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路与健康:快速走路健身为什么要躲开早晨?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4/23 21:39:29
最佳时间,放心走
快速走路健身对时间虽然没有严格的要求,但是也不能随意乱走,人们要有一个科学的快速走路时间概念,把整块时间最好选择在这个时间段内快速走路健身,健身效果才好。
9:00~11:00。这个时间段,太阳升起,植物的光合作用已经全面开始,绿色植物向外源源不断地输送着新鲜氧气,阳气升腾,鸟语花香,视物清楚,人经过进食丰富的早餐,补充适量的水以后,人体内脏各器官已经转入正常工作,正适合人们户外快速走路运动。唐代名医孙思邈认为,上午神仙逍遥游千步,换得百年仙骨不足奇。例如,著名科学家爱因斯坦是科学领域的泰斗,为探索新知识,他每天要在实验室里工作16个小时以上,为了保证敏捷的思维和充足的体力,他给自己制定了一个快速走路健身时间表,10:00~11:00快速走路,雷打不动。正是由于这个健身时间表,保证他有充沛的体力和脑力进行科学研究。
15:00~21:00。丰富的午餐给人体足够的营养和热量,特别是经过30分钟的午休以后,人体的精神开始旺盛起来。
传统中医认为,15:00~21:00,是人体阳气最充足的时间,身体功能会出现最大值,大脑细胞处于最活跃的状态,反应灵敏,思维活跃,大气中氧气含量相对较高,最适合外出快速走路健身。例如,著名旅游家、探险家徐霞客是真正的快速走路健身专家,他走万里路,读万卷书,写万千字,从不疲倦,写出了千古不朽的《徐霞客游记》,给人以深刻的启迪。人们研究徐霞客快速走路的特点,发现了一个秘密,虽然他一生中都在山川河流中快速行走,但是徐霞客不是盲目地走,更不是24小时不停地走,而是非常讲究时间安排,每天把快速走路的时间安排在下午3点以后,保证了充沛的体力,保证了快速走路效果。
为了达到快速走路健身的效果,科学确定时间很重要,不要脑子一热,不考虑时间和身体因素,大强度、长时间、无节制地走路,这样会事与愿违,得不偿失。
不宜时间,莫逞能
早晨和炎热的中午都不是走路的适宜时间,要尽量避开这两个时间段。那么,快速走路健身为什么要躲避早晨呢?这与人的身体结构和生理特点有密切关系。
(1)容易突发心脑血管疾病。因为人经过一夜的睡眠,血流速度减缓,血液粘稠度很大,血管的压力增大,对患有心脑血管疾病的人来说,是最危险的时间。这段时间外出快速走路健身,心脏负荷增大,肾脏、肺等器官的负荷也随之增大,特别容易发生心梗、脑溢血和心脏早搏,危害身体健康。例如,某单位马主任在一次体检中检查出“三高”,医生建议马主任每天快速走路30分钟。马主任接受医生的建议,第2天早上5点,天还没有亮就爬起来外出快速走路,速度很快(每分钟140步以上),才走了2里地,就感到心慌、恶心、头疼、出虚汗、双腿发软,咬牙坚持着继续走,眼前一黑,摔倒在路边,被路人送进医院,经过抢救虽然没有生命危险了,但是却因脑出血严重,落下了偏瘫,失去了工作能力。医生告诉他发病的原因,与早上起早快速走路有直接的关系。马主任十分后悔,恨自己不懂保健常识,盲目起早外出快速走路健身。
(2)容易损伤骨骼和关节。早晨人体各关节比较僵直,润滑度不高,肌肉、筋、韧带还处于放松状态,急着外出快速走路健身,容易造成损伤。所以早上9点前,最好不宜进行快速走路健身。
(3)能见度不好,容易发生意外。早晨有时有雾气,冬天天亮的也晚,如果一个人起得很早,到外面快速走路健身,容易发生意外伤害。例如,前不久的一个早上,某单位许书记早晨5点就出门快速走路健身了,由于他的视力不好,听力也不怎么好,在一条马路的拐弯处,没有及早发现一辆飞驰而来的机动车,被撞成重伤,从此再也站不起来了。
那么,快速走路健身为什么要躲避炎热的中午呢?夏天,中午的阳光很炽热,紫外线照射也很强,要预防中暑的发生。
人体正常温度是37摄氏度左右,在这个温度下,人体的热平衡系统正常运转。在夏天烈日炎炎的中午,如果长时间在外快速走路,保护措施不利,体内水分消耗严重,热量增多,且又不易发散出来,就会把体内的热平衡系统破坏,从而导致头晕、心跳加快、满脸通红、出汗少、小便少、食欲不佳,严重时会出现抽筋、烦躁不安、昏迷,直至生命危险。例如,某公司会计长期坐着办公患上了静脉曲张,医生建议她多走路。她上有老,下有小,早晚都没有一点时间,于是只能利用中午的时间外出快走健身。一天中午,她顶着烈日,冒着高温酷暑在单位门口的便道上快速走路,半个小时后,感到头晕、心跳加快、恶心、呕吐、双腿发软,眼前一黑,身子一歪,倒在马路边上了。路人看见她呼吸微弱,心跳基本消失,赶快把她抬到阴凉、通风的地方,进行紧急抢救,人工呼吸20分钟后,终于使她苏醒过来。随后赶来的医生告诉她中暑了,不能在烈日下快速走步。
快速走路健身的根本目的是增强体质,所以必须要根据人的生理结构,趋利避害,科学安排时间。
饭后半小时,铁定律
为什么提倡吃饭后半小时快速走路健身呢?为什么国外一些权威的走路健身组织把饭后半小时快速走路称为科学定律呢?为什么饭后只适宜散步,而不适宜快速走路健身呢?
