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理真传卷一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3/28 22:58:05
医理真传卷一(1)
乾坤大旨
*三乾为天,属金,纯阳也。称为老父、老阳、老子,又名曰龙。*三三坤为地,属土,纯阴也。称为老母、老阴。乾坤交媾,化生六子。乾之初爻,乘于坤之初爻,而生长男,震也。乾之二爻,乘于坤之二爻,而生中男,坎也。乾之三爻,乘于坤之三爻,而生少男,艮也。故曰:乾道成男(初爻、二爻、三爻,喻乾金真精真气发泄之次序也)。坤之初爻,乘于乾之初爻,而生长女,巽也。坤之二爻,乘于乾之二爻,而生中女,离也。坤之三爻,乘于乾之三爻,而生少女,兑也。故曰:坤道成女(初爻、二爻、三爻,喻坤土真阴流露之度数也)。乾坤六子,长少皆得乾坤性情之偏,惟中男中女,独得乾坤性情之正。人秉天地之正气而生,此坎离所以为人生立命之根也。
【阐释】郑氏自序谓:学医于刘止唐,(清代中叶四川经学家兼医学家)深悟《内经》、
《周易》及仲景立方立法之旨。故《医理真传》一书,首揭乾坤大旨,阐述《周易》八卦学说,而以坎、离为人生立命之根。医《易》相通,古人每有言及。唐代孙思邈曾说:“不知《易》不足以言太医。”明代张景岳《类经·医易义》全文数千言,义既精详,文亦优美,备言医易相通之理,在医学及哲学史上,都有相当价值。其要点是“天地之道,以阴阳二气而造化万物;人生之理,以阴阳二气而长养百骸。《易》者、易也,具阴阳动静之妙;医者、意也,合阴阳消长之机。虽阴阳已备于《内经》,而变化莫大乎《周易》。故曰天人一理者,一此阴阳也,医《易》同源者,同此变化也。岂非医《易》相通,理无二致,可以医而不知《易》乎?”祖国最早医学的经典《内经》,虽托始于黄帝,而成书却在春秋战国时期。《易经》是我国最早讲阴阳的辩证唯物哲学,托始于伏羲固不可信,但最初的记载不晚于西周。其中说“易有太极,是生两仪,(阴、阳)两仪生四象,(太阳、少阳、太阴、少阴。)四象生八卦。(乾*三、坤三、震三、巽三、坎三、离三、艮三、兑三。)八卦相重为六十四卦,三百八十四爻,万一千五百二十策,愈演愈繁,变化莫测,是即所谓“阴阳分而天地立,四时行而百物生”。故“盈天地之间者唯万物”,这是一种略带发展进化意义的朴素辩证唯物观点。《内经》全面继承了这种学说,肯定了世界的物质性及对立统一规律,阐发天人合一及阴阳五行的道理,以应用于医学,对祖国医学理论方药的发展,发挥了很大的作用。《内经》的三阴、三阳,亦是在四象的基础上产生的。所以直到近代名医,如恽铁樵还大谈医《易》相通的道理,目前国内外不但有人在研究,而最近张仲景国医大学努力按照中医教育的特点,根据“医《易》同源,”“学医必须懂《易》”的传统经验,在课程的设置中还新增加了《易经》。
关于八卦,有伏羲与文王画卦两种说法,前者以乾、坤、震、巽、坎、离、艮、兑,分别代表天、地、雷、风、水、火、山、泽;后者以八卦配五行,乾兑为金,震巽为木,坤艮为土,坎为水、离为火。在方位上,前者是乾上坤下,离左坎右;后者是火南水北,木东金西。在两种排列中,乾坤坎离都居重要位置,故医家言阴阳、五行、八卦,特重坎、离、水、火。张氏《类经·五行统论》谓:“变虽无穷,总不离乎阴阳;阴阳之用,总不离乎水火。所以天地之间,无往而非水火之用。欲一言而蔽五行之理者,曰乾坤付正性于坎离,坎离为乾坤之用耳。”郑氏谓乾坤六子惟中男(坎)中女(离)独得性情之正,为人生立命之根,义亦同此。
