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落圆明园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4/19 23:58:30
撰文/金铁木 温化冰 供图/金铁木
一座世界上规模最大的园林,一座独一无二的皇家禁地,一个帝国的兴盛和衰亡。 帝王的快乐和悲伤,皇家的痛苦和荣耀,民族的光辉和耻辱,都铭刻在这块独一无二的土地上。
诗人的想象
请您用大理石、汉白玉、青铜和瓷器建造一个梦,
用雪松做屋架,披上绸缎,缀满宝石……
这儿盖神殿,那儿建后宫,放上神像、放上异兽,
饰以琉璃、饰以黄金、施以脂粉……
请诗人出身的建筑师建造一千零一夜的一千零一个梦,
添上一座座花园,一方方水池,一眼眼喷泉,
再加上成群的天鹅,朱鹭和孔雀……
请您想象一个人类幻想中的仙境,其外貌是宫殿,是神庙……
这是一组诗歌一般美丽的语句,来自于法国文豪维克多•雨果。1861年11月25日,维克多•雨果给一个叫巴特勒的上尉写了一封书信,信中描述了一个如梦如幻的仙境。这个仙境就是圆明园,地球上曾经存在过的最为奢华、最为巨大的皇家园囿。事实上,雨果既没有到过中国,也没有亲眼目睹过圆明园。雨果是在阅读了很少的关于圆明园的记载的基础上,以一个诗人的想象力,在遥远的法国,“创造”了一个圆明园。今天,凡是对圆明园的历史有一定了解的人,都必定阅读过雨果的这封书信。雨果想象中的圆明园,比专家和学者的描述更为形象、更为动人,也更为“真实”。确实,雨果的描述真真切切地触摸到了圆明园的“灵魂”。
离宫的缘起
公元1644年,一支游牧民族开始南下。铁骑越过长城,直达北京。汉人统治的大明帝国陨落,朱氏家族营造了200多年的皇宫—“紫禁城”落入了满人之手。中国历史上最后一个帝国,“大清”开始了。
“大清”的缔造者来自于白山黑水之间,今天中国东北方向的大草原。然而,紫禁城的新主人很快就感觉到,看上去雄伟壮丽的皇宫并不适合居住。巨大的宫殿由木头建造,很容易着火,偌大的皇宫因此被一堵堵宫墙分隔成一个个封闭的空间。这些高耸的宫墙虽然有效地防止了火灾的蔓延,也极大地影响了空气的流通。北京的夏天酷热干燥,皇宫更像一个火炉,习惯于北方寒冷生活的统治者很不舒服。从踏进紫禁城开始,牧人出身的皇帝就开始寻找凉爽宜人的地方。
帝国初建,统治秩序还没有完全恢复。整整40年后,在1684年,大清的第三代帝王——康熙,终于决定大规模兴建离宫。在正式修建离宫之前,康熙曾经巡视江南。秀丽隽永的江南风光与北方广袤的旷野有着天壤之别,小巧雅致的江南园林和紫禁城的高大封闭也完全不同。江南之行给康熙皇帝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康熙命令一个叫叶陶的江南画家负责离宫的设计。
在北京的西北方向,距离紫禁城20多公里,有一片开阔地区,依山傍水、清凉宜人,很有一些江南的味道。畅春园就修建在这块“风水宝地”。叶陶不仅仅是著名的画家,也是当时最负盛名的园林艺术家。离宫的修建持续了六年左右,1690年(康熙二十九年),畅春园建成。
皇帝终于可以摆脱紫禁城的燥热与单调了。从此,康熙一年中大部分时间都住在畅春园,离宫也和紫禁城一道,成为大清帝国的权力中心。畅春园建成后,紫禁城就冷清多了。除了祭祀祖先和举行庆典,每年只是在冬天,北京最冷的一段日子,康熙皇帝才会搬回紫禁城住上一个多月。
 
历史的机遇
皇帝搬出紫禁城之后,整个皇室家族也跟着住在城外。在畅春园的北边,有一个小型花园,这是康熙的第四个儿子胤禛的居所。康熙一生偏爱牡丹,这个花园就以牡丹而著名。1722年3月25日,胤禛邀请父亲欣赏牡丹。康熙在牡丹丛中第一次看见了自己的孙子,12岁的弘历。
康熙有50多个孙子,绝大多数连面也没有见过。弘历能够见到爷爷,当然是父亲胤禛精心安排的。史书记载,皇帝对弘历的聪慧极其欣赏。康熙有35个儿子,个个都渴望继承帝位。在生命的最后时间,康熙一直恐惧不安,担心受到儿子们的伤害。
弘历的出现极大地安慰了这个老人脆弱的精神世界。祖孙三人第一次、也是惟一一次相会的这个花园,就是日后闻名于世的圆明园。由牡丹促成的这次聚会,影响了清帝国一个多世纪的历史。从此,这个皇家园林就和大清帝国的命运紧紧联系在一起。
就在这年的冬天,康熙在自己的离宫——畅春园悄然死去。继承帝位的人就是他的第四个儿子胤禛,弘历的生父。胤禛即位在整个帝国引起了轩然大波,很多人怀疑他是靠阴谋篡位。北京城里甚至有传言“四阿哥胤禛上了碗参汤,皇上就驾崩了”、“四阿哥修改了传位诏书”。但是更多的人相信:老皇帝因为喜欢自己的孙子弘历,才将帝位传给了雍正。今天,越来越多的史料表明,康熙很可能死于突发性脑溢血。
