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度一箭多星技术具有发展导弹分导弹头潜力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4/26 05:56:12
http://www.sina.com.cn  2010年07月23日 09:21  中国青年报

7月12日,一枚极地卫星运载火箭从印度东部安得拉邦的斯里赫里戈达发射场发射。当天,印度成功进行“一箭五星”发射,用一枚极地卫星运载火箭把5颗卫星送入轨道。新华社/法新
李莉
7月12日当地时间上午9点22分,印度极地卫星运载火箭“PSLV-C15”,在印度东部安得拉邦的斯里赫里戈达发射场升空,成功地把5颗卫星一一送入轨道。其中就包括被称为新型“间谍卫星”的高分辨率遥感卫星Cartosat-2B。印度新德里电视台等媒体对这次发射进行了全程直播,极地卫星运载火箭每成功分离一颗卫星,控制中心就爆发出一阵掌声和欢呼声。随着Cartosat-2B的成功发射,印度在太空中已有一个由10颗遥感卫星组成的“关键星座”,这使印度在监控边境和边境活动方面具备了优势。
四颗测绘卫星组合,能对某个特定的地理区域在每48小时内“重访”一次
这次“一箭五星”发射的卫星,包括一颗重约117公斤的阿尔及利亚卫星;另外还有3颗分别由加拿大、瑞士以及印度两所工程学院研制的卫星。但最为引人关注的还是由印度研制的高分辨率遥感卫星“Cartosat-2B”。这颗卫星重694公斤,印方称该卫星主要用于绘制地图等。
众所周知,虽然测绘和基础设施开发被视为遥感卫星的基础应用,但它用于军事侦察的作用显而易见。现在,印度上空630千米处有四颗测绘卫星组合,这种组合使印度能够对各个地区进行密切和长时间监控。并且这种组合还使它们能够对某个特定的地理区域在每48小时内“重访”一次。
目前,印度处在轨道上的三颗测绘卫星的空间分辨率均小于1米,新发射的Cartosat-2B分辨率更是达到了0.8米,这意味着它们可以观察并拍摄到比一辆小汽车还要小的物体。
“一箭多星”与导弹分导技术密切相关
在世界范围内,用一枚运载火箭发射多种不同轨道的卫星技术是比较复杂的,不容易掌握。因此,一箭多星的发射成功,既标志着运载火箭能力的提高,也标志着发射技术和火箭与卫星分离技术上的新突破。除了此次“一箭五星”发射之外,印度还曾于2008年4月28日,成功进行过“一箭十星” 的发射。
从技术上看,多星分时释放技术是卫星分离技术的一大突破,完成这一技术的关键设备在于时间程序机构的应用,即通过时间程序控制爆炸螺栓按照预订的程序释放卫星。当然,这一时间间隔是经过严格计算的,因此,一箭多星难就难在如何精确控制爆炸螺栓及时工作。
同时,“一箭多星”对于印度更重要的意义在于,多星分时释放与潜在的“导弹分导技术”密切相关。只是和一箭多星相比,导弹分导技术更加难以掌握。主要原因在于,发射卫星只要进入太空轨道即实现目标,而导弹分导目的在于攻击不同的地面目标,存在导弹弹头再入段的问题,即如何控制好再入角度直接关系到导弹的实际命中精度。但一箭多星毕竟是导弹分导技术的前奏曲,其潜在军事用途不容忽视。
这种一次发射若干卫星的做法在战时也是有一定意义的,它能快速弥补战场天网侦察能力的不足,编织严密侦察体系,尤其是在纳米卫星问世后更会有实际意义。
大推力火箭技术引人关注
这次“一箭五星”的发射成功,让人们又一次将关注的目光投向印度的大推力火箭技术。
执行此次发射任务的是印度极地卫星运载火箭“PSLV-C15”,是一种四级运载火箭。它重295吨,可将重近4吨的载荷送入低轨道或将800公斤的载荷送入地球静止轨道的转移轨道。
此外,印度还开始在PSLV的基础上研制功率更大、更先进的GSLV运载火箭。今年4月,搭载了最新氢氧发动机的印度国产火箭“GSLV-D3”发射失败,但这并没有阻挡印度继续研发的脚步。
