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妨闷骚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4/26 05:52:45
很多年前,在宿舍第一次听到姐妹说“闷骚”这个词,正好那几天在看三岛由纪夫的《潮骚》,那段牧歌式爱情的表明和温软,让我对“骚”字有了很纯洁的条件反射。
于是“闷”和“骚”这两个字,在我心中脱离了低级趣味,它们合在一起,就变成了对平淡现实不予妥协的暗号。闷是内敛,骚是外显,但因为闷的拉力,骚会显得不那么张扬,反而会是出乎意料的可爱。
其实之所以会显得闷,是因为现实生活有太多条条框框:社会道德约束的,潜规则暗示的,公司规定的,家族约定俗成的,让我们不得不打起10点10分的精神,让自己呈现出最合适的环境色。但会生活的人,是会在这闷之外,贴上自己的个性小标签。
那次周末在学校听课,下课时突然暴雨狂作,一帮同学只好待在教室里等雨势稍缓。百无聊赖间,突然听到口琴声,吹的是《红河谷》。转头看,琴声来自后排一位30出头的男同学,他平日里寡言,面相似国企中层,却没想到的是他———而不是班上那些活跃得疑似专修“三姑六姨学”的同学———给大家带来这般惊喜。后来聊起,他说车上还常年有一把吉他,专供加班的空隙和一帮同事自娱自乐。
原来“人不可貌相”也是对闷骚之人表示赞叹的一种。
所以不妨闷骚。
抛弃对这两个字的感官印象,学会让这两个字走到一起的平衡和智慧。下一次,再遇到那种抱怨生活沉闷而没有尝试着给自己一些小情趣小聪明甚至小出位的人时,你可以给他(她)指点一二:“是你还不够闷骚吧。”(据《中国新闻周刊》亦骚/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