兴 国 寺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4/18 18:43:30
 兴 国 寺         兴国寺,也叫兴国禅寺,位于济南市区的千佛山上。千佛山位于山东济南市历下区,与泰山、灵岩山并称“鲁中三山”。因有会仙、志仙、群仙、望仙、聚仙五个秀丽的山峰并列而得名。兴国寺坐落在千佛山阴山半腰,南依峭壁,北面泉城,是千佛山的主体建筑。属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创建于隋开皇年间,时称“千佛寺”。唐贞观年间,经扩建,改称为“兴国禅寺”。         山东省济南市兴国寺         简    介   自元代始,“三月三”,“九九”重阳节均举办庙会。明代寺院扩建,遂成香火胜地。整个寺院殿宇亭廊错落有致,苍松翠柏储绿泄润,钟声盈耳,香烟缭绕,大有深山古刹之妙趣。1983年国务院公布为全国143家重点寺院之一。  每逢九月九重阳节,济南人民都来千佛山登高赏秋,自然要进庙拜佛、参观游览。另外有一处“齐烟九点”也是人们必游之地。在“齐烟九点”牌坊处眺望四方,视野开阔,北郊平原的卧牛山、华山、鹊山、凤凰山、标山、药山、北马鞍山、粟山、筐山等群山拱卫,尽收眼底。         历史沿革   千佛山风景优美,层峦迭嶂,苍秀深幽,是济南市著名的游览胜地。它古称历山,相传舜虞曾躬耕于此,故有舜耕山之称。隋唐时期,山东佛教昌盛,这里的悬崖峭壁上雕凿了众多佛像,又建千佛寺,故称名“千佛山”。其中唐贞观年间(公元627—649年)建造的兴国禅寺规模最大,被称为千佛山首刹。  宋代时,兴国寺又加扩建。宋末明初,因连年战乱,寺院“殿堂蓁芜,无存一砖一瓦”。明成化四年(公元1468年),苏贤捐资重建,大雄宝殿、天王殿及僧寮、库房等全部予以重修,殿内塑释迦牟尼、地藏王菩萨、十八罗汉、四大天王等像。明朝刘敕的《咏兴国寺》一诗生动描绘山色古寺的优美:“数里城南寺,松深曲径幽。片湖明落日,孤蜂插清流。云绕山僧室,苔侵石佛头。洞中多法水,为客洗烦愁。”清朝嘉庆至咸丰年间(公元1796一1860年)又加以修葺,并增建观音殿等建筑。现存寺庙主要是明清时格局和规模。  近几年来,全体僧众在佛底方丈的带领下,积极筹款维修寺庙,保护文物古迹,使这座千年古刹焕发新的生机和活力。1983年,兴国寺被国务院确定为汉族地区佛教全国重点寺院。1984年10月交给僧人管理使用,1985年1月,在这里成立了济南市佛教协会筹备办公室。1月20日,兴国禅寺僧人及周围信徒约六十人在这里举行了“文化大革命”后第一次佛教活动,4月20日开始对外开放,接待四方信众及中外来宾。1987年开始修复钟、鼓楼及大雄宝殿,现已全部竣工,殿内佛像也得到修整,恢复原貌。寺内还开设了法物流通处、茶水供应处,为广大群众和来宾服务,并做到了生活自给有余。         建筑布局   兴国寺依山而建,共有7座殿堂,分四个院落,禅院深邃幽静,殿宇雄伟壮观,殿堂分布错落有致。整座寺庙迤逦山腰,古朴庄严。  千佛山兴国寺这四个禅院习称“东庙”和“西寺”。东庙原是一个佛、道、儒各教混杂的院落,现为兴国禅寺的禅院。院内有大舜庙、文昌阁、鲁班词和碑廊等,反映出我国古代的传统文化和佛教文化相互交融的特色。西寺是兴国禅寺的主要部分。  从西盘路拾级而上,经过古木掩荫的唐槐亭、齐烟九点坊,穿过“云径禅关”坊,迎面就是兴国禅寺的山门。