洪武大帝朱元璋:一个从历史夹缝中钻出来的英雄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4/25 18:51:28


朱元璋,明朝开国皇帝,杰出的政治家和军事家,史称明太祖。他是中国历史上唯一一个出身微贱的皇帝,也是一个最富有传奇色彩的人物。他自贫贱而起,坚持奋斗,克服无数困难,打倒无数敌人,最终建立大明王朝。他恢复生产,促进经济发展;惩治贪污,为百姓谋福利。他一生都在不断为建筑他的大明王朝而努力,虽然因为性格的暴躁、敏感、多疑,他也曾犯过一些错误,但这并不能抹杀他在历史上的功绩。他是一个从历史夹缝中钻出来的英雄,他身上特有的平民气质和自卑感一直伴随着他的君王生涯。朱元璋是中华文明史乃至中国历史上一位伟大的帝王,围绕在他身边的诸多传奇故事将伴随着他深爱的子民世代相传。[进入专题]
开国皇帝
出身贫贱的放牛娃朱重八
公元1328年的一个夜里,在现在安徽境内的一间破茅屋外,农民朱五四眉头紧锁。当他听到一声响亮的婴儿啼哭时,他并没有像现在守在产房外的父亲那样欣喜若狂,而只是更加的焦躁不安。这个婴儿的诞生,对于已经有了三个儿子两个女儿的朱五四而言只意味着一件事儿:家里又多了一张吃饭的嘴。这时,只见破茅屋满地红光,邻居以为失火,纷纷跑来相救。朱重八,这个天生异相的婴儿,出世了。 [视频播放]
苟延残喘当和尚 求生无门做乞丐
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为了在大灾之年能有口饭吃,草草葬下双亲之后,朱元璋就走进了皇觉寺。在皇觉寺做和尚的朱元璋受尽欺辱,几乎承担了寺庙里所有的粗活。然而命运似乎要锻炼他的意志,入寺仅五十余天,由于饥荒过于严重,他和所有的和尚都被迫出去化缘。朱元璋的苦并没有白受,三年的讨饭时间,触底反弹,朱元璋的人生得到了彻底改变。同样是乞丐,同样是为了生存而挣扎,那么朱元璋究竟有怎样的异秉使得他最终成就帝业?[视频播放]
朱重八逼于无奈去造反
朱元璋其实并不如人们想象中那样胆大勇猛,在他的骨子里,农民性格的怯懦,常常让他在战乱时只求平安。然而事不遂人愿,从一封神秘信件开始,朱元璋发现,自己当好和尚的念头也已破灭,一切一切的条件都推着他往造反的路上走,无法回头。投奔义军的朱元璋因相貌奇特屡立战功迅速引起了起义军首领郭子兴的注意,连他自己都没有想到的是,他的这个决定彻底改变了自己的命运轨迹,乞丐朱元璋从此风生水起。[视频播放]
朱元璋单飞 率领24人夺天下
告别了皇觉寺的窝囊生活,朱元璋的倒霉日子算是到头了,接下来的一切可以说是顺风顺水:参加起义军,讨了个贤惠老婆,还得了个有权有势的丈人。但是要在乱世中崛起,道路总不会平坦,朱元璋很快就发现,一手提拔他的郭子兴已成为他成长路上的最大障碍。[视频播放]
朱元璋用谋略斗强敌
今时不同往日,此时的朱元璋一扫当和尚乞丐时的唯唯诺诺,显出王者霸气来。攻下南京后,朱元璋似乎可以松口气,享受一下成功的喜悦,但不久之后,他发现自己面临着比以往更为险恶的局面,因为在他的周围,有两个非常强大的敌人。朱元璋如何才能战胜强敌,成就一番霸业呢?[视频播放]
朱元璋一意孤行救小明王
朱元璋尝到了龙湾之战的甜头后,显得自信满满目空一切,在救小明王这件事上,他也是一意孤行。事实证明,他的这个决定是他军事生涯中最大的失误,他自己也差点因此而丧命,那么,事情进展如何?他又是怎样化险为夷的呢?[视频播放]
朱元璋智取张士诚
郭子兴的病故让朱元璋终于可以长出一口气,他终于可以带自己的队伍打自己的仗了,于是他雄心勃勃的把队伍带到了集庆,经过一番鏖战,他把集庆拿了下来,第二天就改名为应天。站在应天的城楼上,他无限感慨:“金陵险固,古所谓长江天堑,真形胜地也”。经过几年韬光养晦积蓄力量巩固根据地之后,朱元璋羽翼渐渐丰满,队伍也在不断壮大。对于有着极强政治野心的朱元璋来说,他的眼光是绝不会仅仅停留在应天这样的弹丸之地上,但现实是,朱元璋面前依然困难重重,那么朱元璋在夺取天下的道路上又会经历怎样的艰难苦战呢?[视频播放]
朱元璋:凤阳城苦难缔造者
“说凤阳,道凤阳 / 凤阳本是个好地方 / 自从出了朱皇帝 / 十年倒有九年荒 / 大户人家卖骡马 / 小户人家卖儿郎 / 奴家没有儿郎卖 / 身背花鼓走四方”这是凤阳花鼓最为有名的唱段,最初乞丐出去行乞的行头逐渐演化成了今天的凤阳花鼓。为什么凤阳会有那么多的乞丐?这带来欢乐的花鼓究竟蕴藏着怎样的辛酸?凤阳花鼓又为什么会对凤阳出身的朱元璋饱含怨言呢?[视频播放]
朱元璋只没文凭 不没文化 军营打仗时自学成材
“待得秋来九月八,我花开时百花杀。冲天香阵透长安,满城尽带黄金甲。”黄巢的一首《咏菊》豪气丛生,荡气回肠,数年后,他带领着十余万大军,打进长安。时隔五百年,朱元璋率领起义军一举攻下元大都。“百花发时我不发,我若发时都吓杀。要与西风战一场,遍身穿就黄金甲。”杀气腾腾,气吞山河的语言伴随着朱元璋成就帝业。长久以来我们一直认为,没“文凭”就是没文化,因此许多人都认定乞丐出身的朱元璋是个彻头彻尾的文盲。那么文盲朱元璋也能吟诗作赋?为什么对于朱元璋的学识会存在那样激烈的分歧?朱元璋是文盲吗?[视频播放]
朱元璋是个好丈夫 不过只对马皇后好
对于明朝初年的百姓来说,朱元璋是一个可以茶余饭后津津乐道嚼舌根儿的传奇人物。对于明朝初年的百官来说,朱元璋是一个令他们胆战心惊不敢轻易放肆的暴虐君王。那么对于朱元璋的家人和他的后宫嫔妃来说,他会是个怎样的父亲和丈夫?我们又该怎样评价他的一生呢?[视频播放]

