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建筑园林文化象征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4/26 06:58:35
中国建筑园林文化象征 作者:居阅时
http://down.turbozv.com/eBooks/sohu/lz/2134-中国建筑园林文化象征.txt的作者无关,
第一部分:汇聚传统文化观念的民宅建筑人类的孱弱:阳宅求吉(1)-(图)   陵墓建筑叙述了帝王对死亡世界的安排,民宅建筑则反映出民众对鲜活生命的生活安排。从民宅建筑中,我们可以体会到安全和享受是民宅建筑的主要功能目标。由于人类在历史上迈出的第一步是那么孱弱,所以只有祈求神秘力量的帮助。祈佑求福总以一定的形式表示,民宅建筑恰好是祈祷形式表达的载体。  一、人类的孱弱:阳宅求吉  相对于阴宅——陵墓,民宅建筑又叫阳宅。阳宅建筑与阴宅建筑一样,十分讲究风水术。由于阳宅风水术流行于民间,资料和实例比帝王陵墓建筑丰富,多了些民俗生活气息,少了些官样模式,内容更饶有兴味。  风水术流行早在先秦时期,风水术就在民间开始流行。反映先秦民俗风情的《诗经》有诗写道:“既景乃冈,相其阴阳。”说的是古人以原始晷测日影定方位。不过,阳宅风水术在早期记载中,比较多的用于皇家建都和营造宫室。《书经·召诰》记载:  惟二月既望,越六月乙未,王朝步自周,则至于丰。惟太保先周公相宅。越若来三月,唯丙午,越三日戊申,太保朝至洛,卜宅,厥既得卜,则经营。  这段文字记述了周成王在二月二十一日早晨,从镐京来到丰为建新都选址。太保召公在此之前先到洛阳勘察环境。下月初三新月出现,三天后,太保召公一清早又到洛阳,占卜问筑城的位置,得到吉利的结果,于是开始营建王城。又《诗经·风·定之方中》写道:  定之方中,作于楚宫。揆之以日,作于楚室。……升彼虚矣,以望楚丘。望楚与堂,景山与京。降观于桑,卜云其吉,终然允臧。  意思为当天上二十八宿中的室宿(即定星,对应龟身,象征天宫,适宜动土建宫室。见《引言》部分二十八宿象征义对照表)升在天空时,文公在楚丘这个地方重建新皇宫。他们测日影定方位,在楚丘重筑新城。……登上卫国荒凉的漕城,观察楚丘。远看楚丘和堂邑这两个地方,有大山与高冈。走到下面观察地势,去看那一片桑林。占卜说,这是一块吉地,事实确实如此。  后来,阳宅风水术在民间大行其道,人们相信风水的神秘力量,以至古往今来关于风水的故事俯拾皆是。台湾人迷信风水的程度尤甚,较为出名的事例是台南县麻豆镇郭宅的故事。郭宅是台湾最古老的住宅之一,清康熙年间郭宅主人得到风水先生指点,在风水宝地建起房舍,不久便交财运,成为当地首富。后来风水先生双目失明,富翁感念旧恩,把风水先生请到家中供养,每餐供应他喜欢吃的羊肉。一天,风水先生进餐时发现满桌都是羊肉,就招呼其他人同食,却没一人接受,风水先生觉得很奇怪,经打听才知道满桌羊肉竟是一只掉进粪坑的死羊。几天后,风水先生对富翁说,门前的池塘有害风水,应改为果园。富翁不知是风水先生的报复行为,马上依言照办。此后,富翁家连遭不幸,很快败落下去。  建筑师为了迎合社会需要,不得不刻苦钻研风水理论,许多建筑师抱怨道:“不是我们相信风水,而是我们的客户相信,做生意嘛,不懂风水不行。”现在买主看房子喜欢带上风水先生,这样就迫使建筑师设计时必先考虑风水忌讳问题,如避路冲、避电线杆等,室内设计更不能有半点马虎。  风水术象征手法以上说明风水于建筑的重要性。细究起来,阳宅风水术大致包括选址、方位、建造时间、格局、入住布置、装修等几个方面,几乎渗透在居住生活的各个方面。那么怎样理解神秘的阳宅风水术?著名的《何知经》几乎通篇运用象征比附,我们通过象征视角,可以获得一条理解阳宅风水术选址原则的捷径。  请看《何知经》:  何知人家贫了贫?山走山斜水返身。  何知人家富了富?圆峰磊落缘朝护。  何知人家贵了贵?文笔秀峰当案起。  何知人家出富贵?一山高了一山高。  何知人家破败时?一山低了一山低。  何知人家出孤寡?瑟瑟侧扇孤峰斜。  何知人家少年亡?前也塘兮后也塘。  何知人家吊颈死?龙虎颈上有条路。  何知人家少子孙?前后两边高过坟。  何知人家二姓居?一边山有一边无。  何知人家主离乡?一山主窜过明堂。  何知人家出从军?枪山坐在面前伸。  何知人家被贼偷?一山走出一山钩。  何知人家悖逆有?龙虎山斗或开口。  何知人家被火烧?四边山脚似芭蕉。  何知人家女淫乱?门对坑窝水有返。  何知人家常发哭?面前有个鬼哭屋。  何知人家不旺财?只少源头活水来。  何知人家不久年?有一边兮无一边。  何知人家受孤栖?水走明堂似簸箕。  何知人家修善果?面前有个香炉山。  何知人家会做师?排列山头有香炉。  何知人家出跏跛?前后金星齐带火。  何知人家致死来?停尸山在面前排。  何知人家有残疾?只因水带黄泉人。  何知人家宅少人?后头来龙无气脉。  仔细相看山并水,断山祸福灵如见。  千形万象在其中,不过此经而已矣。  不妨解读几例。“何知人家贫了贫?山走山斜水返身。”说人家走向贫穷是因为住宅旁的山脉走势歪斜,水路流去又折回。这是借用自然现象附会人生经验,人生经验告诉我们,如果错误选择人生道路或奋斗失败返回家乡,必然穷困潦倒。贫穷的原因不是风水,其实是人。  “何知人家富了富?圆峰磊落缘朝护。”圆形山头使人联想起殷实的米囤和富人的便便大腹,因而象征富足。住宅两边有圆头山峰拱卫,象征拥有无尽的财富。
第一部分:汇聚传统文化观念的民宅建筑人类的孱弱:阳宅求吉(2)-(图)   “何知人家贵了贵?文笔秀峰当案起。”笔峰象征笔架、读书。“书中自有黄金屋”,古代官本位社会中,以官为贵,一朝科考成功,走上仕途,岂不显贵?象征之意是在形似笔架的山峰下居住,必出读书人。  “何知人家出富贵? 一山高了一山高。”绵延向上的山峰象征家运连续攀升,子孙官禄一代高过一代,当然既富且贵。  “何知人家破败时?一山低了一山低。”原理同上,山山走低,象征家财流失,走向破败。  “何知人家少年亡?前也塘兮后也塘。”屋前屋后多水池,顽皮少年自然容易落水溺死。  “何知人家吊颈死?龙虎颈上有条路。”古人上吊自杀用白绸缎,房屋两侧山(青龙、白虎)的山腰有条路,象征上吊用的白练。  “何知人家出从军?枪山坐在面前伸。”屋前山峦形如枪,因而象征人家习武从军。  “何知人家被贼偷?一山走出一山钩。”住宅边一山脉伸展出去,另一山脉弯曲如钩,象征家财为贼用钩窃去。  “何知人家悖逆有?龙虎山斗或开口。”住宅两边东(青龙)西(白虎)两峰对峙形如开口状,象征家庭口角严重,子孙不孝,顶撞长辈。  “何知人家被火烧?四边山脚似芭蕉。”住宅四周山脚如扇风芭蕉,风助火势,象征火灾。  “何知人家不旺财?只少源头活水来。”住宅附近没有活水,象征主人没有财路。  “何知人家修善果?面前有个香炉山。”屋前山形如香炉象征主人信仰宗教,可以得到好的结果。  “何知人家宅少人?后头来龙无气脉。”起伏的山脉象征勃勃生机,子嗣昌盛。相反,平缓无动感的山脉象征家人生命力不旺盛,子孙缺少。  房屋的方位和建造的时间同样由象征义决定。翻检《凡修宅次第法》,其中规则都以天干地支和太岁年决定。《引言》中提到,古人为了方便,假想一个自东向西的太岁星,划分与岁星对应的十二区,分别命名为摄提格、单阏、执徐、大荒落、敦牂、协洽、涒滩、作噩、阉茂、大渊献、困敦、赤奋若。天干地支象征义与文字象形有关,太岁年名则代表不同的征兆。  十天干象征义:  甲,阳在阴的包裹内萌动,象草木破土而萌。  乙,象初生草木,枝叶柔软屈曲状。  丙,火,丙也,光明,象万物皆舒展露形生长。  丁,象草木壮实,犹如人进入成年。  戊,茂也,象兴旺茂盛。  己,起也,象万物生长成形。  庚,坚强貌,象果实生长成形待秋收。  辛,象万物成熟。  壬,象阳气潜伏地中,万物妊娠待来年。  癸,孕育萌发。  十二地支象征义:  子,孽生,种子开始萌生于土下。  丑,种子屈曲发芽,将要冒出地面。  寅,衍生万物。  卯,万物冒土而出。  辰,万物舒展而长。  巳,阴气尽消,万物快速生长。  午,阳气充盛,万物茂盛。  未,味也。木生长接近成熟,果实开始有滋味。  申,万物都已生长成熟。  酉,万物开始收敛。  戌,草木转为凋零。  亥,物成坚核,秋冬万物肃杀。  太岁年名的不同征兆[1]:  摄提格之岁,早水晚旱,稻谷生疾;  单阏之岁,天气平和,稻菽丰登;  执徐之岁,早旱晚水,蚕闭麦熟;  大荒落之岁,麦昌菽疾,有兵乱;  敦之岁,大旱,菽麦昌,蚕登到疾;  协洽之岁,蚕登到昌,菽麦不收,有兵乱;  滩之岁,平气平和,万物丰收;  作噩之岁,大兵乱,民疾,五谷不收;  阉茂之岁,有兵乱,闹饥荒,菽昌麦不实;  大渊献之岁,大兵乱,大饥,五谷不收;  困敦之岁,大水大雾,蚕稻麦昌;  赤奋若之岁,有兵乱,菽麦不收,麦昌。  以上象征义都有确定的时间和方位,对建筑具有直接的指导意义。《黄帝宅经》关于建造阳宅的方位和时间根据,就来自上述象征内容。如“丙位”有明堂、宅福、安门、牛仓等,在此建宅象征升官发财,合家快乐。又说“丁位”有天仓,如果家财渐渐匮乏时,在此位修宅,可使仓库粮满,六畜兴旺。这些吉利的根据都可以从丙和丁的象征义中找到,而象征义的根源来自古人对天象的附会解释。  根据同理,阳宅拟建的月份时间由吉凶象征义进一步决定:  正月的生气在子癸,死气在午丁;  二月的生气在丑艮,死气在未坤;  三月的生气在寅甲,死气在申庚;  四月的生气在卯乙,死气在酉辛;  五月的生气在辰巽,死气在戌乾;  六月的生气在巳丙,死气在亥壬;  七月的生气在午丁,死气在子癸;  八月的生气在未坤,死气在丑艮;  九月的生气在申庚,死气在寅甲;  十月的生气在酉辛,死气在卯乙;  十一月的生气在戌乾,死气在辰巽;  十二月的生气在亥壬,死气在巳丙。  掌握吉利的建造时间,同时要避开每月不吉利的“土气”所在方位。若建造在土气所冲方位,家中必遭凶灾。每月土气所冲方位是:  正月土气冲丁未方,二月土气冲坤方,三月土气冲壬亥方,四月土气冲辛戌方,五月土气冲乾方,七月土气冲癸丑方,八月土气冲艮方,九月土气冲丙巳方,十月土气冲辰乙方,十一月土气冲申庚方。 第一部分:汇聚传统文化观念的民宅建筑人类的孱弱:阳宅求吉(3)-(图)   建房方位和时间的吉凶根据大致如此,实际操作还有许多程序,须详细对应查找。由于传统文化堆积深厚,加上象征是第二层面的意思,一般人便会如入迷宫。  阳宅格局也大有讲究,分为阳宅外形和阳宅内形。外形指住宅与环境的关系。其中,许多内容反映了生活经验。如“住宅设于道路尽头为凶宅”。可以想像,道路尽头没有人经过的住宅,当发生偷盗、水、风、火各类灾害时,不易被人发觉而错过抢救机会;还有出入必经邻居家门,行迹为他人知晓,时时事事受到监督,造成心理紧张。又如“住宅门前有大树凶”。同样可以想像,门前大树妨碍空气流通,遮挡阳光。大树又招引雷电,易伤人着火。  有的住宅外形具有明显的象征义。如《宅外形吉凶图说》:“中央高大号圆丘,修宅安坟在上头。人口赀财多富贵,二千食禄任公侯。”  意思是在中央高的圆丘上修建阴阳宅,会使家运发达,人多财旺,子孙封公侯。圆丘外形圆满向上,象征富有和升迁。  “宅东流水势无穷,宅西大道主亨通。因何富贵一齐至,右有白虎左青龙。”“朱玄龙虎四神全,男人富贵女人贤。官禄不求而直至,后代儿孙福延年。”  这二种吉宅环境上乘,宅东河流,宅西大道,宅北高山,宅南向阳。空气清新,环境幽雅,便于生活,利于健康。东南西北附会四象,象征受四方神保护。  《论宅外形》中也有一例:“凡宅,门前忌有双池,谓之哭字。西头有池为白虎开口,皆忌之。”  这里采用字形象征,一望便知。门前多水池易发生小孩溺水事故,故谓之哭。