坎卦诗
*三天施地润水才通,一气含三造化工,万物根基从此立,生生化化沐时中。
坎卦解
坎为水,属阴,血也,而真阳寓焉。中一爻,即天也。天一生水,在人身为肾,一点真阳,含于二阴之中,居于至阴之地,乃人立命之根,真种子也。诸书称为真阳。真阳二字,各处讲解字眼不同,恐初学看书,一时领悟不到,以致认症不清,今将各处字眼搜出,以便参究。真阳二字,一名相火,一名命门火,一名龙雷火,一名无根火,一名阴火,一名虚火。发而为病,一名元气不纳,一名元阳外越,一名真火沸腾,一名肾气不纳,一名气不归源,一名孤阳上浮,一名虚火上冲,种种名目,皆指坎中之一阳也。一阳本先天乾金所化,故有龙之名,一阳落于二阴之中,化而为水,立水之极(是阳为阴根也),水性下流,此后天坎卦定位。不易之理也。须知此际之龙,乃初生之龙,(龙指坎中一阳也)不能飞腾而兴云布雨,惟潜于渊中,以水为家,以水为性,遂安其在下之位,而俯首于下也。若虚火上冲等症,明系水盛,(水即阴也),水盛一分,龙亦盛一分(龙即火也),水高一尺,龙亦高一尺,是龙之因水盛而游,非龙之不潜而反其常。故经云:阴盛者,阳必衰,即此可悟用药之必扶阳抑阴也。乃市医一见虚火上冲等症,并不察其所以然之要,开口滋阴降火,自谓得其把握,独不思本原阴盛(阴盛二字,指肾水旺)阳虚(阳虚二字,指君火弱),今不扶其阳,而更滋其阴,实不啻雪地加霜,非医中之庸手乎?余亦每见虚火上冲等症,病人多喜饮热汤,冷物全不受者,即此更足徵滋阴之误矣。又有称桂附为引火归源者,皆未识其指归,不知桂附干姜,纯是一团烈火,火旺则阴自消,如日烈而片云无。况桂附二物,力能补坎离中之阳,其性刚烈至极,足以消尽僭上之阴气,阴气消尽,太空为之(廊廊)〔廓朗〕,自然上下奠安,无偏盛也,岂真引火归源哉!历代注家,俱未将一阳潜于水中底蕴搜出,以致后学懵然无据,滋阴降火,杀人无算,真千古流弊,医门大憾也。
【阐释】八卦坎*三为水,是一阳居于二阴之中;离*三为火,是一阴藏于二阳之内。古谓“天地生万物,水火最为先”,“五行各具形质,而水火最为轻清”,即是此义。就水火而言,水又在火先。故《尚书·洪范》五行“一曰水也”,道书谓“天一生水,地二生火。”《管子·水地篇》说:“水者,万物之准也……万物之本原也。”这种万物本原为水说,当比五行、八卦说还要早。坎卦诗天施地润水才通,即是说有了天地才有水,这天地水三气上中下相通,实只一气,所以说是一气含三,有水而后万物生化无穷,即是全诗大义。
坎水在人身虽属阴血,但中有真阳,为人立命的真种子。各家医书有相火、命门火、龙雷火、无根火、阴火、虚火种种名称,内容虽彼此不尽相同,但大多指这肾中真阳,与君火属心有别。这真阳如发而为病,多属虚火上冲。郑氏特别指出这等病人多喜饮热汤,而全不受冷物,明是水盛逼阳于上,用药自当扶阳抑阴。一般医生反以滋阴降火之法治之,实等于雪地加霜,鲜不误人。又指出一般人认桂、附为引火归源之非是,而系借二物火热刚烈之性,以补坎离中之阳,而消灭僭上之阴气,使上下无偏盛,疾病自然痊愈,这两点都是值得重视的。最末几句,谓滋阴降火,杀人无数,措辞未免过激。
虚火上冲之病最常见者,为现今医学所称之慢性咽炎、喉炎、口腔炎等,虽经清热解毒,滋阴降火等法治疗,如六神丸、喉炎丸等,而病终不愈。笔者常用扶阳抑阴,如甘草干姜汤、附子理中汤等方剂施治,每获良效。
离卦诗
*三地产天成号火王,阴阳互合隐维皇,神明出入真无定,箇里机关只伏藏。
离卦解
