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子笔记003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4/24 21:57:32
(专稿)孔子应该姓什么?
国际在线www.crionline.cn 2006-12-01 16:41:06
作者:蒹葭从风
这个问题是前几天突然迸发出来的,当即我就问了身边的几个个朋友。
第一个人答曰:孔子?不姓孔吗?
第二个:(不相信地)你问的是山东那个叫孔丘的人吗?
第三个:(试探着看我的眼睛里有没有开玩笑的成分)哪个孔子?脑筋急转弯?
第四个:(怔愣数秒)哈哈哈……
我很没面子地铩羽,打算自己解决这个问题。由浅入深,就这个问题先百度了一下,谁知先一眼就看到有位好学之人比我更领先一步关心此类问题——见“百度知道”,有一个人提问:孔子的父亲姓什么——这个问题才有水平吧?因为孔子姓什么似乎无庸置疑,倒是史料上关于孔子之父“叔梁纥”的记载出离了情理——他怎么没见姓孔呢?于是,我又投入到这个有趣的问题中。顺便说一下,“百度知道”也是一个很有趣的东西,通过开放式答题,以择优录取的方式可以积分。嗯,说远了……总之,百度知道作为一个开放性的知识共享答疑系统,虽不具权威性,但俗话说:众人拾柴火焰高,何况往往都是卧虎藏龙在民间,总之,这个问题还是可以参考一下的,只见该问题已有“最佳答案”,上头赫然插着小红旗的就是,如下:
“孔子的父亲叫叔梁纥,“叔梁”是字,“孔”是他的姓,按照现代人的叫法,应该是孔纥,但史料上都习惯称他为 “叔梁纥”。 叔梁纥曾是个将官,在当地很有些名气,因为他立过两次战功。
他的父亲叔梁纥(叔梁为字,纥为名),母亲叫颜征在。叔梁纥是当时鲁国有名的武士,建立过两次战功,曾任陬邑大夫。叔梁纥先娶妻施氏,生9女,无子。又娶妾,生一子,取名伯尼,又称孟皮。孟皮脚有毛病,叔梁纥很不满意,于是又娶颜征在。当时叔梁纥已66岁,颜征在还不到20岁。
据考证,孔子的六代祖叫孔父嘉,是宋国的一位大夫,做过大司马,在宫廷内乱中被杀,其子木金父为避灭顶之灾逃到鲁国的陬邑,从此孔氏在陬邑定居,变成了鲁国人。”
以上是该问题提问者选择的最佳答案。反复思考之后,我还是觉得有问题。
实际,我们如今常常忽略一个问题:先秦的姓名结构和现在是不一样的,甚至可以说差别还是很大——男子称氏,女子称姓。男子的名称前乃氏而非姓,按照当时男子的姓名习惯,氏+字+名,或者,在不完全称呼情况下,也有字+名的情况——比如孔子之父叔梁纥。但是,我真弄不明白,此答案的源作者如何能在因果结论之间缺失一环的情况下推出了当前的答案——因为孔子姓孔,所以孔子的父亲也姓孔,只是史书上不习惯这么叫罢了——真是让人一头雾水!不过,那么一个难以自圆其说的答案,竟然已经在网上广泛流传了。
根据诸多史料及证据,可以看出,先秦的男子是耻于称姓的。首先,《通鉴 外纪》说:“姓者统其祖考之所自出,氏者别其子孙之所自分。”可见,姓产生于血缘系统的分门别类,是与生俱来的;而氏则更像一枚后天所获取的标签,并以此标记自身并相传子孙,成为家族的符号。这一点似乎带有原始社会男子以各种外在形式展示自己勇力之风的孑遗,不过,姓氏文化毕竟已经是那个“郁郁乎文哉”时代的产物了,彼时的男子,张扬更多的不再是肌肉和勇力,自然也不需要狼牙和虎皮,他们争的是功业、荣耀等抽象的能力,所以必须以一种斯文的方式进行炫耀。因此,男子名前冠以氏是再微妙不过的发明了。男子名前的氏,几乎等同于他的人品标签了,是何等重要?若称姓,岂不有辱自身?关于男子称“氏”,顾炎武在《日知录》中也有更明确的考论:“考之于《传》,二百五十五年之间,有男子而称姓者乎?无有也。”
姓氏合一至早也在战国中期以后。孔子为春秋人,本人又及其推崇周礼正统,也不是喜欢标新立异特立独行的个性,恐怕还是老老实实遵循彼时社会的姓名规则更在情理。综上,尽管我们早已习惯了孔丘二字,尽管我们早已习惯了当今的姓名规则,尽管如今的孔姓早已赫赫有名,但为何就可以唐突地断定先师他就姓“孔”呢?何况,我们如今连祭孔尚且用太牢,没有人敢冒天下之大不韪地请圣人吃K.M.P(当前流行的三种西式快餐联称)呢。
那么,这个“孔”是否就是他的氏呢?
