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房宫,你在哪里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3/29 15:42:16
阿房宫,你在哪里?(一)
2010-03-07 11:42
阿房宫,你在哪里?(一)
阿房宫:只能想象的宫殿

此《阿房宫图》卷系明朝人所绘。图卷依据杜牧《阿房宫赋》中“蜀山兀,阿房出,覆压三百余里,隔离天日,二川溶溶,流入宫墙,五步一楼,十步一阁,廊腰缦回,檐牙高啄,各抱地势,勾心斗角……”的描述,以青绿山水画的手法,将阿房宫丰满奢华的气势展现无遗。该图现藏中国国家博物馆。

清朝人笔下的阿房宫
此《阿房宫图》屏系清朝袁江绘于康乾时期,也是根据唐朝杜牧《阿房宫赋》的文意,凭借绘者精深的古建知识和丰富的想象力,以12条通景屏的形式,复现出带有神秘色彩且华贵绮丽的秦帝宫建筑。
历史上早就有人指出过阿房宫前殿没有建成
再看司马迁笔下关于阿房宫的记载。他所渲染的是秦始皇建造朝宫的豪华设施和宏大气概,从而衬托出秦始皇不恤民力的屠夫形象,来达到证明正是因为秦始皇的过度役民,才导致国家解体这一结论的目的。阿房宫的规模如此,《汉书·楚元王列传》所说秦始皇陵高度的尺寸也是如此。但从另一方面讲,司马迁和刘向的史学品格向为人们敬重,他们的记载应当不是凭空杜撰出来的,最有可能的情况是他们根据国家档案中秦朝的相关设计文献而不是实际状况记述的。
由于阿房宫在秦统一后的独特历史地位,有着丰富政治、社会内涵的“阿房宫概念”在汉初就基本上形成了,并被一代又一代的读书人经久不息地复制着。写于唐敬宗宝历元年(825年)的《阿房宫赋》,也是基于同样的原因。唐敬宗李湛不理朝政,大兴土木,杜牧正是要借《阿房宫赋》来提醒唐统治者以秦为戒。正像杜牧在《上知己文章启》中所说的:“宝历大起宫室,广声色,故作《阿房宫赋》。”

杜牧的《阿房宫赋》出笼后,将在似与不似之间徘徊的阿房宫概念最终确立下来,于是,一座辉煌的秦朝建筑在人们心目中无可置疑地耸立了起来:“蜀山兀,阿房出,覆压三百余里,隔离天日,二川溶溶,流入宫墙,五步一楼,十步一阁,廊腰缦回,檐牙高啄,各抱地势,勾心斗角……”一座前所未见又祸国殃民的阿房宫借助诗人浓墨重彩的渲染,造成了所有人心目中无以复加的豪华奢侈、壮丽雄伟的印象。
这座无与伦比的皇宫哪里去了?《史记》中“烧秦宫室,火三月不灭”的记载,为人们的想象增加了翱翔的翅膀,从此没有人怀疑阿房宫被项羽焚烧的结论了,当代的史学著作、教科书在更广阔的范围传播着这样的知识。
在看来,阿房宫概念不过是不同时代的人们为满足基本相同的心理需求而创造出来的,虽然这一概念并不是空穴来风,但它与历史的真实性之间相去甚远,它误导了太长的时间和太多的人们。而人们之所以情愿被长久地误导,多是为《阿房宫赋》所描绘的壮丽景观所折服,但却往往忽略了杜牧为赋的目的:“戍卒叫,函谷举,楚人一炬,可怜焦土。呜呼!灭六国者六国也,非秦也;族秦者秦也,非天下也。”

其实,历史上早就有人指出过阿房宫前殿没有建成、文献上关于其规模的描述是图纸上而非实际上的。南宋程大昌在《雍录》中写道:“上可座万人,下可建五丈旗者,乃其立模,期使及此。”其中后两句已明白指出:那是设计的模型,希望达到这种样子。可惜这种与众不同、富有智慧的声音,在很长一段时间内没有引起人们应有的重视。
在与秦阿房宫前殿遗址一路之隔的一片空地上,一个总占地面积780亩的人造景观——秦阿房宫,已由当代人建成。建筑群包括阿房宫前殿、兰池宫、六国宫室、长廊、上天台、祭地坛等众多建筑。传说中的阿房宫被人们誉为“天下第一宫”,虽然它在历史上未曾建成,但阿房宫的概念早已深入人心。无论是描绘在纸上还是平地凸起的实物,都在误导人们:阿房宫已经建成,后被项羽烧毁。
秦始皇统一全国后,国力日益强盛,国都咸阳人中增多。始皇三十五年(前212年),在渭河以南的上林苑中开始营造朝宫,即阿房宫。由于工程浩大,始皇在位时只建成一座前殿。据《史记·秦始皇本纪》记载:“前殿阿房东西五百步,南北五十丈,上可以坐万人,下可以建五丈旗,周驰为阁道,自殿下直抵南山,表南山之巅以为阙,为复道,自阿房渡渭,属之咸阳。”其规模之大,劳民伤财之巨,可以想见。秦始皇死后,秦二世胡亥继续修建。唐代诗人杜牧的《阿房宫赋》写道:“覆压三百余里,隔离天日。骊山北构而西折,直走咸阳。二川溶溶,流入宫墙。五步一楼,十步一阁;廊腰缦回,檐牙高啄;各抱地势,钩心斗角。”可见阿房宫确为当时非常宏大的建筑群。楚霸王项羽军队入关以后,移恨于物,将阿房宫及所有附属建筑纵火焚烧,化为灰烬。

阿房宫遗址挖出战国秦上林苑
阿房宫究竟有多大?西汉史学家司马迁在他的《史记·始皇本纪》中说:阿房宫前殿,东西五百步,南北五十丈,殿中可以坐一万人,殿下可以树起五丈高的大旗。四周为阁道,自殿下直抵南山。在南山的峰巅建宫阀,又修复道,自阿房宫渡过渭水直达咸阳。秦代一步合六尺,三百步为一里,秦尺约0.23米。如此算来,阿房宫的前殿东西宽690米,南北深115米,占地面积8万平方米,容纳万人自然绰绰有余了。相传阿房宫大小殿堂七百余所,一天之中,各殿的气候都不尽相同。宫中珍宝堆积如山,美女成千上万,秦始皇一生巡回各宫室,一天住一处,至死时也未把宫室住遍。《汉书·贾山传》记载阿房宫整个的规模“东西五里,南北千步。”如今在陕西西安西郊三桥镇以南,东起巨家庄,西至古城村,还保存着面积约六十万平方米的阿房宫遗址。可见,阿房宫宫殿之多、建筑面积之广、规模之宏大,是世界建筑史上无与伦比的宫殿建筑。--转帖
阿房宫,你在哪里?(二)
2010-03-07 11:44
一座想象的宫殿 项羽火烧阿房宫属无稽之谈

《中国国家地理》2005年第06期封面 西安:历史从它的城下流过
述说西安,几乎就是述说中国古代历史。那拆拆建建的城墙,就是13朝古都更迭的见证。穿梭在这城墙内外,不用找寻,积淀于这块土地上的王权气息,都萦绕在其周围。秦帝国希望永世长存的梦想,就像阿房宫一样美丽而虚幻,徒然引人喟叹;汉长安城的一笔一画,都在诉说着一个逐渐强大的王朝如何成就自己高度的中央集权制;而大唐帝国的辉煌与荣耀,透过中国都城规划之代表作唐长安城,也一目了然了。
长相思,在长安。一座城市,凝聚了中国千年的历史血脉,西安人,该如何承受这承载了太多历史的都城之重?