迷信认为西方为杀伐凶丧之地,不吉利,故忌之。池塘形状大有讲究,也有吉利的,歌曰:前塘似砚池,子录登高第,池塘清如镜,贵子生聪明。池塘象征文房四宝之一砚台,寓意该宅出读书人,长大做官。水清如明镜,象征后代清秀聪明。  内形是指宅内各房间及庭院布局。宅内布局与阴阳观关系更密切,古人阴阳观认为:阳为天、为君、为男、为贵、为吉、为福……阴为地、为女、为寒、为幽、为凶……对应八卦图,方位就有了吉凶象征义。  水井不宜在宅院中央。五行说认为中央属土,土克水不吉利。路宜曲,有利聚气。据说鬼直线行走,门设在一侧或门前设照壁,也有在门上挂镜,阻止鬼进门。故宅院路径忌直线布置。  东北方属艮位,西南方属坤位,前者被称为鬼门,后者被称为后鬼门。相传东海度朔山上有一棵巨大的桃树,蟠曲千里。桃树北面是鬼门关,阴间鬼魂从这里出入。所以,住宅东北方和西南方不安排浴室,认为这个方向的浴水不干净。往往安排厕所“以恶制恶”。  间数也象征吉凶。成书于元末明初的《鲁班木经匠家镜》“造屋间数吉凶例”中写道:一间凶,二间自如,三间吉,四间凶,五间吉,六间凶,七间吉,八间凶,九间吉。歌曰:“五间厅、三间堂,创后三年必招殃;四间厅、五间堂,起造后也不祥。”  门的大小尺寸更不例外。“造屋间数吉凶例”写道:“宜单不宜双,行惟一步、三步、五步、七步、十一步吉,余凶。每步计四尺五寸为一步,于屋檐滴水处算起,量至立门处。得单步合钱财、义、官,本门方为吉也。”  要看懂这两段令人费解的文字,得从数字和尺寸讲起。数字被看作高度抽象的东西,房间的尺寸,门窗的大小,一般人都从功能上去考察它,并不会把这些数字与生命愿望作联系。西方人因“最后的晚餐”而忌讳十三号房间,却从不深究门窗房间的尺寸。其实,古代建筑中的尺寸数字有着极其深奥的含义。建筑中蕴含的时间空间以及度量等都与数字密不可分,列维·布留尔在《原始思维》中指出:“意外现象不会使原始人感到出其不意,他立刻认为在它里面表现了神秘的力量。”《国语·周语下》记载,周代乐师州鸠对周王说:“凡人神以数合之,以声昭之。数合声和,然后可同也。”古代人特别重视数的象征含义而谨慎使用。  用于建筑的数字主要蕴含驱邪祈福含义,这类数字来源有三:  其一,天文现象中涉及的数字,它被认为与天神有必然的联系,用它可以通神。东汉马融认为建筑数字象征来自《周易》,他在《周易正义》中指出:“太极生两仪,两仪生日月,日月生四时,四时生五行,五行生十二月,十二月生二十四气。”四、五、十二、二十四等数字都是象征宇宙的符号。  其二,具有神秘魔力的数字。西安历史博物馆陈列的“六六纵横图”是1957年在西安市发掘元代安西王府故址时,在王府宫殿地基中发现的,图中纵横由六个数字组成,令人惊奇的是纵横对角线每行数字的总和都是一百一十一,故又名“六六幻方”。由于数字的奇妙性,古代人认为“六六幻方”的数字具有神秘的魔力,把它刻在铁板上埋入地基借以辟邪。  幻方辟邪今天在云贵等地仍有人相信,一些少数民族甚至把“三三纵横图”刻在背上。国外有的国家也赋予纵横图以神秘色彩,如埃及南部农民用“四四纵横图”作为催生或诅咒的符号。印度人把幻方刻在金属物或小石片上,挂在身上做护身符。伊斯兰国家有人相信幻方具有保护生命和医治疾病的神秘力量。  其三,对数字的传统信仰,应用时趋吉避凶。这类数字含义极其复杂,与五行内容关系最密切。  数字的特殊含义决定了尺寸的象征义。《八宅造福周书》列出到明末为止所流行的吉利尺度数字,对建筑产生重大影响。下面两种尺有不同的吉利数字。 第一部分:汇聚传统文化观念的民宅建筑人类的孱弱:阳宅求吉(4)-(图)   一为曲尺:分为九寸,其中一、六、八、九为吉利数。那么把四个数看作吉利的原因是什么?据传,东汉张衡给九宫数字配色,为一白、二黑、三碧、四绿、五黄、六白、七赤、八白、九紫。与八卦相配则为:一白居坎,二黑居坤,三碧居震,四绿居巽,五黄居中,六白居乾,七赤居兑,八白居艮,九紫居离。古代匠师依上可判断建筑的吉凶。配白色的一、六、八被视作吉数有两种解释,一是殷商卜筮方术行法时,象征白色的一、六、八三个筮数出现次数最多,故白色成为殷商时期的正色,《周礼·春官司常》:“杂帛者,以帛素饰,其侧白,殷之正色。”一、六、八在商代被视作吉数。二是一、六、八数与星座有关,古人认为天上太白金星最吉,与白色相关的一、六、八是吉数。九对应的是紫色,相传神仙所在天宫为紫色,九也被列为吉数。建筑尺寸单位以寸为准,均用一、六、八数,俗称“压白”。宋代以后,许多建筑术书和笔记如《营造法式》《营造正式》《鲁班经》《营造法原》《清工部工程做法则例》《工段营造录》《清式营造则例》《算例》等均有“压白”尺法的记载和实际应用法。  二为“鲁班直尺”,尺长十四寸四,分为八格,每格一寸八,分别写上“财、病、离、义、官、劫、害、吉”八个字。《八宅造福周书》逐一作了解释,正好揭示出八个字的象征义:   财者财帛荣昌,病者灾病难免,  离者主人分张,义者主产孝子,  官者主产贵子,劫者主祸妨庥,  害者主被盗侵,吉者主家兴隆。  头尾的“财”、“吉”最好,第四“义”、第五“官”为吉。  《事林广记》所列门户尺寸写得更具体:  一寸合白星与财,六寸合白又含义,  一尺六寸合白财,二尺一寸合白义,  二尺八寸合白吉,三尺六寸合白义,  五尺六寸合白吉,七尺一寸合白吉,  七尺八寸合白义,八尺八寸合白吉,  一丈一寸合白财,推而上之算一同。  建造房屋时,构件尺寸尾数应尽可能是尺中的吉数,所以《鲁班经》书上的门都是七寸二为模数,与尾数吉数十四寸四成倍数关系,七寸二象征吉利。所谓模数就是选定标准尺度单位,使建筑设计标准化。早在商周时期已经采用模数。据考证,模数系统发明受启于音乐。古代音律制定称“三分损益法”,即按一定长度相加或相减三分之一而取得不同频率之音,按此编定的音律优美和谐。战国编钟发出的优美和谐声音被看作天宫之音,《鲁班经》中的模数取自音律“三分损益法”,以象征宇宙和谐。和谐是传统文化追求的最高境界,无论重人伦的儒家、重个人修养的道家和重心灵平衡的佛家,都是如此。建筑模数借鉴音律的比例关系,规定建筑及材料尺度比例为三比二,建造出了和谐美丽的中国古建筑。荷兰人K.Ruitenbeek测量台南六十八扇旧宅门,其中六十一扇门的数是鲁班尺中的吉数,占百分之八十九点七;在北京测量七十三例,有五十三例为吉数,占百分之六十九点九,证明中国建筑广泛使用具有象征义的尺寸。  以上可见,象征是造成风水术神秘的关键。风水术有魅力的原因有二:一是风水术中关于时间、空间、人事的历史经验总结有部分是正确的,应验几率占一定数量,提高了风水术可信度;二是风水术中许多说法完全符合居住功能和审美要求。如“凡宅左有流水谓之青龙,右有长道谓之白虎,前有行池谓之朱雀,后有丘陵谓之玄武,为最贵之地”。背山面水,又有道路交通,起居方便,山清水秀,当然是一块好地。 第一部分:汇聚传统文化观念的民宅建筑生存方式:家族村落   家族村落形成首先出于生存和安全需要,其次是生活享受。家族村落重总体规划,使建筑起到维系家族的纽带作用,同时也使个体建筑与村落群体建筑之间具有明显的向心性,个体建筑寓意服从村落群体建筑主题。家族村落建筑反映了特定时空中人群的社会文化。
走向群居人是需要群居的动物。据研究,动物界有很多群居动物,如牛羚群、斑马群、瞪羚群、沙丁鱼群、虾群、蚁群、蜂群等等,群居动物多为体小力弱或性柔不适合进攻的动物。1919年斯坦利·沙赫特(Stanley Schachter) 对群居倾向系统研究后得出,造成群居的原因之一是恐惧,即安全本能[2]。  恐惧对合群行为的作用(%)  * 表中比例数误差±2。   上表显示恐惧程度愈大,合群强度愈大,合群具有减低恐惧程度和提高安全感的功能。  群居的另一个因素是饥饿[3]。  饥饿对合群倾向的作用(%)  上表中显示饥饿程度愈大,合群程度随之增高,群体力量有助于减低饥饿威胁程度。  两表说明,群居对安全和食物提供一定程度上的保证。人既缺乏大象那样坚实硕大的身体,也没有牛羊的角可供防御,甚至没有马或鹿的快跑能力,单独生活即意味着饿死或被杀死。人在发明有效武器前,群居是安全、猎取食物和性生活的保证。于是,人以血缘为纽带,寻找共同的生活空间,形成村落。  村落包括两个空间,一是居住空间,二是公共活动空间。居住建筑安排有长幼、关系亲疏之别。古代治丧,参照“五服图”制作轻重长短不等的丧服,表示着服者与死者的亲疏关系。“五服图”反映了家族关系,这种关系深刻影响家族村落的居住建筑。  客家土楼这种建筑集居住空间和公共活动空间于一身,安全功能突出。空间安排象征义隐晦。客家土楼集中于福建漳州、南靖、龙岩、永定一带,早在两晋和两宋时代为避中原战乱,一些望族大姓南迁到此定居。永定遗经楼中轴线两边严格对称,主屋位于中央,四周高楼围绕,表现出极强的向心性,象征长尊幼敬的位序关系和家族等级。  历史上,客家家族间经常械斗,为求生存,创造了容纳整个家族几十户人家的大型圆形土楼。建于清中叶的永定承启楼,外围直径六十二米,高四层。里三层环形相套,共有房间三百多间。底层中心为单层方形堂屋,为议事及举行重大典礼之所。站在底层堂屋向上看,恰是一幅天圆地方图画。承启楼主人原为中原望族大姓,有着相当深厚的文化修养,作外圆内方布局有保障安全和家族等级秩序两种象征义。《淮南子·天文训》说:“天圆地方,道在中央……”《淮南子·兵略训》又说:“国得道而存,失道而亡。所谓道者,体圆而法方,……夫圆者天也,方者地也。天圆而无端,故不得观(其形);地方而无垠,故不能窥其门。”这段话说,遵从天圆地方规律,就能获得安全保障,有利生存。安全保障是长期械斗家族十分看重的内容,所以天圆地方成为客家土楼的建筑形制。《吕氏春秋·季春纪·圜道》又说:“天道圆,地道方,圣王法之,所以立天下。”意思是遵从天圆地方法则,就能建立起有效的管理秩序。俗话说,没有方圆,不成规矩。承启楼天圆地方,寓意土楼家族内长幼有序,族规法度井然。  村落建筑符号浙江省永嘉县芙蓉村,传说是唐末一对夫妇避战乱定居繁衍而成。其自然环境:前有腰带水,后有纱帽岩,三龙捧珠,四水归塘。是背山面水、三面环抱的理想环境。全村呈“北斗七星”格局。“七星”指夜空北方排列成斗形的七颗星,即天枢、天璇、天玑、天权、玉衡、开阳、摇光。古人用假想线联结起来,像酒斗之形,因位于北方,故称北斗。  村内道路交叉点为高出地面十厘米、面积约二平方米的平台,称作“星”,共有七处。分布在村各处又有八处水池,称“斗”。村内道路将“星斗”相互连接。芙蓉村以七星八斗格局附会天象,意在祈求天神保佑,降临福祉。  兰溪诸葛村是浙江又一处具有象征义的村落,聚居诸葛亮后裔近四千人。诸葛亮第二十七代孙诸葛太师是元代人,平生喜好堪舆之术,1340年左右,选现址按九宫八卦设计而成。目的是改变原祖居空间逼仄的状况,求家族兴旺发展。八卦图中左旋黑白两部象征构成宇宙间万物的阴阳二气。古人认为,若二气调和,搭配得当,运行有度,则万物有序,风调雨顺。若二气错位,则自然失调,运行不畅,最终酿成灾害。阴阳二气又与人事密切相关,若人事不合天象,阴阳二气失调,就会给人带来灾祸。诸葛村按图案布置,象征顺天道求福祉。  经精心挑选,选中周围有八座小山的高隆冈,称外八卦,使整个村落坐落在八座小山的环抱之中。  八条小巷由钟池向四周辐射,使村中民居归入坎、艮、震、巽、离、坤、兑、乾八个部位,称内八卦。  钟池位于村落九宫八卦图中心,一半水塘一半陆地,中间以“S”形分隔,构成鱼形太极图。水塘边缘呈圆形,陆地边缘呈方形,象征天圆地方。两边各设一口水井,为阴阳鱼的眼睛。位于八卦村中心的钟池象太极图,寓意阴阳二气调和。  八卦村布置:一以纪念通晓易理八卦的先祖诸葛亮;二则八卦通天地人间诸事,象征大智慧;三则寓意设计者借此祈福禳灾。  浙江永嘉县楠溪江边的苍坡村建于195年,是一个距今已有一千八百多年的古老村落。据说,南宋年间,有一高人指出:村西方位属庚午金,与远处的火形笔架山相冲克,村北壬癸方又无水潭制火;村南丙丁方属火,村东甲乙方属木,木助火势,火上加火。原村落布局火多水无,不吉。建议在村南建水池,并开渠引水,环绕村落,以水克火。村民据此在村东南开掘东、西双池。又借笔架山为题发挥,以水池为砚,池边条石为墨,小街为笔,宅院空地为纸,象征文房四宝。此后,苍坡村文风开启,人才辈出。
