。从这一点上看来,类生命本质也是人对自己价值理想的追求。
综上所述,马克思从人的内在价值层面上,把人规定为类存在物,把自由自觉的创造性活动看成人的存在方式和发展方式,从而在根本上变革了整个近代哲学研究人的思维方式,为现代哲学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高清海先生的“类哲学”正是马克思这一人学理论在当代社会实践中的发展,它因此也真正代表了未来哲学的发展方向,体现了理论发展的历史必然:其一,哲学是时代精神的精华。当今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蓬勃发展,从理论上重视个体价值、个体利益、人的主体性的呼声越来越高;另一方面,由主体性膨胀所带来的各种反主体效应又从另一个侧面要求人们从理论上重新审视人的主体性、人的价值等是否合理。其二,理论自身发展的逻辑性。包括西方社会兴起的各种思潮都无疑对我国哲学的发展产生了深刻的影响。其三,为什么马克思主义哲学总是在极力关注现实的人的过程中总不经意间失去了人呢?马克思主义所关注的人是一种什么样的存在呢?这些总是促使人们不得不结合时代特征去重读马克思。
由以上的分析看来,高先生的类哲学并不简单就是马克思所抛弃的“旧哲学”,而是在现代社会实践中对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发展。他要求人们只有从价值层面上去关注人、理解人,才可能真正在哲学中把握住“人”。 
二、“类”概念对人的生命价值的规定
马克思曾规定道:“人直接地是自然存在物”,但“人不仅仅是自然存在物,而且是人的自然存在物,也就是说,是为自身而存在着的存在物。因而是类存在物”(注:《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2卷,人民出版社,第169页。 )那么到底怎样理解人作为自然存在物和类存在物的双重统一性?人的这两重属性之间的内在关联是什么呢?对此,高清海先生从人的“双重生命”中深刻地把握了人之为人的内在规定性。
所谓人的双重生命,就是指人的“种生命”和“类生命”的统一。前者指的是“被给予的自然生命”,后者则是人的“自我创生的自为生命”。高先生认为,“生命的产生,是自然进化的一次重大飞跃;人的产生,则可以说是生命进化的一次重大飞跃。”(注:《高清海文存》第1卷,吉林出版社,第5页。)而作为这两次飞跃所产生的人的双重生命之间既具有必然的联系,又具有本质的差异。具体地说,(1 )种生命是类生命的前提和基础。人的自在生命是个体存在的先决条件,它始终是人的最先前提的规定;(2)类生命是对种生命的超越和否定。 种生命既是对人的规定,又是对人的一种限定和制约,而类生命作为人的自为生命是对种生命的超越和否定;(3 )种生命与类生命之间的规定与超越、限制与否定的统一在现实历史中总是在人的现实与理想的相互作用中得到发展和展开。
