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决中欧贸易问题需要双方共同努力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3/29 19:51:25
梅新育
在不久前结束的第22届中欧经贸混委会会议和中欧贸易部长级会议上,中欧双方达成了12项共识。虽然启动完善1985年《中欧贸易与经济合作协定》谈判是本届混委会会议的中心议题,但与往常一样,中欧贸易失衡问题受到了欧盟方面的高度关注。
欧盟方面6月12日发布的《中欧贸易部长级会议》(还前所未有地同步发布了中文版)列举了这样一些数字:中国是欧洲最大的加工制造类货物进口来源地;欧盟对华出口增长迅速,2006年增长26%,但其对华出口额尚不如对瑞士出口额,仅在中欧经贸混委会会议举办这一天,其对华贸易逆差就增长了3.5亿欧元;……会议之前,中国发布了5月份贸易统计数据:5月份贸易顺差同比猛增73%,高达224.5亿美元,远远超出市场的普遍预期;1-5月贸易顺差累计857.2亿美元,同比增长83%。其中欧盟1-5月继续保持中国第一大贸易伙伴地位,中欧双边贸易总值1298.7亿美元,增长29%,比同期中国贸易总额增幅高出5.3个百分点。
也许是为了在对话中抢占先机,如同中美战略对话前夕的鲍尔森一样,向来相对温和的曼德尔森突然强硬宣称欧盟无法继续忍受对华贸易赤字,声称欧盟对华贸易逆差每小时递增1,500万欧元,“这些数字将加剧西方国家日益增长的保护主义压力”,中国如不控制出口,他就会采取报复措施。
其实,居高不下的贸易顺差对中国自己也是前所未有的麻烦,中国无意持续扩大贸易顺差,并为遏制贸易顺差而努力。任何人看看去年9月以来中国政府针对对外贸易密集出台的调控措施,就不能否认这一点。问题是任何政策工具要发挥效力都要经过一定的时滞,而且,由于市场参与者的理性应对措施,一项政策工具的短期效应很可能与其中长期效应背道而驰。
中国的一系列外贸调控措施在中长期内有助于促进国际收支平衡,但在短期内其效果将是激励企业在新政策生效之前抢关出口,从而扩大贸易顺差。我们也没有权利为此责备企业,因为除了极为特殊的紧急情况之外,任何政策调整都理所当然要给市场参与者适当的过渡期;出口企业纷纷赶在新规生效之前抢关出口,这是行使他们的合法权利。而且,欧盟自己6月12日发布的《中欧贸易部长级会议》也承认,“亚洲其他制造业市场向中国的转移是贸易逆差形成的部分原因”,难道中国还能制止企业的这种转移不成?
而且,中国旨在遏制贸易顺差的一些措施还可能遭遇欧盟狙击。去年当地时间10月24日,欧盟委员会如期发布了1995年以来的第六份全面对华政策文件──《欧盟-中国:伙伴关系与责任共进》(EU-China:Closer Partners,Growing Responsibilities),欧盟贸易委员会同步发布了详细阐述欧盟对华贸易与投资政策的“姊妹文件”──《竞争与伙伴关系:欧盟-中国贸易与投资政策》(Competition and Partnership:A Policy for EU-China Trade and Investment,下文简称“《竞争与伙伴关系》”),其中指责中国“超额储蓄压制进口需求”。
且不提这一指责超越了传统的贸易谈判范畴,单就解决这个问题所需采取的政策而言,就有可能与欧盟其他要求自相矛盾。在这项指责中,欧盟承认,中国内需不振压制了进口需求,而内需不振又源于卫生和社会保障服务的公共供给不足(《竞争与伙伴关系》第10页),这一点完全符合事实,中国政府也正在努力扭转这种局面,但我们需要采取的一些完善卫生和社会保障服务的措施却很可能被欧盟的某些势力指责为不符合多边规则的补贴,甚至有可能引申到对中国市场经济地位的质疑上去。
不仅如此,欧洲人和美国人一样,需要反躬自省,看看自己是否调整不够。在这个经济全球化时代,中国的巨额经常项目顺差和发达国家的巨额经常项目逆差是全球经济失衡的两极,之所以出现这种局面,一方面是美国、欧洲等经常项目赤字国消费过多、储蓄过少、对资金需求过度;另一方面是中国这类经常项目盈余国家储蓄过多而消费、投资过少,导致资本过度供给;而且,正是在美欧寅吃卯粮式消费需求、以及满足这种消费需求的预期利润的拉动下,中国才有过多的资金投入投资而不是国内消费。
调整中国宏观经济失衡和全球失衡不能仅仅依靠中国的调整,包括欧盟在内的发达国家也需要调整。中欧经济外部失衡是双方经济结构问题共同作用的结果,单纯要求其中一方调整,必然效果不彰;如果被要求调整的还是综合实力较弱的一方,那就既无效果又不公平。树挪死,人挪活;为了入世,中国有那么多的产业、那么多的从业人员作出了那么大的调整,难道欧洲人准备承认自己没有中国人那种直面挑战的勇气和才智?
(本文作者梅新育系中国商务部研究院研究人员,文中所述只代表他的个人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