首先看看男子之氏的来源。班固《白虎通 姓名》篇说:“所以有氏者何?所以贵功德、贱伎力……闻其氏,即可知其德,所以勉人为善也。”在西周宗法制下,父系单世系传袭制度被巩固,这正是氏得以发扬的原初动力。先秦男子的氏,大致可以有以下几个来源:
--以封国、采邑为氏:能够被分封以采邑,只能是卿大夫以上的男子才有的殊荣了。著名的自然是西周初年分封的一些老牌诸侯国,如:齐、鲁、卫、郑……还有,楚国的三闾大夫屈原芈姓(同楚王族),而以屈为氏,正是因为他被封在屈地。
--以官职、爵位为氏:司马、司徒、司空、司寇……
--以居地为氏:如:江、郭、原、东门、……
--以先人谥号为氏:如:庄辛,是春秋五霸之一楚庄王的后代,以其先祖楚庄王的谥号“庄”为氏;
--以先人之字为氏:春秋时卫武公的儿子惠孙任卫国上卿,他的儿子名乙,字武仲,以祖父的字命氏。以先人别号为氏:夏、殷、唐... ...
--以职业或技艺为氏:这些多适用于庶民百工的男子。厨房大师傅可以叫庖某(如给文惠君上过厨艺哲理课的庖丁),艺人演员则可以称为优某(如曾谏言于楚庄王的优孟),巫师可以叫巫某(如尚书等书中出现的巫咸),善于吹箫的可以叫箫某(如秦穆公的乘龙快婿箫史)……
上一页  1  2   下一页http://gb1.chinabroadcast.cn/9223/2006/12/01/342@1330030_1.htm
同时,再看看有关孔子身世的文献记载:
首先是比较权威的史记。《史记 孔子世家》:“孔子生鲁昌平乡陬邑。其先宋人也,曰孔防叔。防叔生伯夏,伯夏生叔梁纥。纥与颜氏女野合而生孔子。祷于尼丘得孔子。鲁襄公二十二年而孔子生。生而首上圩顶,故因名曰丘云。字仲尼,姓孔氏。”这里,太史公似乎很明确地指出了孔子的姓。不过,太史公所处的西汉,姓氏已早已合一,因此,关于这个小细节在这里没能得到清晰的反映。
孔子家语出自孔子之手,即便在某些大事件方面有粉饰美化的痕迹,但至少在姓氏等原则问题肯定不会含糊。《孔子家语 本姓解》记载:“孔子之先,宋之后也……弗父何生宋父周,周生世子胜,胜生正考甫,考甫生孔父嘉。五世亲尽,别为公族,故后以孔为氏焉。一曰孔父者生时所赐号也,是以子孙遂以氏族。孔父生子木金父,金父生睪夷,睪夷生防叔,避华氏之乱而奔鲁。防叔生伯夏,伯夏生叔梁纥,虽有九女而无子。其妾生孟皮,孟皮一字伯尼,有足病。于是乃求婚于颜氏。颜氏有三女,其小曰征在。颜父问三女曰:‘陬大夫虽父祖为士, 然其先圣王之裔。今其人身长十尺,武力绝伦,吾甚贪之。虽年长性严,不足为疑。三子孰能为之妻?’二女莫对,征在进曰:‘从父所制,将何问焉?’父曰:‘即尔能矣。’遂以妻之。征在既往庙见,以夫之年大,惧不时有男, 而私祷尼丘之山以祈焉,生孔子,故名丘字仲尼。”
