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塔木德智慧全书》(中)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4/17 06:20:28
  《塔木德智慧全书》(中) 本文来源  耐心地等待在意想不到中获得成功
  耐心地等待在意想不到中获得成功
  
  《塔木德》中反复强调,要有耐心,忍耐暂时的挫折和不如意。
  在1800多年漂泊流离的生活中,犹太人一直处在逆境之中,在这漫长的日子里,他们学会了
  耐心等待,学会了低调处事做人,学会了如何在逆境中生存、发展的智慧。
  富兰克林说:“有耐心的人无往而不胜。”耐心需要特别的勇气,对一个理想或目标全然地
  投入,而且要不屈不挠,坚持到底。追求人生目标的决心愈坚定,你就愈有耐心克服阻碍。
  所谓的耐心,是指动态而非静态,主动而不是被动,是一种主导命运的积极力量,而不是向
  环境屈服。这种力量在我们的内心源源不尽,但必须严密地控制及引导,以一种几乎是不可
  思议的执着,投入既定的目标。
  有了坚定的人生方向,可以提高你对于挫折的忍受力。你知道目标逐渐接近,这些只是暂
  时的耽搁。如果你积极地面对困难,问题就能迎刃而解。
  耐心等待,等待机会,你就能在意想不到中获得成功。
  机会是一种稍纵即逝的东西,而且机会的产生也并非易事,因此不可能每个人什么时候都
  有机会可抓。而机会还没有来临时,最好的办法就是:等待,等待,再等待。在等待中为机
  会的到来做好准备。一旦机会在你面前出现,千万别犹豫,抓住它,你就是成功者。
  耐心等待是一个很不错的办法,但耐心等待绝不是什么也不做。在美国,许多企业家都深
  深地懂得它的重要性,他们都极富耐心。他们知道,等待会使他们取得意想不到的成功。
  洛克菲勒就是这样一个有耐心的成功者,他以他特有的美国人的习性,等待着机会的出现
  ,而一旦机会出现,他就会毫不犹豫,迅速地抓住它,从而获得意想不到的成功。
  耐心是一种优秀品质。耐心使人成功。
  那么,该如何培养耐心呢?很简单,只要你确定人生的目标,专注于你的目标,那么你所
  有的思想、行动及意念都会朝着那个方向前进。耐力是身体健康的一部分,不管发生了什么
  情况,你必须具有坚持把工作完成到底的能力。耐力是身体健康和精神饱满的一种象征,这
  也是你发展成为别人的领导者并赢得卓越的驾驭能力所必须的一种个人品质。实际上,忍耐
  力是与勇气紧密相关的,当事态真正遇到困难时你所必备的一种坚持到底的能力,是需要跑
  上几公里还得具有百米冲刺的能力。忍耐力也可以被认为是需要忍受疼痛、疲劳、艰苦,并
  体现在体力上和精神上的持久力。
  忍耐力是你在极其艰苦的精神和肉体的压力下长期从事卓有成效的工作能力,忍耐力是需要
  你长时间付出的额外努力。那是需要你大口呼吸的时刻,而且它也是一种你想具备卓越的驾
  驭人的能力所必须培养的重要的个人品质。
  说实在的,有时你可能不需要在体力上像某些人在工作中表现出的那样富有耐力。然而,
  不管你是表现出也好,不表现出也好,那工作还是需要去坚持,不管你碰到什么障碍和困难
  ,你都得把它成功地进行到底。
  一日复一日地度过难关
  《塔木德》说:“一宿虽然有哭泣,早晨便必欢呼。”
  犹太人命运多舛,但是,他们也练就了调整心态的高超本领,他们非常善于调节情绪。他
  们强调,要调整好情绪,度过今天——不是一周、一月、或是一年——只是24小时。早晨醒
  来时,你真正能掌握的,唯有今天而已。谁也无法将一只脚遗留在过去,也无法单靠一只脚
  便踏入未来。千万不可拘泥于过去与未来,而眼睁睁地任今日流逝。此时此刻,适度的幽默
  可以发挥绝佳的效果。
  查斯特的一个朋友刚开始创业时,曾雇用了一位叫约翰?斯本塞的高龄绅士为办公室的经理
  人。那时,约翰已经70多岁了。但是,每天早上他总是第一个到公司,永远保持愉快的心情
  ,而查斯特的这个朋友却阴霾常布。有一天,他不慎陷入犹如“鳄鱼出没、水深及膝的泥淖
  ”情绪之中,这时的他渴望有人能对自己稍加安慰,于是将心中的所有心事一股脑全告诉了
  约翰,他没想到的是,约翰只是简单地回了他这么一句,“是啊!这种事常有的嘛!而且,
  往后还有更糟的呢!”多少年后,这位朋友还经常想起这句意味深长的话来。当作茶余饭后
  的笑谈。仔细想想,世事果真如此,总以为再也不会有比目前状况更糟的了,实际上并非如
  此。
  在那段艰苦的日子里,约翰劝查斯特的朋友暂时关在自己的公司里,集中心力思考自己人
  生的顺畅面。尽量去想些有关健康、温馨的家庭、居住环境的优雅、好吃的食物、好朋友、
  种种美好的事物,以及生活在美丽、自由的国土上等等乐观的事。诚如约翰所言,人们总是
  不懂得珍惜眼前所拥有的,直到失去了,方才后悔不已。
  “以一日为单位”解决问题,为求好的效果,希望你能切记,忍耐是必要的。年轻人往往
  缺乏超强的忍耐力,但是为了迎接人生的挑战,忍耐实是不可或缺的。也是医师的法国讽刺
  作家罗比莱斯,早在16世纪时便说过:“坚韧卓绝之人,必能成就万事”。莎士比亚也有相
  同的观点,他说:“不具忍耐力者,实为赤贫之徒。”
  无论有多少困难,事实上至多也不过堆积成一座山罢了。你要做的,只是将问题理清,“
  一次一种”予以解决,从而一波又一波、一日复一日地度过难关。这种方法绝非新创,许多
  人处于艰苦环境时,都是依此方式度过窘境的。你应该锻炼忍耐力,使自己在重重压力之下
  ,仍能保持明晰的思考。
要有勇气去改变自己能改变的事
  要有勇气去改变自己能改变的事
  
  《塔木德》上写道:“当压力出现,迫使我们改变自己的法规时,我们要不顾一切地战
  斗,即使面临强敌也要战斗,生命不息,战斗不止。
  有人问一个犹太老年人,为什么在承受这么多不幸时还能如此快乐。“我读过所有《塔木德
  》中战胜不幸的办法,我也注意到这些办法中经常提到:‘不幸终究会过去,没有任何地方
  说过不幸会一直停留而不离去。’”这是多么乐观的见解!
  《塔木德》中,有许多历经磨难而终成正果的例子,从某种程度上说,生活中每个人或多
  或少都会经历磨难,尽管没有谁愿意经历磨难,但最终几乎人人都因此而变得坚强。
  因此,当你处理日常事务时,应当认识到每件事都不容易,如弗雷德?艾伦所言:“世界
  就像磨刀石,而生活便是那待磨的刀具。”喜剧演员路易?安德森也曾说过:“那些贪图安
  逸的人所说的话,没有什么值得一听的。”
  不管什么人,用什么方式来表达自己的观点,结论总是相同,那些经历过磨难的学生,比那
  些沉溺于安逸的学生更易于成功,那些遭遇过艰难困苦的人,比那些生活在安乐窝里的人更
  有能力克服困难。
  《塔木德》告诉我们,不论在什么情况下,都要心存乐观,预见到前面的光明前途,千万不
  可轻易灰心和放弃,虽然这做起来并不容易。
  不管事情是多么的糟,只要我们把它们认为只是暂时的那就会好得多。“上帝允许我接受我
  不能改变的事,给我勇气去改变我能改变的事,并给我智慧去区分它们的不同”。犹太人这
  句古老的祷告有助于我们分辨出自己该在何处用力,该在何处适可而止。有些限制是真的,
  不是靠你的毅力可以改变的。尼尔?奥斯汀天生一双变形的手,他的父亲说:“儿子,你是
  绝对没办法靠你的双手维生的,所以你最好尽力发展你的脑子”。尼尔接受了自己的限制,
  成为了图书馆界的领导者和受欢迎的作家。
  那些愤怒地跟天生限制过不去的人经常会变得刻薄和有挫折感,慢慢失去自信。因为他们
  怀有对自己不真实的理想,经常会有“方桌腿放进圆洞中”的感觉。他们把一生的时间都花
  在无力改善或只能有限改善的事情上。经常的失败会把他们打垮,使他们失去起码的自信。
  这种人把所有的精力都投注在“不可能的梦想”上,遭受打击是难免的。当然,“不可能的
  梦想”有时是伟大的和令人振奋的,但如果穷一生之岁月来追求一个不可能的梦想则是下下
  策。人们应善于用“实际的梦想”来代替那种“不可能的梦想”。
明白什么是值得冒的经济风险
  四、《塔木德》的经营智慧——借别人的鞋子比赤脚走得快
  明白什么是值得冒的经济风险
  
  《塔木德》上说:“伟人经常犯错误,经常要摔倒,但虫子不会。因为,它们做的事情就是
  挖洞和爬行。”
  我们很容易理解胆量,尤其是冒经济风险的胆量,而这是成功的犹太商人所具有的特征之一
  。战胜生活中的困难并以此获得高收入,显然需要有某种程度的勇气,以及克服恐惧的能力
  。许多犹太商人承认,他们的胆量是在他们的生活中培养并有意识地发展起来的。
  创业的风险是很高的,但只要你能坚持学习、不断努力,事业的回报也将是无限的。
  如果你留意观察,你就会发现过于谨小慎微的投资者是不可能获得巨额财富的。唯有具备极
  强创业精神的投资者才能使世界发生翻天覆地、日新月异的变化。
  有人专门问过1000位高收入者一个简单的问题:“合理的经济风险对于你们在经济上的成功
  有多大的重要性呢?”净资产在1000万美元以上的百万富翁中有41%人回答:“非常重要”
  。而净资产在100万到200万美元的高收入者给出同样回答的,仅有21%。
  愿意冒具有合理回报的经济风险与净资产之间明显存在着重要的联系。那些把自己经济上
  的成功归功于冒经济风险的人,在投资方面并不是瞎撞。他们大多数人认为,把赌博当作自
  己的经济来源是一种愚蠢的选择,比如在抽彩票中,是否能赢全靠运气,而大多数富翁或那
  些想成为富翁的人决不会去玩彩票。大多数人决不去赌博——冒风险者根本就不是赌博者。
  
  善于经营投资的犹太人往往都熟悉概率论,他们知道可能性和期望值。玩彩票的中彩机会
  非常非常之小,以至于,他们认为,“每周用火烧掉几张美元也比把钱丢到彩票中去更强!
  ”他们知道,在大多数的赌博中,尤其是玩彩票,玩者根本无法知道总的数目,所以也无法
  知道中彩的可能性或期望值,期望值肯定要小于总的彩票的价格。玩者除非买更多的彩票,
  否则就无法增加赢的机会。
  一位犹太富翁指出,一周只是投入一美元、二美元或十美元,要获得奖金的期望值是多少
  呢?一张彩票要一美元,要买几百万张彩票才有一张能中到100万美元的彩票。所以,你赢
  的机会是几百万分之一。比如说,共有450万张彩票,你买了一张,你赢的机会是450万分之
  一,而你的期望值只有100万美元。按照风险与回报之比,大多数彩票游戏是顾客包输的游
  戏。
  调查发现,玩彩票与一个人的净资产水平之间有明显的反比例关系。在所有各种净资产类
  型中,千万富翁在过去的30天中玩过彩票的可能性最小;而在同样的30天中,非百万富翁玩
  彩票所占的百分比最高。在过去30天中,有一个玩过彩票的千万富翁就有三个玩彩票的非百
  万富翁,其比率为1比27。注意,这些非百万富翁每年的收入都在10万美元以上。如果他
  们
  把收入中更多一点钱积累起来用于真正的投资,那么,他们是不是也可能会成为百万富翁了
  呢?
  人们计算着“一周只有几元钱”。这不仅仅是钱的问题,还有时间。假如花10分钟买一张
  彩票,包括排队的时间,还有交通所花的时间,假如你每周买一张,这实际上就等于每年花
  520分钟的时间去干一项“听起来要赢一罐黄金、但实际可能性接近于零”的活动。
  反过来,520分钟可以折合87小时;一般的百万富翁每小时将近挣到300美元。因此你就能
  够明白,他肯定不愿意每周都到小区的便民商店一趟去买彩票,每年花去87小时。这87
  小
  时可以用来做更有益的事,比如:工作,学习新技术,与家人和朋友聚会。如果按工作计算
  ,百万富翁每小时可净到300美元,每年87小时就是2600美元,20年总数达到52000美元;
  如果把这些钱同期统统都投资到股票上,那就可能变成好几百万美元。
  千万富翁每小时工作所挣到的钱将近1000美元,每年买彩票花费的时间相当于损失8700美
  元,20年就是174000美元。试想一下,这笔钱如果按以上方式投资,估计收益可达到100万
  美元以上。
  你一定要把玩彩票所花的时间和金钱用于更有效益的活动。太多的人把太多的时间花在几乎
  没有可能赢的赌博上,这种长期的执著绝不可能使你成为一个成功的玩家。
赚钱主要靠知识和智慧
  赚钱主要靠知识和智慧
  
  《塔木德》说:“聪明的人不会特意到大路上去拾金子。”善于动脑的犹太人知道,想要赚
  钱是需要动些脑筋的,只有目光敏锐,见人之所未见,才能把握更多的机会,赚取更多的金
  钱。以下几点原则是数代犹太商人智慧的结晶:
  (1)没有知识的商人不算真正的商人。
  犹太人认为,没有知识的商人不算真正的商人,既然你不是真正的商人,我就没必要和你做
  生意。他们最看不起没文化的商人,犹太商人全都学识渊博头脑灵敏。
  只要与犹太商人呆在一起,特别是和他们共餐时,他们大多非常健谈、滔滔不绝,其渊博的
  知识会让人大为惊愕。正因为拥有如此渊博的知识,他们才具有高智商的头脑,从而才在生
  意场中永立不败之地,成为公认的“世界第一商人”。在犹太人眼里,知识和金钱是成正
  比的,只有丰富的阅历和广博的业务知识,在生意场上才能少走弯路少犯错误,这是能赚钱
  的根本保证,也是商人的基本素质。一个仅能从一个角度去观察事物的人,不但不配做商人
  ,也不能算是一个完整的人,而犹太人做生意,也乐意与学识渊博的人达成业务。
  一个做钻石生意的犹太商人曾问他的合作伙伴:“你知道大西洋底部有哪些鱼类吗?”听者
  乍一听问这个问题,可能都会感到莫名其妙。因为做钻石生意和大西洋底部的鱼类毫无关系
  ,怎么问这样一个风牛马不相及的问题呢?
  但犹太人自有自己的思想:一个钻石商人需要的是一个精明的头脑,对方连大西洋有哪些鱼
  类都了如指掌,可见对钻石的业务知识也同样相当熟悉,那么对巨细俱全的钻石种类的分析
  肯定也是全面周到,和这样的商人合作肯定能赚钱。
  这也从一个方面体现了犹太人的精明之处。
  (2)重视信息的价值。
  犹太民族自古以来就异乎寻常地关注信息。但可以肯定的是,他们当初重视信息的收集
  、整理和运用与金钱无关。古时的犹太人称信息为“兆头”,专指与胜败、生存有关的消息
  。
  《塔木德》一书中就说出了“信息是有价的”。
  希伯来语中的“语言”一词,包含着“产品”、“经营活动”和“信息”三个词的意思。
  犹太人敏感于信息,也许是在不知不觉中受到这一词汇的暗示。
  公元前1300年左右的约书亚,就开始从事“信息”活动了。
  约书亚开始为摩西从事间谍活动,在摩西去世后继承了摩西未竟的事业,统率以色列的12
  个部族征服了约地迦南。
  也许是受约书亚的影响,犹太人中涉足信息业的特别多,而且这些人在犹太社会内部的地
  位都比较高。
  他们在信息的搜索、整理和运用活动中,逐步形成了如下理念:
  ①经济活动能不能顺利开展,与商业活动信息和产品信息皆息息相关。
  ②信息、产品、经营三位一体,构成完整的经济活动。
  ③商品离开了信息,便不能产生价值。通过信息(语言)描述商品,表达商业活动的构想
  ,说明商品的价值,商品才有流通的可能。
  ④能够说明商品功能和表达服务内涵的信息(语言)是最大的商品,是创造价值的资源。
  
  ⑤不断积累零零散散的信息,再对其进行系统整理,也可作为可用的情报。
  基于对信息重要性的清楚认识;罗斯柴尔德财团的创始人、犹太裔的罗斯柴尔德在创业之
  初,就十分重视信息工作。他们一家在世界范围内建立了一张巨大而又高效的情报网,快速
  而又准确的信息以及对整理、运用信息的擅长,是罗斯柴尔德财团长盛不衰、傲视世界的秘
  诀之一。
  伯纳德?巴鲁克是美国著名的犹太裔实业家、政治家和哲人,20多岁就因拥有一双明亮
  而锐利的眼睛而成为百万富翁。
  对于许多人看来是风马牛不相及的事情,巴鲁克都能发现它们之间的内在联系,并在这
  种联系中抓住属于自己的生意机会。
  1899年7月初的一个礼拜天的深夜,不到30岁的巴鲁克仍然通过广播关注着美西战争的
  进展,忽然听到美国海军在圣地亚哥打败西班牙舰队的新闻。
  “美西战争将告一段落,这时吃进股票准能发大财。”巴鲁克马上做出了这样的判断。虽然
  美国的证券交易所礼拜一般不营业,但第二天一早,巴鲁克还是包下了一趟火车,以19世纪
  末最快的速度从家里赶到自己的公司,在私人证券交易所轻轻松松地吃进了大量股票,真的
  创造了一夜暴富的奇迹。
善于思考
  (3)善于思考。
  狄奥力?菲勒出生在一个贫民窟里,和所有出生在贫民窟的孩子一样,他争强好斗,也喜欢
  逃学。唯一不同的是,菲勒有一种天生会赚钱的眼光。他把一辆街上捡来的玩具车修理好,
  让同学们玩,然后向每人收取10美分,他竟然在一个星期内赚回一辆新玩具车。菲勒的老师
  对他说:“如果你出生在富人家庭,你会成为一个出色的商人。但是,这对你来说已是不可
  能的,你能成为街头商贩就不错了。”
  中学毕业后,菲勒真的成了一名商贩。正如他的老师所说的,与贫民窟的同龄人相比,他已
  是相当体面了。
  他卖过小五金、电池、柠檬水,每一次他都得心应手。
  菲勒真正起家靠的是一堆丝绸。这些丝绸来自日本,因为在海轮运输当中遭遇风暴,这些
  丝绸被染料浸湿了,数量足足有一吨之多。这些被浸染的丝绸成了日本人头痛的东西,他们
  想处理掉,却无人问津,就想搬运到港口,扔进垃圾箱,又怕被环境部门处罚。于是,日本
  人打算在回程路上把丝绸抛到大海里。
  港口的一个地下酒吧,是菲勒夜晚的乐园,他每天都来这里喝酒。那天,菲勒喝醉了。当
  他步履蹒跚地走到几位日本海员旁边时,海员们正在与酒吧的服务员说那些令人讨厌的丝绸
  。说者无心,听者有意,他感到机会来了。
  第二天,菲勒来到海轮上,用手指着停在港口的一辆卡车对船长说:“我可以帮助你们把
  这些没用的丝绸处理掉。”结果,他不花任何代价便拥有了这些被化学染料浸过的丝绸。然
  后,他把这些丝绸制成迷彩服、迷彩领带和迷彩帽子。几乎在一夜之间,他靠这些丝绸拥有
  了10万美元的财富。
  从此,菲勒不再是商贩,而成为一名商人。
  商界大家之所以成为巨大财富的拥有者,就在于他们有一个善于思考的大脑。其实,挣钱
  的途径很多,只不过每个挣钱的途径都被蒙上一层薄薄的窗户纸,关键在于你是否有能力看
  到这层窗户纸,和你是否拥有一根捅破窗户纸的手指。
  (4)要相信自己的预感。
  预感是以事实为基础的推论,对这些事实你的大脑已经进行过准确地观察、存储和加工处理
  ,然而你却没有自觉地意识到它们。这是因为这些事实是在某种不自觉的形态下被储存起来
  的。
  旅馆经理康拉德?希尔顿应当把他的巨大成功部分地归功于一种灵活地调谐自己的敏锐预感
  的技能。有一次,他打算买一所芝加哥的老旅店,拍卖人决定卖给出价最高的投标人,而投
  标的数额将在指定的一天公布于众。就在到达这一期限的前几天,希尔顿提出了一份价值
  17万5千美元的投标。那天晚上,他睡觉时模糊地感到一种内心的烦乱,醒来时强烈地预感
  到
  他的投标将不会获胜。“这仅仅是感觉不妙。”他后来说。由于服从了这一奇怪的直觉,他
  又提交了另一份投标数额,18万美元。这是最高的投标,比他少一点的第二号投标额是17
  98万美元。
  希尔顿的预感本来就是涌上心头的、原来储存在他心灵深处的那些事实。自从他年轻时在得
  克萨斯州买下了第一所旅馆,他一直在收集关于这一行的知识。不仅如此,在对芝加哥旅馆
  的投标中,他毫无疑问是知道很多竞争投标人的情况的,仅仅是知道,而并没有能专门地
  把
  它们清楚明晰地联系起来。当他有意识在大脑集合了已知的材料并且提出一个投标额时,他
  的潜意识正在一间巨大而隐秘的仓库里翻找着其他有关信息,并且推论出那个投标额:太低
  了。他相信了这个预感,它竟是令人吃惊的准确。
  你怎样才能知道是否应当相信一种预感呢?一位成功的预言家、已经退休的证券经纪人说:
  “我问我自己,我在没有意识到的情况下已经收集了有关这一问题的材料,这点是否可信呢
  ?对于这一问题我是否已经发现了我所能够发现的所有情况,做了我所能做的一切?如果回
  答是肯定的,而且预感是强烈的,那么我就打算照这样办。”
  “这里要提出两个警告:①千万不要相信诸如买彩票和赌博这类事情上的预感,这样的预
  感决不可能是出自于隐藏在你内心深处的材料库,因为它没有事实可依。②千万不要把预
  感和希望混为一谈。许多拙劣的预感只不过是经过伪装的强烈的愿望而已。”
  (5)要历练敏锐的目光。
  英国一个犹太人詹姆斯原来沾染了恶习,像个花花公子,到处寻花问柳,沉溺赌博,把父亲
  给他的一笔财产花光以后,生活也难以为继时,才觉醒要努力奋斗。浪子回头金不换,詹姆
  斯决心从头做起。他从哥哥那里借来一点钱,自己开办一间小药厂。他亲自在厂里组织生产
  和销售工作,从早到晚每天工作18个小时。汗水浇出的花朵特别艳丽,他把工厂赚到的一
  点钱积蓄下来扩大再生产。几年后,他的药厂办得有点规模了,每年有几十万美元盈利。
  但灵敏的詹姆斯经过市场调查和分析研究后,觉得当时市场药物发展前景不大,又了解到食
  品市场前途光明。因为世界有几十亿人口,每天要消耗大量的各式各样的食物。
  经过深思熟虑后,他于1965年毅然出让了自己的药厂,再向银行贷得一些钱,买下“加云
  坎食品公司”控股权。这家公司是专门制造糖果、饼干及各种零食的,同时经营烟草,它的
  规模不大,但经营类别不少。詹姆斯对该公司掌控后,在经营管理和行销策略上进行了一番
  改革。
  他首先将生产产品规格和式样进行扩展延伸,如把糖果延伸到巧克力、香口胶等多品种;饼
  干除了增加品种,细分儿童、成人、老人饼干外,还向蛋糕、蛋卷等发展。这样,使公司的
  销售额迅速增长。接着,詹姆斯在市场领域上下功夫,他除了在法国巴黎经营外,还在其他
  城市设分店,以后还在欧洲众多国家开设分店,形成广阔的连锁销售网。随着业务的增多,
  资金变得雄厚,詹姆斯又灵机应变,把英国、荷兰的一些食品公司收购,使其形成大集团,
  名声鹊起。到1972年,他的食品连锁店已达2500家,成为英国最大的食品公司了。
  詹姆斯时刻注视着市场风云的变化,灵机应变,逐步由食品行业经营,开拓到地产业、石油
  业、金融业、出版业。经过20多年的经营,他已成为世界20位超级富豪之一了。
  
