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通人文历史,南通网22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4/20 11:03:18
文化
人杰地灵,历史悠久。据古文化遗址考证,远在5000多年前的新石器时期,境内海安青墩地区就有原始氏族部落繁衍生息。今市区一带,五代设郡,称静海。后周显德五年(公元958年)筑城,定名通州。宋天圣元年(1023年)改称崇州,又名崇川。辛亥革命后,废州设县,称南通县,被称为“中国近代第一城”。1949年2月南通全境解放后,划城区、狼山、天生港一带建南通市,先后为苏北行署、南通地区专署所辖,1962年改为省辖市。1983年南通地区与南通市合并,实行市管县体制。

人文荟萃,名贤辈出。范仲淹、王安石、米芾、文天祥等诸多名家在南通留下传世之作和轶闻逸事。三国名臣吕岱、宋代杰出教育家胡瑗、明代名医陈实功、清代"扬州八怪"之一的李方膺、清末状元张謇等名人为南通历史增色添彩。在中国近代文化科教史上,南通以创办第一所师范学校、第一座民间博物苑、第一所纺织学校、第一所刺绣学校、第一所戏剧学校、第一所中国人办的盲哑学校和第一所气象站等"七个第一",而占有重要地位。江海大地还孕育了当代表演艺术家赵丹、国画大师王个簃、著名数学家杨乐及20多位中国科学院和工程院院士。
江风海韵,风光绮丽。市中心的濠河风景区为国家4A级旅游风景名胜区,30华里的濠河环抱古城,被国内外游人誉为"少女脖子上的翡翠项链",正在规划、开发的沿濠河博物馆群将赋予通城更深的文化内涵。位于市区南郊的狼山风景区同样为国家4A级旅游风景名胜区,是江苏省六大自然风景区之一,狼山列全国佛教八小名山之首,自初唐扩建广教寺以来,一直香火旺盛,声名远播。位于狼山两侧的剑山、军山、马鞍山、黄泥山经过近几年的开发建设,新添了不少景点。百里县区不乏寻幽探胜之地。海安的青墩文化遗址,如皋的水绘园和定慧寺,通州的文天祥南归渡海亭,如东的"海上迪斯科"(踩文蛤)和"空中交响乐"(海滨放风筝),启东的圆陀角观日亭等名闻遐迩。
南通名人
历代人文荟萃,名贤辈出。范仲淹、王安石、文天祥等文学家在南通留下许多不朽诗篇和轶闻逸事。
三国名臣吕岱、明代名医陈实功、扬州八怪之一的李方膺、清末状元张謇等历史名人均为南通籍人士。
近代,南通以中国人自办的第一所师范学校、博物苑、纺织学校、刺绣学校、戏剧学校、盲哑学校和农业气象站等"七个第一",为中国文化科教史写下了光辉一页。
当代表演艺术家赵丹、国画大师王个簃、蛇药专家季德胜以及数学家杨乐等20多位两院院士也出自南通。
体育事业备受瞩目,先后为国家输送了林莉、赵剑华、张洁云、周天华、葛菲、李菊、黄旭等一批体育名将,被国家体育总局誉为"世界冠军的摇篮"。
张謇
1894年,南通人张謇考中状元,当上翰林院修撰,鉴于甲午战败,国事日非,为了实现“救贫”“ 塞漏”的抱负,他在两江总督张之洞的支持下,在南通开始了“实业救国”的实践,1895年,张謇集资50万两银子,在通州的唐闸镇创办了南通的第一个近代工厂──大生厂(后改名大生一厂),以后,又陆续在崇明外沙(今启东)久隆镇创办了大生二厂,在海门创办了大生三厂,在城南创办了大生副厂。并在吕四,海门交界处围垦沿海荒滩,建成了纱厂的原棉基地--拥有10
多万亩耕地的通海垦牧公司。随着资本的不断积累,张謇又在唐闸创办了广生油厂,复新面粉厂,资生冶厂等,逐渐形成唐闸镇工业区,同时,为了便于器材,机器和货物的运输,在唐闸西面沿江兴建了港口──天生港,以后,天生港又兴建了发电厂,在城镇之间,镇镇之间开通了公路,使天生港逐步成为当时南通的主要长江港口。19世纪末近代经纺工业的出现,使南通的城市功能由交换为主转为生产为主,南通成为我国早期的民族资本主义工业基地之一。