提出类生命对人的规定,也就是把价值引入人的存在之中。因为,人对类生命的追求也就是对自身价值的追求。正是这种对自身价值的不断追求及实现方式的不断发展,才逐步改变了人的自然存在方式,并促使 人完成向人的转变。因此,“类”不仅是对人的存在的规定,更是对人的存在的超越。否定的规定和建设性的否定的统一构成了人的存在的真正内核。一方面,人的类本性使自然的人获得了自身价值存在的意义,使人变成了人,并在对人的规定中促使人对自身价值的不懈追求和永恒实现;另一方面,人的自在生命的存在使得人的类生命获得了存在的实体,使类生命获得意义。没有个体,也就无所谓“类”,类似个体而存在。
其一,“人的类本性表明,人只能存在于同他人内在统一的一体关系中,也只能存在于同外部世界即人的对象性存在的内在统一的一体性关系之中。”(注:《高清海文存》第2卷,吉林出版社,第117页。)马克思一再强调,人是一个自然存在物。作为自然存在物,是以他的对象性存在和有生命的存在为内容。具体地说,作为有生命的存在物是指自然赋予他自身的自然力和生命力;作为对象性存在物,人又总感到外部及自身自然的制约性和有限性。因此,每当一个人和自己以外的对象发生关系时,总是体现了能动性与受动性的统一。这种统一也使得人一旦面临广袤无垠的外部世界时,总会感到自身能力的有限和孤独,并使他与别人联系合作而共同与外部世界发生关系成为必要。由此,个人就必然地要把人自身作为自己的关系对象。所以,为类生命所规定的人的“一体性”在于,人不仅要把自然界作为自己的对象,而且还要把人自身作为自己的对象;人不仅仅是为自然界而存在,而且还是为人自身而存在。
其二,由“类”生命所规定的人的一体性关系不但构成了人的有意识的活动的对象,而且这是人的自为活动所遵循的基本原则。换句话说,人不仅要有意识地把自己的活动对象看成是自身与他人、外部世界的内在统一体,而且还要有意识地自觉地以这种“统一体”原则来规范自己的活动。这就要求人们从类意识的高度,把自己作为类存在并使类成为他自己的活动对象。人对自身价值的追求只有通过人自身的活动来得到实现,然而人的任何实践活动都不是单一的、孤立的,而是受制约的。因此,人的追求价值实现活动只能在理想与现实的两极互动中逐步获得更高的“类”的规定性。
其三,类生命对种生命的超越的根本方式就是自觉的生产实践活动。我们说,事物之间的同一性或统一的联系是由它们的固有本性所规定的一种本然性、天然性。这样的类联系对事物只是具有外在无形推动作用,它绝不能构成事物的活动对象,更不可能成为其活动的原则。所以,事物才无类的生活,亦无类的意识。而人却不同,人的价值在于使人通过自己的意识活动,把自己本身、自己的生活及生命活动当作自己的意识对象。因而,他就有可能自己掌握自己的行动、自己支配自己的活动。它使人的每一活动都可能是自由自觉的创造性活动。正是这种自由自觉的活动,才完成了人对人的规定、人对人的超越。因此,“人的类特性恰恰就是自由的自觉的活动”。
历代以来,许多不同的思想家们对人的类存在持有诸多不同的看法,其主要原因在于不同地看待了人的“意识性”与“实践活动”之间的关系。高清海教授追随马克思的思路,直接从人的价值性活动入手,把人放到“一体性”关系中来考察,揭示了人的“类”特性,才真正阐发了“类”本质。但是,由于“类”概念的基本内容还只是一个共同性的规定,具有一定的抽象性。因此,怎样从这种“类”的共同性走向具体中来,才是真正理解“类”概念的关键所在。由此高清海由类切入了人的社会存在中来。