不用我赘述,在这里已经很明确地指出了“孔”乃是氏了。可以料想,孔丘的高祖防叔逃难到鲁国时已是很落魄了,无封邑,自然不能以封邑为氏,所以后人的氏就得按照另外的方式了。按照孔子家语的一种说法是,采用有名望的先祖孔父嘉(字孔父,名嘉)的字为氏,这种氏的用法是符合当时的习惯的;另一种就是说孔父在世的时候曾被赐号为孔,后世以先祖之号为氏也很讲得通。总之,不管怎么说,“孔”在最早的确只是孔子家族的氏。换句话说,就是——孔子他老人家不姓孔。
好了,问题解决了一半。那么他不姓孔到底姓什么呢?家语似乎也没有提及。一般来说,先秦时的姓名规则是“女子称姓”,那么姓通常从这个家族的女性血亲的名称才能看来。比如,周王室的公主们都被成为王姬,齐国的公主们通常叫做某姜,以及陈国公族的女儿们都是某妫,这么很容易就知道了周人姬姓、齐国姜姓,以及陈国妫姓。如果能从孔丘家族的女性血亲身上得到一些信息就好了——比如孔子的姑姑、女儿、侄女之类。
我们已经知道孔子至少有九个姑姑——其父就是因为有九个女儿和一个残疾的儿子总是心有所憾,才不顾年迈,又与颜氏家的豆蔻少女生下了孔子。但遗憾的是,这九个女儿的以集体的名称出现在史料上,仅此一笔;孔子也是有女儿的,《史记 仲尼弟子列传》载:“公冶长,齐人,字子长。孔子曰:‘长可妻之,虽再累绁之中,非其罪也。’以其子妻之。”孔子将女儿嫁给了做过牢狱的学生公冶长。还是很失望,没有提到“其子”叫什么名字。很不幸,那时女子地位要相对低得多,在纸没有发明之前,人们是惜墨如金的。孔子有一个弟子叫做南宫括,字子容。孔子称赞他“君子哉若人,上德哉若人”,然后“以其兄之子妻之”——同样,“兄之子”的姓名信息更少得可怜。
有时候,我发现人很容易舍近求远,比如我自己在这个问题上。其实,《孔子家语》已经说得很清楚了。《本姓解》第一句就是:“孔子之先,宋之后也,微子启帝乙之元子,纣之庶兄……”孔子祖先若一直上溯的话,就直接上溯到殷商王族,那么,很明显是子姓。就是说,孔子应该姓子。这样就很有趣了,刚才在提到孔子女儿、侄女的文献中出现的“其子”的“子”,是否有双重的含义呢?
但实际上,即使在孔子同时代的典籍中都很少提及这个姓。我权且瞎猜一下:
宋国是殷商移民。初武王克殷,封纣之子武庚于朝歌,以奉汤祀。待武王驾崩后,武庚与管蔡霍三叔作难,周公东征平乱,便封殷纣的庶兄微子于宋,将殷之子孙迁徙到宋。生于鲁的孔子虽出身殷商王族之后,但他已经全盘接受了周文化,他的一生对周文化充满热望,不论在惶惶不可终日的周游列国之时,还是在不著而述的教育工作开展后,他用一生的理想去追寻的偶像是周之开国功臣周公旦。直到垂暮的晚年,他还曾怅然而叹:“甚矣,吾衰也!久矣,吾不复梦见周公!”
方将辞世的前七日,孔子做了一个意味深长的梦,还流着泪对子贡唱了一曲:“泰山坏乎?梁柱摧乎?哲人萎乎?” 谓子贡曰:“天下无道久矣,莫能宗予。夏人殡东阶,周人于西阶,殷人两柱间。昨暮予梦坐奠两柱之间,予始殷人也。”有人说,夫子辞世前的悲歌,似乎在和他毕生的理想开了一个玩笑。这倒未必,人本来就是矛盾的载体,我倒是觉得那更是人性的闪光之处。只是不晓得,夫子他一生的热望和理想逐渐随着生命耗散的同时,可会想起——自己还有一个几乎被后人淡忘的,与生俱来的姓,那是殷人的“子”姓?