在兴办实业的同时,张謇按照他:“父教育,母实业”的思想。在南通兴办了一系列文化教育事业。1902年创办了我国最早的师范学校─ ─通州师范学校,接着,于1905年创建了我国第一座民办博物苑, 1907年创办了农业学校和女子师范学校,1909年倡建通海五属公立中学。1912年创办了医学专门学校和纺织专门学校。后来,农、医,纺三所学校合并成为南通学院。与此同时和稍后。还兴办了各种中、初级职业学校,短期讲习班和特殊教育事业。如商业学校,银行专修科、测绘专修科、工商补习学校,镀镍传习所、蚕桑讲习所,女工传习所,伶工学社,盲哑学校等,城市建设按照一城三镇的格局,开始成为长江下游的重要商埠和苏北的
经济、文化和政治中心,从一个封闭落后的封建城镇向资本主义的城市过渡。
沈寿
二十世纪初叶,我国有一位苏绣女子,以精美的绣品名震京华,载誉世界。她就是被清末著名学者俞樾喻为“针神”的沈寿。
沈寿,原名雪芝,字雪君,号雪宦、别号天香阁主人,一八七一年出生于江苏吴县阊门海宏坊一个古董商的家庭。父亲沈椿,强习书史,研究盐法,曾在浙江任盐官。他酷爱文物,富有收藏,后来开了一个古董铺。母亲宋氏,生有三男二女,雪芝排行第五,从小便随父亲识字读书。家藏的文物字画,给她丰富的艺术董陶,拨动了雪芝心灵中美的琴弦。
苏州的刺绣素负盛名。尤其是苏州城外的木渎一带,几乎家家养蚕,户户刺绣,堪为“苏绣之乡”,小时侯,雪芝常去那里的外婆家,对奇妙的苏绣艺术发生了浓厚的兴趣。她在姐姐沈立的带领下,七岁弄针,八岁学绣,开始了为之付出毕生精力的刺绣生涯。雪芝天资聪颖,又好钻研,学绣进步很快。起初,她绣些花草之类,主要是一些实用性绣品。后来就将家中收藏的名画作为蓝本,开始绣制艺术性作品。十六七岁,她便成了苏州有名的刺绣能手。雪芝二十岁结婚,丈夫余觉(名冰臣,又名兆熊),淅江绍兴人,后居苏州。他出身书香世家,能书善画,经济条件也颇好。婚后夫妻俩一个以笔代针,一个以针代笔,画绣相辅,相得益彰。雪芝除操劳家务外,总是闭门刺绣,从不间断。
光绪三十年(公元一九○四年)十月,是慈禧太后的七十寿辰。清政府谕令各地进贡寿礼。余觉得知消息后,听从友人们的建议,决定绣寿屏进献,他们从家藏古画中选出《八仙上寿图》和《无量寿佛图》作为蓝本,很快勾勒上稿,并请了几位刺绣能手一齐赶制,雪芝在这些绣品上倾注了很多心血。慈禧见到《八仙上寿图》和另外三幅《无量寿佛图》,大加赞赏,称为绝世神品。她除授予沈雪芝四等商勋外,还亲笔书写了“福”,“寿”,两字,分赠余觉夫妇。从此,沈雪芝更名“沈寿”。
一九一四年,张謇在江苏南通创办女红传习所。沈寿应聘来到南通,担任了所长兼教习,余觉则担任了南通平民工场的经理。女红传习所起初附设在南通女子师范学校,后移到南通濠阳路,传习所第一期招生二十余人,以后逐年增加,学制也逐渐完善。所内设有速成班,普通班,美术班和研究班。
沈寿不仅是一位出色的刺绣艺术家,而且还是一位富有经验的刺绣教育家。在教学中,她主张“外师造化”,培养学生仔细观察事物的能力。绣花卉,她就摘一朵鲜花插在绷架上,一面看一面绣。绣人物,她则要求把人的眼睛绣活,绣出人的精神,在沈寿的精心教诲下,南通女红传匀所培养了许多苏绣人才。南通的绣品也逐步形成了“细”“薄”“匀”“净”的风格,在国内外打开了销路。
沈寿在南通“授绣八年,勤诲无倦”(张謇语),不幸积劳成疾,张謇“惧其艺之不传”,便在延清名医为沈寿治病期间,征得她的同意,亲自动手记录整理她的刺绣艺术经验。沈寿在病体稍微好一点的情况下,边回忆边口述,历经几个月,终于写成《雪宦绣谱》一书。张謇在绣谱的序言中说:“积数月而成此谱,且复问,且加审,且易稿,如是者再三,无一字不自謇书,实无一语不自寿出也。”由此可见,这本绣谱确实是沈寿四十年艺术实践的结晶。此书分绣备,绣引、针法、绣要、绣品、绣德、绣节、绣通,共八章。从线与色的运用,刺绣的要点到艺人应有的品德修养,以至保健卫生,都有比较完整的阐述,堪为我国第一部系统总结苏绣艺术经验的专门著作。
