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真的信佛了么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4/19 18:49:54
佛教究竟是什麼呢?學佛的人不能不知道。「佛教」是佛陀的教育,是佛陀對九法界眾生至善圓滿的教育。教育內涵包括了無盡無邊的事理,比現代大學裏面的課程內容還要多。時間上,它講過去、現在、未來;空間上,它講我們眼前的生活一直推演到無盡的世界。所以它是教學、是教育,不是宗教;它是智慧、覺悟宇宙人生的教育。中國孔子的教育,是講一世(一生)——從生到死的教育。佛法是三世的教育,講過去、現在、未來。

  佛教真的是教育嗎?如果我們仔細觀察,這個疑問就會消除。在日常生活中,只有教學才有師生的稱呼,我們稱釋迦牟尼佛為根本的老師(本師),就是表示這個教育是他老人家創始的,他是第一位創辦人。我們自稱為「弟子」,弟子是中國古時候學生的自稱。由這些稱呼,我們知道我們跟佛的關係是師生關係。就宗教而言,上帝與信徒不是師生關係。佛門則是清清楚楚說明,佛與我們是師生關係;我們與菩薩是同學的關係——菩薩是佛早期的學生,我們是佛現在的學生。我們與菩薩是前後期同學,菩薩是我們的學長,這事要弄清楚啊。在日常生活中我們稱呼出家人為「和尚」,其實在一個寺院裏只有一位和尚。「和尚」是印度話,翻作「親教師」。就是親自教導我的老師,就像現在學校裏的指導教授,他是直接指導我的,關係非常親近、密切。他若是不直接指導我,就稱他為「法師」,這如同學校裏的老師很多,但他沒有上過我的課,沒有指導過我。「和尚」與「法師」的差別就在這裏。代表和尚教學的老師稱作「阿闍黎」。阿闍黎的言行,可以做我們的榜樣,可以做我們的模範,我們可以跟他學習。這些稱呼在教育裏才有,宗教裏面沒有這種稱呼。由此可以證明佛教是教育不是宗教。

  再從佛教道場的組織(中國佛教寺院)來看,寺院是佛教教學與佛教藝術相結合的一個教育機構,就像現在的學校與博物館結合在一起。這種形式,就是現代所講的藝術教學。現代人處處講藝術,佛教在二、三千年前就實行藝術教學了。從寺院的組織也能看出它與現代的學校大致相同。「和尚」相當於學校校長,是主持教學政策的人,課程是他制定的,教師是他聘請的,這是和尚的職責。和尚下面有三位幫助他的人,佛家稱為綱領執事,分掌三個部門:掌管教務的稱「首座」;掌管訓導的稱「維那」;掌管總務的稱「監院」。名稱與學校不相同,實際上他們管的事務跟現代學校裏面的教務、訓導、總務沒有兩樣,可知寺院機構的組織確實是一所學校,是一所非常完整的學校。中國過去稱之為「叢林」,「叢林」就是佛教大學。我們從佛教的起源,一直到中國佛教的建立,可見它的確是一個教學的體系,這事實我們必須要認識清楚,然後才知道我們到底在學什麼!

  佛教是现在世界上的三大宗教之一, 佛教的创始者释迦牟尼佛陀,也就顺理成章地被称为宗教家。
其实,释迦牟尼佛陀正如孔子,一生尽瘁于教育,是古今人类的导师。所以,与其称释迦牟尼佛陀为宗教家,不如称他为教育家,来得更为恰当。
释迦牟尼佛陀所施行的教育,有二大原则:一为契真理,二为协时机,契真理为所施的教育,必符合诸法的实相,这是佛陀教育的本质;协时机为所施的教育,必适合大众的程度,这是佛陀教育的作用。佛陀一生所施的教育,因对象不一,故其教育的内容,也有深浅之别,但其目标还是一致的,所以说:“归元无二路,方便有多门。”
佛陀一生的历史,要是把有关教育的部份抽起不谈,几乎没有什么可说了,所以称佛陀为一位教育家,的确是名副其实的。

  这位生于二千五百年前,印度文明古国的大教育家,是内本其所证悟的真知灼见,外冶印度古代各种的学术思想,来施行他的教育,兹分三段来叙述它?
