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联历史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4/19 12:59:52
苏联
苏联国旗
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联盟(СССР,1922年12月30日—1991年12月26日),简称苏联,曾是世界上土地面积最大的国家(22,402,200 平方公里),占有东欧的大部分,以及几乎整个中亚和北亚;陆地与挪威、芬兰、波兰、捷克斯洛伐克、匈牙利、罗马尼亚、土耳其、伊朗、阿富汗、中国、蒙古及朝鲜接壤;而与瑞典、日本、美国及加拿大隔海相望。苏联是第二次世界大战主要战胜国,故在解体前是联合国安全理事会常任理事国,并对议案拥有否决权。
国名  汉语: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联盟
英语:Union of Socialist Soviet Republics,USSR
俄语:Союз Советских Социалистических Республик,СССР
法语:Union des Républiques socialistes soviétiques
由于苏联是由15个加盟共和国组成,每个加盟共和国都有自身主体民族的语言,苏联国徽上的绶带文字是15个加盟共和国文字写成的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联盟的国家格言:“全世界无产者,联合起来!”(英语:Worker and Proletarian all world, unite!俄语:Вокруг Пролетарии всех стран, соединяйтесь!)。
这16国的苏联全称“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联盟”的写法如下:
俄语:Союз Советских Социалистических Республик
乌克兰语:Союз Радянських Соц?ал?стичних Республ?к
白俄罗斯语:Саюз Савецк?х Сацыял?стычных Рэспубл?к
立陶宛语:Tarybini? Socialistini? Respublik? S?junga
拉脱维亚语:Padomju Sociālistisko Republiku Savienība
爱沙尼亚语:Noukogude Sotsialistlike Vabariikide Liit
格鲁吉亚语:??????? ???????????? ????????????? ???????
亚美尼亚语:????????? ????????????? ??????????????????? ?????????
阿塞拜疆语:Sovet Sosialist Respublikalar? ?ttifaq? / Совет Сосиалист Республикалары Иттифагы
哈萨克语:Ке?ест?к Социалист?к Республикалар Ода?ы / Ke?estîk Socialistîk Respublikalar Oda?y / Советт?к Социалист?к Республикалар Ода?ы / Sovettîk Socialistîk Respublikalar Oda?y
乌兹别克语:Sovet Sotsialistik Respublikalari Ittifoqi / Совет Социалистик Республикалари Иттифо?и
吉尔吉斯语:Советтик Социалисттик Республикалар Союзу
塔吉克语:Иттифо?и Республика?ои Советии Сотсиалист?/ ????? ??????????‌??? ?????? ??????????
土库曼语:Союз Радянських Соц?ал?стичних Республ?к
摩尔多瓦语:Uniunea Republicilor Sovetice Socialiste / Униуня Републичилор Советиче Сочиалисте
另外,卡累利阿-芬兰曾经是苏联的加盟共和国之一。卡累利阿语(芬兰语)的写法为:
芬兰语:Sosialististen Neuvostotasavaltojen Liitto
国旗
1923年11月12日,苏联人民院制定苏联国旗,亦即“镰刀锤子旗”。1980年8月15日,旗面颜色被加强和明亮化。直至1991年12月26日,此旗一直是苏联的国旗。
联国旗是一面由镰刀、锤子和闪耀五角星组成的红旗。锤子象征工人阶级;镰刀象征农民阶级,两者组合,是工农联盟的标志,也是共产党的标志。
五角星既象征工、农每一只手的五指(劳动力),亦代表“全世界无产者联合起来”的口号。红色是革命的颜色,黄色则是革命光芒的颜色。
正规的苏联国旗背面是纯红旗,没有镰刀斧头。但是,在二战时的苏联国旗全部是双面都有,而且现在的俄罗斯联邦所制作的苏联国旗背面也都有,所以有没有镰刀斧头标志都是合格的苏联国旗。
基本资料
苏联国徽
苏联有100多个民族,其中俄罗斯人占51%,乌克兰人占15% ,乌兹别克人占6%,白俄罗斯人占4%,其他为哈萨克人、鞑靼人 、阿塞拜疆人、亚美尼亚人、格鲁吉亚人、摩尔多瓦人、塔吉克人、立陶宛人、土库曼人、德意志人、吉尔吉斯人、犹太人、拉脱维亚人、爱沙尼亚人等约占24% 。
官方语言为俄语 ,有200多种民族语言和方言,其中斯拉夫语族占75% ,除斯拉夫语之外的其它印欧语占8% ,阿尔泰语占12%,乌拉尔语占3%,高加索语占2%。
主要宗教为俄罗斯东正教,其他为基督教、犹太教、伊斯兰教等。