片语之后的人生
清澈湖
对于这本书,我先是懒得去读,少年总是向往“新”;后来是生活使然,想从中寻找一些智慧,翻翻而已;而今,则是“仰之弥高,钻之弥坚”。
“大音稀声,大美无言”,这本书就是《论语》。当有一天,我有一些生活积累,试图进入那些片言只语后的丰富人生时,我就喜欢上了这本书,喜欢,不可救药地喜欢。喜欢那颠沛流离的人生,喜欢那为理想九死不悔的执着,喜欢那父子般的师生情。
《论语》是一部语录体的书,是若干断片的篇章集合体。内中大多为“子曰”式的格式,而缺乏构成描述人生“事件”的图景的要素。只有少数稍具故事性。但正是这种简约给了读者巨大的想象空间。当我对一则短话,去填补它的更宽阔的生活时,或者我去查找文献史料来验证,无论是否有照应记载,或是“虚构”是否符合文献史料,我都一步步进入了那个2000多年的生活。孔子的思想本来就是提炼于“日用人伦”,又应用于“日用人 伦”的。《论语》当中有生活,一样的生老病死,喜怒哀乐,正是这样的孔子让人可亲可敬,这样的《论语》让人亲之敬之。
孔子的一生是跌宕起伏的,他自己出身“贫且贱”三岁丧父,二十三岁,设教于阙里 ,开始收徒讲学,尤其是从五十五岁到六十八岁,十四年周游列国,为理想呕心沥血,中经由卫适陈,困于匡,过宋,宋司马桓魋欲杀他,更有在其六十三岁,困于陈蔡之间,经历了人生的一次低潮。把《论语》中相关章节找来:“在陈绝粮。从者病,莫能兴。子路愠见曰:‘君子亦有穷乎?’子曰:‘君子固穷;小人斯滥矣。’”“子曰:‘赐也,女以予为多学而识之者与?’对曰:‘然,非与?’曰:‘非也!予一以贯之。’”(《卫灵公》)我们可想象面对险境,孔子以“君子固穷,小人斯滥矣”勉励弟子,并在困境中,提升了自己的思想:“吾道一以贯之”,要有“仁”作为贯穿始终的思想核心,他也正是以“杀生成仁”的精神带领弟子克服困难,度过难关。所以我们听到孔子这声感叹:跟着我在陈国、蔡国之间受苦受难的人,都不在我这里了!”(《先进》——“子曰:从我于陈蔡者,皆不及门也。”)这此中有多少感伤呵!
孔子活了七十三岁,这是“仁者寿”的结果。从《论语》中来观照夫子的晚年,我们将置身一个悲喜世界。风尘仆仆为理想奔波,却四处碰壁,心灰意冷返回故国时,他已是六十八岁了,风烛残年了,当他在川边照见水中的自己时,他再不是曾经的”九尺有六寸”魁伟的孔子了,也不是曾经“登泰山而小天下”的夫子了,他发出了英雄末路的悲叹:“甚矣吾衰也!”“凤鸟不至,河不出图,吾已矣夫!”这时孔子彻底明白了鲁终不能用自己,他也不求仕了,于是转而从事《诗》、《书》、礼乐的整理工作,今天我们知道这其实开掘了世界一个伟大文化的源头,我们该为此庆贺。孔子不知道,他是平静的,他也不要庆祝了。七十岁时感到“日薄西山了”,他平静对自己的一生作了总结:“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这一生,经历了从少年到不惑之年追求‘真、善、美’漫长的准备阶段,从‘知天命’到‘从心所欲不逾矩’,‘五十而知天命’达到‘天人合一’的层次,‘六十而耳顺’是达到‘情景合一’的层次,‘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则是实践‘知行合一’的境界。”
