逢人只說三分話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4/25 09:00:01
中國人的交流「藝術」:逢人只說三分話

《像中國人一樣思考》[澳]張海花、傑夫·貝克著胡凝、王曉波譯 中華工商聯合出版社 2010年5月版

逢人只說三分話,這是一句收錄於清代周希陶重訂的《增廣賢文》中的話,也是一句被很多中國人奉為與人溝通的黃金準則的話。這和中國國畫中慣用的「留白」手法有異曲同工之妙——人們往往不會全盤托出自己的想法,而是給聽者留出空間去體會。
正是這樣迥異的交流方式,使得外國人在中國遇到的最大困難,常常是無法領會中國式的溝通。為此,在《像中國人一樣思考》一書中,西方商人會出現很多這樣的評論:
「我們在他們(中國人)身上花費了大量的時間。到最後我們才意識到他們從一開始就不感興趣!為什麼他們不能在第一次會議上就說『不』呢?」
「他們說我們的條款根本不可能,所以我們放棄了。但是我們的競爭對手卻成功地與他們建立了合作關係!這些人到底是怎麼了?」
「開過這麼多次會,中方從不明確表示他們的態度!很多時間我們根本不是在談生意!我們怎麼才能知道他們真正想說什麼?」
同時,一些來自中方的反饋是這樣的:
「我不知道談判為什麼戛然而止了。事情分明進行得很順暢!他們是對我們說過『不』,但我們認為那只是他們說服我們接受條款的一種方式。」
「我們請這些人出去吃飯,一直關照得非常周到……可是在談生意的時候他們怎麼像根本不認識一樣,一點兒都不肯含糊呢?」
「他們和我們說了許多我們不願理解或相信的事情——我們只想知道他們到底要不要和我們合作!」
問題到底出在哪裡?在本書作者看來,「在中國人的一生中,懂得陰陽平衡,模稜兩可是一門藝術。如果一個人想成功晉陞的話,他必須熟練地掌握這門藝術,使之習慣成自然,即使和外國人交談也不能直抒胸臆」,這便是為什麼在溝通的時候,你「一字一句都能聽懂,卻仍然不知道他們要表達什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