第一部分:汇聚传统文化观念的民宅建筑
实用与观念的混合:四合院
民居是个人家庭生活哲学的写照,折射出一民族或国家的政治伦理、文化传统观念。中国古代残暴的专制政治制度剥夺了个人在公共场所全面自由活动的权利,特别是涉及政治生活时,稍有不慎,就会招致杀身之祸,甚至被诛灭九族。西周末年厉王在位,百姓路上相遇,不敢停步交谈,只好“道路以目”,传递一个眼色擦肩而过。专制不仅仅是一个政治制度问题,其实质深刻地影响到民众的日常生活。中国民居与西方民居一个明显的区别就是有无围墙。几乎可以说,中国凡有民居之处就有围墙,这在西方是不可思议的。专制政治下,人们借助围墙与外界隔绝,躲避窥视,增加安全感。围墙在专制政治条件下,给予个人安全自由的意义大于防范窃贼的功能。因此,中国围墙出现,很多成分出于封建政治专制制度压迫下的心理安全需要。四合院型制原因亦在此。  形制闭式的合院形成得很早,汉代明器已显示有了曲尺形合院。四川出土画像砖证明,住宅已具备前门、前院、中门、内院、正堂、侧院、回廊和望楼,构成了多个私密性空间。住宅中布置私密性空间正是缺乏安全感的象征。
从形态看,明清趋于多样化,有北京的四合院、安徽的高墙合院、江南的深长院落式、云南的一颗印式、闽式合院及长条街屋、贵州干栏式及甘陕晋的窑洞式等。其中五室式和九室式为基本格局。北京四合院具有典型意义。它的基本布局是:坐北朝南的开东南门,坐南朝北的开西北门。大门后建有“影壁”。绕过影壁进入前院,最前面的房屋称作“倒座”。入内,又有一道围墙,中间开设“垂花门”。进垂花门到达后院,中间为正堂,左右为厢房。所有房屋面向中央庭院,形成四合形状院落。
对四合院形制有几种说法。有的认为是以聚气养生[4]。有的认为是象征四神布置。上述两种说法都很勉强。其实,作为民居,建筑中必然寄寓了驱邪祈福等信仰观念,北京四合院的方位布置,就渗透了《周易》八卦中驱邪祈福的象征义。
根据图示分析其象征义:  图中大门开在东南角巽地,巽为风、为入,寓意财源滚滚而入。倒座,指建在最南边的房屋,北向,堆杂物和男性仆役的居所。西厢,建在正房右面,西为兑,兑卦象为少女,西厢为年轻女性居所,《西厢记》中莺莺就住在西厢房。东厢,建在正房左面,东为震,卦象为长男用事,东厢房安排男性入住。正房,居中为贵,家长所居。门窗向南,南为离,卦象光明,取向明之意。后屋,为堆放杂物及女性奴仆居所,也是炊事之所。厨房是生火的地方,安排在居北坎位,坎位属水,取水克火之意。主房、灶间、大门三大要素在方位上象征相生,主房居正北“坎”位,属水,宅门置于东南方,属木的“巽”位,表示“水木相生”。
少数民族地区的四合院有所不同,云南丽江县城一则四合院实例可以为证。东宅象征春天,女儿居住,其对联为:“玉海无涛千里绣;绿树红楼户前春。”横批:“春回大地”。南宅象征夏天,有长养万物之意,客人居住,其对联为:“酒香留客住;诗好带风吟。”横批为:“主欢客乐”。西宅象征秋天,有收成万物之意,为厨房、库房,其题对为:“喜鹊登枝盈门喜;春花烂漫大地春。”横批:“富贵吉祥”。北房象征冬天,主人居住,其题对为:“竹契兰言春因日永;水幽山静乐与天随。”横批:“兰室春和”[5]。   汉族四合院布置还受古代昭穆制度影响。昭穆制度起源于原始社会父系家长制。反映在宗庙次序上,始祖庙居中,以下父子(祖、父)递为昭穆,左为昭,右为穆。祭祀时,子孙按此规定排列行礼,以别父子、远近、长幼、亲疏之序。故四合院左为东,右为西,多子家庭安排长子住东厢房,次子住西厢房,象征长幼地位。  四合院规模,根据主人身份不同有大中小不等 。大门成为等级的象征,一般有六种大门:  王府大门,等级最高。清顺治九年(1652年)规定亲王府正门广五间,启门三。每门金钉六十有三。世子府门钉减亲王九分之二。贝勒府规定为正门五间,启门一。均用绿色琉璃瓦。  广亮大门仅次于王府大门,它是屋宇式大门的一种主要形式,宽一开间。筑有较高的台基,显得宽大敞亮,故名。大门檐下饰有雀替等附件,象征主人地位。   金柱大门,与广亮大门形式相近,由于门扉安装在金柱上,故名。大门宽度,也占一个开间,制作精良,显示贵族气派。  蛮子门,是北京人的称呼,将门扉安装在外檐柱间,它是广亮大门和金柱大门演变出来的又一种形式。  如意门 ,多为富人商贾住宅的大门,北京中小型四合院门大多采用这种式样。两侧砖墙交角处,常饰以如意形状花纹。为炫耀富有,注重装修。雕刻内容丰富,题材广泛,有福禄寿喜、梅兰竹菊、文房四宝、玩器博古等,象征主人的意愿和品格。  墙垣式门,民宅中常采用的式样。  庭院植物北京四合院中央有一块不小的空间,可供绿化。老北京爱种树木活跃生活气氛,种的花主要有丁香、海棠、榆叶梅、山桃花、夹竹桃、金桂、银桂、杜鹃、栀子等。树多为枣树、槐树和石榴树。至于阶前花圃中更有草茉莉、凤仙花、牵牛花、扁豆花等。这些植物,细究起来并非随意栽种,其中许多花木有着古老的象征义,寄寓着主人的良好愿望和寄托。  丁香,又名紫丁香。春天开白色或紫色小花,花多烂漫。有诗描写“入目皆花团,放眼尽芳菲”。丁香具有坚忍品质,能在严寒干旱的恶劣环境中生长开花,特别赢得了西北高原人民的喜爱。青海省乐都县瞿昙寺有一株丁香,高十六米,径二十二厘米,被当地人奉为吉祥物严加保护。每逢花开季节,人们前往观赏并采撷转送亲友,表达良好的祝愿。丁香的品质使其具有坚忍、生命力和美丽的象征义。“一树百枝千万结”,丁香结子,香味浓烈,故而丁香结子在文学作品中又具有相思象征义。唐朝诗人李商隐《代赠》:“芭蕉不展丁香结,同向春风各自愁。”南唐李璟在《摊破浣溪纱》中写道:“青鸟不传云外信,丁香空结雨中愁。”  桂花,象征友好和平。战国时期,燕、赵两国互赠桂花表示友好。桂花还象征爱情,青年男女以赠送桂花表示爱慕之情。北方地区把桂花编成催生符放在产妇床边,象征顺利。其他的吉祥象征含义如“折桂”,喻科举及第。《晋书诜传》:“武帝于东堂会送,问诜曰:‘卿自以为何如?’诜对曰:‘臣举贤良对策,为天下第一,犹桂林之一枝,昆山之片玉。’”唐温庭筠《春日将欲东归寄新及第苗绅先辈》诗 :“犹喜故人先折桂,自怜羁客尚飘蓬。”在民间美术中,与莲、笙画在一起,利用谐音,象征“连生贵子”。  杜鹃花,每年杜鹃鸟啼叫时开花。据说杜鹃鸟发情时日夜啼叫不止,以致嘴巴流血,染红花朵,故名。杜鹃鸟喙部和颈部发红,也是杜鹃花名字的来源之一。由此,杜鹃花象征爱情。杜鹃花色泽殷红,人们又以杜鹃花喻漂亮女人。  枣,谐音“早”字,婚俗中把枣和栗子放在一起,谐音“早立子”,祝愿新婚夫妇早得儿子。还有新娘拜见公婆,奉献枣子和栗子,枣取早敬义,栗取肃栗义,象征对公婆的敬重孝顺。  甘肃、陕西、山西一带有新年蒸枣面花的习俗。农历正月初一,蒸制人形面糕,将十二颗红枣嵌于中间,象征一年十二个月。开犁这一天,将枣面花放在盘子中,送到田头,点花炮敬土地神。再手掰一点枣面花撒在地上,然后吃下,象征来年丰收。  槐树,开淡黄色小花,结圆长条形荚实,形像金元宝,被视为吉祥物。民间栽种普遍,有吉词道“门前一棵槐,不是招金,就是进财”。“槐”字谐音“怀”字,象征拥有的意思。  石榴,因其“千房同膜,十子如一”的形象,象征多子。旧时山西南部定亲换帖后,女方送男方礼物中要有十个石榴,其中女婿吃一个,祝愿多子多福。  根据不吉利象征义,北京四合院植物栽种有许多禁忌。松树、柏树习惯在陵墓栽种,象征死者生命永存。所以,四合院内不栽种。桑树、梨树也回避不种,因为“桑”和“梨”谐音“丧”和“离”,死亡和分离大不吉利。  驱邪祈福观念除了上述的形制、种植等方面,还体现于建筑装修和附件,这将在下文集中叙述。 第一部分:汇聚传统文化观念的民宅建筑地域风俗文化见证:江南民居(1)   现在我们习惯把苏南和浙江称为江南,但历史上的江南概念要大得多,可以包括江苏、浙江、湖南、江西、福建等省或这些省的部分地区。下面借用江南的历史概念,考察江南民居中的建筑象征现象。  建房风俗江浙一带建房过程充满象征意味。《江南风俗》一书收录的建房风俗,颇具典型性,择录片断:  浙江有个地区,房主于正月初三上山择定制栋梁的高大树木。用红纸围贴在树木下部,并以香烛祭祀山神,祈求保护砍树人的安全。砍伐时,树不能直接落地,不得在山上剥树皮,严禁人跨越。接着聘请手艺高超的木匠制作栋柱,木屑、刨花不可当柴烧,要倒在河中任其漂浮。  上梁时,选择吉日良辰,一般定在“月圆”、“涨潮”的时辰,取其合家团圆、钱财涌来如潮水之意。木匠用红绸包裹的数枚银圆或铜钱定在正梁上。梁上还张贴横批“上梁大吉”、“福星高照”、“旭日东升”或“姜太公在此”等吉祥词语,两边栋柱书写“上梁欣逢黄道日;立柱巧遇紫微星”、“三阳日照平安宅;五福星临吉庆门”之类的对联。上梁时辰一到,泥水木匠爬上两边栋柱,将绳索套在正梁两端,喊道:“上梁,大吉大利!”顿时,鞭炮齐鸣,人群欢腾。工匠们边上梁,边唱《上梁歌》,唱词多为祝颂,讨口彩。如宁波地区上梁时,工匠手拿酒壶,边洒酒浇梁,边唱浇梁歌,歌词曰:  浇梁浇到青龙头, 下代子孙会翻头;  浇梁浇到青龙中, 下代子孙当总统;  浇梁浇到青龙足, 下代子孙会发迹;  团团浇转一盆花, 宁波要算第一家。  站在栋柱两边的工匠慢慢将正梁拉上柱顶,东首工匠要比西首工匠拉高一点,因东首为“青龙座”,西首为“白虎座”,青龙要高于白虎。当老师傅将正梁敲进榫口内后,将准备好的馒头、红枣、米粉捏的元宝、糖果等食品往下抛,俗称“抛梁馒头”。房主夫妇手拉红绸,在下面接食品,将食品包裹好,放在新屋正堂供桌上。左右邻居则纷纷抢食抛下的食品,认为争吃上梁食品,会大吉大利。苏州地区人们认为,馒头是发的,故称为“兴隆”,“抛梁馒头”象征房主建屋后能日日兴发,年年隆盛。  有些地区上梁后,还有泼梁仪式。房主全家人跪在祭桌前,桌上摆设祭物和木匠工具,木匠师傅边泼梁边念泼词,以贺吉利,其词曰:  福兮再福兮,此木不是非凡树,本是林中子孙树,别人拿去家中用,我今选为栋梁材,住得子孙千年盛,荣华富贵万万年。  泼梁后,房主人送红纸包给泼梁工匠,表示酬谢。当日,房主在新屋以三牲、酒菜、香烛祭谢鲁班先师,并摆上梁酒设宴招待木匠、泥水匠、帮工和亲朋好友。主人除给上梁工匠师傅红纸包外,还依序向工匠、帮工和亲友道谢,分送上梁糕,还向左邻右舍送。前来送礼道贺的亲戚朋友回家时需带回一半礼物,此俗至今还在一些农村盛行[6]。  湘西是巫蛊迷信比较盛行的地区,沈从文在其文学作品中有过详细描写。因此,建房习俗中象征性的做法较其他地区更为突出。魏挹澧在《巫楚之乡,“山鬼”故家》一文中有第一手资料介绍,选录于下,可与前述江浙建房习俗象征对照:   建房在基础稍加处理之后,先树“片”(即穿斗架)。上梁是整个仪式的高潮,梁木中最被重视者为一屋之大梁,对其倍加尊崇。选材多为同蔸簇生的杉树,砍伐时,午夜即起,在村上挑选八位“吉利人”,多为儿女双全、热心为公众服务、在村民中有较高威望者,其中常有技艺高超的木匠。砍木之先念咒语:  鲁班先生弟子在此请梁,此木生在昆仑山上,哪个见你生,地脉龙神见你生,哪个见你长,日月见你长,又不短来又不长,拿给主人好上梁,请八大金刚抬入主人房。  礼毕即砍树,树要使其倒向上坡,为吉。然后由八人抬回,号子声阵阵,浩浩荡荡,十分气派。抬回屋场(宅基地)忌讳搁在地上,而是安放在事先用红布装饰的木马上,开始画墨、砍平、刨光。次辰上梁时才砍梁口,并在梁的中部用锉刀刻一深约三分的小方孔,内放少许朱砂、茶叶、米等吉利物,然后用刻下的小方木块盖好,裹上红布,四角用铜线钉牢,梁木砍下的残渣,不得践踏或污染,要仔细搜集,倒入河里。  