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方心理学中的现代主义、后现代主义及其超越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4/26 02:56:29
摘 要 当代西方心理学中存在着现代主义取向和后现代主义取向的对立和冲突。冯特以来的西方心理学流派大多属于现代主义的范畴。现代主义的特征是:(1)重视科学的价值,强调科学的方法;(2)信奉经验主义;(3)个体的中心地位。后现代主义取向的核心是社会建构主义,其主要特征为:(1)批判的倾向,对现代心理学的理论基础进行解构;(2)把社会建构论作为认识论的基础;(3)促进心理学实践的四个转变。尽管两种倾向形成鲜明的对照,但两者也存在着一些共同的方面,从而构成了超越两者的基础。两种取向的超越需要以科学实在论作为元理论的基础,并需要双方互补、合作和开放的态度。
关键词 西方心理学,现代主义,后现代主义,经验主义,社会建构主义。
西方心理学中一直存在着两种文化或两种方法论的分裂与冲突,且已有学者对此作过专题论述。在本文中,我们选择从现代-后现代的角度认识西方心理学中的对立与分裂,并就超越这种对立和分裂提出我们的观点。
1 西方心理学中现代主义取向的特征
1.1 心理学中的现代主义的概念
现代主义和后现代主义并非以时间界限来划分的,它们是两种取向或两种方法论。西方心理学中的现代主义取向具有悠久的历史。可以说,科学心理学建立之后的历史就是心理学的现代主义取向的发展史。
在科学心理学建立之初,存在着冯特的内容心理学与布伦塔诺的意动心理学之争。在冯特的一方,研究的是意识的内容,使用的是实验法;在布伦塔诺的一方,研究的是意识的活动,使用的方法是自我经验的描述。两者的争论构成了心理学中两种文化对立的雏形,但是两者都是经验取向的,都把意识作为一个“精神实体”来处理,因而都是现代主义的。
在此之后出现的构造主义和机能主义延续了冯特和布伦塔诺之间的争论,不用说也是从属于现代主义取向的;行为主义、精神分析、格式塔心理学、皮亚杰学派、认知心理学等学派都是心理学中的现代主义的不同表现形式,可以说,西方主流心理学是从属于现代主义范畴的。
由于后现代主义是反科学主义的,因而心理学的两大文化之一———科学主义心理学,无疑是心理学中后现代主义取向的主要攻击目标,科学主义心理学也由此成为心理学中现代主义取向的主要代表。现在的问题是:科学主义取向的对立面,即人本主义或人文主义心理学是否也从属于心理学的现代主义取向?
回答是肯定的。在反对科学主义方面,心理学中的人文主义取向和后现代主义取向是一致的。从某种意义上说,后现代主义取向也是广义人文主义取向的一个组成部分。但是两者之间有着重要区别。心理学中的人文主义取向虽然反对科学主义的霸权,但是仍然相信科学的价值,认为通过经验方法最终可以揭示人的“内在本质”,最终使人的固有“潜能”得到充分发挥。而这些恰恰是后现代主义取向所反对的。除此之外,人文主义心理学大多把意识经验看成是精神实体,表现出本质主义和基础主义的特点,因而皆可归入现代主义的范畴。
1.2 现代主义取向的主要特征
1.2.1 重视科学的价值,强调科学的方法
现代主义取向的心理学重视科学的价值,相信通过科学的方法最终能揭示有关心理与行为方面的“真理”。
1879年,德国心理学家冯特建立了世界上第一个心理学实验室,确立了心理学的发展方向。自那时起,科学,特别是自然科学的科学观和方法论就成为主流心理学效仿的主要模型。在行为主义及其随后的新行为主义和20世纪60年代末发展起来的认知心理学那里,自然科学成为心理学家的理想,科学化一直是心理学家追求的目标。人文主义心理学虽然反对心理学的自然科学化,但并不反对科学的价值,认为在维护人的尊严的基础上,科学能发挥出更大价值,最终能为揭示人的“内在本质”服务。人本主义心理学家史密斯(Smith,B)在与后现代心理学家格根(Gergen,K)论战时指出:“较软或者更具人文倾向的心理学家可以为逻辑实证主义的消亡而欢呼……然而,在我看来最不幸的是这样一种倾向,即由格根怂恿的那种放弃科学概念的倾向,而不管这种科学是自然的或社会的、历史的或非历史的。科学是重证据的、公开的和自我批判的社会事业,科学已经更为恰当和更加广泛地促进了其领域中各种现象的理解。它以真理的追求作为它的理想……真理的主张不可能被还原为修辞或政治。”[1]因此,在相信科学,相信客观真理方面,心理学中的科学主义和人文主义是一致的。
