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代羊城八景的研究(宋代)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4/20 01:37:52
宋代羊城八景据《羊城古钞》卷首和乾隆《广州府志》为:
扶胥浴日、石门返照、海山晓霁、珠江秋色、菊湖云影、蒲涧濂泉、光孝菩提、大通烟雨。
兹分述如下。
扶胥浴日 系指今天黄埔南岗间,庙头村南海神庙处浴日亭小丘上观日出的景色。在广州东郊约40公里的珠江边上。今天,在浴日亭所在的小丘上,已经看不到“浴日”的景色。在宋代,南海庙前的珠江,被称为“大海”。宋杨万里诗:“大海更在小海东,西庙不如东庙雄,南来若不到东庙,西京未睹建章宫。”(见《南海百咏》引,小海即今太平沙前珠江,西庙今下九路广州酒家)浴日亭小丘是三面临江的小半岛。登岗南望是一片大海,江水直拍岗脚,今天岗边仍呈陡峭岩岸,显示江潮冲蚀的地形,岗顶建有浴日亭,登临四眺,海空相接,旭日东升,霞光万道,成为“浴日”的奇景。岗后湾内即为南海庙,庙侧即扶胥镇所在,故称为“扶胥浴日”,宋代是游人集中地点。唐代已称这里为“黄木之湾”,一曰“扶胥之口”(见南海庙韩愈碑)。前时庙前村石额仍刻“扶胥约”三字。但据广东省文史馆叶广良意见,古代扶胥镇址应在稍北近山岗处。今天庙前村仍为杂姓聚居,有主街交通干道不似散乱农村聚落。故庙头村具有由商业聚落向农村聚落转化的特点。扶胥镇后趋于衰落,故明代八景已不选用,可能是明代以后,不再成市之故,因江面不断淤积,波罗庙前,已积成坦地,海船不易停泊,恐亦一因。
扶胥镇兴起与地形有关。扶胥以上,直到广州,河道狭窄,江称为扶胥江。扶胥村即在这江口处。出扶胥口即入狮子洋,江面突宽,加上东江未淤积成埔,故东、南都是水域,南海庙中有塑像为达奚司空(达摩季弟),额手南望,即为梁代波罗国(即今南印度)番人留此,望洋兴叹的传说。(见宋绍兴乙丑立石的《六候之记》碑称达摩航海来时,“达奚乃秀弟也”。可见传说宋代已流行。)今大殿已毁,但宋明碑仍在,础址还存,亟宜恢复,成为南海远航博物馆。珠江中亦涨沙成覆瓦状沙洲多个。在浴日亭四眺,已是田畴四布,江流不清了。这片沙洲是光绪年间涨起成坦的,可见清代江面仍阔。清代八景中,仍有波罗浴日一景。扶胥又称波罗,即因庙中有大木波罗两株,相传为达奚司空携来所植,故群众改称南海庙为波罗庙,庙前江曰波罗江。每年会期,庙前村乡民还制造波罗鸡等小玩具出售,庙中铜鼓(唐林霭得自古坟,径1.5米,高0.7米,小的出浔洲铜鼓滩)现仍存。浴日亭中苏东坡诗与陈白沙诗仍在。庙始于梁大同元年(535),董昙之建,即达奚司空来穗(527)八年后建。到隋开皇中才盛,即南海庙是珠江1400年前的江岸。
扶胥镇为宋代广州外围八大镇之一,据《元丰九域志》载,属番禺县。即为广州外港,商业盛于猎德、石门、瑞石、平石、大水、白田、大通。
石门返照 西北的石门,距广州约15公里。位于北江支流小北江上。它是明代以前南北交通的要冲。汉楼船将军杨仆下南越,即在这里决战。《史记南越王传》称:“元鼎六年(前111)冬,楼船将军精卒先陷寻陕,破石门,得越船粟,因推而前,挫越锋以数万人,待伏波。”以石门为据点。由西江来的牂牁江也是经由石门入广州的。西南涌明代以前未淤,为西江主航道,故石门为西、北两江主航道所经。成为广州八景之一,是在当日交通要冲背景下形成。按记载,晋代以前,沉香洲还未形成,故江面是非常广阔的(传洲为吴隐之沉其妻刘氏所挟之沉香于此积成)。
