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二五时期国际经济环境变化及对我国的影响和对策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3/29 18:05:32
来源:中国投资
2010-04-28 10:15:37
全文共(14)页;
研究分析国际金融危机后世界经济发展趋势,科学把握国际经济环境变化给我国带来的新机遇和新挑战,研究提出有针对性的应对策略,对于编制“十二五”规划和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战略目标具有重要意义
一、国际金融危机后我国国际经济环境新变化
(一)世界经济将逐步走出衰退,但复苏历程不会一帆风顺
金融危机后世界经济仍将受到诸多不确定不稳定因素影响。首先,为应对金融危机的冲击,各国实行大规模的救援政策,对扭转经济下滑和促进经济复苏将发挥积极作用。其次,经济全球化继续深入发展和科技进步将继续推动世界经济增长,新能源和节能环保等绿色产业有望形成新的经济增长点。最后,从世界经济增长的周期波动规律看,外部冲击不会改变世界经济长期增长趋势。预计 “十二五”时期世界经济年均增速仍有可能达到3.8%左右。
(二)世界经济增长模式面临调整,全球经济失衡将有所缓解
金融危机的爆发表明,以全球经济失衡为代价的世界经济增长模式是不可持续的。要实现世界经济的平衡可持续增长,必须对以往世界经济增长模式进行调整。美国等发达国家必须转变负债消费和超前消费模式,适当提高储蓄率;新兴市场和发展中国家需要调整出口导向的经济增长模式,适当降低储蓄率,提高内需特别是消费需求对经济增长的拉动作用。但由于造成全球经济失衡的原因错综复杂,加之发达国家不愿承担调整责任,因此世界经济增长模式的调整将是一个长期而复杂的过程。
(三)经济全球化将继续深入发展,产业调整转移将出现新变化
金融危机后,经济全球化仍将继续深入发展,全球产业转型升级和产业转移也将出现许多新变化。“十二五”时期,国际产业调整转移将在更广范围、更大规模、更深层次上进行,形成更加错综复杂的国际分工和产业发展格局。发达国家大力推动发展新能源和节能环保等新兴绿色产业,抢占未来技术进步和产业发展的战略制高点。新兴市场和发展中国家在继续发展传统制造业的同时,也将加快产业结构调整升级步伐。新能源和节能环保等绿色新兴产业有可能引领全球产业转型升级方向。
(四)国际贸易投资将再趋活跃,但会受到保护主义的干扰
国际金融危机后,随着世界经济的逐步复苏,国际贸易和跨国直接投资还将再趋活跃。首先,国际分工的进一步发展将推动产品内和产业内贸易扩大,并带动相关服务贸易和投资的进一步增长。其次,区域经济合作和区域经济一体化仍将继续深化,区内贸易和投资仍有很大的发展空间。最后,新能源和节能环保等绿色产业的发展,将带来更多贸易和投资机会。但与此同时,各种形式的保护主义也会不断增多。除了传统的贸易保护主义措施外,诸如碳关税之类新的贸易保护主义措施还会层出不穷,发达国家出于政治、经济、安全等方面因素的考虑,对来自新兴发展中大国的投资和收购兼并活动也会设置更多的障碍。
(五)气候变化和能源资源问题更加突出,对世界经济发展的制约进一步增大
未来一个时期,气候变化和能源资源问题将更加突出。应对气候变化和能源资源价格有可能进一步上涨,对世界经济发展制约将进一步增大。首先,节能减排和发展绿色经济将不可避免地增大世界经济发展的成本。发达国家要完成温室气体减排的责任目标,实现向绿色经济转型,需要付出巨大的成本和代价。发展中国家也面临着越来越大的减排压力,而且还受到绿色壁垒等贸易保护主义措施的限制。其次,随着世界经济复苏和重新恢复增长,全球能源资源价格仍有可能再度大幅上涨,加之世界各国对能源资源的争夺不断加剧,未来能源资源供求紧张和价格高位波动都会影响世界经济的稳定发展。
(六)新兴经济体地位进一步提升,全球治理结构发生深刻变化
首先,发达国家将继续受到金融危机的后续影响,即使经济复苏也只能维持低速增长;新兴市场和发展中国家将继续推进工业化和城市化进程,经济仍将保持较快增长,在世界经济总量中的份额还会提高。其次,全球治理结构将发生深刻变化,发展中国家在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和世界银行等国际组织中将争取到更多的投票权和话语权。最后,美国等发达国家在政治、经济、军事和科技等方面领先的优势地位不会发生根本改变,发展中国家推动建立公正、合理的国际经济新秩序依然任重道远。
(七)国际货币体系孕育新变化,但美元主导地位难以改变