梁木整理好后,准备上梁。前一天请人帮打糍粑,有的捏成不大的球状,当地称“它它”,以备抛梁粑用。这天除去互相帮工的人外,全寨男女老幼都来助兴,站在新屋场及附近园地上守“梁粑”。上梁仪式开始,大家自动肃静,木匠师傅攀梯上屋,每上一级诵唱一段词,直至中柱顶端。另有两人分别从正堂两边中柱顶处抛下两匹红绸青罗,由地面人拴住梁的两端,静听木匠诵唱上梁歌,唱至“升梁”之词时,鸣响鞭炮,吹奏唢呐,帮忙上梁的人扯布提梁上屋顶,将梁搁置于堂屋两边的中柱顶。接着由木匠师傅抛糍粑,首先抛给主人,口颂:“前门踢株摇钱树,后面踢个聚宝盆”,然后再向四面八方抛糍粑,边抛边唱:“一抛东,子孙落到广寒宫;二抛南,子孙代代中状元;三抛西,子孙代代着紫衣……”东南西北抛完后,接着遍地开花,“它它”抛向四面八方[7]。  湘西民间流传着许多工匠利用巫、蛊、咒术手段,惩治或报复富户东家的故事。据说一家财主,建房后死丧不绝,四十年后,风雨毁坏了屋脊,修理时发现主梁中应置吉祥物的小方孔内,放了一块孝布。  建筑寓意明清以来,苏州地区经济迅速发展,走在中国各省的前列,首先产生了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商品经济发达,使苏州成为富商、官僚聚集之地,他们置地建宅,留下了一大批有规模的民居。 第一部分:汇聚传统文化观念的民宅建筑地域风俗文化见证:江南民居(2)   南方炎热,苏州住宅屋檐深挑,室内高敞,以利隔热通风。天井则尽量狭小,避免过多阳光射入,升高宅院温度。为满足用房需求,苏州住宅一般采用纵深式平面布局,共布置若干进,每一进设房屋三间左右,配以浅小的天井或庭院。这样,在房间数与北京四合院相等情况下,光照量却小得多。由于宽度较窄,屋内高敞,取得较好的通风效果。特别在炎热的夏天,自然风经过窄长阴凉的住宅通道,迅速降温,使居住者获得大量温度低于自然风的凉风。  较富有的宅主安排轿厅、花园和楼房。在中轴线上安排次序为:大门、轿厅、客厅、正房(或楼房)。轴线两侧安排花厅、书房、卧室和花园。所以,苏州城镇民居都具备相当规模,富庶人家更是讲究装饰,以体现身份。  建筑象征符号较集中于附件和装修。如每一进门楼上的砖雕,房身上的泥塑,门、窗、梁的木雕,各类金属建筑附件及用具的纹饰。这些雕刻装饰,象征主人的志趣爱好、人品抱负及驱邪祈福的愿望。苏州东山春在楼是一个典型例子。  春在楼集苏南建筑雕饰艺术于一身,楼体布满雕饰,因此得美名“雕花大楼”,被奉为“江南第一楼”。现为江苏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通过春在楼,可以详细了解江南民居建筑附件和建筑装修中的象征寓意。  春在楼占地五千多平方米,耗资三千七百四十一两黄金,用工二十六万多个,费时三年(1922~1925年)。建成后,共有大小房间近百间。春在楼坐西向东,沿中轴线布置影壁、门楼、前楼、中楼、后楼和观山亭。前楼和后楼两侧布置厢房,每一进设天井。  门楼外向,浮雕灵芝、牡丹、菊花、兰花、石榴、佛手等吉祥植物。古书中记载灵芝生长于东海中的仙岛上,有起死回生的功效,被看作长生不老的仙草。绘画中鹤嘴衔一株灵芝,象征长寿。灵芝还有性兴奋的药用功能。魏晋时期医学家皇甫谧曾亲自体验灵芝的药力,服用后,立即使自己沉湎于音乐与快乐中,因而,绘画中灵芝又出现在鹿嘴上,“鹿”谐音“乐”(苏州方言),鹿与灵芝象征快乐。  牡丹,花朵重瓣体大,花容艳丽,形态华贵,有花王之称。长期被宫廷引种,因而象征富贵。宋代周敦颐《爱莲说》:“自李唐来,世人甚爱牡丹……牡丹,花之富贵者也。”有人更是题诗赞曰:“落尽残红始吐芳,佳名唤作百花王,竟夸天下无双艳,独占人间第一香。”长期以来,牡丹地位崇高,被看作中国国花。牡丹花被奉为国花,与一则传说有关。清代小说《镜花缘》中写道:武则天在冬天突然想赏花,下诏令百花第二天同时开放。慑于女皇威仪,宫苑内百花果然竞相开放,飞雪之中春意盎然。唯独牡丹枝芽冷落,傲然抗命。女皇下令焚烧牡丹,逐出宫苑花圃。这则传说象征牡丹卓尔不群的高傲品格。图案中,牡丹与芙蓉画在一起,象征荣华富贵;与海棠画在一起,表示光耀门庭;与桃、松树、石头在一起,寓意“富贵长寿”;与水仙花一起,象征神仙富贵;与十个钱画在一起,叫作十全富贵。  佛手是柑橘类水果,产于福建广东一带,冬季结果。其色泽金黄,香味浓郁,形状如手指张开的纤巧玉手,使人想起大雄宝殿释迦牟尼的手势,故称“佛手”。“佛”字谐音“福”字,象征幸福。绘画中与桃、石榴一起名“三多图”,象征多福、多寿、多子。  兰花为淡紫色,姿态婀娜,香气优雅,象征美丽女子。年轻姑娘住房称“兰室”。兰花又象征高尚,《易经》中说:“二人同心,其利断金,同心之言,其臭如兰。”屈原《九章·悲回风》:“故荼荠不同田亩兮,兰茞幽而独芳。”高尚的品格使人习惯把它与梅、竹、菊放在一起,称“四君子”。  门楼内向有砖雕《八仙庆寿图》,表示吉祥。神话说在昆仑山中居住一位女神仙,俗称王母娘娘。她拥有不死之药,还掌管仙桃园。桃子三千年熟一次,届时三月三设蟠桃会宴请各路神仙,民间熟知的八仙铁拐李、汉钟离、张果老、何仙姑、蓝采和、吕洞宾、韩湘子、曹国舅那天各携宝贝赴宴庆寿。  《八仙庆寿图》下浮雕十只形态不一的鹿。鹿在方言中谐音“乐”,普通话又谐音“禄”,象征快乐和发财。再下面雕“郭子仪做寿图”。郭子仪是唐朝重臣,借回纥兵,平定安史之乱。他生有七个儿子,八个女儿,无疾而终。画面描写了子孙满堂的祝寿景象。郭子仪被看作福、禄、寿、子、乐集于一身的吉祥人物。  门楼顶端正中塑万年青,象征万年永昌。万年青下塑鳌鱼,意独占鳌头。两边一对蝙蝠,寓意鸿福齐天。再有天官赐福和恭禧发财两个天官。天官旁边是龙头鱼身塑像,寓意主人龙门跳过,事业有成。  左右两端又有浮雕“尧舜禅让”和“文王访贤”故事,分别寓意“明德”和“礼贤”。  再下面平台上有三根望柱,雕刻内容为“福、禄、寿”,寓意“三星高照”。平台栏杆上雕四只玉兔,兔子在中国传统文化中与月中嫦娥相伴,为仙界动物,有吉祥之意。  平台下端装饰“”字形挂落,象征福寿绵长。垫拱板上透雕双喜、古磬、如意,象征双喜临门,喜庆如意。五寸宕两端外葫芦图案,取葫芦多子意,象征子嗣昌盛。  门楼南侧浮雕锦鸡荷花,寓意“挥金护邻”,北侧浮雕凤穿牡丹,寓意富贵双全。两旁垂柱上端浮雕和合二仙,象征和谐合好。  门楼两侧厢楼山墙上,开八角窗,左窗上方塑和合二仙,右窗上方塑牛郎织女,寓意百年好合,终年相望。围墙上又开四扇漏窗,图案用板瓦筑“百花脊、果子脊”,寓意花开四季、多子多孙。  过门楼,到前楼。前楼屋脊东侧中央置聚宝盆,左右塑万年青。室内承重搁栅雕福禄寿三星、八仙过海、和合二仙、万年青等图,都象征吉祥。  前天井门窗用铜质钮,为钱币形图案。下槛用蝙蝠形销眼,寓意伸手有钱,脚踏福地。天井四周饰有葡萄、卷叶、绶带、挂落,寓意源远流长。  主人金锡之,东山本地人,在上海经营棉纱,获得很大成功,拥有巨额资财,但他从没进过官场。在主楼大厅梁上,雕刻古代官帽,象征自己富贵可比官家。  除此之外,春在楼还雕凤凰一百七十二只,合八十六对,谐音“百乐”;花篮一百二十只,合六十对,寓意六六顺。还有二十四孝、二十八贤等故事以及无数瑞兽祥鸟吉利图案雕于建筑各个部位。身处春在楼,脚踏铺地、门槛,手推门窗,起居行坐,触目之处,皆有象征图案。   雕刻大楼的丰富象征义,由导游陈述,则更为连贯而有趣:  看完砖雕、木雕、金雕,主要记住六句好话,第一句话是门上的钱币形拉手,“伸手有钱”;第二句话是门槛上的蝙蝠,“脚踏有福”;第三句话“抬头有寿”,就是门楼上的“蟠桃会”、“八仙庆寿”;第四句话“回头有官”,里面的官帽厅显示做官人家的气派;第五句话“出门有喜”,请看门外照壁上刻有“鸿禧”两个字;最后一句“进门有宝”就是主楼门楣中间的“聚宝盆”。这六句话内包含着“福、禄、寿、喜、财”五个字[8]。  导游词把我们引入了一个建筑象征世界。  春在楼有两个明显特征:一是布置主要涉及祈福内容,辟邪内容极少。建筑坐西向东,与风水术无关,反映主人事业成功后的自信。二是福禄寿喜财主题突出,与商人身份及目标一致。因而春在楼的象征世界是商人的精神世界。它有别于苏州城内的古典园林,古典园林的象征世界则是文人的精神世界。 第二部分:体现文化变迁的公共建筑从“意见簿”到建筑标志:华表   体现文化变迁的公共建筑  公共建筑的特征是公共性,既不属官家,也不属个人私有。由于处于公共场所,反映出官家与私人以外的第三种文化状态,折射出人类文化的一个重要侧面,其文化含义的独特性在于蕴含了一个民族的大众社会习俗、群体心理和公共文化构成。建筑文化只有包含了公共建筑文化,才能说是完整的建筑文化。  一、从“意见簿”到建筑标志:华表  元代以前,在道路口出现作为指示标志的木柱,顶部安有十字形木板,上方立木刻白鹤,远看似一朵花,汉字“花”通“华”,“表”通“标志”,故称华表。  后来华表改为石制,其作为道路指示的功能开始退化,演化成装饰性建筑附件,如卢沟桥头的华表。另一方面华表逐渐为皇家宫殿、陵墓专用,柱体周身刻有云龙纹,象征等级和地位。  民谏君奴隶制形成前有过一个部落民主政治时期,相传尧、舜、禹为了沟通与民众的对话途径,在交通要道和朝堂上树立木柱,让人在上面书写建议,称这个木柱为“谤木”,意思是发表建议的木柱,谤木象征政治民主。“谤木”是华表的前身。  天安门前后各有一对华表,华表顶端立石犼,犼性好望。天安门前一对华表的石犼面向外,寓意要帝王经常走出宫门,关心民众,不要沉湎于宫内生活,因而叫“望君出”。天安门后一对华表的石犼面向内,意思是提醒帝王不要迷恋外面世界,及早回宫处置政务,叫“望君归”。天安门前后的华表象征民众对君主的希望。  二、承载古老巫术的实践:桥  桥梁是两地的连接物,具有供行人由此及彼的交通功能。由于桥梁连接此岸与彼岸,行人过桥意味着空间转换的完成,这种现象为精神世界借用,构成特殊的意象。在精神世界,桥意味着人事转折并向美好愿望方向发展。在宗教世界,更有特殊的含义,是此世界进入彼世界的象征。  走桥习俗如农历正月十五,汉族有过桥求生育习俗,求生育妇女在这天晚上,走街串巷,凡桥必过,过桥时要用手抚摸栏杆或捡桥面上砖块,以获取生育能力。许多地方又有农历正月十六连续走过三座桥,以此避瘟神和祈求新年顺利。  宗教解释桥的象征义更多地为宗教利用,宗教界借用桥梁由此及彼的意象,象征凡俗世界进入神界的标志性界线物。走过主殿前的桥,象征洗净凡俗世界尘土,然后进入圣洁的彼岸世界。宗教总是设计神鬼两套系统,神仙系统吸引你,鬼系统吓唬你,一拉一打引诱你虔诚皈依宗教,成为精神奴隶。道教的鬼系统中有座奈何桥,守桥神灵叫“血河大将军”,两侧配有日游神和夜游神。奈何桥是进入鬼世界的第一道关卡,桥下阴森可怖,爬满了可怕的虫蛇,生前作恶太多的人将掉入桥下受惩罚。信仰者拜鬼神时,先在奈何桥前烧香焚纸,求死后神灵保佑顺利过桥。佛寺大雄宝殿前的香花桥和三世佛背面海岛观音塑壁上的仙桥,是进入神界的象征性标志。  台湾人对桥的神秘魔力迷信达到了顶峰,台南县每年举办大规模的过七星桥活动。七星桥也叫七星灯或平安桥,也有称呼为“祥龙桥”、“金龙桥”,该活动真正的全称是“七星桥解运消灾大法会”。传统做法是经过一套仪式步行过七星桥以获神佑平安。北斗七星的概念由“五斗星君”而来,即东南西北中五方斗宿,台湾人认为“星神就是文官武将的神魂”,故顶礼膜拜。七星平安桥是座木桥或铁皮桥,传统的七星桥外观是有栏平桥或拱桥,七个台阶象征七星,桥面样式按五行五方铺设画有符箓的“五色布”,为青、红、白、黑、黄,台南市鹿耳门天后宫则用全黑布,取北方玄武黑帝之意。整座七星桥缀满彩球、彩灯或宫灯、黄纸、符纸、八仙彩及写有星名的三角形“北斗七星旗”,桥顶一般不布置,隆重的则盖上五色布、七色布或大红布。  