雍正获取权力的真相至今仍在争论。但有一点可以确认,他一直对祖孙三代在圆明园的那次聚会念念不忘。雍正登基以后,就开始大规模扩建圆明园。大清的第四位皇帝宣告天下,圆明园将成为帝国的新离宫。
“如意馆”的皇家画师
雍正继承了康熙的传统,圆明园的设计者也是画家。 大清宫廷有一个独特的机构,名曰“如意馆”,事实上就是皇家画院。“如意馆”设置在圆明园内,那里集中帝国最优秀的一批画家,他们是中国文人的精华。像畅春园一样,“如意馆”的画家负责整个圆明园当初的设计图今天已经找不到任何踪影,但我们仍然发现了一些蛛丝马迹。在巴黎的法国国家图书馆,珍藏有四十副名曰圆明园“四十景图”的中国绘画。在雍正和乾隆时期,奉皇帝的旨令,皇家画师们临摹圆明园中的真实景观,绘制成四十副融写实和写意于一体的中国画。这些绘画是当年圆明园的真实写照,曾经悬挂在圆明园中。事实上,在公元1723年,当雍正开始扩建圆明园的时候,皇家画师们绘制的规划、设计图大致也是这样。
圆明园的总设计师就是雍正本人。作为圆明园的主人,皇家画院所有的设计工作最后都得皇帝亲自审定。像康熙一样,雍正在艺术上有很深的造诣。圆明园的设计既蕴涵着中国传统文化积淀了几千年的审美情趣,又处处铭刻着总设计师——雍正自己的理想和意志。
圆明园的设计思路一方面模仿了中国南方迷人的自然风景;另一方面再现了中国诗歌与绘画中的意境。从魏晋南北朝开始,文人们钟情山水之美达到了极致,以此为主题的诗歌和绘画层出不穷。从明代开始,园林之风大盛。自然和想象中的美景不仅仅停留在宣纸之上,江南和京城的达官贵人纷纷开始营造私家园林。到了“大清”的时代,因为皇室史无前例的垂青与眷顾,园林的修建也因此达到了顶峰。
今天,圆明园“四十景图”是我们了解这座皇家园林最为原始和珍贵的资料。每一副图都有一个精美的题名,代表每一组曾经实实在在存在过的景观。这些命名充满了诗情画意,来自于乾隆皇帝和他最宠爱的文人。就是这些题名,准确地反映了每一组景观的设计出处和内涵。
“坦坦荡荡”是为了效仿杭州西湖一处著名的自然风景,而“杏花春馆”的设计则来自于唐朝诗人杜牧的那首家喻户晓的诗歌《清明》中表达的那种淳朴的田园情趣。“夹镜鸣琴”取自于大诗人李白“两水夹明镜”的诗句;“武陵春色”契合的是东晋陶渊明的“世外桃源”;“蓬岛瑶台”追求的是唐代大画家李思训的“画境”……
作为帝国的最高统治者,雍正的理想是将现实和想象中所有的美丽和幽雅都汇聚在他的离宫中。画师们最终根据雍正的圣意苦心孤诣地设计出了现实中几乎不能实现的园林图纸,而奇迹的真正创造者却是宫廷中的御用建筑世家。
“样式雷”家族
在“如意馆”的隔壁,有一个叫“样式房”的机构。这个皇家机构承担着圆明园具体的施工和建筑任务,它的核心是一个雷姓的家族。家族领袖是一个叫雷金玉的人,他同时也是圆明园的总建筑师。帝国初期,雷金玉在修复被战火破坏的紫禁城时,因技艺超群被康熙看中。在大清帝国200多年的时间里,几乎所有的皇家建筑都是这个家族的作品。在完成了帝国的第一个离宫——畅春园之后,圆明园的修建又摆在了雷家面前。
今天,圆明园修建的具体流程已经没有多少人知晓了。在具体施工之前,当年的建筑师首先要进行平面布局,这在当时叫做“样式”(这就是后人称雷家为“样式雷”的原因)。中式建筑是庭院结构,空间组合必须有高矮比例,“样式雷”通过一种叫“烫样”的东西来表现。
烫样其实就是模型,由木条、纸板等最简单的材料加工而成,包括亭台楼阁、庭院山石、树木花坛、水池船坞以及室内陈设等几乎所有的建筑构成。这些不同的建筑细节按比例安排,根据设想而布局,既可以自由拆卸,也能够灵活组装。可惜的是,“烫样”工艺目今已经失传。
烫样使建筑布局和空间形象一目了然,充满了中国式的智慧,是这个建筑世家独一无二的创举。烫样一方面指导具体的施工,另一方面供皇帝审查批准。皇帝批准烫样之后,具体的施工才可以进行。雷家遗留的烫样和各种施工设计图,一部分存于故宫博物院,一部分珍藏于中国国家图书馆。我们今天只能通过这些两个多世纪前的图纸想象当年皇家园林的建筑盛况。规模浩大的圆明园凝聚着雷式家族的心血,也是大清帝国建筑艺术的最高峰。
帝国的缩影
从1723年到1725年,圆明园的建筑工程持续了整整三年时间。1725年的秋天,雍正正式搬进圆明园,这里从此成为大清帝国的第二个离宫。
扩建后的圆明园拥有将近200座宫殿,面积达到了3000亩。在它的周围,24000名皇家卫队日夜巡逻。没有皇帝的旨意,任何人严禁入内。
圆明园山起西北、水流东南,与中国的地势完全契合。园林的西北面是一座巨大的假山,这是帝国西部昆仑山的象征。