首先,世界各国对美元汇率有可能进一步贬值深感忧虑,纷纷采取措施降低对美元的依赖,美元在国际贸易结算、金融市场交易和各国外汇储备中所占比重有可能因此降低。其次,金融危机后,国际社会强烈要求改革以美元为核心的现行国际货币体系,国际货币体系将不可避免地朝着弱化美元地位的方向发展。最后,美元的独霸地位将受到欧元、人民币等其他货币的挑战,储备货币多元化趋势将推动国际货币体系朝更加均衡方向发展。
二、国际经济环境变化对我国经济发展的影响
(一)“十二五”时期我国经济发展面临的主要机遇
1.经济全球化继续深入发展仍是我国加快发展的重大机遇。一是有利于我国利用国际市场规模扩大和进一步稳定出口;二是有利于我国继续引进国外先进技术、设备、人才和管理经验;三是有利于我国企业“走出去”开展国际能源资源合作开发。
2.绿色产业在全球兴起为我国产业转型升级提供新契机。首先,发展新兴绿色产业,有利于我国保护环境、提高能源资源利用效率和推动产业升级。其次,绿色产业还处于发展的起步阶段,为我国赶上新一轮全球产业调整发展步伐、缩小与发达国家的差距,提供了重要契机。最后,新能源和节能环保等绿色产业发展潜力巨大,为我国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和市场需求提供了重要机遇。
3.美元国际地位削弱为人民币国际化带来机遇。首先,美元国际地位削弱刺激国际储备货币进一步多元化,将为人民币成长为国际货币提供更大的空间。其次,中国等新兴大国在国际货币体系方面话语权和影响力不断提高,有助于我国加快实施人民币国际化战略。最后,许多国家和地区更加重视加强区域货币金融合作,为人民币首先实现区域化带来新机遇。
4.世界经济格局变化将进一步提升我国的国际影响力。首先,发展中国家在世界经济中地位提升必然要求对相关国际经济金融机构进行改革,这将增加我国的话语权和决策权。其次,包括20国集团在内的多种对话机制的形成将为我国广泛参与全球经济金融事务提供了更多的国际舞台。最后,世界经济格局变化还将推动国际经济秩序朝着更加公正合理的方向转变。
(二)“十二五”时期我国经济发展面临的主要挑战
1.世界经济在调整中复苏加大了我国扩大内需的紧迫性。一是世界经济在调整中复苏将影响需求增长,我国出口增长仍将受到外需制约;二是美国等发达国家将增加储蓄减少消费,从而影响我国出口;三是针对我国的贸易保护主义措施势必增多,美国等发达国家很可能设置诸如碳关税之类的绿色壁垒。
2.应对气候变化对我国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提出了更高要求。随着后京都议定书时代的到来,发达国家会从各方面施压,要求我国承担减排责任,而且国内经济发展面临的资源环境硬约束也会增大,对我国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提出了更高要求。
3.国际能源资源争夺加剧继续影响我国能源资源供应安全。一是国际上围绕能源资源的争夺还会进一步加剧;二是一些国家有可能对我国企业“走出去”参与海外能源资源合作开发设置种种障碍;三是国际能源资源价格仍有可能继续大幅上涨,不利于我国以合理价格稳定地获取能源资源。
4.各种形式的保护主义措施可能干扰我国对外经济发展。一是除了传统的贸易保护主义措施外,诸如碳关税之类新型保护主义措施还会层出不穷;二是各种形式的投资保护主义措施,有可能影响我国企业在海外的发展;三是我国银行、保险等金融机构在开展跨国经营时,一些金融业务会受到金融保护主义的限制。
三、应对国际经济环境变化的策略选择
(一)扩内需,稳外需,增强国内消费对经济增长的拉动作用
国际金融危机后,世界经济增长模式面临调整,在相当长的时间内,我国的外需难以恢复到危机前的水平。在“十二五”时期,要继续保持我国经济平稳较快发展,就必须着力扩大国内需求,增强居民消费对经济增长的拉动作用;同时,也要千方百计稳定外需,继续发挥出口对拉动经济增长和促进就业的积极作用。为此,要采取必要的政策措施主动调整需求结构,努力形成内外需求协调拉动的增长格局。
在扩大国内需求方面,重点是着力扩大国内居民消费需求,力争使居民消费支出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从目前的38%提高到50%左右。为此,要针对制约居民消费需求增长的主要因素采取以下措施。
一是较大幅度提高居民收入在国民收入分配中的比重。要下决心调整宏观分配关系,增加居民收入份额,降低政府收入份额,使人民群众有更多的收入用于扩大消费。同时,在微观分配上,要调整资本要素所得与劳动要素所得的比例关系,逐步提高劳动报酬在初次分配中的比重。应结合财税体制改革,进一步降低企业特别是中小企业税费负担,更好地发挥中小企业在增加就业方面的作用,努力提高劳动者收入。同时,创造条件让更多群众拥有财产性收入。
