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诗鉴赏汇编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4/25 23:25:41
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1—2题。(2000年高考全国卷)
金黄的稻束
郑 敏
金黄的稻束站在
割过的秋天的田里,
我想起无数个疲倦的母亲,
黄昏路上我看见那皱了的美丽的脸,
收获日的满月在
高耸的树巅上,
暮色里,远山
围着我们的心边,
没有一个雕像能比这更静默。
肩荷着那伟大的疲倦,你们
在这伸向远远的一片
秋天的田里低首沉思,
静默。静默。历史也不过是
脚下一条流去的小河,
而你们,站在那儿,
将成为人类的一个思想。
1.对这首诗的解说,不恰当的一项是 ( )
A.“金黄的稻束站在/割过的秋天的田里”一句涉及的时间,从全诗看,除了“秋天”外,还隐指“暮色”降临之前。
B.“黄昏路上我看见那皱了的美丽的脸”,把“皱”与“美丽”并列,寓有讴歌母亲的劳动和感叹时光流逝之意。
C.“你们/在这伸向远远的一片……”的诗句中,“你们”指诗歌的主要形象“金黄的稻束”。
D.“历史也不过是/脚下一条流去的小河”,这实际上就是稻束“低首沉思”的内容。
2.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 )
A.诗歌以“金黄的稻束”为中心形象展开联想,通过稻田、路上、天空、远山等空间性的位移,传达一个时间性的主题——对劳动中生命力的消逝的沉思。
B.诗歌赋予“金黄的稻束”以积极、强烈的视觉印象和消极、“静默”无言的听觉感受,意在利用两者的不协调,把关注点从外在画面转向内在的生命感受。
C.“金黄的稻束”,“收获日的满月”等形象都具有圆满意味,但诗歌未写收获日的快慰和满足,却引人思考劳动者母亲的“疲倦”。
D.“肩荷着那伟大的疲倦”一句中的主体,应该是美丽的母亲,而不是如雕像一样站在“秋天的田里”沉思的“稻束”。
解析该诗全篇以“金黄的稻束”为中心意象,由此展开丰富的联想,引发思想感情的涌动。诗人通过稻田、路上、远山等空间性位移,传达了一个时间性主题,即对劳动中生命力消逝的深思。诗歌末尾在揭示全诗表达感情时采用了对比手法,用“历史也不过是/脚下一条流去的小河”与“金黄的稻束”形成一个反差,从而突出凝结在“金黄的稻束”上的所思所想。
这首诗设置的两道题,前一道侧重考查对诗歌寓意的理解,后一道题考查的主要是分析鉴赏能力。两道题从形象、语言及表现手法角度设置选项,考查点全,涉及面广,有一定的难度。第一题答案应选D。A项“金黄的稻束站在/割过的秋天田野里”一句,诗人仿佛拍电影一样,先给“稻束”一个特写镜头,然后又拉开,展现其伫立于秋天田野的背景,以表现“金黄的稻束”作为劳动成果的辉煌和炫耀感,肯定了人类的劳动成就。它给人的印象主要是视觉上的,但联系全诗看,这两句诗又居于其蕴含的时间序列“黄昏”“暮色”之始,隐含着时间意味。由于我们不能确定它写的就是诗人白天看见的景象,只能把时间下限确定在暮色来临之前,因此,A项是恰当的。B项的解说,寓意较明显,也是恰当的,不难做出选择。C项对诗人即抒情主人公“我”,而“你们”则指诗人借以寓意抒情的主要意象“金黄的稻束”不难理解,C项应为分析理解正确的选项。而D项将“历史也不过是/脚下一条流去的小河”解说为稻束“低首深思”的内容则显然不恰当。理由有二:一、整首诗所写的形象以及有关形象的感受,都是诗人“我”心中所想、眼中所见,D项也不例外。它本是诗人的旁白,不能理解为“稻束”深思的内容。二、从句式和人称来看,“你们站在那儿”,是诗人站在第三者的角度来评说的,这句的前句“历史……”之后用一逗号,就说明前句与后句是一体的,看问题的人就是作者本人。
第二题A项是对诗的主题和结构的概括和归纳,突出了联想,指明诗歌中心形象“金黄的稻束”引发的联想由点及面、由空间而时间地形成一个探寻劳动意义的结构:对人类劳动中生命力消逝的深思。读懂了全诗,不难看出它的概括是正确的。B项考查对诗歌表达技巧的把握,突出了对比,从诗中很容易看出这一点。C项考查考生在体味不同诗歌形象所传达不同意义的能力的基础上,进入对诗歌深层意义的把握。该项突出了“圆满”与“疲倦”的关系,说“金黄的稻束”、“收获日满月”都具有圆满意味不难理解,“金黄”指稻束成熟,指劳动的收获,而“收获日的满月”不仅指时令,由“满月”的意象不难联系到劳动的圆满,收获的圆满。但与“圆满”相对照的,却是诗人想到的“无数个疲倦的母亲”和她们“那皱了的美丽的脸”,由此可看出,诗人在这里所表达的,并不是“收获日的快慰和满足”,而是要由此引发出对劳动生命的深层思索。D项是我们要选的答案,“肩荷着那伟大的疲倦”的主体,应该是“稻束”,因为“肩荷着那伟大的疲倦,你们/在这伸向远远的一片/秋天的田里低首沉思”,中心话题是“你们”,就是“金黄的稻束”。
新诗鉴赏题的考点设置及解答技巧
1999年和2000年的高考语文试题(全国卷)都将新诗鉴赏列入考试内容,且2000年高考题中新诗所占题量,由1999年的一题变为两题,考点也由对诗的语言和内容的单项能力的考查变为对诗的品析以及意境、物象、主旨的综合鉴赏能力的考查。这较好地体现了新版《考试说明》对文学鉴赏的考核要求:鉴赏文学作品的形象、语言、表达技巧,评价文学作品的思想内容。而2000年3月新颁布的高中《高中语文大纲》也明确要求学生能够“感受文学形象,品味文学作品的语言和艺术技巧的表现力”。因此,很有必要探求一下这类题的考点设置及解答技巧。
一、新诗鉴赏的考点设置较多,但概括起来,主要有如下几个方面:
(一)对新诗内容的理解
1、对中心思想的理解
阅读《船之梦》(有改动),指出对这首诗的中心思想理解正确的一项( )
白色的乱石中/晾晒着黝黑的船体/黑色的船板/望着江流叹息。
千百次的漂流/千百次的浪起浪落/千百次的风吹雨/都成了散乱的记忆。
大小的船只/从滩头驶过/一声声长笛短笛/留下一片片问候、致意……
它的梦/却为松弛/长留在过往的船上/依然是漂泊、呐喊、搏击。
A、此诗形象地揭示了人的一生新老代谢是自然规律。
B、此诗表现了年轻一代对老一辈光辉业绩的歌颂。
C、此诗赞扬了老一辈革命家老而弥坚的精神面貌。
D、此诗表现出一种对生理上的老的无以抗拒,而思想上却不甘心“老”的豪情。
答案为D。结合全诗来看,标题中的“梦”应是指重新搏击于江河之上(喻重新投入火热的生活)的愿望。
2、对所抒感情的理解
阅读流沙河《小院的夏天》(1956年),指出分析最为贴切的一项( )
邻家的葡萄藤悄悄地翻过院墙,/带须的嫩尖偷看我的小窗。/窗外的牵牛花爬上瓦檐,/太阳透过青叶在我桌上洒下绿光。/一只蜜蜂飞进小屋嗡嗡地唱,/推开窗子又吹来茉莉花的清香。
A、作者通过写葡萄藤的嫩芽、牵牛花、蜜蜂、茉莉花等来表现夏天的到来,突出了对夏天小院的喜悦之情。
B、作者先写窗外的植物,次写这些植物在阳光下将影子投映在窗内的桌上,后写这蜜蜂的歌唱,从侧面衬托出作者的烦躁之情。
C、诗中动植物的形与色、光与影、声与味,配合得非常和谐,表现了作者对美好生活的热爱之情。
D、作者通过写葡萄藤嫩芽的“偷”看,牵牛花的“爬 ”,以及蜜蜂的“飞进小屋”等,表现出一种时时处处被人监督的无奈心情。
答案为C。当时处于建国初期,作者同广大劳动人民一样,心里充满了对生活的无限热爱之情。A项仅对文字表面所流露感情的理解,不深刻;B、D两项都属曲解文意。
3、对抒情主体形象的理解
阅读艾青《煤的对话》(1937年),指出分析不当的一项()
你住在哪里?/我住在万年的深山里,/我住在万年的岩石里。
你的年纪?我的年纪比山更大,/比岩石的更大。
你从什么时候沉默的?/从恐龙统治了森林的年代,/从地壳第一次震动的年代。
你已死在过深的怨愤里了么?/死?不,不,我还活着,/请给我以火,给我以火!
A、诗中的“我”历经沧桑,长久地沉默过、怨愤过,但仍希望“火”的到来,在烈火中永生。
B、诗中的“我”经历了自然界的灾难,失去了昔日的荣华,被埋在地层深处,非常痛恨以往那段不公平的历史。
C、诗中的“我”是中华儿女的写照,有着炽热的感情,不甘沉沦,自强不息,要摧毁黑暗,迎来光明。
D、诗中的“我”是中华民族的象征,蕴藏着无穷的创造力,憧憬着美好前景的到来。
答案为B。结合全诗来看,这是一首以对话形式写成的寓义深刻的咏物诗,“我”绝无羡慕“昔日的荣华”“痛恨以往那段不公平的历史”之意。
4、对象征意义的理解
阅读艾青的《树》,指出分析不当的一项( )
一棵树,一棵树/彼此孤立地兀立着/风与空气/告诉着它们的距离
但是在泥土的覆盖下/它的根伸长着/在看不见的深处/它们把根须纠缠在一起
A、诗中的“树”象征着革命工作者。
B、“风与空气”象征着来自各方面的消息。
C、“看不见的深处”象征着革命工作者的秘密活动不易被发现。
D、“它们把根须纠缠在一起”象征着人际关系的错综复杂。
答案为D。这是诗人写于革命战争年代的一着诗,全诗运用象征手法表现了地下工作者的活动情况。结合全诗看,“它们把根须纠缠在一起”应是他们紧密团结、共同奋斗的象征。
(二)对所用表现手法及其作用的理解
阅读舒婷的《思念》,指出说法不够恰当的一项( )
一幅色彩缤纷但缺少线条的挂图,/一题清纯然而无解的代数,/一具独琴弦,拨动檐雨的念珠,/一双达不到彼岸的桨橹。
蓓蕾一般默默等待,/夕阳一样遥遥注目,/也许藏有一个重洋,/但流出来,只是两颗泪珠。
呵,在心的远景里,/在灵魂的深处。
A、诗的第一节用了比喻的手法,表达了作者在“思念”牵缠中最真切动人的体验,那是美丽的惆怅和失望的茫然。
B、诗的第二节用了比喻与衬托相结合的手法:前两句用比喻,极言时间之长和距离之远,写出了“思念”的难以等待和可望而不可及的焦灼感;后两句用衬托手法,以“只有两颗泪珠”反衬思念之深。
C、诗的最后一节用直抒胸臆的手法点明中心,是全诗的“诗眼”所在。
D、全诗运用象征手法,以“缺少线条的挂图”等事物象征希望难以实现,表现也对美好生活的渴望之情。
答案为D。结合标题及内容看,此诗并没有运用象征手法,而是借用独特、精美、多姿多彩的比喻意象来表现那种温柔、缠绵而又凄惋的情思。
(三)对新诗语言的理解
1、对关键词语的理解
阅读余光中的《乡愁》,选出对词语解说不准确的一项()
小时候/乡愁是一枚小小的邮票/我在这头/母亲在那头
长大后/乡愁是一张窄窄的船票/我在这头/新娘在那头
后来呵/乡愁是一方矮矮的坟墓/我在外头/母亲在里头
而现在/乡愁是一湾浅浅的海水/我在这头/祖国在那头
A、“邮票”代指信件。第一节写少时离家借书信宽慰乡愁。
B、“船票”代指船。第二节写游子和新娘各在水一方,以船为桥。
C、“坟墓”代指封闭的家园。第三节写游子飘零在外,只能遥望故乡,不能与亲人团聚。
D、“浅浅的海水”说明海峡不应成为两岸的阻碍,表达了作者渴望统一的心愿。
答案为C。“母亲长眠在里头”不是指封闭的家园。
2、对关键语句的理解
阅读李瑛的《一月的哀思》(节选),选出表述不正确的一项()
……但,千山默哀,/万水波息,/微茫里,却传来/无尽的哀乐,/哽咽的汽笛。/声音,这样轻微,/却这样有力,/——似飓风掠过大海,/——似冷雨抽打大地。/报纸,披着黑纱,/电波,浸着泪滴;/每盏灯,都像红肿的眼睛,/每颗心,都在哀悼伟大的战士:/回来吧,总理,/我们敬爱的总理!