园林的东面是一个巨大的人工湖,象征着帝国的东海。湖中的三座宫殿是传说中东海上三个住着神仙的岛屿。
皇帝处理朝政和皇室居住的地方是圆明园的核心地带。工作区和居住区用一个人工湖隔开,湖的形状被设计成大清疆域的轮廓。沿湖分布着九个人工岛屿,环抱于九岛之中的一群宫殿正是皇帝和他的嫔妃们居住的地方。
“九州”是华夏九州的象征,而皇室,就是整个帝国的中心。每一个晚上,主宰着一个帝国的雍正就是在这儿进入梦乡。九州一片安宁,湖水波平浪静,大清的天下永久太平。根据雍正的旨意,圆明园的设计处处体现着皇权的至高无上。这个渴望权力的帝王将自己的理想深深地烙在了圆明园上。
居住区的南边是办公区。每天早晨,雍正都会准时来到这个地方,向整个帝国发号施令。这儿既是圆明园,也是整个帝国的心脏。
圆明园的宫殿各式各样,几乎囊括了中国所有的建筑风格。其中有一所宫殿,外型是汉字“田”的轮廓。“田”的意思是耕地,每年春秋季节,身穿农人服装的雍正在都要在这儿举行下种和收割的庆典。农业是帝国的经济命脉,圆明园中的皇帝时刻不忘提醒自己,风调雨顺该有多么重要。
另外一座景观的造型十分独特,类似汉字“卍”。这座后来被乾隆皇帝题名为“万方安和”的宫殿表达了浓烈的政治涵义,它象征着大清江山永久的传承。史书记载,“万方安和”四面环水,冬暖夏凉,是雍正最喜欢休闲的地方。在如此安逸幽静的场所,雍正念念不忘的仍然是帝国的太平。
雍正将圆明园建成了一个帝国的缩影,充满了政治象征。但是,这并没有影响它在园林艺术方面的成就。与庞大而封闭的皇宫相比,圆明园更为自由开阔。这里的宫殿规模小巧,外观朴素,与周围的山水十分协调。圆明园中的每一个空间,都经过精心的设计。烟水迷离的江南水乡,诗情画意的理想之地,这座史无前例的皇家园林是自然风韵和艺术加工完美融合的典范,是中国建筑艺术的光辉总结。
皇家大院
在大清宫廷的“如意馆”,经常有来自欧洲的洋画家出入,意大利传教士郎世宁就是其中最著名的一位。郎世宁的早期作品“平安春信图”绘制于雍正时期,表现的是正在圆明园中休闲的雍正和弘历(未来的乾隆)。在宫廷画家为雍正绘制的很多画像中,满人出身的皇帝经常身穿汉族文人的传统服装。在仙境般的圆明园,雍正将自己想象成那些超凡脱俗的文人,寄情于山水。或许,文人们追求的自由和淡泊是权利包裹中的雍正,内心深处最隐秘的渴望。
皇帝身穿文人服装还有另外一层截然不同的用意,这层用意应该更为直接、更为真实。大清的祖先是游牧民族,但是,中国人口的绝大多数是汉人。为了驾驭庞大的帝国,皇帝必须掌握汉文化的精髓,而文人就是汉文化的象征。
自秦始皇以来,中国曾经有过数百个帝王,但其中文化素养最高者,反而是这个草莽出身的皇室家族。皇家的文化素养来自于严格的教育。
每天清晨5点钟,天还没有亮,皇子们就得去圆明园的皇家书院。书院的老师都是当时最有声望的学者。首先要学的是满文——皇家的母语;其后是蒙文,蒙古人关系到帝国北疆的安定,与他们沟通至关重要。最关键的是汉学,那是皇家统治中国的根本。史书记载,皇家的子孙们从6岁开始学习,不论寒暑,从不间断,一年之内只有5天假期。
下午是军事训练时间。祖先以武力征服了中国,皇家的子孙们必须是战场上的勇士。在欧洲,火枪已经十分盛行,但大清的帝王们仍然相信:弓箭和腰刀才是武力之本。皇家练武场建在圆明园的一处开阔之地,它蕴涵着天下归于一统的寓意。
晚上,当整个帝国都进入了梦乡的时候,圆明园中的雍正却仍然在工作。根据法律,三品以上的一千多名高级官员都可直接给皇帝写密折,表达他们的想法。这是雍正和他的高级官员们一种重要的沟通手段,皇帝必须在每个奏折上都写下自己的意见。史料记载,一年当中,雍正只在自己生日那天才会休息。他在位的13年中批阅过的奏折多达40000余件,每天的睡眠时间不足四个小时。在中国历史上,像雍正一般勤奋的皇帝,十分罕见。18世纪初期的中国,就是这样靠一个人的意志在运转。
精神家园
雍正以勤勉而出名,同样令人印象深刻的,还有他的刻薄与无情。康熙监禁了谋反的儿子,雍正又将自己的兄弟永远地关了起来。对于皇室来说,骨肉相残像诅咒一样不可避免。在雍正的心目中,圆明园本是一处修身养性的地方。然而,真实的生活距离皇帝的理想很遥远。可以推测,美丽的圆明园曾经见证了大清皇室无数次的“血雨”与“腥风”。
皇帝拥有至高无上的权利,与之俱来的是普通人难以想象的重负,而圆明园,是雍正惟一的精神家园。“如意馆”的画师们为雍正绘制了大量以圆明园为背景的人物画。从这些绘画来看,雍正对于圆明园确实有着非同一般的感情。在这个完全隐秘的私人空间,皇帝很像一个迷恋于游戏的儿童。他穿戴着奇装异服,装扮成各色人等,在圆明园中快乐地嬉戏。史料记载,在统治帝国的13年当中,雍正很少离开过圆明园。
