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生的自主意识如何培养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4/23 21:20:51
2010-03-15 11:40:31 来源:网易教育论坛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进步,素质教育的基本精神已经被人们普遍接受,教师和学生的关系也发生了微妙的变化,作为小学教师我认为:新课程强调教学过程是师生交往、共同发展的互动过程。在教学过程中要处理好传授知识和培养能力的关系,注意培养学生的独立性、自主性。学生是学习的主题,教师是学生学习的促进者、指导者、组织者。所以,新课程要求的学习方式应该是自主学习。
(一)   营造和谐的气氛,促使主动参与
融洽和谐的课堂教学氛围,能够调动学生的情感因素,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促使学生积极主动参与。
1.  激发学习兴趣,创设乐学的课堂氛围。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在课堂教学中,引人入胜的启发导入,扣人心弦的悬念设置,发人深思的巧妙提问,都能激发出学生浓厚的学习兴趣,使学生产生强烈的求知欲望,创设出乐学的课堂氛围,促使学生乐于参与。
2 .加强情感交流,创设融洽的课堂氛围。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的情感极大的影响着教学的过程,师生之间良好的情感基础是教学成功的前提,古人云“亲其师,信其道”就是这个道理。教师走进课堂时面带微笑,用和谐有神的目光看着学生,学生就能从目光中看出老师的亲切,学习的快乐,从而以良好的心境参与到学习中去。
(二)   探索求新,创造发展空间。
在课堂教学中要让学生当“领衔主演”,要让学生自己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自己思考、自己表述、自己总结。本次教育改革,要求我们充分尊重学生的独立性,积极鼓励学生独立学习,并创造多种机会让学生独立学习,从而让学生发挥自己的独立性,培养学生托思管理。每个学生都有自己独特的内心世界和内心感受,有着不同与他人的观察、思考和解决问题的方式,也就是说,学生有着独特的个性。这意味着我们要尊重学生的独特个性和具体生活,为每个学生富有个性的发展创造空间。
(三)和谐互动,重视人人参与
平等的师生关系让教师和学生处于互动的积极的学习状态之中,这样能让学生看到老师的求学精神,会激励学生的好学热情。同时在教学中也让学生和教师相互走近,也会让学生认识到老师也有缺点和不足,从而能教会学生正确的对待优点和缺点。同样,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难免犯错误,在平等相互学习过程中,教师就不会尴尬,因为在平等的教学活动中,学生已经学会了如何面对这种情况,他们已经学会了正确的对待这种事情。这样师生互教互学,彼此将形成一个真正的“学习共同体”。在这个共同体中,教师不再仅仅去教,而且也通过对话被教,学生在被教的同时,也同时在教。他们共同对整个成长负责。对学生而言,交往意味着主体性的凸显,意味着个性的表现、创造性的解放。只有在教学过程中师生交往、积极互动、共同发展,自主学习才能体现。
总之,在课堂上,我们最大限度的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和教师的主导作用,使学生真正的自主学习,以获得更多的知识。只有这样,才能使自主学习顺利的开展起来;只有这样,才能使课堂教学呈现出鲜活灿烂的面容。(路雪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