二是加快社会保障体系建设,推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要加快完善社会保障体系,扩大社会保障覆盖面,较大幅度提高社会保障水平,下大力气解决群众看病难、看病贵问题,坚决制止教育乱收费,建立健全城镇居民基本住房保障制度,解除群众扩大消费的后顾之忧。要结合财税体制改革和转变政府职能,增加政府对公共服务和公共产品的投入,加大对弱势群体的帮扶力度,减少对居民正常消费的“挤出效应”。
三是改善消费环境和调整消费结构。要净化消费环境,加大对生产销售假冒伪劣产品的惩治力度,尤其要加强对食品药品的安全监管,使人民群众敢消费、放心消费;还要大力发展方便群众生活和满足群众文化精神需要的各种服务业,既能扩大就业,又能调整消费需求结构,扩大服务性消费;此外,要扩大高效节能产品市场占有率,积极引导消费结构升级。
在稳定外需方面,重点是稳定传统的出口市场,积极开拓新兴市场,力争使我国出口在国际市场中的份额基本稳定,并力争有所扩大。为此,应采取以下措施。
一是稳定现有促进出口的政策体系,并不断加以完善。在未来一段时期外需相对不足的情况下,要保持出口退税政策和加工贸易政策连续性和稳定性,保持人民币汇率在合理均衡水平上的基本稳定,为出口企业创造相对稳定的政策环境。同时,要加大对外贸企业的金融支持力度,在出口信贷、贸易融资、出口信用担保和出口信用保险等方面为企业提供更加便捷的服务。
二是继续推动转变外贸增长方式,优化出口产品结构。要继续引导和鼓励企业加大研发投入,努力扩大具有自主知识产权、自主品牌和高附加值产品出口,继续严控高耗能、高污染和资源性产品出口,改善出口产品结构,增强出口产品的国际竞争力。同时,鼓励和支持出口量大的传统优势产业开拓建立海外自主营销渠道,在延伸价值链的同时巩固海外市场。
三是积极应对贸易摩擦,大力开拓新兴市场。要加强对贸易保护主义新情况新动向的跟踪研究,建立更加完善的贸易摩擦预警、应诉和应对机制,加强企业、协会和政府的协调联动,充分利用双边和多边渠道,主动防范、积极应对和努力化解贸易摩擦。在努力稳定我国对发达国家出口的同时,通过加强双边经济技术合作、加快实施自由贸易区战略和推动多边贸易谈判等方式,大力开拓新兴市场,努力实现出口市场多元化。
(二)抓机遇,调结构,积极推进产业转型升级
国际金融危机后,全球产业调整升级出现新动向。为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和应对气候变化,世界各国都在争相发展低碳经济和绿色经济,新能源和节能环保等新兴绿色产业有望引领全球产业转型升级方向。这也为我国调整产业结构、加快推进产业转型升级、提升我国在国际分工中的地位提供了难得的机遇。为此,在调整需求结构的同时,也要采取必要措施,对产业结构进行战略性调整。
一是加强自主创新,加快产业转型升级步伐。通过鼓励技术和管理创新、推进信息化与工业化融合、发展现代产业体系和提高劳动者素质等,使我国经济发展尽快从主要依靠增加物质资源消耗向主要依靠科技进步、劳动者素质提高、管理创新转变,更多地依靠自主知识产权和自主品牌产品参与国际竞争,不断培育国际竞争新优势,提升我国在全球产业分工中的地位,增强参与经济全球化的国际竞争力。
二是大力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积极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要顺应全球产业转型升级趋势,大力发展新能源和节能环保等新兴绿色产业,在新能源开发利用、风电设备生产制造、新能源与电动汽车研发制造、各类实用节能环保及相关技术设备开发以及大力发展低碳经济、循环经济和绿色经济等方面积极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抢占未来产业发展的战略制高点,形成新的国际竞争优势。
三是加快发展服务业,优化产业结构。大力发展服务业,特别是生产性服务业,实现制造业优势与服务业发展相结合,提高服务业在三次产业中的比重,优化产业结构和降低能源资源消耗,提高经济效益,促进经济增长主要依靠第二产业带动向依靠第一、第二、第三产业协同带动转变,全面提升参与国际竞争的能力。
(三)谋共赢,防风险,不断提高开放型经济水平