把握一切可能获利的机会
  (6)把握一切可能获利的机会。
  一个皮鞋专卖店里出售许多质地很好的皮鞋。在这个城市里大家穿的皮鞋几乎全是从这家专卖店里买的。专卖店的老板很希望这个城市的首富犹太人皮尔斯——一家玩具生产商的老板,也能成为他们的顾客。
  于是,专卖店给首富皮尔斯寄去了一双皮鞋并附上一封信,说:“人们非常喜欢穿我们的皮鞋。我们真诚希望您也能成为我们的顾客,盼望您能为这双做工精细的皮鞋寄给我们50块钱。”
  第二天一大早,专卖店收到了一个邮包,里面有个玩具娃娃,娃娃的手里有一封信:
  “人们非常喜欢我的玩具。我很希望您们也会成为我的顾客并购下我厂最近出品的漂亮玩具娃娃,现通过邮包寄上。玩具价格是51块,扣除皮鞋的钱后,您们再给我寄来1块钱就可以了。”
  商场犹如没有硝烟的战场,最终的赢家,往往都是那些善于运用智慧,将商业技巧运用的恰当而得体的人。犹太人皮尔斯的做法,不占便宜不吃亏,幽默与智慧尽显其中。
  (7)正视和把握现实。
  犹太人中流传的一句格言是:“正确判断时机和正直经营,这样做生意就不会太难了。”
  一说起“参孙办公”,大家都会想到商用公事包和皮箱。这个“参孙办公”的创始者史韦达也是犹太人。
  他是在1900年初,跟随父亲从东欧移居到美国。最初,他的父亲在纽约开了一家杂货店,但是经营得很不好。于是,他又搬到芝加哥从事别的买卖,但又失败了。他的父亲因为借了很多钱,已经没法回头了,就全国各地跑。最后,他在科罗拉多州的迪邦市开了一家蔬菜店,还是没有赚到什么钱。看样子,他还要重新尝试了。史韦达看到因日夜奔波而面容憔悴的父亲,就说:“让我来经营吧。”
  当时,迪邦是有名的疗养胜地,每年客人都络绎不绝。在蔬菜店的门口就能看到客人们拎着手提箱从停车场出来,走向疗养地。如果再仔细看,多半回来的客人的手提箱都坏了,只由有一根拎带绑着。他观察到这一点,就把父亲的蔬菜店改成了皮包店。真是近水楼台先得月,这个店因为临近停车场而卖了很多皮包。
  最初,进行供货的是纽约的皮包制造商。很快地,全国的皮包制造商就争相向史韦达的店供货。仅
  仅两年的时间里,史韦达店的皮包销量就在全美首屈一指,店铺的规模也变得越来越大。如果去看史韦达的总店,就会发现它只是一个盖在农村的平房,但里面有纽约最新潮的和由名家设计的皮包。就这样,他的店越来越有名。
  有一次,大生产商们决
  定在纽约宴请史韦达。在史韦达到达的那一天,各个公司的代表或总经理都来到纽约铁路终点站来接站,那景象好像是纽约经济团体的大聚会。但当大家看到从列车上下来的史韦达,都吃了一惊。这位史韦达商会的总经理竟然是一位16岁的少年!
  再以后,史韦达决定自己制造皮包。他致力于制作即使遭受碰撞也不易破损的坚固皮包。他把自己制作的皮包称作“参孙”。为什么呢?他在小时候,一直被一个《圣经》故事感动着,主人公就是一个具有超凡能力的英雄,名字叫“参孙”。他一直不能忘怀这个名字,所以就用它给自己的产品命名,以此来纪念自己儿时的梦。在他的店前驻足的客人们都非常挑剔,正是这个,成了催生“参孙”这个品牌的契机。
  犹太人认为,正确的经商法则是:正视和把握现实,并对现实进行合理的判断,最后靠个人的努力取得成功。
  
你的头脑是你最有用的资产
  你的头脑是你最有用的资产
  
  《塔木德》说:“独特的眼光比知识更重要。”
  美国一所著名学院的院长,继承了一大块贫瘠的土地。这块土地,没有具有商业价值的木材,没有矿产或其他贵重的附属物,因此,这块土地不但不能为他带来任何收入,反而成为支出的一项来源,因为他必须支付土地税。
  州政府建造了一条公路从这块土地上经过。一位“未受教育”的人刚好开车经过,看到了这块贫瘠的土地正好位于一处山顶,可以观赏四周连绵几公里长的美丽景色。他(这个没有知识的人)同时还注意到,这块土地上长满了一层小松树及其他树苗。他以每亩10美元的价格,买下这块50亩的荒地。在靠近公路的地方,他盖建了一间独特的木造房屋,并附设一间很大的餐厅,在房子附近又建了一处加油站。他又在公路沿线建造了十几间单人木头房屋,以每人每晚3元的价格出租给游客。餐厅、加油站及木头房屋,使他在第一年净赚15万美元。
  第二年,他又大事扩张,增建了另外50栋木屋,每一栋木屋有三间房间。他现在把这些房子出租给附近城市的居民们,作为避暑别墅,租金为每季度150美元。
  而这些木屋的建筑材料根本不必花他一毛钱,因为这些木材就长在他的土地上(那位学院院长却认为这块土地毫无价值)。
  还有,这些木屋独特的外表正好成为他的扩建计划的最佳广告。一般人如果用如此原始的材料建造房屋,很可能被认为是疯子。
  故事还没有结束,在距离这些木屋不到5公里处,这个人又买下占地150亩的一处古老而荒废的农场,每亩价格25美元,而卖主则相信这个价格是最高的了。
  这个人马上建造了一座100米长的水坝,把一条小溪的流水引进一个占地15亩的湖泊,在湖中放养许多鱼,然后把这个农场以建房的价格出售给那些想在湖边避暑的人。这样简单的一转手,使他共赚进了25万美元,而且只花了一个夏季的时间。
  正是这个有远见及想象力的人,却未受过正规的“教育”。
  且让我们牢记这项事实:只要能运用各种知识,立即可以变得有教养及有权势。
  在提到上面所叙述的那段故事时,那位以500美元的价格售出50亩“没有价值”土地的学院院长说:“想想看,我们大部分人也许都会认为那人没有知识,但他把他的无知和50亩荒地混合在一起之后,所获得的年收益,却远超过我靠所谓的教育方式所赚取的五年总收入。
  ”
  犹太人认为,知识固然重要,但是,如果没有胆识和魄力的话,你的知识就不能发挥出最大的作用。犹太人还认为,赚钱是天经地义、最自然不过的事,如果能赚到的钱不赚,那简直就是对钱犯了罪,要遭上帝惩罚。犹太商人赚钱强调以智取胜。犹太人认为,金钱和智慧两者中,智慧比金钱重要,因为智慧是能赚到钱的智慧,也就是说,能赚钱方为真智慧。这样一来,金钱成了智慧的尺度,智慧只有化入金钱中,才是活的智慧,钱只有化入智慧之后,
  才是活的钱;活的钱和活的智慧难分。
  亿万富翁亨利?福特说:“思考是世上最艰苦的工作,所以很少有人愿意从事它。”
  “你的头脑是你最有用的资产,但如果使用不当,它会是你最大的负债。”
  世界著名的成功学大师拿破仑?希尔曾著过《思考致富》一书。为什么是“思考”致富,而不是“努力工作”致富?最成功的人士强调,最努力工作的人最终绝不会富有。如果你想变富,你需要“思考”,独立思考而不是盲从他人。富人最大的一项资产就是他们的思考方式与别人不同。如果你做别人做的事,你最终只会拥有别人拥有的东西。而对大部分人来说,他们拥有的是多年的辛苦工作,高额的税收和终生的债务。
  致富有捷径吗?成功学大师拿破仑?希尔的回答是肯定的。
  捷径的定义是,比一般的途径更直接且更快完成某件事情。
  走捷径的人一定知道自己的目的地。他必须走出去,不论中途遇到何种障碍,都必须继续下去,否则永远到达不了目的地。致富的捷径只有简单的一句话:“用积极的态度去追求财富。”
  当你确实以积极的态度思考,自然会有所行动,达成你所有正当的目标。
  乔治?哈姆雷特曾在伊斯诺州的退伍军人医院疗养,他的时间很多,但是除了读书和思考之外,能做的事情并不多。他懂得思考的价值,他对自己充满信心。
  乔治知道很多洗衣店,在烫好的衬衣领加上一张硬纸板,防止变形。他写了几封信向厂商洽询,得知这种硬纸板的价格是每千张美金4元。他的构想是,在硬纸板上加印广告,再以每千张美金1元的低价卖给洗衣店,赚取广告的利润。
  乔治出院后,立刻着手进行,并持续每天研究、思考、规划的习惯。
  广告推出后,乔治发现客户取回干净的衬衫后,衣领的纸板丢弃不用。
  他问自己:“如何让客户保留这些纸板和上面的广告?”答案闪过他的脑际。他在纸卡的正面印上彩色或黑白的广告,背面则加进一些新的东西——孩子的着色游戏、
  主妇的美味食谱、或全家一起玩的游戏。有一位丈夫抱怨洗衣店的费用激增,他发现妻子竟然为了搜集乔治的食谱,把可以再穿一天的衬衫送洗!
  乔治并未以此自满。他野心勃勃,要让自己的事业更上一层楼。他把每千张美金1元的纸板寄给美国洗衣工会,工会便推荐所有的会员采用他的纸板。因此,乔治有了另外一项重要的发现,给别人你所喜欢及美好的事物,你会觉得得到更多!
  缜密的思考和规划为乔治带来可观的财富,他认为一段独处的时间,是招徕财富必要的投资。
  犹太人相信,致富的捷径是:以积极的思考致富并且有积极的心,相信你能,你就做得到!
  不论你是谁,不管年龄大小,教育程度高低,都能够招徕财富,也可以走出贫穷。各行各业的人士,都不要低估思考的价值。即使躺在床上也能思考!即使你躺在医院的病床上,研究、思考及规划,也能致富。
做一个善于发挥自己才智的人
  做一个善于发挥自己才智的人
  《塔木德》上说:“对钱财必须具有爱惜之情,它才会聚集到你身边,越尊重它,珍惜它,它越心甘情愿地跑进你的口袋。”
  对于犹太人来说,生活在这个世界上赚钱是最重要的事。然而,唯利是图,不择手段的拜金主义者在犹太商人中却少得可怜,他们之中大部分人是合法地赚大钱,正所谓:“君子爱财
  ,取之有道”。这些“君子们”知识面广,反应敏捷,判断准确。只要有钱可赚,他们不会放过一切机会。
  成功不是物质上的,而在于才智发挥中得到的满足。善于发挥自己才智的人一定能够享受成功的喜悦。
  要使你的事业成功,你必须备以下几个要素:
  (1)发掘自己独到的才智。人的才智各不相同,正如我们生来就有不同的指纹。每个人从事的职业可以相同,然而,他的才能却是他一个人独具的。
  爱默森曾说过:“每个人都有他自己的使命,他的才能就是上天给他的召唤。……他习惯干某些事情,也容易把某些事情做好,说不定这事是别人做不好的。一个人的抱负也会与自己的能力相当,而巅峰的高度,正和基础的高度成正比。”
  发掘出独具的才能,这是必具的第一步。如果一味地人云亦云,鹦鹉学舌,没有主见和自断的能力,那么即使表面上的成功也掩饰不了那极大的失败。
  没有人生来就注定是个流浪汉,我们没有权利去怨天尤人。我们有义务为自己设计一个理想的归宿,并为达到这一目的而为自己寻找一个具体的计划。只有这样,我们才能找到自己立足的一席之地。我们,特别是年轻人,应该大胆进取,要去开发自己灿烂多彩的世界,而不要因为长辈或薪金的原因被纳入一条安定的轨辙,失落掉应该属于自己的天空。
  别为暂时不知道自己的长处而犹豫不决,勇敢地开拓吧!你就会发现你自己到底能干什么。
  
  (2)诚实。每个人的思想中,都具有比不撒谎、不行骗、不偷盗更积极的道德观。莎士比亚说:“你若对自己诚实,日积月累,就无法对人不忠了。”斯科特说:“我一开始撒谎,就陷入了紊乱的网罗里!”
  自欺的人更会欺骗别人,只要欺哄过别人,此后就不会总对人诚实,仍会欺人。的确,有时候我们不能毫无遮拦地表述自己的观点,但是,现代医学已经证明,自欺是潜意识中烦恼的根源。
  (3)热忱。它是完成任何一件事必不可少的先决条件。或许你确有才华,但才华也须借助热忱的精神,才能发挥尽至。热忱是一种无穷的动力,因此你要理智地克制它,智慧地运用它,以求进步的表现。
  倘若你以热忱来对待生活,你将忘记生命中的怠惰。建造过伦敦52家教堂的建筑师当恩爵士,86岁时退休,此后5年,他一直尽心学习,努力追求文学、天文学及宗教上的知识;古罗马的政治家加图,80岁了还学希腊文;希腊的历史学家布鲁格克,更是在衰老之年才开始研习拉丁文;意大利作曲家威尔第,七八十岁时还作出了像《奥塞罗》、《福斯塔夫》这样的不朽歌剧。除了热忱,还有什么能使余生闪烁出如此多姿多彩的火花呢?
  (4)掌握良机。生意的成功,在于是否能够掌握良机。
  平时,就要选择适当的时机,调查顾客预定购买的物品以及购买时机,这样在销售上,就方便多了。
  举电器商店为例。不论是去顾客家送货或修理,事情办妥后,不要扭头就走,最好再顺便看看他家的电器用品是否有小毛病,同时做一点简单的服务,这样必然会培养顾客对你的信赖感。
  到客户家安装冷气时,在安装过程中,一定要表现出亲切、仔细的态度。同时问问客户,
  是否有认识的朋友要买冷气机。如果他对你有好感,就会把生意介绍给你。
  
靠自己的判断对市场做出分析
  靠自己的判断对市场做出分析
  《塔木德》说:“要相信你自己的判断,任何人的意见都不十分可靠。”犹太商人指出,靠自己的判断对市场做出分析,赚钱就相对容易多了。
  许多人以为,投资是一个充满戏剧性、激动人心的过程。还有人认为,投资包含风险、运气、时机和热点投资消息等诸多因素。有些人自知对投资这个神秘课题知之甚少,因此,他们找到内行一些的投资者,把资金连同信赖一并交给他们。另外一些所谓的投资者要显示他们比其他人懂得多……因此,他们进行投资,以此证明他们智胜一筹,这就是许多人眼中的投资。但真正的犹太富翁眼中的投资却不是这样的。他们认为,投资是一个枯燥无味的计划,是一个通过机械操作而达到富裕的过程。或者说,投资仅仅是一个由固定程序、策略和一系列能使人变富的措施组合而成的计划,这一切几乎能保证你成为富翁。
  既然投资和发财就像照食谱烤面包这样简单,那为什么有那么多人不愿意遵循投资程序呢?
  每100个美国人中只有三个人是富翁,这是什么原因呢?在这样一个致富机会人人平等的国度里,只有少数人成为富翁,这又是怎么回事呢?为什么对大多数人而言,遵循一个简单的计划却难如登天呢?因为遵循一个简单的计划是一件单调而乏味的事情。人性是很容易对老做一件事变得厌倦无聊的,因此他们总要寻求刺激和有趣的事情来做。就是这个原因,导致100个人中只有三个人是富翁。他们起先照计划去做,没过多久,就感到这种日子索然无味。于是他们抛开计划,寻找一种能迅速致富的魔法。他们的一生都在单调和趣味往返交错的过程中度过。所以他们没有成为富翁。他们不能忍受日复一日地遵循一个简单而枯燥的致富计划。许多人认为,投资致富的过程很神奇,同时他们还会认为,如果计划不够复杂,那就不算是个好方案。
  许多犹太富翁认为,只有傻瓜才会去迷恋那些快速赚钱、过眼财富的童话,这种故事只能吸引失败者。如果一种股票为众人熟知并能赚很多的钱,这就意味着好事已过去了或马上就要过去。
  在投资理念方面,犹太富翁和一般人常常是不同的。一般的人往往也能够尽可能利用机会,但他们习惯进行“一揽子”投资。他们联系一家从事经营个人投资业务的中介机构,例如房地产公司、股票经纪人或财务筹划顾问等,然后买下一些东西。这些东西可能是共同基金、房地产信托投资、股票或债券等。这是一条较好的、清楚简单的投资方式,就好像一位商店老板到电脑商店去购买一台组装好的电脑。犹太富翁则常常是那种创造投资机会的投资者。
  这种投资者通常会组织一项交易,如同一个人去买来电脑零部件,然后将其组装成一台电脑。虽然他们连用部件组装电脑的第一步工序都不知道,但他们却清楚应该如何将一个个机会组织起来,也知道谁正在这样做。
  据调查统计,美国近约11%的百万富翁认定“具有优秀的证券投资顾问”是解释他们在经济上成功的非常重要因素。与此形成鲜明对照的是,35%的百万富翁相信“进行明智的投资”是非常重要因素。这比那些相信证券投资顾问的人多出两倍还多。为什么不那么相信“证券投资顾问”呢?尽管多数百万富翁都至少在一家服务性经纪公司开立账户,但绝大多数还是自己作投资决定。
  许多成功的百万富翁对证券经纪人所提出的许多建议并不放在眼里,至少要“打折扣”。他们认为,证券经纪人擅长于买进卖出,但是,如果他们花了大部分的时间在买进卖出上,那么就几乎没时间去研究投资机会。正如一位百万富翁所说:“如果证券投资经纪人真能够预测未来,那他们就用不着老当证券经纪人。他们不可能是预测家。他们只是用钱买进卖出。
  ”
  人们运用自己客观的分析所得出的结论与人们从所谓新闻以及从其他人那里得到的结论往往存在差异,这似乎带给投资者一个近乎永恒的矛盾心理:相信自己还是相信别人。无论投资人信奉何种投资理论,采用何种投资方法和投资技术,他都应该充满信心地相信自己的判断是正确的,这是成功投资人的必备特征。无论何时,人们对市场总是存在两种截然相反的判断,如果所有投资人对市场的判断是一致的,那么这个市场将因为没有买者或没有卖者而无法存在下去。当投资人依据自己的分析做出某一判断时,不可否认,市场上必然存在与之相反的判断,并且这种判断可能通过不同的途径和不同的媒介传到投资人那里。这时,投资人即面临是相信自己还是相信别人的抉择。唯一正确的答案是:相信自己。
  投资人往往缺乏好的信息来源和投资参谋,而他日常所接触的其他投资人在多数情况下是坏主意的来源,从他们那里只能得到廉价的观点以及夸夸其谈的评论,这些观点和评论的唯一作用在于干扰投资人的独立思考,将其引入歧途。
  
眼光盯着未来
  眼光盯着未来
  《塔木德》说:“最昂贵的钻石总是埋藏在不易被发现的地方的。”因此,犹太商人不仅懂得冒险,还懂得眼光要盯着未来的道理。
  在19世纪80年代,约翰?洛克菲勒已经以他独有的魄力和手段控制了美国的石油资源,这一成就不仅取决于他从父亲那里学到的经商哲学,从母亲那里学到的精细、守信用、一丝不苟和笃信宗教的品德,更主要的是他受益于他那从创业中锻炼出来的预见能力和冒险胆略。
  1859年,当美国在宾西法尼亚州泰特斯维尔出现了第一口油井时起,洛克菲勒这位精明的青年商人就从当时的石油热潮中看到了这项风险事业的前景是有利可图的。他在与合伙人争购安德鲁斯—克拉克公司的股权中表现出非凡的冒险精神。
  拍卖从500美元开始,洛克菲勒每次都比对手出价高,当标价达到5万美元时,双方都知道,价已经大大超出石油公司的实际价值,但洛克菲勒满怀信心,决意要买下这家公司,当对方最后出价72万美元时,洛克菲勒毫不迟疑地出价725万美元,最后终于战胜对手。
  年仅26岁的洛克菲勒经营起当时风险很大的石油生意,当他所经营的标准石油公司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控制了美国出售全部炼制石油的90%时,他并没有停止冒险行动。
  到19世纪80年代,利马发现了一个大油田,因为含碳量高,人们称之为“酸油”,当时没有人能找到一种有效的办法提炼它,因此只卖一角五分一桶。洛克菲勒预见到这种石油总有一天能找到一种方法提炼它,坚信它的潜在价值是巨大的,所以执意要买下这个油田。当时他的这个建议遭到董事会多数人的坚决反对,事后他只得说:“我将冒个人风险,自己拿出钱去投资这一产品。如果必要,拿出200万、300万。”洛克菲勒的决心终于迫使董事们同意了他的决策。结果,不过两年多时间,洛克菲勒就找到了炼制这种酸油的方法,油价一下由一角五分涨到一元,标准石油公司在那里建造了全世界最大的炼油厂,盈利猛增到几亿美元,董事会的成员们最后不得不承认,洛克菲勒比他们所有的人都看得远,比他们所有的人都有更加强烈的冒险意识。
  大凡成功的企业家都是战略家,他们有极强的预见能力,他们的眼光盯着未来;他们只要认准一个目标就要锲而不舍地干下去,直到成功为止。
  已签订的合同没有协商的余地
  
  《塔木德》上说:“契约与合同一旦签订,就没有协商的余地了。”
  犹太人做生意十分注重合同。出口商比尔与犹太商人拉克签订了10000箱蘑菇罐头合同,合同规定为:“每箱20罐,每罐100克。”但出口商比尔在出货时,却装运了10000箱150克的蘑菇罐头。货物的重量虽然比合同多了50%,但犹太商人拉克拒绝收货。出口商比尔甚至同意超出合同重量不收钱,而拉克仍不同意,并要求索赔。比尔无可奈何,赔了拉克10多万美元后,还要把货物另作处理。
  此事看来似乎拉克太不通情理,多给他货物也不要。事实不是那么简单。犹太人精于经商,深谙国际贸易法规和国际惯例。他们懂得,合同的品质条件是一项重要条件,或者称为实质性的条件。合同规定的商品规格是每罐100克,而出口商交付的每罐却是150克,虽然重量多了50克,但卖方未按合同规定的规格条件交货,是违反合同的。按国际惯例,犹太商人完全有权拒绝收货并提出索赔,因为,出口商的行为是根本违反合同的。犹太商人此举是站得住脚的。
  此外,还有个适销对路问题。犹太商购买不同规格的商品,是有一定的商业目的的,包括适应消费者的爱好和习惯、市场供需的情况、对付竞争对手的策略等。如果出口方装运的150克蘑菇罐头不适应市场消费习惯,即使每罐多给50克并不加价,进口方的犹太商人也不会接受,因为这打乱了他的经营计划,有可能使其销售通路和商业目标受到损失,其后果是十分严重的。
  最后,还有可能会给买方带来意想不到的麻烦。假设犹太进口商所在国是实行进口贸易管制比较严格的国家,如果进口商申请进口许可证是100克的,而实际到货是150克,其进口重量比进口许可证重量多了50%,很可能遭到进口国有关部门的质疑,甚至会被怀疑有意逃避进口管理和关税,以多报少,要被追究责任和罚款。
  犹太人认为,既然签订了合同,就要严格遵守,这样既显得诚信,又能避免遭受意外损失。
  仅仅看见了眼前利益就不严格履行合同的做法是不可取的。
  