在雍正超乎寻常的努力当中,大清帝国逐渐走向鼎盛。然而,过度的操劳耗尽了雍正的体力,孤独和压抑一直是他挥之不去的噩梦。在生命即将结束的时候,皇帝不得不求助于传说中的仙药。圆明园给了雍正所有的快乐,也铭刻着这个帝王无法解脱的痛苦。
公元1735年,58岁的雍正猝死于圆明园。没有人确切地知道死因。200多年后,珍藏于紫禁城的皇家档案公布于世,专家们发现了雍正在圆明园中炼丹的大量细节。人们开始相信,雍正很可能死于丹药中毒。
东方博物馆
雍正去世之后,当年的弘历登上了帝位。 这就是大清的第五代皇帝,乾隆。与父亲雍正一样,乾隆对圆明园也充满了感激之情,刚刚即位,就下令扩建圆明园。将近一个世纪的积累,帝国的财富在迅速增加,圆明园的规模也越来越庞大。皇家画院的设计师、样式房的建筑师、大量的官员以及数万名工匠,所有人都在为扩建中的圆明园服务,宫殿每天都在增加。新一轮的圆明园扩建工程又持续了9年。
工程刚刚结束,乾隆就带着他最宠爱的大臣为园中的每一处景观写诗命名。这座旷世园林极大地刺激了第一次来中国的法国传教士王致诚,他在随后寄往欧洲的信件中详细地描述了自己的印象。
“中国皇帝的离宫,无论在设计和施工方面,都极宏伟和美丽,我的眼睛从来不曾看到过任何与它相类似的东西。因此,也令我特别惊讶。中国人在建筑方面表现出来的千变万化、复杂多端,令人难以置信,我惟有钦佩他们的天才。我不得不承认:和他们比较,我们又单调、又缺乏生气。”
雍正时期的圆明园,外观都比较朴素。而在乾隆的心目中,不管是人间还是仙境,所有的美丽和奇迹他都应该拥有。乾隆的自负在日益膨胀,圆明园也越来越豪华。从圆明园“四十景图”来看,乾隆时期扩建的“方壶胜境”最为辉煌壮观。灿若白玉的台阶依水而建,金碧辉煌的宫阙凭水而立。清宫史料描述,每当薄雾在水面上升起的时候,“方壶胜境”如梦如幻,宛如仙境。这组宫殿的设计来自于古代的神话,乾隆将传说中东海的龙宫移植到了圆明园。
“鸿慈永枯”是圆明园中规模最大的建筑。为了感激祖先的恩赐,乾隆修建了这座皇家祖祠来纪念康熙和雍正。
18世纪中期,大清帝国拥有空前的财富,史无前例的圆明园就是在这样的背景下诞生的。王致诚在信中写道:“大清皇帝的离宫中充满了中国、印度以及欧洲的各种珍宝……”圆明园不仅是举世无双的东方园林艺术和建筑技术的典范,而且是博大精深的文化艺术宝库。在圆明园的各个殿堂中,都悬挂着历代名家的书法和绘画。乾隆皇帝酷爱书画,我国历代名家书法、绘画的精华都汇集在皇家的手里。这些名家的书画,一部分收藏在北京城内的紫禁城,一部分收藏在圆明园。
除了书画作品,圆明园更是中国古代典籍的集中收藏地。乾隆时曾编纂《四库全书》,共计7.9万余卷,9.97亿字,是中外历史上最大的一部百科全书。《四库全书》共有七部。其中之一就藏在圆明园的“文源阁”中。
王致诚在信中写到,“园中有一个小城,太监们扮成各种各样的角色,商人,工匠,士兵、甚至小偷,皇帝化装成文人混在人群中,几乎不被察觉……集市上货物琳琅满目,丝绸、瓷器、古董……都来自于北京著名的商号。为了取悦皇帝的家人,扮演小偷的太监遭到了严刑拷打,我几乎分不清楚真假……”
法国人肯定对眼前发生的事情迷惑不解。这是一出在圆明园上演的大型戏剧,演员是皇帝和他的家族,以及数百名太监和宫女。这个显赫的帝王家族,拥有整个中国,却失去了普通人的生活。通过这种怪诞和扭曲的方式,他们正在享受作为一个普通人的快乐。圆明园,皇家生活永恒的舞台。
王致诚的信在欧洲引起了轩然大波,各国皇室开始竞相模仿圆明园。在当时的欧洲,特别是英国和法国,皇室和贵族以拥有中国的东西而自豪,“中国式”成了时尚的标志。
传教士与圆明园
18世纪中期,在西方沉迷于中国园林的同时,一些来往于大清宫廷的欧洲人也给中国的皇帝传递着来自西方的信息。有人告诉乾隆,法国凡尔塞宫的喷泉名声显赫。在乾隆看来,大清是天朝大国,无所不有、无所不能,理应拥有媲美于凡尔塞的喷泉。乾隆想在圆明园中造一座豪华的西洋花园。
西洋花园就是所谓的“西洋楼”,它是“样式雷”家族没有主持的少数几个皇家工程之一。代替他们的是以郎世宁为首的几个西方传教士。通过翻阅皇家密档和传教士书信,我们发现,意大利人郎世宁是整个“西洋楼”工程的设计师和总负责人;法国人王致诚是郎世宁的助手;另一个法国人蒋友仁主要负责“水法”,即喷泉的设计和建造。这些当年罗马教廷属下“耶稣会”的传教士们不仅仅有一个非常“中国化”的姓名,“大清”更是他们名副其实的第二故乡。
传教士来“大清”的任务是宣扬基督教,在中国培养基督的信徒。在大清的皇帝看来,帝国并不需要“基督”的福音。恰恰相反,需要西方的“能工巧匠”为皇室服务。为了投皇帝所好,取得最高统治者的信任和支持,前来中国的传教士都是一些“身怀绝技”的人。郎世宁和王致诚画技娴熟,供职于“如意馆”;而蒋友仁对机械非常有研究。