山门朝西,门楼上黑色大理石上雕刻着当代中国佛教协会主席、书法家赵朴初先生题写的“兴国禅寺”四个苍劲端庄的金色大字。大门两侧石刻有一副对联:“暮鼓晨钟,惊醒世间名利客;经声佛号,唤回苦海梦迷人”,为清末秀才杨兆庆书丹。意思是说,人世间追求功名利禄的人会被寺院早晨的钟声和晚上的鼓声所惊醒,抛弃名利欲望,而在人海中苦苦追寻的人也会被惊声佛号唤回来。这是一幅典型的劝世联,其中蕴涵的哲理,可谓发人深省,引人深思。  进门两侧,钟鼓二楼矗立。迎门天王殿,弥勒佛笑迎天下客。二进院落,大雄宝殿在寺内东侧,坐东朝西,雄伟壮观。殿内正中莲花宝座上,供奉着佛祖释迦牟尼塑像,两侧菩萨、罗汉侍立,南北侧分别塑普贤、文殊菩萨和阿难、迦叶等十大弟子。释迦牟尼塑像背后,南无观世音菩萨塑像面东站立,左右侍童子。玉佛殿在大雄宝殿北侧,坐北朝南,殿中央佛龛内供释迦如来坐像,白玉石质,由泰国请来。玉佛西侧佛龛内供奉地藏王菩萨。菩萨殿在大雄宝殿南侧,坐南朝北,中央佛龛内供观世音菩萨,东西两侧分别为地藏菩萨、千手观音菩萨。寺院中央有一座大殿,殿内,弥勒佛塑像迎山门趺坐,其背后,韦驮菩萨面东站立。  殿后北侧架长廊,壁嵌国家副主席董必武、诗人郭沫若、书法家赵朴初游千佛山诗刻题记。其中1959年春郭沫若《登历山》诗曰:“俯瞰齐州烟九点,踏寻崖窟佛多尊。半轮新月天心吐,一片东风扫雪痕。”与长廊相对,南侧千佛崖危立,崖上镌刻隋代佛像多尊。山崖由西向东,依次有龙泉洞、极乐洞、黔娄洞、洞天福地坊、对华亭等古迹。  寺内最吸引人的是南崖的千佛崖,这里有9个石窟,是隋开皇七年至二十年间(公元587—600年)刘茂景所造的佛教凿石造像,还有部分是唐代贞观年间造像,尚能看出全貌的有130余尊,镂刻精湛,是研究隋唐石刻艺术的重要史料。其中极乐洞中的佛像最为宏伟、精湛。极乐洞内有佛像20余尊,正面石壁上刻有西方三圣,中间阿弥陀佛像高3米,跏趺而坐,左右侍立观世音、大势至二大士像,各高2.5米,三圣佛神态安详自如,雕工精细,线条优美,是隋代石刻精品。  龙泉洞内有水深3米的泉水,洞内有悬岩浮雕佛像20余尊。另有黔娄洞,是春秋时齐国高士黔娄隐居之所。洞深数丈,曲折回环,内有一20多平方米的空洞,洞高约2米,中镌黔娄坐像,洞内的6尊佛像已残缺不全。相传黔娄在此隐居居时,鲁国、齐国都来相邀,黔坚辞不就。黔满腹才华,却一贫如洗,死时人长被短,盖头露足,有人要把被子斜过来覆盖全身,其妻说:“斜之有余,不如正之不足,先生生前不斜,死后斜者,不是先生之意”。东晋诗人陶渊明赞叹道:“安贫守贱者,自古有黔娄。好爵吾不荣,弊服仍不周。”  寺内北部有对华亭,建在高出寺院10米的峭壁问,原是僧人坐禅、讲经之所,现为兴国禅寺的客堂。         主要景点         【千佛崖·极乐洞】   千佛崖,在兴国寺院内南侧。崖上有隋开皇七年至开皇十五年(公元587~595年)所镌刻的佛像,共9窟130余尊,是济南地区雕凿历史较早的石窟造像群。极乐洞是其中的主窟,有大小佛像87尊。中间一尊为阿弥陀佛,盘膝禅坐,高3米,身后饰佛光,法相端庄。左右为大势至与观世音菩萨,侍立,高也近3米。其他各窟,皆散落在洞外石壁上。有的高居壁顶,有的举手可及,有的一二尊成窟,有的三五尊成区,参差错落。这些佛像,雕刻精致,刀法纯熟,线条流畅,体态丰腴,栩栩如生。有的身着锦衣,有的手拈莲花,有的凝神蹙眉,有的结跏趺坐,有的合掌禅定,神态各异,惟妙惟肖。洞内曾嵌清代著名诗人施闰章的碑记。  “文化大革命”中,佛像遭到人为破坏。