 
火烧阿房宫想象图
在司马迁《史记》中项羽“烧秦宫室,火三月不灭”的代代流传中,在晚唐诗人杜牧《阿房宫赋》“蜀山兀,阿房出,覆压三百余里,隔离天日”的推波助澜下,人们相信:豪华奢侈、雄伟壮丽的阿房宫,目睹了秦帝国昙花一现的辉煌。然而这仅仅是人们一厢情愿的想象。虽然这一构想并非空穴来风,但它与历史的真实相去甚远,同时也误导了人们太久太久。绘图/岳清风
阿房宫一座想象中的宫殿
借助晚唐诗人杜牧《阿房宫赋》浓墨重彩的渲染,人们相信:一座前所未有、宏伟壮观的宫殿建筑群,见证了秦帝国的辉煌,也伴随了秦帝国的谢幕。而一项持续经年的考古成果,揭示了文献上和人们心目中的阿房宫只不过是一座“空中楼阁”;项羽焚烧阿房宫更属无稽之谈。这个结论彻底颠覆了我们的知识储备。而这一切均源于史圣司马迁,他记述的阿房宫前殿仅是一个设计规划,而非已经投入使用的豪华宫殿。

 
阿房宫遗址分布图
面积惊人的阿房宫前殿遗址位于现西安市三桥镇西南,其夯土台基在两千年来遭到不断的蚕食。随着现代人口的增加和村庄扩张,聚驾庄、赵家堡和大古城、小古城分别占据了台址的东南和西北部。现地表以上残留的台基东西长1270米,南北宽426米,高7-9米。这是秦朝费时两年零七个月而完成的一项浩大工程。
位于阿房宫前殿遗址东北的“上天台”为一处以高台建筑形式为主体的宫室建筑;遗址以西的纪阳寨村南,有几处相对集中的建筑遗址,最完整的一处是被当地人称为“烽火台”的高台建筑。“上天台”和“烽火台”相距3000多米,从出土、采集到的陶文、筒瓦、板瓦等遗物可以认定有一部分是秦惠文王时的建筑物,但并不排除秦朝时仍继续使用的可能,但可基本认定它们不属于公元前212年才开始建造的阿房宫。
阿房宫按计划有规模施工的时间前后是两年零七个月
在秦亡将近一个世纪过后,司马迁撰写了史学名著《史记》,他在《秦始皇本纪》中写到:“三十五年,……乃营作朝宫渭南上林苑中,先作前殿阿房,东西五百步,南北五十丈,上可以坐万人,下可以建五丈旗。……阿房宫未成,成欲更择令名名之。作宫阿房,故天下谓之阿房宫。”
司马迁笔下表述的阿房宫透露出如下重要的信息:朝宫建造在渭河南岸,是统一帝国的象征,用于取代使用了140余年之久的咸阳宫;前殿是未来朝宫的主体建筑,是皇帝的办公地点;朝宫建成前暂被称为阿房宫。
司马迁在《史记》中已经说得非常明白,即阿房宫没有建成也没有被投入使用。但《史记》却没有载明:阿房宫建造到什么程度?其内的主要建筑——前殿进度如何?而这却是一个至关重要的问题。
阿房宫开始建造的时间司马迁有两个说法。《史记·表第三》载:“二十八(年),为阿房宫。”但同书的《秦始皇本纪》却记为秦始皇三十五年即公元前212年,多数人把后者当作阿房宫的始建时间。很可能的情况是秦始皇意欲新建朝宫的时间要稍早些,期间酝酿和规划用去几年,至迟在公元前212年开始动工建造。
但阿房宫的建造过程并不顺利。公元前212年,秦朝修筑并开通了直道;又征集隐官刑徒70余万人,分别修建秦始皇陵和阿房宫。两年之后,秦始皇在东巡途中病逝,九月被埋葬在骊山。因集中人力覆土需要,遂将阿房宫建设工地上的劳力征调到丽山园。第二年即秦二世元年四月复建阿房宫时,“骊山事大毕”,又从陵墓工程中抽调出一部分劳力回到阿房宫,中间停工7个月。但是,当年冬天(二世二年),数十万起义军汹涌而至,修建陵园的“丽山徒”被“授兵以击”,从此帝国陷入混战之中。当时阿房宫建筑即使不停工,也不会按部就班地进行了。若此,除去因覆土骊山暂停的7个月,阿房宫按计划有规模施工的时间前后是两年零七个月。但两年零七个月的建设能达到什么样的程度,文献上没有明说。

 

 

 
关中地区秦宫分布示意图
秦占领整个关中地区后,东有黄河与函谷关,南有高大的秦岭,东南有武关,西有散关,北有北山,形势险要,易守难攻,以至人们形容秦乃“四塞之国,被山带渭”;“秦据河山之固,东向以制诸侯”。随着秦国力的日益强大,其都城也在不断扩大。秦始皇要“表(黄)河以为秦东门,表(千河)以为秦西门,表中外殿观百四十五,后宫列女万余人,气上冲于天”,实质是欲把整个关中地区作为其都城,这也是秦在关中大量修建离宫的原因所在。而阿房宫将是所有宫殿中最为壮美奢华的。
撰文/徐卫民
前殿是阿房宫内最主要的宫殿,它仅占宫区总面积的七分之一
建都咸阳后,秦国的宫室建筑集中在渭河北岸。到了战国晚期,秦国开始在渭河南岸陆续修建了一些宫室建筑,像兴乐宫(汉长安城之长乐宫)和章台宫,早在秦始皇之前就已屹立在渭河南岸了。
秦统一全国后,秦始皇在渭河南岸建信宫(后改为极庙)、兴乐宫中的鸿台以及朝宫(阿房宫及前殿),秦二世即位后续建阿房宫。仅就秦而言,阿房宫地区的宫室建筑可分为惠文王、秦始皇、秦二世三个时期,时间跨度在120年左右。
虽然在秦以后阿房宫地区人类活动不断,像公元384年前秦慕容冲占据阿城并在此称帝,唐代李世民进入关中后也曾在此驻兵……然而秦以后的建筑遗迹无论规模还是范围,均不能与秦时相比,而且从文化遗物上也比较容易区分。现难度较大且最关键的是如何将战国晚期的宫廷建筑和秦朝的建筑区分出来,也就是在众多的建筑群中将阿房宫筛选出来,而要达到此目的,除了考古发掘别无他途。
关于阿房宫的规模,《长安志》载“周五里一百四十步”。关于前殿的尺寸,史籍中有7种不同的说法。如《史记》载“东西五百步,南北五十丈”,《汉书》有“东西五里,南北千步”之说等等。在没有考古勘探实际尺寸参照的情况下,文献中关于阿房宫和前殿的诸多数据,使我们有理由认为,正是因为宫区和前殿都没有建成, 在不十分清楚建筑进度的情况下,人们误把二者视为一体,即前殿的范围就是阿房宫的大小。
而实际情况却是,前殿仅仅是阿房宫内的一个单体建筑。据《史记》记载,规划中的阿房宫前殿东西五百步(693米),南北五十丈(116.5米)。最近的考古勘探和试掘资料显示,阿房宫夯土台基东西长1270米、南北宽426米,现存最大高度(从台基北边缘秦代地面算起)12米左右,夯土台基的面积是54.1万平方米。根据《史记》记载的尺寸推算,前殿的面积为8.07万平方米,约占阿房宫面积的七分之一。也就是说在拟建的阿房宫区域内,还有6个相当于前殿面积大小的空间,不知规划着什么样的建筑。

 
修筑夯土台基想象图
公元前212年,秦王朝征集隐官刑徒70余万人分别修建秦始皇陵和阿房宫。不料两年后秦始皇突然病亡,阿房宫修建工作暂停。第二年四月阿房宫复建,但不久秦朝灭亡。阿房宫前后修造的时间仅仅两年零七个月。在这段并不太长的时间内,数十万人在龙首原向西延伸的台地上,夯筑起一个面积达54万平方米的巨大台基,一组尚未来得及建造的巍峨雄壮的宫殿群,便以此为基础。
绘图/王晨光 王谨

