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泄贴脐敷治疗婴幼儿腹泻40例疗效观察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4/26 05:36:26
【关键词】  中药外敷;婴幼儿腹泻;婴幼儿非侵袭性腹泻;儿泄贴
【摘要】  目的  观察儿泄贴药糊外敷治疗婴幼儿腹泻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75例婴幼儿腹泻患儿随机分为治疗组40例和对照组35例。两组均给予相同的补液治疗及对症处理,治疗组在此基础上辨证加用中药药糊外敷。全部病例均观察3天。结果  3日总有效率治疗组为85%,对照组为71.4%;3日总治愈率治疗组59.6%,对照组41.6%。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  儿泄贴脐敷治疗婴幼儿腹泻具有较好疗效。
【关键词】  中药外敷;婴幼儿腹泻;婴幼儿非侵袭性腹泻;儿泄贴
婴幼儿腹泻是儿科临床常见病、多发病,时至今日对小儿健康威胁仍然很大。为了探求中医药治疗腹泻的优势,笔者于2001年6月~2005年10月,采用药糊外敷治疗小儿腹泻,疗效满意,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观察病例诊断参照《小儿内科学》(1987年5月第二版 齐家仪主编)提出的诊断标准,全部病例大便常规检查无或偶见少量白细胞,粪便形状呈水样或蛋花汤样,无脓血。临床表现轻到中度。慢性腹泻、重型感染性腹泻不收入本研究中。均为我院儿科门诊急性腹泻患儿,年龄2个月~2岁,病程均≤3天,大便次数≥3次/d;发病季节均在6~9月;共75例,按入院先后顺序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40例,男24例,女16例;年龄在2个月~2岁,平均1.03岁,其中年龄2个月~1岁22例。病程在2h~3天之间,平均2.18天;发病时间在6月8例,7月11例,8月12例,9月9例;伴轻度脱水者12例;伴低热者11例。对照组35例,男22例,女13例;年龄在2个月~2岁,平均1.04岁,其中年龄2个月~1岁19例;病程在2h~3天,平均2.19天;发病时间在6月7例,7月10例,8月11例,9月7例;伴轻度脱水者10例;伴低热者10例。两组一般资料经统计学处理,差异均无显著性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治疗方法  全部病例均予饮食疗法、适当护理、液体疗法以及对症治疗。治疗组在此基础上辨证加用中药药糊外敷。
1.2.1  儿泄贴1号  用于伤食泻、风寒泻、脾虚泻。药物组成:吴茱萸60g,苍术24g,丁香4g,胡椒60粒。研末瓶装备用。另用芒硝、藁本、肉桂各20g分别研末,分别装瓶备用。临床应用时每次取儿泄贴1号药末1.0g,若伤食泻加芒硝末0.5g,风寒泻加藁本末0.5g,脾虚泻加肉桂末0.5g。每次合用药末1.5g。
1.2.2  儿泄贴2号  用于湿热泻。药物组成:苦参、苍术各适量。分别研成细末,瓶贮备用。如泄泻热重者取苦参末1.0g,苍术末0.5g,湿重者苦参末0.5g,苍术末1.0g,湿热并重者则等量。和匀合取药末1.5g。
1.2.3  用药方法  先用生理盐水或温开水将脐部洗净擦干,将药末和匀后陈醋调成糊状,置于脐内,压平,以填平脐窝为度,再用纱布、胶布覆盖固定,换药1次/d。观察治疗3天。
1.3  观察指标  观察两组治疗前后大便次数、大便性状改变。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χ2检验、t检验。
2  结果
2.1  疗效标准  治愈:大便次数、性状恢复正常。有效:大便次数、性状较治疗前好转。
2.2  治疗结果  3日总有效率:治疗组为85%,对照组为71.4%;3日总治愈率:治疗组59.6%,对照组41.6%。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
3  讨论
婴幼儿腹泻是临床常见病、多发病,对小儿生长发育影响很大,婴幼儿腹泻根据病因分为感染性和非感染性两类,感染性较为多见,其中约80%由病毒引起,细菌约占其病因的20%[1]。而中医中药治疗病毒感染性腹泻及非感染性腹泻较之现代医学有独到之处,调理人体机能抵抗疾病这是中医药治疗腹泻的优势所在。而婴幼儿腹泻多见于2岁以下的小儿,1岁以内者约占半数。他们不愿意服药、惧怕打针。但肌肤薄嫩,外用药易于渗透吸收;且发病季节以夏秋季为多,此时气候温暖,衣物单薄,外治方便[2]。再说外治方法简单、成本低廉、几无毒副作用。因此中药外敷治疗婴幼儿腹泻实为医学发展一大方向。表1  两组临床疗效比效 注:与对照组比效,p<0.05
祖国医学认为婴幼儿腹泻是由于小儿脾胃薄弱,感受外邪,或饮食内伤,或脾胃虚寒,导致脾胃运化功能失调而引起。病理关键在于脾虚湿盛。伤食泻是因乳食积滞不化,脾胃运化功能受损(主要是脾胃阳气受损),聚湿成痰,“合污而下”。风寒泻是因腹受风寒,寒邪客于肠胃,寒凝气滞,中阳被困,运化失职。脾虚泻是因脾胃虚弱,清阳不升,运化失职所致。它们都有一共同环节就是脾胃受损、湿浊壅盛[3]。
儿泄贴1号就是作用于伤食泻、风寒泻、脾虚泻的共同病理环节脾胃虚寒、湿浊壅盛。其中吴茱萸、苍术、丁香、胡椒等均温中散寒、运脾燥湿之品。合用贴于脐部神阙穴,通过经络俞穴作用以调节阴阳,温化脾胃寒气,改善胃肠血液循环,促进胃液分泌及黏膜吸收功能,从而达到治疗小儿腹泻的目的。三种腹泻证不同而治相似,伤食泻加芒硝“逐六腑积聚”(《本经》);风寒泻加藁本加强发表散寒,祛风胜湿的作用;脾虚泻加肉桂以补火助阳,温通散寒。
湿热泻是因湿热之邪,蕴结脾胃,下注大肠,传化失职所致,治疗则以清热祛湿为法。儿泄贴2号以苦参、苍术为伍,以泄脾胃肠道湿热之有余。泄有余即补不足,中焦阴阳平衡,泄泻自愈。
腹泻是一症状,婴幼儿腹泻是由多病原、多因素引起的以腹泻为主的一组疾病,难以用简单的一、两种方法解决所有问题。尽管如此,临床采用儿泄贴药糊外敷治疗婴幼儿腹泻仍不失为有效治疗手段之一。
【参考文献】
1  齐家仪.小儿内科学.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87,218,224.
2  李乃庚.小儿外治疗法.天津:天津科学技术出版社,1989,36.
3  江育仁.中医儿科学.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85,51.
作者单位:435100 湖北大冶,大冶市中医院
(编辑:李  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