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材不能编成学材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3/29 12:39:07
教科书中有了儿童,儿童心中才会有教科书,它才能在儿童的心灵中运转起来、活动起来,构成儿童生命活动的一部分。
■陈月茹
近些年,“教材=学材”的提法颇为盛行。这里所说的“教材”,一般取其狭义,即课本。在其他常用的教学素材中,教师用书不是给学生看的,不可能变成“学材”,学生用的练习册等本来就是“学材”。可见,这种提法的本意是“教科书=学材”。从思路上看,这种观点配合建构主义教学观并无不妥。不过,这主要应理解成一种教育观念,提示教师在教学中不要唯课标、唯课本,要更多地关注学生的需求、学生的差异,如果把它理解成教材编制改革的一种取向或实践,则有诸多不当之处。
首先,把教科书按照“学材”开发,编制者难以操作,出版商无法应对。面对千差万别的个体学习者,“学材”有大量可供自由选择的内容,当前的纸质教科书对此显然力不从心。数字化技术固然可以大大拓展学习资源的空间,如美国加利福尼亚州皮尔逊出版社(Pearson Scott Foresman )2006年出版的小学社会科电子教材,依据加州课程标准为学生提供了包括在线书籍、影片、互动学习活动与评价工具在内的一套完整的学习资源。但是,这已经超越了当代对教科书约定俗成的内涵规定。作为当前教学和学习资源限制下的、学生随时随地可以接触到的“工具书”,教科书无法满足不同学生的各种学习要求。
可供作“学材”的素材很多,而学生的精力有限。作为阅读用的文本,教科书永远不够丰富,但是它可以作为课程架构的基础,所有的材料与信息都可以是师生延伸概念、共同建构学习经验的起点。来自延伸阅读、讨论、探究、体验、实验等不同途径的经验,才能促成丰富的学习。因此,教科书不应被定位为阅读用的文本,而应该是学习中的支架。
所谓“学习中的支架”是一种学习的工具,借由这种工具,教师引导学生展开自主学习,掌握、建构和内化所学的知识与技能。也就是说,通过学习支架,管理调控学习的任务逐渐由教师转移给了学生自己,学生成了学习的真正主人。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不能靠学习内容数量的增减,而要靠求索意识的培养和方法的训练。
“教材改革要从根本上解决问题,不应当只做加减法——一谈三个面向、现代科技、知识经济、国际竞争,就做加法;一谈减轻学生过重的课业负担、发展个性、因材施教,就做减法。”好的“教材”贵在精,贵在举一反三。
其次,也许提出“教材=学材”观点的本意,只在把教科书中有限的学习内容编写得更适合学生的自主探究学习。然而,中小学生学科基础有限,认知策略还在形成中,决定了他们必须首先经由教师的引导启发,才能对知识进行建构。而学生对知识的自我建构,本质上是并且只能是师生双向互动建构的结果。建构的结果如何,不但学生不能预先规划,即使经验丰富的教师也无法提前把握。
由于编制者只能按照国家教育目标、学科课程标准组织教学内容,这种外在的任务驱动,决定了他们不可能主要围绕学习者的需求行事。即使在教科书文本中加上“实验探究”、“活动天地”、“交流共享”、“由你决定”、“挑战自我”等诸多“学材”导航栏目,也并未改变“要我学”的初衷。不再那么生硬、直白地表露对学生的控制监管,无疑是一种进步,但让学生从“要我学”转变成“我要学”,关键要靠教师的教学智慧。事实上,激活了的教材就是学材,而仅凭文体形式、发问口吻的变化,无法改变教科书的“教材”本性。
可见,教科书的主要任务就是提供素材本身,让素材以便于学生接受的能力水平及顺序呈现出来,至于消化、加工、吸收,则要留给课堂,留给师生,不需要编制者闭门造车,苦苦猜测学生会以何种方式学习这些材料。
再其次,教科书编制是具有强烈价值倾向的文化选择过程,与国家政策、民族精神、社会要求、文化传统等密不可分,必定有其自身的价值取向、目标定位。教科书不是权威,但必须具有权威性。对教科书价值上的认同和主观上的理性服从,对教师和学生都是必要的。而这恰恰是“学材”取向的盲点。
文化断代理论启示我们,必须更新教科书编制理念,重新定位教科书编制目标。应将教科书定位于师生对话中生成的开放文本,教科书的编制要转换定论式陈述基调,提供真实、可行的学习情境,扩大知识的应用范围,促进知识正迁移。这是“学材”取向实践所无法企及的。
最后,教材所给出的话题,必须经过有效的组织形式,调动起儿童已有的经验和体验,使他们感受到该话题的意义而不是与己漠不相关,并从自己的经验中发现问题,激起解决问题的愿望和需要,通过自己的积极探索、思考、情感的体验、认知的提高,自己找出问题的答案。
因此,教科书要尊重学生的智慧生成,为学生预留出足够的主动探索和创造的空间,使他们认识到澄清和反思自我的必要性,与同伴合作、交流的价值,以及拥有开放性人格的意义。
教科书中有了儿童,儿童心中才会有教科书,它才能在儿童的心灵中运转起来、活动起来,构成儿童生命活动的一部分。教科书编制者应该牢牢记住这句话:把全世界都拿来当孩子的教科书,而不要把教科书当成孩子的世界。(作者单位:山东师范大学教育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