小北江在这里横穿过一列东北至西南走向的岩石山岭,河道收束,两高岗对峙,夹对如门,崖岸岩石露出,故名“石门”。又相传吕嘉积石防汉,积石如门得名。其实这是地形学上的遗传河谷地形。小北江切过一行石英砂岩山岗而过,表示它本来就是这样地流着。石门返照到明代以后就不再列入羊城八景,原因也是因江面淤浅变狭,已不再是交通要冲,西南涌在明代已有秋涸的记载。明代西南涌有一段称“西南潭”,可见河道很深,清初《广东新语》却称:“(西南潭)今则沙淤水涸。”又称:“(北江)其分流入西南潭者夏月四之一,余月十之一,以故舟楫不由石门。”石门前后水道也淤沙成洲,不成宽广河面,不利于夕阳返照,石门返照美景也就欠佳。
宋代江面阔,石门狭,一过石门,河面开阔,水色天光,夕阳斜照,当然是美景,故石门不只以石门地形特色见奇,且以夕阳返照为特色。相传石门返照,是广州幻影浮于水面,车马往来可见,一如沙漠上的海市蜃楼。这在古代也是可能的。因为只要地面冷热不匀,光线通过大气层时发生折射现象,远处景物即可显现空中,形成幻影。石门处绿树成荫,冷气积聚,而石门前后,水面广阔,午后夕阳炎热,使地表冷热不匀,形成幻影于波涛之上。石门山和凰林岭下,由于石英砂岩节理多,地下水源丰富,“贪泉”(北岸)即由此形成。水质清凉可饮。因为地下水通过细微裂隙,过滤去污浊物质而成清泉。今江边建有贪泉亭,为古代游人泊舟游览石门风景点。现今仍有辟为风景点的价值。
海山晓霁 “海山”是指海山楼。宋代嘉繸年间经略魏炎建于镇南门外江边。镇南门即今大南路与北京路交界处。门外江边,即今东横街和北京路交界处。因为镇南门是子城南门,即清代大南门。而门外高第、东(西)横街为宋街(见《龙山乡志》,张公彦元墓表),故为当日江边地。按《南海百咏》称:“海山楼建于嘉繸中,今市舶亭前,唐子西有登楼怀古诗,宋时经略安抚,于五月五日阅水军教习,于其上尝新荔。”羊城八景总是和珠江联系在一起。宋代有此名楼,故另成一景。因这里江面宽广,称为“小海”,计由东横街到河南宽度在1公里以上,海珠石靠近河南方面,和今天成为河北岸边情况大异(《南海百咏》称:“走珠石在海南”),又正对五洲(《萍洲可谈》:“广州市舶亭枕水,有海山楼,正对五洲,其下谓之小海”),为番舶停泊验关地点。《萍洲可谈》中:“泊于市舶亭下,五洲巡检司差兵监视,谓之编栏。”宴请番商地点即在海山楼上。登楼一览,江天海阔,番舶成群,是会城壮观,故成八景之一。《舆地纪胜》说:“海山楼在城南,极目千里,为登览之胜。”可惜元代毁了,故元代八景即没有此景。
海山楼美景以“晓霁”为突出,也有“浴日”之意。天初晓的时候,或是雨过天晴,更加美丽。因为这段珠江是东西走向的,而珠江东段河面急速扩宽,向“大海”过渡,特别是晨光时五洲(即太平沙)浮沉波际,水面上必出现奇景。
珠江秋色 珠江是指石门到黄埔一段河面而言。东有东江流入,西有北江、西江流入。因宋代北江主航道为白泥河。牂牁江主航道为西南涌。故珠江有“三江总汇”之称。由于珠江不当东、西、北三江的正干,故沙泥冲入较少,旱季水色清澈,这时正值秋天,故珠江沿江秋色给人们清新之感。珠江秋色到明代仍列为八景之一,是很有道理的。清代以后,才因珠江日益变狭,未能选入。