 
秦“冀阙”宫复原图
《史记·秦本纪》载:孝公“十二年,作为咸阳,筑冀阙,秦徙都之。”筑冀阙是秦定都咸阳的重要标志。在今咸阳市渭城区窑店乡牛羊村北的原边上,考古工作者发现了秦咸阳第一号宫殿遗址。根据考古线索,可以推想这是一个具有巍峨体量、凌空构架的高台宫室,它当是史籍所载的“冀阙”宫。而拟建中的阿房宫,无论规模还是气势,都远在其之上。采自王学理《咸阳帝都记》。
阿房宫也称阿城表明它曾经有高大的围墙
朝宫的性质决定了其内的前殿必定是高台建筑的式样,而且前殿的高台又是建筑在宫区的夯土台上。考古勘探资料出乎我们的预想,即基本上整个阿房宫区域全部以夯土筑造地基的形式来抬升宫区的高度,而不仅仅是夯筑前殿的基础。考古勘探成果还表明,阿房宫的建设集中在夯筑全部宫区的基础上,个别区域夯筑的厚度竟达10米左右。秦朝在两年零七个月的时间内完成这项巨大的土建工程,也非易事。而以夯筑的方式整体抬升宫区的高度,是秦统一后的政治需要,它能使体量巨大且巍峨高耸的建筑群张扬出帝国一统的至高威势。
但在2002—2004年的考古勘探中并没有发现高出阿房宫基础夯土台之上的夯土台,更不用说发现其上的建筑遗迹了,这说明项羽入关时前殿还没有动工兴建。需要说明的是,20世纪六七十年代平整土地活动并不构成前殿高台被现代人毁弃的理由,因为当地的父老们没有这样的记忆。
阿房宫基础夯土台基东西北三面建筑有高大的城垣。阿房宫也称阿城,其名称的出现不会晚于汉代。《汉书·东方朔传》载:“举籍阿城以南……。”唐颜师古注:“阿城,本秦阿房宫也,以其墙壁崇广,故俗呼为阿城。”这一记载与当代考古发掘成果正相吻合。考古发现,阿城的北垣长1270米。由于夯土台基的西部和东部为现代村庄覆盖,故西墙和东墙的详细情况还不清楚。但从阿房宫整个夯土台基南北426米的宽度看,东西两侧的墙长可能也在426米左右。据当地群众的介绍,在夯土台基的东西部区域,过去曾看到过南北向的土梁,土梁的两侧分布着瓦片堆积,这可能就是已被破坏了的东西墙垣。但近年的考古勘探和发掘工作却没有发现南墙的遗迹。很可能是阿房宫还没有来得及建造南垣,工程就被迫停止了

 
阿房宫夯土台基遗址
经过考古勘探,人们发现阿房宫原始地表并不平整,整个夯土台基下高差有数米。建造夯土台基时采取“就高夯低”原则,利用龙首原的自然地势,在上面加工夯筑而成。历经两千余年,平地凸起的夯土台基依然保持着其原始风貌,只不过台基表面已被农田覆盖;在夯土墙的边缘,还留有窑洞的残迹,这里也是孩童们的“乐游原”。
摄影/马宏杰
项羽“烧秦宫室,火三月不灭”,其中并不包括阿房宫
在35万平方米所能勘探的区域内,考古人员曾特意寻找,想发现一些红烧土、木炭等火烧痕迹。类比秦咸阳和秦始皇陵的建筑遗址,它们均处在和阿房宫相似的环境中,周围也是村庄密集,后代人类活动频繁,程度剧烈,但是那里到处可见到红烧土和木炭遗迹。这证明《史记》中《秦始皇本纪》和《项羽本纪》中所记“遂屠咸阳,烧其宫室”和 “烧秦宫室,火三月不灭” 的文字,并不包括阿房宫在内。当然,前殿还没有开始建造,也就不存在烧与不烧的问题了。
考古探查及分析使我们得知:阿房宫是秦统一后于渭河南岸在建的一处帝国皇帝办公的宫殿区,前殿是阿房宫内最主要的宫殿,它约占宫区总面积的七分之一;宫区由于整体作了夯筑地基的处理,形成总体抬升的高台式建筑群;鉴于工程规模的过于庞大和帝国运势的迅速衰微,前殿和宫区内的其他建筑均尚未建造;工程仅完成了宫区地基的夯筑和东西北三侧的围墙;在35万平方米的勘探范围内没有发现阿房宫被焚烧的迹象,说明项羽火烧阿房宫实属无稽之谈。这一系列结论震撼了大部分的文物考古工作者,因为它彻底颠覆了我们的知识储备。
既往人们相信阿房宫被烧,是对早期文献不究其理与望文生义,和继之对杜牧《阿房宫赋》描绘的状况笃信不疑等原因造成的。汉文帝时的贾山是最早描述阿房宫的人。《汉书·贾山传》载:“又为阿房之殿,殿高数十仞,东西五里,南北千步,从车罗骑,四马骛驰,旌旗不桡。”这是他为汉文帝“言治乱之道,借秦为谕”所作的《至言》中的一段话。
汉初立国的政治需要,导致妖魔化秦始皇成为时代的选择。短暂的秦帝国灰飞烟灭后,因为新建皇朝的政治需要,陆贾的《新书》、贾谊的《过秦论》和贾山的《至言》,完成了为西汉立国的舆论造势。三篇政论从感情出发的讨伐可能要大于理论上的阐释,同时过度地贬低甚或采用一些道听途说的事例也完全是有可能的,秦始皇求仙、寻找长生不老之药等故事的出笼,就出于同样的目的。
明朝人心中的阿房宫
 
此《阿房宫图》卷系明朝人所绘。图卷依据杜牧《阿房宫赋》中“蜀山兀,阿房出,覆压三百余里,隔离天日,二川溶溶,流入宫墙,五步一楼,十步一阁,廊腰缦回,檐牙高啄,各抱地势,勾心斗角……”的描述,以青绿山水画的手法,将阿房宫丰满奢华的气势展现无遗。该图现藏中国国家博物馆。

 
清朝人笔下的阿房宫
此《阿房宫图》屏系清朝袁江绘于康乾时期,也是根据唐朝杜牧《阿房宫赋》的文意,凭借绘者精深的古建知识和丰富的想象力,以12条通景屏的形式,复现出带有神秘色彩且华贵绮丽的秦帝宫建筑。
历史上早就有人指出过阿房宫前殿没有建成
再看司马迁笔下关于阿房宫的记载。他所渲染的是秦始皇建造朝宫的豪华设施和宏大气概,从而衬托出秦始皇不恤民力的屠夫形象,来达到证明正是因为秦始皇的过度役民,才导致国家解体这一结论的目的。阿房宫的规模如此,《汉书·楚元王列传》所说秦始皇陵高度的尺寸也是如此。但从另一方面讲,司马迁和刘向的史学品格向为人们敬重,他们的记载应当不是凭空杜撰出来的,最有可能的情况是他们根据国家档案中秦朝的相关设计文献而不是实际状况记述的。
由于阿房宫在秦统一后的独特历史地位,有着丰富政治、社会内涵的“阿房宫概念”在汉初就基本上形成了,并被一代又一代的读书人经久不息地复制着。写于唐敬宗宝历元年(825年)的《阿房宫赋》,也是基于同样的原因。唐敬宗李湛不理朝政,大兴土木,杜牧正是要借《阿房宫赋》来提醒唐统治者以秦为戒。正像杜牧在《上知己文章启》中所说的:“宝历大起宫室,广声色,故作《阿房宫赋》。”
杜牧的《阿房宫赋》出笼后,将在似与不似之间徘徊的阿房宫概念最终确立下来,于是,一座辉煌的秦朝建筑在人们心目中无可置疑地耸立了起来:“蜀山兀,阿房出,覆压三百余里,隔离天日,二川溶溶,流入宫墙,五步一楼,十步一阁,廊腰缦回,檐牙高啄,各抱地势,勾心斗角……”一座前所未见又祸国殃民的阿房宫借助诗人浓墨重彩的渲染,造成了所有人心目中无以复加的豪华奢侈、壮丽雄伟的印象。
这座无与伦比的皇宫哪里去了?《史记》中“烧秦宫室,火三月不灭”的记载,为人们的想象增加了翱翔的翅膀,从此没有人怀疑阿房宫被项羽焚烧的结论了,当代的史学著作、教科书在更广阔的范围传播着这样的知识。
现在看来,阿房宫概念不过是不同时代的人们为满足基本相同的心理需求而创造出来的,虽然这一概念并不是空穴来风,但它与历史的真实性之间相去甚远,它误导了太长的时间和太多的人们。而人们之所以情愿被长久地误导,多是为《阿房宫赋》所描绘的壮丽景观所折服,但却往往忽略了杜牧为赋的目的:“戍卒叫,函谷举,楚人一炬,可怜焦土。呜呼!灭六国者六国也,非秦也;族秦者秦也,非天下也。”
其实,历史上早就有人指出过阿房宫前殿没有建成、文献上关于其规模的描述是图纸上而非实际上的。南宋程大昌在《雍录》中写道:“上可座万人,下可建五丈旗者,乃其立模,期使及此。”其中后两句已明白指出:那是设计的模型,希望达到这种样子。可惜这种与众不同、富有智慧的声音,在很长一段时间内没有引起人们应有的重视。

