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讨饭孩子的“黄粱梦”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3/29 02:51:45



9684 一个讨饭孩子的“黄粱梦”








Author :徐叶青
Issue : 总第 190期
Provenance :新青年
Date :1997.2
Nation :
Translator :
1996年9月21日,对于年仅15岁的张立球来说,是无比激动的一天。这天《窗口》杂志社编辑部托人专门到他家送来了刊有他文章的杂志,捧着那饱蘸他近10年汗水与泪水的短文,张立球哭了。有谁知道,这篇仅300字的文章的背后隐匿着一个靠乞讨维持生活,而且一天学没上过的张立球的多少辛酸之事?

张立球出生在安徽泗县。5岁那年,母亲因忍受不了贫穷的生活而与人私奔了。50多岁的父亲又因严重疝气病无力劳作。迫于生计,尚不谙世事的小立球便与父亲手牵手开始四处漂泊,靠乞讨为生。1988年,小立球与父亲流浪到南京市郊外,好心的村民们收留了父子,并把他们安排在破抽水房里。这时,父亲张润因病重而卧床不起。知道情况后,村镇领导非常关心他们的生活,但父子俩却不愿给政府增加负担。穷人的孩子早当家,沉重的生活担子压到了张立球单薄的肩上。每天天不亮,小立球便早早起床,背起讨饭袋沿村要饭。有时一天吃不上一顿饭,拖着灌铅似的腿,还要顶风冒雨走20多公里,小脸蛋常冻得青一块紫一块,夏天经常中暑晕倒在路上。生活犹如一袭阴云,牢牢罩在小立球的头顶。
说不清是“穷则思变”的血管里天生流着上进的血液,还是出于好奇,9岁那年,小立球突然产生了读书的念头。
然而,连生计都无法维持的家庭,根本承担不起“天文数字”的学费。瞅着儿子饥渴的眼神,仅仅读过一学期书的父亲便艰难地从床上爬起来,充当儿子的“家庭教师”。
在“a、o、e”及大白兔、小公鸡的世界里,小立球得到了讨饭讨不到的乐趣。在父亲那并不丰满的故事中他发现世界是这么绚丽多彩!他竟痴迷于这片天地。
随着年龄的增长,小立球萌发“读天下书,知天下事”的愿望,同时,并不丰富的讨饭经历也使他明白了,要改变自己的命运,只有读书!而才疏学浅的父亲似乎已经“江郎才尽”。于是,知识的触角便从破抽水房伸向了外面的天地,伸向他从未在意的书籍报刊。
他常裹着那能挤出油来的破棉袄在书店转悠,将压在玻璃板下的书贪婪地盯个够。那天,他怀揣着两个月才讨到的15块钱,去镇上买玉米面,却发现了一套价值12块钱的《童规》,他站在那咬了一个多小时手指。他明白手里捏着的15块钱相当于父子俩一个月的“生活费”,他想起昨晚家里断粮了,他似乎也听到了父亲那沉闷的咳嗽声。然而,当他踮着脚尖看一对夫妇为自己孩子买这套书时,他便忘了一切。一幅幅五彩的画面在小孩子随意翻动时,晃过小立球贪婪的双眼,他终于缓缓地将一张张皱巴巴的毛票堆上了柜台……
看到儿子用一个月的粮款买回几本书,老父亲既为儿子草率行事感到大为恼火,又为不能满足儿子读书的求知欲而自责内疚。买回书的小立球很后悔,他跪在父亲的床头说:“爸,我去把书退了。”“球儿,留着吧,学习是大事。”父子俩相拥抽泣。这一个月,破抽水房几乎没有燃起炊烟。
然而,仅靠自己花钱买书显然是不够的,小立球便开始了捡书捡报的历程。讨饭途中,只要看到垃圾堆里、马路旁有旧报,他都要。他时常用那红肿破裂的小手使劲在垃圾里翻抠,对每张脏兮兮的报纸、每一本破烂的书都不放过。为了抠一本书,他的手曾被铁丝划了5厘米长的口子,伤口发炎化脓,疼痛难忍,他就用破布条把手吊在脖子下面,用另一只手继续在垃圾堆里翻抠,小编织袋装满了,就用绳子系着在地上拖回去。
为了捡书报忘了吃饭是常事,自己枵腹辘肠不说,也常使卧床的父亲挨饿。隆冬的一天早晨,小立球早早便出去了,他要先讨点吃的给父亲送回去,可当他走到学校门口时,听说学校今天要大扫除。他知道这时肯定能捡到书和报纸,便在校门口转了3个小时。半天“义务”劳动后,肮脏的小手已是道道血痕。人家给了他一大堆书报,凡是能装的口袋他都装满了。他欣喜若狂地跑回家,没到门口就叫开了:“爸,你看,我今天捡到这么多的书!”可当他进门后,却惊呆了,父亲正裹着破被子趴在小灶前一边烧水一边急促地咳嗽。身体极度虚弱的父亲实在不能忍受饥寒的逼迫,只好从床上爬下来烧开水“充饥”。
一次,他看到一条狗正在垃圾堆里撕咬着一本书。对书的占有欲驱使生性怕狗的张立球斗胆上前去赶狗,谁知狗疯性大发,恶狠狠地扑向了他,将他那唯一的白衬衫撕得破烂不堪,身上到处是爪痕,腿上也被咬得鲜血淋淋。
积书十载,历经了酸甜苦辣的涤荡与洗礼,小立球终于拥有了一笔聊以自傲的“财富”,那就是1000余册包含教材、文学、法律等各类书籍。