对自己不利也不能违约
  对自己不利也不能违约
  《塔木德》要求:“立誓之事就是对自己有害也不能反悔。”谨守此道的犹太商人奥斯曼善于从长远考虑问题,为了信誉宁愿暂时赔钱,他目光远大的作风给世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
  1940年,奥斯曼以优异的成绩毕业于开罗大学并获得了工学院学士学位,重新回到了伊斯梅利亚城。贫穷的大学毕业生想自谋出路,当一名建筑承包商。这在商人看来简直是白日做梦。奥斯曼也陷入窘境:“我身无分文,但我立志于从事建筑业。为了这种目的,我可以委曲求全,从零开始。”
  奥斯曼的舅父是一名建筑承包商,他曾经开导奥斯曼:要有自己的思想,不要人云亦云。
  奥斯曼为了筹集资金,学习承包业务,巩固大学所学的知识,便到了舅父的承包行当帮手。
  在工作中奥斯曼注意积累工作经验,了解施工所需要的一切程序,了解提高工效、节省材料的方法。一年多的实践后,奥斯曼收获不小,但也有不少感慨:“舅父是一个缺乏资金的建筑承包商。设备陈旧,技术落后,无力与欧洲承包公司竞争。我必须拥有自己的公司,成为一名有知识、有技术、能同欧洲人竞争的承包商。”
  1942年,奥斯曼离开舅父,开始实现自己的成为建筑承包商的梦,他手里仅有180埃镑,却筹办了自己的建筑承包行。
  奥斯曼相信事在人为,人能改变环境,不能成为环境的奴隶。根据在舅父承包行所获得的工作经验,他确立了自己的经营原则:“谋事以诚,平等相待,信誉为重。”创业初期,奥斯曼不管业务大小、盈利多少,都积极争取。他第一次承包的是一个极小的项目——为一个杂货店老板设计一个铺面,合同金只有3埃镑。但他没有拒绝这笔微不足道的买卖,仍是颇费苦心,毫不马虎。他设计的铺面满足了杂货店老板的心意,杂货店老板逢人便称赞奥斯曼,于是奥斯曼的信誉日益上升。奥斯曼的经营原则获得了顾客的信任,他的承包业务日渐发展。
  1952年,英国殖民者为了镇压埃及人民的抗英斗争,出动飞机轰炸苏伊士运河沿岸村庄,村民流离失所。奥斯曼承包公司开始了为村民重建家园的工作,用两个月时间,为160多户村民重建了房屋,他的公司获利54万美金。
  20世纪50年代后,海湾地区大量发现和开发石油,各国统治者相继加快本国建设步伐。他们需要扩建皇宫,建造兵营,修筑公路。这给了奥斯曼一个历史机会,他以创业者的远见,率领自己的公司开进了海湾地区。他面见沙特阿拉伯国王,陈述自己的意图,并向国王保证:他将以低投标、高质量、讲信誉来承包工程。沙特阿拉伯国王答应了奥斯曼的请求。后来工程完工时,奥斯曼请来沙特国王主持仪式,沙特国王对此极为满意。
  “人先信而后求能”。奥斯曼讲究信誉,保证质量的为人处世方法和经营原则,使他的影响不断扩大。随后几年,奥斯曼在科威特、约旦、苏丹、利比亚等国建立了自己的分公司,成为了享誉中东地区的大建筑承包商。
  奥斯曼讲究信誉的做法,在一定情况下会使自己吃亏。但在这种情况下,吃亏毕竟是暂时的,所谓有亏必有盈,某次吃亏或经济利益受损却会给自己长远的事业带来积极的影响甚至长远的影响。
  1960年,奥斯曼承包了世界上著名的阿斯旺高坝工程。地质构造复杂、气温高、机械老化等不利因素给建筑者带来了重重困难,从所获利润来说,承包阿斯旺高坝工程还不如在国外承包一件大建筑。奥斯曼为了国家和人民的利益,克服一切困难,完成了阿斯旺高坝工程第一期的合同工程。但随后却发生了一件奥斯曼意料不到的事情,让他吃了大亏。
  纳赛尔总统于1961年宣布国有化法令,私人大企业被收归国有。奥斯曼公司在劫难逃。国有化后,奥斯曼公司每年只能收取利润的百分之四,奥斯曼本人的年薪仅为35万美元。这对奥斯曼和他的公司都是一次沉重的打击。奥斯曼没有忘记自己的诺言,他委曲求全,丝毫不记恨,继续修建阿斯旺高坝。
  纳赛尔总统看到了奥斯曼对阿斯旺高坝工程所作的卓越贡献,于1964年授予奥斯曼一级共和国勋章。奥斯曼保全了自己的形象与自己的处事原则。他并没有白吃亏,1970年萨达特执政后,发还了被国有化的私人资本。奥斯曼公司影响扩大,参加了埃及许多大工程的单独承包。奥斯曼本人到1981年拥有40亿美元,成为驰名中东的亿万富翁。
  精明的犹太人相信,千金一诺是非常有意义的原则,它可以在你受挫折的时候给你必要的支持,保证你有足以东山再起的人际关系,它可以给你带来可靠的机遇,因为你已经赢得了别人的信赖和承诺。
  
每次生意上的合作都是初交
  每次生意上的合作都是初交
  《塔木德》要求:“把每次生意都看作一次独立的生意,把每次接触的商务伙伴都看作第一次合作的伙伴。”
  不管是在为人处世还是在做生意方面,犹太人都是非常谨慎的,他们所奉行的基本原则是:“每次都是初交。”
  有个日本商人请一位犹太画家上馆子吃饭。坐定之后,画家便取出画笔和纸张,乘等菜之际,给坐在边上谈笑风生的女主人画起速写来。
  不一会儿,速写画好了。画家递给日本商人看,果然不错,画得形神毕具。日本商人连声赞美道:“太棒了,太棒了。”
  听到朋友的奉承,犹太画家便转过身来,面对着他,又在纸上勾画起来,还不时向他伸出左手,竖起大拇指。通常画家在估计各部位比例时,都用这种简易方法。
  日本商人一见这副架势,知道这回是在给他画速写了。虽然因为位置关系,看不见他画得如何,还是一本正经摆好了姿势,让他画。
  日本人一动不动地坐了约有10分钟。
  “好了,画完了。”画家说。
  听到这话,日本人才松了一口气,迫不及待地凑过去一看,不禁大吃一惊,画家画的根本不是那位日本商人,而是他自己左手大拇指的速写。
  日本商人连羞带恼地说:“我特意摆好姿势,你却作弄人……”
  犹太画家却笑着对他说:“我听说你做生意很精明,所以才故意考察你一下。你也不问别人画什么,就以为是在画自己,还摆好了姿势。从这一点来看,你同犹太商人相比,还差得远了。”
  到这时,那位日本商人方才明白自己错在什么地方:看见画家第一次画了女主人,第二次又面对着自己,就以为一定是在画他了。
  日本商人犯了一个犹太人不会犯的毛病:以为有了第一次,便会有第二次。
  而实际上,在犹太人的生意经上,明确地写着一条,叫做:“每次都是初交”。
  哪怕同再熟的人做生意,犹太人也决不会因为上次的成功合作,而放松对这次生意的各项条件、要求的审视。他们习惯于把每次生意都看作一次独立的生意,把每次接触的商务伙伴都看作第一次合作的伙伴。这样做,就不会因自己对对方的先入之见而掉以轻心。
  犹太人认为,在生意场上,守信是一种基本道德;而谨慎则能避免因对方的失信给你造成巨大的损失。
  奉行公平、不欺诈的经商之道
  
  《塔木德》规定:“商品的市价尚未形成之前,不能贱卖商品。”
  公正的经商之道在犹太人之中表现得十分彻底。我们如果看一个《塔木德》在买卖上的判例就能明白了。
  比如,A和B之间要进行四斗小麦和10两银子的买卖。如果卖主A向买主B要求,如果不能现在支付10两银子而是延迟到几个月后小麦成熟的时候,就要支付12两。这种情况下,《塔木德》会判定A的要求无效。为什么呢?先不管这四斗小麦是不是在现在进行买卖,对同一商品设定双重的价格不但是破坏了买卖商品的价格公正原则,事实上还在延期付款的情况下收取了B的利息。
  如果是在收取租金的场合就不一样了。也就是说,借用土地一年,总共费用是10两银子,如果每月还一两不算是违法。在最初契约建立的时候,如果“按月付款”和合同的条款有冲突,借方可以按照自己的支付能力任意选择付款的方式。
  反过来说,以四斗小麦在收获期返还为条件,那就禁止在现在就把小麦借出去。为什么呢?四斗小麦现在是10两银子,到了收获期,如果是丰产,那价格可能暴跌到8两;如果是减产,那可能暴涨到12两。所以,如果只是“在收获期归还等量的小麦”,很有可能给贷者带来不当损失或是额外的利益。鉴于此,这种情况下,首先要明确四斗小麦的时价,在这个基础上,等小麦收获的时候用等量的金钱或是小麦来归还。
  物价的稳定对于流通经济十分必要。不正当地抬高物价自不必说,相反地,压低物价也是不可取的。特别是,如果谁先进入市场,将商品以低价出售,那这种商品的价格会在整个市场上暴跌。这种行为是《塔木德》最为禁止的。“商品的市价尚未形成之前,不能贱卖商品”。这并不是禁止投机,而是禁止个人控制市场的行为。
  如果价格适中,生产者和消费者都会满意。但是,如果有人在别人的小麦还没有收获的时候就低价出售自己的小麦,那带来的影响会波及到其余的全体农民。低价当然受一般的消费者欢迎,但结局是:由低价造成的损失会转嫁到别的商品上,这样对消费者和生产者都没有好处。
  犹太人认为,公正的经商之道对买方和卖方都有利。如果向一方倾斜,交易就很难持久。
  在交易中,犹太人认为,即使事先未获任何保证,也有权利要求购买的商品具有良好的品质。去购物,就是意味购买没有瑕疵的商品。就算商家在交易中,宣称“货物出门,概不退换”,一旦该商品确有瑕疵,买方仍然有权要求退货。并且,商人们也得同意退货。
  在做生意过程中,犹太人很注意“交易要讲道理”这一从商诤言,可以说,犹太商人是世界上讲道理的买卖人。其中所谓的道理,就是公平、不欺诈。
  犹太人在全世界各民族中能够崛起,成为最会做生意最成功的商人,与他们的这一经商智慧取信于人大有关系。
  
说出商品的优点也是诚信的表现
  说出商品的优点也是诚信的表现
  纵横五大洲,经商数千年,绝少有犹太商人坑蒙拐骗的事例,他们一般不经营假冒伪劣产品,不做短斤少两的事,他们以诚信经商立世。
  犹太商人的诚信来自于其传统和宗教文化。《塔木德》中有许多关于贸易活动中诚信原则的规定,这在某种程度上表现了犹太人的远见卓识。作为一种弱势存在,如果不守诚信,犹太共同体必定早已消失。
  有趣的是,犹太人对诚心有更深入的认识。
  有一个贫穷的妇人到集市上去卖苹果。
  她的苹果在这个集市上是最上乘的,但她就是没有向顾客宣布这一点。从上午到傍晚,她的苹果一个也没卖出去。
  这时,一个拉比来到她的摊位前。
  “充满智慧的拉比啊,我没有钱买安息日所需要的东西了。”妇人向拉比抱怨。
  拉比没有回答她,而是弯下身子把苹果观察了一番,然后跨到附近的一个大石头上高声叫喊:
  “谁想买这最好的苹果?”
  “谁想买这最好的苹果?”
  “谁想买这最好的苹果?”
  三声过后,穷妇人的苹果摊位就被人们包围了。他们连看也不看就纷纷掏钱抢购,以致价格被自动抬高到了市场价的三倍。
  苹果被卖得一个不剩了,还有顾客向这边赶来。
  拉比这时在高处向众人说:
  “善人们,你们如果从商,必得坚守诚信。如果你们的商品有缺陷,你们要高声宣布出来;如果你们的商品是市场上最好的,也要大声宣布:‘它是最好的’。”
  “它是最好的就是最好的,为什么还要宣布呢?”一个年轻人问。
  “善人啊,你如果不宣布出来,顾客就会去选购不好的商品,把市场上最差的商品带回家。你不宣布出来,就是帮助奸诈的商人欺骗顾客啊!”
  即使1美元也要赚
  
  “倘若可以多赚1美元,只要有这种机会,我就绝对不放弃。”一位喜欢钻研《塔木德》的犹太商人说,“即使1美元也要赚”。许多逐步走向成功的人士正是这样做的。
  美国西部是一个非常诱人的地方,许多人都跑到那里打工,梦想到那里捞一个世界,挣更多的钱。其中有两个年轻人,一个是约翰,一个是斯蒂芬,他们在路上偶然相遇了,说起去打工的事情,两个人都对未来充满了希望,他们来到美国西部,就开始不断地寻找机会。
  
  有一天,二人同行时,有一枚硬币躺在地上,约翰看也不看就抬着头过去了,而斯蒂芬却毫不犹豫的把那枚硬币捡了起来。约翰看着斯蒂芬不由得露出了鄙夷的神情,他想:真没出息,一枚硬币也要捡,哪像干大事业的人!而斯蒂芬却想:看着让钱白白地从身边溜走,怎么能成就事业呢?
  两个人又同时走进一家小公司。工作很累,工资也低,约翰不屑一顾地走了,而斯蒂芬却高兴地留了下来,努力地工作着。约翰走了一家又一家的公司,他在不断努力地寻找着机会。
  两年后的一天,两人在街上相遇了,斯蒂芬由于努力地工作,已经干出了一番事业,自己成了老板,而约翰却仍然没有一个固定的工作。
  约翰感到非常不理解:斯蒂芬是一个连硬币都捡的人,这么没出息,怎么可能做出一番事业了呢?想成就大的事业,必须肯从小事做起。因为你连一枚硬币都不要,只是一味地盯着大钱,就很难发现和把握生活中的机会,小钱都抓不住,怎么能抓住大钱呢?
  “即使是1美元也要赚”的挣钱术表明:犹太人惯于采取“化整为零,积少成多”的战略,最后战胜强大的对手。实行积少成多的谋略,必须做到心怀大志,对前程自信;如果自惭形秽,胸无大志,永难成功。同时,还要具有坚忍不拔的意志和扎扎实实、埋头苦干的精神。
  犹太人的忍耐,创造出犹太人赚钱的信念:“在忍耐中争取我们应得到的一切,你要为我的忍耐付出代价。”犹太人的坚定耐心和具有悠久历史的忍耐力是常人难以置信的,但是,他们的忍耐也是有先决条件的,是有“度”的。精明的犹太商人最擅长计算,他们有极强的判断能力。如果他们认为自己的合作伙伴在某方面有利于自己,能够为自己带来钱财,那么,他们就可以坚定的耐心,等待对方转变心情或者等待时机的到来。
  
借别人的鞋子比赤脚走得快
  借别人的鞋子比赤脚走得快
  《塔木德》说:“没有能力买鞋子时,可以借别人的,这样比赤脚走得快。”
  “做商业是十分简单的事。它就是借用别人的资金!”小仲马在他的剧本《金钱问题》中是这样说。
  是的,做老板和商业就是这样的简单:借用资金来达到自己的目标。这是一条致富之路。
  富兰克林是这样做的,希尔顿是这样做的,恺撒也是这样做的。即使你很富裕,对于这样的机会,你也不应放过。
  在生意场上,借钱也是资产的一种,故拥有借钱能力亦可说是经营者的一项重要才能。
  如果能将借钱的能力与运用资金的能力互相配合,必可由一文不名变成一个大富翁。当然,这种事情说来容易,做起来却很难。
  美国具有商人之神称谓的约翰?华那卡虽然出生穷困家庭,缺乏良好的学校教育,但后来他竟成为美国的百货巨子,甚至被列入名人传记中。他14岁就离开家到书店当学徒,历尽艰苦,然后一边从事推销工作,一边积累资金,独资经营一家店铺。而后,华那卡不断地构思发展新公司,最后他终于成功了,而且被尊为美国商业界的权威。
  从丰富的实际经验中,他想出生意成功的方程式:
  生意的成功=他人的头脑+他人的金钱。
  这个方程式的意思是这样的,如果希望在商场上成功,就应该巧妙地运用他人的智慧和金钱以创造利益。请特别留意,如华那卡那样成功的企业家,能自由使用上亿美元的个人资金,其设计的成功方程式竟然也需借用他人力量,故而可见借用他人金钱的重要。
  美国第一旅游公司副董事长尤伯罗斯,在任第23届洛杉矶奥运会组委会主席时,为奥运会盈利15亿美元。他也是靠着非凡的“借术”而成功的。
  奥运会,当今最热闹的体育盛会,却穷得丁当响。1972年在联邦德国慕尼黑举行的第20届奥运会所欠下的债务,久久不能还清。1976年加拿大蒙特利尔第21届奥运会,亏损10亿美元。
  1980年在莫斯科举行的第22届奥运会耗资90多亿美元,亏损更是空前。从1898年现代奥运会创始以来,奥运会几乎变成了一个沉重的包袱,谁背上它都会被它造成的巨大债务压得喘不过气来,在这种情况下,洛杉矶市却奇迹般地提出了申请,它声称将在不以任何名义征税的情况下举办奥运会。特别是尤伯罗斯任组委会主席后更是明确提出,不要政府提供任何财政资助,政府不掏一分钱的洛杉矶奥运会将是有史以来财政上最成功的一次。
  没有资金怎么办?借。在美国这个商业高度发达的国家,许多企业都想利用奥运会这个机会来扩大本企业的知名度和产品销售,尤伯罗斯清楚地看到了奥运会本身所具有的价值,把握了一些大公司想通过赞助奥运会以提高自己知名度的心理,决定把私营企业赞助作为经费的重要来源。他亲自参加每一项赞助合同的谈判,并运用他卓越的推销才能,挑起同业之间的竞争来争取厂商赞助。对赞助者,他不因自己是受惠者而唯唯诺诺,反而对他们提出了很高的要求。比如,赞助者必须遵守组委会关于赞助的长期性和完整性的标准,赞助者不得在比赛场内、包括空中做商业广告,赞助的数量不得低于500万美元,本届奥运会正式赞助单位只接受30家,每一行业选择一家,赞助者可取得本届奥运会某项商品的专卖权。这些听起来很苛刻的条件反而使赞助具有了更大的诱惑性,各大公司只好拼命抬高自己赞助额的报价。仅仅这一个妙计,尤伯罗斯就筹集了385亿美元的巨款,是传统作法的几百倍。另外赞助费中数额最大的一笔交易是出售电视转播权。
  尤伯罗斯巧妙地挑起美国三大电视网争夺独家播映权的办法,借他们竞争之机,将转播权以28亿美元的高价出售给了美国广播公司,从而获得了本届奥运会总收入三分之一以上的经费。此外,他还以7000万美元的价格把奥运会的广播权分别卖给了美国、欧洲和澳大利亚等。
  庞大的奥运会,所需服务人员的费用是一笔很大的开销。尤伯罗斯在市民中号召无偿服务,成功地“借”来三四万名志愿服务人员为奥运会服务,而代价只不过是一份廉价的快餐加几张免费门票。
  奥运会开幕前,要从希腊的奥林匹亚村把火炬点燃,空运到纽约,再蜿蜒绕行美国的32个州和哥伦比亚特区,途经41个大城市和1000个镇,全程15万公里,通过接力,最后传到洛杉矶,在开幕式上点燃火炬。以前的火炬传递都是由社会名人和杰出运动员独揽,并且火炬传递也只是为了吸引更多的人士参与奥运会,有的国家花了巨资也吃力不讨好,有的国家干脆用越野车拉着到全国转一圈就完了。尤伯罗斯看准了这点:以前只有名人才能拥有的这份权利、这份殊荣,一般人也渴望得到。他就宣传:谁要想获得举火炬跑一公里的资格,可交纳3000美金。人们蜂拥着排队去交钱!是他们找不到地方花钱吗?不是。他们都认为这是一次难得的机会,因为在当地跑一公里,有众多的亲朋、同事、邻里观看,在鼓掌,在喝彩,这是种巨大的荣誉。仅这一项又筹集了4500万美元。
  另外,在门票的售出方式上,打破以往奥运会当场售票的单一做法,提前一年将门票售出,由此获得丰厚的利息。由于尤伯罗斯成功的经营,奥运会总收入619亿美元,总支出为469亿美元,净盈利为15亿美元。收入结果公布后,一下子轰动了全世界。
  借他人的“钱袋”、“脑袋”,发自己的小财,需要胆识,更需要技巧。犹太人的一句经商名言:“如果你有1元钱,却不能做成10元甚至100元的生意,你永远成不了真正的企业家。”所谓生意的成功,并不是只顾实行自己的构想,而是巧妙地运用他人的智慧和金钱,以创造另一番事业。而生意之所以失败,则是其中的经营者被成功冲昏了头脑,不知不觉地走向自我zhuanzhi;凡事以个人构想为中心,要下属执行,漠视了其他人的意见,无形中是把所有人的智慧抹煞,倒退至一个人经营的局面。
  如果有雄心在商业上大干一番成就,必须借用别人的资源;固守个人风格,只会困于“自己”的圈子,永远成就不了宏大的事业。
  
保全借贷人的饭碗
  保全借贷人的饭碗
  
  犹太人认为,保全借贷人的饭碗,也就是保全自己的饭碗;借贷人的饭碗碎了,自己的饭碗
  也就危险了。
  犹太圣典《塔木德》蕴含着这样一个朴素的真理:借贷人的外衣如果是仅剩的财物,那
  么作为抵押品的这件外衣,必须在日落时分归还。
  为了限制出借人的蛮横,并使借贷人的经济行为得到健康发展,《塔木德》又向犹太人
  做出这样的明确规定:“出借人不可无偿居住于借贷人的家里,也不可用偏低的价格从借贷
  人手中租借房屋。”
  现实生活中,拥有一幢大厦却资金不足的人随处可见。假如他准备利用这幢大厦来开办旅
  馆,那么他必须向银行或向私人借钱。在争取借款的过程中,他极有可能表示愿意将大厦的
  某一层租给银行,而价格比市价低许多;也极有可能表示愿意将旅馆的某一间或几间屋子租
  给私人,房租也基本上是象征性的,甚至干脆不收钱。
  这种承诺在《塔木德》中是被禁止的,因为低租金或者数额为零的租金在《塔木德》中
  被视为贷款的利息。而利息在犹太人中是被禁止的。
  《塔木德》要求贷款给开办旅馆的人不要企图占便宜,而要让开办旅馆的人尽可能地发挥
  他的每一份资产(每一层楼或每一间屋子)的作用,在尽可能短的时间里归还全部贷款。
  借贷人手中尚有房屋向社会出租这一经济手段,可以如此作为,如果借贷人仅仅只剩下一
  件外衣,而他乐意将这件外衣作为抵押物,那该怎么办呢?
  道理是一样的。这个极度贫穷的借贷人不会连一点劳动的能力都没有,他可以在休息权得
  到保障、健康权得到保障的前提下,把这点劳动的能力维持下去,发挥这种能力,以尽快归
  还贷款。
  所以,如果仅仅剩下一件外衣的穷人向我们借贷,我们可以在他乐意的前提下,把他的
  外衣作为一种对信用的认可而妥善保管起来,同时记住:在日落时分一定把外衣归还。
  在夜里,这个贫穷的借贷人如果连一件覆体的衣物都没有,那么他就会因最低限度的休
  息权被你剥夺而健康受损。
  我们难道还指望一个又病又穷的人归还贷款吗?
  如果我们就是这仅剩一件外衣的借贷人,那么我们必须牢记:这唯一的外衣不可用来抵
  押。保证我们身体的健康,是我们恪守信用的明证。健康是人人的饭碗,它可以经历受损再
  经历恢复,但一旦失去便不再来。
  《塔木德》明令禁止向借贷者征收利息,这种禁令目的在于保护弱者,更在于促进市场的
  成熟,并不是否定营利活动。
  也许是源于在长期流浪中形成的应对危机的传统,犹太人擅长经商的秘密在于他们的经营策
  略,更在于他们能够全过程地监控资产的流动,每每能够尽快地回收资金。
  多射几箭就能中靶
  
