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部生态环境问题的社会学思考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4/25 20:46:23
朱雄君
摘要:我国西部面临着严重生态环境问题已成为共识,如何解决已经是一个事关全局发展的重要问题,社会各界一直在作出各种尝试,对其探讨也已经硕果累累。笔者欲从社会学的视角对此问题进行探讨,归纳了西部环境问题的特征,当前的研究视角极其不足,并提出了相应的对策。
无论是在社会上还是在学术界,无论是在国际上还是在国内都受到了高度重视,对这个问题的认识、观点、建议,可以说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在我国,尽管东部地区存在着严重的工业污染、耕地流失、白色垃圾等许多生态环境问题,但是,在我国西部涉及范围广泛、后果严重的生态环境问题更值得引起我们的重视。
一、我国西部生态环境问题的严重性:
我国西部地区位于亚欧大陆的相交之处,远离海洋,气候干燥,本身就处于先天发育不良,是生态环境脆弱的地区。全国有一半的生态脆弱县和60%左右的贫困县在西部。西部地区土壤侵蚀面积达410万平方公里,占全国总侵蚀面积的83.3%;此外,西北五省区和内蒙古是我国土地沙化最为严重的地区;除四川盆地外,大部分地区严重缺水;森林植被破坏严重,森林覆盖率大大低于全国平均水平。
据国家发改委提供的数据显示,目前我国西部地区的生态环境局面仍然十分严峻。全国水土流失面积总共为356万平方公里,其中西部地区就占了80%;在全国262万平方公里的土地荒漠化面积中,西部地区占到了90%以上。此外,我国有将近27亿亩的草原面积面临严重退化,绝大部分也位于西部。新增荒漠地面积2400多平方公里,大多在西部。    我国每年流失土壤总量50亿吨,三分之二的土壤流失来自于西部。
我国西部地区生态系统多样性呈增加趋势,但由于气候变化和人类活动双重驱动力的作用,永久冰雪面积持续减小,荒漠面积增加,各类生态系统存在不同程度的退化;就生态系统承载力而言,西部地区整体上还有少量承载能力,但部分地区有超载现象。
1998年全国最严重大气污染十大城市,西部占4个:乌鲁木齐、兰州、重庆、贵阳。所有这些表明:西部脆弱的生态环境已经不能再经受任何超负载的污染和破坏
二、我国西部生态环境问题的特性
西部按地理区域的划分的话,西北地区属于干旱的草原生态区,还有就是干旱的荒漠生态系统,而青藏高原是一个高寒的草原生态系统,西南是一个森林生态系统,西部对于我们东部来讲它是我们东部的一个生态屏障,它是绿色的生态屏障。另外西部的长江、黄河等很多大江大河都发源于西部,我们国家的冰川都在西部,所以青海就有我们国家水塔之称,很多的水源来自于西部。另一方面,西部又是我们国家生态环境极其脆弱的地区,首先表现在西部是个干旱区,降水很小,蒸发量很高,青藏高原的海拔非常高,生物生长量就很少;我们国家的水土流失主要发生在西部地区,占到80%,最严重的就是黄土高原,还有就是西南的高山峡谷区。国家的荒漠化主要发生在我们的西部地区,因为它处在干旱的环境下的荒漠化,我们国家草地的退化也主要出现在西部地区,还有一个就是目前水资源的贫乏:例如由于水资源慢慢枯竭,造成了黄河的断流。西部的生态问题得不到解决,不仅严重制约当地的发展,要严重威胁到东部高新技术产业区的发展。总的来说,西部生态环境问题具有如下特征:
1、先天缺陷和后天破坏的双重性:我国西部地区位于亚欧大陆的相交之处,远离海洋,气候干燥,本身就处于先天发育不良,大部分地区常年处于缺水状态,导致西部大部分地区形成了广阔的沙漠或戈壁地带,尤其是西北地区如新疆、甘肃、宁夏、内蒙古等地。先天性恶劣的自然条件,加上全球性的气候变暖,沙漠化在这些地区及其周围越来越猖獗。我国是世界上沙漠化最严重的国家之一。在广大的西部地区,随着近几个世纪尤其是20世纪,西部人口的逐渐增多,人类活动的逐渐频繁,对西部的生态造成了严重的破坏。其主要表现为森林减少,水土流失和石漠化。目前西北地区除陕西外,森林面积只有4万平方公里,仅占全国森林面积的3%,而西北地区的森林覆盖率为1.75%,远远低于14%的全国平均水平。西南地区森林资源虽然较为丰富,但破坏严重,消耗较快 。由于大量原始森林的被毁,植被减退,大大降低了森林在保持水土、防风固沙、调节气候、保护生物多样性等方面的重要功能,导致气候明显异常,水土流失严重,灾害面积迅速扩大的严重后果。在西南青藏高原、云贵高原等碳酸盐广布的地区,由于人类活动的干扰,出现了大面积的石漠化现象。据资料统计,我国石漠化严重的区域面积达4.63万平方公里,短期内有潜在趋势的土地达8.76万平方公里。