离为火,属阳,气也,而真阴寄焉。中二爻,即地也。地二生火,在人为心,一点真阴,藏于二阳之中,居于正南之位,有人君之象,为十二官之尊,万神之宰,人身之主也。故曰:“心藏神。”坎中真阳,肇自乾元,一也;离中真阴,肇自坤元,二也。一而二,二而一,彼此互为其根,有夫妇之义。故子时一阳发动,起真水上交于心,午时一阴初生,降心火下交于肾,一升一降,往来不穷,性命于是乎立。
【阐释】八卦离*三为火,在五脏配心,在方位居南,古人君皆南面而朝,故谓有人君之象。《素间·灵兰秘典论》谓:“心者,君主之官,神明出焉。”故为手足三阴三阳十二官之尊,万神之宰,人身之主。离为火,属阳、气也,而中一爻来自坤元,真阴寄在其中。坎为水,而其中一爻来自乾元,真阳寄在其中。合二为一,互为消长,故说是地产天成,阴阳互合。在天时每年夏至一阴生,冬至一阳生,每日子时一阳生,午时一阴生,在人身则肾中真阳升发,能使水上交于心,心中真阴能使火下交于肾。气血循环,周流不息,水升火降,阴平阳秘,使人身体健康,心智焕发,与天地自然相适应,都由于这乾坤坎离,即天地水火的互济交融,有不知其然而然之妙用。故说是“神明出入真无定,箇里机关只伏藏。”
祖国医学谓“心主神明”,“心藏神”,而少言及脑,常被认为不科学。实则藏神而出神明的心,不仅指心脏,而亦兼及脑与神经系统。《素问·脉要精微论》谓:“头者,精明之府,头倾视深.精神将夺矣。”《灵枢·海论》谓:“脑为髓之海,……髓海不足,则脑转耳鸣,胫痠眩冒,目无所见,懈怠安卧。”已指出脑与视、听、触、动、感觉、知觉等精神活动的关系。以后隋代杨上善注《太素》谓“头是心神所居。”唐代段成式《酉阳杂俎·广知》说:“脑神曰觉元。”明代李时珍说:“脑为元神之府。”以后清代汪昂、王清任等参以西说,而有脑主记忆灵机之论。程杏轩《医述》所引《医参》之说,尤为详明。其说谓:“脑髓纯者灵,杂者钝,耳目皆由以禀令,故聪明焉。思则心气上通于卤,(即俗说脑门心)脑髓实则思易得,过思则心火烁脑,头眩眼花耳鸣之象立见,而髓伤矣。”古人造字时,思字从卤从心,明指思维时心气上通于脑,脑必赖心的血液营养而始发生思维智慧的现象。至《灵枢·本神篇》“所以任物者谓之心”及《逆顺肥瘦篇》“将审察于物而心生”之心,更是指心的认识与思维作用,而非仅指心脏,尤为明显。所以古医家实因心统摄五脏、六腑、四肢、百骸、五官、九窍、以及一切经络、血气以营养全身,尤其是脑及神经系统,而始发生意志、知情等心理活动,而心又居全身上下左右前后之中心,故以心为一身之主宰而统摄一切,即脑亦为心之使,并非不认识脑的作用。
气、血两字作一卦解
凡天地之数,起于一、一属阳,气也。一生二,二属阴,血也。一合二而成*三,气无形而寓于血之中是也。二合一而成*三,血有形而藏于气之内是也(经云;“气能统血”,即此意也)。气、血两字,作一坎卦解之也可,即作一离卦解之也可,即作坎离二卦解之也亦可。余恒曰:“以脏腑分阴阳,论其末也。以一坎卦解之,推其极也。”又曰:人身一团血肉之躯,阴也,全赖一团真气运于其中而立命,亦可作一坎卦以解之。
【阐释】此节仍本天地阴阳水火互根之义,以解人身最重要的气、血两字。气为阳,为火、主动;血为阴,为水,主静。但有形之血,须赖无形之气推动,始能流通于周身;而无形之气,亦须寓于有形之血中,始能发挥其作用。二生于一,阳为阴根,故医经谓“气能统血”。郑氏说:“人身一团血肉之躯,全赖一团真气运于其中而立命”,这样的关系,自然可以阴阳互根之坎卦离卦加以形象的解说,比分论脏腑阴阳,尤为直切。
君、相二火解
按君火,凡火也;相火,真火也。凡火即心,真火即
