念住呼吸 開示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4/23 16:33:58
開示(1)
1956/7/30
如果,當你在靜坐而尚未能觀察到呼吸時,告訴你自己:「現在我正在吸入…現在我正在呼出。」換言之,在這個階段裡,你是在做呼吸的人,你不是讓呼吸自然地在進出著。如果你在每一次呼吸時,心裡都能記住這個,不久你就可以抓得住呼吸了。
在保持你身體裡面的覺知時,不要試著去禁錮它,也就是不要強迫心意進入一個恍惚失神的狀態。不要試著去強迫呼吸,或呼吸得讓你覺得不舒服或受到限制的程度。你必需讓心意自在,單純地看著它,確認它從思慮中擺脫出來。如果你試著強迫呼吸並釘住心意,你的身體將會感到束縛,而你在工作上也不會覺得安適,你將開始這裡酸那裡痛,你的腿也會麻痺。所以讓心意自然而然,注意看著,確認它沒有隨著外在的思想而溜掉就好了。
當我們防止心意隨著念頭溜掉,或念頭溜進心意時,就像關好門窗,防止貓、狗和盜賊溜進我們的房子一樣。這就是說,我們關閉感官的根門,不去注意從眼睛闖進來的景相,從耳朵跑進來的聲音,從鼻子跑進來的香氣,從舌頭跑進來的味道,從身體跑進來的碰觸,還有從心意跑進來的主觀偏見。必需砍斷所有的主觀偏見和念頭——不管是好的或壞的,舊的或新的——從這些根門進來的。
像砍斷念頭之事,並非要我們停止想念,它只是意指著把我們的想念帶進來,善用它,作為觀察評量的禪思題目。如果讓我們的心意以這種方式來下工夫,那對我們自己或我們的心意就不會有任何傷害。實際上,我們的心意傾向於隨時都在工作著,但這工作所牽涉的,通常都是許多無謂的庸人自擾,並沒有什麼實質意義可言。所以我們必需為它找些真正有價值的事來做,一些不會傷害它的事,一些真正值得做的事,這就是我們為什麼要修習呼吸禪思——專注於呼吸,專注於心意,放下你所有其它的工作,只熱心於此修習而無旁騖,這就是你修習禪思時所需要的心態。
從我們過去或未來的念頭所產生的障礙,就像長在我們田園裡的雜草,它偷走了土地裡所有的養份,因此我們的稻子就沒有任何指望了,而且又把田地弄得亂七八糟。它們除了做為牛和其它動物過客的飼料之外,一點用處也沒有。如果你讓田園像這樣充滿著雜草,你的稻子就無法長大。同樣的,如果你不清除心意中主觀的念頭,就不能讓你的心裡清淨。念頭,只是愚人的食物,他們認為它們是美味的,但聖者們都不吃它們。
五種障礙——感官的慾望,敵對的惡意,昏沈懈怠,(亢奮)不安和(沮喪)焦慮,以及猶疑不決——就像各種不同的雜草。亢奮不安和沮喪焦慮可能是最毐的,因為它讓我們同時散亂、不定和憂慮。這種雜草有著棘刺和尖葉,如果你跑進去了,你將會以遍體鱗傷收場。所以,如果你遇到它們就摧毀它,絲毫也不要讓它長在你的田裡。
呼吸禪思——穩定地在心裡念住呼吸——就是佛陀所教導的,消滅這些障礙的最佳方法。我們使用憶念(覺想)去專注於呼吸,並經由評量加以調整;憶念就像犁,評量就像耙;如果我們持續犁耙田園,雜草就沒有機會生長,而我們的稻子一定會欣欣向榮又生出果實來。
這裡的田園是指我們的身體,如果我們在呼吸裡放進了許多憶念和評量,身體的四大性質就會平衡而安詳,身體將會健康而強壯,心意則會輕鬆而開闊,無所障礙。
當你把田園像這樣地清理和整平,你的稻子一定是欣欣向榮的,就在你把心意帶入呼吸時,你就會感到一種歡喜和復甦的感受。四種成就的基礎(中譯註:四如意足)---?修行的滿意(欲如意足),修行的精進(進如意足),修行的熱心(念如意足),修行的明辨(慧如意足),將會一步一步地開發。這四項品德就像健康滋補品的成份,任何人吃了這個補品就會長壽。如果你想死就不必吃,但如果你不想死,你就要多吃;你吃得愈多,你心裡的疾病就愈快消失。
開示(2)
1956/8/17
當你靜坐禪思時,即使你沒有得到任何直覺的內明,請相信你至少知道了不少。當呼吸進入時,你知道了;當它出去時,你知道了;當它是長呼吸時,你知道了;當它是短呼吸時,你知道了;不論它是愉快或不愉快的,你知道了。如果你能知道這麼多,你就做得很好了。至於各種思想和念頭跑進心裡時,就排除它們,不論它們是好的還是壞的,不論它們是在想念過去或是未來,不要讓它們幹擾你正在進行的,不要追逐著要理出頭緒來。當這種思想闖入時,就讓它過去,保持你的覺知,安於現在。