总结一生的孔子是平静的,这也是所谓的“仁者静”的最好注解。这是仁者在经历了风雨之后澹泊与超然。
对孔子来说,他的晚年是“失之东隅,得之桑榆”。孔子说过:“未知生,焉知死。”但是上苍啊,让要让晚辈的病死来折磨一个风烛残年的老者。先有冉牛之疾,后有爱子孔鲤、爱徒颜渊之早死、子路之卫国结缨死无非命。孔子对于死是超然的,《论语》中说:子疾病,子路请祷。子曰:“有诸?”子路对曰:“有之,《诔》曰:‘祷尔于上下神祗。’”子曰:“丘之祷久矣。”他自己病了,子路要为向神灵乞求延长老师的寿命,夫子说:我早就求过寿了。这是何等平静甚至对于死还有一种幽默呢!但是“伯牛有疾,子问之,自牖执其手,曰:‘亡之,命矣夫!斯人也而有斯疾也!斯人也而有斯疾也!’”伯牛是孔门最早的弟子,仅小孔子七岁。而另一位仅小夫子九岁的弟子子路,孔子说他好勇。,夫子说过:片言可以折狱者,其由也与!又说:若由也,不得其死然(像仲由呀,怕是不得好死)。当子路卫国殒命夫子想起句自己说过的玩笑话真得变成谶语变成应验时,夫子是多么悲凉啊。至于他最意的颜回早逝,在《论语》中更有不厌其烦的记录,夫子的悲痛之情更是溢于言表,甚至手舞足蹈。
孔门弟子普遍比孔子年轻得多,象著名学生冉有、冉雍小二十九岁,子贡小三十一岁,颜回小孔子三十八岁,曾参小四十六岁。更有父子同出孔门的,像颜由颜回、曾点曾参;还有像公冶长是孔子女婿、南宫适是侄女婿。他们与孔子岂止师生关系!
另外,在《论语》中,还有些很有意思的篇章,像孔子批评宰予昼寝,说他“朽木不可雕也,粪土之墙不可圬也。”嫌弃谵台灭明(字子羽)貌丑,以为“才薄”。到后来孔子又说:““吾以言取人,失之宰予;以貌取人,失之子羽。”冉有为季氏聚敛,孔子称“非我徒也”,号召弟子“鸣鼓而攻之”。当他认为鲁国人将重用冉求,想想自己已是六十一岁了,便说:“归与!归与!吾党之小子狂简,斐然成章,不知所以裁之。(回去吧!回去吧!我们那里的学生们志向高大得很,文彩又斐然可观,我都不知道怎样去指导他们了!”这是欣慰抑或是失落呢!一个个性丰满的孔子就呼之欲出了。
最使我伤感的还有这么一段“夫子之卒、子贡守庐”,虽然不是出于《论语》,但它对我们更好地了解孔子及《论语》,是很有裨益的。太史公《史记·孔子世家》载:“孔子病,子贡请见。孔子方负杖逍遥于门,曰:‘赐,汝来何其晚也?’孔子因叹,歌曰:‘太山坏乎!梁柱摧乎!哲人萎乎!’因以涕下。谓子贡曰:‘天下无道久矣,莫能宗予。夏人殡东阶,周人于西阶,殷人两柱间。昨暮予梦坐奠两柱之间,予始殷人也。’后七日卒。孔子年七十三,以鲁哀公十六年四月已丑卒。(《礼记·檀弓上》也有相近文字)弟子皆服三年。三年心丧毕,相诀而去,则哭,各复尽哀;或复留。唯子赣庐于冢上,凡六年,然后去。
啊,“高山仰止,景行行止”的夫子,在春光明媚的四月,在万物葱茏的四月,带着无尽悲凄离开了他为之奔走响号的世界。
孔子学琴于师襄 ,听持文王之声,知文王之为人,能由数(曲调到演奏技巧),再到曲子的意(志趣神韵),进而体会作曲者的人(人格风貌)。那么,我们从中得到启示,从《论语》的片言只语中,读出生老病死、喜怒哀乐,读出2000多年那个洪荒时代的温情人生、悲哀人生、智慧人生来吧。
喜欢《论语》!