一九二一年六月十八日,沈寿病殁于南通,终年四十八岁。根据沈寿生前的愿望,张謇将她安葬于南通马鞍山墓地,墓门石额上镌刻着张謇的楷书“世界美术家吴县沈女士之墓阙”。墓后立碑,碑阳镌刻着张謇撰写的《世界美术家吴县沈女士灵表》,碑阴雕刻着沈寿遗像。大师已去,艺术长存,她的精美绣品长留人间,至今仍熠熠生辉。在北京、南京、上海、苏州、南通等地的博物馆都收藏有沈寿的绣品,当人们看到她绣的《八仙上寿图》、《耶稣像》、《倍克像》、《无量寿佛》、《万年青》、《花鸟册页》、《生肖像》、《观音像》、《文蛤图》、《柳燕图》时,无不为之倾倒,惊叹这位苏绣大师,以其超人的智慧,灵巧的绣手终于把传统的苏绣工艺提高到了更为绚丽神奇的艺术境界。
顾贶予
顾贶予(1881-1955),原名偿基,南通市人。出生于书香门第,喜爱诗辞。 清光绪二十八年(1902年),科举为附生,与同城的徐益修、曹勋阁、顾怡生并称为南通四大才子。 废科举后,顾贶予进入南菁高等学校预科、两江优级师范学堂攻读。毕业后,从事教育工作,先后在江苏省第七中学(今南通中学)、崇敬中学(今市十三中),女子师范、商业中学(今市十二中)等校任语文、文学教师,平时教学严谨,深受学生爱戴。
抗日战争爆发,通城陷落,顾贶予不甘敌伪奴役,随即移住农村。新四军东进后,一直跟随共产党,在抗日根据地和解放区工作,直到解放战争结束,先后担任邱 中学、苏中二分区联合中学、苏皖九分区南通中学校长等职。他具有坚强的革命信念,在艰苦的条件下,培养了不少有理想、有文化的革命青年,为新民主主义革命事业,为新教育的建设,作了很大的贡献。民国33年,顾贶予被中共苏中区党委表彰为苏中教育界坚持抗战的“八老”之一。
南通城解放,顾贶予被任命为江苏省南通中学(时称南通市立中学)解放后的第一任校长,并先后任苏北人民行政公署监察委员会委员,南通市首届人民代表、南通市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副主席等职。
顾贶予一生从事教育工作,对古典文学极有研究,并喜作诗文。著有《文集稿》 4卷,可惜于抗日反扫荡中遗失。现尚存《幻公遗稿》、《幻公杂稿》4册手稿。
赵丹
赵丹(1915-1980),名凤翱,山东肥城人。幼年随父赵子超定居南通城内。先后就读于南通师范第一附属小学、私立崇敬中学。民国21年(1932年)去上海,进上海美术专科学校。在此期间参加左翼戏剧家联盟,进入上海明星影片公司,开始涉足电影界。
赵丹少年时就显示其艺术才华,读小学时即在游艺会上有出色表演,并参加通师学生剧团,对外公演。在中学读书期间,与同学顾而己、钱千里、朱今明、周育海、梁衣衫等组织“小小剧社”,演出《乱钟》、《南归》、《民族之光》、《决心》等话剧。民国22年,“小小剧社”和“新民剧社”联合公演洪深《五奎桥》话剧,受到当局迫害,被迫停演。在上海美专,继续其舞台实践,参加“美专剧团”、“新地剧团”、“扬声剧团”的演出。后又在“上海业余剧人协会”担任主要负责人和主要演员。在和金山等一次公演《娜拉》、和郑君里等主演《大雷雨》及《罗密欧与朱丽叶》、《醉生梦死》等名剧中,赵丹以其出色的表演轰动戏剧界,由是名声大振。
抗日战争开始,赵丹参加上海抗日救亡宣传队演出三队随军内迁,沿途进行艰苦的宣传演出。先抵武汉,再去四川。为追求进步和艺术深造,赵丹拟去苏联学习,经新疆时被留住工作。不久为盛世才逮捕,囚禁5年回重庆后,继续艺术活动。 抗战结束,赵丹回到上海,参加“中电”影片公司,拍摄影片。“文化大革命”中,又遭江青等迫害,被囚10年。
赵丹从事电影、话剧艺术活动50年,主演38部电影,主演和导演30多部话剧,在银幕和舞台上塑造了60多个艺术形象,在国内外影剧界都有很高声誉。他主演的著名电影有《马路天使》、《乌鸦与麻雀》、《十字街头》、《武训传》、《李时珍》、《海魂》、《聂耳》、《林则徐》、《烈火中永生》等。
赵丹在上海美专师从黄宾虹、潘天寿,其山水画功力深厚,奔放挺拔。以从事影剧,久不握笔,晚年作画自娱,曾去柳州月馀,作画200多幅,自称“我在柳州获得第二次艺术青春。”