1979年3月,市政府拨专款,本着“修旧如旧”的原则,组织专业人员按原样进行修复,再度生辉。   【龙泉洞】   龙泉洞位于兴国寺西门内南侧,在高耸的石壁下。壁上翠柏挺拔如盖,老榆枝柯交葛,山风吹来,呼啸作响,如龙吼,故名。洞口上方石壁篆书“龙泉洞”三字,为济南当代已故书法家任晓麓题书,笔势遒劲,潇洒俊秀。洞内东侧与极乐洞相通。南侧石壁凿有多尊佛像,其中一尊弥勒像,为刘景茂于隋开皇七年(公元587年)正月造,是千佛山年代最早的造像。佛像下面有一小门,门内是一深潭,称“龙泉”,水清见底。洞内穹窿石壁早先悬有钟乳,后经开掘,形成现在这种半人工半天然的长方形式。   【黔娄洞】   黔娄洞在兴国寺极乐洞的东侧岩壁上。相传周代黔娄子曾居住于此,故名。岩壁上端,松柏垂荫,山花烂漫。雨后,洞周壁上,苔衣墨绿,蜗牛布阵,蝉蜕点点,犹如一幅淡雅的水墨画。洞深10余米,三折之后呈长方形,为人工开凿,类似居室,高2米,面积20平方米。洞内温湿,水珠下滴,击石有声,使洞穴越发显得清幽。清嘉庆年间,洞内尚有黔娄子的坐像,白须方巾,文士打扮,后毁。洞口上端,有石刻一方,大字为“黔娄洞”,小字记载了黔娄子的身世。黔娄子,为周代齐国人,修身清节,不事王侯,隐居在这里,凿石为洞,终身不下山,著书四篇,名《黔娄子》(已失传)。鲁恭公听说他是位有才能的人,便派使节聘请其出仕,却被他拒绝了。  1980年对洞穴进行了整修,在洞内迎门石壁上镶嵌石碑一块,记载了黔娄子的一段故事:黔娄先生死时,给他盖了一方白布,白布甚小,盖上头则露出了脚,盖上脚则又露出了头。孔子的弟子曾参之孙曾西说:“把白布斜着盖不就盖严了吗?”黔娄的妻子韦丛说:“斜着盖有余,不如正着盖不足。先生在世的时候非常正直,死后却让他歪斜,这哪能是先生的本意呢?”   【“洞天福地”石坊】   “洞天福地”石坊在黔娄洞的东侧,横跨于对华亭西门石级上。坊上匾额书写“洞天福地”四字。该坊建于清乾隆五十七年(公元1792年),字为护理山东巡抚江兰所书。石坊虽不算大,但雕刻却很有特点,具有较高的艺术价值。石坊通体用青石仿木结构雕砌而成,形成二柱一楼式,飞檐起脊。石脊两侧,饰有花纹,刀法纯熟,线条流畅,颇有韵致。两端雕有正吻。檐的四角下,原有风铃各一枚,清风稍吹,铃声远扬。檐上雕有瓦垅,檐下云头斗拱承托,拱下额枋分别刻有流云饰纹和二龙戏珠、狮子滚绣球等浮雕。两柱下石鼓浑厚。整体结构匀称协调,构思奇巧,古朴典雅。坊的南侧,为悬崖峭壁,葱郁的树丛中,隐有石佛一窟。坊北侧有古椿树垂荫,将石坊衬托得更富情趣。   【对华亭】   对华亭在兴国寺东南隅小独院内。该院坐落于峭壁之下10余米高的平台上,院门悬木刻匾额,上书“对华亭”三字,集于赵孟頫书帖。亭始建于明代,位于院落北侧,因遥对“华不注”山而得名。昔日为僧人面壁诵经、修心养性之处。几经兴废,1995年被改建为藏经楼,二层,朱红柱,橙黄瓦,双檐起脊,雕梁画栋,蔚为大观。该亭位置奇绝,视野开阔,凭栏远眺,一览无余,可将泉城画图尽收眼底。每当阴雨季节,浮云穿堂而过,飘飘渺渺,朦朦胧胧,堪称仙境。  院内南侧悬崖下卧一石洞,洞上嵌“吕祖洞”石刻匾额。洞内原有吕洞宾石像。洞外石壁间,有记载吕祖的道教传说、重修千佛山庙记等清朝石刻四方。洞穴上端,柏树榆树长势奇特,其根暴露在外面如龙爪,匍匐于地上似蛇形,其干挺拔多姿。这里景色尤以秋日最美丽,山菊开着黄花,藤蔓丹叶如霞。因境界清幽,被明朝人称作“石洞绝尘”,为古时历下十六景之一。整个院落,被绿荫覆盖,显得郁森清凉,历为避暑胜地。