A、“千山默哀,/万水波息”写的是“无声”,它写出了周总理逝世后在全国人民心中引起的巨大震惊。
B、“无尽的哀乐,/哽咽的汽笛”写的是“有声”,写出了周总理逝世后在全国人民的哀思。
C、“似冷雨抽打大地”,写出了周总理逝世后全国人民的巨大悲痛。
D、“每盏灯,都像红肿的眼睛”,形象地写出了人们彻夜不眠沉痛悼念总理的情景。
答案为A。“千山默哀,万水波息”突出的是“静”,它表现出总理逝世后笼罩全国的悲哀气氛。
(四)对新诗意境的理解
仔细阅读徐迟《微雨之街》,指出分析不正确的一项()
雨,没有穷迫的样子,/也不会穷尽的。
飘摇飘摇,/我的寂寞。
泛滥起来。/雨,从灯的圆柱上下降了。
蔷薇之颊的雨,/蔷薇之颊的少年人。
神秘之街上,/雨从街的镜面上升了。
神秘之明镜,/从雨的街上显灵了。
A、作者不写雨从天而降,而写从“灯的圆柱上下降”,这种空间的缩小是为了更好变化着写雨,写它被灯光照成五颜六色,从而给人以比现实之雨更强烈、更集中、更美的感受。
B、“雨从街的镜面上升”,这里把下降的雨写成上升的雨,之所以不给人虚假的感觉,是因为有“镜面”的比喻在。
C、把雨淋湿的街比作镜子,把雨写成不是在地面而是在镜面上升,这就更有诗意。
D、这首诗写得实实在在,笼罩着一种悲凉阴冷的气氛。
答案为D。意境是作品描写某种事物所达到的艺术境界,是作家思想感情和生活图景和谐统一的体现。此诗是作者将瞬间的感受运用丰富的想象力写成的,并非实实在在,而是空灵跳动,体现出一种神秘、美丽的空灵感。
二、新诗鉴赏题的解答技巧
根据新诗鉴赏题的考点设置可知,要做好这类题除了运用选项进行综合比较,结合有关背景进行揣摩外,还要注意以下两点:
(一)品味语言,把握意蕴
语言的高度凝练是诗歌不同于其他文学作品的重要特征。诗歌的语言十分讲究表现力,往往要“以一当十,一字传神”,像人们所熟知的“春风又绿江南岸”“僧敲月下门”有的“绿”“敲”就是。除此之外,它还有如下特点:(1)抒情性。诗歌的语言几乎都是带有作者思想感情倾向的,是作者内心世界或隐或显的体现。(2)隐含性。诗歌语言的语义通常凭借如双关、比喻、通感、隐语、反语、用典等迂回委婉的方式表现,由此造成了诗歌语言的含蓄、丰富、朦胧、多义等属性。(3)反常性。诗人为了突出强调语言所承载的内涵与意义,往往使诗的语言同日常不相一致,词与词、句与句之间不连贯,甚至不符合语法规范与逻辑思维规律。诗歌语言的这些特点就决定了读者在鉴赏时必须静下心来,仔细品味。
(二)想象意境,体验情感
在中国历代诗歌美学中,意境是个内涵丰富的概念,它并仅指诗所描绘的寄寓着诗人情思的生活图景,而是含有言外之意,画外之音。刘禹锡说“境生象外”,“象”即诗人所描绘的融入了其主观情志的物象。要想完成新诗的鉴赏活动,还要进入“象”外之“境”。这样,读者就必须展开想象、联想,于头脑中再现诗人所描绘的生活图景,产生自身恍如亲临其境之感。只有这样,才能将自己的思想融入作品所蕴含的作者的情思中,进而使自己的思想感情同作品所表达的思想感情达到基本一致。
节选自《语文教学之友》2001年第四期《新诗鉴赏题的考点设置及解答技巧》
我用残损的手掌
戴望舒
我用残损的手掌
摸索这广大的土地:
这一角已变成灰烬,
那一角只是血和泥;
这一片湖该是我的家乡,
(春天,堤上繁花如锦幛,
嫩柳枝折断有奇异的芬芳)
我触到荇藻和水的微凉;
这长白山的雪峰冷到彻骨,
这黄河的水夹泥沙在指间滑出;
江南的水田,你当年新生的禾草
是那么细,那么软……现在只有蓬蒿;
岭南的荔枝花寂寞地憔悴,
尽那边,我蘸着南海没有渔船的苦水……
无形的手掌掠过无限的江山,
手指沾了血和灰,手掌沾了阴暗,
只有那辽远的一角依然完整,
温暖,明朗,坚固而蓬勃生春。
在那上面,我用残损的手掌轻抚,
像恋人的柔发,婴孩手中乳。
我把全部的力量运在手掌
贴在上面,寄与爱和一切希望,
因为只有那里是太阳,是春,
将驱逐阴暗,带来苏生,
因为只有那里我们不像牲口一样活,
蝼蚁一样死……那里,永恒的中国!
