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拍上海的老外情人街 充满小资温情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3/29 05:59:59
http://www.sina.com.cn 2010年07月22日11:34   新浪博客-攻略菜的博客
(本文转自:新浪博客-攻略菜的博客。)

老外爱逛田子坊,因为踏进田子坊,每分每秒都能感受到那热气腾腾的上海味道。
关注田子坊是因为若干年前《新民晚报》的一张照片,那是个俯拍的场景,在一片石库门的老房子的露台上,一群老外在喝咖啡、聊天,拍这张照片的是上海著名的摄影家雍和,这是个我很敬佩的摄影家,他的作品始终会站在上海这个城市发展的节点上。再后来是去年,小七和我们报社的总编老王,去参加上海摄影家陈海汶“56个民族大团结”的展览,那个展览在田子坊的老房子里举办,回来后,与小七谈起街拍,小七告诉我,老王觉得田子坊是摄影很不错的地方,我很相信老王在摄影方面的判断,因此在心里彻底种下了“田子坊”这个地方。
破旧的里弄工厂是开始
卢湾区是上海的一个中心城区,曾经沧海的租界景象如今风韵依旧。田子坊所在的泰康路420米长的马路两旁,都是中西混杂的老式弄堂,这里浓缩了上海从小渔村到开埠后、中西交融的市井风貌、保存了民族小型加工企业从里弄加工厂起源的历史。著名的画家陈逸飞开始在弄堂里的老厂房中开起了画室,后来又进来了很多艺术机构,把这个破败的石库门工厂变成了一个相对集中的文化人汇聚的场所,精明的商家看重这里的时尚元素,于是店铺开始蔓延到了周边的石库门的弄堂里。
石库门里居民的第一桶金
田子坊石库门的“原住民”中,210弄15号有个叫周心良的人无意之中发现了“金矿”。他是新疆回沪的知青,每月400多元的退休金已经让他举步维艰。于是他将自家石库门客堂装修后出租,没想到很快被一位服装设计师看中,并以4000元高价租赁。周心良拿出1000元来另租了楼上的房间居住,而那位设计师又提出愿意出1500元每月的薪水聘请周心良做他的“店铺保安”。如此一来,周心良把房子和自己都“利用”了起来。这一“示范”立刻引来了街坊的如法炮制,一时间各路创意经营者纷至沓来,各样的店铺纷纷开了起来。
居民和商家都有困扰
田子坊的改造模式让很多专家感到惊喜,因为它没用国家一分钱,也没动迁一户人,却让老宅重焕青春。然而仍有一些问题困扰着田子坊,一个是原住民和商铺之间的矛盾,很多是二、三楼没租出去的居民饱受一楼噪音之害。在田子坊的外墙上,也时而会见到“还我宁静生活”的横幅。据最早的进驻的商家介绍,2005年以前,田子坊的主要参观者是境外人士,当时的田子坊像是一个世外桃源,到来的人往往都对创意产品独具眼光,购买率也很高,随着田子坊的名气逐渐高涨,各大旅行社也把田子坊移上行程,渐渐的,这里商业气息加浓了,看热闹游客越来越多,往前的幽静一去不返,而真正的购买者则越来越少。
老外最喜爱田子坊
在田子坊的进口画了地图,看上去密密麻麻,还真没方向。穿街走巷,有时需从铺子的前门走向后门。老石库门民居之间的间隔很密,因为差不多还有近三分之二的老街居民住在这里,孩童的嬉闹,老人的身影,屋顶上的鸽子,晾晒在小巷里头顶的衣服,夕阳的颜色,又或雨水落下时尘埃的味道,邻居家炉子上炖着的红烧肉的浓香,都与游客夹杂在一起。老外喜欢田子坊,是因为田子坊里有最真实的老上海生活场景,有些旧,有些创意,还有些故作风雅,游走在这片窄小的石库门区域,老外们不时会邂逅惊喜:马槽成了摆放商品的柜台,门神油画成了店门的装饰,西藏的手摇铃成了门铃,瓷器成了鸟笼,鱼洗成了店堂里盛水的装饰盆……当物件的功能创意地变化,店面创意地装点,老旧的弄堂散发出的就不再是陈旧的气息,而是历史的韵味。与老外趋之若骛的情形相比,国内游客对田子坊则不以为然,曾有旅游团带内地客人到田子坊,结果,客人们逛了一圈,扔下一句“啥破地方!”头也不回地走了。
指点
概况:田子坊位于卢湾区中部,自陈逸飞、尔冬强等著名艺术家在这里利用废弃的厂房,打造成自己的艺术工作室后,这里焕发出新的格调与气质。2001年,画家黄永玉探访陈逸飞工作室后,为这里取名田子坊。这个名字来源于《史记》,其中记载我国古代最长寿的画家叫田子方,田子坊用此谐音,并在“方”字旁加个“土”,意喻此处为文人、画家、设计师集聚的土壤。
交通:最为方便的是乘地铁9号线,在打浦桥站下就可以,在徐家汇可与地铁1号线换乘。
徒步前往:外地游客,在游玩淮海路后,可顺着静谧整洁的思南路走去,两边带花园的小洋楼依然玲珑精致。穿过南昌路、复兴路、建国路便来到了泰康路。朝西走一点就是田子坊了。
游逛策划:整个田子坊由泰康路的210弄、248弄(天成里)、274弄(平原坊)、建国中路155弄构成,这4条主弄都是南北走向的,其间有众多东西支弄相通,因此南北向的主弄都能走到大路,但要记住155弄出口是在建国中路上,而不是通常的泰康路,而东西向的支弄是走不到大路的。泰康路→210弄→建国中路155弄→274弄→248弄→泰康路。建议从210弄田子坊的牌坊下进入,看到“志成坊”的牌坊进入,向西,在巷子的尽头,左手有个很小的巷口(有标牌“通道”两字),进入又是另一番天地,一直向西,看见远远有个过街楼,上面有个“蔓茉莉”的绿色广告牌,过这个过街楼就是建国中路155弄了,朝南走,看见一个竹篱笆围着的房子,就是274弄,从274弄的任何支弄穿到248弄,这样基本上田子坊的游玩就比较完全了。
游览
●泰康路210弄(田子坊)