一、教育的目的
   佛陀本来是一位王子,因他聪颖过人,所以对教育的要求特别高,他从小就开始受教育,到了青年时代,已博通了各种高深的学问,而且对于武术,也有精湛的造诣,但是他觉得这些学识,都不能令他安身立命,于是,他离开了王宫,出家去过寻师问道的生活,先后拜访了好多位当时印度有名的大宗教师,跟随他们学习,虽已学通了他们的学识,但仍不能满足他对教育的需求;最后,他在菩提迦耶的一棵菩提树下面深入禅定。在一天晚上黎明之前,天上明星闪烁的刹那,他豁然大觉大悟起来,突破了人生宇宙的大秘密,发现一切众生,皆有佛性。从此,他对人生的实相与宇宙的真理,了如指掌。这时,才得到真正的安身立命,满足他最高的需求。
佛陀觉悟以后,到处弘扬佛法,施行觉悟的教育,把自己所觉悟的真理,宣示出来,使接受他的教育的人,也能得到觉悟。所以佛陀的教育,是一种觉悟的教育。
   人生有种种痛苦的逼迫,这都是由于我们内心的种种烦恼,驱使我们去造业,遂致有种种痛苦的产生;而烦恼之起,起于无明。什么叫做无明呢?无明就是不觉——不觉悟人生的实相,不觉悟自己不受痛苦的本来面目——佛性。如果听闻了佛法,接受佛陀觉悟的教育,依照佛陀所指示的修养方法去实践,最后获得了觉悟,便能断惑证真,离苦得乐,这是佛陀教育的目的。二、教育的类别
佛陀教育的目的,虽然只有一个,可是人类的个性与志趣,却是千差万别的,佛陀为了要“随机施教,应病与药”,也就开示了各种不同的佛法,把个性与志趣不同的人类,分门别类地施以适当的教育:
有一种人,相信因果,知道我们的生命是长远的,有前生,也有后世;而我们现在的一切行为,一定会影响于将来的,因而要争取将来优裕美满的生活,佛陀为了要适应这种类型学生的需求,就施以“五戒”、“十善”等人天乘法的教育。
    另有一种人,进一步的明白优裕美满的生活,并不能持久,而生老病死的种种痛苦,却是时时在紧逼着我们,因而对人世生起了厌离心,要求解脱生死的痛苦,佛陀为了要适应这种类型学生的需求,就施以“四谛”、“十二因缘”等声闻乘法的教育。
   还有一种人,了解到人生宇宙是相依互存的,人人与我都有密切的关系,因而发愿舍己为人,自利利他,自救救人,希望一切众生都能得到解脱。佛陀为了要适应这种类型学生的需求,就施以“六度”、“四摄”等菩萨乘法的教育。
   这三种类型的教育,是由浅至深,由低至高,循序渐进的,恰如现在世界各国所推行的普通教育,由小学而中学,由中学而大学一般。佛陀的教育1、人天乘法——小学2、声闻乘法——中学3、菩萨乘法——大学普通的教育
教育是要讲成绩、讲效果的。有成绩有效果的教育,才是成功的教育;反之,便是失败的教育,佛陀施行的教育,特别注重这一点;所以,凡是经过佛陀教育的人,不论他本来有什么坏行为坏习惯,一切佛陀教育的薰陶,无不改恶从善。
   当佛陀在世时,常常召开检讨会,让学生们自由坦白报告 各人的功过得失,以便检讨各人学习的成绩与效果。
  有一次,在检讨会中,有个学生名叫须陀的站起来说:“我从前是个守财奴,视财如命,自从接受佛陀的教育后,完全改变了,我拿财物布施给人,虽然家财一天天的减少,但我的心情却一天天的愉快起来!为什么我会这样乐善好施呢?因为我受了佛陀因果报应的教育,知道种善因必获善果,为了争取将来优裕美满的生活,我很愿意这样做。” 接着,又有一个学生名叫阿迦达的,也站起来说:“我从前胆子小又怕苦,自从接受佛陀的教育后,完全改变了,我单独一个人,到深山里去修行,天冷我不畏,毒蛇猛兽也不怕,肚子饿了,采些野菜充饥。我所以要这样勤苦修行,是因为听了佛法,了解人世无常,生死迫切,对人世生起了厌离心,所以放下一切,修习禅定。”