大清盛世
当郎世宁接到督造“西洋楼”的旨意时,受宠若惊。从郎世宁寄往教廷的书信中,我们能够明显地感觉到这种心情。帝国在广州设立了专门的采办机构,从欧洲购买西洋建筑所需要的各种材料。传教士书信中记载,帝国好像有用不完的钱,采办货物的大船往来于广州和西方,数年不断。
1759年,乾隆彻底平定了西部边疆(今天的新疆)的叛乱,大清帝国控制了中国历史上最广袤的疆土。帝国拥有世界1/3的人口,粮食产量和工业产值也占到了世界的1/3。在18世纪中期,大清是世界上最富的国家。
乾隆即位时国库存银有三千余万两,当他在乾隆六十年退位时,国库存银已达七千余万两,相当于两年全部的国库收入。国库中因为积存了太多的银子 ,竟然影响到了正常的货币流通。对于乾隆来说,刺激消费、如何花掉积存的大笔银子是首要问题。空前绝后的圆明园就是在这样一个空前富足的年代建造起来的。没有人知道,修建圆明园究竟花了多少钱。
整个“西洋楼”工程还没有完全结束,皇帝就将其中的一座宫殿─“方外观”赐给了一个维族妃子。这个来自于异族的妃子就是充满了传奇色彩的“香妃”。香妃的故乡在帝国的西部,那儿信奉伊斯兰教,“方外观”是她专用的祈祷场所。一个拥有世界1/3财富的皇帝,可以用任何方式表达他对一个女人的感情。
香妃出身于贵族,其家族在西部有很大的影响。在平定西部边疆的时候,香妃的家族站在朝廷一边。战争结束后,家族由于功勋而迁到了北京,香妃也被选入宫廷。史书记载,她是乾隆曾经最宠爱的妃子。
为了让皇帝的妃子打消思乡之情,郎世宁还在花园的东边重建了香妃的故乡。郎世宁是意大利人,极具艺术才华,充满了想象力。他创造性地利用了意大利歌剧的舞台布景方式,在圆明园真实的土地上完成了一次露天的永久性置景。10副大型油画根据透视原理,分两列镶嵌在5排砖墙上,油画的主题和内容完全模仿草原风光。海市蜃楼般的雪山、奇幻的清真寺、地平线上的羊群和白云……郎世宁将帝国西部的景观移植到了圆明园。
漫长的工程持续了整整17年时间。公元1760年,工程全部完成,消息从宫廷传向了整个帝国。宫廷密档记载,乾隆为“西洋楼”落成举行了盛大的典礼。
在东西长800米,南北宽70米的一块狭长地带,分布着三组大型的喷泉和西洋建筑。东部的这组喷泉叫“大水法”,在“大水法”前面,安放着皇帝观看水法的宝座。宝座专门为乾隆而作,式样完全仿照法国“太阳王”路易十四曾经的座椅。
“海晏堂”位于这个“西洋花园”的中央,是三组建筑中规模最大的。一天24小时,12只青铜铸造的生肖动物每隔两小时依次轮流喷水;中午12点钟,12只动物一齐喷水。史书记载,所有的喷泉同时打开的时候,洪水般的声音,几里之外都可以听到。
花园西边的一组建筑叫“谐奇趣”,它的北面是一个砖墙搭建的迷宫。迷宫是乾隆和他的妃子以及宫女们玩游戏的地方。游戏通常在黄昏开始,宫女们挑着荷花灯,在围墙中东奔西走,谁能最先跑到迷宫中心的亭子,将得到皇帝的奖赏。流动的花灯、欢声和笑语,圆明园宛若梦幻。
“罗马式”立柱、“巴洛克式”拱门,“勒洛特式”的植物造型,五彩斑斓的琉璃瓦……这座中西合璧的花园可以和欧洲任何一座皇家园林媲美。
我们可以想象,在落成典礼的那一天,50岁的乾隆该是一种什么样的心情。空前的成就感笼罩着乾隆。在乾隆的心目中,他达到的成就无人可及、他拥有的荣耀无人可比。他不仅是中国最伟大的帝王,也是无冕的世界之王。鼎盛的大清将交给他的子孙,千秋万代地延续下去。 十八世纪中期,当圆明园的建设达到高潮的时候,大清帝国在各个方面都达到了顶峰,大清进入盛世时代。圆明园中数不胜数的节日、宴请、游乐和典礼是大清盛世最为直观的标志和象征。正月十五元宵节,漫天的烟花将这个“万园之园”映照得如同白昼,十六支乐队奏响盛世之曲,三千人高唱太平之歌,成千上万的彩灯尽兴欢舞……事实上,元宵节只是为整整一年的庆祝开了一个头而已。
历史的转折点
“西洋楼”之后,皇家建筑工程并没有停止。
根据乾隆的旨意,皇家画院和“样式雷”家族将江南几乎所有的园林都移植到了圆明园。从康熙四十年(1709年)圆明园开始建造,直到嘉庆十四年(1809年)绮春园扩建完成,圆明园经历了整整一个世纪的修建过程,这是一个旷古未有、史无前例的大工程。这个旷世园林拥有100多组景观、将近1000座宫殿,占地5000多亩,相当于600多个足球场大小。
然而,在盛世的表象下,涌动着一股已经无法遏止的暗流,衰退的势头已经无法阻挡!自命为“十全皇帝”的乾隆绝不可能意识到,表面浮华的帝国,隐藏着巨大的危机。这种危机是如此临近、如此致命!