當我們說心意來去時,並不是心意真地走了,只是念頭走了。念頭就像心意的影子,如果心意是靜止的,它的影子怎麼會動呢?身體的動作才會引起影子的移動,而當影子移動時,你又如何抓得住它?影子是難以捉摸的,難以抖落的,難以安靜的。覺知構成現在,那才是真正的心意。追逐念頭的覺知只是一個影子,真正的覺知——知道——留在本位,它並未站立、行走、來或去。因此心意——覺知並沒有任何來去或進退,它是安靜而鎮定的。當心意本身正常、均衡、不散亂時,也就是當它沒有任何影子時,我們可以安詳地休息。但是,如果心意不穩定、不確定時,它就會波動。念頭生起又閃逝,而我們追逐它們,希望把它們拉回來。追逐它們就是我們弄錯的地方,這就是我們所要改正的,告訴你自己:「心意沒有什麼錯的,只要警覺影子就好。」
你不能改善你的影子,好比說你的影子是黑的,你可以用肥皂搓洗到死,它還是黑的,因為它並沒有實質。你的念頭也是一樣,你無法理出一個頭緒來的,因為它們只是影像,欺騙你罷了!
佛陀如是教導,任何人如果不認識自我、身體、心意和它的影子,就會感受無明——黑暗、愚癡無知之苦;任何人如果認為心意就是自我,自我就是心意,心意就是它的念頭;像這樣把一切都混淆了,就是迷失了,就像一個人迷失在叢林裡。迷失在叢林裡會帶來無數的艱辛,要耽心野獸,要尋找食物和睡處的問題,不管你看到那條路,都走不出去。但是,如果我們迷失在世間,那比起迷失在叢林裡又要更糟糕好幾倍了,因為我們無法分辨日夜,我們沒有機會去找到任何光亮,我們的心意因為有著無明而黑暗。
訓練心意靜止的用意是要簡化事情,當事情被簡化時,我們就可以看得見了,心意就能安頓下來休息了。而當心意得以休息時,它就漸漸地變得明亮了,內在和它本身都是如此,知識於是就生起來了。但是,如果我們把事情弄得很複雜,如果我們讓心意混淆著景象、聲音、香氣、味道、碰觸和意念,那就是黑暗,知識就沒有機會生起。
當直覺的知識生起時,如果你知道如何去運用它,它就可以導向解脫的內明。但如果你讓自己被過去或未來的知識帶著走,你就無法超越世間的層次。換言之,如果你在身體的事物上涉入太深,卻沒有得到相關於心意工作上的知識,它就會帶給你心靈上的不成熟。
舉例來說,有一個景象生起而你起了執著,你得到了過去生的知識卻很激動。以前你從未知道的事,現在你可以知道了;以前你從未見過的事,現在你看到了;它們會讓你過度地高興或難過,為什麼?因為你把它們都看得太嚴重了。你可能看見自己是個王公賢達的輝煌景象,甚至是個偉大的帝王,富有而有影響力。如果你讓自己覺得高興,那就是放縱於欲樂,你已經偏離了中道。或者你可能看到自己是你所不想要的,一隻豬或狗,一隻鳥或老鼠,跛腳或殘癈。如果你自己難過,那就是放縱於自苦。再度,你又偏離了中道。有些人真的就讓他們自己被拖著走,一旦他們開始看見異象,就開始認為自己是特殊的,比別人來得高明。他們讓自己變得驕傲而自負,正道已經消失了,卻連自己都不知道。如果你不謹慎,在這兒,世俗的知識就會引導著你。
但是如果你的心中記住一個原則,你就可以留在正道上了。不論出現什麼,好的或壞的,真的或假的,不要讓你自己覺得高興,不要讓你自己難過。保持心意的平衡和中性,辨識智(分別智)就會生起,你將會看到那個景象或朕兆展示出苦聖諦?肭_(生),凋謝(老),消失(死)。
如果你執著於自己的直覺,你就是在自找麻煩。証實為虛妄的知識會傷害你,証實為真實的知識真的也會傷害你。如果你所知道的是真的,然後你跑去告訴別人,正是自誇。如果它轉變成虛妄的,就會逆火反燒你自己。這就是為什麼那些真正知道的人會說,知識是痛若的本質,它會傷害你。知識是知見洪流的一部份,我們必須跨越它,如果你執著於學問,你就走錯了。如果你知道了,就是知道而已,當下就放下它,你不必激動或高興,你也不用去告訴別人。
到過國外留學的人們,當他們回到稻田裡時,不會向家鄉的人們訴說他們所學的。他們一樣地,閒話家常,他們不提所學,因為(1)沒有人會瞭解,(2)沒有什麼作用。即使對於能夠瞭解他們的人,也不會展現所學。當你修習禪思時也應該如此,不管你知道多少,都要像是毫無所悉一樣。如果你向別人誇耀,那就很糟糕,如果別人不相信你,那就更糟了!