最后站起来的,是个断了一只手臂的学生,名叫旃陀,他说:“我自接受佛陀的教育以来,一面自修佛法,一面积极利人;有一次,乡村里发生水灾,房屋被水淹没,人死很多,我坐在一只大木盆里,随水漂流到邻村去,就在那里发动劝募食物,救济灾民;当施赈时,灾民既多,挤着抢食,我在人群中,被挤断了一只手臂;但我那时神情兴奋,只顾分发食物给灾民,竟然忘记了自身的痛苦。我为什么要这样做呢?因我听了佛法,了解到人生相依互存的道理,所以愿意舍己为人。”
    上面这三个学生,刚好代表着三种类型的学生:第一个须陀乐善好施,代表受佛陀“五戒”、“十善”等人天乘法教育的学生;第二个阿迦达勤苦修行,代表受佛陀“四谛”、“十二因缘”等声闻乘法教育的学生;第三个旃陀舍己为人,代表受佛陀“六度”、“四摄”等菩萨乘法教育的学生。从他们坦白的报告中,我们可以看到他们接受佛陀教育后的态度,跟从前作了一百八十度的转变;由此,可以证明佛陀教育的成功。
佛陀自从三十岁成道以后,一离开菩提迦耶,就席不暇暖地去推行其觉悟的教育,四十九年如一日;凡是受他教育的学生,都深深地受到感化,而毕生信受奉行;他的学生,从国王、后妃、大臣、以至平民、乞丐、奴隶,应有尽有,遍布於社会上的每一个阶层。至於他实施教育的场所,概括地说,也可以分为三类:
    一、精舍说法——佛陀成道后不久,就到中印度的摩竭陀国。频婆娑罗王在王舍城的迦兰陀竹林中,建筑了一座有十六个大院七十二间大礼堂的竹林精舍,给佛陀说法。后来,萨罗国的给孤独长者和祗陀太子合建了一座堂皇华丽的祗园精舍,请佛陀说法;所以佛陀四五九年施行教育期间,常在王舍城与舍卫城之间来往,而竹林精舍与祗园精舍,遂并成为佛陀主要的教育场所了。此外,佛陀也曾在其他地方的精舍说法。
    二、应供开示——受佛陀教育的人,各阶层都有,他们常请佛陀到家里去应供,饭后开示佛理,给全家的人听,很多人因此而皈依佛陀,弃恶从善。例如:耶舍的父亲请佛陀到家里去应供,耶舍的母亲听佛陀的开示后,皈依佛陀,做个在家学佛的女居士;给孤独长者有个媳妇,叫做玉耶,自恃美丽而骄傲,瞧不起公婆和家里的人,有一次,佛陀在也家里应供后,对她开示:“佼美的容貌,只是外表美;而端正的心行,才是内在美;真正的美人,必须内外俱美……”玉耶听了,心中的骄傲顿消,皈依佛陀,做个克尽妇道的在家弟子。类此,在信徒的家里开示,受这种教育而行善的学生,多到不胜枚举。
    三、民间布教——佛陀成道后,在四十九年施行教育期间,除在精舍说法之外,也常深入民间,在恒河两岸的各城市、各乡村布教;并派他的弟子,到各处弘法。当时印度的社会,阶级制度非常严格,最低层的奴隶阶级,是没有受教育的机会的;可是佛陀提倡佛性平等,打破阶级制度,尊贵的王族与低贱的奴隶,同样可以学习佛法,受佛陀的教育。佛陀的教育是大众化的,他自己所觉悟的真理,虽然很深,但是他能够深入浅出,引用民间的故事,及作种种的譬喻,予以开导,所以各阶层的人民,都能接受他的教育。