1.诗人用“残损的手掌”摸索到了哪两种不同的土地?
答:
2.指出诗中起过渡作用的句子。
3.指出下列诗句所用的修辞手法,分析其作用。
(1)江南的水田,你当年新生的禾草/是那么细,那么软……现在只有蓬蒿
(2)岭南的荔枝花寂寞地憔悴
(3)因为只有那里是太阳,是春,/将驱逐阴暗,带来苏生
(拟题/王延学)
参考答案:
1.一为沦陷区,遭受敌人蹂躏、变成灰烬、充满血和泥的土地;一为解放区,温暖、明朗、蓬勃生春、依然完整的辽远的一角。
2.“我用残损的手掌/摸索这广大的土地”是领起,“这一角已变成灰烬,/那一角只是血和泥”是第一层内容的总写,“无形的手掌掠过无限的江山,/手指沾了血和灰,手掌沾了阴暗”是第一层内容的小结,“只有那辽远的一角依然完整”是向第二层内容的过渡,“那里,永恒的中国!”是热情的礼赞,结束了第二层内容。
3.(1)对比。今昔对比,控诉了日本侵略者的罪恶。(2)拟人。诗人移情于景,抒发了诗人因为大好山河、美丽景色横遭欺凌的悲苦心情。(3)比喻。用“太阳”和“春”比喻解放区,形象地表明解放区将给中国的大地带来光明和希望。
我爱这土地
艾青
假如我是一只鸟,
我也应该用嘶哑的喉咙歌唱:
这被暴风雨打击着的土地,
这永远汹涌着我们的悲愤的河流,
这无止息地吹刮着的激怒的风,
和那来自林间的无比温柔的黎明……
——然后我死了,
连羽毛也腐烂在土地里面。
为什么我的眼里常含泪水?
因为我对这土地爱得深沉……
下面的赏析错误的一项是( )
A、诗人未用“珠圆玉润”之类词语而用“嘶哑”来形容鸟儿鸣唱的歌喉,使人体会到歌者经历的坎坷、悲酸和执着的爱。
B、关于“土地”“河流”“风”“黎明”的一组诗句,抒写了大地遭受的苦难、人民的悲愤和激怒、对光明的向往和希冀。
C、“然后我死了,/连羽毛也腐烂在土地里面。”这两句诗形象而充分地表达了诗人对土地的眷恋,而且隐含献身之意。
D、“为什么我的眼里常含泪水?/因为我对这土地爱得深沉……”这两句诗中的“我”,指喻体“鸟”而不是指诗人自己。

杜运燮
随着陆陆续续的闪电警告:他们来了!
阵阵风都传播着到来的确讯:他们来了!
每一叶片每一枝条都遥指着:他们来了!
每双眼睛在渴望,每张嘴在颤动:他们来了!
越过一张又一张被撕掉的树叶标语,他们来了!
越过一个又一个监狱的铁窗,他们来了!
越过一条又一条报纸上的捏造消息,他们来了!
越过一堆又一堆难忘的血泪,他们来了!
撕人心肺的被窒息的呻吟声,他们来了!
为着惨绝人寰的最底层的挣扎声,他们来了!
为着回响在无数街道和炕头的怒吼声,他们来了!
那就是冲破冰冻严寒的春雷欢呼声:他们来了!
1948年于新加坡
对下面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
A、诗歌第二小节从“山雨欲来风满楼”的自然图景转向40年代中国社会的政治黑暗,以四个“越过”表明“雷”来势的不可阻挡。
B、诗歌第三节重在表现“雷”滚滚而至的目的,并把“雷”从实写升格为一种消灭压迫和剥削的解放的象征。
C、最后一句中“冲破冰冻严寒”几个字,意在承接诗歌第一节春雷到来之前自然界的种种征兆和反应。
D、以“随着”“越过”“为着”起始的三节诗,既隐含“雷”到来由远及近的动态,又逐步揭示了“雷”作为人民解放象征的寓意。
金黄的稻束
郑敏
金黄的稻束站在
割过的秋天的田里,
我想起无数个疲倦的母亲,
黄昏路上我看见了那皱了的美丽的脸,
收获日的满月在
高耸的树巅上,
暮色里,远山
围着我们的心边,
没有一个雕像能比这更静默。
肩荷着那伟大的疲倦,你们
在这伸向远远的一片
秋天的田里低首深思,
静默。静默。历史也不过是
脚下一条流去的小河,
而你们,站在那儿,将成为人类的一个思想。
1.对这首诗的解说,不恰当的一项是( )
A、“金黄的稻束站在/割过的秋天的田里”一句涉及的时间,从全诗看,除了“秋天”外,还隐指“暮色”降临之前。
B、“黄昏路上我看见了那皱了的美丽的脸”,把“皱”与“美丽”并列,寓有讴歌母亲的劳动和感叹时光流逝之意。
C、“你们/这伸向远远的一片……”的诗句中,“你们”指诗歌的主要形象“金黄的稻束”。
D、“历史也不过是/脚下一条流去的小河”,这实际上就是稻束“低首深思”的内容。
2.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
A、诗歌以“金黄的稻束”为中心展开联想,通过稻田、路上、天空、远山等空间性的位移,传达一个时间性的主题——对劳动中生命力的消逝的深思。
B、诗歌赋予“金黄的稻束”以积极、强烈的视觉印象和消极、“静默”无言的听觉感受,意在利用两者的不协调,把关注点从外在画面转向内在的生命感受。
C、“金黄的稻束”“收获日的满月”等形象都具有圆满意味,但诗歌未写收获日的快慰和满足,却引人思考劳动者母亲的“疲倦”。
