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军在抗战各时期的战斗序列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3/29 18:30:31
转自黄埔军校网:
从其中大家可对国民党的各大军队长官和职位变化窥其一二
1.抗战初期的战斗序列
此时国军尚未整编完备番号杂乱无章.....
陆海空军最高统帅军事委员会委员长:蒋中正
总参谋长:何应钦
陆军
(一)第一战区
司令长官:程潜
作战地区:平汉路方面
兵力:第21集团军司令官商震,下辖第32军军长商震(兼),骑兵第14旅旅长张占魁。
第1集团军司令官宋哲元,下辖第53军军长万福麟,第77军军长冯治安,第181师师长石友三,第17师师长赵寿山,骑兵第
3军军长郑大章。
第68军军长刘汝明(直属),第92军军长李仙洲(直属),第106师师长沈克(直属),第118师师长张砚田(直属),新
编第8师师长蒋在珍(直属),新编第35师师长王劲哉(直属),骑兵第4师师长王奇峰(直属)。
第一战区共辖25个步兵师,2个步兵旅,2个骑兵师。
(二)第二战区
司令长官:阎锡山
作战地区:山西方面
兵力:南路前敌总司令卫立煌,下辖第3军军长曾万钟,第9军军长郭寄峤,第14军军长李默庵,第93军军长刘堪,第15军军长刘
茂恩,第17军军长高桂滋,第19军军长王靖国,第47军军长李家钰,第61军军长陈长捷,第14军团军团长冯钦哉。
北路前敌总司令傅作义,下辖第35军军长傅作义(兼),新编第2师师长金宪章,骑兵第1军军长赵承绶,骑兵第2军军长
何柱国,
第18集团军总指挥朱德。
第66师师长杜春沂(直属),第71师师长郭宗汾(直属),第33军军长孙楚(直属),第34军军长杨澄源(直属)。
第二战区共辖27个步兵师,3个步兵旅,3个骑兵师。
(三)第三战区
司令长官:顾祝同
作战地区:苏浙方面
兵力:第10集团军司令官刘建绪,下辖第28军军长陶广,第70军军长李觉,第79师师长陈安宝,暂编第13旅旅长杨永清。
第19集团军司令官罗卓英,下辖第4军军长吴奇伟,第18军军长罗卓英(兼),第79军军长夏楚中,第25军军长万耀煌,
第73军军长王东原。
第23集团军司令官唐式遵,下辖第21军军长唐式遵(兼)。
第28集团军司令官潘文华,第23军军长潘文华(兼)。
新编第4军军长叶挺(直属),独立第6旅旅长周志群(直属)。
宁波守备司令王皓南,辖第194师师长陈德法,温台守备司令徐旨乾,辖暂编第12旅旅长李国钧,游击总司令黄绍雄。
第三战区共辖24个步兵师,6个步兵旅。
(四)第四战区
司令长官:何应钦(兼)
作战地区:两广方面
兵力:第12集团军司令官余汉谋,下辖第62军军长张达,第63军军长张瑞贵,第64军军长李汉魂,第65军军长李振球,独立第
9旅旅长李振良,独立第20旅旅长陈勉吾。
第8军团军团长夏威,
虎门要塞司令陈策。
第四战区共辖9个步兵师,2个步兵旅。
(五)第五战区
司令长官:李宗仁
作战地区:津浦线方面
兵力:第3集团军司令官于学忠,下辖第51军军长于学忠(兼),第12军军长孙桐萱,第55军军长曹福休,第56军军长谷良民。
第11集团军司令官李品仙,下辖第31军军长韦云淞。
第21集团军司令官廖磊,下辖第7军军长周祖晃,第48军军长廖磊(兼)。
第22集团军司令官邓锡侯,下辖第41军军长孙震,第45军军长邓锡侯(兼)。
第24集团军司令官顾祝同(兼),下辖第57军军长缪溦流
第3军团军团长庞炳勋。
第27集团军司令官杨森。
第59军军长张自忠。
海军陆战队。
第五战区共辖27个步兵师,3个步兵旅。
(六)第八战区
司令长官:蒋中正(兼),副司令长官:朱绍良
作战地区:甘宁青方面
兵力:第17集团军司令官马鸿逵,下辖第81军军长马鸿宾,第168师师长马鸿逵(兼),骑兵第1旅旅长马光宗,骑兵第10旅旅长
马全忠,宁夏警备第1旅旅长马宝琳,宁夏警备第2旅旅长马得贵。
第80军军长孔令恂
第82军军长马步芳。
骑兵第5军军长马步青。
第191师师长杨德亮。
挺进军司令马占山。
第八战区共辖5个步兵师,4个步兵旅,5个骑兵师,4个骑兵旅。
(七)武汉卫戍司令部
总司令:陈诚
兵力:第2军军长李延平,第49军军长刘多荃,第54军军长霍揆章,第60军军长卢汉,第75军军长周磊,第13师 师长吴良琛,第
57师师长施中诚,第77师师长彭位仁,江防总司令刘兴,海军陆战队。
武汉卫戍司令部共辖14个步兵师,1个步兵旅。
(八)西安行营
主任:蒋鼎文
兵力:第11军团军团长毛炳文,下辖第37军军长毛炳文(兼),第43师师长周祥初。
第17军团军团长胡宗南,下辖第1军胡宗南(兼),第8军军长黄杰。
第21军团军团长邓宝珊。
第38军军长孙蔚如。
第46军军长樊崧甫。
第86师师长高双成。
第165师师长鲁大昌。
暂编骑兵第1师(直属),骑兵第6军 军长阎炳岳(直属)。
西安行营共辖12个步兵师,4个步兵旅,3个骑兵师。
(九)闽绥靖公署
主任:陈仪
兵力:第75师师长宋天才,第80师师长陈琪,福建保安第1旅旅长陈佩玉,福建保安第2旅旅长李树棠,福建保安第3旅 旅长赵琳
,海军陆战队第2旅,闽绥靖公署共辖2个步兵师,4个步兵旅。
(十)军委会直辖兵团
兵力:第20军团军团长汤恩伯,下辖第13军军长汤恩伯(兼),第52军军长关麟征,第85军军长王仲廉。
第2集团军司令官孙连仲,下辖第30军军长田镇南,第42军军长冯安邦。
第8集团军司令官张发奎,下辖第36师师长蒋伏生,第50师师长成光耀,第92师 师长黄国栋,第93师师长甘丽初,第
167师师长薛蔚英。
第26集团军司令官徐源泉,下辖第10军军长徐源泉(兼),第87军军长刘膺古。
军委会共辖17个步兵师。
空军
第1大队(轰炸机),下辖2个中队:诺斯普罗-2E型18架、弗力特-7型教练机1架;
第2大队(轰炸机),下辖3个中队:诺斯普罗-2E型27架;
第3大队(战斗机),下辖3个中队:霍克III型9架、波音281型10架、布瑞达-27型2架、菲亚特-32型3架;
第4大队(战斗机),下辖3个中队:霍克III型28架、福克*华夫型教练机1架;
第5大队(战斗机),下辖3个中队:霍克III型28架、福克*华夫型教练机1架;
第6大队(战斗机、轰炸机),下辖4个中队:道格拉斯轰炸机27架、菲亚特-32型战斗机3架、波罗尼-111型轰炸机7架、德*哈兰
-摩斯教练机2架;
第7大队(侦察机),下辖4个中队:可塞型侦察机27架;
第8大队(轰炸机),下辖3个中队:萨伏亚S-72型6架、道格拉斯轰炸机6架、亨格尔111-A型6架、马丁型6架、福克*华夫型教练
机1架;
第9大队(攻击机),下辖2个中队:雪莱克A-12型20架。
直辖大队,下辖5个中队:第13中队:道格拉斯轰炸机7架;
第18中队:道格拉斯轰炸机9架、可塞型侦察机3架;
第20中队:可塞型侦察机11架;
