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变农业发展方式促进城乡一体化发展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4/23 19:52:48
作者:江苏省委常委、无锡市委书记 杨卫泽
转变农业发展方式、促进城乡一体化发展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重要内容,也是实现农业现代化的必由之路。近年来,无锡在科学发展观指引下,以统筹城乡发展为主线,以加快转变农业发展方式为重点,先后制定实施了《关于推进“一村一品、一村一企”的意见》、《关于加快推进农村改革发展重点实施十大强农惠农工程的决定》、《无锡市农业基本现代化行动纲要》等一系列政策措施,坚定依靠科技进步和体制创新提高农业产出效益、农民收入水平和农村综合发展能力,全市社会主义现代化新农村建设取得明显成效。
坚持以城乡一体化发展为目标,加快城乡统筹步伐
城乡一体化发展是新时期城市化发展的必然要求。近年来,无锡深入推进城乡经济社会管理体制改革,全方位统筹城乡发展,扎实推进现代农业建设工程、公共事业均等共享工程、社会保障全面接轨工程、生态环境综合治理工程、镇村布局优化调整工程、农村金融创新发展工程等创新举措,在关键领域寻求突破,加快形成城乡规划、产业发展、基础设施、公共服务、就业就保“五个一体化”的城乡经济社会发展新格局,在率先破除城乡二元结构、实现城乡一体化发展上取得了积极进展。
坚持以强农惠农为根本,促进农民增收致富
农民增收、农业增效是社会主义现代化新农村建设的首要任务。无锡全面贯彻中央、省有关强农惠农政策,落实加大对“三农”扶持力度的要求,逐步增加政府支农资金投入,努力提高支农资金占财政支出的比重。通过大力发展现代农业,加强农民基本生活保障,建立健全农业风险防控体系,构建了农业持续增效、农民稳定增收的长效机制。2009年,全市农民人均纯收入达12403元,连续多年保持10%以上增长幅度。
坚持以现代农业园区为载体,提升农业发展水平
农业园区是促进农业科技化、工厂化、设施化发展的重要载体。无锡依托已有的工商业优势,通过市场导向、集中扶持、贴近服务,调动政府、农民、企业三方面积极性,引导工商资本投资开发农业,建设生态高效农业园区。以农业园区为平台,大力推进科技化、工厂化、设施化发展,加快引进和应用工程技术、生物技术、信息技术等现代科技,加大科技创新和成果转化力度,强化引领示范作用和辐射带动能力,促进全市农业科技水平提升。到2009年底,全市已建成现代农业园区153个,占全市耕地面积比例达22.2%,培育年产值超亿元园区5个。
坚持以万顷良田工程为抓手,推动土地集约利用
实现农业现代化必须建立在农业适度规模经营基础上。无锡以土地集中集约利用为出发点,以土地整理项目为载体,在一定区域内组织实施万顷良田整理建设工程,对田、水、路、林、村进行综合整治,建成较大面积的连片高标准农田,增加有效耕地面积,实现土地资源节约集约利用。将万顷良田工程与推进高效农业规模化相结合,与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土地开发整理规划、基本农田保护规划、城乡一体化规划相衔接,因地制宜、统筹规划、稳步推进。2009年,全市完成万顷良田工程建设面积5.69万亩,新增耕地3120亩。
坚持以两置换一转化为动力,加速农村城市化进程
加快农民身份向市民身份的转化,是实现农村城市化、城乡一体化的关键举措。无锡把“两置换一转化”作为深化农村改革、破除城乡二元结构的重点,以点带面,大力推进。遵循“政府推动、政策扶持、农民自愿、规范运作”原则,鼓励引导广大农民以土地承包经营权置换城镇保障、以农村住宅置换城镇住房,积极探索土地承包权和宅基地流转创新机制,加快推进农民向市民转化。转换后的农民其户籍关系迁入城镇社区管理,享有与城镇居民在子女教育、职业培训、就业服务、社会保障等方面的同等待遇。截至目前,全市“两置换一转化”已完成农村居民身份转化13.1万户、49.2万人。
坚持以科技人才为支撑,强化农业持续发展能力