D、“肩荷着那伟大的疲倦”一句中的主体,应该是美丽的母亲,而不是如雕像一样站在“秋天的田里”深思的“稻束”。
偶 成
戴望舒
如果生命的春天重到,
古旧的凝冰都哗哗地解冻,
那时我会再看见灿烂的微笑,
再听见明朗的呼唤
——这些迢遥的梦。
这些好东西都决不会消失,
因为一切好东西都永远存在,
它们只是像冰一样凝结,
而有一天会像花一样重开。
1945年5月31日
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
A、诗歌通过抒写“如果生命的春天重到”的“梦”,表达了诗人对光明未来的深情呼唤和抗战胜利的坚定信念。
B、二句中“古旧的凝冰”喻指中华民族因历史悠久和专制暴政而被冰结、窒息的生命力。
C、诗歌第一节写想象中的美好情境,第二节再给出其中道理,这种结构使传达的信念更富说服力和感染力。
D、诗歌多次出现“重到”“再看见”“再听见”“重开”等字眼,隐含有生命循环的悲观意味。

臧克家
从碧澄澄的天空,看到了你的颜色;
从一阵阵的清风,嗅到了你的气息;
摸着潮湿的衣角,触到了你的体温;
深夜醒来,耳边传来了你有力的呼吸。
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
A.诗人用平实的语言,分别从视觉、嗅觉、触觉、听觉四个方面写出了他对大海的感受。
B.由远而近、从白天到夜晚,大海给诗人的感觉不尽相同,这些形成了全诗的发展层次。
C.诗人将自己的感觉加以升华,使大海人格化、生命化,向我们展示出大海的整体形象。
D.这首诗反映了诗人对大自然壮观的惊喜,也反映了他的人生哲学,表现了一定的人生哲理。
(六)模拟题
三 代
臧克家
孩子/在土里洗澡;
爸爸/在土里流汗;
爷爷/在土里埋葬。
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
A、这首诗三句话,21个字,却深刻地反映了一个普通农民一家三口人的悲惨命运,表现作者概括提炼生活的惊人能力。
B、全诗三句话,句句都重复“在土里”,突出揭示了中国农民祖祖辈辈束缚在土地上,终年和土地打交道的悲惨历史。
C、“洗澡”“流汗”“埋葬”这些富有特征意义的形象,就像三个特写镜头,交织叠映,组成了一幅中国农民贫困、单调、辛劳的人生画图。
D、这首诗篇短小,容量大,意境深,表现出作者具有深厚的生活基础和敏锐的艺术感染力。
二、新诗鉴赏解题导引
1、要整体把握,感悟抒情主人公的情感倾向。
阅读上面这几首诗,我们能强烈地感受到作者这一抒情主人公的存在,他们或借助于一定的形象,或直抒胸臆,感情表达得淋漓尽致,赏读这些小诗,我们发现有两种情况。
一是诗中的抒情主人公是以“我”的形象出现的,这类诗的好处是便于抒发情感。
《我爱这土地》的诗题与第二小节,都直接表露出抒情主人公“我”对这片土地的眷恋与热爱之情,并用“假如”以鸟自况,使这种感情表现得更加深沉与执着。高考题中前三项着眼于诗歌所抒发的情感、形象所蕴含的意义、文字表达的技巧,D是考最后一节,诗人已从比喻的境界回到了现实,这点题的诗句已是诗人直抒胸臆,“我”已是抒情主人公了。
《金黄的稻束》中,“我”是一个见证者、思索者。望着劳动的果实,看见因“疲倦”而“皱了美丽的脸”,流露出对劳动者的讴歌、对生活力消逝的沉思。鉴赏题中第1题的B项,第2题的A项,均从这方面设置。
《偶成》呼唤生命的春天,“我会再看见灿烂的微笑”、“会像花一样重开”,表达一种对胜利的坚定信念。选项D与之相左。
二是诗中并没有出现“我”,但从借助的形象之中,往往折射出作者的情感。
《雷》以雷为形象,用了12个“他们来了”,我们分明感到,作者对“雷”的呼唤和礼赞,对摆脱黑暗政治、迎来民族解放的渴望。C项误解了卒章显志,对抒情主人公的情感渴望理解得太实太肤浅了。
《海》中以“你”相称,使大海人格化、生命化,却分明写出了“我”的感悟。
阅读这些诗,我们要深入到作者的内心世界,使自己的心与诗中的情感一起脉动,才能更好地理解诗意。抒情小诗的最大特点是它的抒情性,但诗中的情总是借助于一定的形象,情中常常透露出哲理意味的深层含义,情感的抒发并不是信马由缰,情与理总是分不开的。鉴赏时不能凭着感觉走,因情悟理,才能有更多的感悟与启迪。
2、抓住关键词语,感悟形象所蕴含的深层意义。
诗歌往往借助形象与形象组合来传情表意。阅读时,先要辨别诗中所绘形象,再抓住关键词语,细细玩味,挖掘形象的内在意蕴。
《我爱这土地》借一只不懈为土地、河流、风、黎明而歌唱、死后连羽毛也要奉献给土地的多情鸟,来表现对土地的情怀,感悟到这一点还不够,还要抓住“土地”“河流”等前面的“被暴风雨打击着的……”等修饰语,由此构成的意象使我们感受到,这土地就是受苦受难的祖国与人民了,这道题目中的“B”是正确的。