2004年7月10日——30日
再谈孔子其人和《论语》其书
http://www.csonline.com.cn 2005年07月04日00时52分 星辰在线
不知什么原因,如今社会上对所谓“国学”的认知和热情,似乎呈现出一种“急骤升温”的态势。正是在这样的情势下,我的两本拙著《道德经诠释》和《论语诠释》出版面世以后,也引起人们的一些关注。特别是在我坦言,从学术层面上来说“老子天下第一”,“孔子排行老二”的观点以后,我的一些朋友问我为何有如此的看法,并且希望我再谈谈孔子。于是我在和至今还能熟练背诵《道德经》、《论语》以及诸多古文,“国学”根底颇为厚实的冯天亮先生进行一番研讨以后,觉得还有一些余兴,也愿意借这个机会发挥一下,再展开说说孔子其人和《论语》其书。
孔子创始了儒家,历史上形成了“儒学”,又有所谓“儒教”。儒家是春秋战国时期的一个学派,与当时的“诸子百家”一起争鸣于周秦之际。儒家以孔子和孟子为主要代表,在当时和后世都是一个影响很大、学者也很多的学派。儒学以儒家,主要是孔孟的学说为研究对象;从孔子在世起至清代两千多年,各个不同时期、各种不同流派,形成了一门很大的学科。近代经过五四运动,儒家思想不再成为主流意识形态,但是儒学研究仍然不绝如缕,近二十年来又有复兴之势。拙著也许可以算是“儒学”新作,但与传统的儒学概念却又有所不同。本人更不可能也不愿意以儒学家自命。
至于儒教,我个人认为它是不能成立的。首先,从形式来看,所谓“儒教”或“孔教”并非真正的宗教,与外国的佛教、耶稣教、伊斯兰教等完全不同,与中国的道教也不一样。第二,儒教之名是历代统治阶级利用孔子和儒家学说为其服务而创造出来的,它本身就是对孔子和儒家学说的一种歪曲和篡改。孔子从来没有以教主自任,也从来没有把自己的社会活动视为传教,孔子的弟子们虽然对他非常尊敬,却从来没有把孔子作为教主或偶像加以膜拜。把儒家学说演变为所谓“儒教”或“孔教”,把孔子奉为儒教的教主,这与孔子的为人和思想是完全违背的。第三,我们应该看到,孔子及其思想对于中国文化的影响最重要的一个方面,正是那种重视现实、关注人生的态度,而不是宗教的态度。孔子的学说是一种立足于现实的社会实践之学、人生修养之学,绝非宗教教义,更没有规定任何宗教仪式。中国文化与西方文化的最大不同,便是中国文化中并不环绕某种宗教而发展。也就是说,孔子的精神和学说,都与宗教精神和教义毫不相干。如果把孔子的学说发展演变成为一种宗教,不但是对孔子的否定,也是对中国文化的否定。
研究儒家不能离开孔子,但是研究孔子可以不顾及儒家其他人物和著述,也不必顾及后来的儒学,更与“儒教”或“孔教”无关。所以,儒家、儒学和儒教这三者,我都不准备涉及。我在这里只谈孔子和《论语》。而且,关于孔子和《论语》,两千年来一直有人在研究、在谈论、在著述,真可谓“前人之述备矣”。我这里也不准备作系统的理论性阐述,只是从人和书这两方面来作一些探讨。

关于孔子的生平,最直接的材料来自于《论语》和《左传》,但是《论语》是语录体,没有编年,所记孔子的生平事迹并不很详尽,也没有一个系统;《左传》的记载更是零星。《史记·孔子世家》是第一篇为孔子所写的专传,《史记》中还有《仲尼弟子列传》,主要记述孔门弟子的事迹,也与孔子生平有关。虽然其中有些内容,后世学者曾提出过诸多疑问,但主要材料仍然是真实可信的。后世为孔子作传的人很多,其中近人崔述的《洙泗考信录》是比较全面而准确的一种著述。本文涉及的一些孔子事迹,主要取自于上面所说的四种著作。