2、多样性、严重性和深远性
西部地区的生态环境问题具有多样性的特性。森林、植被减少剧烈、水土流失严重、沙漠化、石漠化日趋恶化。西部地区几乎成为中国的主要生态问题的根源地或发生地。一些生态问题正在由局部地域向外扩大。水土流失除了加剧了民族地区的水资源危机,还导致江河源头水量减少,造成下游广大流域所需水资源严重不足。沙漠化不仅在西部当地有巨大的危害,其影响还扩大到我国东部广大地区,如北京的沙尘暴,甚至影响周边国家和地区(如日本)及全球生态环境。各种生态环境问题引发的灾害性气候对全国气候的不利影响日益增大,受灾程度加重。这种恶化趋势严重威胁国家整体生态安全,削弱了社会的可持续发展能力。
3、差异性、复杂性、长期性
西部地区的生态环境问题具有较大的差异性,西北地区森林覆盖率低,干旱少雨,水土流失严重,沙尘暴频繁爆发,沙漠化连年扩展;西南地区森林覆盖率较高,气候较为湿润,但由于人类的破坏,森林大面积消失,植被减少,石漠化严重,灾害频繁。西部地区又是广大的少数民族主要分布区域,地区发展落后的区域,生态问题、贫困问题、民族问题相互交叉,形成恶性循环。恶劣的生态环境导致西部地区发展落后,又导致教育的落后,少数民族人口素质的偏低,落后的发展、低下的人口素质又加剧生态的新一轮破坏。这些问题的交叉突显了西部地区生态环境问题的复杂性,从而导致了问题解决的艰巨性和长期性。
三、生态环境问题的理论视角
生态环境问题在20世纪始受到了人们的高度重视,全世界引发了“保护环境,爱护我们的家园”的热潮,成为从国际到国内,政府到民间,共同关注的话题,对它的相关研究也不少。在此,笔者试从社会学的角度结合生态学、环境社会学对西部生态环境问题进行探讨。
生态学是既古老又年轻的科学,之所以古老,是因为人类从生态里诞生,从生态里发展,从远古时代开始就比较熟悉自己周围的生态;生态学又是一门新兴的、多学科交叉渗透形成的、与人类及生物生存息息相关的前沿学科,其知识体系涉及现代科学的各个领域。生态学属于生物学范畴,处于地球科学的边缘,当然,还有特殊的生态学,比如,太空生态学,外星球生态学;生态学是生物与环境之间相关关系的学问;生态学ecology从字面上来看,就是居住的学问,进一步解释就是研究生物和他周围的生物以及非生物环境之间的全部关系的学问(海克尔,1869)。生物和他周围的环境(生物的和非生物的)会互相影响。经典的社会学认为社会是由人们组成的,是人们为了共同目的聚集在一起进行的社会活动所形成的,人们之间交互作用的产物,是各种社会关系的总和;社会学是从变动着的社会系统的整体出发,通过人们的社会关系和社会行为来研究社会的结构、功能、发生、发展规律的一门综合性的社会科学。以前的社会学者,总是将目光瞄向人类自己,主要是研究社会系统本身,还有社会与社会之间的相互关系,不怎么研究人类社会以外的事物,不研究与人类有着密切关联的物质世界,人类与自然生态的关系;北极圈里生活的爱斯基摩人社会,南太平洋和世界上各个岛屿上居住的与世隔绝的一些社会进入人们的视野后,社会学家受到了强烈的震惊,开始琢磨和研究社会与生态的关系。
西方的环境社会学分析大致有两条主要线索,其一是卡顿和邓拉普为代表的范式倡导:其种种努力,都在于完成从人类特殊主义范式(HEP)向新环境主义范式(NEP)的转变。他们主张将生态学与传统的社会学概念结合,研究环境与社会的互动和联系。其二是以施耐伯格为代表的“社会——环境的辨证法”和“单调式生产”(model of the treadmill of production)模型。他认为用政治经济学观点来理解环境问题是非常合适的。他的研究既包括对主要经济、政治、社会制度宏观结构的的研究,也包括微观结构研究,例如家庭既是生态环境恶化的受害者,也是破坏生态环境的行动单元。进行发展研究,环境和生态是需要认真考虑的重要变量。但这方面多的是相互关联不大的研究和政策报告,缺乏理论上的反思,智识上的反省和创新。定量或者定性的研究只是这些反思和创新的序幕。