苏联包括俄罗斯、乌克兰、白俄罗斯、乌兹别克斯坦、哈萨克斯坦、格鲁吉亚、阿塞拜疆、吉尔吉斯斯坦、塔吉克斯坦、土库曼斯坦、亚美尼亚、摩尔多瓦、立陶宛、爱沙尼亚、拉脱维亚15个社会主义加盟共和国,巴什基尔、布里亚特、达格斯坦、卡巴尔达-巴尔卡尔,卡尔梅茨达、卡累利阿、科米 、马里 、莫尔多瓦、北奥塞梯、鞑靼、图瓦 、乌德穆尔特 、切切诺-印古什、楚瓦什、雅库特、阿布哈兹、阿扎尔、卡拉卡尔帕克、纳希切凡20个自治共和国,8个自治州,10个自治区和129个边疆区或州。 1940-1956年,还包括卡累利阿—芬兰加盟共和国,这个时期的加盟共和国总数是16个。
苏联地图
苏联全境中平原和低地约占全国总面积的60%,山地和高原分别占20%。叶尼塞河以西主要是俄罗斯平原、西西伯利亚平原和图兰平原,以东主要是中西伯利亚高原和东西伯利亚山地。80%地区属温带,16%属寒带,4%属亚热带。气候的主要特征是:冬季漫长、严寒、干燥,夏季短促、温暖,春、秋季短,气温年较差较大。
根据苏联《宪法》,苏联是联邦制国家,由15个平等权利的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苏联加盟共和国)按照自愿联合的原则组成。首都为莫斯科。国家元首为苏联最高苏维埃主席团主席,1990年后为苏联总统。政府首脑为部长会议主席,1990年后为苏联总理。
货币:卢布
人口:总人口293 047 571 (1991年7月)
人口密度:13 .08/km² (1991年7月)
国庆日:1917年11月7日(十月革命)
正式解体时间:1991年12月25日 晚上19:34分
国歌:《国际歌》(只用第一和第四小节)(1917-1944)《牢不可破的联盟》(另称《苏联颂》)(1944-解体)
国际域名缩写:.U.S.S.R、CCCP(还在被使用)
历史
列宁时期
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俄罗斯帝国爆发二月革命,导致沙皇下台,俄罗斯帝国解体。出现了由市民阶级组织的临时政府列宁
和工人士兵代表的苏维埃(俄语意为“代表会议”)并存的局面。最后以列宁为首的俄国社会民主工党左翼(布尔什维克)联合其它左翼政党在圣彼得堡发动起义,从临时政府手中夺取政权,史称十月革命。革命后改国名为苏维埃社会主义俄国,简称苏俄,为建设苏维埃保存实力所以其后与德国及其盟国签订和约,退出第一次世界大战。
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以后,英国、法国、日本、波兰、美国等国因不满苏俄单方面退出对德战争,以及沙皇俄国债务等问题,对俄国革命进行了武装干涉。国内忠于沙皇的势力以及富农、地主和资产阶级力量组织白军发起了反对苏维埃政权的战争。经过俄国内战,苏维埃红军击败了白军和众多国家的联合武装干涉,巩固了政权。
1922年12月30日,由俄罗斯、乌克兰、白俄罗斯和南高加索联邦共同组成的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联盟(简称苏联)正式成立。
国庆日为每年的11月7日。
1924年1月,列宁逝世,斯大林获得最高权力。苏联进入斯大林时期。斯大林时期
斯大林为了巩固个人地位,通过残酷的手段打击政治对手,以肃反的名义展开了大清洗。数以百万计的人被送进了古拉格群岛(劳改营)甚至遭到屠杀。其中对军队内部的清洗使大批优秀军官死于非命,直接导致苏德战争初期苏联军队屡战屡败。虽然,在斯大林的领导下,苏联共产党对苏联的经济生产方式进行了大改造,并成功地把苏联改造成了一个重工业和军事上的强国,但斯大林残酷的犯下大屠杀罪行被西方国家的大多数人和部分苏联人视为独裁屠夫。
1932年至1933年间,斯大林推行的农业集体化运动导致乌克兰大饥荒,使250万到480万人死亡。乌克兰独立后,许多乌克兰政治家和学者认为1932年-1933年大饥荒是苏联对乌克兰的种族清洗和种族灭绝。
斯大林
20世纪30年代开始,西方采用“绥靖政策”安抚希特勒,并姑息纳粹德国吞并奥地利、捷克斯洛伐克,同意纳粹德国在东欧和中南欧自由行动,使得苏联觉得西方国家企图将法西斯“祸水东引”。
苏联在多次提出和英法结盟建立欧洲共同防御体系而不果,英法却相继同德国发表了带有互不侵犯性质的《英德宣言》和《法德宣言》;与此相反,德国外长里宾特洛甫却多次向苏联提出希望改善彼此关系。此后,在1939年,苏联采取“祸水西推”的策略和德国结盟秘密签订了《苏德互不侵犯条约》。
二战爆发后,按照该条约划分的势力范围,苏联以“建立防止德国入侵的东方战线”的名义,出兵与德国瓜分波兰,攻打芬兰并占领东欧部分地区。爱沙尼亚、拉脱维亚、立陶宛被强行并入苏联,此举加速了其周边国家向法西斯轴心的靠拢,也使得苏联在二战初期颇不得人心。(参考条目:冬季战争、卡廷惨案)
1941年6月22日,纳粹德国对苏联发动了突然进攻,苏联红军在战争初期严重失利,苏军遭受重大军事损失,在开始的头一周苏军就损失了九百架飞机、几千门火炮、一千多辆坦克与几十个正规师。之后,苏德战场成为欧洲大陆的主战场。 1943年初,苏军经过浴血奋战,获得斯大林格勒战役的胜利后,苏军在战场上掌握了主动。到了1945年5月,包括苏联红军的盟军攻占了纳粹德国全境,欧洲战事结束。1945年8月8日,苏联红军对日宣战,出兵中国东北和朝鲜北部,全歼日本关东军。
1941年秋天,德国大军攻到莫斯科西北近郊,当时苏联政府与各国使节转到南方现在的萨马拉市。11月7日当天,苏联领导人斯大林抵达被围困的莫斯科市并举行了盛大的阅兵典礼,所有校阅部队在典礼后立即开赴战场。此活动振奋人心。当年苏联政府将此悲壮仪式拍成记录片在各地播放,在二战时对团结国家民心发挥了极大效果,为苏联争取最后胜利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1944年10月,苏联吞并中国外蒙古西北部的唐努乌梁海地区。
1945年,苏联与中华民国代表签订《中苏友好同盟条约》,造成外蒙古独立.
战后,北大西洋公约组织的成立令苏联倍感威胁,因此针锋相对地成立华沙公约组织。冷战对峙局面最终形成。
赫鲁晓夫
赫鲁晓夫时期
1953年,斯大林逝世。苏联共产党高层领导人之间进行了几年的政治斗争,最后赫鲁晓夫在打倒贝利亚、马林科夫等政敌后成为了苏联最高领导人。此后,苏联进入赫鲁晓夫时期。
赫鲁晓夫用秘密报告的形式揭露了斯大林在大清洗中的暴行,结束了警察恐怖,释放了数百万政治犯,为近2000万人恢复了名誉。赫鲁晓夫对普通群众开放克里姆林宫,并取消了中央领导的“特殊供给”和官僚干部的各种特权以及“特殊津贴”,深得民心,但也招致众多官员的不满。但赫鲁晓夫全面批判斯大林也一度引发东欧社会主义盟国的政治动荡。(参考条目:布拉格之春、匈牙利十月事件、波兰十月事件)