《史记》记载孔子临终前曾说过:“予始殷人也”,这是从他最早的祖先而言。孔子是商王帝乙之子微子启的后人。孔子对于微子启非常推崇,曾赞美他“邦有道,不废;邦无道,免于刑戮”,“天下有道则见,无道则隐”(《论语·微子》。以下引用《论语》,仅注篇名)。在孔子的祖先中,有三个人值得一提。第一个是他的十世祖弗父何,他曾经有机会继承国王之位,却让给了弟弟鲋祀。第二个是孔子的七世祖正考父,他曾辅佐过宋戴公、宋武公和宋宣公,可谓三朝元老,但他却是一个十分谨慎小心的人。他曾经铸造了一个鼎,上面铸有自作的铭文,告诫自己说:“初次受命于国君,则低首;再次听命于国君,则曲背;第三次领命于国君,则弯腰俯身,沿着墙根行走。然而却没有人敢轻侮我。”(“一命而偻,再命而伛,三命而俯,循墙而走;亦莫余敢侮。……”出自《左传》昭公七年)正考父对诗歌很有兴趣,据说他整理和校订过《商颂》诗集。第三个是正考父的儿子、孔子的六世祖孔父嘉。从孔父嘉起,孔子一族才有了固定的姓氏。孔父嘉曾官至宋国的大司马,并受宋穆公临终之托,拥戴宋殇公继位。但是在宋殇公即位不久,宋国发生了政变,孔父嘉被政治对手华父督杀,并被抄家,连孔父嘉的妻子也被华父督占为己有。到了孔子的前三四代,孔氏家族逃奔到鲁国,这个贵族世家从此日渐没落。上面三个人物对于孔子的影响也是可以明显看出的。弗父何的淡泊谦让、正考父的谨慎而自尊,在孔子身上都能见其遗风。孔父嘉的政治命运,不但改变了孔氏一族的命运,同时也影响到孔子对于政治的看法。
孔子的父亲孔纥,字叔梁,在鲁国担任一个官职不高的武官。他力气过人,曾在一次攻城战斗中,双手掀起敌方的城门。在孔子出生前五年,孔纥与另外两个鲁国军官一起率领部队打退过入侵的齐国部队。孔纥曾有一个老婆,生了九个女儿。后来又与一个姓颜叫徵在的姑娘“野合”而生下了孔子。有人认为“野合”指不合法的男女关系,有人则说是孔纥和颜徵在年龄相差很远,老夫少妻,在当时属于不正常的婚姻,所以称为“野合”。
孔子生于公元前551年(或说552年)。据说孔纥在曾往鲁国曲阜附近的尼丘山祈祷儿子,生下孔子,便以“丘”为名,以“尼”为字。孔子排行第二,所以又在“尼”字前加一个“仲”(第二的意思),字仲尼。孔子三岁,父亲就去世了。孔子后来爱好体育运动,身体也一直很健康,这方面可能从父亲那里得到遗传和影响。对于父亲的情况,孔子知道得很少,一直到17岁,他母亲去世时,他仍然不知道父亲的葬地所在。也许因为母亲有所隐讳,没有告诉过他。作为非正常婚姻所生的孩子,他势必会从小受到社会的歧视。加上家境贫困,孔子童年和少年并不快乐,这对他后来的人生和人格都极有影响。
我们研究一个历史人物时,除了要了解他本人的身世和家世之外,更要了解他所处的时代和环境,时代精神和地域文化对于一个人的成长和影响至关紧要。我们先看看孔子所处的时代。孔子生活在2500多年前,时当公元前六世纪,正是中国春秋时代的中期。那个时代,世界范围内几个古老的文明国家都呈现着灿烂的文化。与孔子同时或稍前稍后,在希腊诞生了自发唯物论的奠基者泰勒斯(约在公元前624年一前547年)和辩证法的奠基者赫拉克利特(约在公元前540年~前480年),在印度有佛教的创始人释迦牟尼(约生于公元前550年)。在中国,也出现了不少杰出的人物,除孔子外,还有哲学家老子、政治家晏婴、子产,历史学家倚相、左丘明,军事家伍子胥、孙武以及以渊博著称的季札等人。这些人的言行事迹都曾给孔子带来影响。比如孔子曾与齐国的政治家晏婴直接接触过,虽然晏婴并不欣赏孔子,但是孔子却对晏婴怀有敬意。孔子到洛阳时,曾经专程拜访老子,并从老子那里得到教益,乃至有“老子犹龙”的感叹。对于同时代的郑国杰出政治家子产,孔子虽然没有直接接触,但也是倾心仰慕的。子产死时,孔子非常悲痛。子产是一个开明而有作为的政治家,他的思想对孔子影响很大。比如,子产宣称“天道远,人道迩”,孔子则主张“务民之义,敬鬼神而远之”,两者之间显然可以看到一脉相承的关系。
