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中国大学生就业蓝皮书嘉宾发言文字实录(2)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3/28 17:35:49
2010年06月02日 12:56凤凰网财经【大中小】 【打印】共有评论0条
 
下一个发言的是王辉耀,中国与全球化研究中心主任,中国欧美同学会副会长。
王辉耀:谢谢王博士,他做的这个研究非常好,大家知道最近中央刚刚开完全国人才工作会议,国家出台了国家中长期的人才发展规划纲要,从2010到2023,这个为中国未来人才发展打下一个基础,我觉得伯庆做的工作是独树一旗的,中国现在特别缺乏麦可思这样用数据,用这种研究方法,用实在研究来说话的,我们看到太多的观点,我们看到太多的评论,我们需要用事实说话。他做了大量的数据,这个样本都是前所未有的,刚才讲是22万份问卷,这个在中国的研究界、研究界是提倡的,特别是做研究白皮书这样的权威性的发布的话,必须要以数据作为基础。
我参加今天这个发布会有三个体会,第一个体会就是我们目前国家的大学生就业,一个是就业难,刚才论述了11个方面,我感觉这上面有一个结构性的问题,按照目前的数据来讲,中国大学生占我们的就业人口的比例,并不是世界上最高的。虽然我们大学生人数最高,我们大学生占我们人口的比例大约是8%,9%,经合组织是20%、30%这个发达国家的比例是50%。中国大学生并不是已经是最多的了,但是我们为什么会出现大学生就业难,或者就业失调,我觉得有结构性的问题,跟我们的第三产业,创意产业,服务产业不发达有关系,我们需要更多的创意人才,和本土引进的人才,这个是我想讲的第一个方面。
第二个方面就是我们现在这个国家以前是改革开放三十年前都是投资拉动,我们大量的基础设施,铁公基的建设,现在基础社日已经很发达,我们举办了奥运,修建了三峡,最近又开了世博。我们从过去三十年的投资拉动转向未来的人才拉动,人才培养非常重要,需要下很大的功夫,这就涉及到我们教育体系如何做这个事情,麦可思做的事情就非常好,发现问题,给决策部门提供很好的参考依据。
第三个部分我想提几个建议,就是看这个报告以后我有这样一个想法,第一个我觉得我们的高考的体制必须改革,大学生就业难,比如我们的大学生面临各种各样的问题,我们应试教育面临各种各样的瓶颈,这个是需要我们高考一考定终身,我们实行几次高考,我们能不能加入面试,加入他的社团的工作,给学校一定的自主权等等。这是应试教育。
第二个麦可思的报告里面提到学生的职业规划,这在我们的教育里面做得非常差,这方面中国的大学里面强调职业规划,开设专业的职业规划课,设立职业规划师,这个不仅在大学,在中学就应该有这方面的考虑,从中学阶段培养职业规划的意识,这个方面需要进一步的加强来提升我们大学教育的需求。
第三个麦可思讲他的第九个结论,就是我们的实习跟大学生的结合,这个是非常薄弱的。我们现在的实习基本上是大学生自发的,到社会上去找,我们的学校能不能够更多的有组织的,组织更多的对口实习,来跟更多的大学来进行对接,这个方面加强的话,可能会提升大学生就业度有很大的帮助。我们的就业计划,我们的全社会都再灌注这个问题,这是个社会问题,所以我的想法就这些。我觉得今天这个发布会是非常好的一个发布会,同时社科院出版社也是很权威的出版社,发布这样的报告,对于中国教育的推动,对于中国人才的培养,都有非常重要的意义,我祝贺麦克麦可思,也祝贺王博士取得这样的成功。
王王伯庆:大家知道著名的千人计划,辉要是千人计划最重要的推手,他做了很大的贡献。中国的人才,实际上中国又缺石油又缺铁矿,打开报纸什么都缺,中国就是不缺什么东西?就是不缺人,其实也缺人,以后人口是在逐渐的下降,但是中国高等教育为什么地位这么重要,因为在二十一世纪中国在世界胜出的唯一机会,是拥有最佳训练的中国人,其它根本没有机会。唯一机会不是资源,我把这句话放在2006年启动这个计划的时候,作为一个宗旨放在办公室一进门的地方,就是二十一世纪中国胜出的唯一计划就是有最佳训练的人。刚才辉耀说我们要制造高端的产业,吸引大学生就业,这是产业结构性的问题。我也是讲这几年已经解决了40多个应届研究生的就业,成功了吸引了一批海归回来,我们国家有这样一批高端企业产生的话,可以吸引人才的就业。