  《塔木德》上有这样一句话:“箭法再差,多射几箭也可能碰在靶子上。”这句看似平常的
  话却启发了很多人赚钱的思维。
  有一天,乔治在删除垃圾电子邮件的时候,看到这样一个标题:令人吃惊的足总杯比赛预测
  ,他好奇地点开了它,里边写着:
  “亲爱的球迷,我们知道你是个怀疑论者,凡事不会轻易相信,可我们确实已经设计出了
  绝对准确地预测足球比赛结果的奇妙方法,今天下午,英国足总杯将进行第三轮比赛,对垒
  的是考文垂队和谢菲尔德联队,我们预测考文垂队将会取得胜利。”
  乔治看过后,轻蔑地一笑,没有当回事,晚上,他收看电视里的比赛结果,考文垂队果然
  势如破竹地赢了。
  三个星期后,乔治又收到了那个人的一封电子邮件:
  “亲爱的球迷,你是否还记得,在上一轮足总杯比赛中,我们曾事先准确地预测了考文垂
  队获胜?今天考文垂队要和米德尔斯堡队交手了,我们的预测是,米德尔斯堡队获胜。同时
  我们强烈地奉劝你不要和别人去赌输赢,但请你密切关注比赛结果,看看我们的预测结果是
  否准确。”
  那天下午,双方打成了1比1平局。考文垂队本来很强,却完全没有发挥出来。而在次日加
  赛时,米德尔斯堡队却以2比0的比分胜出,这回乔治有点惊讶了。
  过了几天,那个人的电子邮件又来了,预测米德尔斯堡队将在第五轮比赛中失利,特伦密
  尔队将会打败它,结果果然如此。
  而在四分之一决赛之前,那封电子邮件又告诉乔治:特伦密尔队将老老实实地输给陶顿亨
  队。事实果然如此,
  四次预测,四次全都说中了。
  接着,那个人在电子邮件中对乔治说:
  “我们买断了一个数学家最新的研究成果。现在你大概相信,我们确实很有把握,能够料
  事如神。在半决赛中,阿森纳队将会打败伊普斯维奇队。”
  乔治是个不服气的人,他通知了许多朋友,下午一起看球赛直播,并且计划在阿森纳输掉
  后,大肆羞辱那个信口开河的家伙。但是在落后的情况下,阿森纳队奋起直追,最后竟以2
  比l获得了胜利。太不可思议了!
  第二天,那个不可思议的邮件又来了,它这次说:
  “亲爱的球迷,你已经体验了我们神奇的足球预测,现在你信服了吧?我们已经做出了五
  次正确的预测,五发五中,你一定会同意它绝非运气,尤其是所有的冷门我们都猜中了。现
  在我们和你做一笔特殊的交易:在一个月的时间内,我们向你提供比赛预测,你只需支付20
  0美元的订金,然后发一封电子邮件,把参赛的两个队告诉我们,我们就会将预测结果通知
  你。
  我们殷切地盼望收到你的订单。”
  200美元的要价确实不低,但如果事先能知道哪一个队会赢,就完全可以从彩票商的手中
  赢来20万美元。
  当然,乔治也怀疑过,他们是暗地里操控球赛的财团,或者是黑社会,但是这一切都与乔
  治没关系,只要预测结果准确就行了。于是,他掏出了200美元。
  事实上,这些人不过是一群想赚钱的“奸商”,他们只是懂得一些数学知识,知道经多次试
  验,小概率事件也会频频出现,这和“箭法再差,多射几箭也可能碰在靶子上。
  ”的意思是一样的。
  一开始,他们向球迷发了6400封邮件,一半是预测甲队获胜,另一半是预测乙队获胜,于
  是,就有3200人得到的预测是准确的,另一半人则会把它当成一个笑话忘掉。
  下一次,他们只给得到“正确预测”的3200人发送邮件,一半是预测丙方获胜,另一半是预
  测丁方获胜……依此类推。所谓的“预测者”,总是继续给得到“正确预测”的一部分人发
  送新邮件,最后,剩下200人收到的预测结果便全部是正确的,他们当然会认为这个预测绝
  对灵验。其中假如有50人掏出200美元,对于骗局的策划者来说,就是一笔很可观的收入了
  。因为他们除了发电子邮件,不需要任何本钱。
  
不盲目涉足自己不熟悉的领域
  不盲目涉足自己不熟悉的领域
  
  《塔木德》中有这样一个故事:
  有个农夫,由于庄稼种得好,生活过得很惬意。村子里的人都夸他聪明,并有人断言只要他
  做生意,肯定能发大财。
  农夫的心就痒痒了,和妻子商量要做生意。他的妻子是个明白人,知道他不是做生意的料,
  就劝他打消这个念头。
  但农夫主意已定,妻子怎么说都不行。见劝说无用,妻子就说,做生意总得有本钱吧,你明
  天就把家中的一只山羊和一头毛驴牵进城去卖了吧。妻子说完就回娘家了,找来三个人,对
  他们如此这般地叮嘱了一番。
  第二天,农夫兴冲冲地上路了。他妻子找来帮忙的人偷偷地跟在他的身后。
  农夫贪睡,第一个人乘农夫骑在驴背上打盹之际,把山羊脖子上的铃铛解下来系在驴尾巴上
  ,把山羊牵走了。
  不久,农夫偶一回头,发现山羊不见了,忙着寻找。这时,第二个人走过来,热心地问他找
  什么。
  农夫说山羊被人偷走了,问他看见没有。第二个人随便一指,说看见一个人牵着一只山羊从
  林子中刚走过去,准是那个人,快去追吧。
  农夫急着去追山羊,把驴子交给这位“好心人”看管。等他两手空空地回来时,驴子与“好
  心人”自然都没了踪影。
  农夫伤心极了,一边走一边哭。当他来到一个水池边时,却发现一个人坐在水池边,哭得比
  他还伤心。
  农夫挺奇怪:还有比我更倒霉的人吗?就问那个人哭什么。
  那人告诉农夫,他带着一袋金币去城里买东西,走到水边歇歇脚,洗把脸,却不小心把袋子
  掉进水里了。农夫说:“那你赶快下去捞呀。”那人说自己不会游泳,如果农夫给他捞上来
  ,愿意送给他20个金币。
  农夫一听喜出望外,心想:这下子可好了,羊和驴子虽然丢了,可能到手20个金币,损失全
  补回来还有富裕啊。他连忙脱光衣服跳下水捞起来。当他空着手从水里爬上岸,他的衣服、
  干粮也不见了,仅剩下的一点钱还在衣服口袋里装着呢。
  当农夫回到家,惊奇地发现山羊和毛驴竟然还在家中,他的妻子说:“没出事时麻痹大意,
  出现意外后惊慌失措,造成损失后急于弥补。你连这些基本的风险都预料不到,又怎么能在
  商海里征战呢,还是老老实实地在家中种地吧!”
  犹太商人尽管精于商道,但对于自己不熟悉的领域,如果没有足够的本领与能力,还是不会
  轻易涉足的。他们认为,那样做的结果,除去失败,没有第二个结局。
  踏踏实实,做好本行
  
  《塔木德》说:“没有哪种行业比另一种更好。”聪明的犹太商人知道,想要赚取更多的钱
  ,主要不在于你干什么,而是取决于你怎么去干。
  加拿大的第二大城市蒙特利尔市建在圣劳伦斯河的一个岛上,圣劳伦斯河可以说是加拿大东
  部人民的母亲河。在蒙特利尔市有一条很著名的街道叫圣劳伦斯街。在这条街上,有一家同
  样著名的餐馆,这是一家犹太人开的熏肉店。这家熏肉店,据说是早年由从波兰或罗马尼亚
  过来的犹太移民所开。这家烤肉店在当地既不占先机,也不占主流,但她却开得很有特色,
  很有名气。她的名气甚至使她成了城市的一个亮点,不仅当地的食客很多,外地来的也不少
  ,很多旅游方面的杂志甚至把她列为蒙特利尔市的一个重要景点。于是近处的、远处的,东
  方的、西方的,有钱的、没钱的,喜欢的、不喜欢的(仅是慕名而已),都涌到了这里,使
  这里每天都要出现排队候餐的盛况。
  圣劳伦斯街是一条很古老的街道,那里的建筑物大多显得很陈旧,而这家店的店面就更
  是不起眼了——仅有一间单开门铺面。里面的店堂实在太小,恐怕不会超过50平方米;设施
  也很陈旧,不过这里的卫生却一点都不含糊。
  犹太人的熏肉店其实就是另一种形式的快餐食品店。这里可供选择的主食也真是简单得很,
  除了面包夹熏肉的三明治食品,还有烤牛排或牛肝,但最出名的当然还要数熏牛肉(客人大
  多点了这道菜)。这些东西的价格很便宜,也就4~7个加元左右,在当地也就是一餐汉堡包
  的价钱。此外,她既是老外们可以接受的主流食品(面包三明治),又与当今最流行的汉堡
  包风味迥然不同。汉堡包大多加有很多奶酪,而这里就是熏肉或烤肉味,汉堡包配餐的饮料
  大多是可乐,而这里的客人大多点的是一种带甜酸味的樱桃可乐。
  店里做的熏肉,都是选上等牛肉为原料,制作过程也相对复杂。据说是要先将牛肉腌10天以
  上,然后再熏10个小时。由于配料用的是祖传秘方,因此更增加了它的神秘色彩。不过该店
  做出来的肉的确很香,很嫩,也很松软,嚼在嘴里感觉它很快就化渣了。
  餐饮业素来竞争激烈。当地其他餐馆的生意并不好做。可犹太人的熏肉店,据说已传了三
  代,而这家店的生意一直都很红火。但这么多年,他既不开分店,也不搞装修,甚至没风格
  。想来,也许第一代犹太老人远涉重洋来到这里时,他首先考虑的还是如何靠手艺谋生,当
  他在这里找到市场、打开销路时,他可能压根儿就没想到过要冲出什么洲,走向什么界。估
  计在他们心里,做熏肉的就应当做好熏肉。几十年下来,不赶新潮,却能独树一帜;虽然一
  直固守传统,却也能跟上时代;朴实无华,却能声名远播;不搞扩张,却照样赚得盆满钵满
  。看来找准位子,踏踏实实,做好本行,也一样能找到生存发展的良机。
  犹太人素以生意精明而著称于世。北美这边的很多商界巨头,都是犹太人。做大做强了的暂
  且不提,像烤肉店这种做小做精的,也很让人羡慕。当外面的、全球的餐饮同行为竞争而杀
  得天昏地暗、人仰马翻时,蒙特利尔的犹太老人却几十年如一日地拨弄着他的熏肉。当这位
  老板一天下来,照样坐在壁炉边计算着收银机里流出的净利润时,你想想,那该是一件多么
  惬意的事情呀!
  
合约要考虑的是合法而不是道德
  合约要考虑的是合法而不是道德
  
  犹太商人很清楚,商业场上,首要的不在于道德不道德,而在于合法不合法。只要合约是在
  双方完全自愿的情况下达成并且符合有关法规,那结果再不公正,也只能怪吃亏一方自己。
  为什么事先不考虑周全?
  正因为这个道理,《圣经》上才堂而皇之地记下了关于雅各的一个典故。
  相传以色列人是由12个部落构成的,这12个部落各自的祖先,原是同父异母的兄弟,他们的
  父亲叫雅各。早先的时候,雅各曾流浪在外,为其母舅暨日后的岳父拉班牧羊。在报酬问题
  上,雅各主动提出,不需另外支付工价,只要以后新生出的小羊中,凡是带斑点的、有花纹
  的或是黑色的,就归他所有,其他颜色的,都归拉班所有;而且,拉班可以把羊群中现有的
  这类羊全部先行带走。
  拉班听了,对雅各开出的条件非常满意,同意照此办理。
  于是,雅各便继续给拉班牧羊。转眼到了羊交配的季节,雅各采了些嫩树枝,将皮剥成白纹
  ,露出里面白色的枝干,然后,将这些树枝对着羊群插入饮羊的水沟里或水槽里,羊来喝水
  的时候,对着树枝雌雄交配,就生下了带有斑点或花纹的羊。雅各把这些羊分出来,另行放
  牧。以后,每逢羊膘肥体壮之时,雅各就如法炮制,让它们产下有斑点或有花纹的羊羔。而
  在羊只瘦弱的时候,则听任它们自然交配,生下无花纹、无斑点的都归拉班。
  这样,没几年,雅各就“极其发达”。
  雅各这样的办法,只有神话传说中才可见到,而且即使在神话故事中,也不是人人都知晓的
  ,那个拉班就不知道。否则的话,他是不会同意雅各所出的工价,听凭他以如此简便有效的
  改变羊羔毛色的办法“掠夺”自己的羊羔的。
  不管怎么样,雅各这种在表面上看非常公道,甚至公道得他自己明摆着吃亏的合约中,放进
  唯有他自己知道的“私货”,使对方自以为占了便宜而同意合约,结果反而大大吃了亏。
  根据《圣经》的记载,不仅雅各善于钻空子,连上帝本人也非常精于此道。
  犹太人有不吃牛羊的腿筋的习俗,也与雅各的经历有关。
  雅各娶了两个表妹为妻,并攒了一大笔钱后,携妻子返回迦南。
  路途中的一个晚上,有一个人要跟雅各摔跤。两个人苦战一个晚上,不分胜负。黎明时,那
  人为了战胜雅各,便将他的大腿窝摸了一下,当时雅各的大腿就扭了。
  后来,那人说:“天亮了,让我走吧。”
  雅各不同意,说:“你不给我祝福,我就不让你走。”
  那人便问他:“你叫什么名字?”
  雅各便把名字告诉了他。
  那人说:“你的名字不再叫雅各了,要叫以色列。因为你与神与人角斗,都获得了胜利。”
  
  雅各问他:“那你叫什么名字呢?”
  那人说:“人何必问我的名字?”
  于是,他在那里给雅各祝福。而雅各的腿从此也就瘸了。
  堂堂正正的上帝在同人摔跤时,却使用不规范的小动作,这对于老是责备犹太人不守约的上
  帝来说,显然是一件不光彩的举动,故而他羞于告诉雅各自己的名字。也许,古代犹太人摔
  跤时,并没有“明文”规定不可摸对方的大腿窝,那么上帝岂不是钻规则的漏洞吗?而作为
  上帝的子民犹太人来说,为何偏偏把这么一个上帝钻漏洞的典故记下来呢?大概就是出于将
  “钻漏洞”这种合法的违法之举或者非法的违法之举故意神圣化的需要吧?
  对于把研究律法看作人生义务或祖传手艺的犹太人来说,任何一种法律都有漏洞,而且有不
  少条例漏洞之大不亚于法院的大门。只要方法得当,手段干净,尽可以来去自由。尤其对于
  那些由歧视、迫害或对犹太人不友好的人所制定的法律,犹太人更要理直气壮地藐视之。
  不过从犹太人的习惯来看,与其破网而出,不如堂而皇之钻漏洞更为自然。神不知鬼不觉,
  既不引人注目,也不会于心不安,何乐而不为呢?
  
能多赚钱的时候就不必客气
  能多赚钱的时候就不必客气
  《塔木德》指出:“生而贫穷并无过错,死而贫穷才是遗憾。尤其是终其一生,无力消除贫
  穷创造财富,更是无可宽恕的。”直到现在,许多犹太人仍把追求财富当作人生的第一要务
  ,只要有机会赚取更多的钱,他们往往不肯轻易罢手。下面介绍几种为了多赚钱犹太人采用
  过的手段:
  (1)“一笔生意,两头赢利”。
  《塔木德》说:“如果真正给别人提供了方便,你也一定会从中受益。”
  著名的美国犹太银行莱曼兄弟公司,是一家历史悠久的老字号,一度年利润达到3500万美元
  ,而其创造人却是一个牛贩子的儿子。
  亨利?莱曼,是从欧洲到美国来的莱曼家庭的第一代。他在美国南方做了一段时间的行商之
  后,跟他的两个弟弟伊曼纽尔和迈那一起在亚拉巴马的蒙哥马利定居下来,当上了杂货店的
  老板。
  该地本是一个产棉区,农民手里多的是棉花,但却没有现钱去买日用杂货,于是他就产生了
  用杂货去交换棉花的方式,双方都皆大欢喜,农民得到了需要的商品,他也卖掉了杂货。
  这种方式不仅吸引了所有没有钱买日用品的顾客,扩大了销售,而且有利于莱曼兄弟降低棉
  花价格,提高日用品的价格,并且使杂货店本来应去进货之际,顺便把棉花捎去,避免了单
  项进货,岂不省下一笔运输费?
  没过多久,莱曼兄弟便由杂货店小老板发展成经营大宗棉花生意的商人,棉花典当成了他们
  的主要业务。美国南北战争期间,莱曼家庭在伦敦推销邦联的商务,在欧洲大陆推销棉花。
  战后,他们在纽约开办了一个事务所,并于1887年在纽约交易所中取得了一个席位,成为一
  个“果菜类农产品、棉花、油料代办商”,从此走上了规模化发展的道路。
  莱曼正是因为给别人提供了方便,自己才获得了更多的经济利益。
  (2)厚利赚大钱。
  “薄利多销”是很多国家商界牢不可破的商业法则。但是犹太人却相反,他们的口号是
  “厚利才能赚钱”,结果,他们比其他民族和国家的人赚取了更多的财富。
  犹太人认为:名贵的珠宝、钻石、金饰,一掷千金,只有富裕者才买得起。既然是富裕者
  ,他们付得起,又讲究身份,对价格就不会那么计较。相反,如果商品价格过低,反而会使
  他们产生怀疑。
  犹太人还认为,压低价格,说明你对自己的商品没有信心。即使是一张1美元的钞票,犹太
  人也可以卖到2美元,甚至是10美元。“绝不要廉价出售我们的商品”,这是犹太人的信条
  。
  在灵活多变的营销策略中,为什么不采取别的上策而采用了下策?卖三件商品所得的利润只
  等于卖出一件商品的利润,这是事倍功半的做法。上策是经营出售一件商品,应得一件商品
  应得的利润,这样既可省了各种经营费用,还可保持市场的稳定性,并很快可以按高价卖出
  另外两件商品。而以低价一下卖了三件商品,市场已饱和了,你想多销也无人问津了,利润
  起码比高价出售者少了很多,并毁了市场后劲。
  犹太人认为薄利竞争的结果是:厂家可能大批地倒闭掉,并且,大家的生存空间越来越艰难
  。因此,犹太人坚决不做薄利多销的买卖,他们做的是厚利适销的生意。在行业的
  选择上,他们也颇为精明:选择那些昂贵的消费品来经营。
  (3)怎么赚钱快就怎么做。
  移居英国的犹太人亚伦从打工开始,把积蓄的一点小钱做些小生意。由于生意的扩大,他需
  要资金周转,不得不向钱庄或银行借钱。他在自己的实践中发觉,向别人借钱的代价确实太
  高,往往与商业经营获得的利润相差无几。他想,自己辛辛苦苦经营全为银行打工,而且风
  险比银行还大,倒不如自己从事放债业务要合算。
  几年后,他开始了放债业务。他一边维持小生意经营,一边抽出部分资金贷给急需用钱的人
  。另外,他又从银行借来利率相对较低的钱,以较高的利率转贷给别人,从中赚取差额利润
  。有些等钱应急的生产者或个人,宁愿以月息20%借贷。这样,等于100元放贷1年,可获
  得240%的回报率,这比投资做买卖更能赚钱。亚伦就是盯着这个赚钱的路子,迅速走上发迹
  之路的。据统计,亚伦63岁逝世时,留下的钱财是当时英国首屈一指的。
  (4)狡诈和欺骗赚钱。
  莫里茨?赫希男爵是历史悠久的巴伐利亚犹太金融集团的成员,他由自己继承的遗产和太太
  的巨额陪嫁共计二三百万资金的基础上,开始银行家生涯。1826年,他和他的内弟斐迪南
  德?比朔夫夏姆一起,在比利时布鲁塞尔开设了自己的银行。
  赫希对日复一日的商业银行业务兴趣不大,他的主要热情是建设铁路和为建设欧洲铁路支线
  投资,然后在有利可图的情况下,将这些支线的产权卖给干线的所有者,以此获取厚利。
  1868年奥斯曼土耳其政府准备建设一条从维也纳到君士坦丁堡的铁路。这项工程需要铺设
  一条从君士坦丁堡经阿德里安堡、索非亚、萨拉耶夫到萨拉热窝等地的干线,期间还需要建
  设许多支线,全长计2500多公里。铁路所经过的地方,大多崎岖不平,山峦重叠。据估计
  ,在较平坦的地区每公里的造价为4万美元,而在山区,每公里的造价高达5万美元。
  土耳其政府原先建造这条铁路的特许权授予了一家比利时公司,但该公司承担不了,才一年
  就破产了。到第二次招标时,赫希提出了一个周密的计划,并借助他曾帮助土耳其人建立几
  家重要银行这层关系,一举中标。
  赫希同土耳其政府签下协议,土耳其政府同意在99年的租借期内,由国家借贷,每年支付
  每公里铁路2800美元租金,加上铁路经营者每年为每公里铁路支付1600美元,合计每年可
  以收回投资11%。同时,赫希还获得了铁路沿线开采矿藏森林资源的权利。铁路一经投入营
  运,超出这每公里4400元租金的收益将由经营者、政府和赫希三家分成:经营者得50%,政
  府得30%,赫希得20%。不过,赫希在铁路建成之前,就已经开始“收回投资”了。
  赫希说服土耳其政府为建造铁路发行债券,支付期为99年,每年偿还本金的3%。债券由赫
  希经营,共发行了200万张面值为80美元的债券。赫希以20美元和30美元的价格买下,
  转手以30美元的价格抛售给公众,大大地赚了一笔。
  铁路建设工程基本上如期展开,两年中建成了500公里干线,其中400公里投入了营运,另
  外还有600公里已动工兴建。
  就在此时,由于铁路伸入了俄国的势力范围,遭到俄国政府的强烈反对。
  结果,土耳其政府将铁路长度缩短到了1200公里。这一变更对赫希来说正是求之不得。它
  帮赫希卸下了整条铁路线中耗资最大、风险最大的部分,而原来土耳其在同赫希的协议中之
  所以给予他如此优厚的条件,本来是把这段铁路看作一揽子交易的一部分。现在最难最费的
  部分去掉了,而优厚的条件依然照旧,不是明摆着让赫希发财吗?
  正因为这个道理,有不少观察家认为,这一变更,包括俄国政府的反对,首先是赫希挑唆出
  来的;而且,土耳其政府之所以会同意缩短铁路,可能也有赫希的暗中使力。有证据表明,
  这一变更做出后,土耳其主管铁路的大臣便因为获得200万美元而一夜暴富。
  维也纳到君士坦丁堡的铁路最终于1888年建成。同年,经过无数次的讨价还价,土耳其政
  府向赫希买下了这条铁路。
  据估计,赫希在整个东方铁路的建设中,共获利3200万到3400万美元。不过,其中可能有
  一半用于行贿各方面的官员。
  事后,一个土耳其历史学家把赫希参加这条铁路建设描绘为一个“狡诈、胁迫、掠夺、欺骗
  ”的故事,但同时,他也承认,要是没有赫希,这条铁路可能根本无法建成。
  其实,不管俄国的反对是否赫希挑唆出来的,作为一个冒险家,他应该敏感地意识到,在当
  时世界政治格局下,一条铁路伸入另一大国的势力范围,会引起什么样的反应。完全有可能
  ,正是这种一时无法克服的麻烦被他当作了“雅各的树枝”,藏进了铁路建设的协议书里。
  以犹太人动态思考的习惯、以犹太商人谙熟政治——经济因素的相互转化的敏感,将大国间
  的政治抗衡引入合同书中成为一个“定时炸弹”,是一件十分自然的事。
  (5)设法拖延付给别人的贷款。
  犹太商人在收取别人的租金和贷款时,提得越早越好;而在付给别人的贷款时,则想方
  设法给以拖延。不过以犹太人的重信守约习惯,他们在具体做法上还是有分寸的,可以说,
  有时还做到了不落把柄的地步。
  由初到伦敦时一文不名的穷小子而成为日后南非首富之一的犹太钻石商巴奈?巴纳特,最初
  是带着40箱雪茄烟作为创始资本来到南非的。他把这些雪茄押给探矿者,获得了一些钻石
  。从这开始,短短几年时间里,巴奈特成了一个富有的钻石商人和从事矿藏资源买卖的经纪
  人。
  巴纳特的赢利呈周期性变化,每星期六是他获利最多的日子,因为这一天银行较早停止营业
  ,巴纳特可以尽他自己的高兴用支票购买钻石,然后在星期一银行重新开门之前将钻石售出
  ,以所得款项支付货款。
  这种办法说穿了,差不多等于开空头支票。巴纳特借银行停止营业的一天多时间,“暂缓付
  款”且又不会让自己的空头支票给打回来,只要他有能力在每个星期一早上给自己的账号上
  存入足够兑付他星期六所开出的所有支票,那他就永远没有开“空头支票”。所以,巴纳特
  的这种拖延付款,纯粹利用了市场运行的时间表,在没有侵犯任何人的合法权利的前提下,
  调动了远比他实际拥有的资金多的资金。
  巴纳特对时间的精打细算如此别出心裁,甚至让其他犹太人也感到惊奇,当时南非的犹太商
  人大多对巴纳特的做法不甚赞同。不过平心而论,只要巴纳特没有让卖主在星期一上午收不
  回款,谁也不能对他说什么,而只能服膺于这个犹太商人的“精明”。
  