1.2.2 信奉经验主义
经验主义认为一切知识来自于经验,感觉经验是认识的唯一源泉。这种观点以不同的形式表现在各个阶段的心理学流派之中。冯特强调实验法,无疑是受到经验主义的影响,布伦塔诺反对实验,但是却信奉经验,用他自己的话说,经验是他唯一的老师。行为主义的科学观和方法论更将心理学中的经验主义贯彻到极点。人本主义心理学反对以经验自然科学的方法研究人,但是却不反对以经验作为心理学的研究对象,在经验观察和经验描述方面同经验主义保持着一致性。概括地说,经验主义贯彻到心理学中,表现为这样一些方面:(1)把心理现象作为一个经验实体,认为通过经验实证方法可以达到这个实体。因为经验实证方法是唯一科学的方法,这种方法的使用可以保证客观真理的获得;(2)主体和客体的两分法,既然经验是一种精神的实体,那么在经验之外必然存在着一个物质的客观实体,经验是对这一客观实体的反映、表征、描述或复制品,通过经验实证方法,我们可以了解有关这两种实体的真实知识;(3)强调经验观察的重要性,认为通过观察获得的经验数据是中立的。科学始于观察,理论是观察累积和抽象的结果,没有观察就没有理论,没有观察就没有科学,同时,所有的概念、理论、假设、命题都必须有经验观察的支持,否则就是反科学的、非科学的;(4)心理学概念的操作化,用心理学家弗莱彻(Fletcher,G)的话来说:“传统经验主义对可观察数据的强调的另一个方面是它定义认知特性的方式,只有能以可观察的行为定义的认知特性,即下一个操作定义,这种特性才是可以接受的。”[2]行为主义,特别是新行为主义和认知心理学皆受到这种观念的影响,操作定义成为通行的和普遍的定义方式;(5)经验模型的流行,即在观察获得的数据基础上建立具有普适性、通用性的理论模型。只有那些按照严格的经验步骤,精密的程序设计而得到证实的理论假设才有望成为这样的模型。这种理论模型是超越时空的、超越历史和文化的,可以应用于所有的人类群体和社会。新行为主义者赫尔的假设———演绎理论体系就体现了这种思想。
1.2.3 个体的中心地位
心理学中的现代主义和后现代主义的基本差别之一就是关注的焦点或分析水平的不同。从后现代主义的观点来看,现代西方心理学的各个流派几乎都把关注的焦点放在个体身上,个体的心灵或个体的行为成为研究的对象,且有关心灵和行为的心理学知识是科学研究者个体心灵的成就,研究者从个体的内部,或者从个体直接联系的具体环境来研究个体的心理与行为,极少从文化的角度,从社会历史的背景探讨心理与行为产生和发展。在心理学建立之初,心理学家关注的焦点是个体的意识,尽管构造主义关注意识的构造,机能主义关注意识的机能,但分析的水平都在个体的层次上。此后,行为主义的产生使得心理学家把关注的焦点从意识转到行为,但分析的水平并没有改变,所探讨的仍然是个体。认知心理学同样如此,信息的加工是在个体水平上的加工。认知心理学中的建构主义(constructivism)观点站在反映论的反面,认为知识的形成并非外在对象表征、反映的结果,而是个体内在图式作用下的建构的结果。是个体通过对外在信息进行加工、分解、抽象、综合而形成的。人本主义心理学强调潜能的自我实现,而潜能是个体内在的、固有的、生物学性质的。总之,这些研究所关注的焦点无不处在个体的水平上。社会心理学也受到这种倾向的影响,心理学的社会心理学区别于社会学的社会心理学的主要特征之一就是前者注重研究个体在社会情境中的行为表现,而后者更关注群体的心理与行为。把个体放到中心的地位,就使得心理学的研究呈现出这样一些特点:(1)在个体的层次上分析知识的形成、心理现象的产生和发展,研究的设计、结果的分析无不体现在个体水平上,群体或社会层面上的分析被置于次要的地位;(2)还原论的指导思想。由于分析的水平在个体层次,为深入探讨心理或行为的影响因素,必须在个体的水平上进一步向个体内部还原,寻找更为细致的因变量,如生物因素、物理化学特性等等;(3)研究方案的中立性、纯洁性,价值中立特性,以便于获得超越文化、历史的真理,摆脱无关因素的干扰。
