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文集)IT网站,路在何方?(媒体版)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3/29 06:36:40
中国的IT网站,是中国互联网产业最早的开拓者和尝试者。成千上万的网站建立又倒闭,生存下来的已经不多,而目前做得比较不错的几个也经常格局变动。
纵观其发展历史,IT网站一直只提供“资讯”服务,唯一改变的,内容服务不断变化,越来越接近网民的需要,而生存得还可以的几个网站在服务内容侧重点不同,各有自己的优势。但资讯服务现在的赢利模式并不好,不能带来真正长久可观的利润空间;所以,所有的IT网站都走到了一个瓶颈。
IT网站,路在何方?
一、 网站的赢利模式――软模式和硬模式
IT业可以分为两大方面――软件服务和硬件服务。像Intel、Dell、lenovo等主要提供的是硬件服务,像microsoft、IBM、Yahoo、163等主要提供的是软件服务(这里的软件服务指的是广义的软件服务,包括狭义软件、系统、网络服务等)。而不管软件服务,还是硬件服务都有“软”和“硬”两种赢利模式。所谓“硬模式”,即消费者消费了商家的产品,就很自然地会拿出钱,也只有拿出了钱才能消费商家的产品,买Dell的电脑,就必须付钱,Dell每提供一项硬件服务,就能获得一项利润;硬件服务提供商,更接近于传统的赢利模式,产品与利润是对应的,其赢利模式也简单。而“软模式”,就不是这样,是一种间接的利润获取,顾客消费了产品并不一定付钱,商家获利必须从第三方;sina提供新闻服务,顾客并不为这些付费,sina从广告商、新闻短信等获取利润;这种模式,顾客起的是人气作用,并不是真正意义上的消费者。
目前,所有的资讯网站几乎无一例外的靠“软模式”赢利。以前门户网站是这样,现在的IT网站如天极、赛迪更是这种赢利模式。
“软模式”赢利见效慢,那些门户网站无一走了好几年,烧了很多钱才靠人气从广告、无线实现赢利。
“软模式”投资多,成本高,这样才有互联网的“烧钱”时代。
“软模式”赢利不稳定,易变,政策或技术等改变都会减少一大块赢利空间,如无线方面的变化就影响了sina的赢利。
“软模式”维护成本高,一个资讯网站的一个小小的资讯频道常常要几十个编辑在维护着。
“软模式”竞争优势不强,不具有竞争壁垒,对新进入者是能比较有效抵挡,但对同等竞争对手却抵挡乏力。163推“科技”,完全可以赶上那些做了几年的IT网站。
“软模式”有一个很大的好处,就是“掌握用户”。当今社会,只有两种情况才能当老大,一种是控制了上游的核心技术或资源,像微软、Intel;另一种掌握了用户,像国美。“软模式”是掌握了用户,本应该当老大的,可是怎么还会赢利瓶颈呢?
这是因为,“软模式”只有“硬模式”配合才能更有效赢利。有一部小说,写精英人类的,一男一女两个精英人,男性精英人天生有超能力,女性精英人在没有男性精英人的配合下是没有超能力的;而在男性精英人的配合下,超能力不仅能复苏,而且更强,同时男性精英人的超能力也更强。“硬模式”有天生的赢利能力,但缺少用户基础,配合“软模式”二者都能发挥更大的赢利空间。
说到现在,还是那么“虚”,究竟“软硬模式”的搭配在IT网站如何实现呢?
二、 资讯的赢利模式――“软模式”?“硬模式”?