不要把储蓄变成嗜好
  不要把储蓄变成嗜好
  
  《塔木德》说:“一块沉入红海的金子和一块石头没有什么区别。”作为商人的犹太人不
  主张以储蓄的方式生利。
  东京的白领井上多金10年前结了婚。由于夫妻俩每月省吃俭用,所有银行存折中的数字直线
  上升,现在已经有2000多美元了。井上夫人时常向左邻右舍的太太们说:“如果没有储蓄,
  生活就等于失去了保障。”
  但是不知怎么,这个消息竟传到一位犹太朋友富凯尔博士的耳朵里。他是美国耶鲁大学
  毕业生,专攻心理学,1年前来东京经商,由于商业上的接触,他们成了很要好的朋友。
  富凯尔博士对井上夫人如此注重储蓄出乎意外地不欣赏,他讥讽道:
  “你看,没有储蓄,就会觉得生活上失去了保障,如此着重物质,成为物质的奴隶,
  人的尊严到哪儿去了呢?男人每天为了衣、食、住,在外面辛苦工作,女人则每天计算如何
  尽量克扣生活费,她存入银行,人的一生就这样过去,还有什么意思呢?可悲的!不但大部
  分的日本人如此,其他各国人也大半如此。”
  “你大概知道,犹太人有一个世界闻名的富豪家族叫罗斯查德,这个家族自拿破仑时
  代起,就一直维持巨富的地位,你们日本人之中,能够找出一位世界上知名的富豪来吗?认
  为储蓄是生活上的安定保障,储蓄的钱越多,则在心理上的安全保障的程度就越高,如此累
  积下去,永远没有满足的一天,这样,岂不是把有用的钱全部束之高阁,使自己赚大钱的才
  能无从发挥了吗?你再想想,哪有省吃俭用一辈子,在银行存了一生的钱,光靠利息滚利息
  而会成为世界上知名的富翁的?”
  井上听了,虽然无法反驳,但是心里总觉得有点不服气,便反问道:
  “你的意思是反对储蓄了?”
  “当然不是彻头彻尾的反对。”富凯尔博士解释道,“我反对的是,把储蓄变成嗜好,而忘
  记了等钱储蓄到了相当数目时可以提出来动动脑筋,活用这些钱,使它能赚到远比银行利息
  多得多的钱。另外,银行里的钱越存越多的时候,你们在心理上觉得相当有保障,便靠利息
  来补贴生活费,这就养成了依赖性而失去了冒险奋斗的精神。”
  犹太人经商,很重要的秘方是不作存款。他们有钱不存入银行生利率。在18世纪中期以前
  ,犹太人热衷于放贷业务,就是把自己的钱放贷出去,从中赚取高利。到了19世纪后,直
  至现在,犹太人宁愿把自己的钱用于高回报率的投资或买卖,也不肯把钱存入银行。
  犹太人这种“不作存款”的秘诀,是一门资金管理科学。俗语讲:“有钱不置半年闲”,这
  是一句很有哲理的生意经。它讲明做生意要合理地使用资金,千方百计地加快资金周转速度
  ,减少利息的支出,使商品单位利润和总额利润都得到增加。
  做生意总得要有本钱,但本钱总是有限的,连世界首富也只不过百亿美元左右。但一个企业
  ,哪怕是一般企业,一年也可做几十亿美元,如果是大企业,一年要做几百亿美元的生意,
  而企业本身的资本,只不过几亿或几十亿美元。他们靠的是资金的不断滚动周转,把营业额
  做大。一个企业会不会做生意,很重要一条就是看其能否以较少的资金做较多的生意。
  普利策出生于匈牙利,后随家人移居到美国生活。美国南北战争期间曾在联盟军中服役。复
  员后学习法律,21岁时获得律师开业许可证,开始了他独自创业的生涯。
  普利策是个有抱负的年青人,他觉得当个律师创不了大业,反复思考和观察把一个有广阔发
  展余地的行业作为自己的立足点。经过深思熟虑,他确定进军报业界。
  普利策既无资本,又没有办报经验,如何能办起一家报纸并能使它赚钱呢?对一般人来说,
  连想也不敢想的,更没有胆量去这个“大海”游泳、冲浪。但普利策选定了这个目标后,毫
  不动摇地一步步往前迈进。他想,人生之成功,与其说是战胜别人,不如说战胜自己。一个
  人要有自己的人生目标,一旦目标确定后,就要树立雄心,战胜一切畏难思想,无怨无悔地
  往目标攀登,成功总是酬报有志者的。
  古希腊物理学家阿基米德说过:“只要给我一个支点,就能使地球移动”。这给普利策很大
  启发,他决心先找一个“支点”,有了“支点”才去实现移动“地球”的壮举。据此,他千
  方百计寻找进入报业工作的立足点,以此作为他千里之行的起步点。经过“跑断腿,磨破嘴
  ”的历程,他找到圣路易斯的一家报馆,那老板见这位年青人如此热心于报业工作,机敏聪
  慧,勉强答应留下他当记者,但有个条件,以半薪试用一年后再商定去留。
  为了实现自己的目标而屈就,普利策全力投入该工作。他勤于采访,认真学习和了解报馆的
  各环节工作,晚间不断地学习写作及法律知识。他写的文章和报道不但生动、真实,而且法
  律性强,不会引起社会的非议和抨击,吸引着广大读者。老板高兴地吸收他为正式工,第二
  年还提升他为编辑,他的收入也因此增多了,开始有点积蓄。
  几年后,对报社工作了如指掌了,他决定用自己的一点积蓄买下一间濒临歇业的报馆,开始
  创办自己的报纸了,取名为《圣路易斯邮报快讯报》。
  普利策自办报纸后,资本严重不足,但他善于借用别人的力量,使用别人的资金,很快就渡
  过了难关。他怎么借用别人力量呢?
  19世纪末,美国经济开始迅速发展,商业开始兴旺发达,很多企业为了加强竞争,不惜投
  入巨资搞宣传广告。普利策盯着这个焦点,把自己的报纸办成以经济信息为主,加强广告部
  ,承接多种多样的广告。就这样,他利用客户预交的广告费使自己有资金正常出版发行报纸
  ,发行量越来越大。开办5年,每年为他赚了15万美元以上。他的报纸发行量越多,广告
  也越多,他的收入进入良性循环,不久他发了财,成为美国报业的巨头。
  普利策能够从两手空空到腰缠万贯,是一位做无本生意而成功的典型。他初时分文没有,靠
  打工挣的半薪,然后以节衣缩食省下的极有限的钱,一刻不闲置地滚动起来,发挥更大作用
  。
  犹太商人认为,判断一个企业家是不是有头脑,会不会做生意,很重要一条就是看其能否以
  较少的资金做较多的生意。
要想赚钱,就得打破既有的成见
  要想赚钱,就得打破既有的成见
  《塔木德》上说:“要想有大的作为,就得打破既有的成见。”
  犹太人有个规矩,安息日不能工作,只能在家虔诚休息,学习典籍。可有个别商店的老板却照常营业,亵渎了安息日。一次讲道时,拉比对这样的店主大加挞伐。可是,礼拜结束后,亵渎安息日最甚的一个老板,却送给拉比一大笔钱。拉比非常高兴。
  到第二周礼拜时,拉比对安息日营业的老板指责得就不那么厉害了,因为他指望这样一来,那个老板给的钱会更多一些。
  谁知结果一个子儿都没拿到。
  拉比犹豫了好一阵子,鼓足勇气来到这个老板家里,问他到底是怎么回事。
  “事情十分简单。在你严厉谴责我的时候,我的竞争对手都害怕了,所以,安息日只有我一个人开店,生意兴隆。而你这次说话一客气,恐怕下周大家都会在安息日营业了。”
  消除一切竞争对手、彻底垄断市场,这始终是商人的理想环境。
  垄断可以通过政治手段来实现,也可以通过经济手段来实现,但对犹太商人来说,政治手段是不现实的。在犹太商人看来,最有利的垄断局面是别人都囿于种种非理性的成见或因害怕冒险等而不肯或不敢介入之时。这种时候,市场回报很高,但垄断局面的维持却不需要多大的成本。
  五、《塔木德》的生活智慧——努力弥补或回避自己的弱点
  追求实实在在的东西
  
  《塔木德》说:“能够得到的东西,才有价值。”多数犹太人往往更注重实际,而不是像其他某些民族那样喜欢好高骛远。
  奥地利的硝烟散尽之后,皇帝想要犒劳那些在战役中英勇无畏的不同民族的人们。
  “说出你们的愿望来,我将以此奖赏你们,我的了不起的英雄们。”皇帝说。
  “把波兰归还我们吧!”一个波兰人嚷道。
  “它是你们的了!”皇帝应道。
  “我是个农夫,给我土地!”一个可怜的人叫道。
  “土地是你的了,我的孩子!”
  “我想要个啤酒厂。”德国人说。
  “给他一个啤酒厂!”皇帝下了命令。
  然后轮到了一个犹太士兵。
  “你呢,年轻人,你想要什么?”皇帝脸上带着鼓励的微笑问道。
  “如果能够的话,陛下,我想得到一条非常漂亮的青鱼。”犹太人怯生生地嘀咕着。
  “哎呀呀!”皇帝叫道,耸了耸肩。“给这个人一条青鱼!”
  皇帝离开以后,那些英雄们围住了犹太人。
  “你多傻啊!”他们责怪他说,“想想看,当一个人想要什么就能得到什么的时候,你却只要了一条青鱼!你也太辜负皇帝的美意了吧?
  “我们倒是看看谁是傻瓜!”犹太人回敬道,“你们要波兰的独立,要农场,要啤酒厂,这些东西你们根本不可能从皇帝那里得到的。而我呢,你们看,我是一个现实主义者。我要一条青鱼,也许我就能得到。”
  犹太人是非常注重实际的,他们认为,空中楼阁就是空中楼阁,与其画饼充饥,不如吃点窝头。聪明的犹太人不会抱有不切实际的幻想,他们知道,只有根据自己的现实情况给自己找到一个合理的定位,才能成就伟大的人生。
  
以上帝的“特选子民”自居
  以上帝的“特选子民”自居
  《塔木德》上有这样一个故事:
  有一位年青人在河边唉声叹气,一位犹太教士说:“傻孩子,你是一位百万实翁,叹什么气呢?”
  年青人不信。
  教士说:“我出20万买你的健康,你愿意吗?”
  年青人说:“不愿意!”
  教士说:“我出20万买你的青春,你愿意吗?”
  年青人说:“不愿意!”
  教士说:“我出20万买你的美貌,你愿意吗?”
  年青人说:“不愿意!”
  教士说:“我出20万买你的大脑,你愿意吗?”
  年青人说:“不愿意!”
  教士说:“我出20万买你的良心,你愿意吗?”
  年青人说:“不愿意!”
  教士说:“我己经出价一百万,仍然买不走你身上的任何东西,你说你不是百万富翁,又是什么呢?”
  这就是犹太人,他们坚信可以凭着自身实力来获得财富,改变自己的命运!
  信奉犹太教的犹太人以上帝的“特选子民”自居,他们在潜意识里始终认为自己和其他民族的人不同,即使在历史上遭受无数磨难,犹太人的这个信仰从不改变,反而更加坚定。如此自视的犹太人自然自信十足,这就难怪一般犹太小职员、小商人一脸自信比洛克菲勒、索罗斯也不逊色多少。缺乏自信者办事时总是畏畏缩缩,结果许多易于完成的事都中途作废。
  而信心充足者,做事时可令自身潜能得到超常发挥,结果时常变许多“看似不能”为“居然成功”。自信令其屡败屡战,直至成功;自信引发他信,他信助其成功。在变幻莫测,竞争激烈的商界,自信之重要尤甚。
  犹太人懂得,积极的自我形象会赋予你一个直面前进路上的一切障碍的性格。有了高度的自尊,你就会怀着信心、希望和勇气来面对最令人沮丧、令人气馁的境遇。
  那么,怎样才能树立健康的、积极的自尊?喜欢研究《塔木德》的一些学者提出的下面的一些建议很有用。
  (1)首先要绝对确信上帝爱你。
  “慈爱的上帝是为我们着想的,天生我才必有用。”那些在生活中持这样的观点的人,会把难题当作是成长的机会。
  17世纪法国哲学家和数学家布莱斯?帕斯卡说:“我们每个人心中都有个上帝制作的空间。
  ”怎样充满这个空间是我们的选择。人们在这个问题上有两种重要的表现:
  第一,有些人兴奋地寻求自己内心深深渴望的满足感、成就感和被认可,和生活搏斗,就好像生活是一个需要去征服的敌人。第二,有些人把上帝放在他们生活的一个中心的位置,寻求快乐、希望和心灵的平和,紧跟生活的步伐,把生活看作是一个受欢迎的朋友。简而言之,就是你被上帝深爱着的这种强烈的意识,能够为你建立高度的自尊提供坚实的基础。
  (2)完全地无条件地接受你自己,现在就开始!
  现在不是探讨你是怎样被塑造成现在的你的问题,而是你如何对待现在已经成形的你的问题。为了你不喜欢自己的地方,责怪你的父母、怪社会对你的不公、怪你的身体和智力的缺陷,或者怪任何方面,都是于事无补了。
  真正的问题是:
  你是谁?
  你怎样对待自己?首先就是赶快建立起强烈的自尊。接受你自己,然后继续努力!
  (3)避免说自己低劣、丑陋的地方。
  你特别不喜欢别人贬低你,是不是?你尤其不喜欢虚假的或者是在某种程度上真实的消极的评论,对不对?然而,一个破坏性的自我批评对你造成的伤害,却十倍于别人对你批评!那些总是说自己缺点的人,到后来真的相信自己有这么多的缺点。一旦他们相信自己,他们的行动就处处受到自己的想法的限制,他们就会真的变成他们自己所说的那样一无是处的人。
  
  但是这种现象还有另一方面!当一个人拥有积极思维并且在内心里这样评价自己时,他们就开始相信自己这些优点。他们就会变成他们自己认定的那种令人兴奋的人。积极的评价——你对你自己的赞扬——能够让你建立起自尊。
  你不能忽略你自己或者别人做出所有的批评。如果你一星期不洗一次澡,身上发出一种狐臭气味,不理会自己的鼻子和朋友的掩鼻是愚蠢的!要学会区分一种评价是破坏性的还是建设性的。当你和别人有消极的评论时,想想你是否能,或者说应该做点什么了。
  最重要的一点是:不要养成以不适当的批评来贬低自己的习惯。要养成一个欣赏自己的优点的习惯。你就会发现你更加喜欢自己了。
  (4)去纠正你不喜欢、但能够改变的行为。
  列出你不喜欢你自己的地方,内容可多可少。但是,一定要做到诚实。在你认为你能改正的方面打一个对号。写两个短评:一个是接受声明,表示接受你不喜欢但你不能改变的地方;第二个是保证书,保证改变你所有能改变的地方。接下来就是要去改变它们。此外,还要努力剔除以下可能存在的不良习性:
  ①去除所有的褊狭和复仇情绪!这些倾向就好像是花园里的杂草:你不必去考究它们究竟来自何处,或者是它们是怎么滋生的,只需将它们连根拔起,除掉它们就行了。要经常决定一下,某些事情是否值得心烦。有人曾问19世纪的英国首相迪斯雷利:为什么他会给一个对他批评最苛刻的人任以高职?
  他回答说:“我从不把我的心思放在要报复别人上。”同样,亚?林肯的哲学是:“我从不让任何人将我的灵魂降到仇恨的水平上。”忌恨就像是毒瘤,只有靠折磨你,它们才会生存、生长。
  ②向不诚实宣战!那些有自卑倾向的人,会用谎骗来支撑自己的形象。但是谎骗起到了相反的效果:他们会更降低了自己的自尊,不管他们发现没有!
  谎言和欺骗是掠夺你自尊的恶劣的习性。有意思的是,相反的习性则是有益的。正直会赋予你高度的自尊,会为你赢得更多的朋友。
  ③让你的习惯促进你的成功,而不是阻碍你!习惯无非就是一种成为必然的行动。某件事做得足够多了,就会变成习惯。我们能够像选择食物一样选择习惯,效果也是一样的!正如我们的身体由我们吃什么东西决定,我们的思想和情感则是由受我们所养成的习惯影响的。
  
八分的紧张和二分的松弛
  八分的紧张和二分的松弛
  
  上帝制造了驴子,对它说:“你是头驴子,要从早到晚不停地干活,在你的背上还需要驮着
  重物,你吃的是草而且缺乏智慧。你的寿命为50年。”
  驴子就乞求上帝:“我的主啊!50年是不是太长了,求求你再给我减去30年吧!”
  上帝答应了。
  上帝制造了狗,对它说:“你呀,需要随时保持警惕,生活在你最好的伙伴——人类的身边
  ,你吃的将是他们桌上的残食。你的寿命为25。”
  狗就乞求上帝:“我的主啊!25年是不是太长了,求求你再给我减去15吧!”
  上帝答应了。
  上帝制造了猴子,对它说:“猴子啊,你将被悬挂在树上,像个白痴一样令人发笑。你的寿
  命是20年。”
  猴子眨眨眼睛,问上帝:“我的主啊!20年是不是太长了,求求你再给我减去10年吧!”
  
  上帝也答应了它。
  最后,上帝造了人。对他说:“人,要有理性地生活在这个世界上,用你的智慧掌握一切,
  支配一切。你的寿命是20年。”
  人听完是这样回答的:“我的主啊!20年是不是太短了,你能不能将驴子拒绝的30年,狗拒
  绝的15年,和猴子拒绝的10年赐予我啊?”
  上帝也同样答应了他的要求。
  这是《塔木德》里的一个比较精彩的寓言故事。人的一生也就像上帝所安排的那样,人先
  是好好地活了20年属于自己的舒服日子,接着成家立业后,就如同驴子驮重物般地背着家庭
  包袱拼命地工作;然后像狗一样,守护着他的孩子,吃着他们的残食剩饭;当人老的时候,
  他活得就又如猴子一般,扮演小丑去逗他们的子孙。人的贪欲造就人类颇为滑稽的一生,或
  许受这则故事的启示,犹太商人在做生意时,总能做到适可而止。
  《塔木德》上说:“一张弓如果一直绷着,即使是钢做的,也会失去弹力。”同样,不管大
  脑多么聪慧,长时间地紧张,过度疲劳地思考,就会开始麻木。犹太人就是用八分的紧张和
  二分的松弛来保持最好的工作状态。
  首先,一周工作六天,星期六则作为休息日停止一切工作。因为休息就是目的,所以那
  天他们不会大老远去游山玩水,等到回家已经筋疲力尽。
  根据《塔木德》的规定,休息日的活动范围原则上是从街口起一公里,也就是我们走15
  分钟的路程。当然,这个规则在现在的犹太人当中已经没有什么约束力了。但是,作为一个
  思考方式,即以不疲劳为限,还是得到广泛地认同。
  休息的目的就是缓解一周工作的疲劳,恢复原有的精力。所以,在周末出去游玩,到
  第二天拖着疲惫的身体去上班,是得不偿失的。有的人利用周末休息的时间进行工作,这种
  做法实在是本末倒置。要进行生产和创造性的活动,本来就应该学会养精蓄锐。
  在古代,只有犹太人在每周都拿出一天时间来休息。这在当时的外国人看来是非常奇特的事
  情。其他民族都没有安排定期的休息日。即使偶尔有休息,也是在镇上的神殿举行祭礼或是
  个人举行庆祝宴会的时候。
  如果说犹太人在休息日什么也不干,也不尽然。他们只是在这一天停止一切的商业活动
  。从另一层意思上讲,休息日也是劳动日。就是说使用大脑的劳动。他们早上八点就出去做
  礼拜,一直到中午。他们用希伯来语诵读祈祷文,倾听《圣经》的教诲。拉比们会讲述那些
  平时接触不到的深邃的思想,让人们心智一片光明。回到家后,犹太人一家其乐融融地吃过
  午饭,很快就午睡了。四点左右,他们会在自家或是犹太教会堂和朋友或是拉比们一起交流
  ,研究《塔木德》和《圣经》。午睡和研究的顺序颠倒过来也没有关系,但一定要研究,因
  为这是犹太律法规定的义务。
  如果休息日里没有将自己的状态调整好,那恐怕就很难实现真正意义上心灵与身体的改善。
  人的意识都是连续性的,如果休息日没有过好,在潜意识里面,依然充斥着以前的“电波”
  。这就好像是收音机和电视的音量调至静音后,它们的频道还是没有改变。所以,重要的是
  切换频道。
  犹太人主张,一定要在休息日里将自己从世俗的工作中解放出来,完全沉浸在另一种世界里
  面。在这种世界里,你可以获得思想和灵感的源泉。
  犹太人非常注重吃的享受,吃得好,身体自然就健康,健康是犹太商人最大的本钱,犹太人
  亡国了二千多年,浪迹天涯,处处遭人歧视和迫害,但是犹太人并没有因此而断了种,这不
  能不归功于他们养身有术——注重健康。还有和饮食一样对健康有相同功效的就是充分的休
  息,犹太人也是非常注重的。
  犹太商人不管工作如何忙,对一日三餐从不马虎,总留出时间,还要吃得像模像样,而且进
  餐时忌讳谈工作。他们嘲笑日本商人的人生格言:“早睡早起,快吃快拉,得利三分。”
  
  “仅仅为得三文钱,就必须快吃快拉,这是何等贫穷的表现?”其实,岂止吃饭这点时间不
  谈工作,虔诚的犹太商人每周同样要过那整整24小时不谈工作甚至不想工作的安息日!因
  为犹太人是世界上最谙熟“平常心即智慧心”的道理的民族:犹太教靠尊重信徒的自然生理
  心理要求而保持住了他们的虔诚,犹太商人也同样靠“尊重”自身内在的自然要求而保持住
  了自己经商的心理平衡。常言道“利令智昏”,一个在利润(工作)问题上拿得起放得下的
  商人,其智力才不会衰竭昏聩。
  