2 西方心理学中的后现代主义取向的特征
心理学中的后现代主义取向包含着许多不同的理论体系,如社会建构主义心理学、话语心理学、多元文化论、释义心理学、叙事心理学、解构主义心理学和后现代女权心理学等等,其中,社会建构主义心理学处在中心地位。这些理论观点尽管存在着差异,有时相互之间也存在着对立和冲突,但存在着一些明显的特征将它们维系在一起,共同构成了西方心理学中的后现代主义取向。
2.1 批判为先导,对现代主义心理学的理论基础进行无情的“解构”
后现代主义是对现代主义的反动。西方心理学中的后现代主义取向站在现代主义心理学的对立面上,对心理学中的现代主义取向的种种特征进行了批判:
2.1.1 反实在论 实在论论证了不同对象和属性的客观存在。心理学的实在论相信心灵及其属性的实在性质。后现代主义取向认为心灵、意识无法脱离语言而独立存在。实际上,认知、情绪、人格等心理特性都是人们在社会生活中建构出来的,并没有一个精神上对等的实体与之相对应。以社会性别(gender)为例,社会性别并非一个精神实体,我们根本无法确定男性或女性的社会性别的“真实”本质。我们有的只是一个不同社会条件下的一个社会建构产品。因此,社会性别的分析不是把它作为实体寻求其本质,而是聚焦于社会性别的表征,把注意的中心指向社会生活中人们对社会性别的表述。心理现象并非独立存在的实体,心理学的概念也不存在一个客观存在的“精神实在”作为基础。
2 .1.2 反主客两元论 现代主义心理学是建立在主观-客观、物质-精神两分法的基础之上的。依照经验论的观点,在主体的经验之外存在着一个客观世界,主体的知识是对客观世界的反映,所谓的真理就是对客观世界真实的反映。后现代主义取向认为,主客两元世界的划分是现代主义的一个“宏大叙事”,并没有相应的证据予以支持。相应地,建立在主客两元论基础上的外源论和内源论之争也是站不住脚的。外源论关注环境因素对心理机制的影响;内源论强调从心理现象的内部组织特性解释心理的生成。而后现代主义取向试图超越内源论和外源论隐含的主客两元论局限,把知识、心理的形成看成是社会互动的结果。这种观点不再纠缠于支配人类思想和行为的规律,而是转向研究我们用以建构知识和心理的话语实践。
2.1.3 反科学至上论 前文曾经指出,现代主义取向相信科学的价值,认为科学方法是使得我们达到真理的唯一方法。心理学中的后现代主义取向认为,由于所谓的客观世界和我们内在的精神世界都是社会建构的结果,不存在真假之分,因而有关行为的科学论断和一个门外汉的叙述在认识论上是等值的,既没有贵贱之分,也没有高低之别。心理学中的不同理论体系只是建构心理世界的不同方式,可以进行分析和比较,但是却不能依照其经验的效度进行验证和评价。行为的科学理论与日常生活对行为的理解都是可供解读的“文本”,只能进行“解构”和“释义”,不能进行真假判断。经验实证方法作为科学的方法也失去了它的特权地位。在后现代主义取向那里,经验实证方法仅仅是多种可供选择方法中的一种,并非方法的全部。而且经验实证方法本身存在着这样或那样的缺陷,不应该成为心理学家唯一的选择。
2.2 社会建构主义的认识论基础
后现代主义取向把社会建构主义作为认识论基础,以社会建构的观点解释知识、真理、意义和世界。它对建立在主客两元论基础上的反映论持批判的态度,而极力主张社会建构的观点。依照后现代主义取向的观点,人的认识是建立在以往的经验、先前的理论观点的基础之上的。正像库恩范式论中的事实一样,每一种事实都是相对于一定的范式。范式决定着什么是事实,什么不是事实。人的认识同样如此,决定人们看到的东西并不仅是眼前的事物,更重要的是他的经验和他从属的社会群体及其从事的实践活动。所以人们的认识是社会互动的结果,是人们在社会生活中建构出来的,而不是对外在对象的反映。真理是“发明”的,而不是“发现”的。“现代主义强调使用客观的方法可以使得观察者得到现实的持久真理。而后现代主义认为观察者总是在建构着被观察的事物。