赫鲁晓夫主张东西方缓和,以避免核战争。对外主张“三和路线”,即和平共处、和平竞争、和平过渡。他多次访问美国等西方国家,但他的对外政策仍然导致美苏核对抗,曾策划了第二次柏林危机、古巴导弹危机等事件。
赫鲁晓夫时期,苏联在航天领域取得了令世人瞩目的成就。(参考条目:加加林、东方1号)勃列日涅夫时期
1964年,赫鲁晓夫下台,勃列日涅夫成为最高领导人,苏联进入勃列日涅夫时期。
勃列日涅夫上台之后,否定了赫鲁晓夫的改革,否定了赫鲁晓夫的“三和路线”,对外实行强硬路线,勃列日涅夫
行“主权有限论”,在中苏边界陈兵百万,还派兵进驻蒙古,甚至在珍宝岛与中国军队激战。他声称当华沙条约成员国的社会主义政权受到威胁时,苏联可以进行武力干涉,此为著名的勃列日涅夫主义。他1968年派军队侵略捷克斯洛伐克。1979年,由于阿富汗新政府取消了亲苏联的政策,他发动了阿富汗战争,成为导致苏联衰落和最终解体的重要因素之一。他坚持斯大林主义,恢复斯大林时代的政策。他下令停止对冤、假、错案的平反,停止对于斯大林的批判。
在勃列日涅夫执政后期,国民经济因为苏联式福利政策和军费开支巨大而滑坡,尤其是农业生产连年下降,苏联对东欧国家的控制力也迅速削弱,苏联变得外强中干,国库空虚,国力下降。勃列日涅夫大搞裙带关系,党内腐败愈演愈烈,高级干部成了特权阶层。他曾有句经典名言:“靠工资谁也活不了”,在其这种暗示的影响下,腐败像癌细胞在苏联共产党内扩散,埋下了苏联共产党瓦解的种子。安德罗波夫时期
1982年11月10日,长期统治苏联的勃列日涅夫去世,由原克格勃主席安德罗波夫继任为苏联最高领导安德罗波夫
人,在安德罗波夫执政一年零三个月期间,进行了大胆的改革工作,大刀阔斧地进行人事调整,为发展国民经济和提高人民福利事业方面取得的进展作出了贡献。在整顿劳动纪律和完善经济机制的试验方面取得了比较显著的成效,在这方面采取的措施获得了苏联群众的支持。但由于健康原因未允许他完成这一任务。1984年2月9日,安德罗波夫因长期肾病逝世,终年69岁。契尔年科时期
安德罗波夫去世后,接替担任苏联领导人的是73岁的契尔年科
当时从契尔年科的年龄、健康状况和威望来看,显然具有过渡性质。他执政仅契尔年科
13个月,虽然未能改善苏联国内外面临的困境,但保持了苏联政局的稳定,做了一些具体工作。在他执政期间强调政策的继承性,因此基本上保持了安德罗波夫时期的对内对外政策,首先在经济方面,主张对苏联的整个经济体制进行认真的改造,提出完善经济活动,改革管理形式和方法、将国民经济变成一种高效率的有条不紊的机制。指出,经济试验的实质在于给企业更多的权利,提高企业的责任感,摆脱中央过多的监督。戈尔巴乔夫时期
参见:苏联解体、八一九事件
1982年,勃列日涅夫去世,其后继任的安德罗波夫及契尔年科皆在上任不到两年便病逝。1985年,戈尔巴乔夫上台,苏联进入戈尔巴乔夫时期。
1988年戈尔巴乔夫宣布苏联将放弃勃列日涅夫主义,减少对东欧国家内政的干涉(特别是停止了武力干预),他的发言人将这个政策戏称为“辛纳屈主义”。这个政策导致东欧社会主义国家于1989年内发生了一系列剧烈的“政治地震”(大多是和平的革命,在罗马尼亚却发生了暴力事件)
戈尔巴乔夫在经济改革受挫,进展缓慢的情况下转向政治改革,在国内实行经济重建和开放性政策,对历史错误进行清算。但他的改革带来了意想不到的后果。随着中央权力的下放,各加盟共和国的领导人开始寻求更大的自主权力。随着“开放性”的日益深入,苏共的历史问题和历史罪行得到揭露的同时,逐渐失去了民心。
随着东欧剧变,苏联的加盟共和国政府也纷纷效法东欧诸国,意图脱离苏联而独立。1991年8月24日,苏联第二大加盟共和国乌克兰宣布独立。苏联开始走向解体。
戈尔巴乔夫
之后,俄罗斯总统叶利钦下令宣布苏共为非法组织,并限制其在俄罗斯境内的活动。在1991年年底,他联同白俄罗斯及乌克兰的总统在白俄罗斯的首府明斯克签约,成立独立国家联合体,从建立一个类似英联邦的架构来取代苏联。苏联其他加盟国纷纷响应,离开苏联,苏联在此时已经名存实亡。
1991年12月25日,苏联总统戈尔巴乔夫宣布辞职,将国家权力移交给俄罗斯总统叶利钦。12月25日晚,苏联国旗从克里姆林宫上空缓缓降下。12月26日,最高苏维埃自我解散,标志着苏联不再存在。而苏联的解体,标志着世界上最大的社会主义国家的瓦解。
但是需要指出的是,在西方历史学界,对于戈尔巴乔夫的评价却是非常之高。其在职期间,就因为放弃勃列日涅夫主义,尊重东欧的民族自治,而获得1990年度的诺贝尔和平奖。就其世界范围而言的声誉而言,很多人认为,戈尔巴乔夫终结了冷战的非正常状态,以果敢的魄力和坚定的实际行动打破了东西方最后的冰冻,全球化和信息化的大趋势在苏联解体以后越发明显,世界的多极化局面正在打开,戈尔巴乔夫的贡献功不可没。而俄罗斯在苏联解体的阵痛以后,可以重整旗鼓,轻装上阵,与其历史包袱的彻底卸下密切相关,而这种改革方式直到普京时代才越来越为人们所真正认识,坦率的说,这才是真正政治家的胸怀和胆略。
苏联政治
根据苏联宪法的第六条,苏联共产党及其2000万党员是国家的统治核心。每个工厂和集体农庄都要建立党的支部。整个系统的核心是苏联共产党中央委员会成员。在斯大林时代以后,为了避免权力集中在一人手中,苏共实行集体领导的原则,谁能够掌握中央委员会的多数票,谁就能掌握党和国家的领导权。
党的政治局成员属于国家的特权阶级。他们享受专门的医疗保健,可以去特供商店购买免税低价的西方进口奢侈品,住上国家提供的公寓和别墅,有专用的车队和位于马路中央的专用快车道,还有专用的狩猎林区和疗养海滩。他们的子女可以轻易地入党,进入国际关系学院这样的名牌大学深造,并在外交部、外贸部和驻外使馆这些地方找到最好的工作。这个阶层还包括军队、克格勃的首脑,以及各加盟共和国的领导官员。次一等的阶级为工厂厂长、银行经理、地方领导和党支部书记这样的人物。他们控制物资的分配和地方的特权。普通民众的生活水平在斯大林时代最低。这也是和当时苏联的国内外处境有关的。赫鲁晓夫时代,苏联与美国展开了和平的、提高人民生活水平的竞赛,民众的生活开始有所好转。勃列日涅夫提出了“全民党”、“全民国家”的概念,国内的政治斗争不再牵涉到普通民众,并且提高了民众的生活水平。政府提供免费医疗和免费教育。房租非常便宜,每月只需几卢布,其中还包括了供热费、电话费和水费。很多人都能去黑海度假,或者领着政府补贴在疗养院里休养。这是苏联模式的福利国家概念。虽然没有多少消费品可卖,但是物价也比较低。但是与北欧的福利国家不同,苏联的福利政策并没有雄厚的经济基础作为其财政保障,因此造成了后勃列日涅夫时代的经济困难。苏联宪法为就业提供了保障,因此人们觉得不一定非得去上班不可。贪污、盗窃和将国家财产据为己有的现象非常普遍,行贿成风,生产效率低下。勃列日涅夫时代的后半部分被称为苏联的“停滞期”和“僵化期”。