三天喝一次的酒是黄金
  三天喝一次的酒是黄金
  《塔木德》上写着:“早晨的酒是石头,中午的酒是红铜,晚上的酒是白银,三天喝一次的酒则是黄金。”犹太人对饮酒都很有节制,因此我们很少看到喝得烂醉如泥的犹太人。
  犹太人很少喝到醉得不醒人事的程度,在犹太文学中,也几乎没有出现过这种人。但是酒和犹太人之间,却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小孩子从小就清楚葡萄酒的味道,安息日时酒是不可或缺的欢悦之一。此外,《圣经》上也不断反复说明酒的功用,还时常用酒来比喻快乐的事情或丰饶的物产。《塔木德》说:“饮酒适量,可以促进头脑的灵活。”但是,这本书也同时告诫我们:“饮酒过度会失去智慧。”长久以来,许多拉比们都承认,酒对人类而言,是一种美妙无比的药物,只要有酒的地方,就可以少用许多药物。
  拉比?以色列说:“酒能开心,使人舒畅。”
  贤人们一面介绍酒的乐趣,同时也告诫过饮之害。
  夜晚一到,其他民族的多数人都喝得醉醺醺,但是几乎所有的犹太人,都能在适度的饮酒之后,翻开书本来充实自己,或是倾听优美的音乐,来松弛一天紧张的生活。
  犹太人认为,问题不在于不要享乐,也不是尽量少享乐。这样做不是美德而是忧伤,不是节制而是禁欲,不是适度而是无能。平息饥渴不是比消除悲哀更好一些吗?没有一个神,除了嫉妒者之外没有一个人,会对我们的无能和痛苦感到快乐,没有人把我们的眼泪、呜咽、担心以及内心无能的其他标志当成美德。相反,我们感受的喜悦越是强烈,我们体验的完美越是理想,我们就更加必然地具有神性。因此,一个明智的人应该尽可能使用一切物品,并从中获得快乐;但是不要到厌倦的程度,那样就不是享乐了。
  犹太人所主张的,不是要少享乐,而是要更好地享乐。节制在肉欲中是适度,它是确保一种更纯洁或更充分的享乐。这是一种经验丰富的、技巧熟练的、有教养的情趣。斯宾诺莎曾经写道:“我认为一个明智的人为了恢复健康和体力,会吃数量适中的美味食物和鱼类,其他如香料、绿色植物、装饰、首饰、音乐、体育活动、演出等等都同样如此,每个人都能消费而不会给别人造成任何损害。”节制就是这种适度,通过它,我们才成为各种娱乐的主人,而不是它们的奴隶。这是自由的享乐,只会享受得更好,因为它也享受着它自身的自由。当人不是酒精的奴隶时,喝酒是多么快乐!当人不是肉欲的奴隶时,做爱是多么快乐!这些娱乐因为更自由而更显纯洁,因为控制得当而更愉快,因为少受支配而更从容。这是否容易做到?当然不是。是否可能做到?并非永远如此,不是随便什么人都能做到的。正因为如此,节制才是一种美德,也就是一种优点:亚里士多德说它是两座对立的深渊之间的一条山脊,位于纵欲与麻木、位于放荡者的阴郁与性无能者的忧伤之间、位于贪吃者的反胃与食欲不振者的恶心之间。忍受自己的肉体是多么不幸啊!享受和使用自己的肉体是多么幸福啊!
  不节制的人是一个奴隶,由于到处都随身带着他的主人,他所受的奴役就更为深重。他是他的肉体的俘虏,是他的欲望或习惯的俘虏,是它们的力量或他的软弱的俘虏。
  一个不太贫困的社会里,水和面包几乎从不缺乏;在最富裕的社会里,金子或奢侈品却总是不够。我们既然不满足,又怎么会幸福呢?我们的欲望既然没有止境,我们又怎么会满足呢?饿的时候有东西吃是多么幸福啊!吃过之后不饿了是多么幸福啊!只要顺从自然,该是多么自由啊!
  节制是获得自主的一种手段,正如自主是获得幸福的一种手段一样。能节制的人能知足常乐,这个“足”是多少无关紧要,它是能力,是满足。
  因此,节制像明智、也许像所有的美德一样,属于享乐技巧的范围,这是欲望对它自身、活着的人对他自己的一种加工。节制不打算超越我们的限度,而是尊重它们。它与其说是精神的,不如说是伦理的美德,它不属于责任,而是属于情理。这是享乐方面的明智,即要尽量享乐,尽可能享受得更好,但是这要通过感觉或意识的强化,而不是通过无限增加客体来达到目的。可怜的唐璜,他需要那么多的女人!可怜的酒鬼,他需要喝那么多的酒!可怜的贪吃者,他需要吃那么多东西!
  一个人应该自然而然地享乐,当享乐是合乎情理的时候,就容易满足,肉体也容易平静下来。还有什么比解渴更简单的呢?除了极端贫困之外,还有什么比一个肚子或一个生殖器更容易满足的呢?还有什么比我们正常和必需的欲望更为有限呢?难以满足的不是肉体。使我们注定陷于缺乏、不满足或不幸的无止境的欲望只是病态的想象。我们有比肚子更大的梦想,却荒谬地责备我们的肚子太小!智者则相反地“对欲望和恐惧都确定了限度”:这是肉体的限度,也是节制的限度。但是不节制的人无视这些限度,或者想越过去。他们不再饿了?他们就让自己呕吐。不渴了?吃点咸花生,或者再来点酒——就又想喝了。不想再做爱了?
  几本诲淫杂志就会使他们重振精神……这是能做到的,可是何必呢?而且要付出什么代价呢?这些人没有(通过快乐本身)从快乐中解放出来,就这样成了快乐的俘虏!缺乏的俘虏,以至于他在过度的满足之后还是缺乏这些快乐!于是他们说,没有任何饥渴是多么可悲啊…
  …这是因为他们想要更多,永远要更多,不知满足,甚至对太多都不满足!所以放荡者都是阴郁的;所以酒鬼们都是不幸的;还有什么比一个吃饱的馋鬼更可悲的呢?
  蒙田说:“不节制是享乐的瘟疫,节制不是它的负担,而是调味品”,它能使人品味快乐的“最优雅的甜蜜”。粗茶淡饭和美酒佳肴会使人同样
  快乐;在需要时送进嘴里的大麦面包和水,会使人快乐无比。习惯于花钱不多的粗茶淡饭有利于增进健康,使人在生活所必需的事务中富有活力,使我们在不时接近昂贵的食物时能够保持良好的情绪,并且面对恶运毫不畏惧。
  
不能为了一顿(又鸟)鸭鱼肉而让其他日子挨饿
  不能为了一顿(又鸟)鸭鱼肉而让其他日子挨饿
  《塔木德》上有这样一句格言:“宁可一辈子只吃洋葱,也不愿为了饱餐一顿(又鸟)鸭鱼肉而让其他日子挨饿。”精明的犹太人非常重视“量入为出”的原则。
  犹太商人麦赛福坐在院子的回廊中和一个朋友谈论生活。查尔斯递给了他一根古巴雪茄,然后盯着看麦赛福吐出第一口烟的样子,显然,他是个懂得烟草的真正行家。
  查尔斯是我们通常说的“够档次”的那种人。他在公司里担任高级总管,开着一部漂亮的车,加入了他那个层次的俱乐部,抽高级香烟,时常品尝高档酒,婚姻很幸福,三个孩子也非常出色。
  交谈一直让人觉得很舒服,后来他们谈到了工资收入和日常费用,慢慢地,查尔斯露出了忧郁的神情,原来他的收支不平衡,他的开销过大。比如:高尔夫俱乐部,每月一次在高档酒店的晚餐,孩子上的私人学校,等等。随后,他在每一项的后面都加上了“价码”。过了十几分钟后,麦赛福发现中间有一段距离——工资与“必要花销”之间的差距。
  麦赛福觉得自己脑袋后边的头发都竖起来了!“天呐,”他想,“他晚上还睡得着觉吗?”查尔斯每个月都有两三千美元的缺口!麦赛福想了想,继续问他:“每个月20号左右你的工资就花光了,然后你怎么办呢?”
  “然后我就用信用卡付账。我确实能感觉到生活的压力。”他深深地吸了一口雪茄,漠然看着远方。
  实际上,查尔斯很早以前就“破产”了,他已经养成了那些嗜好,离不开前面讲的那些让他感觉幸福舒适的东西了。
  麦赛福简单算了一笔账,如果他们一定再这样过上几年的话,查尔斯今后就是一直工作到死也无法还清前些年欠下的债务了。这笔债是他为了追求外表“看起来不错”而欠下的,其实也只是为了给周围那些同样“看起来不错”的人看的。
  事实上,很多人都为了与他人攀比过着入不敷出的日子,他们看着别人开漂亮的跑车,经常享用每顿100美元的晚餐,就忍不住也这样去做,在他们开车和在俱乐部里的时候,他们确实令人艳羡。但是他们中的大部分人都是通过透支才做到这一点的。
  看一看你周围的人,那些过着“高档”生活的人,结识他们并与之交谈。你会发现他们中有不少人都面临着与查尔斯同样的窘境。
  我们每个人都或多或少地想纵容一下自己,给自己和周围的人留下深刻的印象。但是,你应该避免用短时间的满足,去换取长时间的痛苦,而应该用长时间的富足去换取没有任何负罪感的、支付得起的享受。
  
把手放在《圣经》上
  把手放在《圣经》上
  
  为了检验一个人是否诚实,犹太人有时会要求对方把手放在《圣经》上。
  有两个男人来找拉比,一个说:“我的这个朋友忘恩负义,当初他有急用,我毫不犹豫地借给他一大笔钱,没有料到期限到了,他竟然说只向我借了20万元,而我明明借给他50万元。”
  而另一个却说:“我向他借了20万,他竟然一口咬定是50万,放高利贷也不是这种放法呀!”
  双方各执己见,争执不下。
  拉比先与他们分别谈话,然后三人面对面,拉比说:
  “你们俩明天早晨再来一趟,听我裁决。”
  两个男人走后,拉比翻看了许多书籍,想对这两个人的心理做深入的研究。因为只有从心理入手,才能解决问题。因为在犹太社会里,借钱是不立借据的,双方口头商定的就是协约。要有借据的话,什么问题都不会出现了。
  拉比推测,如果那个说只借了20万的人是蓄意抵赖的话,他大可以说一分钱也没有借;另一个如果没有借他50万的话,为什么一口咬定是50万,而不是70万或者80万呢?
  拉比又想,假如借钱的人当初借了50万,可是还款期限到了手边却只有20万,所以一口咬定只借了20万,这可能是存在的;另外一种可能是,债主一时糊涂,错把20万记成了50万。
  拉比再次单独问借钱的人:“你真的只借了20万元吗?”
  借钱的人坚决地点点头作为回答。
  拉比听了,沉思不语。
  过了一会,拉比说:“借给你50万元的人是个大富翁,他并不需要非分之财,也不会在乎这区区30万,但是若有第三者因为某种原因,比如说要返回以色列,而去向他借钱周转时,只因为你的背信而使他不能再借钱给别人,你是否仍然坚持说只借了20万?”
  借钱的人仍然坚持他的立场。
  拉比就进一步逼问:
  “你敢不敢到礼拜堂去,把手放在《旧约圣经》上发誓,说你只借了20万元钱?”
  借钱的男人突然俯首承认,他的确借了50万元。
  对外族人来说,这一点未必好理解,但对犹太人来说,到礼拜堂去,把手放在《旧约圣经》上发誓,是再庄严不过的事。因为《塔木德》规定:“面对《圣经》仍不诚实地面对自己的人,应该下地狱。”在《旧约圣经》和神面前撒谎而面不改色心不跳的犹太人,恐怕只有职业罪犯了。
  
信守诺言的约束
  信守诺言的约束
  《塔木德》指出,信守诺言的约束,重视集体的力量,永远怀有必胜的信念等等,都有助于
  一个人获得成功。
  下面的故事生动地诠释了这些使很多犹太人受益一生的原则。
  丛林中走出了四个男人。他们蓬头垢面,衣衫褴褛,精疲力竭,步履艰难,简直像是刚从死牢中逃出的囚犯。
  走在前面的两个,共同扛着一只沉重的木箱。后面那两个则拄着拐杖。他们原本素不相识,都是被探险家马格拉夫招聘来参加原始森林探险的。可是,不久前,马格拉夫被可怕的热病夺去了生命,只剩下这群龙无首的四个人了。
  他们无法理解马格拉夫那股探险的激情(如果是为了寻找金矿,那又另当别论)。要不是他给的酬金高昂,他们是绝不会陪他进行这趟狂热的探险的。然而,马格拉夫总是热情洋溢地微笑着说:“科学家发现的东西比金子的价值还要贵重。”
  马格拉夫死了。他们原以为他的行动终于以失败告终。可是,现在看来,事情并非如此。他临终前给他们留下了这口神秘的、沉重的箱子。这是他在已知自己死期将近时,背着他们钉好,并密封起来的。
  “要把它送出去,必须由你们四人合作,两个一次地轮流抬它。”他嘱咐道。“希望每个人都向我保证:在把它安全送到目的地之前,绝不离开它。地址就在箱盖上。如果你们能将它安全地送到我的好友麦克唐纳手里,你们将会获得无价之宝。他就住在丛林外的海边。你们答应我吗?”
  他们都郑重地向他许了诺,因为这是一个他们共同尊重的人的遗言。他们怎能不敬重他呢?在这可怕的原始森林中,每当他们由于心灵受到单调乏味的腐蚀而几乎互相充满敌意时,总是马格拉夫把他们团结起来。他用自己的精神力量不断地感染他们,鼓舞他们,使得这支小小的探险队战胜了无数次意想不到的困难。而今,他与他们永别了,可是他留下的这口神秘的木箱以及他要求他们对他作的诺言,却代替他成了联结这四个人的精神纽带。
  这是一个奇怪的组合。这四个人是:大学生巴里、大个子的爱尔兰厨师麦克里迪、水手吉姆?赛克斯和约翰逊,他们是马格拉夫从一间湖滨酒吧里找来的。
  水手赛克斯有一张地图。每当他们停下休息时,他总要将它掏出来,仔细研究一番。他会用手指点着它说:“这就是我们的目的地。”从地图上看,它并不遥远。可是,要走到那儿,真是谈何容易啊!
  丛林越来越浓密了。危险和恐惧不断向他们袭来。此刻,他们是多么怀念马格拉夫啊!因为,他总能在困难时,及时给他们以精神上的鼓舞。在任何情况下,他总能给他们以前进的动力。
  起初,他们还互相交谈。对他们来说,能听到别人的声音似乎也是一种慰藉。但很快地,他们便发现,谈话似乎只会加重箱子的份量,增加身体的疲劳;于是他们沉默了。接踵而来的,则是比沉默更糟糕的东西:在各人的心中,反复交叠地出现了对亲人和家庭的渴念,对同伴的猜忌和对密林及死亡的恐惧。唯一能支撑这个集体的,是马格拉夫留下的箱子。尽管它显得越来越沉重,但在一切都几乎成为梦幻时,只有它是实实在在的。是它,促使着心力交瘁的他们继续前进;是它,在他们濒于分裂时,将大家联合起来。
  他们对它怀着十分复杂的感情:既像囚徒憎恶自己的枷锁一样痛恨它,又像地狱里的人渴求光明天使一样敬仰它。
  这口神秘的木箱里,到底装着什么宝贝呢?他们根据各人的想象力进行着各种猜测。不过有一点是共同的:高尚的马格拉夫绝不会欺骗他们。正因为这样,他们相互间也存有戒心:绝不能让某个人独吞了这批无价之宝。其实,这担心是多余的。正如马格拉夫所说,非得四个人齐心合力,才能把这口沉重的箱子抬出去。
  这一天终于来到了!大森林那堵严密的绿色高墙豁然打开了。他们来到了丛林的边沿。这时,他们已经精疲力竭。
  历尽千辛万苦的他们,终于找到了麦克唐纳先生。这个穿着一件油迹斑斑的白大褂的老头热情地接待了这四个从可怕的密林中死里逃生的人。
  他们饱餐一顿之后,约翰逊舔了舔干燥的嘴唇,有点难为情地提起马格拉夫许诺的报酬问题。
  老头听完,却爱莫能助地把手一摊,歉然地说:“可是,朋友们,我一无所有。除了对你们表示感谢之外,我没有什么可以酬答你们的。马格拉夫是我的好朋友。为了你们实践了对他的诺言,我万分感激你们,但我却无法酬答诸位。”
  约翰逊指着箱子说:“在这里面。”
  赛克斯也热切地重复道:“在箱子里面。”
  “请把它打开吧。”四个人异口同声地要求道。
  他们动手拆箱子。一层一层全是木头。约翰逊说:“这是开的什么玩笑呀?”
  可是赛克斯说:“我听见声音了!我听见咔嗒声了。快来看!”四个人都围拢过来。然而,麦克唐纳从箱子里掏出来的,却是一块块毫无价值的普通石头!
  麦克里迪失望地说:“我早就觉得那人有点疯,说什么箱子里有比金子还贵重的无价之宝!
  ”
  “不,”巴里迅速地说,“我记得他的原话是这样的:如果你们能将它安全地送到我的好友麦克唐纳手里,你们将会获得无价之宝。”
  “那又怎么样呢?”麦克里迪恼怒地嚷道。
  巴里将自己的同伴轮流打量了一遍,他脑海里重现了他们在原始森林中可怕的经历。他仿佛又见到了路旁的堆堆白骨。他记起人们在他们进入森林前的告诫:单枪匹马在森林里闯的人,没有一个能活着出来。
  他终于明白了。他深沉地说:“朋友们,这难道还不清楚吗?马格拉夫让我们得到的,是我们的生命啊!如果没有这口箱子,没有我们那些诺言的约束,我们能活着走出丛林吗?”
  
绝对不允许毁约
  绝对不允许毁约
  犹太人是契约之民。在他们的观念中,契约是神圣不可毁坏的。他们认为契约是人和神的约定。
  毁约行为,在犹太人看来是绝对不允许发生的。契约一经签订,无论发生什么问题,都是不可毁的。
  犹太人同样严格遵守契约,契约一旦签订,就是生效了,不但自己遵守,也要求对方严守契约。对契约决不许有任何意外之事发生,对契约绝不允许发生含糊模棱的情形。
  犹太人都是守约的。他们之间,只要签订了契约,就不会有任何的后顾之忧了。他们信任契约,相信签订的双方都是会严格遵守的。因为他们深信:“我们的存在,是履行和神所签定的存在契约”。他们之所以不毁约,是因为他们认为契约是和神的签约,因为人的存在本身也是在履行契约。在他们认为,人与人之间的契约,也和神所定的契约相同,决不可毁约。
  
  因此,犹太人根本不会有“不履行债务”这句话,对于不履行债务者,严格追究责任,毫不客气地要求赔偿损失,对于不遵守契约的犹太人,他们会把他驱出犹太人商界,加以唾骂。
  
  由于各个国家对契约的重视程度不同,所以犹太人在与外人做生意时,总是小心翼翼,因为对方是否守约,他还未可知。所以他们一般不太信任。
  特别是再次与不守约的人打交道时,他们根本不会相信所签订的契约。所以,在与犹太人交往中,要博得犹太人的信任,第一件事便是遵守契约,无论如何都要做到这样,否则你便是白费心机,因为犹太人绝不会信任一个对他们的“神”不敬的人。
  犹太人的经商史,可以说是一部有关契约的签订和履行的历史。犹太人经商的奥秘在于“契约”。世界上万物都在不断地发生变化,但契约的内容是永不变的。遵守契约,维护契约是保证利益不受侵犯的前提,是赚钱做生意的保障。犹太人就是在这“契约”的保障下,赚钱致富的。
  犹太人的一句经商格言是:“绝不漏税”。
  犹太人所以想买“列支敦士登”国籍,是因为“税轻”,税轻对于拼命赚钱的犹太商人来说,是一个不可忽视的问题。因为他们绝不漏税,在不漏税的情况下,尽力寻找“税轻”的商业,以赚取更多的利润,这是每个犹太人的想法。
  犹太人拥有世界上最多的财富,却比世界上任何一个国家的商人都重视交税,是因为犹太人有一套他们自己的观点,他们认为,税钱是和国家所订的“契约”,不论发生任何问题,也都要履行契约。谁逃税,谁就是违背了和国家所签的契约。违背“神圣”的契约,对犹太人来说是不可容忍的。
  为什么犹太商人特别注重契约呢?据说“契约”一词起源于圣经的旧约,指“契约”是“人和神之间的一种约定”。旧约上的故事大都是描写因为违约而遭天谴的事情。这也使得欧美的大多数人都非常重视契约。犹太人与别人做生意,一旦双方达成共识,就必须订立契约,这就决定了双方在契约上的义务关系。所以在订契约时,犹太人非常慎重,逐条推敲,与对方讨价还价,尽可能考虑到交易上可能发生的一切意外情况,并且要聘请律师严密审定,以确保自己的权益。
  犹太人没有国家和政府,是以契约来生存的,维持他们生命的就是契约。他们的契约规定了所有主要的方面,其中最主要是规定了商业规则。由于犹太民族较早、较多地从事商业活动,因此很早就致力于商业活动的规范化,而《塔木德》中提出的一些观念,被公认为现代商业法规的思想渊源,并对以契约为基础的商业活动提供了思想基础和法律规范。
  例如,它规定:用作丈量的绳尺,冬天和夏天应有所区别,因为热胀冷缩;作为量器的瓶子,底下不能有残留;砝码底部必须清洁,以保持分量的准足;卖牛禁止涂上不同的颜色。
  犹太人对契约深存恐惧心理,它甚至转化成为类似图腾的神圣之物,犹太人的重信守约在全球商界中是有口皆碑的,他们的经商史可以说是一部有关契约的签订和履行的历史,而契
  约的神圣更来自对神的敬畏。《圣经》中记载,由于犹太人违反契约,上帝发怒,降洪水惩罚,犹太男人则必须以割礼作为遵守规则的见证。“惟有诚实正直的经商之道才是生存处世的最高法则”,这是犹太人从违反与上帝的契约而遭受的痛苦中深切体会的一点。犹太先知还告诉他们,世界末日来临时大审判的第一个问题就是:“你在做生意的时候诚实吗?”于是,《塔木德》中留下这样的警句:“遵守契约,尊重契约,你获得的将不只是尊重”,“契约是衡量一个人道德品质的天平”,“不讲诚信会受炼狱的惩罚。”
  
违约者必须遭到报复
  违约者必须遭到报复
  
  有这样一则《塔木德》寓言:
  很久很久以前,有个漂亮的姑娘和家里人一块儿出外旅行。途中,姑娘离开家人信步溜达,不知不觉中走迷了路,来到了一口井边。
  当时,她正觉得口渴,就攀着吊桶,下到井里去喝水。结果,喝完了水,却攀不上井来,急得大声哭喊着求救。
  这时,刚好有个青年男子打这儿路过,听见井下有人在哭喊,使设法把她救了上来。两个人一见钟情,都表示要永远相爱。
  有一天,这个青年不得不出外旅行,临行前特地到她家来见她,和她道别,并且约好,要继续信守旧约。他们双方都表示,不管等待多久,也一定要同对方结婚。
  两人订下了婚约后,正想请谁来担任证人,这时候,姑娘刚好看见有一只黄鼠狼走过,跑进了树林。于是,她说:“现在那只黄鼠狼和我们旁边的那口井,就是我们的证人了。”
  两个人就此分别。
  过了好多年,姑娘一直守着贞洁,等待未婚夫的归来。可是,他却已在遥远的他乡结了婚,生了孩子,过着快乐的生活,完全把原先的婚约给忘了。
  一天,孩子玩累了,躺在草地上便睡着了。这时,跑出来一只黄鼠狼,咬了孩子的脖子,孩子死了。他的父母都非常伤心。
  后来他俩又生了一个孩子,所以又生活得很幸福。这个男孩长大了,会自己到外面去玩了。
  有一天,他来到一口井边,为了观看井下水面上映出的影子,一不小心,掉落井里,溺死了。
  到这个时候,那男青年终于记起了从前和那位姑娘的婚约,当时的婚约证人正是黄鼠狼和水井。
  于是,他便将事情全都告诉了妻子,同她离了婚。
  青年回到姑娘住的村子,而她还在等着他。两个人终于结了婚,过着幸福的日子。
  很明显,这是一个在神佑之下合约(婚约)得到履行的故事。
  值得注意的是,在这个故事中,对违约行为的惩罚不是直接落在违约者本人的头上,比如让他喝醉了酒掉井里淹死,或让黄鼠狼咬了得狂犬病不治而死(不过证人黄鼠狼的小命也得搭进去了),却是让两个无辜的孩子当替罪羊,读来难免于心不忍。
  其实,这本是一个劝人为善、劝人守约的寓言,其寓意根本上在于无论如何要使合约得以履行。要是让违约人一死了之,那就既不符合犹太人“憎恨罪,但不憎恨人”的信条,而且合约也彻底没了希望,守约的姑娘只好于受损失空守闺房一辈子。
  所以,故事就毫不怜惜地让惩罚落在违约行为所带来的“赢利”上,即两个孩子身上。在这里,孩子只是一种象征,象征着违约行为的首要成果。
  这就从根本上抽去了违约行为的内在意义,使它成为一个纯粹的无谓之举,甚至自讨苦吃之举。这对“违约”夫妻不是两次获得“赢利”而又两次从“幸福”坠入痛苦之中吗?
  从这个节骨眼着眼入手,可以说是对“违约病”的最有效的针砭。
  在现实生活中,犹太人对内部的违约者采取的是逐出教门的办法。在生意场上,一个受到犹太共同体排斥的“犹太人”可以说是绝难再生存下去(作为生意人生存下去)的。
  而对于非犹太人,则一方面毫不容情地上诉法院,要求强制执行合约,或者赔偿损失;另一方面,犹太共同体相互通报,以后不再同此人做生意。
  
