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冬天用艾灸驱除体内寒气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4/20 15:00:51
郭医生语:艾灸就是用做成的艾条点燃后,在局部穴位或病灶进行加热治疗,艾灸因此也称温和灸。早在春秋战国时期,人们已经开始广泛使用艾灸法,如《庄子》中有“越人熏之以艾”,《孟子》中也有“七年之病求三年之艾”的记载。历代医学著作中更比比皆是。艾灸能激发、提高机体的免疫功能,增强机体的抗病能力。可以把因寒而造成的冻结,淤血都化掉,同时很好的改善局部的经络和穴位的共振状态,使微循环状畅通,气血供应增加,从而达到除旧迎新,治病强身的目的。
中医的治疗六法:砭、针、灸、药、按跷、导引,其中砭法中的刮痧,拔罐我们以前已经讲了很多,其实还有一种可以大家自己操作,而且效果很好的方法,那就是灸法。
灸,从字面上就可以体验到到温暖,火热的感觉。实际操作中,这种方法是用一种叫艾草的中药,经过特别的加工,做成的艾条,点燃后,在局部穴位或病灶进行加热治疗,艾灸因此也称温和灸。治疗过程中,艾灸条不断的燃饶,会跟我们平日点的香一样,散发出许多比较刺鼻的烟雾,燃烧过程中也会产生类似香灰的东西,所以治疗期间要注意及时清理香灰,免得造成烫伤。
既然艾灸很像我们点的香,为何非用艾草做的灸而不用其它的香呢?那恐怕还是要从艾这种草药的成分来讲。这种草药辛温,归肝、脾、肾经;内服可治疗宫寒,痛经,比如我们常见的治疗宫寒的成药,艾附暖宫丸。外用能灸治百病。为何艾灸有通经活络,散寒止痛,回阳救逆……等等非凡的疗效呢?那都是因为艾草燃烧后,其特殊的对人体有益的药用成分,比如有解热止血作用的苦艾醇、苦艾酮,还有抗自由基增强免疫力的甲醇提取物、具有抗菌作用的艾叶油等等,都会挥发出来,借着热力,可以很好的渗透入皮肤肌肉深层的经脉中,与此同时,艾草燃烧会产生特殊的波长和频率的场,就象我们平时理疗用了红外波一样(只是红外范围太大,没有集中作用于穴位,因此效果不如艾灸明显),在其作用下,把因寒而造成的冻结,淤血都化掉,同时很好的改善局部的经络和穴位的共振状态,使微循环状畅通,气血供应增加,从而达到除旧迎新,治病强身的目的。
以往的艾灸治疗,用的是“壮”这个词来纪录治疗的时间长短,经常在书里看到治疗某种疾病需要灸多少壮。壮是什麽意思呢,古时候艾灸治疗,用的是艾绒做的圆锥型的艾灸柱,一壮就是指这种艾灸柱从点燃到烧完的时间。我们现在多是用的在药店买的,加工的规格很标准的艾灸条。因此现在治疗所需要的时间也改成用分钟来计算了。一般都是灸10-15分钟左右。还可以在卖中医治疗器材的地方,看到很多用来艾灸的罐,它可以用在一些手不好操作的部位的治疗,如背后膀胱经的穴位。这些艾灸罐可把艾灸条弄成段,放进去,戴在穴位上,十分方便。不过灸治的时间就需要比艾灸条长了,一般需要20-30分钟左右。
当您点燃艾灸条,感受它那特有的温暖抚慰的时候。不用多说,您也知道它主要是用来治疗“寒” 病的!无论是先天还是后天的脾、肾虚寒,用艾灸治疗都能大显神通。
几个月前出差,遇到一位20几岁的女孩,她说从小她就很怕吃冷的东西,尤其冰镇的更加不敢碰,因为吃过以后会胃痛,或者恶心难受。她人还怕冷,特别是秋、冬季节,手脚冰凉,尤其晚上睡觉,若不用热水泡脚,那双爱出许多汗的脚,会跟冰块一样,半宿都暖和不过来,搞得她无法安睡,夜里老跑厕所。除了手脚冷外,她冬天容易腰膝酸冷,需要穿很厚的衣服,特别是腰,小肚子等地方,总是摸起来凉凉的,若不护住后腰,整个背上都像有冷风往里串一样,叫人瑟瑟发抖。怕冷还是小事,每个月来例假是最痛苦的事情,经期往后拖,还月经色暗黑,痛经总是不期而至,要用热东西敷很久才会舒服些,搞得她那几天都无法正常工作。最叫她烦恼的事情是,看过好些医生,都说她脾胃虚寒,肾阳虚。叫她少吃生冷,注意保暖。可她的工作又经常需要在外边奔波,跟着领导应酬客户,喝那些冰的啤酒、饮料是常事。每次回去,肠胃受寒,轻则疼痛,恶心,重则上吐下泻的。
