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将成为世界第一经济大国?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4/24 05:22:46
作者:英国《金融时报》专栏作家吉迪恩•拉赫曼(Gideon Rachman) 2009-09-21
最近,一只藏獒被空运至华中地区的西安机场,在那里受到了帝王般的迎接。30辆奔驰轿车排成一列,护送它进入市区。藏獒是稀少且高贵的品种,这条受尽宠爱的宠物狗是他的新主人花400万元人民币(合58.6万美元)买下的。《中国日报》(China Daily)在报道此事时不无紧张地评论称,这般挥霍无度地炫耀财富,可能“加剧贫富之间的紧张关系”。
在印证当代中国新生财富的诸多例子中,这条长毛狗的故事只是特别怪异的一个。我在上世纪90年代中期走访上海浦东区时,那里是一片杂乱不堪的工厂与仓库聚集地。最近我发现,这片地区已脱胎换骨,到处林立着霓虹闪烁的现代化高楼。中国已经摆脱了全球衰退的阴影,今年有望实现8%的增长。
今年,中国取得了一系列具有里程碑意义的经济成就。中国目前已超过德国,成为全球最大的出口国;已超越美国,成为全球最大的汽车市场。中国的外汇储备规模位居世界第一,目前已逾2万亿美元。而那座最有份量的里程碑——成为世界第一大经济体的那一刻——也已越来越近。高盛(Goldman Sachs)曾在几年前做出著名的预测,认为中国将在2027年达到这一目标。但那是在金融危机之前。目前看来,如果美国在未来很长一段时期内只能保持较慢速度的增长,那么这一重大时刻可能会来得更早。
美国学者傅高义(Ezra Vogel)曾在1979年写下《日本第一》(Japan as Number One)一书。而今,中国正受到同样的关注。英国作家马丁•雅克(Martin Jacques)的新书《当中国统治世界》(When China Rules the World)已经引起了轰动。
中美关系的心理层面因素已经发生转变。2007年竞选总统时,希拉里•克林顿(Hillary Clinton)曾自问:“我们为何无法对中国强硬起来?”她的回答是:“面对自己的出资人,你怎么强硬?”自那时起,金融危机已使美国的财政赤字大幅增加,美国甚至比过去更依赖于中国买入其债务。据信,中国目前每月买入的美国国债规模不下200亿美元。
自从金融危机爆发以来,中国政府对美国说话的语气已明显变得更为自信。中国总理温家宝呼吁美国“保持信用,信守承诺,保证中国资产的安全”。中国央行已开始公开探讨,美元作为世界储备货币的角色是否应该被取代。
中国的军备建设也在加紧进行。今年5月,美国高级军官迈克尔•穆伦(Michael Mullen)表示,中国的军备重整看来是“特别针对美国的海军,以及我们在该地区的军事基地。”
不过,情绪上来时,美国仍有能耐向其出资人发起挑衅。最近,奥巴马政府就因为对中国轮胎加征关税而惹怒了中国政府。
那么,中国真的可能成为世界第一吗?战后美国霸权的昔日挑战者——日本和苏联——都以失败告终。
从某些方面看,中国显然比日本更有可能对美国构成挑战。日本的人口总数为1.28亿,而中国有13亿人口。中国人的数量大约是美国人的四倍。
然而,中国仍然面临两项相当艰巨的转型——经济上和政治上。鉴于美国消费者已减少开支——他们也的确该休息一下了——中国需要证明,不依赖出口,自己照样可以实现快速增长。乐观人士指出,中国今年的经济表现证明,“脱钩”已经发生——中国的内需足以为经济增长提供动力。悲观人士则表示,政府通过扩大信贷才得以维持经济的高速增长,而这种破坏稳定且形成浪费的信贷激增,正在为将来埋下隐患。双方孰对孰错,将事关重大。
 
政府对于实现8%——“8”是个吉数——年增长目标的神经质般的痴迷,暗示出中国仍然脆弱的政治格局。在缺乏民主授权的情况下,中国共产党依赖于经济的高速增长来维持体制的稳定。中国需要过渡到这样一个体制——在该体制下,政府可以通过不同的途径获得合法性。天安门屠杀过去20年后,外界看不到任何迹象可以表明,中国共产党正在考虑向一个更为民主的体制转型。与此同时,中国媒体公开猜测,如果经济增速放缓,社会的不安定性将加剧至危险的程度。
失业问题仅仅是中国国内普遍不满情绪的一个最显而易见的潜在源头。环保方面的抗议正在变得更为频繁。在西藏和新疆,民族间的紧张关系已经引发了暴乱。
对腐败和社会不平等的抱怨也在增多。派出浩浩荡荡的车队迎接一条身价数百万元的宠物狗,这类事件之所以令官方媒体如此不安,原因或许就在于此。
中国政府小心翼翼地注视着不满情绪的明显潜在来源——比如大学校园、互联网聊天室等等。不过,倘若中国真的再次出现政治不稳定,其导火索很可能会是某件意想不到的事情。在中国问鼎世界之前,还有许多方面可能会出现问题。
译者/何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