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人物之死系列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4/25 02:11:47
李严之死
李严,字正方,人物吧以办干练著称,在各处势力任职都受到器重。
刘备伐蜀其间,李严率领部队投降刘备,任地方官,表现出其出色能力。施政上,李严是历任犍为太守中成绩最好的一位。军事上,曾两度平定地方上的叛乱。
章武二年任尚书令。章武三年与诸葛亮同为辅命大臣,任中都护,留镇永安。
建兴四年,李严因诸葛亮准备北伐而负责后方事务。移住江州,其间曾写信诱降孟达。
建兴八年,因曹真大举伐蜀,受命带兵二万赶赴汉中,后代管丞相府事务。
新《三国》说,建兴九年,诸葛亮北伐,李严督运粮草,但办事不力致使蜀军北伐被迫停止,李严为了推卸责任,不惜编造谎言诬陷诸葛亮,又想杀死督运领顶罪,直到诸葛亮用证据揭露其无耻行径后才认罪,加上李严平素自私,人际关系差,招致大部分同僚的敌视,所以被罢官流放梓潼郡。
建兴十二年,仍对诸葛亮存有幻想的李严,闻知诸葛亮逝世,认为后人不会给予起用他的机会,于是气愤病死。
刘备临死时,曾与诸葛亮一同受遗诏辅佐刘禅,李严在蜀的地位仅次于诸葛亮。
但是,这两个蜀汉的顶级人物,两位“托孤”大臣,却一直相互争斗着。
诸葛亮第四次北伐时,李严负责催督粮草的工作。由于连降大雨,山路冲毁,导致后方粮草运送不上去,李严只好派人通知正在祁山一带与魏军相持不下的诸葛亮尽快撤军。其实在当时的条件下,这是很正常的问题。从汉中到祁山前线,不仅道路遥远(千里之遥),更要经过武都地区的险山恶谷,加之这一带并不是人烟稠密的经济发达地区,道路稀少、狭窄,一旦遭遇连续大雨,是很容易道路不通的。因此,在这种情况下,即使军粮运送不上去,责任也不是很大。与此同时,对面的魏军也遭遇到了同样的运输不继的问题呢。再说,诸葛亮大军在祁山一线已经与魏军形成相持局面,双方均没有能力打破这种相持,这发生在军粮不继问题之前,并不是因为李严督运粮草不及才导致的诸葛亮不能取得胜利。因此,我认为,李严的后勤问题,也不是导致整个战役不能取胜的大问题。
我认为,这是诸葛亮与李严权力之争中,诸葛亮为巩固自己的地位和权力,对李严进行的人身打击。
从《三国志李严传》的记载看,诸葛亮起草的废李严的罪名主要是:
1、“自先帝崩后,平所在治家,尚为小惠,安身求名,无忧国之事”。——不忧国忧民。
2、“臣当北出,欲得平兵以镇汉中,平穷难纵横,无有来意,而求以五郡为巴州刺史”。——不听调遣,还依仗兵权要官要地盘。
3、“去年臣欲西征,欲令平主督汉中,平说司马懿等开府辟召。臣知平鄙情,欲因行之际偪臣取利也,是以表平子丰督主江州,隆崇其遇,以取一时之务”。——以调兵北上为筹码,要求开府辟召,虽然诸葛亮没同意,但是依然以任命李严之子都督江州来平衡。
4、诸葛亮公文上尚书中还有给李严的一个罪名:“平为大臣,受恩过量,不思忠报,横造无端,危耻不办,迷罔上下,论狱弃科,导人为奸,(狭情)〔情狭〕志狂,若无天地。自度奸露,嫌心遂生,闻军临至西乡,讬疾还沮、漳,军临至沮,复还江阳,平参军狐忠勤谏乃止”。——在阴谋败露之后,打算逃回江阳。
要按诸葛亮给李严罗列的这些罪名,李严枪毙几回都够了。但诸葛亮念及同乡,整的你怕我听我就够了,仅将其废为平民,还亲自上奏提升李严儿子李丰为江州都督督管李严原来事务,并让李严以中都护身份代管丞相府事务。
已经手握实权的诸葛亮为排除权力威胁,曾多次欲将李严赶出权力圈子。在发动北伐前,他就曾以北伐之后汉中会出现军事力量空虚的理由为名,向李严提出要他带驻扎在江州的部队前往汉中的要求。如果李严照办了,他的军队事实上就会被收编,成为诸葛亮统率的北伐军中的一支,而他也将成为诸葛亮帐下的一名将领;那么他这个被刘备定为“统内外军事”、与诸葛亮并列的“托孤”大臣,就势必彻底葬送与诸葛亮相提并论的地位和实力。
