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是如何和平崛起的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3/29 09:46:31
(2010-05-24)
● 鲍盛钢
大国崛起,一靠实力,二需战略。从历史上看,大多数大国的崛起都是靠打出来的,即强者必争,相争必战。但美国的崛起却相对平稳,它摧毁了影响地球上40%面积的欧洲帝国,却未引发全面战争,这和其崛起战略有着很大的关系。
美国从1776年建国到19世纪后半期开始崛起,进而在二战后成为国际体系的主导者,大约经历了150多年时间,归纳起来讲,美国的崛起有三大因素:自身发展、他者的衰退和美国崛起战略的准确性。
自身发展:19世纪中后期美国开始崛起,是建立在第二次工业革命的基础上,以汽车、飞机及电的发明及使用为标志;两次世界大战以及随后爆发的冷战,为美国制造的产品提供了广阔的全球市场,成为欧洲民主国家的兵工厂和供应基地,财富源源不断从欧洲流入美国,使其成为全球新的财富和权力中心。二战结束时,美国的GDP已是英国的10倍,其黄金储备为200亿美元,几乎占世界总量(约330亿美元)的三分之二。所以1945年美国实力之强,只能用“非同一般”来形容,堪称史无前例。
他国的衰退:美国崛起之所以能相对平稳,部分原因就取决于美国实力的超强性和其竞争对手实力的衰竭。和平崛起和权力和平过渡绝不是一种意愿,而是实力较量的结果。美国崛起的国际环境,是以大英帝国为中心的欧洲殖民主义国际体系,国际体系的主导者是欧洲列强,美国只处于这个体系的边缘,没有多少话语权。
英国是当时世界上最富有的国家,但到19世纪后半期就被抓住了第二次工业革命的机会的美国和德国赶超。两次世界大战更是消耗了欧洲各国的力量,让英法无力承担自己建立起来的国际体系,更无力遏制美国的崛起。在冷战爆发后,他们只能邀请美国帮助维持国际体系,以英国为主导的欧洲殖民主义体系,就这样和平过渡到以美国为首的国际体系。
崛起战略:一国崛起,实力为根本,但除此之外,其外交战略也非常重要,否则崛起会被遏制而夭折,或为之付出巨大代价。美国崛起战略表现为极大的准确性和艺术性,在大国心态上表现为极大的忍耐力和克制力,美国不仅抽到了幸运牌,而且玩的也不错。美国崛起战略实际上是一部交响乐,影响最为深远的则为孤立主义政策和国际主义政策。
孤立主义政策的历史传统
孤立主义政策为美国的立国之策之一,最早由华盛顿总统在《告别演说》中提出,之后门罗总统又发展为门罗主义,要旨是美国外交应立足于西半球,反对加入任何类型的伙伴关系;欧洲列强也不要干涉西半球的事务。在崛起历史过程中,美国长期处于其经济实力与国际政治地位不匹配的地位。19世纪末20世纪初美国已经成为大国,但它并非大国体系的成员。一战后威尔逊总统提出“十四点原则”,试图走向国际政治舞台中心,但很快又退回到孤立主义政策;二战后美国已成为当之无愧的世界霸主,但还是大规模地削减军事力量,仅留一部分占领军维持德国治安。只是在冷战爆发后,它才义无反顾地出头,接受全权霸主地位。   之所以产生此现象,一方面自然是欧洲列强的遏制,但另一方面也是因为美国刻意坚持孤立主义政策的结果。美国人好像生活在一个“善意孤立”的神话,恪守它,美国就会繁荣昌盛;违背它,美国就会遭灾蒙难。现实中,孤立主义政策确实使美国得到了许多实惠。它首先使美国避开了欧洲列强的关注,为崛起创造了一个和平的外部环境,能够集中精力发展经济实力;其次,它让美国避开了战争和消耗。两次世界大战反而使美国成为了欧洲的兵工厂和生产基地;其三,它使美国在国际事务中取得了离岸平衡手的角色,退可守,进可攻,以最小代价获得最大回报。这一切固然与美国处于两大洋间的优越地理位置有关,但没有恪守孤立主义政策,不能排除会有其他情况和局面的产生。