一直以来,大家都觉得,资讯只有“软模式”来赢利,只能带来人气,靠其他实现赢利;即使资讯要按价售卖,也只能是机密重要资讯、卖给企业才能收钱,卖给个人是没办法收钱的。
其实,资讯是可以卖钱的,是可以直接赢利的,但必须做到两点:
⑴ 资讯的单位价格必须降到很低。这并不是贬低资讯的价值,其实我们都忽略了资讯的价值在于整体价值,而不是单位价格。一条新闻卖1元/人,可能可以卖出1000人,那它的价值是1000元;如果卖1分/人,那就是说全中国13亿人至少有1亿人会买,那它的价值就是100万了。
⑵ 资讯的购买者同时也能是资讯的销售者。不能整天让人买东西吗,也要让人赚钱,才能买。既然,每个人都能从资讯中赚到钱,让他花很少的钱买资讯,他怎会不接受。
所以,资讯本身既可以实现“软模式”,也可以实现“硬模式”,关键在于怎么运用。
这也是为什么那么多的资讯网站一直没办法从资讯中实现“硬模式”,不能拿资讯卖钱,因为他们都没做到上面两点。
假如,IT资讯网站的所有资讯都标上1分/条,只给注册会员看,而一注册就送他100分;同时,所有资讯也由用户上传、搜集,上传一条,只要有人看了,就给他0.5分/人的回报。大家可以想想,或问问自己,会去这样的资讯网站看资讯吗?
三、 IT网站的赢利“硬模式”
说完了资讯的“软硬模式”,并不是说IT网站的赢利模式只有再从资讯做文章了。IT网站的真正赢利模式在于――“落地”。
有了人气、有了用户做什么,当然让这些用户去消费了!
怎么消费?IT吗,去消费IT产品。
所以,IT网站必须跟线下结合,跟线下的IT厂商结合,跟联想、华硕或中关村的海龙、中芯、鼎好等结合。太平洋电脑这方面做得不错,它线上线下都有,但它还是陷入了一个死胡同。结合不是做广告,由广告来带动销售收入。那还是传统模式,是“软模式”。所以这些网站啊,有时候做事,就是喜欢兜来兜去,最后兜到原地。
这种结合,应该是系统化的结合,应该是线下业务网上做,应该是把所有的商家和顾客调动起来、实现线上线下的互动。马云说了这么句话,阿里巴巴希望有一天,都有的商户把管理、财务等都搬到阿里巴巴。他现在把商户的业务搬到网上了。
IT网站也应该是这样的――让商家在网上办公,让消费者在网上消费,网上网下紧密结合!
这不就是在“软模式”中融入了“硬模式”吗?
四、“以人为本”――“个人门户”和“组织门户”
互联网沿着这样的两条轨迹发展的:
综合门户时代 → 专业门户时代 → 个人门户和组织门户时代 → 一体时代
信息时代 → 服务时代 → 人性时代
Yahoo,sohu,sina,163经历的是“综合门户”时代,网络信息逐步增加,信息之间比较独立,没有有效整合;网民最大的不便就是信息寻找困难。这时综合门户进行强效的整合,一个门户就可以窥视整个网络,让网民非常便捷。Hao123正是利用这个契机靠没有一点技术含量却有极大发展空间的网址导航排到前面去的。这时期主要是解决信息搜索问题,做的是信息整合,信息在广度上的处理,处于互联网“信息时代”的第一期。
这几年,ebay、taobao、中华英才网、51job、携程、elong等网站发展强猛,它们代表了专业门户。因为网络经过那么多年的发展,在用户、技术和模式上已经成熟,是到了为具体行业服务的时候了。这时期,主要是信息和服务向深度发展,与线下结合,深刻挖掘网络的专业化优势;也体现出了虚拟与现实的结合,初步实现了网络的“落地”。这个时期还有个重要趋势,就是搜索服务的暴长,这主要是“信息时代”高峰期的解决方案,属于互联网信息时代的第二期。所以在这一时期的“专业门户”时代,主要是“承前启后”,承接“信息时代”,开启“服务时代”。
最近,博客、RSS非常盛行,这里体现了两个思想――“自我”和“定制”,也就是所谓的“网络平民化”,正式进入“个人门户”时代。而博客只是“个人门户”时代初期的雏形的一个小小的成品,而且这个成品还只处于引入期,还没到成长和成熟期。咱们这个世界,不管什么事物,发展到最后,都要回归到“人”,“以人为本”,比如营销,从“以生产导向”、“以产品导向”到最后还是回到“以顾客为导向”。互联网这个虚拟世界成形之初就已经体现了“人性”的思想,如今已经有回归真正“人性时代”的端倪。在“个人门户”时代,每个人都会拥有属于自己的个性网络虚拟空间,在这个空间里,整个网络虚拟世界都在掌握之中,把“个性”、“自我”、“定制”、“自由”、“共享”等基本社会思想发挥到最合理。