 

 
在与秦阿房宫前殿遗址一路之隔的一片空地上,一个总占地面积780亩的人造景观——秦阿房宫,已由当代人建成。建筑群包括阿房宫前殿、兰池宫、六国宫室、长廊、上天台、祭地坛等众多建筑。传说中的阿房宫被人们誉为“天下第一宫”,虽然它在历史上未曾建成,但阿房宫的概念早已深入人心。无论是描绘在纸上还是平地凸起的实物,都在误导人们:阿房宫已经建成,后被项羽烧毁。
撰文/段清波
绘图/岳清风
摄影/马宏杰、秦岭等
责任编辑/李雪梅 图片编辑/何 亮
版式设计/李 晟
本内容来自《中国国家地理》2005年第06期---转帖
阿房宫,你在哪里?(三)
2010-03-07 11:46
考古发现揭示绝世宫殿阿房宫最后的疑点
一座绝世宫殿建筑,承载了项羽二千多年的悲伤,以及文人墨客说不尽的激情与梦想。如今,考古学家终于找到了它的确切所在,但这仅仅只是一个开始———太多的谜题还是等这座宫殿完全露出地面才能找到答案。
阿房宫图,是古人根据杜牧的《阿房宫赋》想象画出来的
 
中国科学院考古研究所研究员、阿房宫考古工作队领队李毓芳 《新知客》讯,一座绝世宫殿建筑,承载了项羽二千多年的悲伤,以及文人墨客说不尽的激情与梦想。如今,考古学家终于找到了它的确切所在,但这仅仅只是一个开始——太多的谜题还是等这座宫殿完全露出地面才能找到答案。
熟读历史的人都知道,阿房宫建于二千多年前的秦代。秦始皇在统一中国的过程中,每征服一国,就绘制该国宫室图,在秦国都城咸阳的渭水南岸仿造宫殿,称“六国宫殿”。相传当时共有宫室145种,著名的有信宫、甘泉宫、兴乐宫、长杨宫等宫殿。想当年,咸阳宫可谓殿宇林立,楼阁相属,曲廊幽径,花香景深。秦始皇三十五年(公元前212年),秦始皇征发刑徒七十余万人伐运四川、湖北等地的木材,开凿北山的石料,在渭河南上林苑中开始兴建更大规模的宫殿——朝宫。
疑点一:夯土台是“阿房宫上天台”还是“烽火台”?
朝宫,就是历史上著名的阿房宫。遗憾的是,由于工程过于浩大,阿房宫最终只是秦始皇心中的一座宫殿,他没能看到自己的宫殿落成。据史书记载,公元前210年,秦始皇死在东巡的路上,他此行的目的是为了找到传说中的仙岛,解开长生不老的秘密。秦始皇死后,秦二世胡亥继续修建阿房宫,直到汉刘邦大军入关还没完工。楚霸王项羽率军入关后,移恨于物,阿房宫及所有附属建筑被纵火焚烧,化为灰烬。烽火台实为战国秦景观建筑遗址古都西安,曾是中国11个王朝的首都,虽然帝王们的叹息已湮没在历史之中,但其厚重的文化积淀仍无时无刻不在向世人传递着往昔风云之魅幻。公元2世纪,丝绸之路就是从西安出发,直达地中海东岸。欧洲人关于中国的第一印象都和西安有关。
西安市西去十余公里有一处自古遗留的夯土台,被世人长期认为是秦阿房宫烽火台(上林苑二号)遗址。烽火台是中国古代传递军情的建筑。因受限于古时通讯技术,在长城沿线和西北边疆,每隔一段距离,古人们就筑起一座烽火台。烽火台里装满柴草或点燃后容易冒烟的动物粪便,并派将士日夜驻守。若发现敌人入侵,就一个接一个地点起烽火报警,敌情很快会传到军事指挥区。
点放烽火的方法,白天和晚上不一样。晚上点放火叫烽,白天点放烟叫燧。点放烟火是有严格规定的,如果来的敌军不到1000人,就点放一支烟火,每增加1000个敌兵,就增加一支烟火。烟火的传递速度是相当快的。
那么,这座自古遗留的夯土台,究竟是不是烽火台呢?
2005年3至4月,中国科学院考古研究所研究员、阿房宫考古工作队领队李毓芳率领考古人员对这一遗址进行了勘探和发掘。

 
图片说明:夯土台遗址出土的遗物仅是些板瓦、筒瓦残片且早于阿房宫修筑时间,应与阿房宫没有任何关系。
李毓芳说,这个遗址出土的遗物仅限于一些板瓦、筒瓦的残片。板瓦片表面为细密交错的绳纹,筒瓦片表面均为细绳纹,内面为麻点纹,且泥条盘筑痕迹明显。不管是板瓦片还是筒瓦片,均制作粗糙。考古专家认定,其与上林苑一号遗址出土的板瓦、筒瓦相同。它建筑的时间要比阿房宫修建的时间早得多,与阿房宫没有任何关系。
她还说,该建筑遗址目前破坏严重,下部夯土台基东部和西部早已被挖掉,但仍可明显看出有每层厚5-7厘米的夯筑层。在残存建筑部有扰动过的础石,南部自底部向上1.4米处发现一未扰动过的础石,说明该建筑底部和中腰还应有建筑物。故该建筑应为高台宫殿建筑,其形制与咸阳宫一号宫殿相似,这也是战国建筑形式的一大特点。可惜如今顶部已被破坏殆尽,建筑物已无存。
 
