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嘉谷先生生平简述》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4/26 05:37:06
【摘要】云南石屏袁嘉谷先生是云南历史上唯一的状元。在遥远的滇南之地,出了一位状元,本来便可令人啧啧称奇。在他66年短暂的春秋中,他不仅出任晚清学部编译馆馆长,在任期内追回了一部分敦煌经卷;又曾在浙江提学使任上妥善处置浙江两级师范学堂学潮;辛亥革命后回到云南,曾出任蔡锷将军参议;在京时曾参与编纂《清史稿》,回乡后又多次参与编修地方志,为云南地方志的编修做出了重要贡献;晚年应东陆大学首任校长之邀在东陆大学、云南大学担任文科教授,主讲国学,座下弟子多为后来云南文史界之俊彦。本文将对袁嘉谷先生生平做一小小说明,书其大略,以志先哲。
【关键词】袁嘉谷   生平     简述
一、从滇南幼童到学部编译馆馆长
石屏袁氏,源于四川巴县,明清之交时为避战乱而入滇,原有四支源流。城内一支,城外陶村镇高坡村一支,宝秀镇一支,坝心镇袁家沟村一支。袁嘉谷先生一支,源起高坡村,后徙入城,今石屏县城南正街22号便为袁嘉谷故居。
据石屏袁氏后人回忆,袁氏十三代时,高坡村袁氏与城内袁氏联宗,并为一支。袁氏开族馆后,袁嘉谷在馆中受教。据资料记载,“袁嘉谷幼年聪慧好学,‘有异禀,强记忆,龆龄嗜学’。他五岁时开始读书,由父亲口授《千字文》、《三字经》、《千家诗》、《大学》等。小小嘉谷能做到‘经耳无遗,触目成诵’,‘悉解字义’,让父亲心中欣慰之极。”袁嘉谷自幼聪明好学,博闻强识,为乡人称道。
1887年,袁嘉谷参加科举考试,名列一等,补廪膳生员;1893年,应省科试,名列第一;“1894年,袁嘉谷应光绪辛卯、甲午并科贡试,名列第一。”接着,“应光绪甲午科云南乡试,名列第二(是为举人)。”
20世纪初,满清王朝实行“新政”,欲扶大厦于将倾。其中极重要的一条便是变八股取士为经济特科。光绪二十九年(1903)在保和殿进行了第一次也是最后一次的考试。所谓经济特科,前身为“博学鸿词科”,有清一朝,仅有三科。康熙十七年之状元为彭孙遹,乾隆元年之状元为刘纶,时人对“博学鸿词科”看法不一,如乾隆时期御史吴元安道:“荐举博学鸿词,原期得湛深经术、敦崇实学之儒,诗赋虽取兼长,经史尤为根柢。若徒骈缀俪偶,推敲声律,纵有文藻可观,终觉名实未称。”于是,“下吏部议,定为两场,赋、诗外增试论、策。”
光绪二十九年(1903)之时,又开经济特科,“皇太后诏举经济特科,命各部、院堂官及各省督、抚、学政保荐,有志虑忠纯、规模闳远、学问淹通、洞达中外时务者,悉心延揽。并下政务大臣拟定考试事宜。……二十九年,政务处议定考试之制,如廷试例,于保和殿天子亲策之。凡试二日,首场入选者,始许应覆试,均试论一、策一。简大臣考校,取一等袁嘉谷……等九人。”,张之洞评袁嘉谷试卷评语:“精博和厚,似姚秋浓一流文字。”大学士孙家鼐评语:“弁冕群英,足添玉堂佳话。”授翰林编修。由于袁嘉谷为清特科之第三位状元,故孙家鼐称其为“国朝第三人”,并为之题匾,匾额现悬于石屏袁嘉谷故居中。
1906年,袁嘉谷出任晚清学部编译馆馆长,广聘博学多才之士,如王国维、罗振玉、高步瀛等。在各方面人才的带动下,学馆编译局作出了重大贡献,研究编写了“统一国之用”的官定各种教材。从此,中国有了自己的国定教科书,在各种教科书的编写中,自然会遇到一个“新名词”该怎么处理的问题。1909年,编译图书局设立了一个新机构,统一规范教科书中的名词术语。袁嘉谷亲自参加了这个馆的工作,主持制定了很多统一的名称。将一周制定为中国自己的“星期”,就是在袁嘉谷主持下制定的。
袁嘉谷对敦煌文献的保护也做出了重大贡献。1909年秋,法国人伯希和强买敦煌文献6000余卷,袁嘉谷获悉后,与其部下王国维、罗振玉等人商量后,报告了学部尚书严范孙,学部电饬甘肃总督:“凡石室中,片缣一字,均检送来京,不得再失。”敦煌地方官马上追回古籍,挽回了巨大损失。敦煌学今为世界显学,我国在敦煌学研究方面成果突出,其中不能否定袁嘉谷等人保存文献的功绩。