赵丹著有《银幕形象创造》、《地狱之门》。
王个簃
王个簃(1897-1988),名贤,字启之,海门县人。16岁到南通求学,笃好诗文、金石、书画。27岁由诸宗元介绍,去上海为吴昌硕西席,兼从吴学书画篆刻,为入室弟子。曾任上海新华艺术大学、东吴大学、昌明艺术专科学校教授,上海美专教授兼国画系主任。新中国成立后,任上海画院副院长、名誉院长、中国美术家协会理事、美术家协会和书法家协会上海分会副主席,西冷印社副社长,上海文史馆馆员等职。为全国政协三、四、五届委员。他三访日本,1985年访问新加坡,讲学并举行画展,促进对外文化交流。
王个簃无论绘画、书法、篆刻,诗词都有很高成就,具有个人风格。其绘画,融缶庐精髓,复以造化为师,深入生活,风格别具。晚年纵横挥写,突破吴门格局,使海派艺术,更上层楼。其书法石鼓籀笔,笔势动静相间,遒劲雄健,富金石之气;行草各书在不经意之间,出神入化。个簃篆刻直追秦汉,方寸之间,神雄气畅,无不称意。诗似乐府民歌,有香山风。
王个簃先后集其作品印制成册,有《个簃画集》、《个簃印存》、《王个簃霜茶阁诗集》、《王个簃随想录》等。他高年离世,留下很多精心作品,遗命将书画藏件与个人精品及生前遗留赠家乡,南通市在三元桥畔,建《个簃艺术馆》藏之。
尤其伟
尤其伟,字逸农、一农,别号秋槎客。著名昆虫学家,我国近代昆虫学奠基人之一。一级教授、一级研究员。
1899年农历二月十一,尤其伟诞生于南通市一个书香家庭。父尤金镛(字亚笙)早年就读于南菁书院,精于词学,毕生从事教育工作。因此,尤其伟家境虽然清贫,但自小就受到良好的教育与熏陶。
1919年夏,他从通师本部毕业,翌年考入南京高等师范农业专修科(1924年该校改为国立东南大学),从此开始了他的昆虫学生涯。
新中国成立前,他先后担任国立东南大学助教兼江苏昆虫局技术员、技师;中央大学讲师;江西昆虫局技正;广东中山大学副教授、教授。1933年返回桑梓,一直服务于南通学院,担任教授,农科科长。
解放后,尤其伟任南通学院临时院务委员会主任委员,被选为南通市大中小学教联执行委员会副主席、南通市一至四届各界人民代表大会代表。院系调整后,赴扬州筹建苏北农学院。1952年8月,奉中央调令,赴广东组建南热带林业科学研究所,先后任该所学术委员、第四室主任研究员;华南热带作物科学研究院学术委员会委员、植保系主任;华南热带作物学院教授。
近半个世纪来,尤其伟以“垦荒牛”精神,在卫生害虫、仓库害虫、果树害虫、棉作害虫、热带作物害虫防治方面都进行了开拓性的研究。特别是热带作物害虫研究,填补了我国的空白。他在昆虫形态学、生态学、生类学方面有很深的造诣,晚年从事的“等翅目区系研究”获得自然科学奖。
他的教学深入浅出,生动风趣,一贯主张教学相长,强调理论联系实际。我国早期昆虫学学术团体——“昆虫趣味会”,就是在他的指导下,1934年由南通学院学生发起成立的。嗣后,这个学术团体的会员发展到江、浙、赣、闽、台各省。几十年来,他培养的学生遍布各地,大多成为我国农业教学、科研、生产战线上的骨干。其中,有几位已成为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国内外著名的昆虫学家。
尤其伟一生勤奋著述,教学有心得、科研有成果,便及时写出来,共著有16部论著,发表论文三百余篇。其代表作《虫学大纲》于1935年出版,至今仍是大学昆虫学教科书的重要参考著作。
他有广泛的爱好,善书法、精金石,尤以刻砚著称,在这些方面均有建树。
尤其伟在我国昆虫学界、植保战线享有很高的声誉,生前曾当选为中华全国昆虫学会理事、中国昆虫学会编辑委员会委员、中国昆虫学会南通分会会长、广州分会理事长、中国自然科学普及协会(即今科学普及协会)苏北筹备委员会副主任、中国农业科学院学术委员。
1968年10月18日,尤其伟因病不幸逝世,终年70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