斯大林之后的党内斗争采取了比较文明的方式。失败者不再被枪决,而是左迁到边远地区担任无足轻重的职务。对于持不同政见者也不再采取肉体消灭的措施,而是视其影响力的高低,采取流放出国或者关入特殊精神病医院的惩罚。普通民众中的政治犯则像刑事罪犯一样关入监狱和劳改营。克格勃是苏联恐怖统治的代名词,它有70多万雇员,和差不多同等数目的告密者。克格勃的势力在国内渗透到了各个阶层和各个部门。事实上,“克格勃”这个词如今已经成了秘密警察恐怖统治的代名词。
苏联政治在二十世纪八十年代中期,戈尔巴乔夫担任苏共中央书记后有显著变化,戈尔巴乔夫提出了改革与新思维,力图从根本上用全新的思路审视社会主义道路,并摆脱斯大林模式留给苏联的一切不合理的遗产。1987年戈尔巴乔夫在苏共中央一月全会的报告中指出,“改革的实质是把社会主义和民主结合起来”,“社会全面民主化”是苏联“现行政治制度变革的纲领”;改革的目的是“使社会主义具有最现代化的社会组织形式,最充分地揭示我们制度的人道主义性质”。1990年7月苏共二十八大通过“纲领性声明”:《走向人道的民主的社会主义》。一般认为,戈尔巴乔夫的政治思想跟民主社会主义非常接近,并且从原则上摒弃了斯大林主义。
随着苏联解体,戈尔巴乔夫的政治改革最终以失败告终,但它标志了苏联共产党最终摆脱了斯大林主义的束缚,并且为其它的社会主义国家的政治改革提供可资借鉴的经验教训。
苏联军事
苏联在其存在期间,军事实力强大,是二战后世界上唯一能和美国一争高下国家,1988年,苏军的总兵力达到513万(不含安全和内卫部队)。苏联武装力量的最高领导是苏共中央、最高苏维埃和部长会议。实行普遍义务兵役制,海军服役3年,其他军兵种2年。
在1917年十月革命后苏维埃俄国即开始建设一支无产阶级的军队,其名称被定为“工农红军”。这一名称一直被沿用到1946年。在此期间,苏联军队除海军以外,被称为红军,苏联海军则被称为红海军。1946年起,苏联的军事力量的正式名称被确定为“苏联武装力量”,简称“苏军”。但人们仍然习惯上沿用红军、红海军的称呼。苏联红军
苏军分为5个军种:
陆军
海军
空军
国土防空军
战略火箭军
苏联另有边防军和内务部队的建制。
苏联是华沙公约的创始国,在前东德、波兰、捷克斯洛伐克社会主义共和国、匈牙利、蒙古等国拥有驻军。在越南、古巴及其他一些亚洲、非洲、拉丁美洲国家也驻有军队顾问或军事顾问和技术人员。
苏军系统表
兵役制度[1]
起征年龄 18岁
征集与复员时间 每年5—6月和11—12月两次
(边远地区和国外在6月和9月)
士兵服役年龄 陆军,空军,防空军等 2年
海军 3年
受过高等教育者 1年
军官最高服役年龄 大尉以下 40岁
少校,中校 45岁
上校 50岁
少将,中将 55岁
上将,大将 60岁
预备役官兵最高服役年龄 士兵,军士,少尉,中尉 50岁
上尉,大尉,少校 55岁
中校,上校 60岁
少将,中将 65岁
上将,大将以上 未规定
服役前的军事教育 中等学校由九年级起进行初级军事教育
领导人
苏联共产党领导人
1.弗拉基米尔·伊里奇·乌里扬诺夫(列宁)1917年10月6日—1922年4月3日 俄共(布)中央委员会政治局委员、共产国际执行委员
列夫·达维多维奇·托洛茨基 1917年10月—1927年8月 联共(布)中央委员会政治局委员、共产国际执行委员
2.约瑟夫·维萨里奥诺维奇·斯大林 1922年4月3日—1953年3月5日 联共(布)中央委员会总书记(苏共十九大结束前),苏共中央委员会第一书记(苏共十九大结束后)
格里高利·马克西米连诺维奇·马林科夫 1946年—1953年3月14日 苏共中央书记
3.尼基塔·谢尔盖耶维奇· 赫鲁晓夫 1953年9月7日—1964年10月14日 苏共中央委员会第一书记
4.列昂尼德·伊里奇·勃列日涅夫 1964年10月14日—1982年11月10日 苏共中央委员会总书记,1964年10月14日至1966年4月8日为苏共中央委员会第一书记
5.尤里·弗拉基米罗维奇·安德罗波夫 1982年11月12日—1984年2月9日 苏共中央委员会总书记
6.康斯坦丁·乌斯蒂诺维奇·契尔年科 1984年2月13日—1985年3月10日 苏共中央委员会总书记
7.米哈伊尔·谢尔盖耶维奇·戈尔巴乔夫 1985年3月11日—1991年12月25日 苏共中央委员会总书记
国家元首
1.列甫·波里索维奇·加米涅夫 1917年11月9日—1917年11月21日 全俄罗斯苏维埃代表大会执行委员会主席
2. 雅科夫·米哈伊洛维奇·斯维尔德洛夫 1917年11月21日—1919年3月16日 全俄罗斯苏维埃代表大会执行委员会主席)
3. 米哈伊尔·费奥多罗维奇·弗拉基米尔斯基 1919年3月16日—1919年3月30日 (全俄罗斯苏维埃代表大会执行委员会主席)
4.米哈伊尔·伊万诺维奇·加里宁 1919年12月30日—1938年7月19日为全俄罗斯苏维埃代表大会执行委员会主席,1922年12月30日至1938年1月12日为苏联苏维埃代表大会执行委员会主席,1938年1月17日至1946年5月9日为苏联最高苏维埃主席团主席
5.尼古拉·米哈伊洛维奇·什维尔尼克 1946年5月9日—1953年3月15日 苏联最高苏维埃主席团主席、联邦主席
6. 克莱门特·叶夫罗莫维奇·伏罗希洛夫 1953年3月15日—1960年5月7日 苏联最高苏维埃主席团主席、联邦主席
7. 列昂尼德·伊里奇·勃列日涅夫 1960年5月7日—1964年7月5日 苏联最高苏维埃主席团主席
8. 阿纳斯塔斯·伊万诺维奇·米高扬 1964年7月5日—1965年12月9日 苏联最高苏维埃主席团主席
9. 尼古拉·维克托罗维奇·波德戈尔内 1965年12月9日—1977年6月16日 苏联最高苏维埃主席团主席、联邦主席