     上述精舍说法,应供开示和民间布教的教育,类似现代的学校教育,家庭教育和社会教育。
    佛陀1、精舍说法——学校教育2、应供开示——家庭教育3、民间布教——社会教育现代三种教育
生在二千五百年前的佛陀,他所推行的普遍教育,已经注意到学校、家庭和社会教育,必须兼行并重,这不能不说他是一位先知先觉的大教育家了。  
  
  三、教育的方法
  佛陀是一位大觉悟大智慧的人,他教育的方法很多,随机应变,不一 而定;他常在说法之前,入定观察听众的根性,然后决定用什么方式来说法。最奇特的是他说法时,所用的言词巧妙,能使出身不同和知识高低的人,都能了解;每个人都觉得佛陀这些话,好像是专为自己而说的,因之而感到欢喜与满足。下面随举数点,以见其教育方法的一斑:
   (一)戒定慧三学兼施——佛陀的教育,着重於戒、定、慧三学兼施。他先教戒学,命学生修养品德;次教定学,给学生锻炼身心;再教慧学,使学生启发智慧。因为由戒生定,由定发慧,这是佛陀施教一定的次序。佛教的经、律、论三藏,所以成为千百年来佛教徒信受奉行的圣典,就是因为经藏能诠定学,律藏能诠戒学,论藏能诠慧学。佛陀的戒、定、慧三学的教育,正如现在的德、智、体三育。三学1、戒学——教育2、定学——体育3、慧学——智育三育
   虽然,如果详细加以分析与比较,则有下列三点的不同;
1、三学是一贯性的,先后秩序分明;三育则互无连系,各别施行。
2、现在的体育,只注重身体的锻炼,而定学乃包括身体与心灵的锻炼,尤其注重於心灵的锻炼。
3、德、智、体三育,只是世间的教育,而戒、定、慧、三学,却是通於世间与出世间的教育。
三育———世间的教育
三学———出世间的教育
再说,现在的德、智、体三育,有人再加上美育和群育,成为五育;这在佛陀的教育中,早就俱备了。因为美育的训练,目的在陶治性灵,使人的性情,趋向真善美的境地;而佛陀教学生静坐,收摄心猿意马,去掉妄想杂念,使人精神统一,心灵宁静,以期悟入本性,实是更有效而更高超的陶治性灵锻炼心性的美育。至於群育的训练,目的在使人亲爱互助,合群和谐;佛陀舍己为人,恒顺众生,无条件地为人群服务的教育,显然是更积极而更完整的群育。
(二)言教与身教并重——言教,是用语言传授的教育;身教,就是以身作则的教育。现在的教育,多注重言教;而忽略了身教;佛陀的教育,则是言教与身教并重。
在言教方面,佛陀常常接受学生们的提问,从解答问题中,发挥精警的言论,藉以灌输智识给学生们;例如《金刚经》里面解答:“云何应住?云何降伏其心?”这在现代的教学法上,类似注入式教法中的演讲式教法;但是他的讲述,能够深入浅出、娓娓动听!就是讲了一两外钟头,也不会使学生们感到厌倦入睡。有时也有由佛陀发问,命学生解答,然后随其所答,作适当的评判与指正;例如《楞严经》里,“七处徵心,十番辨见”;这在现代的教学法中,属於启发式 教法中的课题式教法。还有一些是佛陀与学生相互盘诘,在问答中,揭出人生的真理;例如 《大宝积经》里佛陀与妙慧童女一连串的问答,揭出了十点世出世间的妙谛;这在现代的教 学法中,又像是启发式教法中的问答式教法。