科技和人才是现代农业发展最可依靠的资源。无锡大力开展农业产学研合作,与中国农业大学、中国农科院等多所高等院校和科研院所建立了农业产学研全面合作关系,累计签订各类科技合作项目120个以上。着力推进现代农业科技合作平台建设,南京农业大学太湖稻作研究所和博士后工作站落户无锡,与中国农科院合作共建了“太湖水稻示范园”,与中国农业大学合作共建了“无锡国际农业科技孵化中心”和“中国-以色列国际农业培训中心”等。积极引导农业企业科技创新,围绕区域优势主导产业,以企业为主体,以高校和科研院所为依托,培育一批具有引进、集成、推广和自主创新能力的科技型农业企业、农业园区。宜兴新天地氨基酸肥料有限公司与南京农业大学合作,投资2400万元建成生物肥料研发中心,被列为江苏省重点实验室。
坚持以特色产业集群为依托,提升农业综合效益
特色发展、集群发展是提高农业产出效益的重要形式。无锡以发展高效农业为突破口,大力发展设施农业,促进产业集群化发展,农业综合效益明显提升。全市农业基本形成了以茶叶、吊瓜、竹制品为特色的宜南丘陵山区高效茶果林,以名贵花卉苗木和红豆杉产业为特色的锡东澄东经济林,以太湖三白、长江三鲜为特色的“三沿”特种水产,以速生绿叶蔬菜、水生蔬菜为特色的城市近郊精细蔬菜,以阳山水蜜桃、马山杨梅为特色的地方名特优水果,以龙寺生态园、鸿山生态园为特色的环太湖休闲观光农业等六大产业集群,打造了阳山水蜜桃、隆元大米、阳光苗木、璜土葡萄、甘露青鱼、洋溪蔬菜、马山杨梅、阳羡茶叶、坤兴生猪等一批特色农产品品牌。2009年,全市拥有国家级名牌产品2个、省级名牌产品27个、市级名牌产品86个;高效农业总面积达到106万亩,占全市耕地面积比例达50.6%。
坚持以生物农业为重点,促进农业“两高”联动
生物农业是当今世界农业科技革命的主攻方向和现代农业发展的前沿领域。无锡重点瞄准生物农业高端领域,大力引进生物农业领军人才,致力于将生物技术融入现代农业,驱动高效农业持续发展,努力实现“两高”农业(高效规模农业、高端生物农业)互动发展,全力推动农业转型升级。今年3月,我市制定出台了《关于加快生物农业发展实施意见》、《关于引进国内生物农业领军型创业人才计划的实施意见》(简称“130”计划)等一系列政策措施,把生物农业作为全市重点发展的战略性新兴产业加以推进,对来锡创业的生物农业领军型人才,在创业启动资金、风险投资、融资担保、产业基地等方面给予全方位支持,力争通过5年的努力,把无锡打造成为长三角地区乃至全国重要的生物农业集聚区和增长极。
坚持以标准化生产为基础,提高农产品质量安全水平
工业标准化理念全面引入农业生产已经成为现代农业发展的显著特征。无锡积极适应新的市场形势,以“三品”基地认定和产品认证为抓手,积极制定农业标准,不断推广普及标准化生产技术,推进农业生产过程的规范化管理,逐步形成了以地方标准为基础,以企业标准为补充的农业标准体系,包括粮油、畜牧、茶叶、果品、蔬菜、水产、苗木等特色优势产业,涵盖农产品生产、加工、包装、储运等全过程。引导和扶持规模生产基地(园区),采用标准化生产技术,申报“三品”认证,有效控制农产品质量安全,提升优质农产品生产比重。2009年,全市累计建成农业标准化示范区33个,其中,国家级6个,省级15个,市级12个;建成“三品”基地面积达136.9万亩,认证无公害农产品264个,绿色食品215个,有机食品129个。
坚持以专业合作为纽带,提升农民组织化程度
专业合作组织是实现农业小生产与大市场衔接的有效途径。无锡大力发展农业专业合作组织,将分散经营的农户有机整合,加速土地、资金、技术等生产要素流动集聚,以专业合作组织为平台加大农业扶持力度,推进农业规模化发展。引导合作组织走联合发展之路,推动同类农民专业合作社组建联社或农产品行业协会,加快提升农业生产经营的市场竞争能力。2009年,全市累计创建“四有”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443家,水产、畜牧、园艺等农民专业合作组织成立了市级协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