10.列昂尼德·伊里奇·勃列日涅夫 1977年6月16日—1982年11月10日 苏联最高苏维埃主席团主席、联邦主席)
11.瓦西里·瓦西里耶维奇·库兹涅佐夫 1982年11月10日—1983年6月16日 苏联最高苏维埃主席团主席、联邦主席
12.尤里·弗拉基米罗维奇·安德罗波夫 1983年6月16日—1984年2月9日 苏联最高苏维埃主席团主席、联邦主席
13.瓦西里·瓦西里耶维奇·库兹涅佐夫 1984年2月9日—1984年4月11日 苏联最高苏维埃主席团主席、联邦主席
14.康斯坦丁·乌斯蒂诺维奇·契尔年科 1984年4月11日—1985年3月5日 苏联最高苏维埃主席团主席、联邦主席
15.瓦西里·瓦西里耶维奇·库兹涅佐夫 1985年3月5日—1985年7月27日 苏联最高苏维埃主席团主席、联邦主席
16.安德列·安德列耶维奇·葛罗米柯 1985年7月27日—1988年8月1日 苏联最高苏维埃主席团主席、联邦主席
17.米哈伊尔·谢尔盖耶维奇·戈尔巴乔夫 1988年8月1日—1989年5月25日(1989年5月25日至1990年3月15日为最高苏维埃主席,1990年3月15日至1991年12月25日为苏联总统)
政府首脑
弗拉基米尔·伊里奇·乌里扬诺夫 1917年11月8日—1924年1月23日人民委员会会议主席
阿列克谢·伊万诺维奇·李可夫 1924年1月23日—1930年12月19日 人民委员会会议主席
维亚切斯拉夫·米哈伊洛维奇·莫洛托夫 1930年12月19日—1941年5月6日 人民委员会会议主席
约瑟夫·维萨里奥诺维奇·斯大林 1941年5月6日—1946年3月19日 (人民委员会会议主席,1946年3月19日至1953年3月5日为部长会议主席)
格里高利·马克西米连诺维奇·马林科夫 1953年3月5日—1955年2月8日 部长会议主席
尼古拉·亚历山德罗维奇·布尔加宁 1955年2月8日—1958年3月27日 部长会议主席
尼基塔·谢尔盖耶维奇· 赫鲁晓夫 1958年3月27日—1964年10月15日 部长会议主席
阿列克谢·尼古拉耶维奇·柯西金 1964年10月15日—1980年10月23日 部长会议主席
尼古拉·亚历山德罗维奇·吉洪诺夫 1980年10月23日—1985年9月27日 部长会议主席
尼古拉·伊万诺维奇·雷日科夫 1985年9月27日—1991年1月14日 部长会议主席
瓦连京·谢尔盖耶维奇·帕夫洛夫 1991年1月14日—1991年8月24日 总理
苏联英雄
1934年4月16日,苏联中央执行委员会通过决定,为表彰对国家立下英雄壮举的个人和集体,对有关人员授予“苏联英雄”称号。
1936年7月29日,苏联中央执行委员会通过了《关于苏联英雄称号的条例》。
1939年8月1日,苏联最高苏维埃主席团决定设立“金星奖章”,颁发给对国家立下英雄壮举的“苏联英雄”。
1973年新修订的《苏联英雄条例》规定,对获得“苏联英雄”称号者颁发苏联最高奖赏——列宁勋章,颁发特别功勋奖章“金星奖章”,颁发苏联最高苏维埃主席团证书。
“金星奖章”系用纯度为90%以上的黄金制造。五角星直径30毫米,重21.5克,背面镌刻有“苏联英雄”字样。金星的衬托是纯度为90%以上的纯银托架,重量为12.186克,长方形,中间衬着红色绸布,象征着红旗。整个奖章重量34.264克。每枚“金星奖章”都有编号,与苏联中央执行委员会或最高苏维埃颁发的证书序号相同。
根据1936年颁布的《关于苏联英雄称号的条例》,一个人只能获得一次“苏联英雄”称号。若再次建立重大功勋,颁发第二枚金星奖章,但是不再颁发列宁勋章。金星奖章最多可获得三次。获得第二枚金星奖章者,政府为其在家乡修建半身铜像。
1980年苏联又修改了《关于苏联英雄称号的条例》,取消了列宁勋章只能颁发一次,金星奖章不能超过三枚的规定。每次获得“苏联英雄”称号都颁发列宁勋章和金星奖章。
最早获得苏联英雄称号的大都是飞行员。
第一次授予“苏联英雄”称号是在1934年4月20日。获此殊荣的是以沃多皮扬诺夫为首的7位苏联飞行员,他们因成功地解救北极考察队和“切留斯基”号破冰船船员而立功。
第八位苏联英雄是杰出的飞行员格罗莫夫,他因连续飞行75小时,航程12411公里而在1934年获奖。
1936年,契卡洛夫等三名飞行员因实现从莫斯科到远东的连续飞行而获得英雄称号。
1936年,参加西班牙国内战争的11名苏联红军指挥员成为“苏联英雄”,他们都是飞行员,其中还有三名外国人。
1940年初,有15人集体获得“苏联英雄”称号。他们是“乔治.谢多夫”号破冰船全体船员。从1937年起,他们在北冰洋冰区漂流812天,创造人类历史上的纪录。整支部队或所有船员集体获此殊荣的事,可谓空前绝后。
第一位获得“苏联英雄”称号的步兵是莫斯科摩托化师师长科莱瑟,他是因组织别列金河保卫战而于1941年获奖的。
第二次世界大战前,总共有626人获得“苏联英雄”称号,其中有3名妇女。
到1941年6月22日,总共有5人两次获得“金星奖章”。
在“苏联英雄”的历史上,总共有2人获得4枚“金星奖章”,也就是说四次获得“苏联英雄”称号。一位是朱可夫,另一位是勃列日涅夫。朱可夫是在三枚“金星奖章”为最高限额的规定还生效时破例被授予第四枚英雄奖章的。勃列日涅夫一生酷爱虚荣,他为自己颁发四枚“金星奖章”过足“英雄瘾”。
绝大多数“苏联英雄”都是在卫国战争中产生的。战争期间总共有11635人获得“苏联英雄”称号,占获得这一称号总人数的92%。
大战初期,苏联生死存亡的问题尖锐地摆在全民族面前。但是在战争的第一年只有几十个人获得英雄称号,而且都是在1941年7-10月。后来德军兵临莫斯科城下,决策部门连考虑颁奖的时间都没有。德军在莫斯科城下被击溃后,颁奖活动恢复。
战争期间是英雄辈出的年代。
苏军空军副团长科热杜勃曾经击落62架敌机,英雄称号非其莫属。
著名的苏联独臂飞行员列昂诺夫在库尔斯克战役期间击落数架敌机后负伤失去左臂,痊愈后强烈要求重返蓝天,上前线杀敌。列昂诺夫独臂驾驶战机参加50多场战斗。他的事迹写进无数战争题材的书籍。但列昂诺夫是在苏联解体后才得到“金星奖章”的。战后几十年,他在家乡积极参加国家建设,不愿提及自己的光荣历史。家乡的人们从书籍和博物馆的介绍中知道了这位传奇英雄,给了他巨大的荣誉和爱戴。苏联解体后,一次老战士聚会时,他遇到当年的指挥员,将军问他:“你怎么没戴‘金星奖章 ’?”他回答说:“我没有啊!”将军感慨地说:“我们都以为你牺牲了。你早已被授予‘苏联英雄’称号。决定是我签发的。”就这样,这位英雄40多年后才佩戴上那枚令人敬佩的奖章。