肾中之阳。凡火居上以统乎阳,阳重而阴轻也,故居上为用(离卦二阳丈是也);真火居下以统乎阴,阴重而阳轻也,故居下为体(坎卦一阳爻是也)。二火虽分,其实一气(离卦二阳爻,坎卦一阳爻,合之而成乾。人活一口气,即此乾元之气也。因乾分一气,落于坤宫,遂变出后天世界,此君、相二火之由来),诚阴阳之主宰也。如上之君火弱,即不能统上身之关窍精血,则清涕、口沫、目泪、漏睛、鼻齿出血,诸症作矣。如下之相火弱,即不能统下身之关窍精血,则遗尿、滑精、女子带下,二便不禁,诸症作矣。顾二火不可分,而二火亦不胜合,所以一往一来,化生中气(二火皆能生土,上者生凡土,即胃,下者生真土,即脾。二火化生中土,先后互相赖焉),遂分二气为三气也(故曰三元,又曰三焦。经云:“无先天而后天不立,无后天而先天亦不生,”此先后三元之实义也)。如中宫不得二火之往来薰蒸,即不能腐熟谷水,则完谷不化,痰湿痞满诸症作矣(上中下三部,可见是一团火也)。如上下二火俱不足,则在上者,有反下趋之症,如心病移于小肠,肺病移于大肠是也;在下者,有反上腾之病,如虚火牙疼,咳血喘促,面目浮肿,喉痹之类是也。其中尤有至要者,有阴气上腾而真火不与之上腾者,有阴气上腾而真火即与之上腾者,此处便要留心。若上脱之机关已露,其脉浮空,气喘促,尚未见面赤、身热、汗出者,此阴气上腾,而真火尚未与之俱腾也。若见面赤、身热、汗出者,此阴气上腾,而真火亦与之俱腾矣。病至此际,真欲脱也。凡见阴气上腾诸症,不必延至脱时,而始用回阳,务见机于早,即以回阳镇纳诸方投之,万不致酿成脱症之候矣。亦有阳气下趋而君火未与之下趋者,有阳气下趋而君火即与之下趋者,此际不可玩忽。若下脱之机关已具,其脉细微欲绝,二便血下如注,或下利清谷益甚,四肢虽冷,尚觉未寒,二便之间,尚能禁者,此阳气下趋,而君火尚未与之俱趋也。若四肢寒甚,二便利甚,不自禁者,此阳气下趋,而君火亦与之俱趋也,病至此际,真欲脱也。凡见阳气下趋诸症,不必定要见以上病情,而始用逆挽,务审机于先,即以逆挽益气之法救之,自可免脱症之祸矣。盖从下而竭于上者,为脱阳(坎中之阳,天体也,故脱从上),从上而竭于下者,为脱阴(离中之阴,地体也,故脱从下)。阳欲脱者,补阴以留之,如独参汤是也。阴欲脱者,补阳以挽之,如回阳饮是也。亦有阳欲脱者,不必养阴,阴盛而阳即灭。阴欲脱者,不必补阳,阳旺而阴立消,此皆阴阳之变也。学者务要细心体会,便得一元分合之义矣。
【阐释】《素问》有“君火以明,相火以位。”“壮火食气,少火生气”之说,后世另立许多名目,各有解说,亦互有异同。郑氏谓君火属心,居上统阳,阳重阴轻,是凡火,是用;相火指肾中真阳,居下统阴,阴重阳轻,是真火,是体。即由于这君相二火上下升降,统一身之阴阳气血,始能维持人体的健康。任何一火不足,或二火俱不足,都能发生疾病,而其中最关紧要的,则是真火与阴气上腾及君火与阳气下趋的辨别。只要见阴气上腾症状,即须早用回阳;只要见阳气下趋症状,即须早用逆挽益气,始可免脱症之祸。一般阳欲脱者,宜用独参汤之类补阴以留之;阴欲脱者,宜用回阳饮之类补阳以挽之。(关于独参汤与回阳饮,卷三有详说。)至于阳欲脱者,不必养阴;阴欲脱者,不必补阳.是防阴盛灭阳,阳盛消阴的变局,这是必须细心体会的。程杏轩《医述》引《寓意草》谓:“人身之阴阳相抱而不脱,是以百年有常。故阳欲上脱,阴下吸之,不能脱也;阴欲下脱,阳上吸之,不能脱也。但治分新久,药贵引用。新病者阴阳相乖,补偏救弊,宜用其偏;久病者阴阳渐入,扶元养正,宜用其平。引用之法,上脱者用七分阳药,三分阴药而夜服,从阴以引其阳;下脱者用七分阴药,三分阳药而昼服,从阳以引其阴。”可供临症参考。