“该建筑遗址应为战国秦上林苑的高台建筑遗址之一,与阿房宫的建筑没有任何关系,更不会是烽火台一类的建筑,是在秦统一以前建成的。烽火台乃军事报警设施,建在皇家公园里不合常规。”李毓芳说。
秦王从未上天台祭天拜神从来都是古代帝王的重要仪式,相传上天台就是秦始皇于阿房宫中祭祀天神的地方。然而关于上天台(上林苑四号)遗址自古就有三种说法:一是秦始皇为观赏天文景观而建;二是说秦始皇为徐福而建——秦始皇派徐福东渡为他寻找长生不老之药,数月未归,他十分着急,遂建此高台东望,所以它还有一个名字叫望福台;三是古代先民认为,五谷丰登、太平盛世均是天神、地神保佑,所以秦始皇定期率领朝臣祭祀天地,以祝祷大秦帝国物阜民丰、四海升平。
但无论出于何种说法,上天台一直与阿房宫神秘地联系着,亦不断催生着我们的想象。它的真相究竟如何?
为此,2005年4月至2006年12月,考古学家们对该遗址进行了勘探和发掘。
疑点二:夯土台是战国时期的建筑遗存?
经过对阿房宫前殿遗址东侧30多平方公里、前后近一年的考古调查、勘探与部分发掘,李毓芳发现,传说中的上天台遗址实际上是战国时期营建的上林苑中的一处宫殿建筑群。
她说,上天台遗址位于西安市未央区三桥镇阿房宫村南、赵家堡村东北,西距阿房宫前殿遗址500米,地面之上现在有一高大土台。其周长约310米,高约20米,当地人称为“始皇上天台”,是阿房宫遗址内最著名的建筑传说之一。20世纪40年代曾在这里挖过战壕;50-70年代,当地农民在此取土及进行修筑梯田、大规模平整土地等农田基本建设(当年指挥部就设在遗址的土台之上,搞千亩平地大会战),因此该遗址受到严重破坏。
从该遗址出土的大量砖、板瓦、筒瓦和瓦当等建筑材料来看,它们沿袭了关中地区战国时代板瓦、筒瓦上流行的纹饰和工艺,即与战国秦上林苑一号建筑遗址出土的板瓦和筒瓦的制法、形制和纹饰相同。有学者通过对陕西关中地区出土秦瓦的研究指出,“秦瓦纹饰变化较大,总的趋势是绳纹越来越粗,纹饰越来越草率,春秋时期无论是板瓦还是筒瓦均饰细密的纹饰,交叉的居多。”
历史学者魏效祖先生则明确提出,“战国朝代的秦瓦,瓦面都用细绳纹。”据此推断,该夯土台应为战国时代建筑遗存。
考古学家比较了战国朝代的邯郸赵王城宫城中的一号宫殿建筑遗址、燕下都东城的武阳台等大型宫殿建筑遗址、齐临淄城宫城的桓公台宫殿建筑遗址、湖北潜江龙湾楚国章华台高台宫殿基址群等,认定上天台建筑遗址中的夯筑土台属于战国时代流行的高台宫殿建筑。
历史曾载秦有五苑,但秦上林苑的范围,到宋代的学者已经很难说清楚了。然而,秦阿房宫前殿建于秦上林苑之中,这在《史记·秦始皇本纪》中是有明确记载的。《三辅黄图》又载:“汉上林苑,即秦之旧苑也。”汉代上林苑范围“东南至蓝田、宜春、鼎湖、御宿、昆吾,旁南山而西,至长杨、五柞,北绕黄山,濒渭水而东,周袤三百里”。根据以上文献所说的范围,上天台遗址均在其中,,它无疑是秦汉上林苑的一部分。
李毓芳说,考古发掘资料进一步说明,该遗址为战国朝代的高台建筑遗址,也就是说上林苑遗址在战国时代已经修建,这解决了长期以来关于秦都咸阳战国朝代是否已有上林苑的问题。这个问题的解决,又使我们澄清了长期以来将该建筑遗址作为阿房宫上天台的讹传。磁石门不属于阿房宫的建筑磁石门(上林苑六号)建筑遗址在阿房宫前殿遗址东北2000米(位于三桥镇武警工程学院内)。相传当年秦始皇“累磁石为之”,故称磁石门。作为类似现代的安全检查门,它一是为了防止行刺者,在入门时以磁石的吸铁性能使隐甲怀刃者不能通过;二是为了向“四夷朝者”显示神奇,使其惊恐却步,不敢有异心,故亦曰却胡门。
为揭开关于磁石门神秘传说的真相,阿房宫考古队于2007年3月对该建筑遗址进行了勘探(密探)和试掘。
考古学家仔细考证了该遗址出土的大量板瓦和筒瓦的制作工艺,认定该遗址建筑的时代亦应为战国时期。
在该建筑遗址中,还出土了很多表面为斜粗绳纹的板瓦和少量表面为中粗绳纹、内面为布纹的筒瓦,及纹饰较粗的瓦当残块等,这又说明了该建筑遗址同样沿用到了汉代(西汉前期)。
李毓芳介绍说,该建筑处于渭河以南秦国所建的皇家公园——上林苑中,故它应为战国时期秦国上林苑中的一座高台宫殿建筑,而不是一座门址(没有门道遗迹和相关设施)。它建筑的时代比秦统一以后秦始皇所修建的阿房宫要早,故它不属于阿房宫的建筑。考古工作的这一重要发现,使我们澄清了长期以来将上林苑六号建筑遗址作为阿房宫磁石门遗址的讹传。
项羽:我是被冤枉的许多年来,项羽火烧阿房宫几乎成了历史常识。《史记》上明确写着:“项羽引兵西屠咸阳,杀秦降王子婴;烧秦宫室,火三月不灭。”唐诗人杜牧在《阿房宫赋》中更是在浓墨重彩地描写了这座金碧辉煌的宫殿后,无限感慨地歌咏:“楚人一炬,可怜焦土。”
疑点三:阿房宫遗址并无火烧痕迹
如果项羽的大火真的持续燃烧了3个月,那么在阿房宫应该留下一些痕迹。考古学家们在离阿房宫遗址不远的咸阳宫遗址上就发现了大量的火烧痕迹。李毓芳介绍说,在咸阳宫的一号、二号、三号建筑遗址,都有被大火焚烧的痕迹,就是都把墙白烧成了红颜色。还有大量的木桩灰,还有因火太大把木桩烧成了硫渣,其他的建筑材料如瓦片也被火烧成了红颜色。
毫无疑问,如果经历过大火,阿房宫遗址也应该留存大量火烧的痕迹。李毓芳带领着她的考古队希望能够在阿房宫遗址上找到蛛丝马迹,但是工人们的探铲一次次地探下去,每一次带上来的只有夯土,没有火烧过的痕迹。在这之前的考古发现和阿房宫的传说还基本吻合,但是这一次,结果却截然不同了。
李毓芳说,除了东西部村庄覆压的地面以外,还在房屋和房屋之间的空地上,以及花池里、猪圈旁、厕所旁全都进行了钻探,一平方米5个钻孔,这么密集的钻探,都没有发现一处有火烧的痕迹。
难道这场轰动一时的大火从来就没有发生过?
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的另一位专家赵志君加入进来,这位善于在显微镜下看世界的专家希望在自己的实验室里找到答案。
他把从阿房宫遗址取得的土样带回了实验室。
赵志君说,假设阿房宫确实建成了,又被项羽一把火给烧了的话,那么在阿房宫的废墟上就应该形成一个很厚的灰烬层。这个灰烬层里肯定有很多没有完全烧尽的木炭,以及残留的非常细小的炭化的木屑。
赵志君首先把土壤颗粒完全分散开,然后配制一些重液,通过浮选的方法把土壤中不同比重的物质分离出来,轻的物体就会浮到液体的表面,而重的物质就沉到底层。炭化的木屑比重非常小,如果阿房宫真的经历过大火,那么土壤里包含的所有炭化木屑都会漂浮起来。
他说,若某个地方曾经发生过焚烧的事件,那么其地层土壤中所包含炭化物的数量是非常巨大的。如果我们把这些颗粒制成一个显微晶片,就能看到成千上万个大小不同、形状不同的炭化木屑,但是从采自阿房宫的土样来看,没有发现这个现象,顶多只能看到二三十个炭化木屑的个体。
疑点四:楚霸王项羽为什么在烧了咸阳宫之后,偏偏放过了规模更加雄伟的阿房宫呢?
要找出真相就必须找出更多的线索,李毓芳又顺利地找到了东墙、西墙、北墙,但是南墙却迟迟没有出现。这样宏伟的宫殿不可能只有三面墙。她勘探了所有的区域,却只在夯土台的南侧发现了路土的痕迹———一个大胆的想法慢慢浮现在李毓芳的头脑里:秦始皇的阿房宫从来就没有建成过!
李毓芳根据自己的考古结果给出了惊人的解释。这个解释结束了那些流传千年的阿房宫传说———阿房宫的建设只是完成了地基,它最终没有全部建成。实际上,70万人的劳力在4年的时间里也只是完成了一座夯土台基,而余下的那些设计精妙的建筑最终没有付诸实施。
现在,从考古发现来看,阿房宫永远留在了秦始皇的梦幻之中。这座传说中壮美的宫殿并没有被项羽焚毁———那是因为它从来就没有建成过。而杜牧在《阿房宫赋》中描写的阿房宫大火也是杜撰出来的。
今尔叹息,将欲谁怨?夯土台基和三面墙的遗迹,就是如今阿房宫仅存的一切。--转帖
阿房宫,你在哪里?(四)
2010-03-07 11:47
秦阿房宫的另类观点
从建筑学、工程学的角度出发并结合史料文献推测,阿房宫建成了,并且被历代帝王使用到隋末唐初,后其物料被拆除,挪作它用。