传奇英雄,无奇不有。1944年,已经宣布给空军驾驶员古拉耶夫少校颁发第三枚“金星奖章”,同时还给几位飞行员颁发第二枚“金星奖章”。但是他们最终没有得到这项奖励,原因是颁奖前一天夜里在莫斯科的饭馆里聚众闹事。颁奖的命令取消了。
卫国战争期间获得苏联英雄称号的人中有35%的人属于士兵和尉官,61%的人是校官,3.3%的人(380人)是将军。
大战期间,获得英雄称号的不仅有正规军将士,也有许多游击队员。第一位游击队员英雄是白俄罗斯“红色十月”游击队长和政委布马什科夫。卓娅是战争期间87位女苏联英雄中第一个获得英雄称号的。
苏联解体后,昔日的苏联英雄们不仅经历了经济上的困难,更受到了精神上的打击,因为他们为之浴血奋战的苏联已经不复存在。 这些英雄生活都很简朴。国家给他们一定的优惠待遇。但是,由于前些年俄罗斯经济困难,物价飞涨,仅靠退休金或津贴很难维持生活,尤其那些战后回乡参加经济建设的士兵和低级军官们。俄政府曾经数次提高苏联英雄的补助标准。2002年1月,俄国家杜马再次通过有关法案,决定将苏联英雄的退休金标准提高到国家养老金基础水平的415%,大致为2100卢布(1美元约合32卢布)。
新一代人早已淡漠战争年代的事情,他们对英雄已不那么崇敬,甚至有些不理解。最让人痛心的是有些人甚至偷窃或抢劫苏联英雄的奖章,然后到市场上出售。一枚“金星奖章”往往可以卖数千甚至上万卢布。对这种社会观念的变化,英雄们显得无可奈何。
苏联经济
苏联在冷战期间,一直是世界第二大的经济体,仅次于美国,但与实行资本主义及自由市场经济的美国不同,其经济模式是苏联首都莫斯科
按照高度集权的社会主义中央计划经济模式发展的,国家垄断生产资料。国家通过五年计划的方式对经济实行控制和调整。在1928年至1932年的第一个五年计划后,苏联的工业产值在国民经济中所占的比重由48%上升到70%,苏联成为一个先进的工业国。但是苏联的工业发展不平衡。事关国防的军事工业、重工业、化学工业和航空太空工业非常发达,其水平在世界上处于领先的地位,但是事关民生的轻工业和农业则相对落后。
苏联的主要工业地带集中在莫斯科、列宁格勒、顿巴斯、乌拉尔山脉等地区。次要的工业地区包括波罗的海沿岸、西西伯利亚和伏尔加河(窝瓦河)中下游。苏联的工业部门实行集中管理和国家调控,工厂生产的产品、种类、规格和价格都由隶属于中央和加盟共和国部长会议的国民经济委员会规定。列宁格勒(圣彼得堡)
苏联在第二个五年计划末期完成了农业集体化,农业生产以集体农庄为基本单位,通过隶属于集体农庄机械站的拖拉机、汽车和联合收割机实行机械化播种与耕作。在沙俄时代,俄罗斯是欧洲的主要粮食出口国之一。但是由于20世纪30年代推行农业集体化和消灭“富农”的政策对农业生产的毁灭性破坏,苏联的粮食一直不能自给自足。但是绝不能据此就认为斯大林的这一创举失败了,因为他达到了原定目标:不再为粮食发愁了。农民们被“组织起来”了,上级任命的集体农庄干部负责监督农民按国家计划种植作物,以比生产成本还低得多的价格交售粮食及其他农产品。国家从集体农庄里运走粮食,也远比从千百农户家中搜寻粮食方便得多,可靠得多。从此,苏联高速工业化所需越来越多的粮食再也没有出现过短缺,这不能不说是个奇迹。
苏联的主要粮食作物为小麦,其他重要作物还有甜菜、棉花、马铃薯、玉米、烟草。高加索地区有咖啡和甘蔗等经济作物。
通过经济互助委员会,苏联对其东欧其他社会主义国家实行殖民地式的掠夺性贸易,低价进口原材料,高价出售制成品。这也是导致东欧国家的人民对苏联产生不满的重要原因之一。工业
苏联是世界上主要能源生产国之一。1983年能源产量和消费量分别占世界的23%和19%。能源工业是苏联重点发展的基础工业部门,1971~1984年占全国工业总投资的31.3%。能源生产由50年代以煤炭为主逐步过渡到60年代煤炭与石油并重、70年代以石油和天然气为主。1983年一次能源生产结构为:石油占43.4%,天然气占30.8%,煤炭占24.2%,其他占1.6%。
煤炭工业是传统的能源部门。1984年全国煤炭产量7.12亿吨,其中硬煤占78%。煤炭开采主要集中在七大基地:顿巴斯、库兹巴斯、埃基巴斯图兹、卡拉干达、坎斯克-阿钦斯克、伯朝拉和莫斯科附近煤田(1983年合计占全国煤炭产量的77.5%),其中顿巴斯和库兹巴斯均为世界大型煤田,产量分别占全国的27.7%和20.5%。
石油、天然气占苏联一次能源产量的74.2%和消费量的64.5%(1983)。含油气盆地主要分布在西西伯利亚、俄罗斯、前高加索、图兰和东西伯利亚5个地区。1984年全国原油产量6.13亿吨,天然气产量5874亿立方米,分别居世界第一、二位。其中西西伯利亚是苏联最大的油气储集区和产区,含油、气面积达 170万平方公里,原油探明储量48亿吨(1980),天然气17.1万亿立方米(1976),分别占全国原油及天然气探明储量的46%和68%;自60年代中期大规模开发以来,油、气产量增长迅速,1984年原油产量占全国的61.7%,天然气占55.2%。伏尔加-乌拉尔油区(第二巴库)在50年代中期至70年代中期一直是苏联最大石油产区,由于长期开采,资源逐渐枯竭,1984年原油产量下降为占全国的24.3%。其他主要油气产区尚有里海东岸的曼格什拉克半岛和西岸的巴库及其周围海域、科米自治共和国、北高加索和土库曼。
50年代以来,通过兴建大电厂、安装大机组,大力开发东部地区的水力资源和加速电力网建设等措施,电力工业有了较大的发展。1984年,全国电厂总装机容量达30369万千瓦,发电量14921亿度,均居世界第二位。在总发电量中,火电占79.5%,水电占14.1%,核电占6.4%(1981)。其中西部地区发电量约占71.5%(1983),较集中于乌克兰、以莫斯科为中心的中部区、乌拉尔、伏尔加河流域、列宁格勒周围及波罗的海沿岸区,以火电为主,百万千瓦以上的大型电厂所占比重较大。东部地区煤炭、石油、天然气及水力等能源资源丰富,且分布集中,开发的经济效益也较高。50年代以来,东部地区电力工业发展速度较西部地区为快,在全国总发电量中所占比重由1940年的9%上升到1983年的28.5%,水电发展尤快,占全国水电总装机容量的2/3(1980),拥有7座100万千瓦以上的大型水电厂,其中克拉斯诺亚尔斯克和布拉茨克水电站装机容量分别为609.6和450万千瓦。东西部地区间通过70年代末建成的全苏统一电网连接起来。