泰康路210弄田子坊的进口,在整个泰康路上不是很显眼。
上海石库门特色的旧弄堂,艺术家工作室,手工小店,创意餐厅,咖啡屋,画廊,都是慕名而来各地的游客。
当年陈逸飞租下田子坊的老厂房,开始了这里的商业兴盛。现在陈逸飞工作室作为地标向游客开放。

在田子坊有时候,几乎整条弄堂都是外国友人,他们特别喜欢老上海的这种“你侬我侬”的风情。

上海著名的摄影家——尔东强的工作室,就在陈逸飞工作室的隔壁。走进尔东强工作室,老厂房内展出的是《尔冬强鸟瞰上海》的摄影展。

要逛田子坊,一定要带着休闲、淡薄的心。随意的走走听听,坐下来喝壶茶或来杯咖啡、吃块甜点、叫份西餐,老弄堂风情犹在,再加些创意,任你用眼睛,赏一道艺术风情大餐。

一间间门扉微闭的服饰小店,单是看橱窗就让游客迈不开腿,女店主低眉浅笑间就已经是最活色生香的招牌了。
210弄是真个田子坊创意区的起源,弄内实际上是20世纪30年代典型的弄堂工厂群。当年上海工厂三大件:缝纫机、自行车、手表,很多就产在石库门中的弄堂工厂,这样石库门居民的就业问题也全部解决了。而上海食品工业机械厂、上海钟塑配件厂等老国企都坐落于田子坊这样的弄堂间。进弄堂西侧第一间就是陈逸飞画室,作为地标供游客参观。其旁边就是尔东强画室,正举办着《尔冬强鸟瞰上海》的摄影展,但就我个人观后感觉而言,拍得实在是一般般。厂房现在被标为1号楼、2号楼等等,真正想买中国原创的当代艺术作品的人基本上只会去两个地方——M50和田子坊,而田子坊的画家基本在这“5号楼”里,占到田子坊的1∕3,但我看人气明显不足,与石库门小店的人气相差太远了。看见“成志坊”牌坊就可进入,小小的一条支弄,一楼石库门里开满了店铺。
●泰康路248弄(天成里)

从资料看,“田子坊”是画家黄永玉起的,以前泰康路210弄名为“成志坊”,牌坊上有一行小字“民国十九年”。
在成志坊支弄还有2口这样的老井。
就如彩色胶卷,每一方即是艺品小铺,迷离氤氲、琳琅满目,新潮或古老的衣饰、旧时的茶具、纸牌、月份牌以至“文革”时的军帽、背包、像章,都散发出时光流转的呼吸。
据笔者观察,248弄靠被北部的地方都是餐饮,基本是西餐、日本餐,亦提供下午茶,各家都会把菜谱放在外面,供游客选择,服务人人员亦会用英语招揽过路的游客,此场面在上海的其他地方倒很难看到。其中以23号的泰迪熊主题餐厅最为著名,在石库门的第1楼中,乍看会以为是一间以泰迪熊为主题的交流会所,其实是以泰国菜为特色的餐厅。
●泰康路248弄通向建国中路155弄的支弄