李严是很清楚这样的后果的,于是以各种理由拒绝了诸葛亮的要求。由于江州是蜀汉东部与孙吴、曹魏交界处的二线重镇,与面对北方曹魏势力的汉中地位相当,诸葛亮无法提出令人信服的一定要将李严与江州部队调到汉中的理由,事只好不了了之。富有政治经验的李严此时不但拒绝了诸葛亮调他及部队去汉中的要求,还乘机发起反击,要求将蜀汉东部的巴、巴东、巴西、涪陵等五郡组成巴州,并由他担任刺史。这实际上是一种不满的发泄。试想,同为“托孤”大臣,诸葛亮早已“开府治事”,又领益州牧,“政事无巨细,咸决于亮”;而李严,却只有一个光禄勋的虚衔,并被弃于远离蜀国权力中心的江州,导致“统内外军事”的他对如北伐这样重大的军国行动竟没有发表意见的份。所以李严提出设立巴州,由他任巴州刺史,这样就大致可以与“领益州牧”的诸葛亮在地位上相似。诸葛亮当然不能同意李严的这一要求,却又拿李严毫无办法,也只能不了了之。
我认为诸葛亮大可不必。
你早就成了蜀国第二号人物,李严虽有想法但并无篡意。我就是拍烂了脑瓜也想不明白,与诸葛亮同为“托孤”大臣的李严,尤其是还“统内外军事”这样的一位重臣,为什么会长期“留镇永安”?如果说刘备死时蜀汉与孙吴尚处于敌对状态,李严留镇永安是必须的话;那么在刘禅继位后的建兴元年“吴王孙权与蜀和亲使聘,是岁通好”(《三国志·蜀书·后主传》)后,仍旧将李严这么一位“统内外军事”,各方面都与诸葛亮并列的“托孤”重臣继续置于和孙吴交界的永安,则显然不合适。
作为一个混迹官场几十年,又有很强军政能力的人物,李严是不可能不明白远离政治权力中心的负面效应。我认为李严有李严的苦衷,是否有想远离统治集团的意思?
李严也有过退而求其次的想法。建兴四年,李严被派到面对孙吴的二线城市江州,就是回不了成都。如果李严不是想自立为王,他就不会自愿去江州。从他后来曾“更成大城,周回六十里,……求以五郡置巴州,丞相诸葛亮不许”(《华阳国志·巴志》)的举动来看,他是非常想进入成都权力中心的。只是既然进不了成都,那只好退而求其次,要求“以五郡置巴州”。他一定明白这样的可能性更渺茫,因而这也许仅是他的一种表达不满的要求和姿态而已。而能够“不许”他的,不是后主刘禅,而是同为“托孤”大臣的诸葛亮。这只能说明,此时的诸葛亮已经牢牢地控制住了蜀汉的权力,李严已经被撇在了一边。
此后几年,诸葛亮南征南中、北伐曹魏,在这些理应由“统内外军事”的李严负责的军事行动中,李严要么是没有参与,要么是下降为一个负责粮草的二等角色,这与他领受的“托孤”之命是完全不相符的。能够使之这么做的,当然也只能是诸葛亮。
因此我说,诸葛亮做得太过了,直到他死了,把李严也气死了。当然我也并非有意贬低诸葛亮的人品。人无完人,诸葛亮也是人不是神。换个角度看,正是因为诸葛亮在执政过程中排除了异己,独掌了实权,从而才能全面贯彻自己的思想路线,并将蜀国治理成三国中“最有条理的一国”(范文澜:《中国通史简编》第二编)。
还有件事不可不记,公元226年春,时任蜀汉都护的李严自永安还江州(今江北区江北老城),筑大城(史称李严大城),并欲穿城后山,自长江通水入嘉陵江,使城为江心洲。当时李严筑城怀有个人目的——他想凭此求为巴州刺史,以期取得与诸葛亮分庭抗礼的地位。由于两人在蜀汉的大政方针上存在着不可调和的矛盾,诸葛亮召李严到汉中军中,穿凿城后山之事遂告搁浅。李严大城是江州(重庆)城市发展史上的第二处城址。其方位,南线大致相当于今朝天门以南起西南沿江至南纪门,北线约在今新华路人民公园、较场口一线,面积约2平方公里多。推荐评语:李严筑城虽怀个人目的,但客观奠定半岛中心地位,是非常有助城市发展的战略眼光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