第29中队:霍克III型9架、霍克II型3架;
第31中队:道格拉斯轰炸机9架。
海军
第1舰队,下辖 海容号,海筹号,宁海号,逸仙号,大同号,自强号,永健号,永绩号,中山号,建康号,安定号,克安号。总
计舰艇12艘,总吨位17484吨。
第2舰队,下辖 楚有号,楚泰号,楚同号,楚谦号,楚观号,江元号,江贞号,永绥号,民生号,民权号,咸宁号,德胜号,江
鲲号,江犀号,湖鹏号,湖鹰号,湖鹗号,湖隼号。总计舰艇19艘,总吨位9359吨。
第3舰队,下辖 定海号,永翔号,楚豫号,江利号,镇海号,同安号,海鸥号,海鹤号,海清号,海燕号,海骏号,海逢号,海
琛号。总计舰艇14艘,总吨位14717吨。
练习舰队,下辖 应瑞号,通济号。总计舰艇2艘,总吨位4360吨。
巡防舰队,下辖 顺胜号,义胜号,勇胜号,仁胜号,海宁号,江宁号,抚宁号,绥宁号,肃宁号,威宁号,崇宁号,义宁号,
正宁号,长宁号,总计舰艇14艘,总吨位4270吨。
测量舰队,下辖 甘露号,青天号,诚胜号,公胜号,景星号,广云号,璈日号。总计舰艇7艘,总吨位3000吨。
直辖舰队,下辖 平海号,普安号,武胜号,辰字号鱼雷艇,宿字号鱼雷艇。总计舰艇5艘,总吨位5825吨。
2.抗战相持阶段--1939年4月
第一战区
(辖区:河南、安徽两省北部,共12个步兵师1个步兵旅1个骑兵师1个骑兵旅。)
司令长官          卫立煌;
第二集团军 总司令 孙连仲;
第三集团军 总司令 孙桐萱;
豫北自卫军 总司令 朱怀冰。
第二战区
(辖区:山西全部、陕西东北部,共32个步兵师14个步兵旅5个骑兵师3个骑兵旅。)
司令长官            阎锡山;
第十四集团军 总司令 卫立煌(代);
第四集团军   总司令 孙蔚如;
第五集团军   总司令 曾万钟;
第六集团军   总司令 杨爱源;
第七集团军   总司令 赵承绶;
第八集团军   总司令 孙楚;
第十三集团军 总司令 王靖国;
第十八集团军 总司令 朱德;
晋陕绥边区军 总司令 邓宝珊;
战区直辖部队 总司令 张励生。
第三战区
(辖区:浙江、福建全部,江苏、安徽南部,共22个步兵师2个步兵旅)
司令长官                              顾祝同;
闽绥靖区兼第二十五集团军 主任兼总司令 陈仪;
第十集团军               总司令       刘建绪;
第三十二集团军           总司令       上官云相;
第二十三集团军           总司令       唐式遵。
第四战区
(辖区:广东、广西全部,共18个步兵师2个步兵旅。)
司令长官            蒋中正(兼),张发奎(代);
第十六集团军 总司令 夏威;
第十二集团军 总司令 余汉谋。
第五战区
(辖区:安徽西部、湖北北部、河南南部,共28个步兵师1个骑兵师1个骑兵旅。)
司令长官                李宗仁
第十一集团军     总司令 李品仙;
第二十二集团军   总司令 孙震;
第二十九集团军   总司令 王缵绪;
第三十三集团军   总司令 张自忠;
长江上游江防司令部 司令 郭忏。
战区直辖部队
第八战区
(辖区:绥远、宁夏、甘肃、青海,共6个步兵师9个步兵旅4个骑兵师4个骑兵旅。)
司令长官           朱绍良;
第十七集团军 总司令 马鸿逵;
傅作义部队   总司令 傅作义;
东路部队     总指挥 鲁大昌。
第九战区
(辖区:湖北南部、江西西部、湖南全部,共52个步兵师。)
司令长官                     陈诚;
第一集团军            总司令 卢汉;
第九集团军            总司令 吴奇伟;
第十九集团军          总司令 罗卓英;
第二十集团军          总司令 商震;
第二十七集团军        总司令 杨森;
第三十集团军          总司令 王陵基;
第三十一集团军        总司令 汤恩伯;
湘鄂赣边区游击总指挥部 总指挥 樊松甫。
第十战区
(辖区:陕西,共9个步兵师1个步兵旅1个骑兵师1个骑兵旅。)
司令长官              蒋鼎文;
第三十四集团军 总司令 蒋鼎文(兼);
第十六军。
鲁苏战区
(辖区:江苏北部、山东全部,共7个步兵师。)
总司令 于学忠。
冀察战区
(辖区:河北、察哈尔,共5个步兵师1个骑兵师。)
总司令 鹿钟麟。
军委会直属部队
第一、五、三十一、三十六、七十一、九十九等军。
重庆卫戌总司令部
总司令 刘峙。
(注:1940年7月,战斗序列再作调整,共计268个步兵师、44个步兵旅、12个骑兵师、8个骑兵旅)
3.抗战反攻阶段-1945年1月
军事委员会
委员长 蒋中正;参谋总长 何应钦;副参谋总长 程潜、白崇禧
第一战区
司令长官              胡宗南(代);
第四集团军     总司令 孙蔚如;
第二十八集团军 总司令 李仙洲;
第三十一集团军 总司令 王仲廉;
第三十四集团军 总司令 李文;
第三十七集团军 总司令 丁德隆;
第三十八集团军 总司令 董钊;
商南指挥所     主  任 郭寄峤;
战区直属及特种部队。
第二战区
司令长官              阎锡山;
第六集团军     总司令 杨爱源;
第七集团军     总司令 赵承绶;
第八集团军     总司令 孙楚;
第十三集团军   总司令 王靖国;
第十八集团军   总司令 朱德;
战区直属及特种部队。
第三战区
司令长官              顾祝同;
第二十三集团军 总司令 唐式遵;
第二十五集团军 总司令 李觉;
第三十二集团军 总司令 李默庵;
战区直属及特种部队。
第四战区
司令长官              张发奎;
第十六集团军   总司令 夏威;
第三十五集团军 总司令 邓龙光;
战区直属及特种部队。
第五战区
司令长官              刘峙;
第二集团军     总司令 刘汝明;
第二十二集团军 总司令 孙震;
战区直属及特种部队。
第六战区
司令长官              孙连仲;
第十集团军     总司令 王敬久;
第二十六集团军 总司令 周 碞、宋肯堂;
第三十三集团军 总司令 冯治安;
长江上游江防军 总司令 吴奇伟;
战区直属及特种部队。
第七战区
司令长官            余汉谋;
第十二集团军 总司令 余汉谋;
战区直属及特种部队。
第八战区
司令长官              朱绍良;
第三集团军     总司令 赵寿山
第十七集团军   总司令 马鸿逵;
第二十九集团军 总司令 李铁军;
第四十集团军   总司令 马步芳;
傅作义部队     总司令 傅作义;
晋陕绥边区部队 总司令 邓宝珊;
战区直属及特种部队。
第九战区
司令长官            薛岳;
第一集团军   总司令 孙渡(副);
第三十集团军 总司令 王陵基;