 
图片说明:《阿房宫图》清朝画家袁耀根据唐朝诗人杜牧《阿房宫赋》想象画出的阿房宫,也许阿房宫真的一直存在并被帝王使用,直到隋末唐初。
所谓的阿房宫,是《史记》、《汉书》等正史记载中的一座秦代宫殿,它豪华奢侈、规模宏大、结构精美,在中国的建筑史学中,具有一种里程碑式的、无可比拟的学术价值。
1994年,当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官员,经过一番实地考察,一致确认:秦阿房宫建筑遗址保存完整的程度,在世界古建筑中名列第一,属于世界奇迹和著名遗址之列。此后,阿房宫是“天下第一宫”的美誉,也就传遍了整个世界。应该说,秦阿房宫和历代帝王的宫殿建筑一样,是中华民族物质文明的重要标志,是当时建筑最高水平的集中体现,是古代聪明智慧的建筑工匠们,用自己的血泪、才华和奉献精神,凝结而成的劳动结晶。
千百年来,作为中国“标志性”建筑的阿房宫,人们一直是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的。阿房宫确实是古代工匠最光辉、最杰出的建筑创作,但由于建筑工匠,手巧艺精,不谙传言,所以没有留下可供后人追思的片言只字。也没有一位专家、学者,能够从工程技术的角度,去认真、系统地研究与阿房宫建设相关的技术性问题。因此,除了部分历史学家、考古学家,根据一些表面现象作了种种“推测、构想”之外,要真正谱写出一部属于建筑研究领域的阿房宫建筑史,还有许多实际的困难。很多建筑学家,也很想发表一些专业意见,但在史学界、考古界独占的学术论坛之上,恐怕是不可能有他们发声机会的。
因为,以“阿房宫”为题材的文学、绘画以及影视作品,经过专业作者不断地构思、创作,已经牢固地控制着人们的思维空间,《史记》、《汉书》又以官方经典的史料形式,像两座沉重大山,压得寻求“异端”的研究者,几乎都喘不过气来。
早就有人放出一句狠话:除非能够推倒《史记》、能够否定司马迁,不然就休想在“逆向”研究的道路上,再向前迈出任何的“一步”。想想也是,这“天下第一宫”的美名,已经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认可,万一真有人弄出一点点“岔子”,岂不就要闹出“国际”笑话来!正是出于这样种观念和认识,因此当前有很多人,是很不希望“添乱”的,是很希望保持现状的。
只要能够保持现状,就能让古代文人作品中“写意、渲染、夸张”的阿房宫光辉形象,不会受到致命性的冲击和伤害;使那一部充满传奇色彩的阿房宫历史篇章,不管你信也好、不信也罢,它都将永远地留在世人抹不去的记忆之中。
因为,根据大量不实的阿房宫文字材料,早就给人们凝固了一个充满幻觉的、虚无缥缈的、捉摸不定的历史大奇迹。相反,在建筑学家眼中的阿房宫,只是一个客观存在的工程实体。
建筑的语言,不是文字、不是绘画,而是古代的建筑模型、或者是实用的工程图纸。看不到古代模型实物,见不到确凿的工程遗存,他们在认定阿房宫的建筑史料时,就要进行自己专业上的必要抗争。
从工程角度看阿房宫
从工程角度去看,史书记载中那座规模宏大的阿房宫,并不存在任何技术上的障碍,只要有足够的施工工期保证,要按照当时宫殿建筑整体规划、布局的要求,将宫城、宫殿、苑囿及其相关的设施,都全面建成,并投入使用,当时是有条件办到的。比如:巨大的夯土台基,人力完全可以胜任;精美的栏杆底座,靠石匠雕凿并不困难;主殿所需梁柱巨木,进入深山能够采伐;建筑造型的精美斗拱,战国时期已经普遍采用;室内外的油漆彩画,早就用于大面积装修;奇花异草、玲珑怪石,取材于大自然的恩赐。构成阿房宫建设的所有技术要素,都是客观具备的,只要施工组织恰当,阿房宫的建设并非虚妄之谈。
如此看来,能不能说《史记》等史料记载,就是完全真实可靠的了?回答应该是否定的,因为问题出就出在“施工工期”的这四个字上。
人们都知道,司马迁在《史记·秦始皇本纪》中明确地记载着“三十五年,始皇以为咸阳人多,先王之宫廷小,……乃营作朝宫渭南上林苑中,先建前殿阿房,东西五百步,南北五十丈,上可以坐万人,下可以建五丈旗,周驰为阁道,自殿下直抵南山,表南山之颠以为阙。”如果,把秦始皇三十五年(公元前212年),认定为是开始修建阿房宫的时间,那么直到公元前210年,秦始皇病死邢台沙丘而停工,在这只有两年的施工工期内,又能够形成多大一点有效的工程量?
从阿房宫木材的使用 推断建筑时间
《容斋三笔》记载;“作阿房宫,……近山无大木,皆致之远方,两千人曳一柱,以木为轮,随而易之,计一柱之费已用工数十万。”建筑学泰斗刘敦桢先生著文说道:“历来营建大役,首重采料,大木所需梁柱斗拱。数量最众,采集不易,为自来大工最困难之事,……入山伐木,非数载不能出山。”
《两宫鼎建记》中也明确记载,“楠杉大木,产在川、贵,差官采办,非四、五年,不得到京。”另外,运到京城的大木,是不能立即用于建设的,因为原木之中含有机物质,是菌类生长的营养品,如果不进行必要的干燥处理,里面的细菌,就不断繁殖,木质随之就要腐烂。这就是人们通常所说的建筑“生木”。
木材是一种各向异性的材料,它各个方向上的膨胀和收缩率都很不相同。建筑上不能使用含水率高的木材,因为高含水率会降低木材强度,而且随着水分逐渐蒸发,又会使顺纹方向产生劈裂、或者使木材翘曲扭转,造成木结构的损毁。“生木”的这种性能,以及它在建筑上具有的各种破坏作用,早就被秦人所完全掌握。
在《吕氏春秋·别类》里,有“高阳应将为室,家匠对曰,未可也,木尚生,加涂其上,必将挠,以生木为室,今虽善,后将必败”的记载,就是一个明证。“生木”运到后,必须在水池中长期浸泡,将细菌灭除,然后存放阴凉通风之处,经过相当长时间,使其自然干燥后,才可以进行加工。
木材的采伐、干燥,仅是宫殿施工中部分的前期准备工作,这进山、出山的耗时,少则十年,多则百年,历来如此。进入宫殿的正式施工阶段之后,还需要有多长的建设工期呢?《新序》里说,“纣为鹿台,十年乃成。”战国时期,燕下都的庞大宫殿建筑群,自燕昭王开始,前后用了八十多年的时间。
驰名中外的圆明园,“五步一楼、十步一阁”,称得上是阿房宫的真实再现。据清代有关工程史料记载:它从康熙48年(公元1709年)开始,由五代帝王,历经一百五十年时间,才全部建成。清代承德避暑山庄,周围四十多里,用了八十七年时间。就连西藏拉萨布达拉宫的建设时间,也都在五十年以上。
除了文学家们的“虚构、创作”之外,无论从哪一个角度去看,一定要坚持“三百里阿房宫”、或者它的“阿房前殿”,是在秦始皇当政的最后两年时间建设的,把这么一个“时空浓缩”的说法,当成是一种真实的历史,还要让它在古代工程系列之中、在古代建筑技术整体发展构架之中,占有它的历史地位和学术价值,显然是不符合客观思维逻辑的。
在《史记》的文字记载和工程的事实,当发生严重冲撞、对峙的情况下,人们正确的做法,不是“意识决定存在”,而是“存在决定意识”。近几年来,我国著名考古学家、社科院考古研究所研究员李毓芳先生,以考古发掘材料为基础,提出了一个全新的观点。

