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性的底线有多高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3/29 15:15:07
文/星洪
什么是人性?人性的底线有多高?哲人说:人性=神性+兽性。是不是可以说,底线就是兽性?就是说,人最终逃不掉本能的左右。我觉得,即便是兽性,也有“高”于人性的时候,世界上的某些兽所具备的“兽性”,往往也是能“超过”人性的。例子很多,从飞禽(如大雁)、走兽(如鹿、狼),都有为了营救同类宁愿牺牲自己的例子。当然我们人类至今仍视此为“本能”,并不如人类的,是出于理性。这是另话,在此不说了。
去年,汶川一场特大地震,使我们有近10万数的同胞丧失了生命。从生死线上,无非是只有一个“范跑跑”因“跑”成星而已;在生死攸关的关头,谁也不能不承认,人性真的是很脆弱的。后来因此引发一场关于“范跑跑”的大讨论。这场讨论持续了很久,使国民的思想、观念、意识、思维、品格、气质、习惯等等诸方面,无不受到一次冲击。最终归结到本文开头的两个问题上来。人们在反思和追问:面对生死,面对大是大非,我们人类到底应该先迈出那只脚?到底应该做怎么的抉择?
其实,即便在我们人类日常生活中,这样的问题也是常要面对的。当代西班牙最负盛名的作家之一胡•何•米利亚斯,2006年出版的新作《劳拉与胡里奥》(《世界文学》2008年第三期),其中有个电影情节,就是在一个人们司空见惯的场景里,讲述了一位超市收银员和一位麻雀般大小的老妇人之间一段微妙的人际关系。——我觉得,米利亚斯正是在这日常生活里,给我们提供一个关乎人性的视角,耐人思索和寻味。
故事很简单:有一位老妇人,她每天到超市拿一份面包,两瓶酸奶,然后选择女主角的收银台排队付款。很快在这两个女人间产生了一种好感。好感随着时间不断增长。一天,老妇人把她选购的一点点食品装进塑料袋后,把一个信封递给收款女孩。女孩打开一看,发现里边装有老人家的钥匙和一张纸。纸片上面有她的住址,还说如果有一天她不来了,那准是因为她死了。“那一天,”纸上还说,“你去我家,拿走你喜欢的东西留作纪念,然后通知警察,好让他们在我腐烂之前如天主之意志送我入土为安。”
岁月流逝,老人每天推着小车出现在女孩工作的超市。女孩一边扫描算钱,一边和老妇人谈天说地聊健康。老人购买的东西越来越少。表示她的力气越来越小,或者她的需求在逐步减少。女孩和老人绝口不谈她们的约定,因为她们已达成默契,对此事秘而不宣。终于有一天,老人没有像惯常那样来超市购物,女孩心想,或许老人会晚些来,所以没有按时下班。她顶了下一班,可是直到超市关门,老人也没出现。她离开超市,却不知如何是好。她在大街上六神无主地迈着脚步,一步一顿地朝老妇人家走去。进入老妇人家之前,她象征性地在大楼门口迟疑了一阵。她惊恐地发现,这楼造得像陵墓。老人住在三层,出了电梯,向右即是。女孩按了几下电铃。没人回应。她东张西望,像个小偷。过了一会儿,她终于开门进去了。
老人死在客厅的沙发上,电视依旧开着。女孩克服了最初的恐慌,在老人家里翻箱倒柜,直至找到一个装满纸币的钱包。她草草地数了数,惊讶地发现,钱比她预料的要多得多。她把钱包夹在腋窝里,正待离去,却发现老人呼吸尚存。老人奄奄一息,但并未死亡。她又惊又怕,使劲儿摇晃老人的肩膀,试图叫醒她。老人依然悄无声息。也许刚才是她的幻觉。老人收看的电视频道正热播着激烈的政治辩论。她迟疑片刻,换了一个频道,然后拿着钱离开了。她并没有通知警察。等邻居在楼道里闻到了臭味,自然会通知警察的,她这么想。贪欲战胜了道义。她对自己说,即便是老人没有死,过不多久也终究会死。而且是毫无痛苦地死去。
随后的日子里,女孩不安地在报纸上寻觅老人的消息,同时用她的钱作首付,替自己买了一套房子。在她的内心,悔恨和欣喜交织。她非常矛盾。一周之后,她照常在超市的收银台工作,冷不丁发现老妇人正推着装有一点点食品的购物车朝收银台走来。然而,这次她选择了傍边的队伍。老人在傍边的收银台付款,女孩极力控制着内心的恐惧。接下来的几幕,导演利用各种巧妙的手法左右视听,试图让收银员和观众相信再次出现的是老人的幽灵。有一天,为了让那幽灵不再出现,女孩准备在超市的客流高峰时间当众忏悔。这时,她发现老人是有血有肉的大活人。老人奇迹般地在精神和肉体的双重打击中起死回生。她吃了几天残羹剩饭,终于攒足力气,再度走出门来。老人为女孩的悔恨所感动,没让她当众忏悔。表面上看来,这是一部拥有大团圆式结局的影片,收银员和老妇人最后言归于好,并且相互认养。女孩自然成了老人的唯一财产继承人,而老人则搬到女孩买下的房子,相依为命。那房子比她自己原先的居室更明亮,也更舒适。影片结尾处,我们看到女孩正在替老人泡一壶茶。她神情诡秘。这表情赖以暗示的,无非是茶水可疑,从而给观众留下悬疑。
故事是这样结束的。可是留给人们的思考却开始了。我凭空杜撰了这样两个结尾:一个是:女孩的“恶”性又被某一个“诱因”激发出来,贪欲重新占了上风,终于向老人下了第二次“毒手”;另一个是:女孩经历了人生情感的一次震荡,刻骨铭心,“善”性得到巩固,从此与老人永远生活下去(只要老人不死的话)。
我想表达的思想是,作为女孩,我们似乎能够肯定,她本身并没有受过什么“恶”的熏陶和培养,当然,也不能说就受过怎样的“善”的熏陶和培养;那么,作为“旁观者”,您是如何看待这两个不同的结局,从中又如何看待人的本性的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