战区直属及特种部队。
第十战区
司令长官              李品仙;
第二十一集团军 总司令 李品仙(兼);
第十五集团军   总司令 何柱国;
第十九集团军   总司令 陈大庆;
战区直属及特种部队。
冀察战区
总司令 高树勋;
新编第八军。
昆明行营
主任 龙云。
驻印军
总指挥 萨尔登;
新编第一军;
直属及特种部队。
重庆卫戌部队
总司令 刘峙;
第十四军等。
军委会直属部队
第六十九、七十五、七十六、七十九军等。
绥靖部队
川康边防           总指挥 刘文辉;
川陕鄂边区绥靖公署 主任   潘文华;
川康绥靖公署       主任   邓锡侯;
广西绥靖公署       主任   李宗仁;
太原绥靖公署       主任   阎锡山;
广东绥靖公署       主任   余汉谋;
滇黔绥靖公署       主任   龙云;
鄂陕甘边区         总司令 陈继承;
豫省警备司令部     总司令 刘茂恩。
中国陆军总司令部
总司令 何应钦(兼);
直辖新编第六军等。
远征军
司令长官              卫立煌;
第十一集团军   总司令 王杰;
第二十集团军   总司令 霍揆彰;
远征军直辖及特种部队。
黔桂湘边区
总司令                汤恩伯;
第十集团军     总司令 夏楚中;
第二十四集团军 总司令 王耀武;
直属及特种部队。
滇越边区
总司令                卢汉;
第一集团军     总司令 卢汉(兼);
第五集团军     总司令 杜聿明;
第九集团军     总司令 关麟征;
第二十七集团军 总司令 李玉堂。
(上述部队共计115个军,含331个师、23个独立旅)
4.抗战胜利后第二次国共内战开始前-1946年6月
国防部 部长 白崇禧
战略顾问委员会主任 何应钦
参谋总长 陈诚
陆军总司令 顾祝同
海军总司令 陈诚(兼)
空军总司令 周至柔
联合后勤总司令 黄镇球
东北行营 主任 熊式辉
第一绥靖区 司令官 孙 渡
第二绥靖区 司令官 石 觉
第三绥靖区 司令官 赵公武
第四绥靖区 司令官 廖耀湘
冀东绥靖区 司令官 牟庭芳
直属新编第一军
北平行营 主任 李宗仁
第十一战区 司令长官 孙连仲
第十二战区 司令长官 傅作义
徐州绥靖公署 主任 薛 岳
第一绥靖区 司令官 汤恩伯
第二绥靖区 司令官 王耀武
第三绥靖区 司令官 冯治安
第八绥靖区 司令官 夏 威
第二战区 司令长官 阎锡山
第六集团军 总司令 王靖国
第七集团军 总司令 赵承绶
第八集团军 总司令 孙 楚
郑州绥靖公署 主任 刘 峙
第一战区 司令长官 胡宗南
第三十一集团军 总司令 王仲廉
第三十七集团军 总司令 刘 戡
第三十八集团军 总司令 董 钊
第四绥靖区 司令官 刘汝明
第五绥靖区 司令官 孙 震
西北行营 主任 张治中
第三集团军 总司令 赵寿山
武汉行营 主任 程 潜
第六绥靖区 司令官 周 碞
第七绥靖区 司令官 王陵基
第十集团军 总司令 欧 震
第二十七集团军 总司令 李玉堂
衢州绥靖公署 主任 余汉谋
广州行营 主任 张发奎
川黔湘绥靖公署 主任 潘文华
川康绥靖公署 主任 邓锡侯
台湾警备总司令部 司令 陈 仪
云南警备总司令部 司令 霍揆彰
重庆警备总司令部 司令 孙元良
重庆行辕 主任 何应钦,张群(代)
西昌行辕 主任 贺国光
淞沪警备总司令部 司令 李及兰
京沪卫戌总司令部 司令 汤恩伯
5.抗战胜利后国军整编师介绍
根据1946年1月10日马歇尔、张群、周恩来三人军事小组签定整编军队方案,国民革命军方面接受第一阶段整军90个师计划。
国民革命军于1946年2月在南京召开整编会议,拟定整编军队方案,预定在1946年7月1日完成,计划完成90个2旅4团制整编师(预定第二期整编后余50个3团制师)。因为派系纠纷延误时间,至6月30日内战全面爆发,实际只整编约58个师即投入战争。
整编师由军改建、辖2-3个整编旅;整编旅由师改建,原辖3个步兵团改为2个实编步兵团及1个只保留基干的补充训练团(简称补训团或补充团),但有部分整编旅仍辖3个实编团。
1947年末整编旅开始恢复3个实编团。
1948年将部分3旅2团制整编师改为2旅3团制,另1旅辖3个补训团名为后调旅撤回后方整补。另在47-48年间又改编及新建部分整编师。
1948年9-10月间结束整编制度,恢复军、师番号(新疆除外)。
随着1949年9月国民革命军驻新疆部队起义,最终结束整编军制。
以下为各整编师番号,并希望修正及补充。
国民革命军荣1师(或曰9师):以8军166旅等在48年改编,辖3、166、暂26旅,中央军,部分美械装备。
国民革命军第1师:1军改编,辖1、78、167旅,胡宗南中央军,部分美械装备。
国民革命军第2师(未成):52军改编,辖2、25、195旅,中央军,美械装备。
(2)2师:48年以45师残部等组建,辖211、213旅,中央军。
国民革命军第3师:10军残部和89军合并改编,辖3、20、新1旅,中央军。47年改编,辖3、20旅。
(2)3师:原3师两次被歼灭后,48年由11师18旅等部为基干重组,辖18、75旅,陈诚中央军,半美械装备。
国民革命军第4师:4军等部改编,辖59、90、102旅,张发奎、薛岳中央化粤军。48年改编,辖59、90旅。
国民革命军第5师:军在47年改编,辖45、96、200旅,中央军,美械装备。47年改编,辖45、200旅;48年扩编,辖45、46、200旅。
国民革命军第6师(未成):3军主力和原26军32师改编,辖7、32旅,胡宗南中央军。
(2)6师:原3军被歼灭后,48年由38师17旅、独立暂2旅组建,辖17、暂2旅,胡宗南中央军。
国民革命军第7师:7军在47年改编,辖171、172旅,李宗仁、白崇禧新桂军。
国民革命军第8师:8军在47年改编,辖42、103、166、独立旅,中央军,美械装备。47年改编,辖42、新3、新20旅。
国民革命军第9师:2军改编,辖9、76、预2旅,中央军,美械装备。48年改编,辖9、76旅。
国民革命军第10师:14军改编,辖10、83、85旅,陈诚中央军,部分美械装备。
国民革命军第11师:18军改编,辖11、18、118旅,陈诚中央军,美械装备。48年改编,辖11、118旅。
国民革命军第12师:12军在47年改编,辖111、112旅,东北军。
国民革命军第13师(未成):13军改编,辖4、54、89旅,汤恩伯中央军,美械装备。
(2)13师:48年以17师84旅、独立135旅、76师144旅组建,辖84、135、144旅,胡宗南中央军。
国民革命军第14师(未成):新6军主力改编,辖22、207旅,中央军,美械装备。
国民革命军第15师:15军残部和独立135师合并改编,辖64、135旅,刘镇华豫军(135旅系中央军)。48年改编,辖64、新25旅。
国民革命军第16师(未成):16军和原12军22师改编,辖22、94、109旅,胡宗南中央军。