她看上去是典型的脾、肾阳虚,素体虚寒的人,有可能是从娘胎里带来的,按西医的话,叫做遗传。她这种怕冷、痛经的情况,多数是身体自身阳气不够,按老百姓的俗话“火力不够”!火力来自于肾,其中,命门更是一身元阳之气的发源地,只有命门火旺,人才会温暖、脾胃才能得到温煦,若把脾胃比做家里做饭的锅,锅要把饭做熟,变成精微物质,靠的是炉子上的火。若火侯不足,食物半生不熟,不好消化,后天也就生化乏源了。命门就是脾胃的炉子,但若是命门受寒,或先天就被寒气阻塞了经络,使命门之火无从传递,不能发挥效用,自然火力不够了。从血液微循环的角度来讲,寒冷低温会令血管收缩,血流减少,脏器功能减退。比如一口气喝许多的冰镇饮料,可以观察到胃的血管剧烈收缩,血液供应大幅度减少,消化液也减少,这种低温,也不适合那些肠道消化酶正常发挥效用。分析了她的情况,于是我叫她回去,用艾灸经常灸:命门,关元,中极,曲骨,足三里,中脘几个穴位,每个穴位10分钟。
命门:在背后督脉上,与肚脐对应高度。中医谓之为“生命之门”,是因为它与肾气相通,经常灸治这里,具有补肾壮阳之功。在现代医学看来,命门的位置正好在脊柱调节肾上腺功能的神经节段范围,灸治可以温通督脉,调节与改善对肾上腺的气血供应,肾上腺可是人体内分泌的重要指挥部之一,主宰能量分配与使用是它的重要工作。艾灸治疗可以双向调节肾上腺的功能,使体内达到阴阳平衡。
关元,关乎元气的穴位,就是练习气功时我们常说的丹田。元气聚集的地方。从经络上说,关元是肾经与任脉交接的枢纽。男子的精,女子的血都从这里传递给生殖系统。因此“灸关元可温补下元之虚损”。
中极,是脾经的气血注入任脉的地方。
曲骨,是肝的气血注入任脉的地方。
从经络图上看,肚脐下一溜,都是重要脏腑与任脉的交会枢纽。关元,中极、曲骨,分别联系着肾,脾、肝与任脉,这几条都是关系到生殖系统的重要经络。男性的睾丸、前列腺,女性的子宫、卵巢,输卵管,都靠这些经络的气血供养。若是这些交通枢纽的地方被寒气冻住,生殖系统不是缺少先天之精,就是缺乏后天之血,于是痛经,月经不调,阳痿,早泄等等问题就找上门来了。有以上问题的寒性体质的人经常灸这些穴位,可以调经养血,去病强身。
中脘和足三里,都是条理脾胃的要穴。中脘,就在心窝处,是任脉与胃经交汇的枢纽,常言说“得胃气者生” ,中脘就是调理胃气的要穴。足三里,是个强身健体的万能穴,长寿穴。古今许多医家都对此穴推重备至。因此流传着“若想胃里按,三里常不干”说法。这个“常不干”,指的是种灸的特别方法,用艾灸条熏灼穴位,使该处的皮肤起水疱,又称其为“灸花,灸疮”,这水庖老流水,可以及时把脾胃的寒湿祛除,使后天生化有源。常不干因此而来。
有关研究发现,按摩或针灸足三里,可以改善胃的蠕动和胃的供血状况,刺激消化液的分泌,从而增强消化能力。用艾灸不但可以达到同样的效果,而且还能提高脾胃经络的温度,驱除寒气。脾胃虚寒的原因,就是温度不够足,引起局部血管痉挛,供血不好,温灸足三里,就可以调整解决脾胃的气血供应。同时还能将温热之气下传到脚,引血下行,温煦整个下肢,改善“冰脚丫子”的问题。
女孩几个月后告诉我,她脾胃寒,怕冷的症状有很大的改善,让她意外的是痛经好多了,几乎来时感觉不到了。令她特别高兴的是,有几次,不得不陪客户喝很多冰啤酒,那时又没有可以暖脾胃的附子里中丸救急,于是她自己回去赶紧灸了足三里和中脘,以往的不适就没有再来烦她。而且她觉得肚脐下的穴位是一块的,于是它把那一片总共灸治15分钟,效果很不错,还节省了时间。
前不久也有网友问,她老公的很久以来,小肚子很怕冷,大夏天的稍微吹点冷风或空调就不行了,我叫她用艾灸治疗肚脐周围的关元、天枢、中脘等穴位。才治疗了10几次,问题就解决了。去年还有个朋友问,他父亲慢性气管炎,伴哮喘,一到秋冬,天气一转凉就容易犯,平日后背特别怕冷,那是由于膀胱经长期有风寒潴留,影响了肺,脾与肾的功能,从而引发的“冷喘”,于是叫他回去经常帮父亲灸膀胱经上的肺,脾,还有肾三个俞穴,再配合膻中、足三里。这样一来,他父亲去年冬天病情明显减轻,他表示有信心坚持下去,直到痊愈。
平时,我们能遇到的因寒而起的病有好多,比如咳嗽,感冒,胃脘冷痛,腹泻…….,大家会因不同的疾病而搞的不知道如何下手,那就弄本简明的艾灸治疗手册,把这些细枝末节的问题,在手册里查查,对症治疗好了。不过,平时还是经常灸灸今天说的那几个养生的穴位,充实我们的正气,护好我们的先后天之本的脾和肾,俗话说“正气足,邪不可干”,把新的风寒堵在门外,把旧的轰出去,这样才能做好自己的“上工”,不是吗?当然,艾灸绝不止治疗风寒这一种功效,它增强抵抗力和杀菌的功能,扭转胎位的奇效……不是一两句能说完的,这些还要留待您自己去不断探索和发掘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