“西洋楼”的喷泉建成后仅仅三年,法国传教士蒋友仁设计的提水机械就被废弃,“海晏堂”的龙尾车改为人工打水。废弃的命令来自于乾隆,他认为,这些西洋器物只是用来消遣的雕虫小技。自负的乾隆并不知道,就是这些小技的背后,隐藏着一种叫科学的东西。在对待科学方面,乾隆的态度比雍正更为落后。他不仅漠视科学,而且认为科学等于玩物丧志,只会对大清带来损害。这个狂妄自大的皇帝统治大清达60年之久,也注定了帝国不可逆转的衰落。
圆明园中的皇帝并不知道,世界已经变了。从秦始皇到乾隆,中国走过了整整2000年的历史,保守和自大正在蚕食着这个庞大的帝国。剧烈的变革在西方已经发生,东方的大清帝国依旧在按照2000年前的模式运转。当乾隆在圆明园大兴土木的时候,英国工业革命正在如火如荼地进行。当乾隆陶醉于自己的丰功伟业之时,以科学为先驱的西方文明却蒸蒸日上。1776年,美国独立;1789年,法国资产阶级大革命爆发;而大英帝国正在全球开拓殖民地。
落日余晖
1793年,为了打开中国的大门,英国全权大使马噶尔尼来到北京。马噶尔尼率领着一个庞大的外交使团,五艘舰艇,经过十个月的航行,才到达大清的天津大沽口岸。使团成员加上士兵、水手和工役达七百余人。这是当时世界上实力最强大的两个国家之间最重要的一次早期交往。
马噶尔尼名义上是为乾隆庆祝八十大寿,实际上是为打开中国的贸易关闸而来。当时的中英贸易,中方严重出超。为了获取茶叶、瓷器、丝绸等贵重物品,大英帝国从北美洲以及其它殖民地掠夺而来的白银几乎全部贡献给了大清,甚至一度造成了伦敦的白银恐慌。相比之下,大清从大英帝国购进的货物却少得可怜。
为了打动乾隆皇帝和帝国的官员,马噶尔尼重金购买、精心定制了足以显示英国科技水平和工业实力的诸多礼品。天文仪器、枪炮车辆、船只模型等,分装了整整六百箱。
在诸多礼单中,有西瓜大炮、铜炮、自来火炮、舰船模型、军用望远镜等,大清皇室只是将它们作为“贡品”和“玩好”收藏,或玩赏、或鄙薄,从未想到其中的科技含量和军事价值。马戛尔尼曾经盛情邀请清军将领福康安检阅英国使团卫队,演习新式武器操练,福康安竟拒绝说“看也行,不看也行。这些火器的操作,谅来没有什么稀奇。”乾隆皇帝虽然惊讶于大炮的威力,却认为“这种杀伤力不符合仁爱的原则”。
但是,乾隆仍然对英国代表团作出了自己的回应,他命人挑选出其中8件最大、最精致的天文和地理仪器,安装在圆明园的正大光明殿。
在安装礼品之前,马噶尔尼有幸来到圆明园商议和确认礼品布置方案。借着这个机会,这个英国贵族得以参观圆明园。他在随后的日记中如此描述圆明园,“进入花园,景致千变万化,和我一路上所看到的中国乡村景色大不相同。园中花木湖泊,亭台楼榭,不可胜数。点缀之适宜,构造之巧妙,使人怀疑是人工所为,而宁愿相信是鬼斧神工之作品……我所见到的景致恐怕不到园子的十分之一,然而,就这十分之一的景致,已经深深地印入我的脑海,永久难忘……”
事实上,对于乾隆而言,在正大光明殿展览礼品只是大清的皇帝在礼节上对大英女王的重视。对于马噶尔尼提出的开放通商口岸等一系列要求,乾隆的答复是,“大清乃天朝大国,无所不有,用不着与西方蛮夷互通有无。” 英方提出的贸易要求被中方一概拒绝,马噶尔尼最终空手而返。
在离开中国之际,这个被圆明园的辉煌所感染的英国贵族却说出了这样一段话:“大清帝国好比是一艘破烂不堪的头等战舰,它之所以在过去一百五十年中没有沉没,仅仅是由于它的体积和外表。但是,一旦一个没有才干的人在甲板上指挥,那就不会再有纪律和安全了。”
两个文明之间的对抗
1799年,89岁的乾隆在梦中离开人世。
1840年,在乾隆死后仅仅41年,英国就用武力强行敲开了中国的大门,开始堂而皇之的向大清销售鸦片。这就是所谓的“鸦片战争”。当谈判无法解决问题的时候,英国人选择了武力;当没有更恰当的货物投放中国市场的时候,英国人选择了鸦片!