国民革命军第17师:17军和3军12师改编,辖12、48、84旅,胡宗南中央军。48年改编,辖12、48旅。
国民革命军第18师:11军改编,辖168、暂9、骑10旅,马鸿逵回军。
国民革命军第19师(未成):19军改编,辖68、暂37、暂40旅,阎锡山晋军。
国民革命军第20师:20军改编,辖133、134旅,杨森川军,半美械装备。
国民革命军第21师:21军和50军新7师改编,辖145、146、新7旅,唐式遵川军。48年改编,辖145、146旅。
国民革命军第22师(未成):22军及新11旅改编,辖86、新11?旅,邓宝珊陕军。
国民革命军第23师:91军和骑3军合并改编,辖191、新4、骑9旅,胡宗南中央军。47年改编,辖191、新4旅。
国民革命军第24师:24军改编,辖136、137旅,刘文辉川军。
国民革命军第25师:25军和50军148师改编,辖40、108、148旅,中央军。
国民革命军第26师:26军改编,辖41、44、169旅,中央军,半美械装备。
(2)26师:原26师被歼灭后,47年由93旅等部为基干组建,辖93、193旅,部分美械装备。
国民革命军第27师:27军和独立49师改编,辖31、47、49旅,胡宗南中央军。47年改编,辖31、47旅。
国民革命军第28师:28军主力和70军80师改编,辖52、80、192旅,中央军,部分美械装备。48年改编,辖52、80旅。
国民革命军第29师(未成):92军改编,辖21、56、142旅,中央军。
国民革命军第30师:30军残部改编,辖27、30、67旅,孙连仲西北军(67旅系陈诚中央军)。47年改编,辖27、30旅。
国民革命军第31师(未成):93军改编,辖暂18、暂20、暂22旅,龙云滇军。
国民革命军第32师:32军改编,辖139、141旅,商震晋军。47年139旅改149旅;
(2)32师:原32师被歼灭后,47年以整32师残部和新36师组建,辖141、新36旅,中央军;48年改编,辖57、新36旅。
国民革命军第33师(未成):33军改编,辖71、暂38、暂46旅,阎锡山晋军。
国民革命军第34师(未成):34军改编,辖73、暂44、暂45旅,阎锡山晋军。
国民革命军第35师(未成):35军改编,辖101、新31、新32旅,傅作义晋绥军。
国民革命军第36师:37集团军主力改编,辖28、123、165旅,胡宗南中央军。
国民革命军第37师(未成):94军改编,辖5、43、121旅,陈诚中央军,美械装备。
国民革命军第38师:4集团军改编,辖17、55、177旅,杨虎城陕军。48年改编,辖55、177旅。
国民革命军第39师:95军主力改编,辖126、新9旅,邓锡侯川军。
国民革命军第40师:40军残部和伪军40军改编,辖39、106旅,庞炳勋西北军。
国民革命军第41师:41军改编,辖122、124旅,孙震川军。
国民革命军第42师:42军和独立128师改编,辖128、预7、暂58旅,后改65、128、231旅,胡宗南中央军。
国民革命军第43师(未成):43军改编,辖70、暂39、暂49旅,阎锡山晋军。
国民革命军第44师:44军改编,辖150、162旅,王缵绪川军。
国民革命军第45师:96军在47年改编,辖暂12、暂14、暂15旅,后改211、213、214旅。
国民革命军第46师:46军改编,辖175、188、新19旅,李宗仁、白崇禧桂军,半美械装备。47年改编,辖188、新19旅。
国民革命军第47师:45军和47军残部合并改编,辖104、125、127旅,邓锡侯川军。47年改编,辖125、127旅。
国民革命军第48师:48军和84军合并改编,辖138、174、176旅,李宗仁、白崇禧桂军。47年改编,辖138、176旅。
国民革命军第49师:49军和88军79师改编,辖26、79、105旅,中央化东北军。
国民革命军第50师(未成):以新1军50师组建,辖50、?旅,陈诚中央军,美械装备。
(2)50师:48年以54师36旅等组建,辖36、新7旅,中央军,半美械装备。
国民革命军第51师:辖113、114旅,东北军。47年重建,辖41、113旅。
国民革命军第52师:97军和独立82师改编,辖33、82旅,汤恩伯中央军。
国民革命军第53师(未成):53军改编,辖116、130旅,东北军,美械装备。
国民革命军第54师:54军在47年改编,辖8、36、198旅,陈诚中央军,美械装备。
国民革命军第55师:55军和69军合并改编,辖29、74、181旅,刘汝明西北军。
国民革命军第56师:56军和95军新17师合并改编,辖163、164、新17旅,潘文华川军。
国民革命军第57师:98军和29军117师合并改编,辖117、预3、预4旅,中央军。47年改编,辖117、预4旅。
国民革命军第58师:1集团军前方部队改编,辖183、新10、新11旅,龙云滇军。
国民革命军第59师:59军改编,辖38、180旅,冯治安西北军。
国民革命军第60师(未成):60军改编,辖182、184、暂21旅,龙云滇军。
国民革命军第61师(未成):61军改编,辖66、69、72旅,阎锡山晋军。
国民革命军第62师:62军改编,辖95、151、157旅,余汉谋粤军(95旅系陈诚中央军),半美械装备。
国民革命军第63师:63军改编,辖152、153、186旅,余汉谋粤军。48年改编,辖152、186旅。
国民革命军第64师:64军改编,辖131、156、159旅,余汉谋粤军,半美械装备。48年改编,辖156、159旅。
国民革命军第65师:65军改编,辖154、160、187旅,余汉谋粤军。48年改编,辖160、187旅。
国民革命军第66师:66军和86军13师合并改编,辖13、185、199旅,陈诚中央军。47年改编,辖13、185旅。
国民革命军第67师(未成):预备由5军和18军各抽1师改编。
国民革命军第68师:68军和原12军81师合并改编,辖81、119、143旅,刘汝明西北军。
国民革命军第69师:99军和37军60师合并改编,辖60、92、99旅,陈诚中央军。47年改编,辖92、99旅。
国民革命军第70师:70军改编,辖139、140旅,中央军。47年改编,辖96、139旅;48年扩编,辖32、96、139旅。
国民革命军第71师(未成):71军改编,辖87、88、91旅,中央军,美械装备。
国民革命军第72师:30集团军改编,辖34、新13、新15旅,王陵基川军。47年改编,辖34、新15旅。
国民革命军第73师:47年以73军残部改编,辖15、77旅。
国民革命军第74师:74军改编,辖51、57、58旅,中央军,美械装备。48年改编,辖51、58旅。
国民革命军第75师:75军改编,辖6、16旅,陈诚中央军。
国民革命军第76师:76军和78军合并改编,辖24、144旅。47年改编,辖24、144、新1旅;48年改编辖24、新1旅。