冶金工业为苏联主要的基础工业部门之一。门类齐全,包括钢铁及有色金属工业两大部门。后者又可分为轻、重、稀、贵四大类,生产约70种金属。冶金工业原材料及燃料资源丰富,绝大多数立足于国内。许多金属产量在世界上占有重要地位,多数产品自给有余。
苏联是世界上最大的钢铁生产国。1984年产钢总量15423.8万吨,约占世界钢产量的1/5。钢铁工业所需的铁、锰、铬矿石及炼焦煤等资源储量大,分布较集中,开采条件亦较好。1984年,68%的铁矿石来自南乌克兰的克里沃罗格、中部区的库尔斯克以及哈萨克西北部的库斯塔奈,3/4以上的炼焦煤产自顿巴斯和库兹巴斯。铁矿石品位不高(平均38%),富矿仅占探明储量的1/6。同时,除南乌克兰外,大部地区煤、铁资源在地域上结合不好,西部铁矿多,但缺乏焦煤,东部焦煤多而铁矿不足,介于其间的乌拉尔则煤、铁皆缺,导致钢铁工业原料、燃料的长途运输。钢铁工业分布较集中,拥有乌克兰、乌拉尔、西西伯利亚、中央区及哈萨克五大钢铁工业基地,其中乌克兰和乌拉尔是历史较久、点多、规模较大的老基地,钢产量分别占全国的36.3%和28.4%(1980)。其他 3个新基地尚处于形成阶段。主要钢铁工业中心有:乌拉尔的马格尼托哥尔斯克、下塔吉尔、车里雅宾斯克,乌克兰的日丹诺夫、克里沃罗格、扎波罗热、第聂伯罗捷尔任斯克、西西伯利亚的新库兹涅茨克,西北区的切列波韦茨、中央区的利佩茨克和哈萨克的卡拉干达等。
铝矿资源不足,高品位铝土矿更缺,自给率不到一半,每年需进口大量优质铝土矿及氧化铝。炼铝工业是随着东部地区水力资源的大规模开发而迅速发展起来的。1982年产原铝192万吨,仅次于美国。 主要分布在大型水电站集中的东西伯利亚。大型炼铝中心有东西伯利亚的布拉茨克、克拉斯诺亚尔斯克、舍列霍夫和西西伯利亚的新库兹涅茨克,以及乌拉尔地区卡缅斯克和克拉斯诺图林斯克。
铜矿主要分布在东西伯利亚、哈萨克、乌拉尔、乌兹别克、亚美尼亚及科拉半岛等地,其中东西伯利亚的乌多坎山铜矿占全国探明储量的1/5。1982年全国精铜产量152万吨。居世界第二位。 铜矿的开采与冶炼紧密结合,主要中心有中哈萨克的杰兹卡兹甘,巴尔喀什湖北岸的巴尔喀什,乌拉尔山东坡的上佩什马、列夫达、克什特姆,乌兹别克东北部的阿尔马雷克,东西伯利亚北部的诺里尔斯克等。
铅、锌资源以多金属共生矿为主。主要分布在东哈萨克的阿尔泰山区和南哈萨克,其次为乌兹别克东部、乌拉尔、大高加索山北坡和远东区南部。1983年产精铅65万吨,粗锌87.5万吨,主要冶炼中心有哈萨克的乌斯季-卡缅诺戈尔斯克(铅、锌)、奇姆肯特(铅)、列宁诺戈尔斯克(铅、锌),乌拉尔的车里雅宾斯克(锌),中亚的阿尔马雷克(锌),北高加索的奥尔忠尼启则(铅、锌)等。此外,镍、镁、钛、钒、钨、钼、稀土以及金、银、铂族金属的产量,均居世界前列。
机械工业在各工业部门中发展速度最快,从业人数最多,产值最大。每年生产3万多种产品,其中以重型机械、动力机械、拖拉机与农机、运输机械制造等部门较重要。机械工业集中在西部地区,其产值占全国机械工业产值的4/5以上。重型机械制造由于产品的金属单耗较大,又不便运输,主要分布在金属产地附近,如乌克兰、乌拉尔、西西伯利亚、中央区的大型钢铁工业基地及周围地区。乌拉尔斯维尔德洛夫斯克和克拉马托尔斯克是全国最大的综合性重型机械制造中心。动力机械制造由于对劳动力、技术及协作条作要求较高,分布较集中。列宁格勒为全苏最大的动力机械制造中心,70年代末期,涡轮机产量占全国的60%,涡轮发电机产量占一半以上。其他主要中心尚有哈尔科夫、斯维尔德洛夫斯克、新西伯利亚及高尔基等。
拖拉机与农机制造业大多接近各主要农业区。主要中心有明斯克、哈尔科夫、伏尔加格勒、车里雅宾斯克、巴甫洛达尔等(拖拉机制造)和罗斯托夫、塔甘罗格、图拉等大型农机制造。
运输机械制造业包括汽车、机车车辆及舰船制造等部门。由于历史、技术等原因,分布也较集中。莫斯科与高尔基是30年代发展起来的老汽车工业中心,而伏尔加河流域的陶里亚蒂和卡马河畔的切尔内则是70年代初、中期依靠外资兴起的新中心。舰船制造业主要分布在波罗的海、黑海及北冰洋沿岸的列宁格勒、尼古拉耶夫和北德文斯克。机车车辆制造业主要分布在乌克兰、乌拉尔等钢铁工业基地及其外围,如乌克兰的伏罗希洛夫格勒、哈尔科夫(内燃机车),北高加索的新切尔卡斯克(电力机车)。70年代末,乌克兰和乌拉尔共占全国铁路货运车辆产量的85%。
苏联自20世纪50年代末提出加速发展化学工业和实行国民经济全面化学化的方针以来,化学工业有了较大的发展,年平均增长速度仅次于机械工业。1984年化肥产量为3080.8万吨(按有效成分计算),居世界首位;硫酸、纯碱、合成橡胶产量仅次于美国。但有机合成工业起步较晚,主要产品产量及生产水平均落后于美国、日本及西欧工业发达国家。在布局上,老化工基地大多接近化工矿物原料产地或与煤炭、冶金基地相结合。前者如同钾盐开采相结合的钾肥工业(乌拉尔、白俄罗斯)和与矿盐开采相结合的纯碱、氯碱工业(伏尔加河流域、顿巴斯、乌拉尔);后者则同焦化工业以及回收有色冶金工业的副产品密切结合,形成了综合性的煤炭-冶金-化工基地。60年代中期以来,随着石油、天然气工业的发展,化工原料已由过去的煤炭、化工矿物、粮食、木材等为主逐步过渡到以石油、天然气为主,形成了新兴的有机合成工业和大批新化工基地,而且大多与大型石油加工企业相结合,组成石油化工中心(如乌法、古比雪夫、高尔基、鄂木斯克、安加尔斯克等),或布局在接近大型石油加工中心和干线输油、输气管附近(如下卡姆斯克、陶里亚蒂、喀山、萨拉瓦特、斯捷尔利塔马克等)。
纺织工业为苏联最主要的轻工业部门,产值占轻工业的60%以上,1984年苏联棉、毛、麻织物产量居世界首位,丝织品产量次于美国和日本。纺织工业主要分布在远离中亚产棉区的西部消费区。中央区为全国最大的纺织工业基地,生产的棉、毛、丝、麻织品分别占全苏产量的70%、50%、45%和65%。其次为伏尔加河流域、西南区、西北区和中亚。主要纺织工业中心有:莫斯科(棉、毛、丝、麻纺织)、伊万诺沃(棉、丝、麻纺织)、加里宁(棉、丝纺织)、弗拉基米尔(棉、麻纺织)、科斯特罗马(麻纺织)等。交通运输