   说到身教,这是佛陀教育的特点;佛陀以身作则的教育,散见於很多佛典中,这里随便举出几点:有个老比丘眼睛有毛病,缝袈裟时要穿针看不到,佛陀替他穿针。有个比丘平时不肯为病人服务,到了自己生病时,没人照顾他,佛陀就替他洗身体,照顾他的饮食,又很诚恳地说道理给他听,劝他以后要多多为病人服务。这都是为人群服务的示范教育。释迦族跟拘利族的人争水,佛陀不辞劳苦,从遥远的地方赶去,替他们调解。毗舍离城疫症流行,佛陀不怕传染,特地进城去安慰病人,教育病人。这都是慈悲救世的示范教育。提婆达多三番四次谋害佛陀,佛陀不但没有恨他,反而用慈和的话去教诲他。这是冤亲平等的示范教育。其实,佛陀本来是一位太子,养尊处优,他能够看王位如敝屣,视富贵若浮云,出家去过三衣一钵的清淡生活,就这种难舍能舍,难行能行的伟大人格来说,已够做学生的榜样,是最好的实践示范教育了。
(三)特殊的个别教化——佛陀每次在精舍说法,或到民间布教,听众都是成千上万,最少也有几百个人,这可以说是集体教育。到信徒家里应供后的开示,听众多则一百几十,少则三五个人,这就好像现代教学法上的分组教学。但是,还有一些学生,由於其根性特殊,佛陀却要一个人一个人的个别予以教育的,这种个别辅导的教学法,类似美国柏克赫斯特女士所创的“道而顿制”。在佛陀的教育中,接受这种个别教化的人,也多得难以计算的,这里举出三论,於此可见其一斑:
A、傻子变聪明——周利特是个傻子,跟他的哥哥出家,一首四句的偈,三个月都学不成,哥哥赶他回家,他伤心到哭起来,佛陀问他,他说:“我是一个最愚笨的人,三个月学不会一首偈子,怎样办?”佛陀安慰他道:“愚笨而自己不知愚笨,才是真愚笨;你自知愚笨,就不是真愚笨了。”佛陀教他读“拂尘、除垢”两句简单的法语,天天抹桌子、扫地;经过一段时间后,特心开意解了,他由拂除外在的尘垢,进而拂除内心的尘垢——烦恼,烦恼一消,智慧就开朗了。
B、音乐家悟道——音乐家闻二百亿,是个富家子弟。这位娇生惯养的青年,过着刻苦的出家生活,心急求进,身体就渐渐衰弱了。佛陀要教他修行的方法,却先问他:“你弹琴,如果弦子太紧会怎样?”闻二百亿答道:“会断!”佛陀再问:“太松呢?”答道:“没有声音。”佛陀说:“修行也和弹琴一样,不要太紧,太紧则心躁急起来;也不要太松,太松就放逸散乱了;应该要把心放得平和,不紧不松才可以。”闻地百亿照佛陀的教训去修行,果然心平气和,不但身体逐渐恢复健康,而且不久也就悟道了。
C、凶暴者自新——鸯崛摩罗跟一位婆罗门教的老师学习,老师的太太爱上鸯崛摩罗,趁机向他示爱,遭鸯崛摩罗拒绝。那师娘恼羞成怒,反诬鸯崛摩罗调戏她,老师信太太的话,要害鸯崛摩罗,就对他说:“你去杀死一百个人,把他们的手指贯穿起来,系在颈项上,就可以升天了。”鸯崛摩罗听老师的话,把心一横,拿刀出来,到处杀人;杀到九十九人时,他的母亲来了,他想:“我杀了九十九人,只差一个,就可以升天了;虽是母亲,也只好杀来凑数。”然而当他要去杀母亲时,佛陀蓦然出来;於是,他丢下母亲,要去杀佛陀,可是等他靠近时,看到佛陀的威光,他像发狂的心安定了,丢去了手上的刀,向佛陀跪伏下去,经过佛陀的一番教育之后,这个凶暴者终於改过自新了。
综上所述,佛陀虽是诞生於距今二千五百年前,然其实施教育的各种方法,却极符合现在最新的教育;所以他的教育,不特仍然适用於今日,且其戒、定、慧三学兼施,言教与身教并重的教育设施,於目前偏重智、体与言教的教育,的确有补偏救弊之功.