国民革命军第77师:77军改编,辖37、132旅,冯治安西北军。
国民革命军第78师:新2军改编,辖新45、新46旅,后改178、179、227旅,胡宗南中央军。
国民革命军第79师:79军改编,辖98、194旅,陈诚中央军。
国民革命军第80师(未成):暂3军改编,辖暂10、暂11、暂17旅,傅作义晋绥军。
国民革命军第81师:81军改编,辖35、暂60旅,马鸿宾回军。
国民革命军第82师:82军改编,辖100、暂61、新骑8旅,马步芳回军。
国民革命军第83师:100军改编,辖19、63旅,中央军,美械装备。47年改编,辖19、44、63旅。
国民革命军第84师:47年以吴化文伪军新10师改编,辖155、161旅;48年扩编,辖155、161、独立旅。
国民革命军第85师:85军改编,辖23、110旅,汤恩伯中央军。
国民革命军第86师(未成):新1军主力改编,辖新30、新38旅,中央军,美械装备。
国民革命军第87师(未成):新6军新22师为基干改编,辖新22、?旅,中央军,美械装备。
国民革命军第88师:88军主力和28军62师合并改编,辖62、新21旅,中央化川军(62师系中央军)。48年改编,辖49、149旅。
国民革命军第89师(未成):
国民革命军第90师:90军改编,辖53、61旅,胡宗南中央军。
国民革命军第97师:47年以48师174旅和46师175旅残部改编,辖174、175旅,李宗仁、白崇禧桂军。
国民革命军第202师:202师等部改编,辖1、2旅,青年军,美械装备。
国民革命军第203师:203师和201师合并改编,辖1、2旅,青年军,美械装备。
国民革命军第205师:204师和205师合并改编,辖1、2旅,青年军,美械装备。
国民革命军第206师:206师等部改编,辖1、2旅,青年军,美械装备。
国民革命军第207师:207师扩编,辖1、2旅,辖1、2旅,青年军,半美械装备。48年扩编,辖1、2、3旅。
国民革命军第208师:31军(208、209师)改编,辖1、2旅,青年军,美械装备。48年扩编,辖1、2、3旅。
国民革命军第新10师:吴化文伪军新10师改编,辖155、161旅,后改84师。
国民革命军第暂23师:伪军改编,辖暂45、暂46旅。
国民革命军第暂24师:张岚峰伪军改编,辖暂5、暂6、暂7旅。
国民革命军第暂25师:孙良诚伪军改编,辖暂12、暂13旅。
国民革命军第骑1师:骑5军改编,辖骑6、骑7旅,马步芳回军。
6.从1944年到1946年国军序列变革和改遍
军事委员会直辖
国民革命军荣2师:中央军,接收美械装备,改隶53军,后归国防部直辖,后改44旅隶属83师
国民革命军第48师:中央军,改隶17军(17师48旅)
国民革命军第82师:中央军。改隶97军(52师82旅)
以军委会、六战区、三战区警卫团组建警卫师:97师、中央军、美械装备
国民革命军第206师:中央军,美械装备,新成立青年军,改隶青年军9军
国民革命军第9军(54、新24师):中央军,缩编成54师,接收美械装备,改隶13军
国民革命军第10军(3、190、预10师):中央军,在中日衡阳会战时全军覆没,缩编、重建成3师,改隶10军3师(3师3旅)
国民革命军第76军(24、新5、暂57师):中央军,新5师组建青年军203师(隶属9军);暂57师改135师隶属15军(15师135旅);接收78军,辖24、144师(76师,辖24、144旅)
国民革命军第92军(21、142、暂56师):中央军,暂56师组建青年军204师(隶属青年军6军);接收39军,辖21、56、142师
国民革命军第98军(42、169师):中央军,缩编成169师,接收美械装备,改隶26军(26师169旅)
国民革命军暂2军(预6、暂7、暂8师):中央军,部队编并,番号撤消。
重庆卫戍区直辖
国民革命军新25师:川军,改四川保安团
国民革命军第93军(10、新8、暂2师):中央军,主力缩编成10师(10师10旅)
国民革命军第97军(166、196师):中央军,缩编成166师,接收美械装备,改隶8军(8师166旅)
川康边防区直辖
国民革命军新18师:川军,并入56军
国民革命军第24军(136、137师):川军,保持24军,辖136、137师(24师,辖136、137旅)
国民革命军第56军(163、164师):川军,接收新17师,辖163、164、新17师(56师,辖163、164、新17旅)
川康绥靖公署直辖
国民革命军新17师:川军,编入56军(56师新17旅)
国民革命军第95军(126、新9师):川军,保持95军,辖126、新9师(39师,辖126、新9旅)
冀察战区直辖
国民革命军第40军(39、106、新40师):西北军,缩编,辖39、106师(40师,辖39、106旅)
第一战区直辖
国民革命军第4集团军:
国民革命军第38军(17、新35师):陕军,接收96军,辖17、55、177师(38师,辖17、55、177旅)
国民革命军第96军(177、新14师):陕军,缩编成177师,改隶38军(38师177旅)
国民革命军第14集团军:
国民革命军第15军(64、65师):豫军,与日军作战损失大部,缩编、重建15军,辖64师,接收135师;辖64、135师(15师,辖64、135旅)
国民革命军第暂4军(47、暂4师):中央军,改27军、接收49师,辖31、47、49师(27师,辖31、47、49旅)
国民革命军第36集团军:
国民革命军第14军(83、85、94师):中央军,接收10师,辖10、83、85师(10师,辖10、83、85旅);94师组建青年军201师,隶属青年军6军
国民革命军第47军(104、178师):川军,被日军歼灭大部,缩编、重建成104师(47师104旅)
国民革命军第39集团军:
国民革命军新8军(新6、暂29师):西北军,邯郸战役起义,番号撤消
第一战区副长官部(汤恩伯集团)直辖
国民革命军新36师:鲁军,改隶12军
国民革命军暂12师:中央军,改隶96军
国民革命军第78军(新42、新43、新44师):中央军,缩编成144师,改隶76军(76师144旅)
国民革命军第15集团军:
直辖国民革命军骑8师:马家军,并入82军
国民革命军骑2军(暂14、骑3师):东北军,改为96军,接收暂12师,辖暂12、暂14、暂15师(45师,辖211、213、214旅)
国民革命军第19集团军:
国民革命军第89军(20、新1师):中央军,接收3师,改10军,辖3、20、新1师(3师,辖3、20、新1旅)
国民革命军暂1军(33、暂62师):中央军,接收82师,改97军,辖33、82师(52师,辖33、82旅)
国民革命军暂9军(111、112、暂30师):东北军,接收新36师,改12军,辖111、112、新36师(12师,辖111、112旅)
国民革命军第28集团军:
国民革命军第85军(23、110、预11师):中央军,85军,辖23、110师(85师,辖23、110旅)
国民革命军暂15军(新29、暂27师):西北军,被日军歼灭大部,番号撤消
国民革命军第31集团军:
国民革命军第12军(22、81、暂55师):西北军,军部撤消,缩编成22师改隶16军,81师改隶68军(68师81旅)
国民革命军第13军(4、89、117师):中央军,主力接收美械装备,接收54师,辖4、54、89师;117师改隶98军(57师117旅)
国民革命军第29军(91、193、暂16师):中央军,军部撤消,接收美械装备,缩编成91师改隶71军,193师改隶属73军
第二战区直辖
国民革命军第6集团军:
国民革命军第19军(68、暂37、暂42师):晋军,主力在上党战役被歼灭,残部接收23军暂40师重建,辖68、暂37、暂40师
国民革命军第23军(暂40、暂46、暂47师):晋军,上党战役被歼灭,军部撤消,残部重建成暂40、暂46师
国民革命军第7集团军:
国民革命军第33军(71、暂38、暂41师):晋军,缩编并接收23军暂46师,辖71、暂38、暂46师
国民革命军第34军(73、暂44、暂45师):晋军,保持34军,辖73、暂44、暂45师
国民革命军第8集团军:
国民革命军第43军(70、暂39、暂43师):晋军,缩编并接收83军暂49师,辖70、暂39、暂49师
国民革命军第61军(69、72、暂48师):晋军,缩编并接收83军66师,辖66、69、72师
国民革命军第13集团军:
国民革命军第83军(66、暂49、暂50师):晋军,上党战役被歼灭,军部撤消,残部重建成66、暂49师
骑1军(骑1、骑2、骑4师):晋军,主力投敌,余部编并,番号撤消
第三战区直辖
国民革命军第25军(40、108、暂13师):中央军,缩编并接收50军148师,辖40、108、148师(25师,辖40、108、148旅)
国民革命军第70军(80、107、预9师):中央军,80师改隶28军,70军辖75、107师(70师,辖139、140旅)
国民革命军第23集团军:
国民革命军第21军(145、146、147师):川军,缩编并接收50军新7师,辖145、146、新7师(21师,辖145、146、新7旅)
国民革命军第28军(52、62、192师):中央军,接收70军80师,62师调88军,辖52、80、192师(28师,辖52、80、192旅)
国民革命军第50军(144、148、新7师):川军,军部撤消;144师组建青年军208师(隶属青年军31军),148师改隶25军(25师148旅),新7师改隶21军(21师新7旅)
国民革命军第25集团军:
国民革命军第26军(32、41、44师):中央军,32师改隶3军,接收169师并接收美械装备,辖41、44、169师(26师,辖41、44、169旅)
国民革命军第49军(26、105、预5师):中央化东北军,缩编并接收88军79师,辖26、79、105师(49师,辖26、79、105旅)
国民革命军第32集团军:
国民革命军第88军(79、新21、暂33师):中央化川军,79师改隶49军(49师79旅),缩编并接收28军62师,辖62、新21师(88师,辖62、新21旅)
国民革命军第突击总队(1、2队):中央军,接收13军117师,改为98军,辖117、预3、预4师(57师,辖117、预3、预4旅)
第四战区直辖
国民革命军第16集团军:
国民革命军第31军(131、135、188师):桂军,军部及135师被日军歼灭,缩编并接收美械装备,改隶64军131师(64师131旅),46军188师(188旅)
国民革命军第46军(170、175、新19师):桂军,170师被日军歼灭,接收31军188师并接收美械装备,辖175、188、新19师(46师,辖175、188、新19旅
国民革命军第35集团军:
国民革命军第64军(155、156、159师):粤军,缩编并接收美械装备,接收31军131师,辖131、156、159师(64师,辖131、156、159旅)
第五战区直辖
国民革命军暂1师:川军,并入41军
国民革命军第39军(56、暂51师):皖军,缩编成56师并入92军
国民革命军第41军(122、123、124师):川军,缩编辖122、124师(41师,辖122、124旅)
国民革命军第51军(113、114师):东北军,保持51军,辖113、114师(51师,辖113、114旅)
国民革命军第2集团军:
国民革命军第55军(29、74师):西北军,接收69军,辖29、74、181师(55师,辖29、74、181旅)
国民革命军第68军(119、143、暂36师):西北军,缩编并接收12军81师,辖81、119、143师(68师,辖81、119、143旅)
国民革命军第21集团军:
国民革命军第7军(171、172、173师):桂军,缩编,辖171、172师(7师,辖171、172旅)
国民革命军第48军(138、176师):桂军,接收84军,辖138、174、176师(48师,辖138、174、176旅)
国民革命军第84军(174、189师):桂军,缩编成174师并入48军(48师174旅)
国民革命军第22集团军:
国民革命军第45军(125、127师):川军,接收47军残部,改为47军,辖104、125、127师(47师,辖104、125、127旅)
国民革命军第69军(181、暂28师):西北军,缩编成181师并入55军(55师181旅)
第六战区直辖
国民革命军第86军(13、67、暂32师):中央军,军部撤消,缩编,13师并入66军(66师13旅),67师并入30军(30师67旅)
国民革命军第87军(43、118、新23师):中央军,军部撤消,接收美械装备,43师并入94军,118师并入18军(11师118旅),新23师组建青年军205师(隶属青年军9军)
国民革命军第10集团军:
国民革命军第18军(11、18、55师):中央军,缩编并接收美械装备,接收87军118师,辖11、18、118师(11师,辖11、18、118旅)
国民革命军第66军(185、199师):中央军,接收86军13师,辖13、185、199师(66师,辖13、185、199旅)
国民革命军第79军(98、194、暂6师):中央军,缩编,辖98、194师(79师,辖98、194旅)
国民革命军第24集团军:
国民革命军第73军(15、77、暂5师):中央军,缩编、接收美械装备,接收29军193师,辖15、77、193师
国民革命军第74军(51、57、58师):中央军,接收美械装备,保持,辖51、57、58师(74师,辖51、57、58旅)
国民革命军第100军(19、63、75师):中央军,接收美械装备,辖19、63师(83师,辖19、63旅);75师组建青年军209师(隶属青年军31军)
国民革命军第26集团军:
国民革命军第32军(139、141、暂34师):晋军,保持32军,辖139、141师(32师,辖141、149旅);暂34师组建青年军202师(隶属青年军6军)
国民革命军第75军(6、16、预4师):中央军,缩编,辖6、16师(75师,辖6、16旅)
国民革命军第33集团军:
国民革命军第59军(38、180、暂53师):西北军,缩编,辖38、180师(59师,辖38、180旅)
国民革命军第77军(37、132、179师):西北军,缩编,辖37、132师(77师,辖37、132旅)
国民革命军长江上游江防军:
国民革命军第30军(27、30、31师):西北军,缩编并接收86军67师,辖27、30、67师(30师,辖27、30、67旅)
国民革命军第94军(5、121、暂35师):中央军,缩编并接收87军43师,接收美械装备,辖5、43、121师
第七战区直辖
国民革命军第12集团军:
国民革命军第62军(151、157、158师):粤军,缩编并接收37军95师,接收美械装备,辖95、151、157师
国民革命军第63军(152、153、186师):粤军,保持63军,辖152、153、186师(63师,辖152、153、186旅)
国民革命军第65军(154、160、187师):粤军,保持65军,辖154、160、187师(65师,辖154、160、187旅)
第八战区直辖
国民革命军第3集团军:
国民革命军第新4师:中央军,改隶91军(23师173旅)
国民革命军第91军(暂58、骑10师):中央军,部队改隶42军及新疆警备区,改辖191、新4师(23师,辖173、191旅)
盛世才旧部(128,暂3,骑11,骑12,新骑1,新骑2师):编入42军及新疆警备区
国民革命军第17集团军:
国民革命军第11军(168、暂9、暂31师):马家军,缩编,辖168、暂9师(18师,辖168、暂9旅)
国民革命军第81军(35、暂60师):马家军,保持,辖35、暂60师(81师,辖35、暂60旅)
国民革命军第29集团军:
国民革命军第42军(191、新41、预7师):中央军,191师改隶91军,接收91军及盛世才旧部,辖65、128师(42师,辖65、128旅)
国民革命军新2军(新45、新46师):中央军,保持新2军,辖新45、新46师(78师,辖178、179旅)
国民革命军第40集团军:
国民革命军第82军(100、暂61、新骑8师):马家军,保持82军,辖100、暂61、骑8师(82师,辖100、暂61、骑8旅)
国民革命军骑5军(骑5、暂骑1、暂骑2师):马家军,缩编,辖骑6、骑7师(骑1师,辖骑6、骑7旅)
第八战区副长官部(胡宗南集团)直辖
国民革命军第17军(84、新2师):中央军,缩编,接收3军12师及军委会直辖48师,辖12、48、84师(17师,辖12、48、84旅)
国民革命军第27军(45、46、预8师):中央军,缩编成45师改隶5军(5师45旅)
国民革命军第34集团军:
国民革命军第1军(1、78、167师):中央军,保持,辖1、78、167师(1师,辖1、78、167旅)
国民革命军第16军(109、预1、预3师):中央军,缩编并接收12军22师,辖22、94、109师
国民革命军第90军(28、53、61师):中央军,缩编,辖53、61师(90师,辖53、61旅)
国民革命军第37集团军:
国民革命军第36军(暂15、暂52、暂59师):中央军,缩编成123师(36师123旅)
国民革命军第80军(165、新27、新37师):中央军,缩编成165师(36师165旅)
国民革命军新7军(暂24、暂25、暂26师:中央军,缩编成28师(36师28旅)
国民革命军第38集团军:
国民革命军第3军(7、12、新3师):中央军,缩编并接收26军32师,辖7、32师;12师改隶17军(17师12旅)
国民革命军第57军(8、97、新34师):中央军,缩编成8师,改隶54军,并接收美械装备
国民革命军骑3军(骑9、新骑7师):中央军,撤消番号
第八战区副长官部(傅作义集团)直辖
国民革命军第35军(101、新31、新32师):晋绥军,保持35军,辖101、新31、新32师
国民革命军暂3军(暂10、暂11、暂17师):晋绥军,保持暂3军,辖暂10、暂11、暂17师
国民革命军骑4军(新骑3、新骑4师):晋绥军,缩编成新骑4师
晋察绥边区直辖
国民革命军新11旅:陕军,编入22军
国民革命军第22军(86、骑6师):陕军,骑6师起义撤消番号,接收新11旅,辖86师、新11旅
国民革命军第67军(新26、骑7师):中央军,绥远战役主力损失,撤消番号
国民革命军东北挺进军(新骑5、新骑6师):东北军,保持,辖新骑5、新骑6师(后撤消军部,部队并入晋绥军)
第九战区直辖
国民革命军暂54师:中央军,并入4军
国民革命军第37军(60、95、140师):中央军,军部撤消、缩编,60师编入99军(69师60旅),95师并入62军
国民革命军第44军(149、150、161、162师):川军,缩编,辖150、162师(44师,辖150、162旅)
国民革命军第99军(92、99、197师):中央军,缩编并接收37军60师,辖60、92、99师(69师,辖60、92、99旅)
国民革命军第27集团军:
国民革命军第4军(59、90、102师):粤军,保持4军,辖59、90、102师(4师,辖59、90、102旅)
国民革命军第20军(133、134、新20师):川军,缩编并接收美械装备,辖133、134师(20师,辖133、134旅)
国民革命军第30集团军:
直辖国民革命军新16师:川军,并入72军
国民革命军第72军(34、新13、新15师):中央化川军,保持72军,辖34、新13、新15师(72师,辖34、新13、新15旅)
国民革命军第1集团军副司令部:
国民革命军第58军(新10、新11师):滇军,保持并接收新3军,辖183、新10、新11师(58师,辖183、新10、新11旅)
国民革命军新3军(183、新12师):滇军,缩编成183师并入58军(58师183旅)
昆明行营直辖
国民革命军暂23师:滇军,撤消,一部并入滇军其它部队
国民革命军第1集团军:
国民革命军暂18师:滇军,编入93军
国民革命军第1路军兼第60军(182、184师):滇军,改为60军并接受2路军暂21师、辖182、184、暂21师
国民革命军第2路军(暂20、暂21、暂22师):滇军,接收暂18师、暂21师改隶60军,辖暂18、暂20、暂22师
国民革命军第5集团军:
国民革命军暂19师:滇军,撤消,一部并入滇军其它部队
国民革命军第5军(49、96、200师):中央军,缩编并接收27军45师,接收美械装备,辖45、96、200师(5师,辖45、96、200旅)
国民革命军第9集团军:
国民革命军第52军(2、25、195师):中央军,保持并接收美械装备,辖2、25、195师