所以不論你知道了什麼,單純地知道,然後就放下它,不要設定「我知道了」。當你能做到這樣,你的心意就能達到超越,不再執著。
世界上任何事情都有它的道理,即使沒有道理的事情也自有其道理——也就是說,它們的道理就是虛妄,這就是我們之所以要放下真、假的道理。一旦我們知道了真理又能放下它,我們就能自得其樂,我們不會匱乏,因為真理——法——仍舊與我們同在,我們不會兩手空空。那就像有很多錢,我們會把它堆放在家裡,而不會隨身拖曳著它。我們可能袋子裡沒有半毛錢,但是我們並非窮人。
真正知道的人們也是一樣,即使他們放下知識,它們還是在那兒,這就是聖者的心意之所以不會飄盪的道理。他們放下事情,但不是用浪費或不負責任的方式,他們像富人那樣地放下,即使放下了,他們還是得到成堆的財富。
至於放下事情有如貧民那樣的人,他們不知道什麼是值得的,什麼是不值得的,所以他們通通放下,通通丟掉。當他們這麼做時,他們只是在趨向苦難而已,例如:他們可能認為一切都不真實——五蘊不真實,身體不真實,苦、集、滅、道不真實,解脫不真實。他們一點也不用腦筋,他們懶得去做任何事情,所以他們放下一切事情,把它通通丟掉。這就是所謂像貧民一樣地放下,就像許多摩登聖人一樣,當他們死後再來時,還是再度窮困潦倒。
至於佛陀,他放下的只是身心所呈現的真假現象,但他並未拋棄他的身心,因此結果是富裕的,有充足的財富來傳承給他世世代代的弟子們,因此他世世代代的弟子們從不必耽憂會有所匱乏。
因此我們必須視佛陀為典範,如果我們認為五蘊是沒有價值的,無常、苦、無我的,由於輕忽而放下它們,我們一定會以匱乏收場。就像一個愚人,他很厭惡身上膿腫的疼痛,因此就不去碰它,隨它去也不照料它,這一來,疼痛是沒辦法痊癒的。然而聰明的人,他們知道怎樣清洗傷痛,敷藥並纏上繃帶,因此,最後一定會康復的。
同樣的,當人們只看到五蘊的缺點,卻沒有看到它們好的一面,未將它們作任何有價值的運用就放下它們時,是不會產生任何好處的。但是,如果我們有足夠的智慧去看到五蘊,除了壞處之外,也有它們好的一面,然後善用它們於禪思,來獲得身體和心理現象的辨識(分別)智,我們將會很富有。一旦我們有了真理——法——做為我們的財富,那麼有錢、沒錢,我們都不會痛苦,因為我們的心意將會超越一切。
開示(3)
1957/8/26
當你靜坐禪思時,如果疼痛或不舒服的感覺生起時,檢查它們,看看是從那兒產生的,不要讓你自己痛苦或難過。如果身體的某些部份不如你所想要的,不要憂慮,順其自然——因為你的身體跟別人,乃至於世間的人類、動物都是一樣的——無常、苦而且不能予以強迫的,所以就留在你所喜歡的部份,保持它的舒適。
身體就像一棵樹,沒有完美的樹。任何時候,它都會有新葉和老葉,綠葉和黃葉,嫩葉和枯葉。枯葉會先掉落,而那些嫩葉後來也將會慢慢地枯乾而掉落。有些枝椏很長,有些濃密,有些稀疏,果實也不是平均分佈的。人體跟它實在相差不多,安樂和痛苦並非平均地分佈,疼痛的部位和舒適的部位,隨機混合著,你不能依賴它,所以盡力去讓舒適的部位保持舒適。