“十二五”时期,经济全球化继续深入发展仍是我国面临的重大外部机遇。我们要坚持对外开放,不断提高开放型经济水平,更加积极主动地参与经济全球化进程,充分利用经济全球化继续深入发展带来的历史性机遇,继续积极承接国际产业转移,加快实施“走出去”战略,全面参与国际竞争,不断提高利用国内国际两个市场和两种资源的能力,实现全球范围内的资源优化配置,促进国内产业转型升级,更好地推动国内经济发展。同时也要趋利避害,更加重视防范和有效化解经济全球化的风险和负面影响,确保国家经济安全。
一是加快形成双向开放格局。在优化结构、注重质量和提高效益的基础上,进一步扩大对外开放领域,更多地鼓励外资投向高技术产业、基础设施、节能环保产业和服务业,优化利用外资的产业结构。鼓励和引导外资更多地投向中西部地区和经济欠发达地区,改善利用外资的地区结构。在积极“引进来”的同时,加快实施“走出去”战略,鼓励和引导我国企业“走出去”,扩大对外投资和开展跨国经营,更好地利用国外市场和资源,提高能源资源的供应保障水平,逐步形成双向开放格局。
二是实施互利共赢的开放战略。在充分发挥我国比较优势的基础上,与发达国家建立优势互补、合作共赢的经贸关系,与发展中国家尽量错开产业竞争层次,进一步扩大进口,逐步实现进出口基本平衡,与世界各国共同创造更大的市场空间。企业“走出去”要坚持互利共赢原则,无论是到海外投资办厂,承包海外工程项目和劳务输出,还是参与海外能源资源合作开发,都要立足于扩大与东道国的共同利益,寻求长期共同发展。
三是构建安全高效的开放型经济体系。在扩大对外开放过程中要注重防范国际经济风险,建立健全国际经济风险预警、防范和应对机制,重点保障国家金融安全和能源资源供给安全,构建安全高效的开放型经济体系。建立以产业安全为基础的外商投资准入审查和监测系统,规范外资在敏感行业的并购行为,切实维护国家经济安全。
(四)倡和平,促合作,努力营造有利的国际环境
和平、发展、合作是时代潮流,世界各国都希望有一个和平的发展环境,通过合作促进共同发展和共同繁荣。一方面,作为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发展中大国,我国经济的持续快速发展有力地促进了世界经济的发展,我国规模巨大的市场给世界其他国家带来极大的商机和发展机遇。另一方面,作为新兴的发展中大国,我国的持续快速发展不可避免地引起世界经济发展格局和利益分配格局的变化,从而又不可避免地会影响到世界市场供求格局变化和一些国家的既得利益,使得一些国家对我国经济的持续快速发展、综合国力的显著提高、能源资源进口的大量增加和出口市场份额的扩大等存有疑虑甚至敌意。因此,坚持和平发展,努力营造有利的国际经济环境对我国的长期发展至关重要。
“十二五”时期,我国要始终不渝地坚持走和平发展道路,始终不渝地奉行互利共赢的开放战略,以自身的发展促进地区和世界的发展,扩大同各方利益的汇合点,在实现本国发展的同时兼顾对方特别是发展中国家的正当关切。在经济上与世界各国相互合作,优势互补,共同推动经济全球化朝着均衡、普惠、共赢方向发展,与世界各国共享发展机遇,共同应对各种挑战,推动建立持久和平、共同繁荣的和谐世界。要按照国际通行的经贸规则,扩大我国的市场开放和保护合作者的合法权益,支持完善国际贸易和金融体制,推进贸易投资自由化和便利化,通过协商合作解决经贸摩擦,推动建立公正合理的国际经济新秩序,努力营造于我国有利的国际经济环境。 (作者单位:国家发改委对外经济研究所)
十二五时期国际经济环境变化及对我国的影响和对策1 十二五时期国际经济环境变化及对我国的影响和对策 外资大量参股国内银行对我国金融稳定的影响及对策 外资大量参股国内银行对我国金融稳定的影响及对策 美国金融风暴对我国银行的影响及对策研究 外资大量参股国内银行对我国金融稳定的影响及对策 技术贸易壁垒(TBT)规则对我国出口的影响及对策 — Windows Live “十二五”时期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国内环境 人民日报 什么是M0,M1,M2及之间的变化关系如何影响经济和股市的走势 蓝色贸易壁垒对我国的影响及其对策 蓝色贸易壁垒对我国的影响及其对策 蓝色贸易壁垒对我国的影响及其对策-bokee.net 蓝色贸易壁垒对我国的影响及其对策-bokee.net 我国宏观经济周期性变化及其对银行业的影响 我国宏观经济周期性变化及其对银行业的影响 我国宏观经济周期性变化及其对银行业的影响ll 社会道德责任标准产生背景及对我国经济的影响和对策-经济学阶梯教室 案例国际环境与我国的军队和国防建设 新企业会计准则对银行业的影响及对策 电子商务对中小企业国际贸易的影响及对策 人民币升值对中国经济的影响及对策1 人民币升值对中国经济的影响及对策 电子商务对中小企业国际贸易的影响及对策 贷款新规对农村信用社的影响及对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