佛教基本教义简述
 
   佛教是以佛为信仰对象的宗教。佛是梵文音译佛陀的简称,意为觉者,即指觉悟了的人。“觉”包含三方面的意思:一是自己觉悟,二是使他人也得觉悟,三是觉行圆满。佛教相信,普通人没有上述的任何一种觉,声闻和缘觉有的也只是自觉,菩萨能自觉觉他,却缺少觉行圆满的内容,只有佛才具备这三项的全部内涵。
  
  佛教认为人的生命及与人的世俗生活相关的一切现象都是变化无常的;执着于此和执着于建立在此之上的一切情感、感受、感知和色形,都是痛苦的;一切存在都是暂时的,都是各种条件和因缘构成,无任何主宰;只有按照佛所给予的启示努力修行,才有可能完全超越一切,无执着于一切,进入持久欢乐、祥和、自由的彼岸,涅槃寂静。——这是佛教的四法印:“诸行无常,诸漏皆苦,诸法无我,涅磐寂静”,是佛学精髓,是佛教区别于其它宗教的特有观念和根基。

  佛教为我们揭示了生命和宇宙的真相。从生命存在形式而言,佛教认为,世界上存在的一切生命体不外乎凡、圣两类,总称六凡四圣十法界。佛、菩萨、缘觉、声闻彻底摆脱了痛苦,同属于圣类;天、人、阿修罗、畜生、鬼、地狱同属凡类,合称六道。六道众生无一例外地要在无边苦海中挣扎,不同的是每一道众生所承受的苦痛有着本质的分别:天的处境较好,人的处境次之,阿修罗、畜生、鬼、地狱依次更差。
    六道众生生存环境,分为三界,即欲界、色界、无色界。
    欲界,指具有淫欲、情欲、色欲、食欲、睡眠欲等多种欲望的众生所居之世界,其间男女参杂而居、多诸染欲,故称欲界。包括:地狱、饿鬼、畜生、阿修罗、人、六欲天(即欲界六天)。因欲界为六道众生杂居之地,故又称杂居地。
   色界,指远离欲界淫、食之欲而仍具有清净色质的众生所居之世界。这里的色,指色质,亦即物质。此界在欲界之上,没有欲染,无男女之别,其众生皆由化生,以光明为食物及语言。其身体及物质环境皆殊妙精好。以其尚有色质,故称色界。此界依禅定之深浅粗妙而分四级,十八天。
   无色界,指超越物质(色)之世界。此界唯有受、想、行、识四心而没有物质现象(色)。此界众生无身体,亦无宫殿、国土物质环境,唯以心识住于深妙之禅定中,故称无色界。此界在色界之上,共有四天,又称四无色、四空处。
   处于三界的六道众生,其果报虽有优劣、苦乐等差别,但都属于生死轮回之迷界,故为圣者所厌弃。

  人等六道众生的生命体一般由五蕴即五种要素构成的。五蕴是指色(物质现象)、受(感觉)、想(知觉)、行(意志)、识(精神、意识)。在一定的条件下,五蕴构成了人或其他的生命体;当一定的条件消失时,其生命体就必然趋向死亡。不仅生命存在是这样,世界上存在的每一事物也都如此:由一定的因缘而聚合,也因一定的因缘而分离——缘起性空。
  基于事物缘起的道理,佛教主张因果报应、六道轮回。佛教认为,由于众生无明,感觉器官的狭隘与局限性,造成了对事物外界感知的片面与不圆满,认识不到生死无常的缘起性空本质,妄认肉体为自身相,六尘缘影为自心相,生出贪、瞋、痴等迷惑,以及因此而发生的各种语言、行为乃至意念,会在个体生命终结时,形成一种综合的势力即业力,成为决定下一生的生命形态、及其生存处境的直接原因。所有生命都和人一样,因行善而上升,因作恶而沉沦;前世决定今生,今生又决定来世。这种由业力决定的个体生命在六道中不断沉浮的转生过程,叫作六道轮回。如果众生能洞破事物缘起的本质,舍弃贪欲,断除烦恼,停止造业,就能最终跳出六道,得到彻底的解脱。