這就像是走入一間房子,那裡的地板已經開始腐爛了,如果你想要坐下就不要選擇腐朽的地方,要選擇一個木板仍舊完整的地方,這也就是說,心意不需要去關注那不能控制的事情。
你可以把身體比做是一顆芒果,如果芒果有個腐爛或蟲蛀的地方,拿刀削掉它,就吃剩下來好的部份。如果你笨得連蟲蛀的部份都吃,那就糟了!你的身體也是一樣,不止是身體,心意也是一樣,豈能永遠順心如意?有時心境好,有時不好。這就是你要盡量多用憶念(覺想)和評量的地方。
憶念和評量就像在做一件工作,這工作就是禪定——集中心意。心意專注在一個單一的對象上,然後投入你全部的注意力,檢查並思惟它。如果使用零散不足的憶念和評量,你的禪定也會得到稀稀落落的結果。如果你做事草率,就會得到粗陋的結果;如果你做事精細,就會得到精緻的結果。粗陋的結果並沒有什麼價值,精緻的結果有著高級的品質,在各方面都是很有用的——就像原子輻射,它是如此地微妙,連山嶽都可以穿透。粗陋的東西有著低劣的品質,難以使用,有時,你會把它們放在水裡泡上一整天,但它們還是無法軟化。至於精緻的東西,只需要空氣中一點點的潮濕,它們就分解了。
你的禪定品質也是如此,如果你的憶念和評量是微妙、完整和縝密的,你的「禪定工作」就會產生愈來愈寧靜的心意。如果你的憶念和評量是懶散的,你就得不到太多的安靜,你的身體會疼痛,你也會感到紛擾不安而容易惱怒。一旦心意能夠變得非常安靜,於是,身體就會舒適而安樂,你的心裡就覺得開朗而清明,痛苦就會消失,身體的元素就會覺得正常——身體的溫度恰恰好,不會太熱也不會太冷。當你的工作完成了,就會得到最高的幸福和安樂——涅槃,解脫。但是只要你仍有工作要做,你的心意就不會得到完全的安詳。不論你走到那裡,在你的心意的背後總有些嘮叨在,一旦你的工作完成了,於是,不管到那裡都是自在的。
如果你還沒完成你的工作,那是因為(1)你沒有把心意安置在上面;(2)你沒有真正地去工作——你逃避責任,怠忽職守。如果你真正地把心意放置在工作上,毫無疑問地你將會完成它。
一旦你已經體驗了身體是無常、苦和不能予以強迫的,你沒有必要讓心意難過或因此而激動,保持安穩的平常心。「無常」意指變化,「苦」不僅是指疼痛和痛苦,它也包括了樂——因為樂是無常而不可靠的,小小的樂趣會轉變成很多的樂趣,或者變成痛苦。痛苦會變成快樂…等等(如果我們除了痛苦之外就沒別的,我們會死掉的)。所以我們不應在意於全都是樂與苦,設想身體有二部份,就像芒果一樣。如果你專注於舒適的部分,你的心意就能夠安詳,讓痛苦成為另一部分。一旦你有個禪思的對象,你就有了一個舒適的地方好讓心意棲息,你不需要住在痛苦上。你有個舒適的房子好住,為什麼要睡在垃圾堆?