阿房宫遗址的夯土台想象图
李毓芳率领的一支考古队,在对阿房宫遗址进行两年的考古挖掘之后,除了找到一个高大的夯土台基之外,始终都没有发现一点有如瓦当之类的秦代建筑痕迹,也没有发现任何被烧毁的炭迹、灰烬、红土和结块。
为此,李先生认为:阿房宫工程,当时除了已经完成特大的台基之外,大殿的上部木结构工程,根本就没有时间进行施工,阿房宫充其量只是一处“半拉子”的工地。她说:如果秦始皇当初建造的阿房宫,气势有那么恢弘的话,那么它的文化堆积,又都跑到哪里去了呢?基于以上疑点,得出这样的一个结论:阿房宫根本没有建成,所谓秦朝末年“项羽”烧毁阿房宫的记载,也是一种子乌虚有的传言。
令人惊异的是,有关阿房宫问题的讨论,并未因此而画上句号。这是因为,还有一些更新奇、更有说服力的材料,正源源不断地涌现出来,它迫使人们在前人研究成果的基础之上,再向前迈出更新的研究步伐。要想追溯有关阿房宫工程的本来面目,要想开拓阿房宫传奇历史的新领域,必须让公众获得以下与阿房宫工程直接有关的各项信息资料。

 
图片说明:关中地区秦宫分布示意图
从史料记载推断:阿房宫自秦惠文王时开建
首先,人们必须了解,历代史料对于宫殿建设的年代,看似非常模糊,实际是很有规律的。比如:《史记·高祖本纪》记载的:“八年,萧丞相营作未央宫”与《史记·秦始皇本纪》记载的“三十五年,乃营作朝宫”,格式是相同的,而这时的未央宫早就已经完工了。
同理,秦始皇“三十五年营作朝宫”,也应该是朝宫、即阿房宫主体宫殿的竣工时间,而不是始建的时间。《史记·秦始皇本纪》中的“二十七年作信宫渭南,……作甘泉前殿,筑甬道”等,这些年代,也都是这些宫殿的建成时间。
在古代工程建设之中,竣工的时间,是很容易确认的,因为它都有一个比较固定的验收标准。对于工程的起始时间,有时就很难确认了。任何一项工程建设,从开始议论、选址定点、规划设计、方案审查、材料准备、场地平整、通道铺设、外部截洪、施工组织等前期工作,每个单项都需占用很长的时间,都要列入工程总的工期之中,而这一个最初的时刻,官方是很难记录在案的。
阿房宫、或者朝宫的始建时间,是否能够向前推移,成了一个关键的、核心的问题。其实,下面的一些权威史料,是能够破释留在人们心中谜团的,只是以前并未引起人们足够重视罢了!这些史料是:
1、在班固的《汉书·五行志》中,有“秦惠文王初都咸阳,广大宫室,……复起阿房,未成而亡”的记载。
2、在《三辅黄图》中,有“阿房宫,亦曰阿城,惠文王造。宫未成而亡,始皇广其宫,规恢三百余里,离宫别馆,弥山跨谷,辇道相属”的记载。
3、在朱杰勤所著《秦汉美术史》一书中,载有“阿房之初,亦开端于秦惠文王(名驷)时”的观点;郭沫若先生《十批判书》书中,也赞同“阿房宫,惠文王造”的意见。
4、在重庆建筑工程学院的《中国建筑史》一书中,提到了“秦阿房宫,本秦惠王所造,未成而亡”的史料。
5、由阎文儒先生撰写的《西京胜迹考》中,也指出了“阿房宫之建,始于惠文王”的事实。
这么多的材料,都将阿房宫、或者阿城的始建时间,从秦始皇时期,向前推移到秦惠文王时期,看来是符合实情的,这种具体时间和空间上的延长,是大规模工程建设,必不可缺少的先决条件。当然,在地域广阔的阿房宫遗址上,如果能够找到属于秦惠文王时期、或者早于秦始皇时期的可靠物证的话,那么就可以形成阿房宫“新说”自成体系的一条证据链。这些系统材料,经过人们的不断努力,终于全部都被找到了。
比如,当年由北京大学考古系高明先生、西安市文管会李家翰、姜开任先生等人,在阿房宫“北司”遗址出土的筒瓦中,就找到了秦惠文王妃子“芈(读音同“米”)月”的合体陶文;后来,又在阿房宫其它遗址中,发现五件头上梳着“歪髻”的玉人。在《皇清职贡图》一书上,有“土人结髻于右,汉种结髻于中”的记载,在湖北江陵马厂一号楚墓中,发现墓主头上梳的就是“歪髻”。秦宣太后等连续三代秦国太后,都来自于“荆蛮”的楚人,“芈月”及楚式“歪髻”玉人的发现,充分地证明,在秦始皇即位之前,他的先祖秦惠文王、宣太后,早就与阿房宫挂上了钩。“芈月”、“歪髻”,在秦俑坑之内,居然也都存在着!
从秦惠文王即位(公元前337年),到秦始皇三十五年(公元前212年),这中间相隔一百二十五年,运用这段时间,要去进行大规模的宫殿建设,施工工期方面是不成问题的。
正如李毓芳先生所言,在北起渭河,南至秦岭,最东端在蓝田县,西边一直要延伸到周至县的秦上林苑工程,已经得到考古发掘的证实,它无疑就是在这个时间之内,逐步建成的。李先生在阿房宫前殿遗址西侧,发现一处大型的、精致的秦上林苑景观园林建筑遗址,认为它就是阿房宫的后花园,这个后花园“比整个上海都大”。既然后花园都完工了,那么它的主体宫殿、亦即规模巨大的阿房前殿,就没有任何理由不去首先进行建设。