袁嘉谷在担任编译馆馆长期间,极爱惜人才,其中犹与王国维过往密切。常常诗文唱和、研究甲骨文。在王国维投湖自尽后,袁嘉谷感到很痛心,叹息曰:“中国每经政局变革,学者能存的无几。……继往开来,人心赖以不坠,学者亦能勉强自存。辛亥以后,潜心学问,而有古风者,推王静安。”“我想自今以后,如王静安这类人才,无论中国或世界,都应该设一个最好的办法招待他,不能最优,就是次点的也要做到,……我以前倡议请王静安来云南,竟成空谈,今日更是空谈了。”言语之中,可见痛心之态。
二、从浙江提学使到回滇
1909年12月24日,袁嘉谷出任浙江提学使。初一到任,便遇上浙江两级师范学堂学生反抗其监督夏震武一事。夏震武本为饱读程朱理学之士,思想极为保守,要求全体师生穿戴礼服共同谒礼,不可避免地与受“欧风美雨”熏陶的青年学生之间产生了矛盾。加之夏震武到任时又曾辱骂学生,更激起了学生以及新派知识分子周树人、许寿棠的不满。周树人时任学堂教员,许寿棠任教务长,二人带头罢教,并有多名学生参与罢课。夏震武采用“学生抗议则除学生,教员抗议则除教员”的极端手段处理。由于其人固执,故被人称为“木瓜”。袁嘉谷上任后,撤除夏震武之职,以示对进步学生的支持。“随后,他认为许寿棠、周树人等‘人才难得’,即派孙智敏到湖州会馆,拜见许寿棠等人,送还聘书,请他们到校上课。”平息了学潮,鲁迅先生将此次学潮称为“木瓜之役”。
在任上,袁嘉谷继续创办发行《浙江教育官报》,保证教育事业的发展,兴办各级学校,改建了浙江省图书馆,提拔好学青年。1910年,选报留美学生,浙江省名额为8人,但经测验有24人成绩优异,袁嘉谷将之上报中央,经复试,24人均赴美留学。
1911年,辛亥革命爆发,浙江省亦宣布独立。袁嘉谷不顾浙江人挽留,离开浙江,返回云南。1913年,第一届国会召开,云南省选举袁嘉谷担任参议院议员,1911年11月,袁世凯解散国民党,撤销132名国会议员证书,袁嘉谷亦在其中。熊希龄出任国务总理后,邀请袁嘉谷担任顾问,袁嘉谷看出了专制之不得人心,坚辞不受,返回云南。
1915年,袁世凯称帝,蔡锷将军联合唐继尧在云南发起“护国运动”,邀请袁嘉谷担任参议,组织护国军,委办全省团防事宜。当袁世凯被迫取消复辟后,袁嘉谷欢喜不能自胜,提笔撰写了《云南护国门碑记》,表现出一个爱国的知识分子的拳拳赤子之心。1916年,袁世凯死去,黎元洪就任民国大总统,组织国会,唐继尧推举袁嘉谷等人入京,由于新的国会很快便沦为黎元洪、段祺瑞“府院之争”的工具,国会不欢而散,袁嘉谷愤然离京,居住于昆明,此后,他在昆明度过了其晚年。1919年,“嘉谷半生显宦,名重海内,辛亥革命后归滇,并无一椽之屋。时因子女就学方便移居省城,租房困难,家人屡请建屋。得友人相助,多方筹集,乃决定于昆明九龙池北玉龙堆建楼房。”以袁嘉谷半生显宦,居然无钱建屋,可见其清廉。
此后,袁嘉谷多次任云南地方军阀之邀出任官吏,地方军阀因其声名显赫,多次聘请其担任国民党云南省政府高级顾问,以笼络人心。然而他却乘此机会,奖掖后学,保释被捕的革命者。部分论者认为袁嘉谷倾向于革命,但是袁嘉谷声言,他对革命一向是不感兴趣的,所以也就谈不上是倾向于革命了。他说:“把这些会读书的人关进监牢,太不像话!”可看作是仅仅是爱惜其才具而已,谈不上同情革命。“从袁嘉谷与鲁迅同时在杭州任职一层上来讲,……虽然都是浙江两级师范学堂——‘木瓜之役’中的人物,但并非由于此事件有什么个人之间的交往,”仅此而已。
三、编修史书,任教东陆
早在1914年10月,袁嘉谷便应邀清史馆馆长赵尔巽之邀加入了编纂《清史稿》编纂行列,负责编纂《清史稿·选举志》、《清史稿·文苑志》、《清史稿·大臣传》、《清史稿·地理志》中云南一节。受明清以来章学诚等新史学思想的影响,袁嘉谷提出了自己的史学思想,他说:“我以为重整中国历史还应当注意三事:一、废弃正统。……直以中华民国元年逆数而上,免却正统纪年之无谓纷争;二、名讳减少,凡一切国号、庙号、徽号、年号均一概取消。如人名皆直呼其名,……以免纠缠有用之脑力;三、帝王一家之事皆可不管,……格外另加入几样:第一开物成务的;第二有功德于民的;第三是安内攘外的。……我以为史学家也要特别表彰的,因为没有史学家,就无所谓史学了,所以应该要特别尊重他们。但我所说的史学家,乃马班、陈范、荀悦、王隐、臧容绪、王劭、裴松之、裴骃、李德林、李百药一流,并不是坊间书集中的那些作《汉高祖论》、《留侯论》、《秦皇汉武合论》的词章家。”