 

三、“类”概念与人的社会存在
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出发点和归宿点是“现实的人”和“现实的人的解放”,而现实的人总是有差别的具体的人。那么,“类生命”本质是怎样切入到现实的人的社会存在中来呢?
类本性的“一体性”关系不仅表明了人与人之间的同一性意识,而且也必然使人意识到人与人之间关系的差异性和相互的制约性;它不仅强调人的活动的自由自觉性,而且也让人真切地感受到社会的约束性。这种现实的差异性和多样性,使得人的类本质与个体并不就是直接相同一的,相反却是中介发展的,且这种中介发展逐步形成了作为人与人之间差异性与一体性关系的统一的社会历史存在。由此可见,马克思把人的类生命本质放到社会历史存在中来考察,把类生命看成个体的价值和人类共同价值追求的辩证统一,反对了那种抽象的、外在的、无声的类;另一方面,只有从人的类生命活动中阐述人的社会存在,才能真正理解人的社会生命的本质,也才能把人当作真正的、历史的人来理解。具体地,我们可以从类生命对人的社会存在和社会发展的相互规定中来理解。
首先,“类生命”对人的社会存在的解答。正如马克思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中论述的那样,具有双重生命的人要历史地存在,必需要具有以下两个条件:一是人的需要的客观性和发展性;二是人的有意识地满足自己需要的活动及其对具体需要的超越性。这两个方面,既是人类社会得以存在的前提,又是社会的人的生命活动的基本内容。但是,由于现实的人总 是能动性与受动性相统一的存在。人在自然历史的发展中不仅要受到客观世界和他人的限制,而且还要受到自身自然的限制。这使得人们总试图有意识地与他人发生“关系”,并共同地对外部世界发生关系。马克思这样说,人“如果不以一定方式结合起来共同活动和互相交换其活动,便不能进行生产,为了进行生产,人们便产生一定的联系和关系;只有在这些社会联系和社会关系的范围内,才会有他们对自然界的关系,才会有生产。”“……生产关系总合起来就构造所谓社会关系,构成所谓社会,并且是构成一个处于一定历史发展阶段上的社会。”(注:《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6卷,人民出版社,第486-487 页。)正是在这一层面上——人的生产关系上,马克思把人的本质规定为“社会关系的总和”。因此,我们要正确理解马克思这一关系人的本质的科学论断,就要把它放到受类
生命关注的人的社会层面上来考察,只有这样才能避免那种把人的社会关系本质与人的类生命活动本质对立起来的观点,相反,而应看到两者之间的统一联系。
以往,人们总是试图仅仅从人的社会存在来理解人的本质,理解人与社会的关系,因而总不能真正地把握现实的人的价值生命本质,从而不能全面地把握社会的人,有的甚至最终还将人抽象化了。实际上,人作为社会存在物,既使人和其自然存在相区别,又与其类存在相区别开来。与人的自然存在以人自身的自然和人之外的自然为关系对象相区别,人的社会存在则以他人以及社会关系为对象;与人的类存在相区别的是,人的社会存在不仅以人与人之间的一体性关系为对象,更主要的是以人与人之间的差别性为对象。由此,我们看到了人的自然存在、类存在和社会存在相互关切中达到统一:人的自然存在是人类存在的前提,人的类存在是人的本性,而社会存在是人类历史的现实基础。
从类生命角度来理解人的社会存在,既要求人们从社会的角度来理解人,也要求人们从人的角度来理解社会。一方面,人是社会历史的人,一定社会关系的总和构成人的社会关系本质,个人只有通过社会才能实现自身的价值;另一方面,社会的发展最终是为了实现和完善人的价值,社会的各种组织制度等是人实现其类本性的中介,而不是相反。二者将在类生命对人的社会发展的规定中获得有机统一。
其次,类概念对人的社会发展的解答。人类总是以个体的方式实现自己的存在。因此,在社会历史的发展中,类既是个体进行活动的原则,又是个体追求的目标,它是现实与理想的有机统一。作为现实活动的原则,特定历史条件下的个人或群体,只能根据自己的特定需要来进行自己的生产生活,他的活动只能是为他的;另一方面,人的类生命本质决定了人要不断地超越自己的功利性需要,并追求更高层次的生命生活。因此,它为人们塑造着一个个的理想世界,促使人为实现自己的理想、实现自己的价值而奋斗不已,并在客观上促进着全人类的本质的共同完成。
马克思的社会发展观是一种否定的发展观,是社会的统一与发展的历史辩证法。在人类历史中,人要在一体性关系中实现自己的价值,最终也是为了完成人的一体性关系。但是人要发展,社会要进步,又必须要人积极发挥自己的创造性活动,通过改变自己的外部世界及人自身,实现新的一体性关系,只有在这种双向否定的历史运动中,人的类生命本质才成为了可能。
进一步来说,人是社会发展的主体和主题,社会的发展说到底是人的发展,而人的发展最终只能表现为个体的发展史。它是通过无数个体,以自己的有限生命对人类的无限的永恒的社会价值的追求和实现不断积淀而成的;它是人类自己追求自己价值的血泪史,又是人类自己完成自己的建设史;它是一部人类文化存在的积淀史,又是一部人类文化世界的创造史。沿着这一思路,高清海先生结合马克思对人的发展的三阶段分析,以当前时代实践的精神为依托,具体分析了人的“类生命”发展的三个阶段,即群体本位、个体本位和未来的类本位,并从哲学上展望了人类未来的发展方向,开拓了未来哲学的新视野。因此,也真正开创了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现代发展。从这个意义上来说,把“类”哲学称为未来哲学的“真正形态”并不为过。
四、小结

