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执、舍得】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4/26 05:18:49
转自 净土佛士 | 被58人转藏 |
我执
说话,要让人听后欢喜;做事,要让人知后认同。
对世间要有感恩的美德,对生活要有勤俭的习惯,对物质要有知足的修养,对他人要有喜舍的布施。
没有修养的人很容易就动怒、动气;有智慧、有修养的人,则能观察到无我、无人;既无辱者,也没有受辱者,两无挂碍,自然没有苦恼。
忘记自我利益,是圣人;摆脱私人利益,是伟人;看重自己利益,是凡人;忽略他人利益,是小人。
身不做暴行,常以手脚服务大众;心不起怨恨,常以柔软沟通彼此。
如果,今天我很努力地学习、过得很充实,晚上我将睡得很安稳;如果,我一生都很努力、充实地过活,我将能安稳地长眠。
君子不苦人所不好,君子不计人所不便。
修行人大忌说人长短是非,乃至一切世事非干己者,口不可说,心不可思。但口说心思,便是昧了自己。
为人服务者,总散发光热;利益别人者,总散播快乐。
每一种工作都蕴藏著无穷的乐趣,只是有些人不懂得怎样去发掘它们罢了。
惭愧反省,是悔过的勇气;惭愧反省,是自知的镜子。
在任何状况下,诚实还是最好的策略。人若能摒弃虚伪,则会获得极大的心灵平静。
拿掉‘不可能’,让自己的梦想永不幻灭。
良好的幽默态度是处理一切难题的良方。
善良与品德兼具,有如宝石于黄金,两者互为衬托、益增光辉。
生命中最重要的就是要让自己活在当下。
乐观可以减轻病苦、乐观的人善于解决问题、乐观能成就一切。
人生应该发菩提心走‘菩萨道’,利益众生而庄严心灵。生活应该要肯承担、要‘随缘消业’,随顺因果而勇敢无怨。
想过快乐幸福的人生,应该从认识自己、关心别人开始努力。
为别人的事比为自己的事容易有智慧。
如果不能用柔和的语言让对方信服的话,当然也无法用严肃的话去征服。
敌人对我们很有益处,我们需要修练容忍、宽恕与耐性等控制忿怒的方法,来培养我们的慈悲心。一个制造问题的人,给了我们学习容忍、宽恕与耐性的机会。
舍得
自己喜欢的,不一定是好的;不喜欢的,也不一定就是不好。人生在世,有时要牺牲自己的喜好,把兴趣转为责任,去做利益大众的事情。
只有当我们不贪恋、不执著时,痛苦才能免除。
身体上的病痛,可以请求医师来医治,但心理上贪嗔痴的大病,再高明的医师见了也会束手无策。
人生所以患了贪病,就是一切都为著自己,不肯利益别人。
真正的舍,要像蜡烛一样,虽然自己是牺牲了,但只要他人得到光明,也就够代价了。
修行人不怕贪嗔痴种种习气,怕的是对佛法的正知正见没有建立。
真正善心的心量是从四正勤而来,在大众中生活修行、相处之间,必能逐渐把自己的习气转恶为善,显现出清净的佛性来。
一个人只要用心,生活中处处都是佛法,工作中事事都可觉悟。
我们除了忙于生活上短暂的荣华富贵,还要忙于未来。想一想,假如天黑了,晚上要到哪里去?假如大限到了,要到哪里去?
对世间要永远付出慈悲心、关怀心,不要有怨恨心,也不要对任何人失望,这才能功德无量。
有真心、有热心,一定可以赢得人心;有正念、有道德,一定可以击败邪念。
求知要进一步想,处事要退一步想。
唯有觉得‘一切都是我的’,才能产生源源不绝的动力;唯有觉得‘一切皆非我的’,才能享有随缘自在的欢喜。
‘耐烦’是一种艺术,‘有恒’是一种希望。
惭愧反省,是进德的阶梯;惭愧反省,是自修的功课。
能干者,则要多受一点折磨;不能干,则要多受一点委屈。
别人的善言懿行,自己要能感动;自己的所言所行,也要感动他人。
处事不可太分明,一切贤愚好丑要包容。
你说、我说、他说、大家说,很少有人愿意安静下来,超越言语的屏障,听听对方的心声。
一张笑脸可以引起无数张笑脸;但一张哭脸却永远孤独。
‘战胜增怨敌,战败卧不安;胜败两俱舍,卧觉寂静乐’,这是佛陀对侵略者著名的教诲。
佛陀的一切教法可用两句话来表明。第一句:‘你必须助人’,这包括了所有的大乘法。第二句是:‘若不助人,亦应不害人’,这是全部的小乘法,表达了一切道德的基础,那就是不害人。
吃亏即是占便宜,是因为我执会愈来愈淡泊,怕吃亏即是我执愈来愈强。
了解一个人需要的不是时间,而是彼此撤去心防。
小时候,我希望摘下星星;学佛后,我把整片星空挂在心里。
一个最不幸的人,如果精神不错乱,也没有死,这种人智慧最高,看得事情更深入。
施人之恩,莫大于助人为善;害人之甚,莫大于引人为恶。
宽恕能恢弘气度;包容能促进和谐;慈悲能助长道德;喜舍能增加人缘。
一位文学家请问一位名雕塑家:‘你以高龄八十,想必知道成功的秘诀,请问成功的秘诀是什么?’答:‘成功的秘诀就是找一件事做,把这件工作当成一生的职志,让你投入一切,投入生命中的每一分钟,最重要的一点是,这件工作必须是你办不到的事!’
我根本没有在劳动的感觉。因为不管做什么,我都觉得相当有趣。(爱迪生)
人之所以可贵,应该是在人所拥有的‘觉性’,可以觉察到自身的不完美及个性上的缺陷,进而忏除前过,悔不再犯。
人生如梦,这场梦不论是美梦、恶梦,我们都是这场梦的主人,可以选择在美梦里不迷失,陷入恶梦里保有醒觉的能力。
生命的意义不在于它的长久,而在于它为后人所带来的典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