《金黄的稻束》以“金黄的稻束”为中心形象,通过联想,从时间、空间上传达其内在的含义,关键词“低首沉思”、三个“沉默”等,使我们从它外在的形象,看到了心血和汗水,引起对有关“劳动”的深层思索。
《雷》则运用了象征手法,它象征什么,它的象征义是如何一步一步揭示出来的,需要我们抓住关键之处来感悟。“随着”引出的是“雷”的自然图景,在这里我们还看不出有什么象征,但它却写出了“雷”的特征,为后面的象征打下了基础。“越过”引出的第二节,我们从“标语”“铁窗”“消息”“血泪”以及它们的修饰语,我们已可明白,“雷”所要冲击的不是自然,而是旧中国社会的黑暗政治,我们已感受到“雷”是某种力量。由“为着”引出的第三节,可以从“呻吟声”“怒吼声”“欢呼声”中,通过进一步剖析,我们便可把握“雷”不仅是一种力量,而是为了某种目的而来,这种目的就是为了人民的解放。至此,“雷”的象征意义已昭然若揭。
《偶成》开头以“迢遥的梦”之内容为意象,抓住“生命的春天”“古旧的凝冰”,我们不难发现,作者赋予这些形象的含义:春天冰雪消融,正是光明和胜利战胜专制暴政的象征。
3、感悟诗歌文字表达的技巧。
抒情小诗篇幅短小,内蕴丰富,鉴赏时要从诗歌表达的特点出发。诗歌语言的精炼、含蓄,诗意的跳跃性与哲理性,象征、比喻、铺排的运用,结构与用语的独特等,都要靠我们不断地去进行赏读训练。
(1)、注意语言的精炼与诗意的跳跃。《我爱这土地》中,“鸟”的自况固然占的篇幅相对较多,作者也的确是借一只多情鸟的形象来表达热爱受苦受难的祖国和人民的情怀,但从全诗整体上看,以“鸟”为喻体只是为了更好地表现这一主题内容,诗的最后两句,诗人已从比喻的境界跳回到了现实,这点题的诗句是抒情主人公的直抒胸臆了。这样思考,试题中D项的错误是显而易见的。《金黄的稻束》第1题的D项是错误项,毛病是以生活中的标准作了太实的理解,忽略了诗歌跳跃性,“低头沉默”的内容正是要我们用诗意的眼光去读解的深层内涵,并不是看似与之有实在联系的下句内容。
(2)、注意哲理的含蓄性与内蕴性,忌作直白的解释。读诗时,我们不能停留在表层词语的直白含义上,而要通过它们深挖隐层意蕴。《雷》一题中“闪电,风,枝条,眼睛”这些意象,从自然写到人类,“他们来了”,则既是自然的呐喊,更是心灵的呐喊,既是对旧中国的否定,也是对美好未来的希望。C项说“‘冲破冰冷严寒’意在承接第一节春雷到来之前自然界的种种征兆和反应,显然只关注了表层。《金黄的稻束》第1题B项、第2题C项均是对深层内涵的正确把握,从那金黄的稻束的成果中,人们看到了母亲的伟大、劳动的伟大,看到了人类生命的主题。高考命题也往往从这方面设题。对这类诗歌的读解能达到什么程度,最重要的就是对深层意蕴的把握有多少。
(3)、注意诗体结构、用语的独特性。
一般来说,诗歌是作者一瞬感受或一时的有感而发,诗歌结构与诗体语言的特点,要靠我们多读多悟,才能准确地把握。这里值得提醒的是,许多抒情小诗,似有一定的“情节”:《金黄的稻束》隐约可见“我”走在乡间小路上边走边思;《雷》中有“雷”由远及近的过程动态;《偶成》中有“迢遥的梦”;《海》中有“看”、“嗅”、“摸”、“触”和“听”等一系列的动作,这些“情节”性的结构,不能直接地当作生活中的情节来理解。因为它们更多的只是一种意象只是引发人们联想与想象。如《三代》一题的B项揭示了本诗的情感倾向,这是作者对束缚在土地上的农民的同情,而C项则较多地则三个通过赋有情感倾向的形象,揭示出关于农民人生的深层含意。A项说“反映一个普通农民一家三口人的悲惨命运”,是把三行诗当作一个情节来理解了,只在浅表联系上分析,没有把握其内在的规律性联系,理解肤浅,所以是错误的。
《金黄的稻束》第2题D项中“肩荷着那伟大的疲倦”的主体,按生活常理自然是人,而诗中应是“稻束”,因为“稻束”在诗中是对象化的人,“稻束”“肩荷”“疲倦”的说法也似不合理,而这正体现诗歌用语的独特性。
《雷》一共12句,每句都反复运用“他们来了”,突现出欢呼、赞颂之情,循着此情的发展,我们作进一步的理性的把握,才能逐步弄清“雷”与“人民解放”这一象征的含义。
三、新诗鉴赏迁移训练题
(一)对下面的诗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
关于犹大(节选) 邵燕祥
我只想看一看/五百年前画下的犹大面目/他是真的惊慌失色/还是脸色都不改/我所见过的犹大们/当耶稣说“你们当中有一个人/出卖了我”的时候/不但没有羞愧,而且/格外地义愤、忠诚、可爱/达•芬奇,达•芬奇/你解剖过三十多具尸体/却未曾把犹大的灵魂/搬上你的手术台
1984年1月
A、诗人以探寻名画中犹大的面目为由,对叛卖行径给予无情的揭露和愤怒的鞭挞。
B、诗人从现实人生与这幅名画故事的比较中,对达•芬奇未能进一步画出犹大的丑恶灵魂表示遗憾。
C、这首诗旨在提醒善良的人们要警惕今天现实生活中的犹大们。