宋代珠江比今天珠江要宽一倍以上。据《南海百咏》说“走珠石在海南”,可知今天的珠江只有宋代的一小半。因为海珠石现在是河北的岸线,位置正在新堤路面,北缘当今新堤一横路南段,省总工会大厦和工人塑像(即当日程璧光铜像)所在。海珠岛是由上白垩红色岩系组成,因夹有砾岩层,故能在江中兀立,形成较大一块礁石,长约200米,阔三四十米,形如榄状,浮出波上。附近海面还有七块小的称为“七星礁”地层。清末海珠石已离北岸100米,1928年建长堤,海珠石辟为公园,有20米长木桥连岸,1931年建新堤时连陆。与“沉水之香”齐名的“浮水之珠”的海珠岛,至是消失。
菊湖云影 菊湖是指广州城北的人工湖而言。宋代广州城和今天最大不同之处是广州城北的人工湖存在。广州城北面不是越秀山(人们在五层楼看见的广州城墙是明代崇祯老城的城基。这段由广州西山、高岗到象岗,连越秀山的城址,是明初扩北城所扩大的广州城址),而是在今天百灵路、越华路、豪贤路一带。今天观音山南坡的科学馆、中山纪念堂、省人民政府、大石街、小石街、小北花园一带,是宋代广州城的北郊,是个低洼的地方。菊湖就是在这片洼地中的一个大湖,地点在今天大石街一带。这个菊湖接受文溪山水潴成,是天然积水区。
在宋代,菊湖之所以著名与汉唐以来开发文溪有关。文溪源古代出自蒲涧,涓涓细流,下流以水甘冽名甘溪,要贮湖水,是不容易的。广州人多感水咸,甘溪成为主要淡水来源,三国吴时,即有蓄淡水记载。《三国志·吴志·陆胤伟》:“州治临海,海流秋咸,胤又蓄水,民得甘食。”怎样把甘溪水蓄起来呢?唐代节度使卢均又筑堤百余丈,潴水给田,建台榭其上,列植木棉、刺桐诸木,花敷殷艳,可见唐代已建坝蓄水,成人工湖,且辟为游览区。宋代菊湖就是在这个基础之上形成的,因南汉已成为园林区所在,故宋时菊湖即成为羊城八景之一。
菊湖入元即不再有记载。故《读史方舆纪要》(广东)称:“越溪,志云,其水甘冷,一名甘溪,曲折流注越秀山麓,左为菊湖,今湮,右为越溪。”可见明末还知宋代菊湖为越秀山前湮灭的湖。明代扩展北城即把这片越秀山前低洼地辟为城内民居用地。故郭棐《广东通志》即注明今湮,说明在明代已消失。
菊湖云影当指菊湖当日水静如镜,晴空云彩,朵朵映入湖中得名。菊湖得承南汉池园规模,建成羊城游览中心之一。再加上位于越秀山南,四周岗地,在高处看菊湖,云影更是清楚。
蒲涧濂泉 是指白云山中一条南流山涧而言。因涧中有九节菖蒲草生长,故名。《广州记》说涧中产菖蒲,一寸九节。《南越志》称“此菖蒲安期所饵,可以忘老”。所以,蒲涧早在千多年前即为宗教活动地点。农历七月二十五日为安期生升仙节日,游人涌至,满涧是人。古代蒲涧泉水南流到大钵盂岗即转向西流,入文溪、上塘、下塘,为广州城甘泉来源。故蒲涧出名还在于和广州人民食水有关。
濂泉是指在蒲涧中有高崖滴水,称为“滴水岩”,滴水受山风吹散,化成雨点,自三四十米高崖飘下,溅湎如雾,雨时水大,成为水帘,下即有地下水出露,称为“濂泉”,在谷底东侧出露,水流即为古代文溪源流。《羊城古钞》引《番禺县志》称:“濂泉在蒲涧东,汇为流杯池,沿涧曲折而南,为行文溪,流入金钟塘,注于粤(越)秀山麓。”这段暴流山谷长约3.5公里。蒲涧即指在大钵盂岗以上的山涧。