因院落幽静,再加素日常闭,很少有人来此游览,故亭曾悬匾额“飞尘不到”。         山西省大同市兴国寺   时代:明        地址:大同市城区小西门  兴国寺位于大同南小城(南关)的西郊。据《大同县志》载:此寺为明代万历已末年(公元 1619 年)所建,中经清康熙六年(公元 1667 年)和乾隆三十年(公元 1765 年)重修。寺院建筑宏伟,规模极大,有如上华严寺的布局形势:坐西朝东,顺势修建,层层迭高。院内正殿为上下两层,上层供无上至尊佛像,下层建三孔窑洞,横匾书有:“兜率宫”三字。宫内盘砌着大斋炕和顺山大炕,为传经受法的禅林修行处所。山门两侧建有两座一龙壁,门前还矗立着一座五彩琉璃龙壁(此龙壁现已被移置善化寺内)。兴国寺是大同在明代新建的一座规模宏大的重要寺院。当时香火旺盛,寺内多住高僧,是本地传戒授道的集中地,所以曾有大同“佛国”之称。         四川省广安市兴国寺   位于广安城区南边的兴国寺,为木结构庙宇建筑。隋朝修建,明朝从建。为城区唯一的佛教活动场所。参观及朝拜者众多,香火旺盛。1980年11月公布县级文物保护单位。  大殿面向渠江,建筑面积320.52平方米。殿楔为单檐歇山式,绿色琉璃正脊,盖筒瓦,蟠龙纹瓦当,凤眩沟滴。前檐及山面第一间的斗拱为三抄六铺作为斗心造,补间铺作斗拱,在当心间及次间各二朵,两稍间各1朵,共有斗拱42朵。当心间内额上,有墨书提记模糊不清,爪柱内额上有墨书"广安千户守御所武德将军正千户李铭、武略将军副千户吴源史"字样。         甘肃省秦安县兴国寺   1996年被国务院公布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位于秦安县城北街。是一组风格古朴,造型奇特,保存较好的元代建筑群。据载创建于元至顺三年(1332),兴国寺经过六百多年的变迁,其它建筑大多瘫塌,只有山门、钟楼、鼓楼、般若殿安稳如磐,迄今完好。般若殿坐东向西,面阔三间,通长11.7米,进深两间三椽,单檐歇山顶,上布灰筒板瓦,正脊两端各安一条龙吻,二龙怒目卷尾,张口吞脊,活龙活现。正中部饰以琉璃兽面,上置一火珠,两侧置走兽。垂脊和戗脊上饰兽,戗脊上还置天王、狮、豹、马、狗等。大殿架梁用六根檐柱支撑,当中两根檐柱,浑圆硕大,柱头卷杀为覆盆状,柱身下用素面圆形柱础,无雕饰,次间额栋札牵雕龙首。殿内无粗大金柱,仅在斜梁和内额的下皮设置直径约十五厘米的四根小柱。兴国寺般若殿,整体雄浑谐调,轮廓稳定秀美。虽经历代多次重修,但梁架结构,斗拱风格,仍保持了元代建筑的特征。大殿阑额上方悬明嘉靖时期胡缵宗书“般若”木匾,是一件珍贵的书法艺术。         河北省唐山市兴国寺   兴国寺位于唐山市路北区大城山主峰南侧。史料记载,该寺始建于唐朝,相传唐王东征时曾驻扎于此,得胜归来后见该寺,取希望国家兴旺之意,故名兴国寺。历经辽、金、元、明、清至建国初期仍有僧人主持佛事活动,该寺在其历史上影响较大,文革遭到破坏,76年唐山大地震时被毁。因寺院周围遍植花椒树,民间又传称花椒寺。        近年来,随着唐山市佛教信众的不断增多,广大信教群众纷纷要求恢复兴国寺。为满足信众宗教活动的需要,经佛教团体多年努力,政府有关部门批准兴国寺于大城山原址复建。  复建后的兴国寺位于大城山公园西南部,占地面积71.7亩,为古建仿唐式寺院。注重了历史的文化传承,是建筑艺术与宗教场所的完美结合。它不仅将成为满足广大信教群众正常佛事活动的宗教场所,同时也将成为弘扬民族文化、群众演艺生活的舞台,旅游、观光的胜地,成为唐山的标志新建筑之一。  