1860年,为了攫取更大的殖民利益,使鸦片贸易合法化,英法联军从广州长驱直入,2万名士兵、200艘军舰云集天津海面,准备进攻北京。在中国的历史教科书里,这场战争被命名为“第二次鸦片战争”。
敌人已经到了眼前,守卫帝国门户的清军还在等待北京的命令。此时,帝国的统治者是乾隆的后人——大清的第七代皇帝咸丰。圆明园依旧奢华,但是,皇帝的心情已经大为不同了。英国使臣马噶尔尼的预言在半个多世纪后就应验了。作为一个帝国的统治者,咸丰过于文弱。况且,他一点都不了解自己的对手。当战争爆发的时候,年轻的皇帝只能在鸦片的迷雾中寻求安慰。
两重世界之间的战争
8月1日,英法联军在北瑭登陆,战争在军粮城爆发。英军装备着最先进的来复枪和连发枪,清军的武器仍然是腰刀和弓箭。他们手中的抬枪和鸟枪太古老了,两个世纪前,当他们的祖先攻占北京的时候,使用的就是这种最原始的火器。这是一场两个时代的战争。军粮城之战,清军阵亡3000人,军官大多杀身成仁。
英军随军牧师麦吉在日记中写道,“出乎所有人的意料,战争竟然如此顺利。整整一天时间,我们只打死中国士兵,自己却几乎丝毫无损……”
8月4日,英法联军进攻大沽口炮台。清军的大炮水平依旧停留在两个世纪之前,炮架固定、射程很近,准确度也极差。在英军远程大炮的连续轰炸之下,大沽口炮台化为一片废墟,天津完全陷落。大沽口炮台之战,清军阵亡1000多人,守军全部战死。
麦吉在日记中写道,“联军的胜利使人很容易联想到当年一小撮罗马帝国的士兵战胜北方蛮族的荣耀。几千个欧洲人,在极其不利的条件下,在不到一天的时间里,就占领了这座重兵防守的军事要塞。如此不可思议的战果充分证明,技术和文明比军队数量更占优势……”
攻占天津之后,英法联军到达100公里之外的北京郊区。9月21日,战争在通州八里桥打响。英法联军8000多人,清军尽遣骑兵精锐30000多人。面对敌人的大炮和来复枪,清骑兵发动了一次又一次的自杀式冲锋,最终仍然无望地溃退。八里桥之战,清军阵亡5000多人。
麦吉在日记中写道,“这场战役给人以梦一般的感觉。法军司令孟托邦将军被清军战士自杀式的攻击深深地震撼了,他说,假若清军有很好的武器,而且学会如何作战的话,我不知道他们会干出什么样的事来……”
这是几个世纪前横扫欧洲的蒙古骑兵最后的挽歌,也是大清帝国最后的一道防线。骑兵的时代已经过去,帝国的战士们在用生命和时间抗衡。第二天,圆明园中的咸丰跪拜祖先之后,逃往200多公里之外的承德避暑山庄。
宿命与诅咒
皇帝逃跑之后,大清帝国事实上已经放弃了抵抗,英法联军控制了北京的郊区。
10月6日黄昏,法国军队占领了圆明园。帝国的军队已经毫无踪影,奋起抵挡的只是留守的20多个太监。
第二天,在圆明园中的正大光明殿,咸丰处理国事的地方,英法联军成立临时指挥部。10月7日上午,英国全权大使额尔金、英军司令格兰特以及法国大使葛罗和司令孟托邦,英法联军最核心的四个人物齐聚于圆明园。
麦吉在日记中写道,“无论是军官还是士兵,大家得出的印象都是一样的,再也找不到与之媲美的花园了。我认为,法国所有的皇家城堡和宫殿加起来也抵不上一个圆明园……”
麦吉在日记中写道,“这是《一千零一夜》中的场景,是一种幻境,就是狂想也想象不出我们眼前确实存在的现实。必须有一位诗人、画家、鉴赏家、历史学家和中国学者集于一身的人,才能解释和形容……”
英法联军占领皇家园林的消息传到了避暑山庄。咸丰明白,他已经无力控制自己的帝国,圆明园的前途也只能听天由命了。
麦吉在日记中写道,“10月7日,在占领夏宫的第二天,法国人就开始掠夺。10月8日,情况就大为不同了。法国人、英国人、印度人和非洲人,大约2万名兵士,都开始毫无忌惮地抢劫……”
对圆明园的抢劫持续了整整两天。英法两军之间、军官与士兵之间以及各个分队之间,因为分赃不均甚至开始争吵。
麦吉在日记中写道,“为了安慰那些因为执勤而没有弄到战利品的人,格兰特将军呼吁士兵和军官保持绅士的荣誉,缴回所有战利品,以便用拍卖的方式公平地分配……拍卖持续了三天,每个士兵最终分到了17枚中国银圆,相当于4磅黄金。据我所知,在我军历史上,士兵们对这次远征北京的奖赏最为满意。为了表示谢意,军官们赠送给格兰特将军一个雕满花纹的赤金酒壶,那是战利品中最精致的东西。三个最美丽的大瓷瓶,拍卖委员会决定送给女王……”
圆明园被洗劫之后,咸丰下令答应联军所有的要求。10月9日,英法联军撤出圆明园,13日,占领北京的外城—安定门。10月16日,英国全权大臣额尔金决定,焚烧圆明园。
旷世劫难