D、《关于犹大》采用杂文笔法,表达方式委婉含蓄,诗中的议论则带有鲜明的思辨性。
(二)对下面的诗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
礁 石 艾青
一个浪,一个浪/无休止地扑过来/每一个浪都在它的脚下/被打成碎沫、散开……/它的脸上、身上/像刀砍过的一样/但它依然站在那里/含着微笑,看着海洋……
A、在诗人看来,碰毁船只不是礁石的责任,礁石屹立在海上,受到的恰恰是海浪无休止的袭击。因此,诗人笔下的礁石便成了受迫害又敢于斗争的形象。
B、诗中的礁石是一切被压迫民族、一切被压迫人民抗击旧世界旧势力的力量的象征。
C、诗人把他对生活的独到思考熔铸于“礁石”这一象征性的形象之中,运用比喻、衬托手法,赋予礁石以“弦外之音”和“象外之旨”。
D、全诗语言精练,形象生动,含蓄蕴藉,寓意深刻,是诗人坚持现实主义创作原则,“通过自己的心去写”的结果。
(三)对下面顾城的两首诗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 一 代人
黑夜给了我黑色的眼睛
我却用它寻找光明
远 和 近
你,
一会看我,
一会看云。
我觉得/你看我时很远,
你看云时很近。
A、《一代人》阐释的是:黑暗使一代人觉醒,使一代人产生更强烈的寻找光明的愿望与毅力。
B、在目光可视之间,你与我的距离不可能远于你与云的距离,因此诗人的主观感觉有悖常理。
C、《远和近》所写的是一种被扭曲了的人际关系。人与人之间显得那么孤寂而不可接近;人与自然反而拉近了距离,显得十分亲近。
D、两首诗都有童稚和梦幻色彩,但细品却充溢着成年人的孤寂和忧伤。
(四)对下面舒婷这首诗的欣赏,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也许
——答一位者的寂寞
也许我们的心事总是没有读者
也许路开始已错结果还是错
也许我们点起一个个灯笼又被大风一个个吹灭
也许燃尽生命烛照别人,身边却没有取暖之火
也许泪水流尽,土地更加肥沃
也许我们歌唱太阳,也被太阳歌唱着
也许肩上越是沉重信念越是巍峨
也许为一切苦难疾呼,对个人不幸只好沉默
也许由于不可抗拒的召唤我们没有其他的选择
A、本诗以促膝谈心的方式来抹去“读者”心头的孤独、寂寞感,并回答“读者”在生活中所产生的困惑。
B、本诗承认生活中的某些缺憾,但更看重有信念、有责任感的人生。
C、诗中“肩上越是沉重”是说过重的精神负担。
D、这首诗运用了反复、排比的修辞方法,在反复中增强抒情的浓度,在排比中增强语势。
(五)对下面这首诗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
养 蜂 的 唐湜
养蜂的云彩样在世上流浪,
牧人样到处把蜂群牧放;
他们背负着那酿蜜的蜂箱,
到处去寻找花朵的家乡!
春天寻找着油菜的花香,
夏天寻找喇叭花的声响,
秋天去到西北的草原上,
冬天回到南方的棕榈旁。
哪儿开着花朵的诗章,
哪儿就是他们的家乡;
哪儿能酿出甜美的蜜浆,
哪儿就有着他们的希望。
没什么能挡住云彩的流浪,
养蜂的不停留在一个地方!
写于1967年
A.第一节诗中尽管也使用了“云彩”“花朵的家乡”等温馨词语,但该节主旨仍在描绘养蜂人飘流无依的艰苦生活。
B.第二节诗不仅写了养蜂人一年的行踪,也描绘了祖国大地四季的景象,句式整齐,音调和谐,充满了诗情画意。
C.第三节诗写养蜂人漂泊的人生,正是为了表现他们对美好希望的追求,从而升华了他们的精神境界。
D.全诗用语清新,情感质朴,节奏流畅,既是对养蜂人的歌颂,同时也是诗人自我追求的写照。
(六)对下面的诗,赏析正确的一项是( )
老 马
臧克家
总叫得大车装个够,
它横竖不说一句话,
背上的压力往肉里扣,
它把头沉重地垂下!
这刻不知下刻的命,
它有泪只往心里咽,
眼里飘来一道鞭影,
它抬头望望前面。
1932年4月
A.作品描绘的是一匹马的形象。它有苦、有怨、有愤怒却无力改变这一切。
B.作品中的马是一个象征。马的形象就是广大底层劳动人民苦难形象的再现。
C.作者采用的是忠实于生活的写实手法,因而具有十分强烈的真实感,同时又借助浪漫主义的象征手法,给作品赋予更多的精神意义。
D.细节的真实使这首诗获得了很高的艺术成就。“背上的压力往肉里扣”典型地表现了“老马”承受重轭时的痛苦情状。
(七)对艾青《煤的对话》分析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你住在哪里?/我住在万年的深山里,/我住在万年的岩石里。
你的年纪……/我的年纪比山的更大,/比岩石的更大。
你从什么时候沉默的?/从恐龙统治了森林的年代,/从地壳第一次震动的年代。
你已死在过深的怨愤里了么?/死?不,不,我还活着,/请给我以火,给我以火!