憎恨罪,不憎恨人
  憎恨罪,不憎恨人
  
  拉比本来应当是犹太人的道德典范,但偶尔也有身为拉比的人作奸犯科的。以前纽约曾破获一起大走私案,结果查出一个拉比,他在牙膏中夹带钻石走私。
  在其他民族中,“德高望重”之人做出这种勾当,一定会激起信徒们的“义愤填膺”,说不定会放火烧掉某所寺院。但犹太人对这类事件的反应却极为冷静,甚至可以说,十分冷漠。
  因为他们本来就认为,恶是无处不在的。拉比也是人,身上同样也可以有恶的存在。
  犹太人历来主张把罪恶本身与作恶犯罪之人加以区分。一方面,犹太人认为,罪恶是人与生俱来的。《塔木德》上写着:“从胎儿开始,罪就在人心里萌芽,然后跟着人的发育而增强。”这意味着“任何人都会犯罪”,“就好像有能力射中靶心却没有射中一样,罪恶常常是在无意中犯下的”。但另一方面,犹太人又坚定不移地相信,人能够通过自己的努力,主要是学习(倘若你被恶的冲动驱使的话,为了驱逐它,应该开始学点什么才好。),而去除罪恶,改邪归正。罪人一旦成为义人,同样可以得到神的赐福。
  《圣经》中就有多处借耶和华上帝之口,劝说恶人“回头是岸”的训诫。
  所以,犹太人对罪人、恶人的态度,总体上不是将作恶看作恶人的劣恨性所致,而是看作被罪恶玷污了的人的行为。这种污痕是可以擦拭或洗涤掉的。因此,犹太人与其说寄希望于恶人遭报应,毋宁说更寄希望于罪恶本身得到消除。
  从前,有几位拉比碰上一群坏人,这些人属于那种非咬住人吸出骨髓不肯罢休的坏蛋,世上再也没有比他们更狡猾、更残忍的人了。其中有一个拉比忍无可忍,说道:“像这种人,还是让他们掉进水里去,全部溺死算了。”
  可是,同在他们中的一个最伟大的拉比却说:
  “不,身为犹太人不应该这么想。虽然一个人会认为这些人还是死了比较好,但不能祈祷这样的事发生。与其祈求坏人灭亡,不如祈求坏人悔改才对。”
  《塔木德》的结论是,处罚坏人对我们没有什么益处,不能使他们悔改,不能使他们跟随我们走正途,那才是一种损失。
  因此,犹太人对罪人没有那种“深恶痛绝”必欲置之死地的紧张、激烈情绪。相反,他们认为,犹太人犯了罪,仍然是犹太人,一旦改悔了,就不许再把他看作罪人。
  努力弥补或回避自己的弱点
  
  《塔木德》上说:“有善就有恶;有小麦,就容易滋生秕稗。”因此,犹太人对待缺点的态度是比较豁达的,他们认为,普通人或多或少都有一些缺陷。但就能因此而自卑吗?当然不能,犹太人主张,应该努力弥补或回避自己的弱点。
  希腊大政治家狄摩西尼是一个声音极弱,吐字不清,而又呼吸急促的人,“R”这个字母尤其是他说不清楚的,而他发音也非常之坏。
  传说他克服这些齿唇上的缺憾是这样做的:以石子含在嘴里练习,站在法利兰的海滨想将波浪喊平静,向山上跑时便背诵,练习一口气念好几行字,站在镜子之前演讲,以矫正自己的姿势。当他站起来对大众演讲时,他的失败不止一次。第一次尝试时,他的语句都混乱了,于是听众都放声大笑。并且我们还听说,他躲进一个地洞,每天在里面练习他的声音和演说的姿势,每次练习总是两个或三个月。他还将头发剃了半边,这样他可以使自己控制那种急于求成的想法。终于,狄摩西尼成为伟大的演说家。
  富兰克林之所以成为伟大的人物,原因之一也是因为他承认在演说上的弱点。他说:“我是一个很坏的演讲家,从来不能以词动人,在用词方面常常要踌躇很久。还难得用词恰当,然而我还是能够表达我的意思的。”
  他用别种方法使人归服于他,以补偿他演说上的弱点,他提出议案多半用间接和缓的方法,他发表的意见也是平和的,他还能承认自己的错处。他的弱点告诉了他一个很重要的教训,那便是:只用辩论绝对得不到胜利。假使他是一个会演讲的人,绝不会获得这个有价值的教训。
  如果你决定要战胜一个困难,一个缺陷,首先要正确认识自己,然后你要能心甘情愿地、不断地干下去,以达到你的目的。
  
不要把自己的不顺归结于外在因素
  不要把自己的不顺归结于外在因素
  《塔木德》上有这样一则非常有趣的故事:
  一位令人尊敬的拉比去世了。他所有的信徒都渴望得到他的一件遗物,留作纪念。其中一个学生心系一柄烟斗,上面刻有精美的花纹。
  “这要花你100个卢比。”拉比的妻子告诉他。
  “对我来说这是一笔大钱。”信徒有些犹豫地说:“但是,请先给我看看,然后再决定。
  ”
  于是,拉比的妻子把烟斗给他,他点燃了它。你能想象发生了什么吗?
  他刚吸完第一口不久,就仿佛看到了天堂的七重门全为他打开,里边有迷人的风景。
  学生大喜过望,赶快用激动的双手数了100个卢比,然后兴冲冲地带着烟斗回家了。
  到家之后,他再一次点燃烟斗,并狠狠地吸了一大口。
  你能想象发生了什么吗?
  什么都没有!
  什么都没有?
  气昏了头的学生赶忙去找新来的拉比,并上气不接下气地告诉他整个故事。
  “我的孩子,”新拉比微笑着说,“事情很简单,当烟斗仍属于拉比时,你吸烟时就能看到他所看到的。但它一旦变成你的烟斗时,就成了一只普通的烟斗,那你只能看到你的平常所见了。”
  这个故事启示我们,世界没有改变,改变的只是我们的心情。财富的本质也没有改变,改变的只是我们对财富的不同理解。不要把自己的不顺归结于外在因素,其实自己才是自己失败的罪魁祸首,因为你一直是一个“普通的烟斗”。
  
时间就是金钱
时间就是金钱(当机立断为信条
)
  人们通常所说的“时间就是金钱,时间就是生命”,已经把时间看得很重了。对于犹太人来说,确实是如此。
  《塔木德》上说:“钱是可以借用的,而时间绝不可以借用,时间远比金钱宝贵。”正因为有此认识,犹太人做生意也好,上班也好,对时间的运用极为精打细算。在企业里犹太人上班时拼命地干,但一到下班,哪怕手头工作马上完成,也会刻不容缓地准时下班。所以,犹太人上班时就很注意时间的安排。
  公司每天上班开始的1小时内,是“发布命令的时间”,经理们要处理掉昨天下班后至今天上班前收到的一切材料并做出安排,凡是桌子上摆满尚未批阅的文件的领导被视为无能的表现。许多人要判断对方是否有才干,只要看一眼他的办公桌便一目了然。在这1个小时内,拒绝任何人的来访,因为犹太商人以当机立断为信条,认为延误前一天的工作是一种耻辱。
  外人一旦来访,即使是业务上的事,也必须事先约定。犹太人最讨厌的就是不速之客,不速之客就等于盗窃时间和金钱的“盗窃犯。”
  有位月收入20万美元的犹太大亨曾算过一笔账:他每天工资近8000美元,那么每分钟为17美元。假如他被别人打扰,占用了5分钟的时间,就等于被窃现款85美元。这就是犹太人对“时间就是金钱”最直观的诠释!
  
人生的价值在于不断进取
  人生的价值在于不断进取
  《塔木德》上写道:“有人未老先衰,有人老而弥坚。”犹太人的杰出代表人物之一马克思曾说过:“任何时候我也不会满足,越是多读书,就越深刻地感到不满足,就越感到自己知乏。科学是奥妙无穷的。”人生的价值在于不断进取,在这方面无数成功者为我们树立了光辉的典范。
  伟大的西班牙画家毕加索的艺术成就是举世瞩目的,尤其是他的立体主义画风,开创了整个艺术界的先河。他的敏锐的感受力和变幻无穷的想象力贯彻了他的一生。
  每一件旁人看来极其平常的东西,他都能赋予他们新的面貌和新的生命,因而他被同时代的人称为“魔术师”,法国总统称毕加索是“一座火山”,他确实是一座永远蓬勃旺盛的艺术创造的“火山”。
  毕加索死的时候是91岁。在90岁高龄时,他拿起颜色和画笔开始画一幅新的画时,对世界上的事物好像还是第一次看到一样。年轻人总是在探索新鲜事物,探索解决新问题的方法。他们热心于试验,欢迎新鲜事物。他们不安于现状,朝气勃勃,从不满足。老年人总是怕变化,他们知道自己什么最拿手,宁愿把过去的成功之道如法炮制,也不冒失败的风险。毕加索90岁时,仍然像年轻人一样生活着,不安于现状,寻找新的思路和用新的表现手法来运用他的艺术材料。
  大多数画家在创造了一种适合于自己的绘画风格后,就不再改变了,特别是当他们的作品受到人们的欣赏时,更是这样。随着艺术家的年岁增长,他们的绘画虽然也在变,可是变化不会很大了。而毕加索却像一位终生没有找到他的特殊艺术风格的画家,千方百计寻找完美的手法来表达他那不平静的心灵。
  毕加索作画,不仅仅用眼睛,而且用思想。毕加索的画,有些色彩丰富、柔和、非常美丽,有些用黑色勾画出鲜明的轮廓,显得难看、凶狠、古怪,但是这些画启发我们的想象力,使我们对世界的看法更深刻。面对这些画,我们不禁要问,毕加索看到了什么,使他画出这样的画来?我们开始观察在这些画的背后究竟隐藏着什么。
  毕加索一生创作了成千上万种风格不同的画,有时他画事物的本来面貌,有时他似乎把所画的事物掰成一块块的,并把碎片向你脸上扔来。他要求着一种权力,不仅把眼睛所能看到的东西表现出来,而且把我们的思想所感受到的也表现出来。他一生始终抱着对世界十分好奇的心情,就像年轻时一样。
  假如你喜欢欣赏画,不妨找些毕加索的画册,看看从他的画中你能得到什么启示。
  
超越从前的自我
  超越从前的自我
  
  《塔木德》说:“超越别人的人,不能算是真正的优越;超越从前的自我,才是真正优越的
  人。”
  在生活中,有些人成就不大,不在于智力不够,而在于没有克服自己心理上的弱点和谬见;
  只有不断向自己挑战,认真对待自己的心理障碍,才能取得更大的成功。
  许多人不敢超越自我,常常是因为自卑心理在作怪。自卑心理可能产生在任何年龄段和各种
  各样的人身上,比如说,德才平平,生命仍未闪现出“辉煌”与“亮丽”,往往容易产生“
  看破红尘”的感叹和“流水落花春去也”的无奈,以至把悲观失望当成了人生的主调;经过
  奋力拼搏,工作有了成绩,事业上创造了“辉煌”,但总担心“风光”不再,容易产生前途
  渺茫、怨天尤人的哀叹;随着年龄的增长,青春一去不回头,往往容易哀怨岁月的无情和生
  发出红日偏西的无奈……这种自卑心理是压抑自我的沉重精神枷锁,是一种消极、不良的心
  境。它消磨人的意志,软化人的信念,淡化人的追求,使人锐气钝化,畏缩不前,从自我怀
  疑、自我否定开始,以自我埋没自我消沉告终,使人陷入悲观哀怨的深渊不能自拔,从而离
  成功的道路越来越远。
  自卑的对立面是自信,自信就是自己信得过自己,自己看得起自己。别人看得起自己,不如
  自己看得起自己。美国作家爱默生说:“自信是成功的第一秘诀。”又说:“自信是英雄主
  义的本质。”人们常常把自信比作发挥主观能动性的闸门,启动聪明才智的马达,这是很有
  道理的。确立自信心,就要正确地评价自己,发现自己的长处,肯定自己的能力。人们常说
  人贵有自知之明,这个“明”,既表现为如实看到自己短处,也表现为如实分析自己的长处
  。如果只看到自己的短处,似乎是谦虚,实际上是自卑心理在作怪。
  “尺有所短,寸有所长”。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优势和长处。如果我们能客观地估价自己,在
  认识缺点和短处的基础上,找出自己的长处和优势,并以己之长比人之短,就能激发自信心
  。要学会欣赏自己,表扬自己,把自己的优点、长处、成绩、满意的事情,统统找出来,在
  心中“炫耀”一番,反复刺激和暗示自己“我可以”、“我能行”、“我真行”,就能逐步
  摆脱“事事不如人,处处难为己”阴影的困扰,就会感到生命有活力,生活有盼头,觉得太
  阳每天都是新的,从而保持奋发向上的劲头。“天生我才必有用”。自己给自己鼓掌,自己
  给自己加油,自己给自己戴朵花,自己给自己发锦旗,便能撞击出生命的火花,培养出像阿
  基米德“给我一个支点,我将移动地球”的那种豪迈的自信来!
  人生战场上的真正赢家们目标远大,目标明确,他们追寻生命的真谛和超越自我。他们能够
  把生活的各个层面融合为一体。为了享受生活的乐趣,他们不仅剖析自我,而且爱从大处着
  眼,展望生命的全貌。
  
善于施舍,善于募捐
  善于施舍,善于募捐
  《塔木德》上记载了这样一则故事:
  在某个地方有一家很大的农户,其户主被称为当地最慈善的农夫。每年拉比都会到他家访问
  ,而每次他都毫不吝啬地捐财献物。
  这个农户有一块很大的农田。可是有一年,这个农夫遭到了风暴和瘟疫的袭击,所有的农田
  和果园都遭破坏,全部牲畜都死光了。债主蜂拥而至,把他所有的财产扣押了起来,最后只
  剩下一小块土地。可是,他却说:“既然神赋予的东西,神又夺回去了,还有什么说的呢?
  ”他泰然处之,丝毫没有怨天尤人之意。
  那一年,拉比像往年一样,又到农夫的家,见他家道中落,拉比们都对他表示了同情,也无
  意再请他捐献。这位农夫的太太说:“我们时常为教师建造学校、维持会堂,为穷人和老人
  捐款,今年拿不出钱来,实在遗憾。”
  后来,夫妇俩觉得让拉比们空跑一趟,于心不安。便决定把最后剩下的那块地卖掉一半,捐
  献给拉比。拉比非常惊讶,并且感激不尽。
  有一天,农夫在剩下的半块土地上犁地,耕牛突然滑倒了。他手忙脚乱地扶起耕牛时,却在
  牛蹄下发现了宝物。他把宝物卖掉后,又过上先前的富裕生活了。
  次年,拉比们又来到这里,去了农夫原来的家,以为农夫还和原来一样贫穷。可附近的人告
  诉他们:“农夫已搬入新居了,前面那所高大房子,才是他的家。”
  拉比们走进大房子,农夫高兴地向他们说明了近一年发生的事,并总结道:“只要乐于行善
  ,它必定会倒过来,这就是捐献的利润。”
  据一位拉比说,他常在募捐时向别人讲述这个故事,“每一次都获得成功”。
  犹太民族确实是一个善于施舍的民族,他们并不把施舍当作一种“行善积德”,而认为是在
  履行一种“公共义务”。
  犹太人不但乐于施舍,同时也善于募捐。
  1967年的“65战争”爆发的那天,美国犹太组织在著名宾馆华尔道夫?奥斯特里尔旅馆举
  行的一次聚餐会开始的15分钟里,每分钟得到100万美元的捐款保证。
  在这一天,芝加哥募集到250万美元,亚特兰大募集到100万美元以上。
  在这为期6天的战争爆发后的一个星期内,美国犹太人的以色列紧急基金募集到9000万美元
  。
  1973年的10月中东战争期间,美国犹太组织募集到1亿美元。这一年中,美国人捐献了477
  47亿美元,购买以色列债券超过5亿美元。
  以色列建国头10年中,光从美国犹太人那里得到的捐款就达14亿美元之多。近年来数额更大
  ,正常年份约为每年5亿美元。
  犹太组织之所以能募集到那么多的捐款,当然有多方面的原因,但根本的一点是,犹太人把
  慈善捐献看作一种纽带,一个连接中心,一个散居共同体的会聚点。随着近年来纯粹宗教性
  质的热诚之下降,募捐越来越成为犹太人与犹太共同体归属关系的唯一媒介,对于以色列之
  外的犹太人来说,更是如此。募捐作为一种犹太传统教育,可以有效地加强犹太人的民族认
  同感,靠着这种认同感,散居的犹太人自己就可以使犹太民族延存下去。
  在这种思想的指导下,犹太机构在募捐时采取的方式,就很有自己的特色。
  美国犹太人联合募捐会的前任主席、以色列的犹太代办处的筹款机构负责人保罗?朱克曼曾
  作过一番经验之谈,很能体现犹太人募捐时的基本思路和方法:
  “一个人永远不应该单枪匹马地去募集一大笔捐款,这是一条公认的原则。要拒绝一个人,
  特别是一个朋友或邻居,那再容易不过了。如果两个或更多的人一起去,这就不是一个犹太
  人向另一个犹太人索取礼物——这是整个共同体,是犹太民族在这样做。”
  “如果一个全美犹太人的领导人,一个以色列的领导人和一个受人尊敬的当地犹太人的领导
  人都去拜访他的活,完全可以理解为是全世界的犹太共同体去拜访他。”
  因此,即使募捐时不能不谈到钱,但决不会光是谈钱。犹太组织的代表常常谈及如何改变人
  的本性,并将捐款者看作共同体的宝贵财富。
  这里,我们又一次看到犹太人特有的那种将事物赋予超越意义的智慧。借助于
  这种方法,犹太民族获得的不上是捐款,还有真正意义上的“共同体的宝贵财富”:即使他
  原先不是“财富”,在捐出财富的同时,也成了“财富”,成了一个有民族认同感的犹太人
  。
  犹太组织还常常采取一种更具共同体活动性质的募捐方法,按卡唱名法。这是一种规模较大
  的集中募捐方法。
  按卡唱名法的一般形式是这样的:募捐机构专门组织一次表彰宴会或社区重要活动。在活动
  之前,有关组织已根据对可能捐款人的调查、以前的捐款情况和本次捐款的期望等等,预先
  准备好一系列捐款保证。应邀出席的来宾对此都是有所准备的。
  当宴会气氛正浓时或贵宾演讲结束之后,活动主持人便按照已准备好的名卡,依次点名,当
  场要求捐款。
  这种活动一般有100到500人出席,相互之间往往又彼此熟识,很容易给人造成一种“伙伴压
  力”。为了不显得自己小家子气,捐款人一般都会心甘情愿地竭其所能,慷慨捐赠,相互之
  间还会产生攀比效应。其结果,每次都能让募捐人“喜出望外”。
  这种方法可以说是犹太募捐组织所用方法中最招人非议的,甚至被人称之为“一种愚钝而极
  不得体的展示”。此话不无道理。
  对一个本来不愿意捐献或者不愿意捐献那么多,但碍于朋友同行的在场,为了不失面子而忍
  痛掏钱的人来说,确有强人所难的味道。而且,那种相互攀比,固然有助于提高捐款额,但
  无形中已成为一种比谁财大气粗的炫耀之举。
  然而,考虑到炫耀本身也是人之常情,这儿不炫耀,那里也要炫耀,那么,一样在炫耀中花
  钱,与其花得不明不白让别人发财,还不如花得清清楚楚让犹太人自己的事业获益。
  有意思的是,人们公认这种“愚钝”的方法只有犹太人才用得好,其他人即使用了,也难以
  取得如此成功。其中的根本原因当然不会是犹太人的生性“愚钝”,而恐怕仍在于:只有犹
  太人,包括募捐的犹太人和捐献的犹太人,才真正懂得、体会到了人类最“愚钝”的本性可
  以获得最为升华的形式。
让金钱在回馈社会中散发温暖
  让金钱在回馈社会中散发温暖
  《塔木德》说:“《圣经》发射光明,金钱散发温暖。”“如果赚的钱都揣进自己的腰包,
  你就不是一个真正的富翁。”许多在经济上成功的犹太人都愿意慷慨地回馈社会。
  英国的牛津和剑桥这两所大学各有一个“伊沙克?沃夫森学院”,这来自于一个犹太人的名
  称。
  被誉为当代最慷慨的慈善家伊沙克?沃夫森是一个苏格兰犹太人,英国最大的百货公司“大
  宇宙百货公司”的总裁。该公司拥有3000多家零售商店,同时涉及银行业、保险业、房地
  产,还有水陆路运输业等。
  1955年,沃夫森设立了以自己名字命名的基金会,在以后的20年间,为各个方面,主要是
  教育机构提供了4500万美元的经济资助。许多大学和学院都向他颁发了荣誉学位证书。
  沃夫森非常乐于对人讲这样一个故事:
  曾经有一个人问他:“沃夫森这个家伙既是皇家外科医师学会会员和皇家内科医师学会会员
  ,又是牛津大学的教会法规博士和剑桥大学的法学博士,而且还是这所大学的这个博士,那
  个大学的那个博士,他到底是干什么的?”
  “他是个写东西的。”
  “写东西?他写了些什么?”
  “支票。”
  赚钱的能力是犹太人评价一个商人成功与否的重要标准。但只有那些不仅仅为自己谋得利益
  ,同时慷慨回馈社会的人,才能真正实现自我的价值,得到社会的认可。
  对于一个人来说,过多的财富是没有多少用的,除非你是为了社会在创造财富,并把多余的
  财富贡献给了社会。
  同许多美国人一样,富勒一直在为一个梦想奋斗,这就是从零开始,而后积累大量的财富和
  资产。到30岁时,富勒已挣到了百万美元,他雄心勃勃想成为千万富翁,而且他也有这个本
  事。他拥有一幢豪宅,一间湖上小木屋,2000英亩地产,以及快艇和豪华汽车。
  但问题也来了:他工作得很辛苦,常感到胸痛,而且他也疏远了妻子和两个孩子。他的财
  富在不断增加,他的婚姻和家庭却岌岌可危。
  一天在办公室,富勒心脏病突发,而他的妻子在这之前刚刚宣布打算离开他。他开始意识
  到自己对财富的追求已经耗费了所有他真正珍惜的东西。他打电话给妻子,要求见一面。当
  他们见面时,他们热泪滚滚。他们决定消除掉破坏他们生活的东西——他的生意和物质财富
  。
  他们卖掉了所有的东西,包括公司、房子、游艇,然后把所得收入捐给了教堂、学校和慈
  善机构。他的朋友都认为他疯了,但富勒从没感到比这更清醒过。
  接下来,富勒和妻子开始投身于一桩伟大的事业——为美国和世界其他地方的无家可归
  的贫民修建“人类家园”。他们的想法非常单纯:“每个在晚上困乏的人至少应该有一个简
  单而体面、并且能支付得起的地方,用来休息。”美国前总统卡特夫妇也热情地支持他们,
  穿上工装裤来为“人类家园”劳动。富勒曾有的目标是拥有1000万美元家产,而现在,他的
  目标是为1000万人、甚至更多人建设家园。目前,人类家园已在全世界建造了6万多套房子
  ,为超过30万人提供了住房。富勒曾为财富所困,几乎成为财富的奴隶,差点儿被财富夺走
  他的妻子和健康;而现在,他是财富的主人,他和妻子自愿放弃了自己的财产,而去为人类
  的幸福工作,他自认是世界上最富有的人。
  