GSLV的发射重量大于400吨,能将约2.5吨重的载荷送入地球转移轨道,将5吨重的载荷送入低轨道。印度将在火箭制造领域独立取得的成果与从国外获得的技术,在GSLV运载火箭的研制中融为了一体。该火箭的特别之处在于其最后一级即第三级采用了液氧和液氢燃料,能为火箭提供强大的能量。
用自行车驮运到发射地点的火箭箭首仪器舱,开启迈向航天大国的大门
1963年11月21日,印度首次获得关于火箭的实际经验。当时美国宇航局从印度境内发射了一枚美国制造的奈克-阿帕奇小型高空火箭。其中非常有趣的一个细节是,箭首仪器舱还是用自行车驮运到发射地点的。
在随后的12年里,竞相对印度施加影响的美国、英国、法国、苏联从印度的顿巴赤道火箭发射场,先后发射了350多枚地球物理研究火箭。印度基于在这期间学到的经验建成了自己的航天科技中心,并开始自行研制火箭。
印度设计和研制的第一枚火箭是“罗西尼”号固体燃料火箭,它使用火药发动机,直径75毫米。1967年11月20日,该火箭携带1 公斤重的科研仪器发射升空,高度达9000米。然后印度人又研制了RH- 100、RH-125、RH-300火箭,1974年研制了RH-560火箭。
以废金属的价格购买英国人的试验台和发射装置,建立起自己的发射基地
印度前总理英迪拉·甘地曾说:印度不应被视为一个被许多问题所困扰的一般贫穷国家,而应该被视为是一个竭尽全力解决这些问题的大国。印度希望取得科学技术优势,并捍卫自己独立的立场与行动。
在她的这一立场的指导下,印度“火箭之父”——韦克拉马·萨拉巴伊提出了建立印度火箭航天工业的计划。
1975年4月19日,印度在苏联的帮助下终于“迈入太空”。印度第一颗卫星——“阿里亚巴塔”号在苏联卡普斯京亚尔航天发射场由苏联“宇宙-3”号运载火箭送入太空。
上世纪70年代初,英国设在澳大利亚的著名武梅拉导弹靶场关闭。印度人以敏锐的头脑迅速意识到它潜在的巨大价值,以废金属的价格购买了英国人的试验台和发射装置,并以此为基础建成了斯里赫里戈达岛靶场的发射系统。
1979年8月10日,印度在斯里赫里戈达岛靶场进行了SLV-3火箭的首次发射。但这次发射以失败告终,因控制活门堵塞,火箭坠毁在孟加拉湾。
1980年7 月18 日,SLV -3 火箭进行了第二次发射,将“罗西尼”号人造地球卫星送入太空,成为继苏联、美、法、日、中、英之后第7个用本国研制的运载火箭将本国研制的人造卫星送入轨道的国家。
SLV-3火箭和最初几颗卫星的研制成功标志着印度航天事业初创阶段的结束,此后进入了太空的实际利用阶段。
发展航天事业目的明确
目前,印度的航天事业已有了长足的进步,其运载火箭已经形成系列,包括极地轨道、同步轨道、近地轨道等,并且即将开展载人航天工程。
继2001年4月成功发射地球同步卫星运载火箭,航天工业实现重大飞跃后,印度在2007年1月10日还成功地将首个返回式太空舱送入太空,为实现载人航天迈出重要一步。
印度的航天计划可谓雄心勃勃,公开的项目包括投入数十亿美元的登月计划,以及争取于2013年之前发射新型月球探测器,并在未来数年内将探测器送往火星。
印度加大对航天事业的投入,其意图显而易见。首先是应对未来的战争。印度防务专家认为,未来战争中,空间能力将成为地面部队的“力量倍增器”,美、俄等大国军队都在大力发展空间军事能力,而印度军队对空间资源尚缺乏开发和利用的手段。为提高印度军队的作战能力,有必要全面推进空间能力建设,为空军向“天军”转型做准备。
其次是显示大国的实力。为实现世界大国的国家战略目标,印度近年来除积极开展大国外交、争当安理会常任理事国外,也将增强军事力量作为重要手段之一,致力于发展核武器、研制洲际导弹、制造航空母舰等。空间能力的培育与建设,无疑是印度大国实力的一种显示。(作者单位:国防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