由其中可以看出,由“帝王纪年”到“民国纪年”,袁嘉谷没有摆脱旧的纪年思想的影响,但是他能大胆提出将以前帝王之纪年与年号统统取消之,以一统一标准纪年,不至于使后人因史书中年号频繁更迭而带来不便,也算是难能可贵了。同时,他认为历史学需要有专门的人群来从事研究,而不仅仅是进行史评创作的便可称为“史学家”,打破了一般旧的思维中认为“史学乃文学的附庸”的桎梏。
在这一史学思想的指引下,袁嘉谷又主持编修了《云南大事记》、《滇绎》、《石屏县志》等书,参与编辑了《云南丛书》、《滇南金石萃编》等书籍,是云南文化史、方志史上的一大贡献,同时,在其方志著作中,把司马迁《史记》“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成一家之言”作为通经治史的典范,在自己的史学实践中效法学习。他认为“经皆史也,史即经也”,可见其史学思想受到章学诚《文史通义》中史学思想的影响。他很重视方志的编修,在《石屏县志·序》中曾言:“愚修《清史》,损益可知,盖难而易矣。难莫难于一县之新志,空言体例,推子元之《史通》、实斋之《通义》,实行著述,推子尹之志遵义、对山之志武功,顾善则善矣。谓其尽协于至理、尽惬于吾心,可乎?否乎?愚与石屏修县志,损益递更,盖难者仍难,将以难而仍修,是亦不可以已乎?将以难而不修,又有大谬不然者。”可见其对方志之重视。
1923年,东陆大学于昆明落成,校长董泽以优厚待遇邀请袁嘉谷担任文科教授,主讲国学。袁嘉谷欣然赴聘,此后在东陆大学执教15年。东陆大学初创,经费困难,袁嘉谷故不受薪金,直到东陆大学改为省立,方才领取薪水。
在东陆大学担任教授期间,袁嘉谷对学生要求严格,每半月给学生布置一次作文,有时给学生布置两个作文题,让学生二选一;有时则不布置题目,让学生自由发挥。对学生的作业认真批改,有时其批语竟达数十字,批语字迹工整,“无一字潦草凌乱”。由于其学识渊博,又往往有惊世骇俗之观点,故每当其授课时,教室里往往座无虚席。坐下弟子多人,后为云南文史界之俊彦。如袁嘉谷的学生、云南省前文联主席李乔曾经回忆道,当袁嘉谷知道李乔是彝族人时,曾说:“现在宣传‘五族共和’,我看,中国的民族不止五族,据司马迁在《西南夷列传》所记,仅西南夷就有几十个民族。司马迁称呼的‘夷’,我看并非恶名,是拿弓箭的人。……到了三国时,陈寿就看不起土著民族,称他们为‘蛮’。‘蛮’字从虫,……都是大汉族主义思潮作怪,”考“蛮”、“夷”二字词源,“蛮,南蛮也,蛇种,从虫。”“夷,平也,从大,从弓,东方之人也。”与嘉谷先生所说竟无一点出入,可见先生国学功底之深厚,也可见其观点之新颖。
晚年的袁嘉谷,笔耕不辍,写出了《卧雪堂文集》、《滇南文献备征录》、《卧雪堂诗草》、《卧雪诗话》等著作,将自己的文学、史学、经学思想尽皆写入其中。观其著作,实有高山仰止之感。
1937年,袁嘉谷因获悉日本发动卢沟桥事变而愤懑不已,撰写《责倭寇》一文,文未竟而病逝。震动滇南,海内同悲,生前亲朋、政府要员尽往祭祀。其门人弟子纷纷写下哀惋的诗词、挽联,痛悼恩师。1938年,遵其遗愿,袁嘉谷先生与其夫人张氏合葬于昆明金马山。
小结
对于清代之状元,是“大比状元”较优还是“特科状元”较优,说法历来不一。因国人多以为“大比状元”较优,由于云南两千余年来未出过“大比状元”,仅有“特科状元”,故云南文庙至今不能开正门,因为文庙正门是开给状元进入文庙以祭祀孔子的。我云南有状元而文庙不能开正门,不可谓不是一种遗憾。然而后世学者多认为袁嘉谷实乃杰出之人才,如云南师范大学云南地方近现代史研究专家吴宝璋教授就说:“袁嘉谷不是状元,胜过状元,为云南的教育事业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可看做是对袁嘉谷先生的极高评价。
综观袁嘉谷先生一生,身历晚清、民国两个大的历史时期,可算开明的知识分子。他对革命是不理解的,但是却能以一己之力挽救身陷囹圄的学生;他的史学思想参杂了新旧史学思想的成分,但其史观可谓当时较为先进之史观;他仅仅是学部编译馆馆长,但是却能以一颗炎黄子孙的拳拳之心,将敦煌文献追夺回一部分,使祖国的宝贵财产得到一定程度的保护。晚年笔耕不辍,为云南人民留下了宝贵的文化财富。果然不愧为“国朝第三人”!