桥头设龙门作为入口,桥尾设虎门为出口,寓意除魔驱邪、纳福消厄。门前放一炭烘炉,供行人跨步,可以辟邪净身。桥头尾两柱书写对联,增强气氛,如台南市土城圣母庙七星桥的对联为:  佛圣法刀消灾厄隆祯祥合家平安  桥登心静除凶星布遐福满门吉庆  七星驱邪佑平安  法桥步上消百劫  台南县北门乡蚵寮保安宫1988年“戊辰三朝王醮”的七星桥对联为:  保我步桥赐百福  安心礼佛庆消灾  台南县北门乡永华村兴安宫1989年初“谢土”时的七星桥对联为:  兴邦国龙门桥多度众  安心神虎口架见消灾  台南县麻豆镇南势里义衡殿1988年“戊辰七朝清醮”的七星桥对联为:  金光灿烂添富贵  祥龙飞舞兆丰年  桥下正中央依北斗七星的方位排列七盏油灯(或蜡烛),斗柄朝北,灯芯朝外,长燃不熄。油灯两旁依次陈列四果、酒和小三牲,桥头熟食供神明,桥尾生食供星神。四周用布块、木板圈围,严禁闲人打扰。  香案的位置各地不同,香案上供祀庙宇主神和具有招神最高法力的“五雷号令”配合七天真君,增强神力。  祭桥或安桥的仪式,有道士、乩童、手轿、四轿主祭等多种,除了道士、“红头仔”,尚有念咒安符请神,其余都仅作绕桥和上桥仪式,主祭者过桥后表示“好星招降临,歹星走离离”,跟着就开放通行。  过桥仪式有几个步骤:  其一,烧金点香拜神明。  其二,缴费领取解厄纸。解厄纸即解运纸,象征解运者的本命元神,亦即以纸人作为“替身”。缴费统一价格有五十元和一百元两种,“自由乐捐”的“添油香”者另外自定数额。  其三,跨过烘炉过龙门。  其四,漫步过桥拜星神。循桥而上,一一点头或躬身祭拜代表星神的“北斗七星桥”。  其五,步出虎门跨烘炉。由虎门走出,再跨门前的烘炉,以求“红焰”永远旺盛。  其六,解运消灾报平安。主持解运者一面以手中法器在信徒身体前后上下擦拭、围绕,接着在厄纸上哈气,一吐往日的秽气,最后再接受代表主神的手点香增强神力。  其七,衣盖神印喝符水。解运后,接受庙中神职人员在衣服上盖主神红印,以示神明永随在侧,然后喝一杯含有香灰的符仔茶。  其八,香火过炉添香油。最后领取“符仔纸”或“香火袋”,在神坛的香炉上绕三圈,以示“过炉”符著神力,携带保平安。 第二部分:体现文化变迁的公共建筑承载古老巫术的实践:桥   1987年元旦是台南县麻豆代天府重建三十周年纪念日,这年的七星桥规模特别大,主办者别出心裁在人行桥两侧用水泥砌出陆桥,一侧供卡车通行,另一侧供轿车通行,以此吸引远客驾车前来。过桥费是:人行七星桥每位一百元,卡车过七星桥每辆二百元,轿车过七星桥每辆三百元。有采访者作了现场描述:  卡车、轿车先缴过桥费,领取装饰香火练,驱车上桥,在桥上停留片刻,接受星神庇荫。下桥后在神坛前停车,将香火练交给管理员绕炉三圈,行过炉仪式。在神坛前行了过炉仪式后,就象征香火练从此开始具有五王神力,放在车上可永保平安。  人行七星桥方面,信徒缴费后领取香火袋和所属十二生肖的解厄纸一张,如属蛇即拿蛇形纸。上桥后向诸位星君鞠躬或膜拜。十二生肖解厄纸与生肖相对,共十二张,印有生肖形,高十八厘米,宽七厘米,用竹片支撑,代表人的本命之神,相信今世的晦气厄运,可由其代为承受而消失。  走过七星桥后,在桥尾坛前接受道士的解运。道士头戴黄色道帽,身穿黄色道袍,一手拿拂尘,一手执五营旗,解运时一面挥动五营旗在信徒身体前后或所持衣物上下作法,一面口念解厄咒:“奉请天官解天厄;地官解地厄;水官解水厄;火官解火厄;四神解四时厄;五帝解五方厄;南神解本命厄;北斗解一切厄,敕!”   “敕”时,挥动拂尘绕头一圈,以扫信徒霉运,由信徒张口在解厄纸上哈气,吐光此前所有秽气,最后香火袋绕香炉三圈行过炉仪式而结束。  家喻户晓的牛郎织女故事也与桥象征相关。故事说凡间有一贫苦孤儿,以放牛为生,备受兄嫂虐待。但他勤劳忠厚。一天,貌美善织的仙女(王母娘娘的外孙女)下凡在河中洗澡,牛郎在老牛帮助下,拿走织女衣服,最后两人发生爱情。婚后男耕女织,生下一儿一女,生活十分幸福。天帝获悉大怒,将织女捉回天庭。牛郎情急之下,披上牛皮随后追去,半路被王母娘娘拦住,并用金簪将夫妻二人划在银河两边。每年七月七夜晚,银河两边由许多喜鹊搭起一座桥,供牛郎织女相会。鹊桥象征夫妻分居,相会困难。颐和园十七孔桥两岸以此故事为蓝本布置,象征天界。  桥在风水术中有特殊意义。风水术严禁住宅西北方向架设桥梁,认为桥对住宅形成冲克,会使家人怯弱或财产损失。《阳宅十书》写道:“一桥宅厅前,左右相同后亦然,不出三年并五载,家私荡尽卖田园。”相反,个别方位建桥却能招福,如南面有桥不忌,东面有桥人家平安。村镇水流入口处更要架桥,用来关锁“生气”,为全村镇风水之关键。苏州直唐朝诗人陆龟蒙的墓地,在两侧各建有小砖桥一座,这是明代根据风水先生指点增设,认为如此可改善风水,使后代荣华富贵。  三、革命没有远离传统:中山陵  中山陵位于南京紫金山南麓,是中国民主革命的伟大先驱者孙中山先生的陵墓。紫金山一带,山峦重叠,蜿蜒起伏,当年诸葛亮看后,曾赞叹道:“钟山龙盘,石城虎踞,真帝之宅。”明朝朱元璋就在南京建都,并建陵墓于紫金山麓,是为明孝陵。  1912年,孙中山辞去临时大总统,一日,约胡汉民等人出游,经过紫金山麓时,深觉气象不凡,不禁对胡汉民等人说:“待我他日辞世后,愿向国民乞此一抔土,以安置躯壳尔。”  孙中山逝世后,国民党决定,遵照孙中山遗愿在紫金山麓兴建中山陵,供世人瞻仰。  警世钟中山陵平面形似一口大钟,设计者吕彦直在他撰写的设计说明中说:“其范界略呈一大钟形。”[1]评委们对此大感兴趣,李金龙说:“……适成一大钟形,尤为有趣之结构。”[2]另一位评委凌鸿勋在评判报告中也提到这点,他写道:“且全部平面作钟形,尤有‘木铎警世’之想……”[3]吕彦直设计方案中的平面象征义成为中标的重要原因之一。孙科在向国民党二大报告关于中山陵建造筹备情况时特意介绍说,陵墓形势,鸟瞰若木铎形,中外人士之评判者,咸推此图为第一。  大钟形平面,恰好在寓意上与中山陵内容相合。孙中山先生革命生涯中始终为“唤起民众”奔走呼号,警醒世人,领导国人摆脱落后。他领导的一系列革命活动,充满了曲折,经常告诫大家:“革命尚未成功,同志仍须努力。”钟形平面象征“警钟长鸣”。  中山陵建筑的民族风格象征中华民族精神。整个建筑除墓室借鉴西洋做法外,其他如祭堂、牌坊、陵门、碑亭、华表、石狮、铜鼎等建筑都富有民族特色。中山陵建筑和孙中山先生一样,象征中华民族的精神。评委凌鸿勋把中山陵看作具有政治意义的象征物,他说:“窃以为孙中山先生之陵墓,集吾中华民族文化之表现。世界观瞻所系,将来垂之永久,为近代文化史上一大建筑物,似宜采用纯粹中华美术,方足以发扬吾民族之精神。应采用国粹之艺术,施以最新建筑之原理,恐(巩)固宏壮,兼而有之,一足以表现孙先生笃实纯粹原□(注:原文缺字)之国性,亦足以留东方建筑史上一纪念也。”[4]  中山陵许多建筑部分也具有象征义。从碑亭到祭室,花岗石石阶共二百九十级,分八段,上层由三段组成,下层由五段组成。三段象征三民主义,五段象征五权宪法。《大中华文化知识宝库》一书说石阶共三百一十二级,象征孙中山3月12日忌日(计数法不一样)。陵门设三拱门,同样象征三民主义。 第三部分:含义丰富的建筑装修及附件象征防火   相对而言,装修和建筑附件是反映生命愿望和等级较直观的部分,它不像数字、方位那样高度抽象,而是以具象的方式表达,一幅图案或一件东西背后总有故事或传说作寓意。内容集中于房主最关心的三类问题:防火、驱邪、吉祥。  一、象征防火  传统建筑都是砖木结构,失火事件频频发生,防火成为古代人考虑的首要问题。建筑许多部位出现象征性布置,希望借助神秘力量遏制火灾。  脊饰鸱即古书上所指的鹞鹰。《唐会要》中说:“汉柏梁殿灾后,越巫言海中有鱼虬,尾似鸱,激浪即降雨,遂作其像于屋上,以厌火祥。” 西汉时用作脊饰。脊饰作鸱尾激浪降雨状,象征压火。  悬鱼古建筑悬山、歇山顶的山尖部分设博风板,刻鱼形和水草图案象征水,叫“悬鱼”和“惹草”,以压火。  藻井宫殿、寺庙或重要建筑室内顶棚常装饰成井字凹进面,并绘上水草,象征水井压火。  金属构件五行说认为金能生水,建筑多用铜柱、铜泄水漕溜、铜门楣、铜铰链等金属构件,象征压火。  二、象征驱邪   古代人不能解释某些现象,陷入宗教迷信之中。他们特别畏惧鬼魂和其他神秘力量作祟,祈求平安免遭横祸成为生命中的一件大事。与人生活密切的住房,安排各种符号图案甚至建筑附件表示驱邪。   兽环即门环,相传鲁班在河边等候螺从壳中钻出,把它画下来,但螺始终紧闭不出,也无法打开,鲁班受到启发,用螺的头形做成门环寓意大门紧闭保险。后人又做成虎、螭、龟、蛇等各种形象,借其寓意镇宅辟邪。虎,《风俗通义·祀典》:“虎者阳物,百兽之长,能执搏挫锐,噬食鬼魅。”汉唐画虎于门,以镇妖邪。螭,山神兽形,若龙而黄,被奉作辟邪神物。宋祁《笔记》卷上:“会天子排正仗,吏供洞案者,设于前殿两螭之间,案上设香炉。”龟和蛇象征吉祥和保护平安。  山墙是双坡屋面房屋两侧上部墙面,呈山尖形,用以搁置檩条。用于隔火时,叫封火墙。许多地区把山墙做成金、木、水、火、土五种星形,星形的选取,按阴阳五行相生相克原理,视房屋周围环境和房屋方位而决定。取山墙星形象征驱邪祈福。  石敢当若家门正对桥梁、路口就要立一石碑,上刻“石敢当”三个字,可以禁压不祥,防止凶煞长驱直入家门作祟。除此以外,石敢当也立于沿海、山区作平浪、压风之用。  民间传说在黄帝时代,蚩尤联合南方苗民企图推翻黄帝。蚩尤有八十一个铜头铁额的兄弟凶猛无比,头角所向,玉石难存,黄帝迎战屡遭失败。一日蚩尤登泰山,自称:“天下谁敢当?”女娲遂投炼石以制其暴,上镌“泰山石敢当”。于是黄帝遍立泰山石敢当,蚩尤军队胆战心惊,望石而逃,终于兵败涿鹿。民间还传说石敢当为一人名,山东泰山人氏,他胆大勇猛,善捉妖邪。四方乡邻请其捉拿妖邪,石敢当应接不暇,遂想出石刻其名立于当冲处辟邪。  石敢当考证出自西汉黄门令史游的《急就章》,唐颜师古注释说:“敢当,所向无敌也。”又宋王象之在其书《舆地纪胜》中指出,石敢当用来“镇百鬼,压灾殃”,可使“官吏福,百姓康,风教盛,礼乐强”。石敢当制成石碑状,尺寸在《鲁班经》中有记载:高四尺八寸,宽一尺二寸,厚四寸,埋入土中八寸。上刻“石敢当”或“泰山石敢当”字样,沿海地区常有“止风”、“止煞”字样。其他也有刻“太极八卦”、兽头等图案。立石敢当必依《鲁班经》而作:  凡凿石敢当,须择冬至日后甲辰、丙辰、戊辰、庚辰、壬辰、甲寅、丙寅、戊寅、庚寅、壬寅,此十日乃龙虎日,用之吉,至除夕用生肉三片祭之,新正寅时立于门首,莫与外人见,凡有巷道来冲者,用此石敢当。  门神门神有很多,但不出驱邪、祈福两类。北京民居院门口的武将门神多为唐代名将秦琼与尉迟恭。传说唐太宗即位后,身体极差,夜间多做噩梦。常见群魔在寝殿内外抛砖扔瓦,凄厉呼叫。群臣建议让元帅秦琼与大将军尉迟恭二人每夜披甲持械守卫于宫门两旁,果然,太宗不再梦见闹鬼。太宗念秦琼、尉迟恭二将日夜辛劳,便让宫中画匠绘制二将戎装像,怒目发威,手持鞭锏,悬挂于宫门两旁。后流传民间,人们在画像两边添加一副对联 “昔为开国将;今作镇宅神”,与画像一起贴在门上,镇守宅门。  门神在台湾与灶神同列为民间祭祀的对象。门神的职责是看门护家,拒绝邪恶进门,他被画成双目怒视,左手握大刀,右手攥拳的武士形象。最早的习俗是把一块桃木放在门上作为门神,古人认为桃木能驱邪逐鬼,用桃木做剑就可以斩妖除魔,门上挂块桃木即可保全家平安,这块桃木人称“桃符”。这一信仰的产生与一则传说有关。据说上古时候,东海度朔山上有一棵巨大的桃树,蟠屈千里,桃树北边是鬼门关,阴间鬼魂都从这里出入,玉帝派神荼、郁垒两兄弟守候门前,他们身穿甲胄,一手持长矛,一手拿芦苇绳,立在桃树下审查百鬼,抓坏鬼出来喂虎,不让转世骚扰民间。人们据此用桃木板刻成两尊神像,或刻上两神名字挂在大门上以求平安,这是桃木辟邪的来历。