各书所论虚火、实火、少火、壮火、阴火、阳火等等,多与这君火、相火的含义不尽相同。程钟龄《医学心悟》本内因、外因以论虚火、实火,而各出四种治法:“实火者,六淫之邪,饮食之伤,自外而入,势犹贼也,贼可驱而不可留;虚火者,七情色欲,劳役耗神,自内而发,势犹子也,子可养而不可害。”驱贼火四法:一曰升散,如升阳散火汤之类是也;二曰清凉,如黄连解毒汤之类是也;三曰攻下,如承气汤之类是也;四日制驭,如地黄汤之类是也。养子火四法:一曰达郁,如逍遥散之类是也;二曰清滋,如六味地黄汤之类是也;三曰温养,如补中益气汤之类是也;四曰导引,如八味汤之类是也。均可供临证参考。
真龙约言
夫真龙者,乾为天是也(乾体属金,浑然一团,无一毫渣滓尘垢,古人以龙喻之,言其有变化莫测之妙)。乾分一气落于坤宫,化而为水,阴阳互根,变出后天坎离二卦,人身赖焉。二气往来,化生中土,万物生焉,二气亦赖焉。如坎宫之龙(坎中一爻,乾体所化),初生之龙也,养于坤土之中,故曰:“见龙在田”,虽无飞腾之志,而有化育之功。是水也,无土而不停蓄,龙也,无土而不潜藏。故土覆水上,水在地中,水中有龙,而水不至寒极,地得龙潜,而地即能冲和,水土合德,世界大成矣。窃思天开于子,(子时一阳发动故也)。而龙降焉。龙降于子,至己而龙体浑全,飞腾已极(故五六月雨水多,龙亦出,皆是龙体浑全),极则生一阴,一阴始于午,至亥而龙体化为纯阴已极,极则生一阳,故曰:复一。一也者,真气也,天之体也,气虽在下,实无时而不发于上也。若离中真阴,地体也,虽居于上,实无时而不降于下也。故《易》曰:“本乎天者亲上,本乎地者亲下”,此阴阳升降之要,万古不易之至理也。业医者果能细心研究,即从真龙上领悟阴阳,便得人身一付全龙也。
【阐释】此节以龙为喻,以明人身坎中真阳,离中真阴上下往复,构成一个整体,并与天地阴阳相通为一体。主要在启发医者在诊治疾病辨别阴阳时,必须把人与环境的关系联系起来,全面考虑。
医理真传卷一(2)
手少阳三焦(决渎之官,水道出焉)
经(自亥时起无名指关冲穴,至眉毛丝竹空穴止)
手厥阴包络(臣使之官,喜乐出焉)
经(自戌时起乳后天池穴,至手中指中冲穴止)
二经分配共成十二经,包络一名擅中(细考即护心油)
【阐释】五行说最早记载于《尚书·洪范》,以水、火、木、金、土为万物构成的五种基本元素。据近人考证,其书虽托始于夏禹,而写成不晚于西周,是一种很古的朴素唯物哲学。自战国至秦汉,《易经》的阴阳说与《尚书·洪范》的五行说结合而有进一步的发展。著名的阴阳家邹衍一派,注重幻想奇谈,成为近于迷信方术的唯心学说。只有医家的经典《内经》,继承了唯物的优良传统,对阴阳五行学说作了比较深切系统的论述,并用以指导医疗实践,对祖国医学的发展,作出了一定的贡献。五行应用于医学,最重要的五行按木、火、土、金、水的次序配五脏(肝、心<心包络>、脾、肺、肾),五腑(胆、小肠、胃、大肠、膀胱<三焦>),五方(东、南、中、西、北)、五时(春、夏、长夏、秋、冬)、五气(风、火、湿、燥、寒)、五味(酸、苦、甘、辛、咸)、五音(角、商、徵、羽、宫)、五声(呼、笑、歌、哭、呻)、.五色(苍、红、黄、白、黑)、五志(怒、喜、思、忧、恐)、五脉(弦、洪、缓、毛、石)、五窍(目、舌、口、鼻、耳)、其华在(爪、面、唇、毛、发),其充在(筋、脉、肉、皮、骨,亦称五体),其所藏为(魂、神、意、魄、志),所化为(泪、汗、涎、涕、唾),其郁则应(达、发、夺、泄、折),其母为(水、木、火、土、金),其子为(火、土、金、水、木),其妻为(土、金、水、木、火),其贼为(金、水、木、火、土),(生我者为母,我生者为子,我克者为妻,克我者为贼。)