蒲涧的景色也由于地形上至具特色,为沿文溪十一条暴流山溪少见。这些特殊地形在古代被利用为宗教活动的场所。蒲涧特点是成一条条峡谷,峡谷内古代林木阴森,地下水在谷旁渗出,故泉水众多,水由石英砂岩裂隙中渗出,水质清冽,味甘,故有甘溪之名,与九眼井水相似。山上九龙泉亦属同一类型山泉。但因终日少见太阳,故水温较低,更有清寒甘冽之感。而夏日蒲涧更显清凉。今则林木砍伐,泉源大减,景色无奇,故亟宜恢复。
光孝菩提 光孝菩提一景是指宋城西北角的光孝寺而言,位于林荫之中,为当时游人集中地点。寺是汉初南越王赵佗五世孙(婴齐子术阳侯)故宅,三国吴名士虞翻曾居,以苹婆树和苹子树成林而称为“虞苑”或“诃林”。时佛教已传入,翻卒妻还吴,宅施为寺,以后即成为广州佛教圣地。番僧如东晋隆安中锃宾国三藏法师在此创王苑朝廷寺,俗称王园寺;刘宋永初元年(420)梵僧求那跋佗罗三藏、梁天监元年(502)梵僧智药三藏、梁大通元年(527)达摩、陈永定元年(557)西印度禅尼国波罗末佗三藏、唐神龙元年(705)西域般剌密帝三藏首译《楞严经》于此(房融笔授)。寺面积大,古建筑又多,故早为广州古迹名胜地点,因此入宋即成为羊城八景之一。
唐贞观十九年(645)改为乾明法性寺,入宋,为乾明禅院(962),再改崇宁万寿禅寺(1103)、天宁万寿禅寺(1111)、报恩广孝禅寺(1137),到1151年才改定为光孝寺。距今已有830多年。
菩提树是继诃林之后才种植的,据《光孝寺志》载,到明朝还保存有50~60株。菩提树是在502年由西印度僧智药三藏带一株航海而来,植于戒坛畔。以后就繁殖开来,远传到肇庆、德庆。宋时已非原树。光孝菩提出名,也和宗教活动有关,即中国禅宗六祖惠能即在此菩提树下剃发,开东山法门。故游人多重菩提而轻诃子。另外,菩提叶浸水后,叶质腐烂,只剩细脉如纱,叶端滴水尖保存独善,其他寺产不成,可作为灯纱及书写画的工艺品,现市上有售。今大殿前菩提树是1798年台风吹倒(次年死)再植,是1800年僧曹溪由南华寺取回。这树四人才能合抱。诃子树是热带果木,今殿后一株是清中叶后再植,原树清初已绝。
寺内白莲池唐代已有,今仍贮水成方池,罗汉井仍在。现有文物始建于401年,康熙时扩成七间的大殿,二丈高唐发塔(677年建)、大悲幢(825~827年建)、南汉铁塔、唐睡佛阁(705~707年建)、宋刻像、元刻石像及六祖殿、塔殿等。寺地虽高,但泉水仍足,如白莲池冬天仍不涸。寺内发塔今已低于地面1米多,反映唐代地面比今要低得多。
大通烟雨 大通是宋代广州八大镇之一,位于白鹅潭西侧花地大通滘口。今仍有大通寺及大通通津等地名保存。遥对广州,为宋时通佛山一带水道交通要冲,故成为一商业繁盛的镇。风景秀丽,又近广州,故和“石门返照”、“扶胥浴日”同成八景之一。
大通宋代为寺名,即大通寺。相传寺内有井,能预报天气,下雨前,井会冒烟,故“大通烟雨”一名,即由此而起。但亦有云这里日过千帆,绿树碧波,烟雨迷蒙之时,最为美景,故名。“大通烟雨”的出名,也和宗教活动有关。因《羊城古钞》引《广州府志》称:“五代刘晟时名宝光寺,达岸禅师住此化去,有肉身,祈祷辄应。”故亦为人们集中游览和活动的地点。广州解放前“大通烟雨”井还在,井口圆形,宽近1米。
宋代羊城八景可以反映当日广州的繁荣状态。东到扶胥,比黄埔港还要东展;北抵石门,也比今天为广。当日石门镇只剩一村。东北到蒲涧,南及珠江。城内只有光孝菩提一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