春秋中期,中国正面临着一个重要的转折阶段。一方面,社会生产力有了很大的发展和提高,冶铁技术的提高和铁器的普及,使农业和手工业都有长足进步,黄河中下游地区土地被大量开垦,森林资源也被广泛开发,手工业逐渐走向专业化。农业和手工业的发展,也促进了商业的发展。另一方面,经济的发展也带来了社会的巨大变革,奴隶制受到强大冲击,封建制度正在崛起。周天子的地位日渐衰微,各诸侯国为了争夺土地和劳动者,不断地发生兼并战争。一些旧的贵族因为战争失败而没落,另一些底层的人因为战争胜利而上升为新的贵族。还有一些底层的人则依靠上升的贵族而上升。依靠胜利者上升的人和在失败中没落的老贵族,形成了一个新的社会阶层,这个阶层便是“士”。这些“士”在动荡剧变的政治斗争中,积极而广泛地活动在各国的政治、外交和军事领域,施展自己的才能,他们在当时的社会转折阶段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孔子属于没落贵族,他是中国最早的一批“士”中重要的代表人物。
孔子出生的鲁国,地处山东,国家不大,却有悠久而深厚的文化传统,是一个文化大国。鲁人质朴务实,尊重传统,讲究礼仪,守旧风气十分浓厚。比如,鲁国从开国定都曲阜,一直到灭亡,800年间,无论政局如何变化、战事如何反复,从来没有迁徙过都城,这在春秋列国中绝无仅有。这一例证充分证明鲁文化的鲜明特色。鲁文化受周礼文化影响甚大,春秋时期,周朝天子地位动摇,“礼崩乐坏”,但是鲁国仍然完整地保留着周礼文化。孔子出生前三年,吴国的季札访问鲁国,在那里欣赏了鲁国保存的全部周朝乐歌,并对各国的音乐作了精湛的分析评论。季札的思想理论对孔子也曾产生重要影响。过了三年,晋国的使者韩宣子访问鲁国,参观了鲁国保存的哲学著作《易象》和历史著作《春秋》后,曾感叹说:“周礼尽在鲁矣!”鲁国的礼文化,以及这种文化所具有的正统性和伦理性等,深刻影响了孔子和其他思想家。孔子和孟子、管子、墨子等思想大师都诞生在这里,显然与这一文化背景有关。孔子从小就对礼仪有浓厚的兴趣。孔子小时候玩游戏,便是经常摆弄小碗小盘,学行祭祀之礼。不过孔子少年所受的教育似乎并不完全,对于礼仪也只是性之所好,却没有专门系统地学习过。比如,他17岁时,当时的大贵族季桓子宴请名流,孔子竟然穿着孝服前往就食,引起季桓子的反感,被季桓子的家臣阳虎驱赶出来。这说明孔子年轻的时候,对于礼仪和社会活动尚未完全熟悉。但是孔子对于礼仪和礼制的兴趣却终生不衰,比如,他进入太庙,对太庙里的一切都很感兴趣,“每事问”(《八佾》)。又如,他在拜会老子时,也向老子请教过关于礼仪和礼制的很多问题。他教育他的儿子说:“不学礼,无以立。”(《季氏》)从幼年时的礼仪游戏到青年时期的学礼、问礼,直到后来将“礼”作为立身之本、立国之本,成为孔子思想和学说中一个非常重要的内容,不能不追溯到鲁国礼文化传统对他的熏陶和影响。(未完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