综上所述,“类哲学”是高清海先生继承马克思的思路,从人的价值存在、类生命本性入手,探讨人的社会历史存在本质的理论成果,它是提示了现实的人的价值及其未来解放的“真正的哲学”。在其实质上,它要求人们从人的“自然自觉的创造性”活动来分析人的历史性存在及其未来发展,要求人们从更高的“类”、从人之为人的意义上来理解人,并努力以此指导人的实践。这既是高先生特别强调人格生成与价值的理论原因,也深刻体现了学者的人文主义的价值理想和价值目标。虽然“类哲学”的理论还存在着不完善的地方,还需要进一步深化和发展,但它所表现出来的对现代哲学变革和当代实践的意义已非常明显。
其一,对重新理解“哲学”的意义。哲学是什么,哲学与人的关系是怎样的?在高 先生那里,这既是人对哲学的追问,又是人对人自身的追问。在这种不断地追问中,哲学不再是“科学的理论教条”,更不再是少数人玩弄的文字游戏,它是人对自身价值的认识和反思形式,并历史地为人的未来发展创造更高的“类”的价值理想。
其二,对重新理解“人”的意义。哲学应当怎样来关注人,哲学关注人的本质是什么?在类哲学中,这既是一个理论的问题,更是一个实践的问题。因为历史现实中的总是个体与类、现实与理想的矛盾统一,这种矛盾统一是由人的实践活动造成的,并且只有通过人的实践活动才能得到合理解决。
其三,对当代实践的意义。类哲学根源于当代社会实践,关注现实的人和类的价值。因此,它必然会对人类的当下和未来实践产生极其重要的影响,这在理论和实践意义上都为如此。
“理论是灰色的,而生命之树常青”。哲学要摆脱灰色的基调,就要关注人的自为的创造性实践,关注类。只有立足而又超越当下实践的理论才真正是属于人的。     未来“神经中枢”藏在“云”里  来源:《人民日报》 2010年06月28日 记者 余建斌 胡锦涛总书记在前不久举行的两院院士大会上指出,要抓住新一代信息网络技术发展的机遇,大力发展信息网络科学技术。

 “人云亦云云计算,雾里看花物联网”,这副对联形象地反映了公众面对信息网络新技术的困惑。那么,信息网络新技术的内涵究竟是什么?将给我们的生活带来怎样的改变?科技视野版从本期起推出系列报道,就云计算、新一代互联网、物联网等进行深入解读,以飨读者。   

——编  

汉诺威国际博览会上的“云计算”模型。新华社记者 罗欢欢摄

云计算:可随时存取的数据信息银行

让每个终端都有无限的计算、存储和整合资源的能力    

记者:云计算的概念似乎到目前都没有一个统一的标准,云计算究竟是什么?

张亚勤:云计算还没有一个官方的定义,有很多种表述。它主要倡导的模式是:聚合包括CPU、存储、网络在内的所有的硬件、软件,以及数据与服务,建设规模庞大的数据与应用中心,让个人和企业用户可通过互联网随时访问、分享、管理和使用相关资源。“云”可以是公有云,也可以是私有云。公有云是对外开放的系统,私有云是企业内部的IT系统。

有人把提供云计算服务的公司比喻成自来水公司、电力公司或者银行,未来的计算资源像水和电那样可随时获取,而自己的数据信息可以像在银行储蓄一样存在云计算的服务器里。这个比喻虽然还不能100%的准确说明云计算,但是它已经是比较生动的了。

可以说,云计算是IT产业发展的趋势,也是新一代互联网、物联网、移动互联网的神经中枢。从理论上讲,云计算给了每个人都有无限的计算、存储和整合资源的能力。

记者:虽然“云计算”这个概念不是很明确,但似乎只有“云”这个词才能很形象地说明它的作用?

张亚勤:互联网没有边界,或者说边界不清晰,“云”是对此比较形象的表述。同时,云是分散、飘浮在上面,你可以想象这么一幅图画:整个天空飘浮着许多云,这些云都是一个个庞大的数据中心。当你需要任何服务的时候,可以通过自己的电脑去访问这些云,获得信息或者自己所需的资源。

实际上,你不要在乎“云”里面是什么东西,里面可能很复杂。云计算的特点就是把这个“复杂”放到“云”里面去了,把客户端变得清晰简单。比如软件的升级,有了云计算以后用户电脑里的软件就不需要改动,改什么东西都在云里面完成。

记者:云计算会带来什么样的机遇?