小弄堂里都有外国游人来来往往。老外喜欢田子坊,是因为在田子坊里有最真实的老上海生活场景。
在田子坊内基本没有中餐,本帮菜馆更是难觅,基本以西餐、东南亚风味、日餐为主。
●建国中路155弄

在整个155弄上,看着以酒吧居多,甚至在弄堂里搞了一个吧台,很是吸引眼球。
在田子坊最惬意的一件事,就是找一家居民老屋咖啡小店,坐在斑驳陆离的红砖黑门小弄堂里,沉浸在老上海的市井生活中,喝喝咖啡聊聊天,然后起身一家一户地逛小店。
在老外们看来,能够在老古董民居街区喝咖啡是非常难得的享受。美国、英国、加拿大等不少欧美国家的航空杂志,都热心地向乘客们推荐这个原生态的老上海。这是不是就是英国草根明星“苏珊大妈”,难道被我在田子坊拍到了?

这里的房子与泰康路的明显不同,泰康路的弄堂基本都是石库门,而建国中路这边的基本都是洋房,而且靠着建国中路这边基本没什么开店,以居民为主,很是宁静,与泰康路弄堂的嘈杂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这里的房子与泰康路的明显不同,泰康路的弄堂基本都是石库门,而建国中路这边的基本都是洋房,而且靠着建国中路这边基本没什么开店,以居民为主,很是宁静,与泰康路弄堂的嘈杂形成了鲜明的对比。在整个155弄上,看着以酒吧居多,甚至在弄堂里搞了一个吧台,很是吸引眼球。
●泰康路274弄(平原坊)

274弄有着一座1921年建造的典型江南传统民居,屋前有庭院和竹篱笆围墙,构成都市农家之景,在上海中心城区属罕见。
走进田子坊,一股清郁的气息扑面而来,它似乎没有主题、没有清晰的消受,只是感到被一种小资的氛围熏燎得晕醉。狭狭的小巷,两旁的小店铺,都袒露着它们的胸怀,贡献着各具特点风调的制作。田子坊里进驻的每一家小店,从设计到商品都是独一无二的,每一家小店都闪耀着店主的创意与智慧。这是著名摄影家陈海汶开设的相机坊。
最让人感到温暖亲馨的是,田子坊里仍居住着许多人家,窗棂里还飘出淡淡的菜肴香味,评弹的吴侬软语,和商店里原生态的现代太空音乐浑然低回。
走到建国中路155弄的尽头,就是泰康路274弄,一处1921年建造的典型江南传统民居,屋前有庭院和竹篱笆围墙,构成都市农家之景,在上海中心城区属罕见。274弄经营得比较杂,餐饮、艺术品、服饰等皆有经营,其中15号的相机坊很值得一看,这是上海摄影家陈海汶的工作室,现在正在举办“中国56个民族全家福”摄影作品展,相机坊的二楼有一个外置式的阳台,三楼有一个晒台,夏天的晚上,在月光的陪伴下,邀上三五好友一边品着香茗,一边聊着摄影的话题,正和了老弄堂的乘凉之风。
●泰康路248弄

在弯弯曲曲的深巷里,藏着无数令人眼前一亮的时尚宝贝:来自世界23个国家和地区的老外及华人在这里开了200多家艺术工作室及时尚小店。服装、藏饰、陶艺、剪纸、油画等应有尽有。
约新来上海的朋友来此地喝点东西,吃餐饭,作陪的同时,你自己也不会觉得乏味。日日有人盘下新的店面,小店如蘑菇般,静静开起来。
地图

这是在田子坊的手绘地图。 实拍上海的老外情人街 田子坊充满了一股小资的温情
地铁9号线,“打浦桥站”出口方向,田子坊在地图的右上角,“思南新苑”的位置。
遗憾
在田子坊内基本没有中餐,本帮菜馆更是难觅,基本以西餐、东南亚风味、日餐为主。在泰康路248弄附近,有个叫田子坊特色菜饭的,卖10元左右的菜饭,味道一般。如果你的外地朋友实在想吃上海口味的东西,在田子坊里只能选这个,这也是在田子坊最朴素的消费了。希望哪位上海的妈妈能填补这个空缺。
提醒
现在有一种说法,来上海的游客里面,“不懂得玩的”逛外滩、逛城隍庙、逛步行街,“懂精”的游客逛弄堂。要逛田子坊,一定要带着休闲、淡薄的心。随意的走走听听,坐下来喝壶茶或来杯咖啡、吃块甜点、叫份西餐,老弄堂风情犹在,再加些创意,任你用眼睛,赏一道艺术风情大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