配八卦则为(震巽、离、坤艮、乾兑、坎)、配十干则为(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配十二支则为(寅卯、巳午、辰戌、丑未、申酉、亥子),配十二经则为(足厥阴肝、足少阳胆、手少阴心、手厥阴包络、手太阳小肠、足太阴脾、足阳明胃,手太阴肺、手阳明大肠、足少阴肾、足太阳膀胱、手少阳三焦),配十二官则为(将军之官出谋虑,中正之官出决断,君主之官出神明,臣使之官出喜乐,仓廪之官出五味,相傅之官出制节,受盛之官出化物,谏议之官出知周,传导之官出变化,作强之官出伎巧,州都之官藏津液,决渎之官出水道)。这些说法主要出自《内经》中《灵兰秘典论》、《金匮真言论》、《五脏生成篇》、《六节脏象论》、《阴阳应象大论》及《五运行大论》等篇,虽不一定都正确,但对于辨证论治颇有指导作用,向为医家所重视,亦为业医者应备之常识。郑氏根据经义,提要钩玄,汇为总括图,颇便于初学者运用。如欲深究,则有《内经》原文及各家注释可参。
医家的五行说,最重生克胜复制化之理。以相生而言,则水生木,木生火,火生土,土生金,金生水;以相克而言,则水克火,火克金,金克木,木克土,土克水。此分别见于《内经·天元纪大论、及宝命全形论》,历代医家多有论述,张景岳《类经·五行统论》谓有胜必有败,有败必有复,母败子必救.造化之机,有生必有制,无生则发育无由,无制则亢而为害。而且生中有克,克中有用,五行之内,复具五行,五五二十五,有互藏之妙。说较详备,欲探讨五行者,可以参考。至五行说在辨证论治方面的运用,并述于后五行相传为病节。
三焦部位〔说〕
上焦统心肺之气,至隔膜;中焦统脾胃之气,自隔膜下起而至脐中;下焦统肝肾之气,自脐中起而至足。上焦天也(即上元),中焦地也(即中元),下焦水也。(即下元)天气下降于地,由地而入水;水气上升于地,由地而至于天。故曰:地也者,调和阴阳之枢机也。三焦之气,分而为三,合而为一,乃人身最关要之府,一气不舒,则三气不畅,此气机自然之理。学者即在这三焦气上探取化机,药品性味探取化机,便得调和阴阳之道也。
【阐释】三焦自《内经》《难经》已有不同说法,后世聚讼纷云,莫衷一是。总其要点,则三焦是六腑之一,有中清之腑,中渎之腑、孤腑及外腑诸名,其作用是行水化气。但自《难经》《千金方》以至明代孙一奎《医旨绪余》,俱谓三焦有名而无形.明代虞搏,张景岳则谓三焦指腔子,是包罗五脏六腑之外的大腔子。清代罗美《内经博义》则谓三焦只指阳明胃之匡廓,唐宗海《医经精义》则谓三焦是人身之油膜,而王清任《医林改错》则根本否定三焦,认为本无其事物。至于以三焦分为三段,则自《内经》《难经》首出三焦之名,即已显示出来。后世杨玄操、李东垣、王海藏以至清代叶、薛、吴、王诸温病学家,均不仅以三焦分部位,而且用以辨病症。郑氏本华陀《中藏经》“三焦者,人之三元之气也,是曰中清之府,总领五脏六腑,营卫经络,内外左右上下之气也。”而加以引伸,以天、地、水分释上、中、下三元之气。谓升则由水而地而天,降则由天而地而水,行水化气,分三合一,故地居中为调和阴阳之枢机,而三焦为人身最关要之腑。就在这三焦之气及药品性味上探取化机,即可得调和阴阳治疗疾病的道理。这样论三焦,亦可自成一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