当代中国为环境社会学在生态环境与社会的关系中进行研究提供了非常理想的背景条件。一方面,我国大部分地区在现代化的过程中,生态环境问题很突出;另外一方面,这些地区又是传统文化和制度积淀深刻的土壤,人们的传统价值观以及制度形态依然发挥着不可低估的影响。这矛盾的两极之间本身就产生了很大的张力,提供了丰富的值得研究的动态过程,适合选择弱嵌入性的中程理论进行研究。研究者可以把社会文化、制度和生态环境当作相互区别的变量,关注它们在现代化过程中的不同发展轨迹,以及彼此之间的关系的变化切入,描述和刻画这些变化中的不同的结构形态关系,解释背后的潜在规则。这样的研究假设就是,第一,社会文化、制度和生态环境在现代化过程中有不同的发展轨迹;第二,现代化伴随着组织制度和生态环境关系的变化。研究思路就是,在社会现代化和结构变迁的动态过程中,考察环境——社会问题。
由上可见,我国西部的生态环境问题由于其特性,必须以社会学的视野,将生态环境与社会结构和社会发展运行相结合,从生态学、环境学、社会学等多重角度去剖析、去解决。
另外,微观方面人的行动、心理、互动,宏观方面社会的文化、制度、规范、结构是社会的必须要素,因此,我们毫无疑问必须对其进行深入而细致的探讨,然而人类整体生活于一定的场域,最基本也是首位的就是生态自然场域!所以人类与自然的互动性相互关系的必须成为社会学的重要主题。社会学的视角研究生态就是必须以相互关系性的多维视角对研究对象的现状进行全方位的描述,探寻对象形成的根源,与人类社会的互动关系,其发展动力和发展趋势,最后,找出问题的解决途径。现在全球各种各样的生态问题与其说是自然生态的问题,不如说是人类的社会问题。自然为人类提供生存的场域、生活资源,人类作为其住民往往反过来改造自然,总是希望自然能被人类征服,做世界的主人。然而往往由于人类的无理最终受到自然的制裁。所以,解决西部的生态问题必须从生态与社会的互动性相互关系入手。
四、我国西部生态环境问题的对策
我国西部的生态环境问题随着其严重性的突显,受到了人们的重视,从中央到地方,政府到民间都为西部的生态环境问题作出了努力。 笔者认为,问题的解决必须从多方着手:
1、大力发展西部经济,提高西部生产力,改变当地传统落后的生活方式。西部地区是我国经济最为落后的地区,当地的居民多以传统的生活生产方式生活,在这种生活模式下,人们直接从自然中获得必须的生活资源:伐木砍材、开荒种地、蚕食着自然,但由于人少,自然往往能自我恢复。随着人口的急剧膨胀,居民的生活生产资源需求越来越大,由此对当地的生态造成了巨大的破坏。作为经济社会发展格局战略性调整的西部大开发,自2000年开始实施以来至今已经六年多。通过“西部大开发”,达到东西部共同发展,全体国民共享社会发展成果,是当初的一个美好愿景。但是,西部大开发不能继续走高能耗、高物耗、高污染、低产出的传统的线型经济发展之路,必须在科学发展观指导下,寻求经济与社会、环境协调发展的途径。发展循环经济,转变经济增长模式,是使西部生态得到修复,使资源损耗大为降低、环境得到有效保护、经济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必然选择。在西部一些经济发展落后地区尚未解决温饱问题的情况下,环保和可持续发展并不能真正实现。因为无论法规多么严格,对于尚未解决温饱又生计无着的农民来说,乱砍乱伐、毁林开荒、违法采矿都是难于消除的。可以借鉴东南亚一些发展中国家和地区的经验,将保护环境同消除贫困联系起来,调动农村和林区居民参与环保的积极性,对林区居民予以补偿,为替代产业的发展提供帮助。
2、大力推行与环境保护相协调的经济发展模式与项目,建立完善的环境影响评价制度。针对西部生态环境恶劣这种情况,中国政府制定了西部退耕还林还草的政策,计划通过长期的植树种草改善生态环境,以确保西部地区的可持续发展。目前在西部开发的过程中可以说生态环境的保护是重中之重,是影响全局的一个根本性问题。然而,为消弭这种差距而进行“西部大发展”,并不意味着不惜代价。尤其是不能重走东部一些地区以牺牲生态和资源为代价的老路。如果为了缩小这种东西部差距,而使这种大开发不附加任何条件,不是科学、审慎的开发,那么在可能缩小东西部差距,在西部地区社会福利水平提高的同时,也必将带来“灾难”,比如自然条件的恶化、生态环境的破坏等,从而产生一种环境社会学意义上的“富裕中的贫穷”。而要想防患于未然,建立完善的环境影响评价制度是必不可少的。