体认大道,成就佛果,转凡成圣不可能一蹴而就,而是需要一番正确的发心、皈依和持续不断的修行。成就佛果,需要先发菩提心。详称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为古梵文的音译,即无上正等正觉,也就是最高级最圆满最真实的觉悟。故而,菩提心又称无上菩提心、无上道心、无上道意,或略称道心、道意、觉意。菩提心为一切诸佛之种子,是净法长养之良田,若发起此心,勤行精进,则得速成无上菩提。
此菩提心之具体体现即四弘愿:众生无边誓愿度,烦恼无尽誓愿断,法门无量誓愿学,佛道无上誓愿证。前一为利他之愿心,后三为自利之愿心。菩提心就是自利利他之坚固清净愿心,其体广大,其德无边。弘愿的达成需要付诸实践。佛教的修行实践有六度万行,无量无边的法门,其基本实践之一就是八正道:

1、正见:通过学习佛理得到的正确见地。
2、正思维:以正见为基础来进行思维。
3、正语:以智慧收摄口业,不妄语、绮语、恶口、两舌。
4、正业:住于清静身业之中,要有合乎仪轨的行为举止,不作杀生、偷盗、邪淫等恶业。
5、正命:即正当的谋生方法,不以江湖术数的伎俩骗取钱财。
6、正精进:以智慧为指导勤勉不懈,向着最高境界修行。
7、正念:以智慧时时忆念正道而无邪念。
8、正定:以智慧深入无漏禅定,远离不定与邪定。
  八正道等佛教的全部修学归摄起来,就是戒、定、慧三学。如:正语、正业、正命和正精进属戒学;正念、正定为定学;正见和正思维归慧学。
1、戒:佛教的戒律归纳起来有三个方面:摄律仪戒,一切诸恶悉皆断舍;摄善法戒,一切诸善悉皆修行;摄众生戒,又名饶益有情戒,普度众生,遍施利益。戒律内容虽多,总的精神不外止恶、行善、利他三个方面。
2、定:定学相当于八正道中所说的正确的禅定实践。禅定,又名禅那(意为静虑或思维修),或三昧,一般解释为心一性境,是一种既不散乱、又不昏沉的心理状态。
3、慧:慧学即般若,是以缘起性空为根本内容的一种觉悟。智慧可以分为闻慧、思慧、修慧、证慧几个层次,智慧的功用在于破除众生的妄想执著。
在戒定慧三学中,一方面由戒生定,由定生慧,另一方面慧又指导修定,持戒,三者是相资相生的。
    诸恶莫作,诸善奉行,自净其意,是诸佛教。此四句偈是过去七佛对佛****的共通教诫,也可以说是佛法修行的总纲,意思是說:透过持守戒律,广修善法,净化心念,而使身口意三业清净。自净其意者,即是反省忏悔,内观禅修,破诸邪见和颠倒的认知,了知世间出世间因果正助法门,能消除心垢,净诸瑕秽。佛法旷海,此偈摄尽。
    迷则众生,悟时即佛。一切众生本具的如来智慧德相,只因妄想执著的覆碍而不能显现,犹如乌云遮碍了太阳。以缘起性空诸法实相的道理来观心息念,自净其意,本有的智慧自会放大光明。可见佛教的一切修学并不是从外面求得什么,增加什么,只不过是在诸恶莫作中自律,在诸善奉行中使心意柔软善良,在自净其意的反省内观下,歇下妄心,不断净化升华,找回人人本具的清明自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