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多少癌症病人是被吓死的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4/25 22:21:38

美国著名心理学家马丁加拉德做过一个实验:一个死囚犯蒙着双眼,被绑在床上,身上被放上了各种探测体温、血压、心电、脑电的仪器。法官来到床边宣布对他执行死刑,牧师也祝福他的灵魂早日升入天堂。这时,他被告知将用放血的方法致死。随着法官的一声令下,早已准备好的一位助手走上前去,用一小木片在他的手腕上划了一下,接着把事先准备好的一个水龙头打开,让他向床下一个铜盆中滴水,发出叮咚的声音。伴随着由快到慢的滴水节奏,死囚心里产生了极大的恐惧感,他感到自己的血正在一点点流失!各种探测仪器如实地把死囚的各种重量变化记录了下来:囚犯出现典型的“失血”症状;最后,那个死囚昏了过去。这个实验十分形象地告诉我们:心理暗示对人的生理机能的影响有多大,消极的心理暗示会削弱甚至摧毁人的生命。按照心理学分类,暗示一般分为三个层次:第一个层次,即日常所说的狭义的语言文字系统的暗示和自我暗示。当十个人都非常真实地重复一句话“你有病,不正常,很厉害,需要去检查”。结果会是什么呢?你真的以为自己有病;然后,真的医院检查了,而且很可能就检查出疾病……

第十二章 大多数癌症病人是被吓死的
相当多的疾病,是被有关疾病的理论“暗示”出来的。
相当多的死亡,是被有关疾病与死亡的观点“促成”的。
相当多的病人,是被各种“不治之症”的说法吓死的。
潜意识制造疾病,运用全部文化作为自己的逻辑程序,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
第一个方面,运用文化中有关疾病(与死亡)的理论,直接暗示、制造人体的疾病。
第二个方面,运用人类社会对疾病给好处的文化逻辑,结合个体需要,有目的地制造疾病。
第三个方面,运用人类文化提供的隐喻语码,形式具体地制造疾病。
本章中,我们先来谈第一个方面。
运用文化中有关疾病(与死亡)的理论,直接暗示、制造疾病,这主要是针对人类的医学、卫生学、保健学、养生学、生理学等等。
这些学说的产生是为了人类战胜疾病,实现健康。然而,这些学说,这些学说的众多观点,一方面在指导医疗、康复、健康实践,造福于人类;另一方面又在某种程度上包围、浸透、腐蚀人类,每日每时在制造疾病,造祸于人类。
相当多的疾病,在某种程度上是被有关疾病的理论暗示出来的。
相当多的死亡,在某种程度上也是被有关疾病与死亡的理论、观念暗示出来或者说是暗示促成的。
也可以说,相当多的病人是被各种“不治之症”的说法吓死的。许多患者在不知道自己患有癌症的情况下,其状态还可以维持相当长久的生命,然而,一旦获悉自己已患“不治之症”,生、心理就会迅速崩溃,很快就死亡了。
这样的案例比比皆是,作者就听说过很多。
这充分表明有关医学的“理论”具有多么大的精神暗示力量。
这也非常典型地说明,有关疾病与死亡的各种理论,对于人类疾病的发生、发展与死亡,有时也负有某种“责任”。精神暗示既然能够导致癌症迅速发展恶化,也能导致其他疾病发展恶化。精神暗示既然能导致疾病发展恶化,它也能导致疾病的发生。
一位年轻女性,其父亲患肺癌,但她本人从未介意。她生育后未能哺乳,过去也不曾介意。
后来有一位医学专家告诫她肺癌有很大遗传性,她又反复听闻不哺乳易得乳腺癌的说法,这样两件事合并在一起,使她忧心忡忡,精神压力日增,结果没多久还真患了乳腺癌。
虽然她患癌症可能还有其他原因,但这些“医学理论”的暗示,无疑也起了很大作用。
现代社会是各种医学、卫生学、康复学、养生学理论广泛覆盖的年代。各种传播媒介,各种科学的或商业的宣传,将有关疾病发生、发展及死亡降临的公式无比大量地洒向人类的文化空气中。人类在有关疾病与死亡的多得不可计数的理论公式中生活,到处都是暗示疾病的汪洋大海。
在这方面,信息污染有时到了极为有害的的程度。
特别是在医疗彻底商品化的现代,一切医药、医疗器械、保健产品的倾销,都在用疾病威慑民众。有些医疗广告策划人的成功经验就是“威慑”二字。这一类医药卫生产品的商业化行为,在某种程度上与其说是在消灭疾病,不如说是在制造疾病。
——因为它们需要制造疾病。
现代医学理论及医学实践被商业化行为扩展以后,造成了广大的暗示疾病的信息污染。
在有些情况下,很难说现代医疗是治疗的疾病多,还是制造的疾病多。
人的潜意识在制造疾病时,确实在很多情况下运用了医学、卫生学、保健学、养生学等等关于疾病的理论。很多疾病确实是被这方面的文化暗示出来的。
譬如癌症,现代医学、卫生学、康复学、养生学等,不知指出了多少种致癌的食物,致癌的物质,致癌的生活方式,致癌的自然条件,致癌的各种因素、各种公式。
——几乎到处都是致癌的危险,到处都是致癌因素。
然而,恰恰忘记了它们关于这一切的理论、公式、说教本身也可能成为致癌的因素。
譬如,还是讲“乳腺癌”。临床上确实发现其发生率独身妇女较已婚妇女高,婚后从未生育者较生育者高,生育后从未哺乳者比正常哺乳者高。这些发现是事实。
我们如果正确地也是有分寸地宣传它、使用它对预防乳腺癌是有益的。
然而,倘若超过限度,立刻变为有害。因为相当一些女性会因种种原因独身,又有相当一些女性婚后不育以及生育后不能正常哺乳。这时若将这样的说法去“威慑”她们、暗示她们,对其心理迫害是可想而知的。那就完全可能如同本章前面写到的案例,暗示出乳腺癌来。
因此,即使是正确的判断,如“生育后未哺乳者乳腺癌发生率高于哺乳者”,在实践中也可能有两种作用。
如果它使女性尽可能哺乳,减少了乳腺癌发生可能性,那么,就起了好作用。
如果它因为暗示作用增加了某些女性患乳腺癌的可能性,那么,就起了坏作用。
至于一些似是而非的许许多多的致癌公式,就更需要严格而慎重地审视了。
有些没有根据的判断,轻率的判断,错误的判断,就更是有百害而无一利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