略谈佛教的健康观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3/29 04:22:14
陈星桥
佛教经典中常赞叹佛陀有三十二种大人相,八十种随形好,所以我们在佛教寺院中看到的佛像或菩萨像,不仅身形健硕、相貌庄严,而且神情愉悦、慈祥,这实际上反映了佛教对于健康的一种最高理念:在生理上,眼耳鼻舌身意六根具足、端庄;在心理上,坚毅安祥,充满智慧。并认为这些是可以通过修行获得的一种福报。
佛教认为,人的身体是由地、水、火、风四大要素(简称四大)构成,其中发毛爪齿皮肉筋骨髓脑等属于“地大”,唾涕脓血津液涎沫痰泪精气大小便利等属于“水大”,暖气属于“火大”,呼吸动转归于“风大”。这“四大”之身脓血夹杂,寄生生物蠢蠢蠕动,七窍常流不净,不过是个“臭皮囊”;若四大不调,还会产生种种的疾病;加上生命无常,必然有生老病死等痛苦,任何人都不可能长生不老。因此佛教反对对身体的贪恋执著、过份的关照,认为应将更多的时间和精力用于学佛修道,解决造成人生痛苦的根本原因--贪嗔痴等烦恼,以自利利他,广度众生。另一方面,佛教认为“人身难得”,应倍加珍惜。若病痛缠身,即无法安心修道,成就弘法利生事业,死后还可能堕入畜生、饿鬼、地狱三恶道而失去人身。所以学佛人为“借假修真”,应具有健康的体魄。
影响身体健康的因素很多,主要有如下几大方面:一、外感风寒、内伤湿热等引起的四大不调。二、负面情绪引起的生理紊乱,如嗔恨、忧愁等。故《法句经》说:“恶生于心,还自坏形,如铁生垢,反食其身。”三、由贪嗔痴等烦恼导致的不良行为和生活习惯,如饮食不节、过度疲劳、贪淫无度、酗酒等。《法句经》说:“贪淫致老,嗔恚致病,愚痴致死,除三得道。”四、由过去和现在所造杀生、奸淫、欺诈等恶业而感召的恶疾。五、坐禅本可有益身心,但若调节不当,也易走火入魔,得诸“禅病”。
针对上述致病因素,佛教形成了一整套医疗保健的思想和方法。佛教医病的重点是治心病。因为病从身生,身由业起,业唯心造,可知心为病本。所以治病当治本,若能通过闻法、诵经、持戒、坐禅等方法自净其心,则疾病难侵,和乐安祥。
佛教不仅重视自我的保健,还特别鼓励关心他人的疾苦。如佛教提倡的四种供养(衣服、饮食、卧具、医药)中即包括医药供养;《梵网经》说,布施病人所得的福德最大,居于八种福德之首。律典记载,释迦牟尼佛曾瞻视久病之比丘,亲自为他们洗浴除秽,浣濯其衣,清扫住处,并扶卧床上,为其说法。以后即制戒,令诸弟子见一切疾病之人,皆当瞻视供养,如佛无异。
虽然治疗身病非佛教之所长,但佛教大藏经中仍不乏《佛说佛医经》、《除一切疾病陀罗尼经》、《能净一切眼病陀罗尼经》、《佛说疗痔病法》、《佛说咒时气病经》、《咒齿经》、《咒目经》、《咒小儿经》、《医疗八支心要略论》、《医经》、《配方百论》、《大藏治病药》、《释门本草》等谈医疗保健的专经专论;大乘佛教本着慈悲济世的思想,更强调“菩萨求法,当于五明处求”,其中即有专究医药学的医方明;《菩萨地持经》说有九种大乘禅,其中即有以治病为目的的“治病禅”,密宗八大悉地中亦有“治病悉地”;在藏传寺院中还设有专门的藏医学院,推动、发展了独特的藏医学;在汉传佛教历史上,僧人长寿者甚多,不少高僧还谙熟医道,悬壶济世,为世所称道;至于少林禅僧习武强身更是家喻户晓。可见佛教对健康和医疗保健的重视。
(原载《中国宗教》2001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