新国寺依山而造,顺次排开,层层殿堂傍山而起,气象不凡。全寺以三纵三横轴线为框架,沿东轴线纵向布置主建筑群。山门位于南端,体现了传统建筑坐北朝南的要求。三进院落由南向北展开,有张有弛,高低错落,最后以佛教至高无上的禅堂--念佛堂结束,体现了唐式古代建筑博大恢宏的气势及宗教的庄严气氛。西部由南向北为两个独立的四合院,一真身宝塔结束,亦为全寺最高建筑。中轴是放生池及连接两边建筑的花园,是指相映生辉。整个建筑设计集我国唐代寺院建筑艺术之大成,体现了佛教艺术的智慧、浑朴、肃穆的风格,个人以永恒感。         江苏省苏州市兴国寺   位于苏州相城区黄埭镇,始建于三国东吴赤乌四年(公元241年),距今已有1700多年历史。据民国二十二年《吴县志》记载,该寺历经唐、宋、元、明、清,曾三次遭毁,又经五次重建复修。至大跃进和文化大革命期间,又遭二度摧残而彻底废弃。有一定的历史文化底蕴。历史上几经重建,2000年左右因扩建黄埭中学被拆除,兴国寺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深厚。据当地群众相传,兴国寺曾几度佛事兴盛,信众云集,香火旺盛,名重一时。虽几经废弃仍不灭。深得本地信教群众崇信。为尊重历史,传承文化,顺应民意,经相城区佛教协会、黄桥街道办事处等多次协商一致,并经区政府同意,决定将兴国寺重建于荷塘月色公园。该公园为区委、区政府规划建设的大型荷花主题公园,总规划面积5000亩,目前一期工程2000亩已竣工并对外开放。周围无密集型建筑和工业企业,环境优美,交通方便,适宜宗教活动。区政府已同意在荷塘月色公园内为兴国寺扩建划拨宗教活动场所建设用地60亩。兴国寺建设资金将由区佛教协会筹集,建成后由区佛教协会管理。         江苏省阜宁县兴国寺   兴国寺,原名真武庙,位于盐城市阜宁县城以东,射阳河大转弯的北岸,是阜宁最古老的庙宇。阜宁古称"庙湾",是因为射阳河流经此处拐了一个大弯,弯北有座真武庙而得名。 真武庙始建于北宋景德年间,为四合院古建筑,进山门有正殿3间,进深5米,楼高3.5米,供奉真武大帝铜像一尊,金心银胆,身高7尺余。殿前有双龙戏珠铜香炉一座,两厢配殿各3间,供奉诸神,后有僧舍等生活用房16间,建筑面积共400平方米。 此庙年深日久,香火渐盛,民间流传有许多神话。相传,当年浇铸真武大帝铜像时,曾有讨饭人捐出一枚铜钱,受到匠人嘲笑,并将铜钱摔进阴沟。铜像铸成后,身上有一铜钱大的围孔,难于修补。匠人遂想起讨饭人捐铜钱之事,从阴沟中取出铜钱放上,恰好不大不小,严丝合缝。匠人这才明白,那讨饭人本是神仙化身,真武大帝铜像乃神仙相助方才铸成。 真武庙内有口古井,井有多深,无人知晓。一皮匠出于好奇,用扁担测试井深,不慎失手,扁担掉入井中。事隔数日,一渔翁担鱼进城出售,巧遇皮匠,皮匠认出渔翁所用的扁担,正是自己几天前在真武庙井中丢失的那根,便问渔翁扁担何处得之,渔翁说,这扁担是在海边打鱼时捞上来的。于是人们推断,真武庙古井是神水,与大海相通,水质甘甜可治病。民国初年有几次大旱,四周河塘井坑全部干涸,唯这口古井有水。它解决了全城人的吃水困难,人们称之为"救命水"。 又传,很久以前,有一对恩爱夫妻,男的在海上打鱼,女的在家操持家务,相聚时间甚少,而立之年,仍膝下无子。夫妻诚心向佛,忽一夜,男的在船上做了一梦,飘然回乡,与妇人团聚,返回时不慎将烟袋遗落在家中。数月回乡,男的发现妻子有孕,遂疑其妻不轨。妻拿出烟袋作证,男见之甚惊。