由于幅员辽阔,人口、资源及工农业的分布很不平衡,因此运输对苏联经济的发展尤显重要。1984年全国货物总周转量为 76821亿吨公里,其中铁路占47.4%,管道(仅包括原油、油品和天然气管道)占30.8%,海运占12.1%,公路占6.2%,河运占3.5%,航空运输所占比重很小。1984年全国铁路营运里程为 14.41万公里,仅次于美国,其中电气化铁路营运里程为4.79万公里。铁路分布很不平衡,西部地区约占全国铁路总长度的70%,其中以欧洲部分的中部、南部和西部铁路网较稠密。以莫斯科为中心,干线铁路东通乌拉尔、哈萨克、中亚、西伯利亚和远东,北至北冰洋和波罗的海沿岸地区,南达克里木半岛和外高加索,西经布列斯特和利沃夫通往波兰、捷克斯洛伐克、匈牙利及罗马尼亚等国。东部地区铁路仅占全国铁路长度的30%,路网密度只及全国平均密度的 40%。 主要干线除横贯西伯利亚、远东地区南部的西伯利亚大铁道外,还有在其南侧大体与之平行的中西伯利亚铁路和南西伯利亚铁路,以及沟通西伯利亚与中亚联系的土西铁路等。70年代中期,苏联在东西伯利亚和远东地区修建的第二条西伯利亚铁路(即贝加尔—阿穆尔铁路,全长4275公里),已于1985年建成。这对于促进东部地区的开发,加强其经济实力和远东区的战略地位有重要作用。
1984年全国公路总长 151.7万公里,其中硬面公路79.3万公里,公路运输主要承担客运和短途运输。其客运周转量占全苏的 42.8%。 公路主要分布在西部地区,其中波罗的海沿岸区、乌克兰、中央区及外高加索,硬面公路平均密度每1000平方公里达100公里。 中亚及哈萨克的大部、西北区和西西伯利亚区北部,以及东西伯利亚与远东区,公路较少,硬面公路平均密度每1000平方公里仅10公里。西伯利亚及远东区的中北部,冬季广泛利用江河、湖泊、沼泽封冻后形成的季节性的“冰上公路”运输。
海运主要是20世纪50年代后期以来迅速发展起来的。1982年苏联 100总吨以上商船总吨位为2379万吨,占世界商船总吨位的5.6%,居世界第五位。苏联海运中,远洋运输约占其货物周转量的2/3以上。 在黑海、波罗的海、北方、远东和里海5支商船队中,前4支主要承担远洋运输。80年代初,全国年吞吐量1000万吨以上的大港仅12个,且绝大部分属综合性港口。黑海-亚速海是全国货、客运量最大的海域(70年代末占全国海运货物周转量的69%,客运量的65%)。主要海港有黑海沿岸的新罗西斯克、敖德萨、图阿普谢、伊利乔夫斯克、巴统;波罗的海沿岸的文茨皮尔斯、列宁格勒、克莱佩达;太平洋沿岸的纳霍德卡、东方港、符拉迪沃斯托克(海参崴);北冰洋沿岸的摩尔曼斯克等。
自20世纪30年代起,苏联对欧洲部分的一些大河进行整治,建成了一系列通航运河及大型水利枢纽,沟通了伏尔加河、卡马河、顿河、第聂伯河、莫斯科河、涅瓦河等6条大河,实现了白海、 波罗的海、里海、黑海和亚速海五海通航。60年代以来,又建成了总长6600公里、水深3.65米的深水航道,将西部地区各大河连成一个完整的水运网。1984年全国内河通航里程达13.7万公里。内河运输最繁忙的是伏尔加河水系,70年代后期约占全国内河货运量的55%,客运量的48%。
管道运输是苏联70年代以来发展最快的一种运输方式。1984年全国有干线输油管7.83万公里,干线输气管16.5万公里。管道的基本流向为由东向西,即从西西伯利亚通往西部地区,部分管道进而往西通往东欧和西欧一些国家。此外,还有少量由南往北或由北往南向的管道,如由中亚通往中央区和乌拉尔的输气管等。
航空运输主要承担客运。1984年全国民航线长102万公里,其中国内航线长83.8万公里,客运周转量占全国的18.6%,莫斯科是全国最大的航空港,70年代末年客运量达2000万人,占全国民航客运量的1/5。 其他主要航空港尚有列宁格勒、基辅、斯维尔德洛夫斯克、新西伯利亚、塔什干及伊尔库茨克等。
苏联文化
苏联的教育普及率非常高,在全国实行十年制义务教育,并基本消除了文盲。苏联著名的大学有莫斯科大学、俄罗斯人民友谊大学、列宁格勒大学、哈尔科夫大学、基辅大学、国际关系学院等。苏联的文学、艺术、电影、出版工作由苏联共产党控制,在避免批评政治、作品经过审查的情况下允许自由创作。莫斯科大学
但是所谓“消极”、“颓废”的作品(相当于西方的先锋派艺术)受到限制和被禁止。
尽管如此苏联时代一些文学家和艺术家仍然取得了伟大成就,例如,诗人叶塞宁,阿赫玛托娃,获得诺贝尔文学奖的小说家和诗人帕斯捷尔纳克,小说家肖洛霍夫,导演塔可夫斯基,音乐家肖斯塔科维奇,舞蹈家乌兰诺娃等等,他们中许多人不仅在苏联国内,而且在国际上享有崇高的声誉。
苏联科学研究中心是苏联科学院。作家机构为苏联作家协会。官方通讯社为塔斯社。苏联共产党机关报为真理报,其他主要报刊还有消息报、共青团真理报、文学报、劳动报、红星报等。
科学技术
1922年,根据爱因斯坦的广义相对论,苏联科学家亚历山大•弗里德曼指出,宇宙依然处在膨胀之中。
1934年,苏联科学家帕维尔•阿列克谢耶维奇•切伦科夫发现,运行速度接近光速的粒子,当它穿过液体或半透明物体时发光。这种现象被后来物理学界称为"切伦科夫辐射"。随后这个原理被广泛应用于高能物理中,用于检测带电粒子并测量它的速度。
1954年,苏联在奥勃宁斯克建立了世界第一座核电站,标志着人类和平利用原子能的开端。
1957年,苏联发射了世界上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从此标志着人类活动进入太空。
1959年,苏联空间探测器「月球」Ⅱ号发回第一张月球背面的图片。人类第一次了解到月球背面的景象。
1961年,苏联英雄尤里•加加林乘坐「东方-1」宇宙飞船进入太空,成为第一个进入太空的人类。
1962年,苏联物理学家列夫•朗道因凝聚态特别是液氦的先驱性理论,被授予1962年诺贝尔物理学奖。
1964年,苏联物理学家尼古拉•根纳季耶维奇•巴索夫、亚历山大•米哈伊洛维奇•普罗霍罗夫和美国科学家查尔斯•汤斯共同获诺贝尔物理奖。表彰他们分别独立制成微[2]波激射器,并导致了激光器的发展。
1978年,苏联物理学家彼得•卡皮查因从事低温学方面研究,获得诺贝尔物理奖。
1986年,苏联发射了和平号太空站,在2001年坠毁以前,它是人类最大的飞行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