张亚勤:一个专门研究互联网的分析师,最近做了一个分析估计,他说“云”组成的互联网或者移动互联网,其发展的机遇或者市场规模,是目前桌面互联网的两倍。我个人认为他低估了这个潜力,5倍、10倍都很有可能。

云计算也带给媒体很大的机遇。以视频信息为例,视频现在已经占到整个互联网的80%,视频的延时、质量和整个流量,对系统要求很高。所以,对视频媒体而言,“云”是最好的一个架构。

此外,商业云已经出现,信息云、搜索、地图、GPS定位都已经是主流。云计算还使用在医疗服务和政府服务领域。

我经常讲,其实我们做IT的就是玩四个参数,通讯、存储、计算、数据。这四个东西,我们要使其达到一个最好的动态均衡。然后,让用户用最少的钱,获得最好的体验。云计算也是如此。

云计算是“逼”出来的

由产业催生,是自然发展的结果   

记者:云计算看起来并不是新事物?

张亚勤:云计算不是一个新概念,但却是一个新的挑战和机遇。云计算的理论和尝试已经有10多年,其愿景是以互联网为中心,提供安全、快速、便捷的数据存储和网络计算服务。

CPU、GPU的多核进化及虚拟化技术的日趋完善,更大的互联网带宽使得更多的计算资源和软件可以以服务的形式推送到客户端,海量存储、数据挖掘、人工智能等技术实现从“数据”到“信息”再到“知识”的积淀和进化,并逐渐发展为互联网服务的“大脑”…… 随着这些计算、存储、通讯技术的快速发展,原本看似不可企及的梦想因为技术的成熟而实现成真。

同时,用户的需求也一直在嬗变中。越来越多的用户愿意将自己创造的信息(如博客)和资源(如图片和视频)上传到“云”中,与相识或不相识的朋友们分享,并在任何时间、任何地点,用电脑、手机及其他设备来管理“云”上的数据和应用。再者,无论对个人或对企业用户而言,根据现实需要去获取使用各种虚拟化的计算资源,无疑更经济也更简单。这便为有能力提供相应服务的云计算服务商制造了机遇。

新的商业模式的涌现,让众多的个人和企业用户看到了不同于以往的趋势和可能。很多新的功能包括视频点播、信息搜索、在线地图,这些都是传统软件不易实现的功能,所以必须依赖“云层”之上的、规模庞大的计算和数据资源。    

记者:您最近提及,云计算是逼出来的?

张亚勤:经过一年的发展,云计算从朦胧、从萌芽走向了清晰和主流。我说云计算是被逼出来的,就是指云计算是产业催生出来,是产业自然发展的结果。

IT产业的计算量越来越大,数据越来越多,越来越动态,越来越实时,越来越需要结构化,仅有服务器和电脑已经不够了,所以一定要走向云计算,所以有了搜索,有了电子商务,有了信息的云,云计算是产业催生出来的。

比如搜索引擎,个人电脑上是做不了的。因为搜索的数据量很大,而且分散在各个地方,实时在发生,需要巨大的运算存储和动态的负载均衡的能力,这个时候一定要云计算。

我们已经在使用云计算

越来越多样化的“端”进入生活最日常和触手可及的层面 

记者:云计算会给普通人带来什么?

张亚勤:对企业而言,使用云计算的服务之后可以节省资源、提高生产力。对于个人来讲,其实我们已经在使用云计算了,搜索引擎、电子邮件、互联网视频、网上购物,这些都是云计算带来的好处。云计算的发展,使这些变得越来越便宜,数据越来越透明。这是一个趋势。    

记者:有了云,是不是意味着像个人电脑这样处于个人用户一端的“端”不重要了?