国民革命军-远征军直辖
国民革命军第8军(荣1、103师):中央军,接收97军并接收美械装备,辖荣1、103、166师
国民革命军第11集团军:
国民革命军第2军(9、76、新33师):中央军,缩编并接收6军预2师,接收美械装备,辖9、76、预2师(9师,辖9、76、预2旅)
国民革命军第6军(93、新39、预2师):中央军,军部撤消,缩编,接收美械装备;93师改为独立师(后为26师93旅);预2师改隶2军(9师预2旅)
国民革命军第71军(87、88、新28师):中央军,接收29军91师并接收美械装备,辖87、88、91师;新28师组建207师(隶属新6军)
国民革命军第20集团军:
国民革命军第53军(116、130师):东北军,接收美械装备,辖116、130师
国民革命军第54军(36、198师):中央军,接收8师并接收美械装备,辖8、36、198师(54师,辖8、36、198旅)
国民革命军-驻印军
国民革命军新1军(新30、新38师):中央军,接收新6军50师,辖50、新30、新38师
国民革命军新6军(14、50、新22师):中央军,50师改隶新1军,接收207师,辖14、207、新22师
抗日战争中国军单兵装备详解(包括师编制,服装,武器等)
严格意义上来说,中国军队在抗日战争中仿佛并没有一个统一完整的军服服制和单兵装备制度。这是源于旧中国那段不堪回首的历史,在经历中国两千多年封建帝制的最后一个帝国--满清王朝的覆灭之后,苦难的中国就又陷入了军阀混战的年代。军阀们为了争夺势力范围,大量购进西方列强的各式武器,我国渐渐成为了一个名副其实的“万国军事博物馆”。同时也就出现了纷纷乱乱的军服及装备。直到中原大战的结束,国民党南京政府才在形势上基本统一了中国。但军队中除中央军外,还保留着大量的军阀残余部队。其都保留着原有的装备特征。
谈及国民革命军的军服服制和单兵装备制度,必须先从国民革命军的整军运动说起。
1933年,南京中央政府国民政府军政部根据德国军事顾问提出的建议.开始了浩浩荡荡的整军计划。在整军过程中,不同编制的部队有不同的名称.主要有整理师、整编师、调整师、新编师四种称谓,按照德国顾问塞克特《陆军改革建议书》所提方案.要将全国陆军重新编组成60个师,称为整编师,装备德国进口武器,应用德国先进的军事体制。
但其整理师的概念是最早提出来的。1934年12月,尚未轮到编组的部队根据军事委员会颁布的《陆军师暂行编制表》的四团制师为标准进行整理,故整理师。它的编制为2旅4团,师直属骑兵1个连,炮兵1个团,工兵、通讯、辎重各1个营,1个卫生队,1个特务连。
1935下半年,第一批10个师的整编计划开始实施,由于当时德械装备尚未运抵中国,只得在编制体系和武器装备方面进行一些内部调整,故称之为调整师。但lO个师中有一个例外,就是中央军校教导总队,它完全按照当时德国陆军步兵师的编制编成,异于国民革命军其它师级部队。
1936年,军事委员会对整军方案作了进一步规划,确立了减少大单位,充实小单位,特别是充实团以下部队的战斗力以及人事、经费等方面的整军原则。根据这一规划,整编的部队称为二十五年调整师(1936年即民国二十五年),初步计划年内完成20个师的整编,先从中央军和东北军开始。中央军的37个师师共186个团,除正在围剿红军的一线部队外,其余部队一律改为四团制的整理师。各军师直属的骑兵、炮兵、工兵等兵种,则集中进行整训。预定中央军参与整军的135个团中先整编出18个四团制的整理师,再将其余63个团合编为32个团,在此基础上组建8个新编师,新编师基本上以2个整理团合并为1个团。东北军的18个师54个团计划整编为10个整理师(由原来40个团组成)和2个新编师(由原来8个团组成)。
整理师与新编师的差别在于,整理师的各级军官基本还是以原来的各级军官为基础,而新编师则完全打破原来的人事编制,由来自不同部队的各级军官进行混合编组,以彻底清除军队内部派系林立的现象,建立一支完全新型的国家军队。整军过程中,当时担任第五任德国军事顾问团团长的法肯豪斯对该计划提出了建议:“各师应以中央军校教导总队的编制和装备为标准,如果暂时没有条件组建工兵营和通讯营的,可以先组建工兵连和通讯连;加强炮兵建设,各师应尽量配属一个辖3个炮兵营的炮兵团(山炮营、野炮营和105毫米榴弹炮营各1个);轻武器方面应统一武器制式,并在师建制里组建一个修械所负责武器的保养维护和修理。”
到1937年7月,中央军共调整35个师、整理24个师.东北军调整10个师,另有粤军10个师、川军26个师和9个独立旅被整理。在中央军的30个师里,基本上都接受了一些德式装备,其中还有一些全部实现了德械化,并接受德国顾问的系统训练。已经过这样的整军而面貌一新的中央军,堪称为中国近代史上最现代化的陆军。在抗战初期,就是以这些经过整军的德式师担当起中流砥柱的作用,发挥了巨大的作用,当然也付出了巨大的牺牲。
至抗战爆发前.整军计划一共进行了两期,共计20个师,第三期的10个师正在进行之中。在已完成整军的20个师中,实际上接受过德国顾问系统训练与指导的部队只有第3师、第6师、第9师、第14师、第36师、第87师、第88师和教导总队,以及不属于正规军系统的税警总团。
德式师的编制主要有两大类。一类是中央军教导总队,为装备最全,训练最正规的精锐之师,1937年11月被扩遍为3旅6团的甲种师,总兵力达三万余人,其中3个团即第1、第3、第5团为全德式装备,另3个团(多为新兵)则在整训之中。另一类是以第36师、第87师和第88师为代表的所谓新式中央军。
基本编制如下:
师直属炮兵营、骑兵营、工兵营、通信营、军士营、特务营、输送营各1个。
全师下辖3个旅,每旅下辖2个团。
以全德式装备的第1团为例:
团直属榴弹炮连、战防炮连、通信连、输送连各1个。
每团下辖3个步兵营
步兵营下辖3个步兵连(配9挺轻机枪)、1个重机枪连(配6挺重机枪)、1个迫击炮排(配2门82毫米迫击炮)
德式师的另一类是以第36师、第87师和第88师为代表的所谓新式中央军,
基本编制如下:
㈠ 师直属部队:
1个炮兵营;
3个榴弹炮连(配12门75毫米山炮);
1个战防炮连(配4门37毫米战防炮);
1个高射炮连(配4门20毫米高射炮);
1个工兵营;
1个通信营(配2个有线通信连,1个无线通信排);
1个辎重营;
1个特务营;
1个卫生队(平时为师医院);
㈡ 全师下辖2个步兵旅;
每旅下辖2个步兵团;
团直属部队;
1个迫击炮连(配6门83毫米迫击炮);
1个小炮连(配6门20毫米机关炮);
1个通信连;
1个特务连;
每团下辖3个步兵营;
步兵营直属部队;
1个机炮连(配6挺重机枪,2门82毫米迫击炮)
每营下辖3个步兵连;
每连下辖3个步兵排;
每排下辖3个班(每排配3挺轻机枪,30支步枪);)
㈢ 全师下辖2个补充团:采用换装德式装备时淘汰下来的旧式装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