图片说明:想象中的项羽“火烧阿房宫”
阿房宫未被烧毁 被历代帝王使用过
有人问,考古队在阿房宫遗址上,并没有发现任何一点被火焚的灰烬、红烧土,在这种情况之下,又怎么能够确认阿房前殿的主体部分,是已经建成的呢?
对这个人们最关心的问题,唯一正确的、可靠的、令人信服的回答是:这座中国古代建筑的精华,不仅在秦朝末年,没有被任何人“付之一炬”,相反它还在随后的数百年之间,一直被历代的帝王们,不间断地使用着、保护着。
对于这个说法,或许会让人感到不可思议,但是当人们以平常的心态,全面地思考和理解以下一些材料之后,一定会去面对现实,并且能够以一种实事求是的精神,再去认可更多过去并不知晓、或者一直被自己完全忽略的史料记载。
《史记·项羽本纪》记载:“秦始皇帝游会稽,梁与籍俱观。籍曰,‘彼可取而代也’。”对着上苍发誓,一定要去取代秦始皇的帝王权力和威严,这是项羽早就立下的宏愿大志,是他统帅百万大军,兵进咸阳的巨大动力和最高理想。尽管他杀了秦王子婴,烧了渭水北岸的咸阳宫,但他不能烧掉秦代王权象征的阿房宫。因为不亲自登上秦始皇帝的天子宝座,是不能称之为“取而代之”的;不在秦始皇的这座豪华朝宫中,举行隆重的即位大典,是不能代表他已经享有国家最高统治权的;不在这个堂皇、神圣的殿宇中,去分封刘邦等几十位诸侯王位,是不能够充分地显示他这一位“西楚霸王”超人“霸气”的。
摧毁秦王朝的统治,是何等重大的一个历史事件,如果项羽真的将咸阳变成一片焦土,杀得秦代臣民片甲不流,那么他的百万大军怎么有继续生存的条件。如果,阿房宫真的不存在,或者已经被他烧掉了,那么他在咸阳的一切活动,包括即位、封侯等建国大典时,岂不就要在自己临时搭建的帐篷里面,悄悄地进行了。
阿房宫确实是留下来了,而且还一直存在着,有谁不信此话,请看正史《魏书·高祖纪》的记载:“二十一年四月戊寅,幸未央殿、阿房宫。”这是说:北魏的孝文帝,在公元四九七年,怀着对秦阿房宫、汉未央宫的仰慕之情,特地千里迢迢前来长安“巡幸”,可见此时的阿房宫仍然是存在的!
《魏书·蒋少游传》记载说:“平城将营太庙太极殿,遣少游诣洛量准魏晋基址。少游为太极立模范,与董尔、王遇等参建之,皆未成而卒。”意思是,北魏孝文帝在平城,要建造一座宏大的太极殿,由于当时没有施工图纸,只好派工匠到洛阳,量准魏晋时期留下的建筑尺寸,制成立体模型,带回京城依样仿建。巧的是,阿房宫也发生过类似的事情:根据《晋书·刘曜载记》可知,前赵皇帝刘曜“徙都长安,诛库彭等五十人于阿房,……拟阿房而建西宫,模琼楼而建凌霄”,这说明他在阿房宫是有活动的,而且还要按阿房宫的式样,建造自己的西宫。如果阿房宫根本不存在,那么他这一切也就失去意义了!
《十六国春秋》一书记载:“符坚建元二十年,慕容冲据阿城。”《晋书·孝武帝纪》里也有“九年十二月,慕容冲僭即皇帝位于阿房”的记载。公元384年,在西燕慕容冲即皇帝位的阿房宫,又是什么样子的呢?在《晋书·符坚载记》中,有六个地方提到了“阿房宫”的存在。
其中有一段说道:“慕容冲僭称尊号于阿房,改年更始。坚与冲战,各有胜负,(坚)常为冲军所围殿中……”另有一段是,“坚寻败冲于城西,追奔至于阿城。诸将请乘胜入城,坚惧为冲所获,乃击金以止军。”可见,阿房城之中,不仅留有秦时建造的宫殿,而且还是一座具有相当军事防御能力、致使敌人不敢擅自闯入的宫城。
《旧唐书·高祖本纪》记载,“乙亥,命太宗自渭讷屯兵阿城。”这是说,唐代李渊曾下令李世民,在阿房宫宫城内,驻扎过唐朝的精锐部队。在陕西省博物馆编的《西安历史述略》中,曾明确无误地说道,“阿房宫城,到隋末唐初都还存在,但到宋代,已成为民田。”《临潼县志》里面,有一首《始皇陵咏》的诗,诗中说道,“辛苦骊山山下土,阿房才废又华清”,意思是唐代著名的华清宫,是在秦代阿房宫最后被废弃之后,才开始修建起来的。阿房宫虽然废了,但大量砖瓦仍可被人回收,能够拆卸的木料,还可改作他用。历史上,拆旧宫、建新宫的实例是很多的,因为古代宫殿木料,实在是太难找了。
《史记·秦始皇本纪》记载,“秦每破诸侯,写放其宫室,作之咸阳北阪上,南临渭,自雍门以东至泾渭,殿屋复道,周阁相属,所得诸侯美人、钟鼓,以充入之。”这是说:秦始皇每征灭一个国家,都要“写放其宫室”的,“写放”是图纸吗?当时没有纸,哪有图纸可言。《广雅·释诂一》,“写,尽也”;《广雅·释诂三》,“写,除也”;《广雅·释诂二》,“放,去也”,可见“写放是“撤除、拆除”的意思。司马迁作《史记》时,正值汉武帝刘彻当政,为避名讳而改“撤”为“写放”。所以,当年“写放”的真相是,秦始皇下令拆除六国宫殿,运其主要材料到咸阳,再建造六国式样的庞大建筑群。
《芝田录》中有记载,唐时“开成会昌中,含元殿换一柱,敕右军采造,下盩厔山场,弥年未成。”仅仅需要调换一根宫殿柱子的木料,都如此的艰难,如果有同样规格旧料可用,当然是一件求之不得的事情。明朝建都北京,一时无法采集木料,于是就把目光盯在元代留下的宫殿上,所以建造紫禁城所需的宫殿材料,主要通过拆除元大都建筑得来。另外,1860年圆明园虽被英法联军焚烧,但如“蓬岛琼台”、“海狱开襟”、“万春园宫门”等宫殿建筑,仍是完好的,它们最后毁在清廷官员、兵痞流氓之手,就连园内砖石等材料,也被大量“盗运”出去。阿房前殿遗址若有可用之物,当然也是这么一种结局。
我眼中的阿房宫,是“规恢三百里”秦上林苑的一部分,它由秦惠文王和宣太后开始建造,经历了五代国君的不断扩大、充实而形成的,它确实有资格称为“天下第一宫”。应该说,杜牧《阿房宫赋》中描绘的规模,并非脱离历史的真实。阿房前殿在秦末战乱中,由于特殊的政治用途,既未被火焚,也未被毁坏,北魏孝文帝、前赵刘曜、西燕慕容冲、唐初李世民的经历,证明它被一直保留到隋末唐初。
秦始皇用两年时间建造阿房宫的说法,固然不可凭信;然而,以在这里找不到灰烬、红土为由,就去否定阿房宫曾经建成的事实,也是完全站不住脚的。阿房前殿一直没有被烧掉,当然就无木炭、灰烬可寻啦!--转帖
阿房宫,你在哪里?(五)
2010-03-07 11:49
揭开阿房宫遭“焚”之谜

 
火烧阿房宫想象图
遗址面积 出乎意料
2002年10月,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的李毓芳教授来到了阿房宫遗址现场,寻找埋藏在土层中的那座宫殿的踪迹。调查结果显示,整个遗址现存面积将近50万平方米,要想弄清遗址当初的规模,就必须破开土层,直接探察到秦时期的地面。
考古队员开始用探杆去寻找它原始的边界,不久探铲遇到了坚硬的土层,随之提取上来的是些极其细密的黄土,这是一种经过人工夯筑的土质。经过测量,台地的地上部分有10米之高,东西长将近1200米,南北宽400多米。和人们想象中那个大气磅礴的阿房宫相对照,地基似乎不应该只有这区区半平方公里,原来这个遗址只是当年阿房宫前殿坐落的地方。考古发掘开始向纵深推进,考古人员破开土层去寻找宫殿建筑的证据。
焚烧痕迹 未露端倪
至今遗址中还没有发现被大火焚烧的痕迹,会不会是勘探过的区域碰巧错过了宫殿被烧的部分?李毓芳认为从自己考古发现的事实来看,或许项羽当年根本没有点燃阿房宫,这是阿房宫遗址没有发现火烧痕迹的唯一解释。
在考古队发现的阿房宫前殿的土台子,李毓芳的探铲接触到了坚硬的夯土,她发现这是一堵东西向的夯土墙。土墙建在台子的北沿上,中间宽,两端窄,墙体最宽处有15米,窄的地方也有6米多,全长近千米。
在发现夯土墙的地方,探方的底部又露出了瓦砾,然而除了少得可怜的一点秦代瓦片,这巨大的台地竟然只是一个平平整整、干干净净的夯土堆,丝毫没有宫殿建筑的蛛丝马迹。
考古人员顺着夯土台的北沿挖出了一个100米长的探方,把夯土台的边缘打开了一个剖面。经过清理人们发现,夯土台地基的南面是一个坡道。古时,为了运输黄土,夯筑地基,通常都会修建一条坡道。如果阿房宫前殿已经建完投入使用,没有道理再留下一条运土坡道。这条不应该出现的坡道,让李毓芳有了一个大胆的推测———宫殿有可能并未修建完毕。
重阅历史 证实真相
为了印证考古发掘得出的结果,李毓芳再次翻开年代久远的历史典籍。当初秦始皇下令修建阿房宫的时间是公元前212年,但在公元前209年,他就突然病死在了出巡的途中。在这之前,阿房宫和秦始皇陵是同时进行的两大工程,为了尽快安葬秦始皇,秦二世不得不决定停止阿房宫的工程,抢建秦始皇陵。从秦始皇计划修建阿房宫那天算起,阿房宫前殿的工程总共历时不到4年。这座巨大的宫殿,在短短的几年是很难完成的。
李毓芳从地基的中部采集了一些夯土土样。显微镜下,不仅没有出现大块的碳灰颗粒,甚至连植物细胞的踪迹也少得可怜,土样检测的结果再次佐证了考古发现的结论:在阿房宫前殿上除了三面墙以外,没有任何宫殿建筑,阿房宫前殿根本就没有建成。--转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