咱们可以设想一下,博客只是让每个人拥有一个属于自己的言论平台,发展到极致,那么这个平台将会整合一个人在网上的通讯、社交、财务、学业、事业、娱乐等内容,每个人都有自己一个定制的网站,只要进入这个网站,既可以展示一个人所有的东西,也可以管理一个人所有网络上的东西。就像现实世界,每个人都会有一个人生平台。这就是“个人门户”时代,也是“人性时代”,但这些还不是所有,还要把这个社会与人同样存在的另一个实体――“组织”也整合进来――“组织门户”,当然组织也是“以人为本”,由人组成,只是“个人门户”的延伸和拓展。“人性时代”――“个人门户和组织门户”时代必须基于信息时代和服务时代的信息和和服务的成熟。
最后,就像这个社会和自然一样,必须融为一体才能和谐生存,虚拟的网络和现实的社会也就融为一体,网络就是社会,社会就是网络。IPTV、PDA等是技术上的成熟表现。“一体时代”或者能真正实现“地球村”吧。
这两条轨迹是交叉的,“专业门户”有“信息”、“服务”、“人性”;“人性时代”也会有“综合门户”、“专业门户”、“个人门户”等。所以,很多人说目前是专业网站的崛起、综合门户网站的衰落,那是无稽之谈,只是综合门户还没有找到在新的时代下的运作模式而已。
目前,咱们是处于一个交叉点,几个网络时代的结合、共同发展,“信息时代”的成熟期、“服务时代”的雏形期、“人性时代”的雏形初期。
论述了这么多,跟IT网站有什么关系呢?
IT网站也要跟上这三个时代,上面说的赢利模式也只有建立在这几个时代的特征基础上才能实现。目前的IT网站,应该说只是处于“信息”和“专业门户”的交叉。还有“服务”、“人性”、“个人门户和组织门户”等有待开发。上面说的赢利模式,其中资讯要实现“软硬模式”的结合,必须走“人性”、“个人门户”的结合,而“落地”的“硬模式”只有通过“服务”、“人性”、“个人门户和组织门户”等的结合。
可能这样论述,有点模糊,还是让咱们再用设想的实现模式来说明问题。这里限于篇幅只说资讯的“软硬模式”结合。假如每个人在IT资讯网站都有一个像博客那样的平台,可以原创或转载资讯,这些资讯又能提交给外部的展示浏览平台,通过外部的管理团队进行审核,最终展示在所有用户面前,在这个环节,实现资讯的“生产”。同时每个人在浏览资讯内容时,只能观看部分,有价值的要消费全部只能买下来,付给“生产者”较低的价钱,交易费用有小部分交给平台运作者,在这个环节,实现资讯的“消费”。在“以人为本”,“人性”和“个人门户”思想指导下,用户在这里既是“生产者”也是“消费者”,同时拥有自己的平台,最后每个用户都靠“生产”维持“消费”,就像现实社会一样。当然,在这里必须有一套完善的跟现实挂接的虚拟财务体系。就像ebay,它不卖东西,但能获取很大的利润,资讯也可以像ebay里的商品的。只是要运作得合理,必须有一套完善的机制在协调。所以,在这个模式下,必须做到两点:一、每个人都有自己的虚拟空间,管理自己的东西;二、必须承认用户既是“生产者”也是“消费者”。当然,现实的运作模式复杂,这里目前只限于模式上的探讨,不想多作深入,一些具体的问题只能通过具体的方法来解决,如版块问题,可以在技术、机制和价值链上进行有效控制,举个例子,海尔的送货(物流)体系是没人敢私藏货物的,因为一环套着一环,哪环对不上,就是哪环问题。
五、“模拟现实又超越现实”
网络虽然是虚拟,但它来源于现实,用它独有的方式来表达现实。这是网络的本质――“模拟现实又超越现实”,用网络的技术和模式把现实中的种种移植过来,就构成现在的这个虚拟世界。
这是一个众所皆知的道理,但人们一直到如今,还是只无意或简单的有意实施这个模式,真正深入应用的并不多,而且只集中在几个大公司。如易趣、Amazon、IBM就是应用的典型。如亚马逊的图书销售,说到底就是一个“网上图书沃尔玛”,增加的是快速便捷的交易模式和丰富的图书信息以及消费者偏好服务,而这三点在线下是没办法像网络做得那么好的,假设沃尔玛也经营这样一个大型图书卖场,再大也不可能收藏60%以上的商品,也不可能足不出户、一分钟购买一本书,更不用说针对每一个顾客定制不同的图书需求了,而这些利用网络这个平台的技术和模式在Amazon得到了实现,所以它成功了。
怎么模拟怎么超越?