后来为求省事,把两神直接画在门板上,再后来干脆印在纸上张贴。有的人家穷得连纸画也买不起,就在除夕晚上用一把扫帚、一根黑炭棒顶在门后,让鬼以为是秦叔宝和尉迟恭黑白二神,不敢进屋作祟。 第三部分:含义丰富的建筑装修及附件象征驱邪   门神的形象很多,还有如钟馗、穆桂英、四大天王等。台湾的保生大帝、关帝庙的门神多为太监,称为“双护太监”。衙署的门神是“朝官朝将”,朝官手捧爵、鹿、冠、簪花,武将手捧蝠蟢、马鞍,意思是加官晋爵。  与其他神相比,门神所受礼遇较差。每逢新年,户主买一张新画像,把旧的撕掉,然后贴上就算完事,所谓“旧桃换新符”,没有供品也没有鞭炮迎送。有一剧本写到门神满腹委屈地在玉帝前哭诉:  臣本是唐朝两员大将,唐王他游地狱,才把门神来当,奉旨守候在宫墙,如今为什么要到家门前去站岗?大户家的门神差使倒好受,小户家的门神爷最难当。为臣我怕那旗人抽不楞子关饷,一到年节我得替他把账搪,山东人嘴巴就在俺脸上常放,山西人的烟袋锅子他愣往脑袋上头碰,醉鬼回了家,防着他的脚踹,毛贼要剁门,可差一点儿开了我的膛。白天把我倒推出去,夜晚哪蹬在屋里,我的脊梁就靠着一道墙。未到半夜,拿我搭铺,两条板凳把门神你给支撑。更不该溺盆子放在肩膀上,又臊又臭,阴湿带冰凉,睡着睡着霎时的乱响,为臣我留神瞧两个人儿唱双簧。为臣我请旨开缺要告假,望求玉帝你那儿另选个栋梁。  说的句句属真情,令人同情陪泪。  影壁据说,厉鬼只会直线行走,为了避免厉鬼长驱直入家门,就在正对宅院大门的对面建一壁面阻挡。其实,影壁更多的是阻挡外人窥视,专制制度下防人甚于防鬼,围墙上唯一的洞门令主人感到不安,立影壁加以屏障,起到填补大门——围墙缺口的作用。因而,影壁是安全心理的外化表现。由于客人出入第一眼看到的就是这座壁面,主人十分重视装修。主要装点部位为壁心,这部分由斜置的方砖贴砌,雕刻内容多以四季花草、岁寒三友、福禄寿喜为题材,在中心花部位还常附砖匾,其上刻“吉祥”、“福禄” 、“鸿喜”、“迎祥”、“迪吉”、“戬毂”等词语象征吉利。  阿弥陀佛止煞阿弥陀佛石碑大都立在和石敢当一样的地方,用以驱邪。这里的阿弥陀佛不再是满脸笑容,而是变作满脸凶相,专门镇慑鬼魂。  兽牌兽牌用以驱逐房屋前方侵入的邪鬼。如房屋对着道路、电线杆、屋脊、山的门户要安置兽牌,放置位置可在门楣中央,也可在墙壁等处。犯煞的地方,周围一百二十里内的房子都要挂兽牌。据记载,兽牌形状为梯形,上宽八寸象征八卦;下宽六寸四分象征六十四卦;高一尺二寸象征十二时辰;两边之和二尺四寸象征二十四节气。兽牌上刻狮子或虎的头像,嘴中含七星宝剑,怒目前视。宝剑上的七星用玻璃或金属镶嵌,闪闪发光以慑邪魔。狮子口中的宝剑也象征驱邪,剑锋利,是防身杀敌武器,被道家引用为法器。葛洪在《抱朴子》中说,涉江渡海身佩宝剑,就能使蛟龙、巨鱼、水神不敢靠近。八仙之一吕洞宾的神器就是降妖宝剑。道士的降妖宝剑与普通宝剑不同,它必须经过特殊处理,据说是将怀着男婴的孕妇之血涂在剑上,然后口念符咒,在火炉中重新锻造。道士也用具有驱鬼象征义的桃木做宝剑,作法时挥舞起来,可使百鬼惊惧,四散逃离。悬挂兽牌并非儿戏,须请道士主持“开眼”,再经过读经、奏乐、送煞、挂狮头等步骤才告完成。  镜古人认为镜象征天意,自商周起,成为神器之一而陪葬。从出土的铜镜看,图案和纹饰相当丰富,有八卦、瑞兽、吉祥纹等。道士更是把镜当作重要法器随处运用,大肆渲染。传说以前黄帝铸镜十五面,采阴阳精气,取乾坤五五妙数,隐含日月明光,通晓鬼神行意,防止魑魅幻影,修整残疾苦厄。镜能反照有形之物,取其意用镜使山精鬼魅遇镜原形毕露,称照妖镜。民宅门上悬挂镜称镇煞门镜,此镜较为特殊,四周高中间低,人与物都成倒像,使厉鬼不能进屋。当人家屋脊或不祥之物正对自家大门,被认为十分不吉利,这时,家门外也要挂镜辟邪。  瓦将军房屋顶上安放瓦制的武人坐像,作持弓按矢状,称为“瓦将军”。瓦将军是东岳大帝黄飞虎,用作辟邪的来历是《三国志》:“泰山治鬼,不得治生人。”故而塑其人像安放屋顶辟邪治鬼。  镇宅平安符民宅中的厅堂、房门、厨房、谷仓常贴有黄条护宅符,写道:“凡人家宅不安,或凶神邪作怪,此符镇之大吉,或夜行带此符,诸邪不敢近。”符纸上还盖上符令,从道观中请到家中前须在神前香炉上熏过三圈香火,才能生效。也有在符纸上写与厌胜(古代方士的一种巫术,以诅咒制服人或物)有关的文字,如敕、神、斩、虎……等变体字,加上一些五行八卦类符号。后来不限于纸,也有刻写在绢、木、石等材料上,内容分类详细,针对性强。如用于镇宅的有:镇多年老宅祸患不止符、土府神煞十二年镇宅符、镇分房相克符等多达几百种,做到应有尽有,完全适应民间需求。  吉竿俗信自己的房屋对面有更高大的房屋或树木时,家运会受影响而衰微,在屋前竖一根竹竿或木杆,上悬灯笼,可以化凶为吉,故称吉竿。 第三部分:含义丰富的建筑装修及附件象征吉祥   与驱邪并列的愿望是希望吉祥降临,建筑的另一套符号图案和附件就表达房主的迎祥愿望。  脊饰先秦的脊饰主要是鸟形。古神话说,太阳每天从东到西是由一只鸟背负而运行。又说商的始祖契是母亲吞食元鸟之卵所生。还说西王母身边有三只青鸟(西王母被视作长生不老之神),《艺文类聚》:七月七日,上问东方朔。朔曰:“此西王母欲来也。”有顷,王母至,有两只青鸟如乌,挟持王母旁。鸟被看作神灵,是先秦用鸟作脊饰的原因。汉代,凤和鸟雀仍是最流行的脊饰,因为汉高祖刘邦是崇拜凤鸟的楚国人,在楚国,鸟象征生命力,是崇拜的图腾。元曲家睢景臣在讽刺作品《高祖还乡》中描写刘邦当上皇帝回到家乡时的排场,仪仗队中有一面旗帜的图案就是鸟:“匹头里几面旗舒:一面旗白胡阑套住个迎霜兔;一面旗红曲连打着毕月乌……”红曲连打着毕月乌指图案画了一个太阳中的三足乌。神话相传,远古时期天上有十个太阳,气候炎热,不堪忍受。首领尧派射技高超的后羿射落太阳,结果射落九个,太阳中的九只鸟随九个太阳坠落而死。留下一个太阳中的鸟有三只足,称三足乌,驾日车巡天,为先民视作日精而崇拜。三足乌化身为光明,象征太阳和生命力。  神话说龙生九子,它们各自的特性被转换成象征义,按其象征义被安排在建筑(包括建筑附件)相应部位。赑好负重,位石碑下;螭吻(鸱尾)性好望,厌火,位于屋脊,象征压火;蒲牢性好吼,做钟钮;狴犴威猛,形象画在牢狱门上;饕餮好饮食,立鼎盖;蚣蝮性好水,做桥柱;睚眦好杀戮,做刀环;狻猊好烟火,位于香炉;椒图性好闭,做门环。  龙为建筑装饰较早出现在春秋时的吴国,因为“吴在辰,其位龙也”。按《周易》原理吴国在龙的位置,龙在吴国人心目中被看作保护神。后范蠡建越城,“西北立龙飞翼之楼,以象天门”。 出现龙吻脊饰在金代,明清时龙吻脊饰普遍见于宫殿、陵墓、寺庙等建筑,这时龙脊饰的象征义除了厌火,还象征天、皇权、国家和吉祥。  脊饰还用板瓦叠成各种祥瑞花卉、仙人、瑞兽、暗八仙等,脊的两端多做成佛手、石榴、寿桃。翼角上装饰水浪、回纹和各种图案。这些图案各有喻意,龙凤象征福祥,松鹤象征长寿,蝙蝠象征福到,凤凰牡丹象征富贵吉祥,鲤鱼跳龙门象征仕途通畅。岔脊上布置脊兽,多为吉祥镇邪的神兽,数量视等级而定。帝王宫殿等级最高,布置十一个,分别是仙人骑凤、龙、凤、狮、天马、海马、狻猊、押鱼、獬豸、斗牛和行什(猴)。  瓦当是屋檐筒瓦顶端下垂部分,起蔽护屋檐免遭雨水侵蚀作用,瓦当装饰始于西周,图案富有象征含义。东周王城瓦当上饕餮纹具有几重象征意义:饕餮是想像中的猛兽,多用作原始祭祀礼仪的符号,象征神秘、恐怖、威吓,具有超人的威慑力量和肯定自身、保护社会、“协上下”、“承天体”的祯祥意义。神话类瓦当如龙纹瓦当图案具有吉祥象征意义。  鸟纹瓦当图案表达祈求神灵保佑的意愿,青鸟、朱雀、凤凰一类都是鸟纹的题材。  鹿纹瓦当,鹿被看作善灵之兽,可镇邪。鹿又象征长寿,葛洪《抱朴子》:“鹿寿千岁,满五百岁则其色白。”李白《梦游天姥吟留别》中诗句:“且放白鹿青崖间。”“鹿”与“禄”谐音,象征富贵,故寿星、梅花鹿和蝙蝠叫做“福禄寿三星”。  獾性机警,读音与“欢”相谐,把獾与喜鹊画在一起,表示“欢天喜地”,獾纹装饰瓦当,具有吉祥喜庆色彩。  蟾蜍象征长寿,神话说羿从西王母处得到长生不老药,其妻盗吃成仙,入月宫化作蟾蜍。民间传说五月初五可以捉到活了一万年的蟾蜍(叫肉灵芝),食后长寿,所以也有蟾蜍纹装饰瓦当。  菊花象征长寿,“菊”近音“据”,“蝈”近音“官”,画一只蝈蝈在菊花上含义是官居一品。菊花又有去邪秽的作用,《澄怀录》:“秋采甘菊花,贮以布囊,作枕用,能清头目,去邪秽。”故有菊花纹瓦当。  西汉出现文字瓦当,所用文字都属吉祥颂祷之类,如:“长乐未央”、“千秋万岁”、“延年益寿”、“与天无极”等。  佛教传入中国后,莲花图案大量出现在瓦当上,主要象征祥瑞。因佛祖端坐在莲花座上,莲花也表示对佛教的信仰。汉代以后瓦当的象征主题与上述大致相同。  铺地用砖瓦、碎石、卵石、碎瓷片、碎缸片组成各种纹样,铺地的图案一般都有象征含义。如金鱼,“鱼”与“余”谐音,金鱼象征发财富贵,把金鱼与莲花组成画面,表示“金玉同贺”。扇子,八仙之一汉钟离手中的法器,能驱妖救命。传统文化中还有多种不同用途的神扇。“扇”与“善”谐音,送给旅人,寓意“善行”。建筑铺地用扇子图案,寓意驱邪行善。蝙蝠,“蝠”谐音“福”,被看作福的象征。两只蝙蝠构成的图案寓意双倍的好运气,五只蝙蝠构成的图案表示“五福捧寿”和“五福临门”,五福指长寿、富裕、健康、好善和寿终。蝴蝶,繁衍力强,民间年画有“百蝶图”,象征子孙兴隆。蝴蝶与猫画在一起,谐音“耄耋”,耄耋为七十至九十岁年龄的称呼,猫和蝴蝶的图案象征长寿。鹤,生存年寿很长,《淮南子·说林训》:“鹤寿千岁,以极其游。”鹤因长寿,广受欢迎,组成的吉词如鹤寿、鹤龄、鹤算等等。绘画中常与松、石、龟、鹿组成画面,鹤龟一起题名“龟鹤齐龄”,鹤立松下称“松鹤长春”。鹤又象征“升迁”、“成仙”,画着两只鹤向着太阳飞的图画表示“高升”。一群口里衔着树枝向海边亭子飞去的鹤意思为“向往蓬莱仙境”。羊,《说文解字》:“羊,祥也。”羊又通“阳”,画三只羊叫做“三阳开泰”,作为岁首颂辞。  雕刻雕刻是建筑装饰手段之一,分木雕、石雕和砖雕三种,见于宫殿、寺庙、陵墓、牌坊、祠堂、门楼等建筑物的柱础、柱头、梁枋、楣罩、琴枋、雀替、擎檐撑、门、窗、罩、栏杆、抱鼓石、裙板等部位。象征驱邪祈福内容的有以人物为题材的蟠桃盛会、麻姑献寿、郭子仪上寿图、文王访贤等。有以祥禽瑞兽为题材的如龙、凤、狮子、麒麟、鹿、鹤、喜鹊、蝙蝠、松鼠、鱼等等,并组成丹凤朝阳、狮子滚绣球、五蝠捧寿、凤穿牡丹、喜鹊登梅等图案。有以植物为题材,雕刻佛手、桃、石榴、牡丹、紫藤等。有以器物为题材,如雕刻瓶寓意平安。有以绵纹为图案,广泛用于门窗、挂落、栏杆、罩,如“卐”字寓意吉祥,龟背纹象征长寿,盘长喻意福寿绵长。也有以暗八仙和佛八宝为题材,寓意求仙得道。  洞门和窗具有象征意义的洞门有宝瓶形和葫芦形。“瓶”谐音“平”,宝瓶形洞门象征平安。葫芦,八仙之一铁拐李的法器,又是传统画老寿星手中之物,葫芦繁殖力很强,结果时十分繁茂,有“子孙万代”的象征意义,葫芦被民间视为吉祥物。  窗格图案以绵纹和动植物相配合而成,如梅花和竹衬以冰裂纹,象征春天。 第四部分:政治意义在先的皇家园林上林苑赋予建筑政治意义(1)   园林既属于建筑范畴,又相对独立。园林包含的建筑因素涉及山石、水池、植物、房屋建筑及文化产品,大大多于单一的土木结构建筑物,因而园林的文化含义比房屋建筑丰富得多。皇家园林尽管吸收私家园林内容,总体上还是保留了皇家个性,以“壮丽”体现显贵地位,皇家园林和其他皇家建筑物一样,离不开政治象征的主题。  一、上林苑赋予建筑政治意义  上林苑始建于秦始皇,汉武帝扩建。据记载,上林苑范围南傍终南山,北临渭水,西至周至县界,周围二百多里,为中国历史上最大的皇家园林。上林苑瑰丽宏大,是秦汉强大的象征。