我介绍一下陈光老师,陈光老师是中华职业教育社副总干事。
陈光:我应该说不能算是一个研究人员,一直从事于职业教育和职业教育管理,今天这个会我是第二次参加,我想表达这么几个意思,第一个就是我们要尽快的做好几个工作,就是政府要把社会研究机构,社会团体,社会中介机构,可以干,又可以干好的事尽快的放手给大家,我感觉到从去年的发布会以后,特别是麦可思这个数据,在社会上有很大的影响,而且它的统计情况,包括一些分析,和官方的一些看法也还是比较客观,并不是说有多么大的对立,没有这种情况。
这些事情作为一个政府机关,我在政府机关待了18年,让政府做这个事情很困难,他没有这么多的时间和人力,他有更多的事情要去做,恐怕有些任务要交给研究单位,中介机构比较专业的地方去做,不要都是政府来做,这个有时候很麻烦的。这个有一个即是裁判员又是运动员,这个先不说,就是有些事拿到社会来做没有坏处,全世界都是这样的。
高校毕业生的研究报告这个数据统计非常关键,因为教育是社会上最关注的,就是影响也很大,说句实在话,它对社会的稳定也和重要,整个的国计民生是非常重要的领域,做这件事情非常有意义。因为这个中华职业教育社是93年前由黄炎培先生创立的,民国发展的一段时间他看了一段时间,认识到中国的发展还是要想办法把人发展好,这个事情很重要,做好这个工作有两个建议。
一个是所有的统计都是按照一定的理论体系给出的,结论跟这个给出是有直接关系,包括被调查的对象,我建议这个统计里的数字,今后要想办法得到用人单位的信心。孩子们刚毕业,有些事情他自己还站不在人力资源管理或者社会人才观念上去琢磨自己,包括给你填的时候相对来说也并不是很清楚的,就是要把这块信息拿进来。
另外一块要关注的就是每一次在毕业生的就业情况,有一些起伏的时候,要再回过头来看一下宏观政策的变化。据我了解,我们最近收了两个公务员,公务员以后可能很快不再从应届大学毕业生中招了,村官这一块现在还可以做,而且各地都在仿效,这些东西都对大学毕业生的就业情况会有一些影响,希望在调研的时候把这些因素分析的时候考虑进来,有时候中国政府的政策影响还是很大的,这个是咱们要看,这是一个建议。
另外一个建议就是我建议对于麦可思来说,做好调查的工作,和出药方的工作,不要什么都做,这个是做不出来的,出药方的工作,可以用合作的办法,或者是其它的办法,我们再去做,我们就把我这个调查让它越来越客观,越来越反映真实,数据越来越被社会认可。这个做好了已经功不可没了,因为这个研究,和这个调研,有联系,直接的,但是也并不是说完全是一回事。而且这种出药方的工作我觉得比个数据更虚一些,你这个药方到政府手里能不能拿来用,还更间接一些。而且我们也不可能有这么多的专家,因为类别比较多。
另外就是把高等职业教育和本科教育三年制和四年制的教育,在统计和出数据的时候,要适当的做一点调整,这个本身从培养目标来说是不一样的,人的能力要求严格说,应该达到的能力要求也是不一样的。还有一个就是我们最近在倡导终身学习的问题,能不能有一些数据在学生一边干、一边学的方面,搞一个这方面的统计,这件事情做好了,对高等教育的改革会有很大的推动,谢谢大家。
王伯庆:谢谢陈老师,我回应一下这个问题,我们这个数据和有些教育的数据最大的差别,就是绕开高校和中介直接向学生问你就业没有,薪资多少,是第一手资料,这个不是由高校向上汇报的,是完全基于研究型做的数据库。
第二是关于用人单位调查,这个是我们独立的一个面,目前因为我们没有办法做,我们2006年的时候,用人单位对于大学应届毕业生的需求做了调查,这以后就没有做了,今年我们想启动,但是条件不成熟,我们的企业的社会责任感,不是还需要加强。就是他们在配合调查当中的答题率,因为我们现在帮助很多学校在做,他们自己学校的用人单位调查,一个学校给我们一千多两千多的用人单位,我们发现他的答题率,比不过毕业半年以后学社的参与度。也还是比不过毕业三年后的学生,对自己母校的关心度,我们的用人单位,我建议他们长期要用人才的话,必须要关注这个教育培养这块。就积极的参与到教育改革当中来,不仅要提供培养的适训的机会,也要把自己的意见,使用人才的意见反馈回来,这一点我们希望更多的人来呼应这一点,强调社会责任感。
