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的脉象》及其他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3/29 08:31:27
《中医的脉象》
健康人脉象应为一次呼吸跳4次,寸关尺三部有脉,脉不浮不沉,和缓有力,尺脉沉取应有力。李时珍在《脉经》24脉的基础上,又增述了3种脉,使中医脉象增至27种,著《濒湖脉学》即浮、沉、迟、数、滑、涩、虚、实、长、短、洪、微、紧、缓、芤、弦、革、牢、濡、弱、散、细、伏、动、促、结、代。常见病脉有浮脉、沉脉、迟脉、数脉、虚脉、实脉、滑脉、洪脉、细脉、弦脉等。
浮脉:轻按可得,重按则减。主病:表证由于外感病邪停留于表时,卫气抗邪,脉气鼓动于外,故脉位浅显。浮而有力为表实;浮而无力为表虚。内伤久病因阴血衰少,阳气不足,虚阳外浮,脉浮大无力为危证。
沉脉:轻按不得,重按乃得。主病:里证。有力为里实,无力为里虚。邪郁于里,气血阻滞阳气不畅,脉沉有力为里实;脏腑虚弱,阳虚气陷,脉气鼓动无力,则脉沉无力。
迟脉:脉搏缓慢,(每分钟脉搏在60次以下)。主病:寒证。有力为实寒,无力为虚寒。寒则凝滞,气血运行缓慢,脉迟而有力为实寒证。阳气虚损,无力运行气血,脉迟而无力,为虚寒证。
数脉:脉搏急促,(每分钟脉搏在90次以上)。主病:热证。有力为实热,无力为虚热。外感热病初起,脏腑热盛,邪热鼓动,血行加速,脉快有力为实热。阴虚火旺,津血不足,虚热内生,脉快而无力为虚热。
虚脉:寸关尺三部脉皆无力。重按空虚。主病:虚证:多为气血两虚,气血不足,难以鼓动脉搏,故按之空虚。
实脉:寸关尺三部脉皆有力。主病:实证:邪气亢盛而正气充足,正邪相搏,气血充盈脉道,搏动有力。
滑脉:按之流利,圆滑如按滚珠。多见于青壮年气血充实。妊娠妇女滑脉是气血旺盛养胎之现象。均属生理现象。
洪脉:脉大而有力,如波涛汹涌,来盛去衰。主病:热盛。内热盛脉道扩张,脉形宽大,因热盛邪灼,气盛血涌,使脉有大起大落。
细脉:脉按之细小如线,起落明显。主病:虚证,多见于阴虚、血虚证。又主湿病。阴血亏虚不能充盈脉道,或湿邪阻压脉道,脉细小。
弦脉:端直而长,挺然指下,如按琴弦。主肝胆病、痛证、痰饮。气机不利,肝失疏泄,脉道拘急而显弦脉。病则气乱或痰饮内停,致使气机输转不利,出现弦脉。
《阴阳学说》
1帝曰:阴阳者,天地之道也,万物之纲纪,变化之父母,生杀之本始,神明之府也,治病必求于本! 2故曰:天地者,万物之上下也,阴阳者,血气之男女也.左右者,阴阳之道路也.水火者,阴阳之征兆也.阴阳者,万物之始也.故曰阴在内,阳之守也.阳在外,阴之使也! 3阳气者,若天与日,失其所,则折寿而不彰,故天运当以日光明,是故阳因而上,卫外者也! 4凡阴阳之要,阳密乃固.两者不和,若春无秋,若东无夏.因而和之,是谓圣度.故阳强不能密,阴气乃绝!阴平阳秘,精神乃治,阴阳离绝,精气乃觉!5四时之变,寒暑之胜,重阴必阳,重阳必阴.故阴主寒.阳主热.故寒盛则热.阴盛则寒.故曰寒生热.热生寒,此为阴阳之变也!故曰;冬伤于寒,春必病温.春伤于风,夏生泄泻.夏伤于署,秋生劾疟.秋伤于湿,冬生咳嗽!是谓四时之序也
《六*特点(六气)》 1.风:为阳邪其性开泄易袭阳位.风性善行数变.百病之长 2.寒:为阴邪易伤阳气.寒性凝滞主收引 3.暑:为阳邪其性炎热.暑性升散耗气伤津.暑多挟湿 4.湿:为阴邪易阻遏气机.湿性重浊.湿性粘滞.湿性稚下易袭阴位 5燥:其性干涩易伤津液.易伤肺脏(肺为娇脏喜润而恶燥) 6.火 :为阳邪其性炎上.易耗气伤津易生风动血易扰心神易致肿疡
《中医经典》
治痰先治气气顺痰自消!治风先治血血行风自灭!脾为生痰之源肺为储痰之器!腰为肾之府!背为肺之府!肚为脾之府!心为君子之官!肺为相傅之官!肝为将军之官!脾为后天之本!肾为先天封藏之本!脑为元神之府!脉为血之府!久视而伤目.久行而伤筋.久坐而伤骨.久卧而伤气.久病必虚.久病入络.顽疾必於!初病在气.久病在血!冬伤于寒春必病温.春伤于风夏伤泄泻.夏伤于暑秋生劾疟.秋伤于湿冬生咳嗽!内伤脾胃百病由生!阳常有余阴常不足!六气皆为火化五志过激皆能生火!人有情弈无涯相火妄动伤阴!
《中医儿科》
小儿生理特点 1.纯阳之体:小儿生长发育旺盛如旭日东升蒸蒸向荣.并非有阳无阴! 2.易寒易热.易虚易实 3.稚阴稚阳{稚阴:小儿生长旺盛机体物质出于不足.稚阳:小儿出于生长发育阶段机能不足! 4.脏俯娇嫩.形器未充 病理特点 1.饮食不能自节.寒暖不能自调 2.阳常有余.阴常不足.脾常不足.肝常有余.肺常不足.心常有余.肾常虚 小儿治疗原则: 轻则滞.重则伤,稍不对证而不见异乡 小儿用药原则 轻.少.通.灵
《针灸之要穴》
健脾之要穴太白.化痰之要穴丰隆.面瘫之要穴地仓.鼻疾之要穴迎香.肩臂痛之要穴肩禺.退热之要穴曲池大椎.强壮之要穴足三里关元.止痛之要穴合谷.哮喘之要穴鱼际(尺脉沉涩腰中痛.肺脉沉涩背不通.寸口滑实为男脉.尺中沉滑女见形)《脾胃病》
脾胃居于中焦,为气血生化之源。脾喜燥而恶湿,胃喜润而恶燥。脾宜升胃宜降。脾升胃降需靠肝之疏泄来完成。脾胃为病,常可致湿阻而气滞,或气滞而湿阻,气滞湿阻常可酿成痰浊而停于内。故治疗时请勿忘疏肝理气燥湿化痰,常可配平胃散(燥湿的基础方)、二陈汤(化痰的基础方),柴胡疏肝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