A.诗中的“我”经历了自然界的灾难,失去了昔日的荣华,被埋到地层深处,“我”满怀怨愤,痛恨以往不公平的历史。
B.诗中的“我”历经沧桑,长久地沉默过、怨愤过,但是更有希望和祈求,“我”渴望火的到来,要使自己在烈火中再生。
C.诗中的“我”是中华儿女的写照,有着炽烈的情感,昂扬的斗志,不甘沉沦,自强不息,“我”要摧毁黑暗,迎来光明。
D.诗中的“我”是中华民族的象征,蕴藏着无穷无尽的热量,憧憬着光明灿烂的前景的到来。
(八)阅读艾青的《镜子》,对其风格评价不准确的一项()
仅只是一个平面,却又是深不可测
它最为真实,决不隐瞒缺点
它忠于寻找它的主人,谁都从中发现自己
或是醉后酡颜,或是鬓如霜雪
有人喜欢它,因为自已美
有人躲避它,因为它直率
甚至有的人,恨不得把它打碎
A.诗人以小见大,在对人人见之不觉奇的镜子的咏叹中揭示了人人思之倍觉深的人生哲理。
B.诗人抓住特征,十分准确地抒发了自己在坎坷曲折人生道路上对人间奥秘深刻独到的发现。
C.全诗苍劲深沉,语言含蓄隽永,诗人思考生活的深度和表达诗情的高度艺术功力,达到和谐统一。
D.“喜欢”“躲避”“打碎”,诗歌语言直率,风格明快,直抒胸臆,对生活中种种丑恶现象作了无情的讽刺。
(九)对桑恒昌《冰凉的夕阳》解读有误的一项是()
断脐/从我的脚下/蜿蜒到母亲坟前
攥满满一把土/直至攥出我的体温/继而/攥出我的心跳
若掘地为井/一定会得到/母亲为我/积攒了四十年的乳汁
离墓地越来越运了/母亲怀中/从春抱到夏/从夏抱到秋的蒲公英/还翩翩地追在后面/后面的后面/伸手可及/是冰凉的夕阳
A.第一个诗段中,诗人人到中年,却设想自己是一个“断脐”的婴儿,“断脐”延伸到母亲的坟前,减少了时空跨度,缩短了母子距离。
B.二、三两个诗段中,诗人祭扫于坟前,“攥土”攥出体温和心跳;母亲长眠于地下,“积乳”,积下40年的乳汁:奇特的想象,状写了母子亲情。
C.最后两个诗段中,以夕阳下的“蒲公英”“翩翩地追”暗示母子亲情永远相连。
D.题目“冰凉的夕阳”是全诗抒情的线索,夕阳是冰凉的,诗人的心也是冰凉的,全诗感情的基调是哀婉悱恻的。
(十)阅读白桦《轻!重!》,选出对诗中对比手法分析不准确的一项()   隐入绿色的边境森林,   谁能比边防军士兵更轻?   萤火虫飞过去也要闪亮一星星火光,   蝴蝶翩翩起舞也要扬起霏细的花粉;   我们活跃在深深的林海里,   就像是一群无声无息的黑影。   迎着黑色的骤雨狂风,   谁能比边防军士更重?   千年不化的冰川也会在雷电中崩裂,   万年凝固的雪山也会在暴风里震动:   我们站立在神圣的国境线上,   每一个哨岗都是一座不移的山峰!   A.诗中的“轻”旨在刻画边防军士兵身手矫健、动作快捷的机警形象。   B.诗中的“重”旨在凸现边防军士兵坚强无畏的精神和不可战胜的钢铁意志。   C.“黑色”“绿色”形成了对比关系,突出了“骤雨狂风”的恶劣,士兵生活的艰苦。    D.萤火虫、蝴蝶与冰川、雪山对比,作用在于形成强烈的轻重反差,增强情感的表现力。   四、新诗鉴赏迁移训练题答案:   (一)B.   (二)C.无“比喻、衬托”,有拟人手法。   (三)B、说法与诗的题旨不符。   (四)C.这是一首人生哲理诗,它表现了积极面对生活勇于进取的人生态度。对于人来说,“肩膀上”的沉重可以是过重的工作量,过重的家庭生活负担,高度的社会责任感,过重的精神负担。如果作肤浅的理解,或者凭印象,容易作类似C的答案。新诗阅读题选   (五)A   (六)C,象征手法不一定表现浪漫主义的风格或倾向。   (七)A 这是一首含义深刻的咏物诗,全诗采用对话形式。准确解读诗歌,鉴赏者必须作合理想象。对抒情主体“我”的种种理解不能脱离诗歌语境。“失去了昔日的荣华”“痛恨以往不公平的历史”等语,是一种不合理的想象,在诗歌文本中没有依据。   (八)D 这是一首哲理诗,深刻的哲理不是直白道明,而是借助镜子含蓄说出。正因为如此,才启人深思。“语言直率,风格明快,直抒胸臆”这一说法,是不切合诗歌语境的。   (九)D 诗人以奇特的想象,表达了对母亲的真挚怀念,“亲情”是贯穿全诗的线索,母亲去世多年,不能说诗人的心是“冰凉”的,感情的基调是“哀婉悱恻”的。   (十)C。对比映衬是诗歌常用手法。“黑色”“绿色”完全不能构成对比关系。“绿色的森林”,定实,作者未赋于感情色彩。“黑色的暴风骤雨”,显然,“风雨”不可能是“黑色”的,作者使用此词,已融入强烈的感情。因此,“黑色”不独指自然界恶劣的环境,也暗指边境敌对势力的蠢蠢而动。仅仅着眼于色彩的不同,是一种浮于表层的理解。            1 对下列短诗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                 坚壁(田间)    1943年6月作   狗强盗, 来,我告诉你:   你要问我么: "枪,弹药,   "枪,弹药,统统埋在我的心里!"   埋在哪儿?"   注:"坚壁清野"是抗战时期,我军民对付日军"三光"政策的方法之一。指把粮食、枪弹等埋藏起来,不让敌人得到。   A.开头直呼"狗强盗",三个字把"我"烈火般的愤怒和仇恨倾泄无遗。   B."你要问我么:/枪,弹药,/埋在哪儿"这个设问表示"我"已把敌人看透了,突出了"我"的自信,敌人的气急败坏。   C."来,我告诉你"几句,是"我"面对敌人搜查时的嘲弄斥责之词,也是全民抗战的真实写照。   D.全诗采用虚拟手法塑造了"我"的形象,而对敌人却有意冷落,不费笔墨,表现了诗人对国民党反动派的极端蔑视和仇恨。   5.对沙鸥诗《新月》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   新月弯弯,/像一条小船。/我乘船归去,/越过万水千山。   花香,夜暖。/故乡正是春天。   你睡着了么?/我在你梦中靠岸。   A.入手擒题,诗一开始就把银钩似的一弯新月比作"一条小船",使之成为诗人情感的闸门。   B."我乘船归去,/越过万水千山。"两句写诗人以虚当实,凭借想象踏上返回故乡之路。   C."花香。夜暖。"一句四字,从视觉、嗅觉和触觉等方面向读者正面立体地展现了故乡春夜的迷人美景。   D.结句情深意美,诗人借新月之船,将绵绵不尽的游子之情,洒落在故乡的土地上,洒落在故乡的梦里。         1.D(未句分析有误。一是这里的敌人指日本侵略者,而不是国民党反动派;二是作者这样剪裁的目的,主要是给读者留下想象的广阔天地,强化诗作的表现力。)   5.C(正面的角度应指嗅觉和触觉,无有视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