我們都要善良的東西,但是如果你不能區別對錯,你會靜坐禪思直到死亡之日,都找不到涅槃。但是,如果你能安頓心意,並且念茲在茲,就不是那麼困難了。涅槃實在是一件很單純的事情,因為它永遠在那兒,從未改變。世間事之所以困難,是因為它們總是在改變著而且不確定,今天它們是這樣子,明天又是另一個樣子了。一旦你做了些事情,你就必須要持續照顧它,但是你卻不必照顧涅槃。一旦你証得它了,你就可以放下它。持續地驗証,持續地放下——就像一個吃飯的人,在他把飯放進嘴裡之後,不斷地吐出來。
這就是說,你持續地行善卻不宣稱這是你自己的。行善,然後把它吐掉,這就是脫離。世上大部份的人們,一旦做了些事情,那就是他們的了——所以就必須持續地照料它。如果他們不小心,那它不是被偷了,就是自己壞掉了。它們傾向不滿足,就像一個吞下米飯的人,吃了之後,他就一定要排泄,在他排泄之後,又會再餓了,所以他就再吃,再排泄,永遠不會讓他有足夠的一天。但是在涅槃裡,你不必吞嚥。你可以吃飯,然後就吐掉;你可以行善就放下。就像耕田,泥土自行從犁刀上掉落下來,你不需要去鏟起來放入袋子裡,綁在水牛的腿上。任何人如果笨得把犁刀掉下來的泥土,都剷起來綁在一個袋子裡,將會寸步難行。不是他的水牛將陷入泥沼,就是他將顛覆袋子而跌落在田中央。田地永遠沒耕好,稻子永遠種不下去,稻穀永遠不會有收成,他一定得挨餓。
「佛德」,我們的禪思字眼,乃是佛陀正覺後的名號,它的意思是指開悟,覺醒的人,頓悟的人。在他正覺以前有六年之久,佛陀遊行各處,從各種老師去尋求真理,都沒有成功,所以他獨自出走,在一個五月(陽曆)的月圓之日,坐在菩提樹下,發誓說他不起來,除非他証得真理。最後,將近黎明的時候,當他禪思著他的呼吸時,得到了正覺,他找到了他所追尋的——就在鼻端處。
涅槃並不在遙遠的地方,它就在我們的嘴唇,就在我們的鼻端,我們到處摸索卻從未找到它。如果你真的有心要尋求清淨的話,那麼把你的心安置在禪思上面,不管別的,當任何其它的事情來了,你就說:「不,謝了!」,歡樂?「不,謝了!」,痛苦?「不,謝了!」,善行?「不,謝了!」,惡行?「不,謝了!」,果証?「不,謝了!」,涅槃?「不,謝了!」。如果什麼都是「不,謝了!」,那你還會剩下什麼?你並不需要剩下些什麼,那就是涅槃。就像一個沒有任何錢財的人,盜賊怎麼來搶他?如果你有錢又要持有它,你將會被殺。如果這個賊不殺你,那個也會。帶著你的一切,直到你整個被壓垮為止,你將永遠無法脫身。
在這個世界上,我們必須與善惡同住。那些已經開發而遠離的人們,充滿善行,也完全瞭解罪惡,但是都不執著,都不宣稱兩者為他們所有,他們把它們擺在一邊而放下它們,因此能夠幽遊自在。涅槃並不是那麼困難的事情,在佛陀的時代,有些人在托缽時成為阿羅漢,有些在小便時,有些在看著農夫耕田時。至高無上的善行難在於開始,在做基本功夫時——持續地念住,全程檢查並評量你的呼吸。如果你能夠堅持不放棄,你終必成功。
開示(4)
1959/5/7
呼吸乃是心意的鏡子,如果鏡子不正常,就會有不正常的反射。假如你往凸面鏡裡看,你的影像就會比你高;如果你往凹面鏡裡看,你的影像就會不正常地短縮;但是,如果你往平面鏡裡看,平滑而正常,它就會給你一個真實的影像。
知道如何去調整呼吸,讓它按步就班,就等於是妥善地安頓了心意,也就能產生各種利益——就像一個好的廚師,她知道怎樣去變換菜餚,有時候改變菜色,有時候改變香味,有時候變換形狀,因此雇主對她的烹調永遠都不會厭倦。如果她整年都是做固定的東西——今天麥片粥,明天麥片粥,後天還是麥片粥——她的雇主一定會去尋找一個新的廚子。但是如果她知道如何變化她的菜餚,讓她的雇主永遠滿意,那她一定會加薪,或許還有特別的獎金。
呼吸也是一樣的道理,如果你知道如何調整和變化呼吸,如果你經常憶念和評量呼吸,你將變得非常地專注,而且專精於處理呼吸和其他身體元素的所有事物。你永遠會知道身體的狀況,歡喜、安樂和一心將會自行來到,身體將得以甦息,心意則得到滿足,身體和心意都會很安詳,一切的元素也會安寧,不再惶惶不安。