不久,其妻果生一子,夫妻二人欢喜不已,方信此乃菩萨显灵,遂捐财专赠事佛,并央人写下一副楹联,上联曰:"高港庙湾神圣二仙来显梦";下联曰:"射湖名地应期十月果生男"。 真武庙前有一根旗杆,高约六、七丈,每夜燃灯悬于杆顶,使出海渔船便于回港停泊,而其它寺庙的旗杆皆为两根。所以阜宁至今仍流传着一句歇后语:"真武庙的旗杆一独一根",比喻独生子女(独苗)极为宝贵。 明代,真武庙由邑人刘翰出资重修。清道光二十五年重建正殿,同治初年捻军复毁。光绪八年刘以云等又重建。岁修用款,仍由刘氏族众任之。此庙原由道士住持,后由和尚主持。抗战爆发后,刘氏后裔将真武大帝铜像和铜香炉运往外地"避难",该庙成了一座空庙。日军三次侵占阜宁城,弄得古庙弹痕遍体、百孔千疮。文化大革命期间,红卫兵多次闯入庙内,殿宇结构牢固,无法砸烂,这才纷纷离去。阜宁境内其它庙宇、庵堂,经历劫难,皆毁之殆尽,唯独真武庙仍保存至今。 建国后,真武庙曾由县房管部门管理,也作过阜城税务所办公用房和职工宿舍。1985年,江苏省人民政府派考古、建筑专家到该庙考察论证,确认这座古庙具有保存价值,定为国家三级文物重点保护单位。1993年9月,阜宁县人民政府决定将此庙产权发还给宗教团体,1994年,阜宁籍的上海宝山寺住持丛达法师,无偿捐赠了价值数万元的三尊佛像和香炉、大木鱼等佛用物品,又资助了3千元人民币。同年,江苏省宗教事务管理局资助l万元,使千年古庙,修葺一新。因真武大帝铜像失落已久,无法归位,按丛达法师建议。改供观音佛像,更名为"兴国寺"。由智灵任住持 (现住持为印志)。不久前,经阜宁县人民政府批准,兴国寺将在原有基础上再向东扩24米。向北扩60米,新建大雄宝殿、天王殿、舍利塔、忠孝堂、荷叶亭等,届时,这里将成为阜宁县一个旅游观光圣地。         河南省荥阳市兴国寺   位于荥阳市东10公里豫龙镇兴国寺村。《荥阳志》载,此寺始建于唐咸亨三年(公元672年)。洛阳白马寺慧悟禅师云游到此,见此处北枕檀山,南临须水源,且有五条河汊蜿蜒伸向这里,状似五条巨龙,当地有“五龙朝圣”之说,便决定在这里建寺,取“上有天命,尊佛兴国”之意,定名“兴国寺”。建寺初期规模宏大,前后三座院落,有天王殿、前佛殿、阎王殿、大佛殿等,整个寺院占地200亩。宋太平兴国年间进行大修,现存有重修石碑一通。  寺前原有古槐二株,相传秦朝末年,楚汉相争,战于北邙。刘邦率众路过这里时,既无村庄,也无寺院,只有一座小庙。庙门东西有两株碗口粗的槐树,刘邦曾系马歇于树下。汉朝建立后,众人呼之为“系马槐”。建寺后,槐树位于仪门两侧,后来一株枯死。到了清代西侧槐树主干已中空如室,能容下四人对坐打牌。古槐盘根错节,形态古怪,东边一枝垂地而上翘,又转向西北,犹如虬龙腾空。清康熙十六年被列为荥阳十景之一,名为“古槐夜雨”。  兴国寺一度改为村学。1938年寺前修水库,学校搬迁,庙宇被拆,佛像石碑被毁,古槐被伐。后因水库干涸,原寺址处成为可耕地。近年由群众集资,自己动手修建了仿古式大殿(左图)、门楼、厢房和围墙等。寻回了散失的唐代与明代的佛像石刻三尊及部分石碑等较珍贵的文物。又从附近村民家中征得部分有价值的文物,成立了兴国寺村文化活动中心。         河南省南阳市兴国寺   在城南中雷保(今三十里屯)宋和元年(1054年)建。光绪《新修南阳志》称:明为上元寺,在城南三十,育水西下范营,有明方九功记,今已不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