张亚勤:由于技术的发展、产业的需求,我们现在进入一个新的时代。很重要的一点,就是从以个人电脑为中心走向以互联网为中心。我们强调云计算,并不是说像个人电脑这种用户一端的设备就没有必要存在了,只是它的定义改变了,实际上是变大了。

从手机、传感器、电子阅读器、智能卡、数字相框到电子钱包、上网本再到数字轿车、智能家居……越来越多样化的“端”已影响、渗透到人们生活最日常和触手可及的层面,较之以往任何时候,“端”都更加多元化。

从“云”里推送过来的数据——无论它是高清视频、游戏,还是实时路况信息、动态新闻,都必须要有合适的“端”来破译、解码和呈现。比如我们可以在云服务器里存储游戏进度、下载游戏更新,但在玩高强度游戏的时候,我们还是需要一部图形处理能力强大的游戏机或电脑。

未来,所有的“端”都可能会直接连入“云”里,以随时获得计算资源、数据、存储。“云”里的服务器也会自行判断“端”的类型和性能特点,进而选择适合该设备的数据推送及呈现形式。

记者:云计算也带来迥异以前的安全和隐私问题?

张亚勤:当然,云计算也面临着一些挑战,比如遭受黑客攻击和个人、商业隐私安全风险等问题。但话说回来,只要联网,就一定会有安全性的挑战。减少安全风险的办法,一个就是计算、存储分布式处理。就像人的身体,云计算也需要建立一个能够自我恢复的强免疫力系统。比如几个节点被破坏,可以很快找到别的节点。数据中心的服务器坏了,可以马上自动找到别的服务器。遇到很不正常的流量、访问,系统自己就知道怎么把它屏蔽掉。道高一尺,魔高一丈,我认为这些问题总会有办法去解决。

应该说,云计算带来的益处,肯定比带来的问题、挑战多。即使公有云,它带来的益处也比它带来的风险大。就像你把钱存到银行,整体来讲是比放在家里安全。当然,有的时候,也不一定非要云计算,比如说,你的这套信息不希望让别人知道,也可以选择放到自己家里,或者放到企业内部。就像私有云,不一定要和互联网连在一块。

中国云计算离国际水平不是特别远

及早制定和部署国家云计算战略是当务之急

记者:目前全球范围内云计算的实际应用情况如何?

张亚勤:目前一些发达国家和跨国企业已经投入巨资,积极部署云计算技术的基础架构、操作系统、应用平台,以及大量的服务,微软、IBM、亚马逊、谷歌等世界IT业领头企业,也早已开发出不同的云计算解决方案。

记者:你怎么看待中国国内云计算的研究和应用水平?

张亚勤:国内企业、学术界云计算的研究和应用水平,距离国际水平不是特别远。互联网发展速度很快,许多新技术层出不穷,相对而言每个创新浪潮的生命周期比较短。这就像跑步,一百米的赛跑,他跑了五米,那我要追赶比较容易。所以,中国的机会很大,中国企业也有很多机遇。而且,虽然很多核心技术可能不在国内,但是里面的新技术比旧技术多得多,这也是一个好的机会。

当然,这样也要求学术界和企业界对云计算要有一种开放的心态,不要闭门造车,做一个封闭的东西。而是需要与全球最优秀的学术研究团队合作,和企业合作,有了合作,才可以做出更好的东西。

记者:做好云计算要解决哪些问题?

张亚勤:要解决“谁来建设云基础设施”的问题。总体上,绝大多数中国企业目前还缺少足够的资源和实力去建立大型的云计算平台。这是由于云计算基础设施建设需要巨大的资金投入、长时间的资源部署和持续的更新维护,国内中小企业普遍不具备这样的资源、实力和战略。

同时,还要应对云计算基础架构部署带来的挑战。一个大型数据中心需要上百万台高性能服务器,这就对构建这种大规模数据中心的地点提出了很高的要求,至少需要建在各种自然灾害发生几率较小、并且有着稳定可靠电力供应的区域。在设计和运行维护数据中心的全过程中,都应当贯彻“绿色IT”的理念和解决方案。因为能源供给和制冷占数据中心运营费用的50%以上。这需要有个总体的规划。

未来的物联网和“三网合一”也须以云计算为基础。对中国来说,这是不可不占领的制高点,因此,及早制定和部署国家云计算战略已成为政府和相关企业的当务之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