因此,被观察到的决不会是客观真理,而必然总是观察者和被观察到的东西的某种结合。”[3]所以后现代主义取向主张,我们对于世界的知识,我们对于心理和行为的认识既不是一种表征,也不是一种“发现”,而是一定社会历史条件下的“建构”。如果认识的过程依赖于已有的概念和范畴,依赖于所从事的社会实践活动,那么怎么能保证通过观察获得的不是“发明”,而是“发现”呢?所以,认识过程是积极主动的建构过程,并非被动的反映。建构并非个体内在水平的建构,而是社会人际互动、相互协商和共同意识所决定的,这些社会过程决定了知识的标准和知识产生的方式。所以,建构又是一种文化的建构,是特定文化历史条件的产物。对于心理现象而言,它的建构同样发生在具体的历史条件下和特定的社会生活中:不同的历史时期,人们对心理现象有不同的认识,不同的社会对心理现象进行了差异极大的分类。由此得出的结论是:心理学的“真理”只是相对的,没有超越文化历史的普遍真理。
2.3 促进心理学实践的四个转变
2.3.1 语言的意义和作用的转变 受后结构主义的影响,心理学中的后现代主义取向认为语言并非透明的媒介。现代主义心理学把语言看作是心灵的孩子,认为语言作为一个中性的工具,忠实地描述或表征了内在的心理状态。但后现代主义取向认为,语言不是表达思维,而是规定思维,因为我们并非被动地反映世界,而是从现有文化的语言中汲取概念和范畴去作用于世界,语言为我们提供了一个认识世界的框架或思想范畴。所以语言是建构性的,而不是反映性的。心理现象作为“他者的心灵”并不是简简单单地“在那里”(outthere)等待着语言为它们贴上标签,而是被语言“建构”和“制造”出来的。
2.3.2 从个体中心向关系模型的转变 现代主义聚焦于个体的心灵、个体的理性。一方面,现代主义取向在个体的水平上进行分析和探索,另一方面,科学家的个人理性决定着哪些成为知识,哪些不成为知识。后现代主义取向把注意的中心从个体转向社会,从个人理性转向文化关系和社会互动。因为个体心灵和个体理性都是通过语言而建构出来的,而语言是公共关系的产物。从本质上讲,语言是人际互动的产品。没有哪一种语言是个体私有的。在个人的内在世界中使用私有的符号系统对他人没有任何意义。相反,从心理学的角度来讲,那是精神分裂的表现。因此,所谓的个体理性实质上是一种文化参与形式。个体是否理性不决定于他自身,而决定于他所从事的活动是否与他所处的社会风俗相一致;个体科学家是否理性,不取决于他的智力水平,而取决于他是否采纳了他所在的科学群体通行的话语。因此,心理学研究的焦点不在个体的内部,而在社会的互动、公共的关系。
2.3.3 从客观世界向社会建构世界的转变 对于现代主义来说,世界作为一种实体就在那里,以供观察。但对于后现代主义来说,世界并非一个实体,而是语言的社会建构。这并非说世界根本不存在。世界就是世界,实体就是实体,这是谁也无法否认的。但是一旦我们尝试去描述它、谈论他,阐述它对我们的意义,它就进入了建构的世界。因为描述、谈论、阐述需要语言,而语言并非中性的媒介,它是先在的,规定着我们的思维方式。“物质”、“心理过程”并非世界的镜子,而是语言系统的构成成分。传统心理学把心理现象分析为认知、情感、人格等过程,认为心理现象既有它的先行环境刺激,又有其后继的行为结果。这些心理学的知识并不是作为精神实体的心理世界的描述,而是一种特定的文化传统的产物,是社会通过语言的实践活动建构出来的。在这种意义上,被我们视为“真实”的心理学知识只不过是公共建构的副产品。
2.3.4 从经验实证向话语分析的转变 现代主义把心理世界作为实体,并认为经验自然科学的方法是达到这一实体的可靠路径。在后现代主义景观中,进入人们视野的并非独立的实体,而是公共关系的社会建构,是话语的产物,不存在真与假、错与对,有的只是一些可供解读的文本。就动机来说,存在着不同的话语:驱力说、本能说、环境论、遗传论、自我实现论等等。这些学说都是一种社会建构,体现着不同的话语要求。就心理治疗来说,重要的不是分析病理心理的内容和机制,而是从患者的谈话中发现患者怎样建构了病理心理,在他的谈话中,存在着哪些冲突的话语。在后现代主义看来,话语不仅具有建构的特性,还有操作的特性。接受什么样的话语,就会产生什么样的行动。行为不是内在动机的结果,而是话语的操作特性使然。因此,心理学的实践应该从话语分析开始。