参考书目:
1、张维:《袁嘉谷传》,云南教育出版社2001年9月第一版。
2、佘孟良主编:《石屏文化丛书•袁嘉谷专辑》,云南人民出版社1993年12月第一版。
3、赵尔巽主编:《清史稿•志八十四•选举四》,中华书局1998年1月第一版。
4、《袁屏山先生纪念集》编辑委员会编:《袁屏山先生纪念集•演讲•〈史学谈〉》,存于石屏袁氏后人家中,1937年版。
5、袁嘉谷主编:《石屏县志•序》,存于石屏袁氏后人家中,1938年12月版。
6、许慎:《说文解字》,中华书局1963年12月第一版。
7、云南石屏县志编纂委员会编:《石屏县志》,云南人民出版社1990年10月第一版。
张维:《袁嘉谷传》,云南教育出版社2001年9月第一版,P11。
佘孟良主编:《石屏文化丛书·袁嘉谷专辑》,云南人民出版社1993年12月第一版,P25。
佘孟良主编:《石屏文化丛书·袁嘉谷专辑》,云南人民出版社1993年12月第一版,P25。
赵尔巽主编:《清史稿·志八十四·选举四》,中华书局1998年1月第一版,P3177。
赵尔巽主编:《清史稿·志八十四·选举四》,中华书局1998年1月第一版,P3177。
赵尔巽主编:《清史稿·志八十四·选举四》,中华书局1998年1月第一版,P3179。
佘孟良主编:《石屏文化丛书·袁嘉谷专辑》,云南人民出版社1993年12月第一版,P33。
佘孟良主编:《石屏文化丛书·袁嘉谷专辑》,云南人民出版社1993年12月第一版,P33。
佘孟良主编:《石屏文化丛书·袁嘉谷专辑》,云南人民出版社1993年12月第一版,P39。
《袁屏山先生纪念集》编辑委员会编:《袁屏山先生纪念集·演讲·〈我在学部图书局所遇之王静安〉》,存于石屏袁氏后人家中,1937年版,P37。
《袁屏山先生纪念集》编辑委员会编:《袁屏山先生纪念集·演讲·〈我在学部图书局所遇之王静安〉》,存于石屏袁氏后人家中,1937年版,P40。
佘孟良主编:《石屏文化丛书·袁嘉谷专辑》,云南人民出版社1993年12月第一版,P40。
佘孟良主编:《石屏文化丛书·袁嘉谷专辑》,云南人民出版社1993年12月第一版,P48。
佘孟良主编:《石屏文化丛书·袁嘉谷专辑》,云南人民出版社1993年12月第一版,P48。
《袁屏山先生纪念集》编辑委员会编:《袁屏山先生纪念集·演讲·〈史学谈〉》,存于石屏袁氏后人家中,1937年版,P42—P43。
《袁屏山先生纪念集》编辑委员会编:《袁屏山先生纪念集·演讲·〈史学谈〉》,存于石屏袁氏后人家中,1937年版, P43。
袁嘉谷主编:《石屏县志·序》,存于石屏袁氏后人家中,1938年12月版,P3。
佘孟良主编:《石屏文化丛书·袁嘉谷专辑》,云南人民出版社1993年12月第一版,P151。
许慎:《说文解字·虫部》,中华书局1963年12月第一版,P282。
许慎:《说文解字·大部》,中华书局1963年12月第一版,P2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