3、加强政府的引导和介入力度
中国政府在西部生态环境问题的解决当中起到了举足轻重的作用,市场作为看不见的手往往激发人们为了自我的短期利益而不顾集体、他人的利益。整个社会由此形成自我中心的唯我主义的泛滥,人们往往只有索取和享用,往往很少考虑付出,对于自然,人类更是如此。因此,政府作为有型的手必须介入,引导人们保持付出与索取之间的平衡。如政府启动的一系列西部开发项目,环境保护项目,绿洲工程、退耕还林等等,中国政府还积极支持千年生态系统评估(MA)计划,并于2001年6月启动了中国西部生态系统综合评估(MAWEC)项目。总之,政府在西部生态环境问题的解决当中必须继续起到强有力的引导和介入力度
4、加强民间介入和监督,培育民间环保力量。
环境问题发展的过程就是一个利益博弈的过程。例如,在任何大型工程修建中都有三个利益方:当地居民、修建企业以及当地政府。其中当地居民是弱势群体,而民间非政府组织的角色不仅仅是解决环境问题,更是以环境问题这样一个公共领域的问题为落脚点,敦促社区的三个利益方做出策略的调整,以完成利于大多数人的、符合可持续发展目标的社会变迁。近几年,云南“绿色流域”的环境保护非政府组织引起了公众的重视。该组织在“怒江保护”事件的行动和遭遇,反映了当代中国非政府组织的角色和理想,也生动地体现了政府和非政府组织的关系。非政府组织是公共领域最为活跃的行动者,可以弥补市场在公平方面的失灵,也可以弥补政府在公共事务的低效和失灵。非政府组织本身不是利益主体,它是一个代言人,代表着大众的声音;它又是一个引导者,引导大众关注自己的利益,帮助在利益博弈处于弱势地位的居民增强参与的能力:一方面是提供信息支持,另一方面是增加对话的能力。同时,它还是一个整合组织者,为弱势群体提供高效的组织资源。当居民不了解信息时,非政府组织会帮助纠正信息不对称的状态;当居民缺乏相关知识来确定自己的意愿时,非政府组织会承担教育者的角色;当居民表达意愿时,非政府组织会倾听;当居民没能力来实施意愿时,非政府组织会提供培训、并尽可能的寻找资源帮助他们实现。因此,大力培育民间保护环境的力量非常重要,最终的发展权、监督权,必须在公众手中。
5、改变环境保护的理念
最后,我们应该改变以前消极防护、只讲保护的生态环境理念。这种理念有着一种19世纪及20世纪初的人类自我中心主义前提:认为人类是地球乃至宇宙的主人,是世界的中心,所有的一切都是为人类而存在,人类的利益就是世界的利益。在这种人类中心主义的引导下,人们往往忽视他者,对自然这一他者疯狂虐取,导致了自然的报复。后来,人们提出保护地球,保护环境,但其中仍然是以人类的利益为中心,其出发点就是人类免遭自然的报复,人类有一个舒适的生存之地,并能世代延续,继续做地球的主人。所以,环境问题的解决最终需要人们改变人类中心主义,只讲保护防护的消极理念。我们必须认识到:人类只是地球、宇宙的一个渺小的分子,是地球千万居民的一员;是人类依赖地球、自然,而不是相反;人类必须限制自己无限膨胀的私欲,与自然、地球、宇宙和谐相处;我们应积极维护我们周围的环境的平衡与和谐。只有人类真正认识、做到这些,环境问题才有望从根本上解决。
参考文献:
1、  郑杭生主编:《民族社会学概论》,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5。
2、  郑杭生主编:《社会学概论新修》第三版,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4。3、许保强、汪晖选编:《发展的幻想》,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2000。
3、  饭岛伸子著[日],包智明译:《环境社会学》,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19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