(1)避免消化不良。因为饭后肠胃内充满了食物,需要进行消化和吸收,这时肠胃不停地蠕动,肠液、胃液大量分泌,肠胃的这些活动需要较多的血液流入消化系统。这时流入大脑、肌肉和关节等器官的血液就相对减少。如果饭后马上进行快速走路健身运动,就打破了消化规律。同时,肌肉、关节、大脑等处需要较多的血液,必然从消化器官争掉一部分血液,造成肠胃等消化器官的血液减少,使肠胃活动和分泌消化液的功能受到限制。长此下去,不仅影响食物的消化吸收,还会引起肠胃疾病,影响身体健康。例如,某出版社马编辑长期消化不好,面色暗淡,食欲不佳,弱不禁风。吃了很多药,也不见好转。一次,马编辑去看中医,老中医为她把脉后,又仔细了解她的生活、饮食、运动情况,找出了问题的根源。原来,她早上卡时间上班,吃完饭就立刻出门走3公里的路去单位,为了赶时间,步速很快,每分钟130步,使肠胃供血不足,导致消化功能减弱。老中医建议她早起半个小时,吃完早饭休息半个小时后再出门快速走步健身,步伐开始要小,速度开始要缓慢,步速控制在每分钟80步。按照老中医的建议,马编辑改变了早上吃完饭就立刻出门快速走路的不良习惯,1个月以后消化不良的问题就解决了。
(2)避免胃下垂。大医学家李时珍认为,食后胃宜静,不宜荡,不宜抖。饭后胃撑得鼓鼓的,并往下坠,快速走路健身时,肠胃会随之震动,肠胃系膜拉得很紧,甚至会发生扭转,造成腹痛,甚至导致胃下垂发生。例如,某电脑公司的小赵,年纪轻轻的就得了胃下垂,十分痛苦。小赵不解地问医生胃下垂是怎么得的,医生详细地询问了他的生活规律后,说与他边吃边快速走路上班有关系。
(3)防止大脑神经和脑细胞过劳。快速走路健身是全身运动,需要脑神经有效、合理地支配各个器官协调工作。饭后半小时,食物在胃里基本上被消化了一半,需要的血液相对减少,此时快速走路健身,心脏就可以给大脑提供足够的新鲜血液了,脑细胞和神经系统就不至于疲惫了。
(4)要把散步和快速走路健身区别开来。走路健身要有速度、有强度、有时间、有距离,与散步有着本质的区别,散步关键是在“散”字上,速度慢、无拘无束、自由自在,恬静轻盈,无忧无虑,逍遥自在,古人称为逍遥散步。
散步特别适合老年人健身,唐代名医孙思邈活到百岁开外,百岁时人们问他长寿秘诀,他笑着说:“我的秘诀就是长期坚持饭后逍遥散步。每日三餐后,稍做休息,就去逍遥散步了,少则几百步,多则上千步。”孙思邈认为:轻缓的散步,有助于消化饮食,养心宁神,活动筋骨,疏通血脉。
为了身体健康,吃饭后半小时再进行健身,因为这时食物消化过半,膀胱内储存的尿液也全部排出体外了,轻松外出快速行走健身,就不至于伤身体了。开始走路要缓慢,步速要控制在每分钟60次左右,用鼻子均匀呼吸,不能用嘴呼吸,以免把冷空气吸入胃里,使胃受寒。大约缓慢走路30分钟以后,身体适应了,再加大强度,提高速度。
饭后半小时才能快速走路,这是走步健身运动的一个定律,快速走路不同于一般的散步,不能违背人体的生理规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