這就像知道如何去照顧一個小孩,如果小孩開始哭了,你知道什麼時候該給牛奶或糖,什麼時候該給他洗澡,什麼時候帶他出去透透氣,什麼時候可以把他放入遊戲欄柵裡並給他玩偶。一下子,小孩就停止哭泣、吵鬧,讓你自在地去完成必須做的事情。心意就像一個無辜的小孩,如果你善於照顧他,他就會柔順、快樂而滿足,一天一天的長大。
當身體和心意充實而滿足時,他們就不會感到飢餓,他們就不必去掀翻爐灶上的壺罐和鍋子,或者是來回踱步,四下張望門窗之外了。他們能夠安然入睡,沒有任何騷擾。魔——五蘊之苦——不能來掌控他,這是我們的安樂之道,因為我們坐時,與人們同坐;臥時,與人們同臥;吃時,與人們同吃;當人與人同住時,就不會有問題;但是當他們與魔鬼同住時,他們一定會爭吵而且永遠不得安寧。如果我們不知道怎樣去評估並調整我們的呼吸,我們的禪思就不會有任何結果,即使我們坐到死,我們終將毫無所知。
曾經有個老和尚——70歲了,出家30年——他曾經聽說過有關我教導禪思的好處,因此來跟我學習。他問我的第一件事就是:「你教導什麼法門?」
「呼吸禪思」我告訴他:「你知道的,佛~~德,佛~~德。」
一聽之下,他就說:「從尊者阿迦曼的時代起,我就一直修習那個法門了——佛~~德,佛~~德,從我年輕時就開始,我並未看到其中的任何勝妙之處,全部就是佛德、佛德,畢竟未曾到達任何境界。而現在,你又要教我更多的佛德,幹嘛?難道你要我佛德到死?」
當人們不曉得如何去調整和評量他們的呼吸時,就會發生這種情況,他們永遠找不到自己一直所要追尋的,因此調整和覺想(憶念)呼吸在修習呼吸禪思中是很重要的一部份。
要認識你自己——熟悉你的身體,你的心意,各種元素(地、水、火、風、空、識),知道它們從何而來,如何生起,如何消失,它們是如何地無常、苦、無我,這一切你都必須經由探索自己去找尋。如果你的知識只是從書本上而來,或別人告訴你的,那麼這樣的知識就是來自記誦和概念,不是來自你自己的辨識智,那不是真正的知識。如果你只知道別人告訴你,你就一路跟隨著他們,那會有什麼好處呢?他們可能會把你引入歧途;而且,如果路上有很多塵土的話,他們可能還會把灰塵飛濺到你的耳目裡。所以在你追尋真理的道上,不要只相信別人說的,不要相信記誦之學。練習集中心意,直到獲得你自己的知識為止。唯有如此才是內明,唯有如此才有價值。
開示(5)
1960/10/4
當你禪思時,你必須憶念(覺想),如果你不憶念,你就無法禪思,因為憶念乃是構成禪思的必要部份。例如:得到禪那,乃運用憶念的力量,把你的心意帶到禪思的對象上;並運用評量的力量去辨識你所選定的禪思對象,檢查你的禪思對象,直到它正好適合你。你可以選擇慢的呼吸,快的呼吸,短的呼吸,長的呼吸,狹窄的呼吸,寬廣的呼吸,熱的、冷的或溫暖的呼吸;就只在鼻子一帶的呼吸,就只在喉嚨一帶的呼吸,全程下到心臟的呼吸。當你已經找到一個適合自己節奏的對象,抓住它並——專精一致---使其一心,專注於單一的對象。引導你的憶念讓它凸顯出來,別讓心意離開禪思的對象,別讓禪思的對象離開心意。告訴你自己,那就像吃東西,配合你的嘴巴把食物送進去,配合食物把你的嘴送過去,不要失誤了。如果你弄錯了,把食物黏在你的耳朵、下巴、眼睛或前額上,你就什麼也吃不到了。
你的禪思也是這樣,有時,一個心意的對象突然把你帶入過去,倒回幾百年;有時,它飛到未來,帶著各式各樣的事情回來擾亂你的心意。這就好像拿取食物的時候,把它黏在頭上,又讓它掉在你的身後,小狗一定會來咬走;或者就好像把食物送到你的嘴邊,然後又把它拋擲在你的面前一樣。當你發現這種情況發生時,那是一個警訊,你的心意尚未緊隨在它的對象上,你的念力還不夠堅強。你必須把心意帶到禪思的對象上,然後跟隨它,確認它住止其上。就像吃東西,確認食物配合嘴巴,並正確地送入,這就是憶念。食物配合嘴巴,嘴巴配合食物,你清楚它是食物,你也知道它是那種食物——主菜或甜點,粗糙或精緻。