另外就是我们不是做诊断的,麦可思就是做数据,你发现这个报告里面最差的一点,也是最大的一点它没有解读,只是告诉你数据上的几个百分点,是高还是少,是越高还是越低,我们做的目的就是我们就是一个查血压,查胆固醇,就是一个血压。因为不管是在考城教育方面,不同专业的人要做一个专业课程的改革都是非常困难的,我们很清楚我们自己的定位,就是不管是给高校做还是给一个省,或者从中国全国范围来,我们担任第三方的进行数据透视的一个角色,就好象以前我们的角色,像中医号脉一样,现在我把CT,查血啊等等引进进来,引进以后发现哪些指标偏高或者哪些指标偏低,这个指标偏高或者偏低是不是问题?不是我们判断,是需要专家判断的,这个是回应刚才陈老师的话,这一点我们非常清楚,这一点始终体现在这个蓝皮书里面就是不动。我们一动就有自己的观点,自己的观点并不一定正确,这样反而会误导别人,我们能够做的就是一个数据,把数据这块做好。
另外关于本科,高职高专这块的数据都分开了,本科也分开了“211”和非“211”,就是所有学校的差异性,在同一个部分我们会分成三个类型来分析,下一步的发展很可能会走到我们有一个高职高专报告,有一个本科报告,可能会发展。但是你知道事情都是一步一步往前做的,陈老师这个提得很好,包括回应袁老师的建议,也很可能有一个中国研究生报告,这个报告是还要回顾他本科的培养。我就补充这一点。欢迎岳老师发言。
岳昌君:我是来自北京大学教育学院教育经济研究所的,很高兴参加今天的发布会,王博士也是我的老朋友,我们北大教育学院98年关注教育形势分析,若干年来就业是一个关键的问题。我们北大98年开始做了很多次的应届毕业生,在校的时候的调查,当然我们觉得,作为研究者,这个调查是很有用的,但是我们尝试过,这个成本非常高。我们该希望,中国有没有这样的机构,来做一个追踪调查,所以经过十年,王博士从美国做了这个事情,作为北京大学来讲特别高兴,因为我们做不了,作为社会的研究机构,也有责任做这样的事情,他们的责任非常大。我们北大教育学院有两种数据,一种数据就是我们自己积累的应届毕业生的数据,同98年,2003年,07年,05年,09年,我们出了很多的硕士博士论文,做了很多的研究型的报告,比如说高效毕业生的求职渠道,专业批评很多的原则,我们说头也有教育部高校学生司的总体的就业数据,我们去年在北京出版社出版了全国高校大学毕业生就业状况2004至2008,这个数据包括全国所有的信息,每一年的数据都有,大家有兴趣一可以查一下这部书。
我认为王博士的蓝皮书跟教育部的白皮书是有很大的区别,他这个是不可替代的,我认为有三方面的意义。第一个既是了解中国高校毕业生的情况到底怎么样,就业率到底怎么样,他这个数据是不可替代的。第二个是追踪调查一般没有这个数据,到底大学生的就业稳定性是怎么样的,这个非常有意义,另外大学生的就业类型,各个方面的就业是什么样的,社会是需要一个真实的情况,它才可能回答这样的问题。第三方面的意义我觉得它是给大学生发出一个非常积极的信号,到底我们找工作的时候,应该制定合格薪酬的希望,什么样的参考依据,给大学生制定合理的薪酬的期望,起到很好的作用。
再一个,我觉得就是大学生找工作的时候,关键的因素是什么?这个报告中有很多这方面的信息,还有就是我们该怎么样找工作,现在大学生找工作的时候好像很盲目。各种渠道都用上,亲戚、朋友、学校,哪些渠道更有效,他在这个书里面有一些这方面的信息。
然后,我认为他这本书对于促进大学生就业和最近大学生改革,有非常重要的基础性的工作,比如说大学生到什么地方去工作,什么地区,什么行业,什么职位,在不同的岗位上是什么样的,职业生涯是怎么样的,薪酬怎么样,我希望他在这方面有更深的研究。比如说不仅做三年的调查,五年的调查,十年的调查,看整个大学生发展的职业轨迹这方面是很有意义的。
另外对高等教育的专业调整,层次,招生方面的一些 信息,还有课程的改革,大学生在实习方面,我们觉得有很的大参考意义。
最后我想呼吁一下,王博士做这项工作非常很有意义,我们不仅关注大学生的就业问题,也要关注麦可思这个公司本身的发展。因为它做的这件事情,这个数据的积累,对于任何一个国家来说都是非常宝贵的。我们国家这个机构开始的话,至少已经晚了十年,我们希望它继续做下去,希望高校和企业对它有力所能及的支持,因为我觉得这个是一个社会责任感,另外也是社会公益问题,所以希望各方面的人一块来支持蓝皮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