比如,买家俱。买家俱在现实中一般需要
家俱信息咨询――家俱样品观看――家俱组合感受――购买――送货;
这里主要是三个方面的流程:
信息的交互、样品的交互和交易。
现实咱们是怎么买家俱的呢,查专业书籍、专业网站、杂志报纸或咨询朋友,了解家俱方面的知识,到多家卖场或网站去看价格,最后根据自己的需要和价格综合出家俱购买组合,这个过程要花费非常多的时间和精力;到多家卖场去观看家俱样品,进行综合比较,也要很多时间和精力,而且还没看过50%以上的样品呢――信息不全;确定了样品,就订货、付款、送货。在这个现实流程中,最大的缺陷是时间精力花费大(综合购买成本高,时间精力也是钱啊)和信息不全(跑上一年,也就看那么些材料、卖场;最后并不一定买到满意的家俱)。
利用网络可以怎么整合呢?总体流程还是不变,这是“现实”,是要“模拟”的。流程的实现咱们来改变,要“超越”。
在信息咨询阶段,家俱方面的信息(知识、产品资料、卖场、价格、样品多角度图片)让卖场和用户放到网络上,关键激活卖场和用户来进行信息完善,“人性时代”基于“个人门户和组织门户”的模式可以实现这个要求。之后进行信息的有效整合,提供综合性的信息定制和搜索服务,为购买者提供全面方便高效的信息。这样还不能满足用户信息需求,可以让卖场或用户组成专业咨询团队,在网络上提供实时咨询服务,解决购买者各种实际问题。这两个过程,都可以实现信息收费,尤其是第二个过程。对于购买者来说,老模式他们花费在这个过程的成本远远高于新模式的信息咨询费。而且对于这种大宗物品的购买,用户非常慎重,进行资讯增值完全可行。怎么实施,存乎于心!
在样品观看阶段,网络上全面的样品图片和系统化、智能化的样品组合,让用户多角度欣赏家俱组合,事前模拟自己的家,最后买到满意家俱的可能性会大大升高。国外有个卖服装的网站,可以在网站上试穿,只要把自己的照片传上去,就可以把挑选的帽子、上衣、裤子等穿在身上,从正面、侧面、后面多角度欣赏自己,就像QQ秀,当然比QQ秀真实好玩多了。这个过程,有哪个购买者不想体验。
最后的交易阶段,就不用细说了,现在网络上不知有多少网站在做商城,但这些商城说实在,还只处于成长期,离成熟期还早呢,模式根本不成熟、功能根本不合理,更不用说整个供应链、交易体系、送货体系的整合了。所以在交易阶段就是要怎么实现网络订购――卖场备货――人到付款即送货,整个流程根本不用等待,非常顺畅高速。
经过这样的处理,消费者能不满意吗?