秦始皇完成统一六国伟业后,继而击匈奴,逐胡人,征南越,辟桂林、象郡、南海三郡,疆土空前辽阔,中央集权坚强有力,帝国霸业世界无双。接着,西汉在开国初休养生息政策濡养下,逐渐民富国强,到汉武帝时,匈奴隐患消除,诸侯力量削弱,思想文化统一于儒术,再度出现四海归一的强盛局面。强大的政治、经济、军事、思想文化大一统局面培育了秦汉帝王的雄阔视野和自信心,也造就了上林苑的宏大气魄与瑰丽。  君假神威由天人感应观念支配,模仿天象布置园林,象征凡俗帝王的神圣与权威,达到挟天神而令天下的目的。《三辅黄图》关于秦始皇记载说:  二十七年,作信宫渭南,已而更命信宫为极庙,象天极。……因北陵营殿,端门四达,以制紫宫,象帝居。引渭水贯都,以象天汉;东西八百里,南北四百里,离宫别馆,相望联属,木衣绨绣,土被朱紫。  还有宫门高二十五丈,取名阊阖,象征天门(与吴国都城苏州阊门相同)。  古人观察天象发现,农历十月初,天上帝星通过阁道星,渡过银河到达象征离宫的星座营室。为此,秦始皇命人在咸阳宫南面的渭水上架设复道,在渭水南岸建阿房宫,使咸阳宫与阿房宫通过复道相连接。咸阳宫象征天上帝宫,阿房宫象征天上离宫,复道象征天上银河。  古人对天象的热情持续不减,到汉代,人们已经在星空中找到了与人间阁道、明堂、帝宫、咸池、天街、天苑、离宫等等建筑相应的星座位置。反过来,星空图案更大程度的影响建筑,甚至被奉为唯一依据。东汉文学家、史学家班固在《西都赋》中说西汉皇家建筑:“其宫室也,体象乎天地,经纬乎阴阳,据坤灵之正位,仿太紫之圆方。”他又写道,上林苑昆明池:“左牵牛而右织女,似天汉之无涯。” 把昆明池象征为天上银河,反映汉代上林苑承继秦代模仿天象的建筑手法继续发展。上林苑建筑模仿天象,为世俗帝王头上增加了令人畏惧的光环——拥有超自然力量,对心存原始宗教意识的子民——敬畏超自然力量,产生极有效的控制作用,使帝王能挟神灵而令天下。这种带有神秘色彩的控制力量对信仰者具有难以言喻的魔力(magic),比普通行政控制力量要有效得多。这也就是皇家建筑热衷于模仿天象的重要原因。  帝国象征建筑规模宏大,空前绝后,象征大一统的国威、君威。秦始皇统一全国,疆土空前辽阔,权威达到巅峰,各种建筑都以宏大反映帝国的气魄。已出土的兵马俑以实物证明秦帝国的大气与威严。秦灭六国后,在咸阳北坂上复制六国宫殿,环列秦宫四周,象征征服者的绝对权威和被征服者臣服和侍卫秦国的卑微。  上林苑同样以令人咋舌、难以想像的规模象征泱泱大国风度,以雄伟壮丽的建筑衬托铁血帝国的威严。据《关中记》记载:“上林苑门十二,中有苑三十六,宫十三,观三十五。”而且各宫苑又自成一组独立建筑群,规模同样令人吃惊。如《三辅黄图》说阿房宫“规恢三百里,离宫别馆,弥山跨谷”。又说:“阿房前殿,东西五十步,南北五十丈,上可坐万人,下可建五丈旗。”唐著名诗人杜牧在《阿房宫赋》中,对阿房宫之大更是极尽描写之所能:  覆压三百余里,隔离天日。骊山北构而西折,直走咸阳。二川溶溶,流入宫墙。五步一楼,十步一阁……盘盘焉,焉,蜂房水涡,矗不知乎几千万落。长桥卧波,未云何龙?复道行空,不霁何虹?高低冥迷,不知西东……一日之内,一宫之间,而气候不齐。  其中“隔离天日”、“不知西东”、“一日之内,一宫之间,而气候不齐”诸语把“大”的形容词用到了极致。长期以来我们把这种描写当作文学夸张,不予置信。但是,兵马俑出土展现的场景,不得不使我们认真地重新考虑《阿房宫赋》对阿房宫规模记载的真实性,也许杜牧是对的。 秦汉以大象征国威、君威,对这点有力的诠释是西汉初萧何与刘邦的一段对话:高祖七年,“萧何治未央宫,立东阙、北阙、前殿、武库、大仓。上见其壮丽,甚怒,谓何曰: ‘天下匈匈,劳苦数岁,成败未可知,是何治宫室过度也?’何曰:‘……且夫天子以四海为家,非令壮丽,亡以重威,且亡令后世有以加也’”。 第四部分:政治意义在先的皇家园林上林苑赋予建筑政治意义(2)   汉高祖被说服了,上林苑在秦朝基础上继续扩建。未央宫仅是上林苑中一处建筑,实际上和阿房宫一样,是一组建筑群,内有宣室、麒麟、金华、承明、武台、钩弋等殿。另殿阁三十有二,如寿成、万岁、广明、椒房、清凉、永延、玉堂、寿安、平就、宣德、东明、飞雨、凤凰、通光、曲台、白虎殿等。《西京杂记》更是说未央宫有台殿四十三,其三十二在外,十一在后宫。  汉武帝时建造的建章宫同样规模宏大,它紧邻未央宫,周围三十里,有宫殿建筑二十多座。宫北部为太液池,池中堆叠蓬莱、方壶、瀛洲三岛,象征东海三神山。太液池面积不小,班固的《西都赋》描写道:“前唐中而后太液,览沧海之汤汤。扬波涛于碣石;激神岳之嶈嶈,滥瀛洲与方壶,蓬莱起乎中央。”  上林苑中的水,也反映园林的宏大。司马相如在《上林赋》中描写道:  且夫齐、楚之事又乌足道乎?君未睹夫巨丽也。 独不闻天子之上林乎? 左苍梧,右西极,丹水更其南,紫渊径其北;终始灞、,出入泾、渭,酆、镐、潦、,纡馀委蛇,经营乎其内。荡荡乎八川分流,相背而异态;东西南北,驰骛往来。出乎椒丘之阙,行乎洲淤之浦,经乎桂林之中,过乎泱漭之野。汨乎混流,顺阿而下,赴隘之口。  司马相如大赋的洋洋洒洒和极力铺陈夸张早为人知,然而上林苑确实是大,令人意外的是竟有八条河流确确实实在园内穿越,水风景千姿百态:这里水流湍急,那儿水池深阔,各条河流水势浩荡,奔流周围四十里的昆明池而去。一园之内拥有包括关中大河渭水在内的八条河流和水势浩浩荡荡的昆明池、太液池,怎能说上林苑不是一个“大”字!   如果说巍峨重叠的建筑群给人以壮美感受,奔腾恣肆的水势给人以生命脉动的视野,那么,汉武帝的狩猎场面则让人体味到上林苑的另一种象征义:君威——对无数生灵(狩猎人和猎杀对象)的恣意驱使和猎杀。司马相如在《上林赋》中对上林苑狩猎场面作这样描写:以泰山作望楼;追杀猎物时的车骑声如响雷滚动,震天动地;参加狩猎的兵卒多如密布天空的云和降下的雨滴;追赶猎物的队伍消失在看不到尽头的天边;最后,被步卒骑兵踏死的禽兽、走投无路疲惫不堪的禽兽,还有惊恐而不能站立的禽兽,纵横交错满山遍野,“填坑满谷”!把残杀生命当作游乐,就像古罗马皇帝观看角斗士互相残杀一样。对生命生杀大权的掌握,就是“威严”的最高象征。  上林苑中水之长、地之广、狩猎人之多、歌舞场面之巨,象征帝国的强盛和帝王的威严。  求仙通神权力的魅力使帝王惧怕死亡,希冀长生不老,永坐王位。秦始皇听信东海之中有三座神山,上有长生不老之药传说,他求仙心切,多次派人甚至亲临东海寻觅仙踪,回都后引渭水为池,池中堆叠三座岛,象征东海蓬莱、瀛洲、方丈三神山。从此,“一池三岛”成为中国造园史上的一种经典模式,苏州拙政园、北京颐和园、承德避暑山庄都有重现,象征求仙。  神仙居住天上,古人建高台以通神明。建台通神明可以上溯至夏商以远。上林苑以挖池之土建造许多台,供眺望游观之用,其中一部分则用作通神。通神的台特别高大,如汉武帝时建造的神明台高五十丈,台上建有九间房屋,居住上百个道士。后来,为了改善与神仙接触的条件,用木材搭建高楼。做法是用横木逐层向上堆叠,叫“井干楼”,目的是请神仙入住。《长安志》记载上林苑中井干楼“积木为楼,高五十余丈”,名“凉风台”,位于建章宫北面。井干楼是土台向木结构楼转变的中间过渡形式。从建筑功能看,楼高爽敞亮,更适合人居,东汉以后,通神的井干楼逐步发展为人居的楼阁建筑。由于楼从通神建筑转变而来,楼多被用作与神发生关系的宗教寺院,所谓“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说明寺庙多楼台,绝非偶然。按此推论,最初用作人居的楼阁同样蕴含着主人邀神仙同住的通神目的,所以,能住楼阁的人非贵即富,或者是宗教信仰人士。楼阁过了很长时间普及为寻常百姓民居,漫长的时间逐渐使通神的象征义从人们头脑中消失。 第四部分:政治意义在先的皇家园林颐和园   颐和园位于北京西北郊,金朝皇帝完颜亮最早在该地建行宫。后元朝扩建成寺庙园林。清乾隆十五年(1750年)为母亲六十诞辰祝寿,动工修建清漪园,1761年完成。第二次鸦片战争,英法联军将清漪园尽数毁坏。光绪十四年(1888年),慈禧太后挪用海军军费完成重建工作,以“颐养太和”,改名“颐和园”。1900年,八国联军入京,将颐和园大肆毁坏,慈禧太后从西安返回北京后,下令修复。  外强压境,社会动荡。慈禧经历英法联军和八国联军两次洗劫,自觉力单难抗,日渐心灰意懒,特别是西安逃亡归来,更转向求助神灵保佑,颐养天年。通过今天颐和园的布置,可以窥见慈禧晚年的精神状态。  拜神求寿颐和园由宫廷区、万寿山和昆明湖三部分组成。宫廷区以仁寿殿为中心。慈禧求寿心切,将“勤政殿”改名为“仁寿殿”,为帝后听政的地方。皇座后屏风刻有二百二十六个不同写法的寿字,殿内有一外形为九只仙桃的熏炉,表面刻有九只蝙蝠,桃象征“长寿”,蝙蝠谐音“福”字,九为极数,帝王专用数,合起来象征“福寿无疆”。  仁寿殿前露台上,铜凤在中,铜龙在旁,象征慈禧权高于皇帝。慈禧居仁寿殿后的乐寿堂,堂内绣品“百鸟朝凤”象征慈禧太后这位女性掌权者的神圣地位。  万寿山主要蕴含求神拜佛的多神教信仰主题。万寿山高五十八米五九,面南,中间沿中轴线而上,有云辉玉宇坊、排云门、排云殿、德辉殿、佛香阁、智慧海等建筑。 逐渐上升的建筑使人联想到天国。从题名看,佛道并列,象征天上仙界。“云辉玉宇坊”,“玉宇”是传说中神仙的住所。“排云殿”、“排云门”中的“排云”,语出晋郭璞《游仙诗》:“神仙排云出,但见金银台。”排云门广场置十二块太湖石,象征古人把周天划分为十二个天区,暗喻万寿山是宇宙中心。“佛香阁”为八面三层四重檐楼阁,高四十一米,建于二十一米高的石台上,成为万寿山最高点,象征须弥山顶(佛祖所在地,佛教神山)。佛香阁内供奉阿弥陀佛,阿弥陀佛为西方极乐世界教主,接引念佛人前往“西方净土”。供奉阿弥陀佛表明慈禧对神界永生的向往。智慧海建筑全用砖石,无一木梁,以“无梁”谐音“无量”(阿弥陀佛有十三个名号,如无量寿佛、无量光佛、智慧光佛等等)。“智慧海”名称和“无梁殿”谐音“无量”,都表示虔诚供奉阿弥陀佛的意思,慈禧希望能获接引,前往西方极乐世界。  万寿山后山中央部位建大型佛寺须弥灵境,北半部为汉式建筑,有配殿、大雄宝殿等。南部为藏汉混合式建筑,有香严宗印之阁、四大部洲殿、八小部洲殿、日殿、月殿、四色塔,体现藏传佛教建筑特色。四大部洲殿名引用佛语,佛教称须弥山坐落于四方咸海之中,咸海中有四洲。后山这些建筑象征日、月、四洲环绕须弥山。  下至万寿山后麓,有一条“苏州河”,岸边设商业买卖街,全长二百七十米,象征凡间尘世。“苏州河”与象征须弥山的万寿山构成一幅天上人间、似幻似真的象征画卷。暗合佛道“虚空”二字真义。  从植物看,万寿山前松柏成林,象征“长寿”、“永久”。  “昆明湖”模仿杭州西湖,筑两堤把湖面分成三部分,即堤东大湖、堤西养水湖和西湖。受一池三岛建园传统影响,三湖中设三岛,象征东海三神山。   “十七孔桥”宽八米,长一百五十米,连接东堤与南湖岛。桥两头分别为“铜牛”和“耕织图”,整个布局以神话牛郎织女为蓝本,铜牛和耕织图象征牛郎和织女,十七孔桥象征鹊桥,昆明湖象征天河。耕织图为石刻,嵌于十七孔桥北端延赏斋壁上。附近是一组建筑群,蚕神庙供奉蚕神,织染局从事养蚕、缫丝、织染锦缎。空闲之地,遍种桑树,象征帝王重视农桑。 第四部分:政治意义在先的皇家园林象征大一统的承德避暑山庄(1)   承德避暑山庄始建于清康熙四十二年(1703年),建成于乾隆五十五年(1790年),历时八十七年,是清代皇帝夏日避暑和处理政务的场所,为我国著名的古代帝王宫苑,也是我国现存最大的园林,占地面积五百六十四万平方米。  避暑山庄包括宫殿区、苑林区。苑林区内安排湖景区、平原景区、山景区,湖景区浓郁的江南情调、平原景区的塞外景观和山景区的北方名山身影象征疆土。宫墙周长约二十里,采用有雉堞(女墙)的城墙形式,象征长城。