一旦你知道那是什麼,而它就在你的嘴裡,立刻就咀嚼它,這就是評量、檢查、評核你的禪思。有時,這是在近行定之下進行,檢查一個粗糙的對象,讓它愈來愈微細。如果你發覺呼吸很長,就檢查長呼吸;如果很短,就檢查短呼吸;如果它很慢,就檢查慢呼吸;看看心意是否願意住止在那種呼吸上,看看那種呼吸是不是願意住止在心意上,看看呼吸是否暢順而無阻,這就是評量。
當心意生起憶念和評量時,你就同時具有禪定和辨識智。憶念和一心趨向於禪定,評量趨向於辨識智,當你兼具了禪定和辨識智,心意於是靜止,知識就得以生起。但是,如果評量太多了,它就會破壞心意的靜止;如果靜止太多了,它就會熄滅憶念;你必須注意心意的靜止,以確保兩者(憶念與評量,禪定與辨識智)之間的正確比率。如果你不知道「恰到好處」,你一定會有困擾。如果心意太靜止,你的進步將會緩慢;如果你憶念太多,你的禪定就會跑掉。
所以要仔細觀察,再度,它就像吃東西一樣,如果你猛鏟著食物送入嘴巴,你最後可能會被噎死。你必須問自己,這對我是有益的嗎?有些人只不過是味同嚼臘而已,他們還沒想要吃甘蔗,這不是正常的。有些人,即使他們的牙齒痛或脫落了,仍然想要吃脆硬的食物。心意也是一樣的,當它只是一點點靜止時,我們就想要看到這個、知道那個,我們想要得到的遠比我們能夠掌控的還多。你首先必須確認,你的禪定是穩定堅固的,而且你的辨識智和禪定是適當的平衡,這點是非常重要的,你的評量能力必須是成熟的,你的憶念則必須是堅固的。
假設你有一隻水牛,要把牠綁在木樁上;如果你的水牛很壯,牠可能連樁拔起而走開,你必須知道水牛的力量,如果牠實在很壯,就要重擊木樁讓它堅固地定位在地上,並看守著牠。換句話說,如果你發現憶念正脫韁而出,脫離心意靜止的疆界,就把心意帶回來,讓它更靜止,但不要靜止得讓你失掉軌跡。如果心意太安靜了,就好像在恍惚一樣,你就全然不知道是怎麼回事,一切都是黑暗、隱蔽的,茫然不見,然後又突然出現,這就是沒有憶念或評量的禪定,因為不知判別,所以是錯誤的禪定。
所以你必須善於觀察,運用你的判斷力,但不要讓心意被它的念頭帶走了,你的念頭是些散亂的東西。心意要與禪思的對象同在,不管你的念頭在那裡旋紡著,你的心意仍然堅固地翌立著,就像抱著一根柱子而環繞著一般,你可以繼續旋紡著,卻不會讓你筋疲力竭。但是,如果你放掉柱子而繞轉三圈,你就會暈眩而「砰」然倒地。心意也是這樣,如果它和一個對象同在,就可以持續憶念而不會疲倦,因為你的憶念和靜止相伴在一起。你愈是憶念,你的心意就愈穩固,你愈是靜坐禪思,你就愈能憶念,心意變得愈來愈堅定,直到所有的障礙都消退,心意也不再攀緣意念。現在,知識就會生起了。
這裡的知識並不是普通的知識,它洗掉你的舊知識。你不需要從一般想念和推理所產生的知識,放下它們!你不需要從憶念和評量所產生的知識,停止!讓心意安靜、靜止,當心意靜止而無所障礙時,這就是一切善的本質了。當你的心意在這個層次時,它不再執著於任何意念,所有你曾經知道的意念,關於世間或法義的,不論多或少,都被清洗掉,只有當它們被洗掉時,新的知識才能生起。
這就是為什麼你要放下意念——所有你對事物所做的標示或名稱,你必須讓自己一無所有。當人們一無所有時,他們就會變成左右逢源。如果你不讓自己一無所有,你就決不會得到辨識智。換句話說,你不必擔心自己成為傻瓜,或遺漏了事情;你不必擔心自己走入了死胡同。你不需要從別人聽來或書上讀到的任何內明了,它們只是意念,所以它們是無常的。你不需要任何從推理和想像所獲得的內明,因為它們只是意念,所以它們是無我的。讓所有這些內明消失,只留下心意,堅定的熱誠,不偏左——趨於苦;不偏右——趨於樂。保持心意靜止、安靜、中和、鎮定——止於善處,你就是處於正定了。
當正定在心意中生起時,它有個影子。當你能夠看到影子出現時,那就是毗婆舍那——內明禪思。
你從正定中獲得的知識,並非以念頭或觀念的方式產生,它是以正見產生。你看起來是錯誤的,那真的就是錯的;你看起來是正確的,那真的就是對的。如果看起來是對的,實際上卻是錯的,那就是邪見;如果看起來是錯的,實際上卻是對的,那也是邪見。具足了正見,那麼,對就是對,錯就是錯。