这样完成整个流程了吗?没有。很多人觉得这样已经让顾客非常满意了,实现企业价值了,但大家为什么就不能再进一步呢。一次满意的顾客购买,是可以产生很多有价值产品的,如信息咨询阶段顾客也从其他渠道收集了一些信息、样品观看阶段就有很多感受、交易阶段也有反馈,这些需要充分利用,让顾客参与这个体系来,让他一次购买的体验也为其他人、这个体系创造价值,同时给予这些价值以一定的回报。所以,顾客花费金钱购买产品服务的同时也要让他们能赚到钱,这才是做生意的更高境界。
“模拟现实又超越现实”简单地说还那句话――用网络特有的模式和技术表达现实。
在IT业,有很多业务、事务都还是沿袭传统模式,没有整合改进,所以资源极大浪费,IT网站的赢利“硬模式”就在于整合这些事务,也就是“网上网下紧密结合”。
六、IT网站的角色
赢利模式也有了,实施模式也有了,那IT网站扮演一个什么样的角色呢?
协调者和主营者。
不管是做资讯也好,做“模拟现实又超越现实”的“硬模式”也好,IT网站都不要把自己陷进去。就像中国和美国,中国的国有企业巨亏,而私营企业没有一个发展,所以到现在进入500强且有真正竞争实力的企业少得可怜,一个主要原因就是过去中国政府在市场里扮演一个主营者的角色,什么有利益可得,她都组织一个国有企业来做,自己控制自己经营,而政府最擅长的不是自己做事而是组织别人做事,是协调者,尤其是中国政府,那场战争就是个组织人民做事的成功例子;美国政府就聪明点,它就坐山观虎斗,最后斗出那么多世界巨头,而它呢,每年收到的税收是中国政府的几倍,有钱多了。IT网站也是一样,是一个平台,就要像政府一样,就要扮演一个协调者的角色,把个人、组织和内容合理整合,设定一套机制,让他们有效运作,最后坐收渔利;因为IT网站从诞生起,就没有真正的“落地”,没有像联想、海龙那样经历实业的洗礼,是做不来实业的,而资讯理论也是一种实业,但这种实业比较特殊,必须所有人一起做才能做好做全做大,只靠几个甚至上百个编辑整天摘抄别人的或收集点信息自创,是远远不能在“信息时代”和“人性时代”生存的。所以,在扮演协调者这个角色时,一定要心胸宽广、肯让他人赚钱,不要贪小便宜、想自己经营有钱自己赚、最后是蝇头小利疲惫不堪。
协调者,深层次说,是协调和控制价值链,主要在这条价值链上作文章,促进价值链的增值和高效运作。这条价值链联系着商家、用户以及第三方。
政府并不是处处协调者的,它也有核心能力的地方,比如说道路建设,它可以凭借自己雄厚的经济实力建一条路、然后慢慢收钱、最后花个几十年收回成本并大赚一笔,而这个没有一个公司能做到,这时候它就是扮演主营者的角色。IT网站也是一样,也有核心能力、核心业务,在核心业务,就要利用网站和技术的优势,应用新模式去做好做强,把主要业务放在这,才能具有竞争力。这也是其赢利“硬模式”之一。比如,太平洋电脑网,它有一个太平洋电脑城,那它就要利用它的平台和先进模式比海龙、硅谷把这个电脑城做得更好更大更强。所以作为主营者角色,就要狠、准,充分利用核心能力和在协调者中的优势;而且,即使主营者,也只是处于作为协调者时创造的价值链的一个环节,深处价值链之中感受被协调人的情境。
协调者和主营者,围绕整个“价值链”运转,而两个角色是相互补充、互相促进的。有主营者的深临其境,协调者就能协调得更好;有协调者的优势,主营者就能经营得更好。
整个体系的导论部分到此告一段落,让我们把整个线索疏理一下。
整体体系两条线展开:赢利模式和实施模式。
赢利模式:IT网站资讯赢利的“软硬模式”――IT网站赢利的“硬模式”
实施模式:激活用户和组织(“以人为本”)――激活事务(“模拟现实又超越现实”)――激活价值链(IT网站角色)
不管是要实现资讯赢利的“软硬模式”,还要实现赢利的“硬模式”,都必须激活用户组织、事务和价值链这三者,正所谓:一个人,给他能做的事,再给他做事的方式机制,这个世界形成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