别的孩子背的是漂亮的书包,而自己背的却是讨饭袋。每想到这些,小立球心里总是酸溜溜的。我要自学!小立球在心里暗暗下了决心。
自学,对于要饭的孩子可以说是举步艰难。小立球每认识一个字,都要付出数倍于同龄人的努力。然而,好强的个性、成才的欲望,却为小立球上足了自学的“发条”,他一边要饭一边坚持艰难的自学。书,便成了他打开知识宝库的钥匙。他将捡回来的书逐字逐句地嚼读,报纸每一张都开了“天窗”,那本与人家打架的“战利品”——字典,也被他翻得残破不堪。要饭这行当并不轻松,每天都要受一肚子气疲惫而归,可他却坚持每天3小时以上的学习时间。多少个夜晚他是伏在桌上昏然度过的。有好几次头发、棉袄均被火烧着了,他还不知觉,要不是老父亲夜间醒来发现,破抽水房早已付诸一炬。然而,小立球坚信勤能补拙,平时外出要饭也要带上书边走边看。遇到不懂的字,他就走到别人家里说:“我不向你要东西,你告诉我这个字是什么意思好吗?”有人露出诧异的目光,有人则说,这要饭的有精神病!
当有人知道小立球要当作家的梦想时,都禁不住鄙夷地一笑:“做你的黄粱美梦!”
“生活给我一份困惑与无奈,我要回报她一份坚强与收成。”这一句话小立球不知是从哪本书上抄下来的,又迁移到了他的日记扉页上。
书籍是人类进步的阶梯。破窗残月,挑灯苦读,一回回雄鸡报晓,一次次满眼血丝,身体日渐清瘦,饱受苦难的精神却日渐丰满。
在书中,张立球认识了“读书犹如饥饿的人扑在面包上”的高尔基,认识了《钢铁是怎样炼成的》中的保尔,他知道了中国有个文学“巨匠”鲁迅。大师们优秀犀利的文字令小立球咋舌不已,一些历史人物奋进向上的进取精神,更激发了他那饥渴的心灵和求知热情。
掌握了历史、地理、风土人情等知识,读了一些唐诗后,小立球开始尝试“写作”。“春天来了,小草多好看,小鸟飞来飞去很快乐,蜜蜂飞来飞去爱劳动,小河边有鸭子,呱呱地叫有多嘹亮……”这是他的第一篇文章,拿着儿子的“作品”,60岁的父亲颠着跑到一位老师的家中,请人家看看。“好!好!不错!不错!”一个个歪歪扭扭的文字在一天学没上过的要饭孩子的笔下,竟进行了如此有序的排列,老师感到吃惊。得到“专家”夸奖,父子俩头一回买了一瓶白酒。醉醺醺的父亲晃着头说:“球儿,为爸争口气,好好学,说不准将来能当作家,那时没人敢瞧不起咱了啊!”从未喝过酒的小立球也兴奋地干了一杯,但不知是因为高兴还是被酒呛了,又一次流下了眼泪。
生活是最好的老师,艰难使他懂得了勤奋。小立球为自己定下了“爬格子”当作家的奋斗目标,他也坚信自己能攻破多舛命运的坚硬外壳。
为了练笔,每天要饭回来,他都坚持将所思所为记载下来。他艰难地读大量各类体裁的范文。还经常在路边捡一些别人的文字废稿研读别人的文章,人家字太草,他专门买了一本草书字帖。
在这种精神支配下,在这座晦暗的破屋里,在那孤灯下,张立球进行着艰难的文字组合,他先后写出了《看南京大屠杀》、《大海洋》、《夏天的雨》、《我难忘的事》、《芳草地》等百余篇文章。
张立球勤奋自学的事迹震惊了社会各界。解放军南京政治学院训练基地专门组织学员去看望他。当发现那篇标题为《小团山》的记叙文时,学员们流下了眼泪。文章强烈震撼着军人的心灵,他们立即原文不动地将文章推荐给了《窗口》杂志社。很快,《窗口》杂志即在1996年8月号加编者按全文刊发。
彼德罗说过:人生是海洋,希望是舵手的罗盘,它使人们在暴风雨中不致迷失方向。张立球,一个命运多舛的讨饭孩子,正是靠着心中那美好的“作家梦”支撑着那不倦的心灵。正如他在日记中写道:我听到麻雀在树枝上欢叫,往上一瞧,它们都飞快地钻进了稠密的丛林。以后,我就总呆呆地看着那些为彩霞所映衬的弯弯曲曲的树枝。这树枝在我心中犹如乌云中的闪电,虽不及闪电那么耀眼,但却永不消失……
张立球,愿你的“作家梦”早日实现!











站长统计
本书由语文资源网免费制作 更多好书尽在语文资源网 读书频道(ds.eywed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