以因果的觀點而言,就是你見到了四聖諦。你見到了苦,而它真的是苦;你見到了苦集,而它真的是苦集。這些聖諦是絕對的,無可置疑,無可爭議的真實。你看到苦是有原因的,一旦原因生起,就會有痛苦。至於消除痛苦之道,毫無疑問的,你看到所遵循的正道將會導致解脫,不論你是不是走過全程,所見都是真實的,這就是正見。至於苦滅,你會見到真的有那麼一回事。只要你在正道上,你就會看到,事實上苦正在消退。當你的內心能夠體認這些聖諦時,那就是毗婆舍那智。
更簡單地說,你見到一切的事情,若內若外都是靠不住的。身體是不可靠的,老病是不可靠的,死亡是不可靠的,它們是狡滑而靠不住的,在你身上持續地變遷著。看到這個就是見到了無常,不要由於無常而讓你自己快樂或難過,保持心意的中和、平穩,那就是毗婆舍那的意思。
至於苦,假設我們聽到某個敵人正在受苦,我們會認為「好消息!」「希望他們趕快完蛋!」,那麼心意就已經傾斜了。假設我們聽到某個朋友致富了,就很高興;兒子或女兒病了,就很悲傷。我們的心意陷於痛苦和憂傷,為什麼?因為我們沒有善巧,心意不集中,也就是不處於正定。我們必須照顧心意,不要讓它陷入痛苦中。任何痛苦,讓它痛苦,但不要讓心意跟著痛苦。身體可能會疼痛,但是心意不痛,讓身體面對苦受,但心意不苦。保持心意的中和,不要由於樂趣而高興,要知道樂趣也是苦的一種形式。怎麼會這樣?因為它會改變,它會生起又消退,它會有高低起伏,它不能持續,那就是苦。疼痛也是苦,雙重的苦,當你得到這種深入於苦的內明時,當你真的見到了苦,毗婆舍那就已經從內心生起。
至於無我,一旦我們已經檢查過事物,並已經見到它們真實的面貌,我們就不會抱怨,我們就不會展現影響力,我們就不會設法去顯示自己有權力,想去控制那些無我的事物。不論我們怎麼努力,我們都不能阻止生、老、病、死。如果身體將會老化,就讓它老化;如果它會疼痛,就讓它疼痛;如果將會死,就讓它死亡。不論是你自己或別人的死亡,都不要高興,也不必難過,保持心意的中和、平穩、無所困擾,這就是行捨智。讓諸行——一切事物的形成、因緣——順著它們自己與生俱來的本性。
簡單地說,這就是毗婆舍那。你看到所有形成的事物都是無常、苦、無我的,你能夠從自己的執著中解開它們,你能放下,這就是能夠獲益的地方。怎麼說呢?你不必筋疲力竭地被諸行所拖累。
執著意即攜帶著負擔,我們攜帶著五蘊,執著於身體的現象、感受、憶想和標示、心理的形成和意識。我們牢牢地抓住並牽繫於這些事物,認為它們就是自我。前進!隨身攜帶它們,左腳掛上一個重擔,右腳也來一個;左肩放上一個,右肩也來一個;最後一個放在你頭上。現在,帶著它們隨你走,笨拙的、礙手礙腳又滑稽的。
攜帶著它們,前進吧!五蘊是很沈重的負擔啊!
我們每一個人都自行肩負著它們,
隨身攜帶它們到每一個地方,讓你把時光虛擲在世間的痛苦之中。
佛陀教導說,任何缺乏辨識智的人,就是沒有善巧的人;任何不修習禪定以通達解脫內明的人,就必須要擔負痛苦,永遠要被壓垮,真可憐!真可羞!他們永遠不得脫身,他們的腿上、肩上都有重擔,他們能走到那裡去呢?前進三步,退後兩步,一下子,他們就灰心氣餒了。可是過了一會兒,他們又得再站起來繼續走。
現在,當我們看到無常——一切形成的事物,不論是我們的內在或外在,都是不可靠的;當我們看到它們是痛苦的,當我們看到它們是無我的,它們只是自己在那兒輪迴不已。當我們獲得這些內明,我們就能放下自己的重擔,也就是放下自己的執著。我們能夠放下過去,不再停駐於過去;我們能夠放下未來,停止渴望未來;我們能夠放下現在,不再宣稱它是自我。一旦我們放下了自己的重擔,我們就能用輕快的腳步走路,甚至還能手舞足蹈,多麼美好!我們走到那裡,人們都很高興認識我們,為什麼?因為我們無所障礙,我們所做的任何事情,都以安詳的方式為之。我們能走、能跑、能舞、能唱——都以輕快的心情而為之。我們是佛教之美,令人賞心悅目,所到之處都是優雅合宜的,不再有重擔,不再有所障礙,我們能夠自得其樂,這就是毗婆舍那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