交际本领可使你利用外界的无限能量
六、《塔木德》的交往智慧——人和人的基本权益都是平等的
  交际本领可使你利用外界的无限能量
  《塔木德》里说:“山峰永不相遇,而人却时时相逢。”这就是要我们重视人际关系。
  如果人们不喜欢你,他们对你可能败事有余,成事不足。有一天在飞机场,一位旅客见到一个衣冠楚楚的商人大声喝叱,责骂搬运员处理行李不当。商人骂得越凶,搬运员越显得若无其事。商人走后,这位旅客称赞搬运员有涵养。搬运员微笑着说:“噢,没关系,你知道吗,那个人是到佛罗里达去的,可是他的行李嘛,将会运到密西根去。”和你共事的人,即使是下属,只要受了你的气,都会跟你捣蛋。
  相反,只要你精于处世之道,则犯了严重错误也没事。许多能力平庸的管理人员,都能安然过公司的人事大变动,原因就在于他们和人交往时,通情达理,讨人喜欢;一旦有错,支持他们的人总会帮他们补过。事实上,犯了一次错之后,如果老板觉得他们以练达负责的态度来处理这次错误,说不定他们的事业反而会更上一层楼。
  美国普林斯顿大学曾对1万人的人事档案进行分析,结果发现:“专业技术”、“知识”
  “经验”“只占成功因素的25%,其余75%决定于良好的人际关系。哈佛大学就业指导小组对几千名被解雇的男女进行调查,发现人际关系不好的比不称职的人高出2倍。另一研究报告表明,在美国每年离职的人员中,因人际关系不好而导致无法施展所长的占90%。可见,人际关系好坏何等重要。而人际关系的好坏,主要取决于交际本领的高低。
  心理学家曾作过一项研究,研究对象均为学术智商很高的科学家,他们之中有的人出类拔萃,有的人成绩平平。研究结果表明:这一差别的原因,就在于那些获得大成就的人善于交际,拥有自己的广大的交际网,因而可以随时从各个方面获得自己所需要的信息或数据;而那些成绩平平的人则因不善交际,得不到别人的帮助。另一个有说服力的统计数字是,诺贝尔科学奖金自1901年设立以来,到1972年为止的286名获奖者中,有2/3的人是因与别人合作进行研究而获奖的。而且,因协作研究获奖占总获奖数的比例逐渐上升,在诺贝尔奖金设立的头25年为41%,第二个20年跃升至65%,而现在则为79%。可见,交际、合作极为重要。与常人交际极为重要,与巨人交际更为重要。德国诺贝尔心理学和医学奖获得者瓦勃格指出:“一个年轻的科学家,一生中最重要的就是跟当代的科学巨人进行个人接触。”
  戴尔?卡耐基有一个基本观点:“一个人的成功,15%取决于专业本领,85%取决于人际关系与处世技巧。”这一观点得到了犹太人的高度重视和广泛推崇。无数事实证明:你的专业本领往往只能给你带来一种机会,而交际本领则可以给你带来百种千种机会;专业本领只能利用自身能量,而交际本领则可使你利用外界的无限能量。
  
和优秀的人接触
  和优秀的人接触
  犹太经典《塔木德》主张,一个人要和那些优秀的人接触。或许,这是保罗?艾伦取得如今这些成就的一个最重要的因素。
  保罗?艾伦是一位音乐爱好者,同时对天文学也充满特别的兴趣,一有空不是沉浸在音乐里,就是对着天空发呆。因此,在同学之间,他被视为一个不善交际的人。
  不过,他也不是没有朋友,比他低两个年级的一位金发男孩,就经常到班里来找他,因为他父亲是图书管理员,金发男孩要通过他借一些最新的电脑书籍。
  在借书还书的过程中,艾伦喜欢上了那个金发男孩,于是经常跟他出入于学校的计算机房,与金发男孩一起玩编程游戏。从“三连棋”一直玩到“登月”,临毕业时,他也成为一个仅次于金发男孩的计算机高手。
  1971年春天,艾伦考入华盛顿州立大学,学习航天;次年,那位金发男孩进入哈佛,学习法律。两人虽然不在一个学校,但经常联系,金发男孩继续跟他借书,他继续跟他探讨编程问题。1974年寒假,艾伦在《流行电子》杂志上看到一篇文章,是介绍世界第一台微型计算机的。他兴奋异常,因为在中学时,那个金发男孩就经常在他面前抱怨,计算机太笨重了!要是小到家里能放下就好了。
  艾伦拿着那本杂志去了哈佛,见到那位金发男孩,说,能放在家里的计算机造出来了。
  金发男孩当时正为“是继续学法律,还是搞计算机”而苦恼。当他看到《流行电子》杂志上的那台所谓的家用电脑后,说:“你不要走了,我们一起干点正经事。”
  艾伦没有走,在哈佛所在的城市——波士顿住了下来,并且一住就是8个星期。在这8个星期里,他和金发男孩没日没夜地工作,用Basic语言编了一套程序,这套程序可以装进那台名为Altair8008的家用电脑里,并且能像汽车制造厂的大型计算机一样工作。
  当他们带着这套程序走进那家微型计算机生产厂家时,竟然得到一个意想不到的答复,给他们3000美元的基价,以后每出一份程序拷贝,付30美元的版税。
  艾伦和金发男孩喜出望外,再也没有回到学校。3个月后,一家名为微软的计算机软件开发公司在波士顿注册,总经理是那金发男孩——比尔?盖茨,副总经理是保罗?艾伦。
  现在微软公司已成为世界上的一个巨无霸,总经理比尔?盖茨已成为人所共知的世界首富。艾伦在总经理的巨大光环下,虽然有些黯淡,但在《福布斯》富豪榜上也名列前五位,个人资产210亿美元。
  前不久,有人写了一本书,称保罗?艾伦是一位“一不留神成了亿万富翁”的人,其实,这是一种误解。犹太经典《塔木德》中有一句话:“和狼生活在一起,你只能学会嗥叫,和那些优秀的人接触,你就会受到良好的影响。”
  与一个注定要成为亿万富翁的人交往,自己怎么可能成为一个穷人呢?你与之交往的人就是你的未来!说的就是这个道理。
  
要能与人和谐相处
  要能与人和谐相处
  《塔木德》认为,不能与人和谐相处,不能容纳别人的缺点和短处,是一个人失败的根源。
  你以蔑视无情的态度对人,即使对方不是与你针锋相对,亦会对你敬而远之。
  在与人交往的过程中,你可以通过掌握一些简单、自然、平常和易学的沟通技巧,来使自己成为一个受人喜爱的人。
  (1)要做一个平易近人的人,和别人打交道要轻松自如。也就是说,在别人和你打交道的时候,不要让人有一种紧张感。据说,有的人“你很难同他打交道”,他很难接近。这往往是一个在交往中难以克服的障碍。一个平易近人的人很好相处,而且言谈举止都很自然。
  他会营造一种舒适、愉快、友好的氛围。和他在一起,不会像戴着一顶破旧的毡帽、趿拉着一双破烂的鞋子、穿着一件宽大破旧的袍子一样,尴尬难堪。一个表情僵硬、冷漠、毫无反应的人,是难以融于一个集体之中的,而他往往是一个桀骜不驯的、不合群的怪物。你确实不知道该如何和他打交道,你也难以揣摩他的内心世界,不知道他会对你的言行做出怎样的反应。喜欢上一个这样怪僻的人,确实不是一件很容易的事情。
  (2)善解人意,体贴别人。一个体贴别人的人,总是设身处地为别人着想,不让别人紧张、拘束,更不会让别人尴尬难堪。据说,莎士比亚就具有善解人意的神奇能力。在和人交往的过程中,他就像一条变色龙,能根据交往对象的不同特点,随着时间、地点的变化,进行应变。因此,他的朋友很多。
  (3)待人接物落落大方、不卑不亢。一般来说,具备这种素质的人必须具备宽阔的胸襟。因为,那些特别注重别人对自己的态度的人,那些害怕别人嫉妒自己的地位和职务的人,那些在生活中处于优势地位的人,是很少对别人态度冷淡的,而且,一般也不轻易对别人生气。
  (4)要忠诚、正直和具有爱心。某个大学的心理学系对那些受人喜爱的和不受人喜爱的人的性格作了分析。他们对100个个性特征作了科学分析,他们指出:一个人要想赢得别人的喜爱,就必须具备46个引起人们好感的个性特征。也就是说,你要想为大众所接受,就必须具备许多的优秀品格。
  要想让别人喜欢你,你必须具备一个基本的品格。这就是要忠诚、正直和具有爱心。或许,只要你具备了这一基本品格,其他的各种品质也就自然而然地具备了。
  (5)能够仔细分辨别人的意图、动机、心情、感受和思想。也就是说,一个社交能力强的人,必定是会盘算的人,他们会考虑到自己行为的后果,会盘算别人的可能行为,会计算自己的利益和损失。而所有这些盘算,都是在相关因素可能变动的情况下做出的。因此,只有认知能力较高、善于察言观色的人,才能在复杂多变的情况下,做出这些盘算来。这种人际交往的基本智慧几乎每个人都具有,关键是怎样使之不断增强,怎样把它们在生活中发挥出来。
  
不可与污秽者为伍
  不可与污秽者为伍
  《塔木德》说:“与污秽者为伍,自己也得污秽;与洁净者相伴,自己也得洁净。”这说的就是择友的重要性。如果一个人不会选择朋友,就等于不能把握自己的前途。
  我们交朋友的目的一是让生活充实、丰富,能在工作之余有人一起娱乐、一起聊天;二是有利工作,希望在工作上能得到朋友的帮助。很显然,朋友太多就不可能有太多时间去了解、交流,也就不可能建立真正的友谊,朋友之间没一定的感情基础,那么就很难谈得上互相帮忙。所以生意场上认识的人多就好办事,那是未必的。没有一定的交往基础,别人是肯定不会帮你的,除非你自己有权有势,别人帮你是想得到回报。所以能结识一些相互欣赏、有情有义的工作朋友才是最好。
  滥交朋友的人会给人一种生活缺乏原则的感觉。如果你以认识的朋友多为荣,那你肯定会主动去拉拢各种各样的人,只要有机会,你就会热情主动地结识。其实人际交往最忌讳大献殷勤,不卑不亢是交际的首要原则,因为自尊是交往中首要吸引力,如果抛弃自尊去讨好别人,肯定得不到别人的尊重,而且一般以交友多为荣的人都希望结识更多的有钱有势的风云人物,而这些人最看不起故意讨好的人,因为他们见得最多的就是这种人。所以喜欢滥交朋友的人往往会失去自我,让人瞧不起。喜欢滥交朋友的人往往缺少真正的朋友。和朋友建立深厚的友谊需要各种努力,首先是要花一定的时间,即使你们青梅竹马,几年不联系也可能形同陌路。因为社会在变,人也在变,不经常交流肯定会产生隔阂。而喜欢滥交朋友的人是肯定没有时间专门给一些朋友的,他们也认识不到友谊需要细心栽培,他们把朋友当作稻穗一样,以为认识了就像把稻穗捡回家里一样,以后想用就可以随时用。建立友谊需要不断地付出,朋友间的友谊就像爱情一样是个空盒子,首先你得倾注关心、帮助、理解,然后你才能得到关心、帮助、理解。滥交朋友的人是不可能不断地付出的,他没这么多时间和精力,所以他的朋友都只是一些点头朋友。而且,万一不幸交了个坏蛋无赖朋友,那就有你烦的了,骗你点钱,占你点便宜。弄不好交个要钱不要命的家伙,那你就更危险了。
  所以,我们交朋友宜精不宜多,要悉心结交一些志同道合的工作朋友和生活朋友,而且要有一定的感情基础,工作上能鼎力相助,而不是建立在纯利益基础之上的关系。一些生活中的朋友要多加联系,因为这些朋友都是些有着共同经历、经过时间考验的知心朋友,要留一定的时间和精力不断加深友谊。这部分朋友是最可靠的,因为你们之间没有利益冲突,是一份最纯的友谊,任何时候,他们都能给你帮助。
  当然,交友时要有一点戒心,有一定的识别能力。和一个人交往时要判断对方和你交往的动机是什么,是看重你的人还是其他,如果纯粹看重你的钱和势或其他利益,那么就不必深交,如果能形成互利互惠,当然也不妨交往一下。
  从别人的角度考虑问题
  
  有一家犹太人养了一只狗,全家人都喜欢这只狗,尤其是其中的一个小男孩,更是对狗疼爱备至,整日同吃同住,难舍难分。
  可是,有一天,狗突然死了,这使儿子伤心至极、痛不欲生。父亲尽管也有点痛心,但他认为狗迟早会死,这是一件没办法的事,只能把它拉出去了事,但儿子却一定要将狗埋在自己家的后院。
  结果,父子两人为此而闹僵了。无奈,只好找拉比咨询。拉比尽管常常为别人提供各种咨询,但从来没有涉及到狗的葬礼。但他很了解此时那个小孩无比悲伤的心情。
  于是,拉比就查找有关资料,结果正好在《塔木德》中找到一个有关的故事,说的是古时候,有家人家发生了这样一件事——
  一次,有条毒蛇爬进牛奶桶中,它的毒液溶进了牛奶,这件事只有家里的狗看到了。
  晚上,全家人正要喝桶中的牛奶时,狗就叫了起来,并扑上来打翻了盛奶的杯子,自己喝了起来,正当大家生气时,狗已经死了。
  这下子全家人才恍然大悟,原来牛奶里有毒,所以大家对狗感激不尽。
  听完这则故事后,父亲同意儿子的做法。
  这个故事表面上是讲有关狗的事情,但实际上是教诲人们凡事多从他人的角度考虑和着想。
  
  当然,这件事能够圆满解决,和拉比的处世艺术也是分不开的。他没有把任何东西强加于父亲,只是讲了一个关于狗的故事,这就在尊重了儿子意愿的同时,也尊重了父亲的权威,那么,父亲何不顺水推舟呢?
  为了人际关系的和谐,我们日常生活中也要经常从别人的角度考虑问题。
  犹太人是非常精于此道的,即使是在“胡搅蛮缠”的时候,也会从别人的角度考虑。
  艾布拉走进一家商店,开始杀价。明码标价15美元的货物被他杀到10美元,现杀到997美元,他还不满意,希望再降到996美元。
  售货员表示:“这已经是最低限度了,不能再降了。”
  艾布拉却不死心,坚持要他降到996美元。
  售货员也毫不妥协:“绝对不行,到此为止,一分钱也不能再降。”
  艾布拉硬是不从。
  “先生,为了区区一分钱争个没完,也太不合算了。说实在的,绝对不能再降了。况且,你历来都是赊账的,差一分钱,又有什么关系呢?”
  艾布拉却回答说:“我所以拼命杀价,无非是我太喜欢你们的商店了。多杀一分钱,逢到我赖账时,你们店的损失就可以减少一分钱了。”
  面对这样的客户,对方往往会选择宽容些的。
  
入乡随俗,尽量和别人一致
  入乡随俗,尽量和别人一致
  《塔木德》上说:“众人着衣时莫要裸身,众人裸身时莫要着衣;众人就坐时莫要站立,众人站立时莫要坐下;众人哭时莫要笑,众人笑时莫要哭。”犹太人懂得,在生活中“入乡随俗”是非常必要的。如果你穿着与对方同样的服装,表现出于对方类似的举止,就会让对方觉得你和他的思想与地位是相似的,对方也就会对你产生好感。温森特是偶然发现这一处世原则的。
  温森特曾在博里纳日做过一段时间的牧师。
  博里纳日是个产煤的矿区。在这个地区,几乎所有的男人都下矿井。他们在不断发生事故的危险中干活儿,但工资却低得难以糊口。他们住的是破烂的棚屋,他们的妻子儿女几乎一年到头都在里面忍受着寒冷、热病和饥饿的煎熬。
  这里的人都是“煤黑子”,肥皂在博里纳日人的心目中简直是一种不可企及的奢侈品。
  
  温森特被临时任命为该地的福音传教士时,他找了峡谷的最下头的一所挺大的房子,并和村民一起拿麻袋去装了很多煤渣,在房子里烧起了炉子,以免房子里太寒冷。
  温森特登上讲坛,他的讲道是那样诚挚而又充满信心,竟使得这些博里纳日人脸上的忧郁神情渐渐消退了,从他此次布道所受的欢迎来看,博里纳日的人民对他的态度已经没有任何保留了,他们终于相信了他。他作为上帝的牧师,现在已经得到了这些满脸煤黑的人们的充分认可。
  是什么原因引起这样的变化呢?不会是由于他有了一座新教堂,因为这对于矿工们来讲压根儿不算什么。他们不会知道关于对他的传教士职务的任命,因为他并没有告诉他们在原先那个地方他是没有正式任命的。而且虽然他刚才讲道时热情洋溢,措辞优美,但在原来那间简陋的小棚屋里和那座弃置不用的马厩里,他也是这样讲的啊!
  温森特百思不得其解,最后他回到自己的住处,准备用从布鲁塞尔带来的肥皂洗脸时,脑海中突然闪过一个念头。他跑到镜子前面端详着自己,看见前额的皱纹里、眼皮上、面颊两边和圆圆的大下巴上,都沾着黑煤灰。
  “当然!”他大声说,“这就是他们对我认可的原因所在,我终于成了他们的自己人了!
  ”
  他把手在水里涮了涮,脸连碰都没碰就去睡了。留在博里纳日的日子里,他每天都往脸上涂煤灰,从而使自己看上去和其他人没有两样。
  精明的犹太商人也会把这一原则应用到商业领域,在谈判的时候,为了得到对方的认可与接纳,就首先使自己在某一方面与他们相似或相同,这样就有了达成更多一致的基础。
  
己所不欲,毋施于人
  己所不欲,毋施于人
  中国的伟人孔子说过,仁就是“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己所不欲,毋施于人”。同样,犹太历史上最著名的拉比之一,希雷尔拉比也曾对犹太文化的精髓作过类似的界定。
  希雷尔拉比出身贫寒,靠自己的天赋和勤奋,掌握了渊博的知识,2000多年来,他的言论一直被人们广泛引用。据说,所谓《圣经》上的许多言论,有许多其实就是希雷尔拉比所说的要言。
  希雷尔拉比当了犹太教首席拉比之后,一次来了一个非犹太人。他要希雷尔拉比在他“能以一只脚站立的时间里,把所有的犹太学问告诉他”。可是,他的脚还未提起来,希雷尔拉比已要言不繁地把全部犹太学问浓缩为一句话告诉了他:
  “不要向别人要求自己也不愿意做的事情。”两个古老民族的智者对各自文化做出了完全相同的界定,这并不奇怪。因为无论哪个民族,
  在人类生活的最本质特征上,都是同一的,民族文化的成熟、集体智慧的发达必然带来对其中真谛的同样的把握。
  人类的生活都是社会生活。这意味着,人与人之间的最原初的关系,必定是一种互助互谅的关系,这种关系本身又必定建立在互相理解的基础之上。这种理解不管从理论上说可以有多少环节多少障碍,但在经验上,只要我们大家都是人,就可以从自身的趋凶避害的原始要求上,找到理解他人的前提。“己所不欲,毋施于人”,便是一条极便于掌握应用的互相理解、互相体谅、互相谦让的与人相处原则。
  不过,这条原则毕竟还只是一条一般的原则,在面临具体问题时,如何恰如其分地掌握好分寸,还需要当事人体察特定情境中人际交往的微妙之处。在这一点上,犹太教典籍《塔木德》给出了一个极富教益的实例。
  一次,有位拉比要召集6个人开会商量一件事,便让人安排,去邀请6个人来。可是到了第二天,却来了7个人,其中肯定有1个人是不邀自来的,但拉比又不知道这第七个人究竟是哪一位。于是,拉比只好对大家说:
  “如果有不请而来的人,请赶快回去吧。”
  结果,7个人中最有名望的人,那个大家都知道他是一定会受到邀请的人却站了起来,走了出去。
  显而易见,这个人是在为他人背黑锅。他知道,7个人中必定有一个人没有受到邀请,但既然到了这里,再要自己承认资格不够,是一件令人难堪之事,尤其还当着这么多人的面。为了保护这个人的自尊心,最好的办法不是对质证明自己出席会议的资格,而是干脆让他“混迹其中”,借匿名状况来保全他的面子。所以,那位有名望者的退让,可谓用心良苦。
  但能如此设身处地地为他人着想并采取相应行动,正体现了他的仁慈之心。就此而言,我们可以说,这则寓言首先弘扬的就是“己所不欲,毋施于人”的道德精神。
  那么,在生活中,如何做到“己所不欲,毋施于人”呢?
  (1)爱是无技巧的技巧。卡耐基在他的《交际成功奥秘》一书中写道:“不管是屠夫,或是面包师乃至宝座上的皇帝,统统都喜欢别人对我们表示好意。拿德国皇帝来说,当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时,他成了万恶不赦的罪人。在愤怒的人民中,却有个寡妇的小孩子写了一封非常单纯的信给他。这个小孩说,不管别人怎么样想,他会爱戴他的皇上。德皇深受感动,邀请这个孩子去做客。小孩去了,她母亲也同行,德皇与孩子的母亲竟然成婚。”俗话说:爱人者,人恒爱之。一个爱人的人,必能得到他人的爱。广施爱心,必能广得爱的回报,人际交往就会非常成功。法国画家夏尔丹说:“人类在探索太空,征服自然后,终将会发现自己还有一股更大的力量,那就是爱的力量,当这天来临时,人类文明将迈向一个新纪元。
  ”爱,是无技巧的技巧,是开发交际能的根本技巧,其他的技巧都派生于“爱”这一根本技巧。
  (2)人情是一张支票。每一个人的成功,都是以帮助他人为基础建立起来的。养成乐助人、广助人的习惯,会给自己带来更多的机进和发展的空间。偶然中帮助一个人,有时候很可能会给你带来难以想象的回报。美国有一本很畅销的小说《教父》,其中有这样一个故事:一位殡仪馆老板的女儿受到流氓欺侮和殴打,法庭的判决对流氓毫发无损。在求助无门的情况下,殡仪馆老板硬着头皮去请求黑社会老大“考利昂老头”的帮助。考利昂毫不犹豫地出面替他们出了气,而不求回报。在日后的紧要关头,殡仪馆老板帮了他的大忙。可见,助人,就是助己。人情是一张支票,储蓄越多,收获越大。要充分开发交际技能,就必须做到乐于助人。
  (3)对别人抱以亲切、友善的态度。态度,是人对某事物的心理倾向,它是内心世界的核心。没有内在态度的改变,外在的改变是不可能发生的。就算外在可以改变,改变得也不会理想。改变他人态度的奥秘,就在于首先改变自己的态度。
  态度是互动的。《塔木德》上说:“你如何待人,人如何待你。”人们总是根据对方的态度来采取相应的态度。你对别人抱以亲切、友善的态度,那么对方就会回敬你同样亲切、友善的态度。态度的体现不过是一个微笑、一个眼神、一个动作、一句话……然而,它却有着极大的魔力。
                                                                                                                  请继续阅读《塔木德智慧全书》(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