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陆地形的变迁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4/20 21:56:14
 
1、广州地区原是个古海湾
广州地处祖国大陆南方,滨临南海,是西、北、东三江的汇合处,是北回归线上的城市。广州市区位于珠江三角洲北部边缘。广州地形具有低山、丘陵、 台地、平原的多种特点。这种特点形成是与地质历史的演变和广州地区由浅海变为陆地的地史过程有着密切关系。
广州地区北部从震旦纪至石炭纪,基本上是华夏古陆的一部分。南部珠江三角州一带原是一个大海湾。六千年以前冰后期海侵时期以来, 广州市区至黄埔一带,为一东西向的溺谷湾,这个古海岸地貌的海湾,东宽西狭。在二、三千年前,海浪可直到越秀山南麓的中山纪念堂附近。古代番山(现文德路中山图书馆附近)临海边,故三国时交州刺史步骘曾对广州地形有“负山带海、博敞渺目”之说。在一千年前宋代,广州城下被称为“小海”,黄埔一带被称为“大海”。几千年来, 由于珠江流域各江河带来泥沙沉积,海湾逐渐淤小,浅海变成陆地,广州地形发生沦海桑田的巨大变化。
广州河南石榴岗附近的七星岗,一九三七年发现海蚀崖及海蚀平台的“古海遗迹”。七星岗海蚀地貌的存在,证明广州地区由浅海变为陆地的变化,也证明海岸线已向南推移了一百公里以外。一九七三年在中山四路市文化局内发现秦汉时代造船工场遗址,经测定距今已达二千一百多年,在船台下发挖大量浅海浮游生物,如孔虫、泥蚶等遗体。黄埔庙头发观海外益生红树林植物,新洲存在的蚝壳层等的浅海相沉积的遗迹都反映广州古海湾的演变过程。据分析,广州地区陆地形成,可分为两大地区,一是陆相沉积为主的北部平原地区;二是下层以陆相沉积为主,上层为海相沉积为主地区, 即南部“沙田”地区,是属河海合力淤积而成。
2、古海湾岸线位置
根据历史记载结合地形与地质资料分析,初步探索出广州地区古海岸线位置, (见附图)
初步判断,广州市观有的河北市区部分,在古代时大部分是海水环绕,坡山、番山等高地是一些小岛,后因白云山山洪夹带泥沙淤积,小岛逐渐与陆地相连形成半岛。广州河北城区在秦汉前海岸线地形,大致是由三个半岛夹间着两个海湾所组成, 以后逐渐淤积成为一个整体。第一个半岛推断为从现在北站走马岗南边附近,经西村直至西村电厂附近(泥城)即转向北站广花公路高地边缘成为一个半岛,这个半岛我们暂称它为象岗至泥城半岛(象岗西面为一个小海湾,系古之兰湖;兰湖是古代水陆码头区的避风良港),此为第一半岛。
第二半岛暂称坡山半岛,大致从象岗沿人民路以西附近斜向西南至西关,西来初地略北即转向东北至现在惠福西路的坡山(五仙观),再沿教育路经中央公园东侧直至中山纪念堂附近为第二个半岛。这个半岛以东(即观在吉祥路至西湖路一带)文溪西支所经亦为过去石屏池及石屏池以南的旧西湖,估计两湖相接处在观在华宁里的七块石附近或略北一些。
第三个半岛,则以番山以及禺山为中心形成第三个半岛,第三个半岛最小,估计海岸线在现越华路以南即拆向东直至天河机场然后沿石牌山区的山麓蜿蜓直至黄埔波萝庙,渐转向南沿高地旁经虎门入海(见图)。
河南地区,经研究探索,在古代系几个海岛。该岛与河北的最接近点是在现在的海幢公园附近(海幢公园以北古代系广个河心洲名为鳌州)沿此以东至中山大学、赤岗、七星岗(古海遗迹)等高地边缘,变经大塘鹭江折至南石头成为几个海岛,这些岛大部分为红砂岩,其中中山大学以南的漱珠岗则系火成岩(流纹岩)估计为火山的小喷口,至于七星岗则是古海遗迹。其南为另一个小岛(石榴岗),但后来两岛淤积相连。至于新造镇以北的柿岗洲,及黄埔军校的长洲岛和官洲、 白鹤洞等地当时系各自分立的小岛。、现在各岛周围都逐步淤积扩大成为目前的海珠区:鹤洞芳村,柿岗洲。长洲等。
3、老城区珠江河岸变迁
广州老城秦汉以前珠江河河面很阔,据中山四路秦汉船台遗址出土有秦半两、秦篆“东”字、秦隶“八”字、针刺漆秘残片“亟里口”字,说明秦代时此处是江边。距今珠江岸边约1,200米。
晋代(公元265年至420年)江边渡口在惠福西路五仙观前,距今岸边约1,100米。到梁代(公元526年)江岸线延到华林寺前的西来初地。隋代又南移至今杨仁里一带。
唐代(公元618年至907年)珠江岸线约在西关泮塘、秀丽二路、延安二路一线。西关泮塘南汉时(公元907年至971年)巳成为陆地,称华林园地,上、下九甫星泉里“星泉”是唐井。南汉时南门(安澜门亦称鱼藻门)位于现仙湖街一带, 临设于当时江边。
宋代初期岸线南移至西关涌和玉带濠一带,第十甫现广州酒家(过去为南海西庙所在)为当时江岸边。宋末岸线又南移,西关由十二甫丛桂里起经状元坊、买麻街、小市街、木排头、 东、 西横街、清水濠等宋末比宋初岸线南移约400米。
元、明两代,珠江河岸大致由西关涌南延到现一德路、万福路以南。西关街道中有十九个甫在明代已成为商业区,东面江岸线在现延安三、四路附近。
清代江岸继续南移。如十三行是1777年在接近珠江边建立的大街,1846年江岸已推移至西濠二马路, 1907年江岸到达今南方大厦前的西堤,1911年长堤全部建成,1931年新堤一带镇为陆地,原靠近河北江岸的海珠石并入河北镇为河岸(即今省工会大厦附近),从此珠江北岸线基本固定下来。
珠江南岸由于受冲积较少,岸线扩展不及北岸, 变迁一般不大,1871年江岸在南华路南边台地边缘,1911年推移至寺前街、堑口一带,1936年填白鹅潭为洲头咀内港,直到1958年开始建河南滨江路,,南岸岸线也就基本固定下来。
广州老城地区江岸变迁, 由于受西北江与北部山区的流溪河,沙河,甘溪等带来泥沙沉积,受海潮的顶托,水慢沙沉,加上人口集中,城市发展,人为填筑等原因,水域变为陆地的演变较为迅速。特别是珠江北岸比南岸陆地沉积更快,是属于边滩发育与沙洲并岸为特点的演变过程。珠江江面过去宽阔,有“小海”之称,现尚存留下称“过江”如“过海”的俗语。珠江江面晋代时宽达1,500米,唐代时平均亦达1,400米,宋代则为900米, 明代为700米,清代为500米,而现只余200米左右,江域变陆的速度,平均约每年扩展0.6米左右。唐代以前速度较慢,宋代以后较快,这是因为宋代以后, 由于珠江三角洲地区大量筑修堤围, 出海水道有所改变,西北江流入广州溺谷湾水量减少,水势减溺,促进珠江边滩沙洲的发展,加上城市发展,人为的填筑, 陆地扩展更为迅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