3 两种取向的超越
西方心理学中的后现代主义取向信奉社会建构主义,反对现代主义取向的经验论,这是两者之间的根本区别。在其他问题上,两者之间也存在着明显的对立和冲突。但是深入的分析也可以看出,尽管两者之间形成鲜明的对照,却也不乏共同之处。这些共同之处是超越两者对立的基础。
现代主义心理学的核心是经验主义。但是这种经验主义并非17、18世纪流行的简单、粗糙的经验主义。那种早期的经验主义持机械论的观点,坚持经验作为一种对外在世界的反映是一切知识的来源,典型的学说是洛克的白板说。随着人类认识的发展,简单的经验主义早已被更为复杂的经验主义所取代。现代的经验主义吸收了理性主义的某些观点,在坚持经验起源的基础上承认理性思维对经验的制约作用。所以现代经验主义更加赞成康德的观点。一方面赞成所有的知识来源于经验,一方面承认理性范畴在整理感觉经验方面不可忽视的作用,后一方面恰恰体现了建构主义的思想。心理学中的现代主义取向所依赖的正是这种现代经验主义。皮亚杰学说,符号加工的认知心理学都体现了这种观点。
后现代主义取向的核心是社会建构主义。社会建构主义站在经验主义的反面,认为知识不是现实的“反映”,而是社会的建构。但是建构不是凭空的建构,建构的素材来自于经验。从这种意义上讲,社会建构主义同现代经验主义是一致的。至少,两种主张的差距并不是那么遥远,只不过现代经验主义在经验和建构的天平上更偏重经验,而社会建构主义更偏重建构。另外的一点也可以使我们看出两者之间的共同因素,即心理学中的后现代主义取向虽然反对经验主义,但在证明自身的观点时所体现的方法论仍然是经验主义的。事实上,一些社会心理学家在论证某一心理现象的社会建构特性时恰恰使用了经验实证的方法。之所以造成这种状况,即在反对经验主义的同时却实践着经验主义,是因为后现代主义取向产生于现代主义心理学的历史背景中,在一定程度上,后现代主义取向是由部分不满经验主义取向的现代主义心理学家所组成的。两者具有相同的思想传统,离开了这一传统,任何的交流都不可能为对方所理解。在这种意义上,两者之间的差距并不像他们所宣称的那么大,共同或重叠之处是不难找到的。
两种取向的超越可以建立在科学实在论的基础之上。现代主义取向所依赖的经验主义是建立在实在论的基础之上的,而后现代主义取向所依赖的社会建构主义是建立在反实在论或相对主义的基础上的。作为心理学的科学观和方法论基础,实在论和反实在论各自具有不可克服的局限性。实在论强调世界及其属性的客观存在,物质世界、因果关系、意识和心灵都是实实在在的存在着,知识是对这些实在的反映或表征。贯彻到心理学中,就表现为强调心理过程的实体性质和观察等经验实证方法的重要性等等。这种观点从理论上讲符合唯物主义的精神,从实践上讲有利于心理学科学地位的提高,但是这种观点带有机械论的色彩,忽视了知识的相对意义和建构特性。反实在论站在对立的立场上,认为所有的实体都是建构的,因而科学知识也仅仅具有相对意义。这种观点贯彻到心理学中,心理现象、心理过程不再是一个“精神实体”,而仅仅是人为的话语建构,心理学不再是一门科学,而变成了一定文化历史条件下的“游戏”,最终陷入了相对主义。若要超越这两种取向,则必须寻求一种新的基础。这一新的基础是实在论的,但是这种实在论是科学实在论,不是那种简单粗糙的实在论。它承认物质世界和精神世界的实体地位,认为心理学的理论知识真实地反映了作为精神实体的意识或心理的实在特性。但是,这种科学实在论在一定程度上接受建构主义的观点,认为科学知识并不是仅仅由实体本身的特性决定的。科学的观察包含着建构的成分,针对同一经验数据,不同的科学家可以做出不同的解释,因为科学观察是以一定的理论为指导的,研究者所处的社会背景、文化传统、科学群体的行为规范都可以对结论产生影响,在这个意义上,科学结论也是相对的。总之,这种科学实在论吸收了实在论和反实在论的优点,既坚持了科学的立场,又避免了相对主义和虚无主义,因而可以作为超越两种取向的元理论基础。