国际主义政策,最初体现在一战后威尔逊提出的“十四点原则”和国际联盟的构想;二战后期罗斯福又在此基础上提出并建立了以联合国宪章、联合国组织为中心的全球体系。如果孤立主义政策确保了美国崛起的外部和平环境,那国际主义政策为美国立足国际舞台,提供了一个不同于欧洲殖民主义国际体系的理论基础和框架,在道义上获得了广泛的支持和共识,为美国国际体系代替英国国际体系铺平了道路。
欧洲殖民主义体系显然已过时、陈旧,变得狭隘和具有排他性;美国的国际主义政策所包含的和平民主、相互尊重、反对殖民主义、消弭战争以及宣扬种族平等内容,则是一个更加普世的理想,任何一个种族、个人、国家或文化,原则上都无法排斥它,尽管在此理论上建立的全球体系,实质为美国霸权,但它披上了理想主义的外衣,与欧洲殖民主义体系相比,更具进步性、民主性和宽容性。
德国“铁血宰相”俾斯麦曾经讲过,上帝对傻瓜、醉汉和美国给予了特别的保佑。美国确实很幸运,但又不尽然,事实上美国崛起离不开其战略的作用,同样崛起于19世纪后半期的德国,在俾斯麦后实行进攻、冒险的战略,导致两次世界大战的爆发和两次惨败。再反观当前美国的衰退,原因可以归纳为:一是自身的衰退;二是他者的崛起,主要表现为由中国引领的新兴经济体国家的崛起;第三,也是最为关键的是美国自我战略的混乱,实行单边主义和国际干预主义,在道义上失去了世界的支持和认同,既违背了孤立主义政策,也全然抛弃了其国际主义政策的理想主义外衣,使其主导的国际体系露出了赤裸裸的美国霸权形象,变得越来越狭隘、排他和陈旧过时,不能再代表全球的发展趋势和解决全球问题。   美国和平崛起至少提供了以下经验:首先,一国的崛起必须建立在自我科技创新的基础上,而不是引进和模仿的基础上。美国是建立在第二次工业革命基础上并保持不断创新发展的模式,这是美国崛起及保持领先的根本原因;其二,少谈崛起,多谈发展。美国在崛起过程中恪守“善意的孤立”,把孤立主义政策视为神圣法则来遵循,把精力、时间更多花在发展和贸易方向而非军事安全,致使其国力空前发展,无与伦比;其三,等待竞争对手的自然衰退,这需要有很大的忍耐力和克制力;其四,须在道义上得到世界各国的普遍认同和国际社会的广泛支持。只有如此大国崛起才能做到瓜熟蒂落,和平崛起及和平过渡。
(综合讯)中国国务委员戴秉国在第二轮中美战略与经济对话中,巧借电影《巴别塔》喻中美沟通。
中新社报道,在谈到中美沟通问题时,戴秉国说,“在新的世纪里,正如美国电影《巴别塔》所揭示的那样,沟通、理解、信任至关重要。我以为,我们的战略与经济对话应该成为促进中美间沟通、理解、信任的重要而有效的一座桥梁。”
美国务卿希拉里和财长盖特纳则引用中国成语评说中美关系。“中国有句古话叫殊途同归,”希拉里说,“中美两国都有独特的历史,中国是一个拥有古老文明的国家,美国是一个年轻的国家。”
她表示,中美两国只要共同面对机会和挑战,最终会达到一样的目标。
盖特纳则表示,中美应“风雨同舟”,携手应对共同挑战。去年7月首轮中美战略与经济对话在美举行时,他也是用这个成语来评说中美关系。
作者是加拿大华裔学者,现在温哥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