英法联军进入北京以后,为什么没有攻占紫禁城,反而绕过京城直奔西郊的圆明园?为什么又要焚烧圆明园?根据现有的史料来看,法国人最早占领圆明园,也最早对圆明园实施抢劫。但是,在烧毁圆明园的问题上,法国人持反对态度。决定烧毁圆明园的人,是英国人额尔金和格兰特。
在八里桥战役之前,咸丰皇帝扣押了英法联军的谈判代表团。10月16日,大清政府迫不得已释放了代表团成员。来自于英法的官方资料表明, 39人的代表团中,18人生还,21人被确认死亡,其中有一个英国泰晤士报的记者。大清政府释放英法代表团是10月16日,额尔金作出火烧圆明园决定也是10月16日。
额尔金的私人秘书罗切曾经记录了这位英国贵族的言行。
额尔金说,“对大清皇帝的傲慢必须进行打击。我们要给后人留下复仇的永久记忆,让中国的统治者感到恐怖。”
“假如不替这位记者报仇,我们将无法向泰晤士报交代。”
“圆明园是人质被虐待的地方,必须予以摧毁。这将是对大清皇帝最合适的惩罚。除此之外,没有更好的选择。”
“在这种扰乱的情形中,如果只要求赔款,中国政府付不出大笔的款项。只有毁坏圆明园,似乎是唯一的方法。”
格兰特在日记中说,“在撤退之前,我们希望用一些方法来表明,联军已经征服了北京。我们必须留下胜利的证据,以杜绝将来的疑问。”
1860年10月18日凌晨,遵照额尔金和格兰特的命令,英军米启尔将军指挥3500名英军步兵和骑兵,开始有条不紊地焚烧圆明园。
一个英国军官写到,“在焚烧的时候,士兵们发现了一个秘密的仓库。那儿有许多60多年前马噶尔尼爵士赠给中国皇帝的礼物。令人惊讶的是,中国人拥有大英帝国的大炮和枪支,却从来没有设法改善他们自己落后的武器装备……”
在圆明园中最大的一座宫殿——鸿慈永诂,悬挂着大清9位皇帝的巨副画像。当焚烧开始的时候,300多名太监和宫女反锁大门,希望在这里逃过一劫。然而,灾难已经来临,曾经缔造了大清盛世的康熙、雍正和乾隆再也无法保护他们,300多人最终被活活烧死。他们绝望的哭喊淹没在隆隆的火焰声中,放火的英国士兵甚至不知道他们的存在。
麦吉在日记中写道,“焚烧从夏宫开始,一直蔓延到西边所有的皇家园林,大约100多平方公里的范围。黑色的烟雾和红色的火焰,为燃烧的夏宫提供了强烈的背景。士兵们说,今天傍晚的景象一定非常漂亮。”
“目睹伟大的离宫被毁,我不禁黯然伤心,感觉到这确实是一种不文明的行为。懊悔不应该用这样严厉的处罚,使它们都化为灰烬。”
“从今以后,这些一个多世纪以来为无数人向往的宫殿,将永远从地球上消失。这些独一无二的艺术珍品,足以表彰往日的风格和辉煌,将来再也不会被世人看到了。”
“我第一次走进圆明园的时候,它使我想起了童话故事中的仙境。10月19日我们从这里离开,身后只留下一片空旷的土地,到处都是无法形容的瓦砾和焦土……”
1860年11月1日,在完成了英国女王和法国皇帝的使命之后,英法联军撤离北京。大清帝国签定了割地赔款的北京条约,其中包括,赔偿英法军费800万两;割让香港九龙司地方一区给英国……
尾声
1861年,法国作家雨果在一封信中这样写到,“在地球上某个地方,曾经有一个世界奇迹,它的名字叫圆明园。
它汇集了一个民族几乎是超人类的想象力所创作的全部成果。这是一个震撼人心的、尚不未人熟知的杰作,就像在黄昏中从欧洲文明的地平线上看到的亚洲文明的倩影……
你可以去想象一个你无法用语言描绘的、仙境般的建筑,那就是圆明园。那里不仅有艺术珍品,而且还有数不胜数的金银财宝……
这个奇迹现已不复存在。一天,两个强盗走进了圆明园。两个胜利者一起彻底毁灭了圆明园。我们所有教堂的所有珍品加起来也抵不上这座神奇无比、光彩夺目的东方博物馆。多么伟大的功绩!多么丰硕的意外横财!在历史面前,这两个强盗分别叫作法兰西和英格兰……
1861年,咸丰皇帝在避暑山庄离开人世,他再也没有踏进北京一步。
1863年,一个英国贵族在印度死去,他就是额尔金爵士。
1900年,八国联军侵入中国,残破的圆明园在战乱中遭到彻底的毁灭。
1911年,在圆明园毁灭之后半个世纪,大清帝国灭亡。
这是现存于中国的几件青铜雕像,它们曾经安放于圆明园中意大利人郎世宁督造的欧式花园。在大英博物馆、巴黎图书馆,枫丹白露博物馆以及纽约艺术博物院……人们可以看到一小部分来自圆明园的文物,但是,绝大多数曾经属于圆明园的文物仍然下落不明。
圆明园是一座名副其实的东方博物馆,其中究竟藏有多少珍宝和文物已无从知晓。今天,圆明园是一座遗址公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