但是两种取向在元理论基础上的结合是困难的。毕竟两者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是截然对立的。正像心理学中的科学文化和人文文化的对立那样,这种对立不仅是在心理学的内部,在科学界、思想界,在日常生活中都存在,盘根错节、根深蒂固。然而,这并不妨碍两种取向在实践层次上的结合和超越。事实上,许多研究结合了两种取向的方法论,达到了一种互补的效果。例如,在自我概念的研究方面,许多实验心理学家吸收社会建构主义的观点。传统上,“自我”被当作一个实体,自我概念反映了作为实体的自我的属性和性质。而社会建构主义把“自我”看作是社会建构的产物,自我的建构和自我的意义依人际关系、社会互动的类型不同而不同。因此,自我不是一个固定的、统一的、内在的东西,而是建构的、易变的、情境性的。人格心理学家吸收两种取向的观点,提出了“情境化的自我”的概念,并以经验实证方法证实了儿童在不同的社会情境(在家庭或学校)中,对自我的描述不同,亦即具有不同的自我概念。这说明,两种取向在心理学的实践中是可以相互补充的。相比较而言,现代主义取向由于强调科学的程序,方法的纯洁,因而更注重个体的因素,而后现代取向由于更为关注心理的社会建构,因而更注重社会的因素、意识形态的影响等等,其分析的焦点处在社会水平上,且后现代取向更关注理论对观察的指导意义,注重理论的综合,因而若在实践的层次上把经验研究与文化意识结合起来,把实证研究与理论建构相结合,把对个体的分析放到社会历史背景中,必然促进心理学研究整体水平的提高。事实上,西欧国家的社会心理学家采取的就是这样一种观点。他们“欢迎对个体主义还原论的批评,但是却并不拒绝实验方法以及其它假设验证的努力。现代欧洲许多的社会心理学采纳了这样一种观点,即既是社会建构的,又是经验的。这一发展更进一步说明实验的社会心理学与社会建构主义的调和是有价值的和可行的。”[4]
超越两种取向对立的关键在于双方采取合作的态度。事实上,两种取向的心理学家已经意识到合作的重要意义,认识到相互吸收、坦诚合作对双方都有益。后现代主义取向早就声称不想以心理学中的经验研究传统为敌。后现代主义取向的主要代表人物、社会建构主义心理学家格根认为通过吸收实验方法,后现代取向可以在方法论层面上获得极大的收益。持科学主义观点的心理学家弗雷德曼尽管批评格根激进的相对主义观点,但是也承认“科学心理学已经受益于后现代主义,承认这一点是很重要的。后现代主义促进了文化意识,特别是对权力和地位差异的关注。”[5]因此他认为后现代主义取向有它有益的一面。在我们看来,两种取向各自具有自身的优势和局限。就每一取向的自身来说,没有哪一种取向能拿出令人信服的证据证明自身的唯一正确性:现代主义取向强调经验证实,但是经验证实并不能证明自身的正确性,因为以经验证实来证明经验证实只不过是循环论证;而后现代取向的相对主义观点更使得证明自身的努力变得更加不可能。因此,对于双方来说都不存在绝对的正确。彼此的尊重、坦诚的合作才是最重要的。
两种取向的超越需要在方法论上持开放的观点。传统上,经验实证方法是备受推崇的方法,其它方法要么被认为是非科学的,要么被置于边缘的地位,得不到应有的重视。实际上,每一种方法都有其利弊得失。经验方法有着严格的科学程序,所得的结论简洁、可靠,具有很强的说服力。但是经验方法在研究具有反思性的人方面,在反映文化历史的要求方面,存在着难以克服的局限。在这样的条件下,如果把经验方法看成是一个封闭的系统,拒斥一切非经验的方法,那么必然危害心理科学的发展。而非经验方法,如质化的方法,释义学的方法、现象学的方法等等是从其它社会科学借鉴而来,在反映文化历史的要求方面有着独特的优势,因此,接受这些非经验的方法论,在研究方法上持开放的态度,对心理学的发展必然产生有益的影响。正像心理学家印笛克(Indick,W)指出的:“尽管经验主义对于验证和测量已知的理论是一个基本工具,但是心理学如果希望开拓新的问题,以便于最终得到更为宏大和更加完善的答案,那么就必须对不同的思想学派保持开放……所有正确的观点,不管是经验的还是非经验的都得到聆听,并被接受为可行的解决方法。”[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