园外东部和北部的外八庙各具汉、藏、蒙、维等民族建筑风格,与山庄内建筑意蕴呼应,象征清王朝对多民族国家的统治。因此,承德避暑山庄和外八庙建筑蕴含的政治象征义大大高于一般行宫的游憩意义。乾隆在《避暑山庄百韵诗》序中写道:“我皇祖建此山庄于塞外,非为一己之豫游,盖贻万世之缔构也。”可见,避暑山庄和外八庙建筑象征清统治者的国家观念。通过建筑,可以看到这种国家观念主要有两个方面:一是以满族为多民族国家的核心,居最高统治地位,推动多民族和睦共存的大一统局面形成;二是积极吸收汉族文化,在保持满族文化相对独立的前提下,利用汉族文化维持国家政治正常运行。这两点贯穿了整个清朝统治时期。承德避暑山庄和外八庙以建筑象征的形式忠实记录了这两点政治内涵,因而具有不同于其他皇家园林的历史价值。  象征维护国家统一和满族的最高统治地位山庄的宫殿区制式为缩小的紫禁城,坐北向南,以万岁照房为界,分前朝和寝宫两部分。皇帝在前朝处理朝政,举行庆典,接见王公大臣、少数民族政教首领及外国使臣。正宫有一条中轴线,全部建筑分九进安排,象征帝王“居中”、“至高”的尊贵地位。  山庄正门名“丽正门”,为正宫中轴线的起点。位置正南居中,属后天八卦离位。《周易·说卦》:“离为火,为日。”又:“离也者,明也。万物皆相见,南方之卦也。圣人南面而听天下,向明而治,盖取诸此也。”其意与北京城正阳门相同,象征光明正大,元朝时北京城南中门就叫丽正门。“丽正门”三字用满、藏、汉、维、蒙五种文字镌刻,象征全国各民族和睦相处,祖国统一。  丽正门后是午门,康熙、乾隆曾在那里多次检阅侍卫的步射技巧,所以又称作“阅射门”。门厅墙壁上镶嵌着乾隆的三首阅射诗和一首策马诗,记述了乾隆十二岁时在此练射,二十箭中九箭的情景。“阅射门”象征帝王肯定“骑射”对创建和巩固清王朝的重要作用,弘扬满族以“骑射”为主要内容的“尚武”精神。  平原区主要是草地和树林。区内建有不同规格的蒙古包二十多座,其中最大的一座直径七丈二尺,是皇帝临时办公的地方,乾隆经常在此召见少数民族使节,象征团结蒙古和各民族。  从康熙到乾隆这段时间内,是边疆多事之秋。蒙古准噶尔部势力在噶尔丹率领下,一直到达天山南路,并自称可汗,向康熙提出北方统治权的要求。乾隆时期,居住在新疆天山南路的维吾尔族发生大和卓、小和卓叛乱。针对边疆问题,康熙、雍正和乾隆采取武攻文治张弛兼用的办法,康熙先后两次在乌兰布通和昭莫多打败噶尔丹,平定叛乱。乾隆也派兵镇压了大和卓、小和卓叛乱,同时,重视与各民族修好关系,和睦共处。外八庙建筑特别体现了“文治”策略的象征义。  “溥仁寺”。建于康熙五十二年(1713年),是唯一现存的康熙时期兴建的寺庙。建庙前不久,清政府平定了噶尔丹的叛乱,又逢康熙的六十寿辰临近之际,“众蒙古部落,咸圣阙廷,奉行朝贺,不谋同辞,具疏陈恳,愿建刹宇,为朕祝厘”,康熙以此为由,兴建溥仁寺。寺庙寓意施仁政于远荒,取名“溥仁”。溥仁寺的兴建,象征康熙皇帝对巩固边疆的高度重视,反映出康熙加强对厄鲁特、喀尔喀等蒙古地区的行政管理和中央政府与蒙古各部联系的考虑。同时建造的还有“溥善寺”。  “普宁寺”。俗称“大佛寺”,寺名象征“普天之下永远安宁”。建筑前部依汉传佛教传统的“伽蓝七堂”方式布置,主殿大雄宝殿内供奉三世佛。后半部建在九米多高的台基上,模仿西藏的三摩耶庙,以大乘之阁为中心,按“须弥山”和“九山八海”的格局构筑,具有鲜明的藏族建筑特点。主建筑大乘之阁高三十六米七五,外观正面六层重檐,阁内的千眼千手观音菩萨立像高二十二米二三,用松、柏、榆、杉、椴五种木材雕成,是我国现存最大的木雕像之一,具有汉族建筑风格。普宁寺融会汉、藏建筑风格,又兼容汉、藏两地对佛教的不同理解,象征了民族大融合、普天之下同享安宁的愿望。  “普佑寺”。建于乾隆二十五年(1760年),为庆贺乾隆皇帝五十大寿、皇太后七十大寿和清军平定西北边疆叛乱而建。普佑寺为经学院,分为显宗、密宗、医学、历算四大部,反映乾隆对宗教和文化的重视,并借此保佑天下太平。  “安远庙”。仿新疆伊犁固尔扎庙而建,俗称“伊犁庙”。乾隆二十二年(1757年),阿睦尔撒纳叛乱,达什达瓦率部投归清政府,乾隆皇帝为了安抚达什达瓦部落,将他们迁徙到承德定居,并在驻地山冈上建安远庙。安远庙落成后,不仅成为达什达瓦部众进行宗教活动的场所,也是清王朝用来举行民族事务的场所,象征安抚远方各民族,巩固北部边防,维护国家统一。  “普乐寺”。建筑布局分前后两部分,前部由山门至宗印殿为汉族寺庙的传统形式。后部为坛城,城墙三重,第二层墙上四角和四面正中各置琉璃喇嘛塔一座,体现藏族建筑风格。主体建筑“旭光阁”,重檐圆顶,与北京天坛祈年殿相仿。阁内须弥座上置大型曼陀罗模型,曼陀罗上供双身立姿铜质“欢喜佛”像。欢喜佛原为印度古代传说中的神,佛教密宗沿用,在藏传佛教中为密宗本尊神,即佛教中“欲天”、“爱神”,塑像呈男女裸身相抱之状。男像正面对磬锤峰,表示“智慧”,女像遥对永佑寺舍利塔,表示“禅定”,此是佛教密宗最高修炼形式。整个建筑充分反映多民族建筑融会风格,融会的建筑风格与欢喜佛像象征“普天同乐”。  “普陀宗乘之庙”。“普陀宗乘”是藏语“布达拉”的汉译,建筑仿西藏布达拉宫而建,有“小布达拉宫”美誉。普陀宗乘之庙的建筑风格象征清王朝对藏民族的重视。普陀宗乘之庙位于山庄外面,与其他庙宇成拱卫山庄之势,象征臣服清的统治。此庙落成时,从伏尔加河流域率众返回祖国的土尔扈特部首领渥巴锡,来承德朝见乾隆皇帝,为此乾隆皇帝亲笔御书《土尔扈特全部归顺记》和《优恤土尔扈特部众记》,刻巨石立碑于庙内。象征四海来归、天下统一的强盛局面。 第四部分:政治意义在先的皇家园林象征大一统的承德避暑山庄(2)   “殊像寺”。乾隆二十六年(1761年),乾隆帝同他母亲钮钴禄氏去山西五台山朝拜进香,五台山是文殊菩萨的道场,专门供奉文殊菩萨。佛教称文殊菩萨“智慧”、“辩才”第一,塑像骑狮子,手持宝剑,暗喻智慧即力量,智慧如利剑如猛兽,无往而不胜。文殊菩萨含有的寓意引起一向重视文治的乾隆注意,回到北京后特在香山静宜园仿五台山殊像寺建“宝相寺”。接着又在乾隆三十九年(1774年)夏季于避暑山庄普陀宗乘之庙西建造殊像寺。殊像寺象征乾隆以“文治”替代“武攻”的治国方略,反映满族统治者从马背攻城略地的匹夫之勇到重视先进文化治国的转变。  “须弥福寿之庙”。“须弥福寿”是藏语“扎什伦布”的汉译,因建筑仿西藏日喀则扎什伦布寺而得名。乾隆四十五年(1780年),六世班禅长途跋涉两万余里,从日喀则来到承德,庆祝乾隆七十寿辰,乾隆皇帝对此极为重视,认为这是清王朝“吉祥盛世”的象征,命仿六世班禅居住的扎什伦布寺建造此庙。  象征积极吸收汉族文化接受和利用汉族文化是满族一入关就采用的方针,并延续到清末。用人方面从吴三桂、洪承畴到曾国藩、李鸿章,汉族官员在稳固清政权方面起到了不可取代的作用,这是清统治者的明智之处。康熙、乾隆不但没有丝毫削弱尊重汉族文化的既往方针,而且随着时间推移,包括他们自己在内的满族,汉化程度愈来愈深,康熙三十六景和乾隆三十六景的布置及题名、题词充分说明了他们的汉学修养已达到了相当水平。从另一个角度而言,康熙、乾隆之喜欢舞文弄墨,到处题词,恐怕不是单纯为了炫耀学识,而是象征尊重汉文化的态度和多民族融合的方针,这与“我皇祖建此山庄于塞外,非为一己之豫游,盖贻万世之缔构也”的建园初衷是一致的。避暑山庄建筑的汉族风格象征清朝统治者对汉文化的认同和吸收。  “水芳岩秀”,建筑面阔七间,进深两间,坐落于山石水景边。因山庄内泉水甘甜绵软,康熙有诗赞曰“岩秀原增寿,水芳可谢医”,更有对联描绘其环境优美:“自有山川开北极;天然风景胜西湖。”康熙曾选作寝宫。  “曲水荷香”,按王羲之《兰亭序》意境建造,重设兰亭雅事场景,附庸风雅。康熙诗云:“兰亭曲水也虚名,空设流觞金玉羹。”  “香远益清”,康熙说此处“出水涟漪,香远益清,不染偏奇”,引用周敦颐《爱莲说》文意题名“香远益清”。乾隆也题诗赞道:“春光六月天,照影濯清涟。逸韵风前别,生香雨后鲜。”  “水流云在亭”,取杜甫《江亭》中“水流心不竞,云在意俱迟”诗意。康熙为亭题字:“雨后云峰澄,水流远自凝。岸花催短鬓,高年寸寸增。”感慨年华流逝。  “芝径云堤”,长堤把湖面分成左右两半,自然天成。相传,康熙初来此赏景时,跑来一只梅花鹿,嘴里衔着一株三茎三头的大灵芝,跑到康熙皇帝面前哞哞鸣叫,并围着他转了三圈才离去。民间向来把梅花鹿看作瑞兽,灵芝是仙草,康熙当即命人按灵芝形状修建长堤。此传说象征康熙是圣人下凡。  “沧浪屿”,仿苏州沧浪亭意境而建,园内有康熙题名的“双松书屋”。  “澹泊敬诚殿”,意取诸葛亮“非澹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殿面阔七间,为举行重大节日庆典活动之所。该殿康熙年间建成,乾隆遵从祖父康熙淡泊名利的祖训,放弃扩建改造,并名“澹泊敬诚”。殿内收藏古今图书一万余册。  “宁静斋”,依山构建三间建筑,远山近水,环境幽静,为清帝读书之所。象征淡泊宁静,无为而治。  “烟雨楼”,仿浙江嘉兴烟雨楼而建,乾隆御书“烟雨楼”匾额。一天,乾隆登楼观雨,即兴赋诗一首:“最宜雨态烟容处,无碍天高地广文。却胜南巡凭赏者,平湖风递芍荷芬。”  除上面提到的几处景点外,在康熙三十六景中,还有如烟波致爽、梨花伴月、风泉清听、濠濮间想、水流云在等,在乾隆三十六景中还有冷香亭、采菱渡、澄观斋、玉琴轩、临芳墅、知鱼矶等题名和布置都能做到风雅有致,有的深得汉文化之堂奥,竟无丝毫马背民族粗俗之气。当然,这些题名许多脱胎于江南园林,或出自于御用文人,不一定出自康熙、乾隆之口,但作为满族帝王能在汉文化环境中过消夏生活,或不时题对联点景、补白、寓意,感悟汉文化的精神,说明他们已经是汉文化的部分接受者了。至于前述“阅射门”象征帝王肯定“骑射”对创建和巩固清王朝的重要作用,弘扬满族以“骑射”为主要内容的“尚武”精神,这是清朝统治者的另一方面态度,即保持满族文化独立性,以保证满族的统治权。一直到1910年“皇族内阁”成立,“满族为体、汉族为用”的态度仍然没有改变。两种政治态度和治国策略,表明了清朝统治者的复杂心态。 =TXT版本编辑制作TurboZV,更新消息请访问www.turbozv.com =
中国建筑园林文化象征 》研究---理论研究---中国建筑风水文化网 | 中国建筑风水文化专家委... 中国建筑 解读开幕式中的亚洲文化象征 中国忠义文化的象征 关羽 中国忠义文化的象征 关羽 美国文化五大象征及由来 植物文化在园林中的应用 揭秘老北京城玄秘风水布局---城市规划---中国建筑风水文化网 | 中国建筑风水文化专家委... 揭秘老北京城玄秘风水布局1-城市规划---中国建筑风水文化网 | 中国建筑风水文化专家委... 揭秘老北京城玄秘风水布局-----中国建筑风水文化网 | 中国建筑风水文化专家委... 《周易》之《杂卦传》研究---理论研究---中国建筑风水文化网 | 中国建筑风水文化专家委... 帛书《周易》卦序申议---理论研究---中国建筑风水文化网 | 中国建筑风水文化专家委员会 徽州民俗风水大籍---民俗择日---中国建筑风水文化网 | 中国建筑风水文化专家委员会 中国悠久历史和灿烂文化的象征 吟咏神兽獬豸(上):中国传统法律文化的象征 吟咏神兽獬豸(上):中国传统法律文化的象征 玉白菜吉祥物象征寓意摆放 亨九缘吉祥文化 中国建筑:中国建筑概况 中国建筑文化中心建筑风水文化专家委员会名单.委员会章程 -新闻回顾 千年学府岳麓书院:湖湘文化的摇篮和象征 图解中国建筑 百年中国图书馆建筑文化简述_历史建筑_理论精粹_中国建筑艺术网[aaart.com.cn]... 百年中国图书馆建筑文化简述_历史建筑_理论精粹_中国建筑艺术网[aaart.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