草根皇帝一统天下
对于朱元璋来说,他虽然打败了张士诚和陈友谅,但这两人只是他的敌人而并非仇人,他真正的仇人依然存在,正是这个仇人害死了他的父母。所谓有仇必报,他终于可以去报仇了,这将是他统一天下的最后一仗,那么他的最大仇人又是谁呢?视频播放>>

朱元璋性格决定命运
他是父母双亡的孤儿,是苟且偷生的乞丐,仅仅为了在这个乱世里抬起头活下去,朱元璋凭借着坚韧、胆识和才能实现了一次次艰难的蜕变。究竟是何种力量帮助朱元璋一次次攻克顽敌最终改写历史?视频播放>>

明朝皇宫里的女人们
“愿皇上求贤纳谏,慎终如始。子孙皆贤,臣民得所。但能如此,妾虽死无憾。”生如夏花,逝如冬雪,人生如此,何悔何怨。马姑娘,这个平凡的女子,在困难岁月里未曾嫌弃出身贫贱的朱元璋,而是跟随着他,为他奉献自己的一切。无论环境多么险恶情况多么复杂,她始终遵守着自己当年的承诺:无论贵贱生死,永不相弃。视频播放>>

朱元璋定都之谜
南京,古称应天。此地乃六朝古都,且背靠中山,面临长江,龙蟠虎踞,形势非常险要。民间早有“天下财富处于东南,而金陵为其会”之说,然朱元璋起初并未将南京定做都城,而是选择了故土凤阳,并进行了长达七年的“中都”建设。众所周知,南京为明朝都城,那么究竟发生了什么事让朱元璋放弃了自己最初的设想呢?视频播放>>
肃贪风暴
洪武大帝朱元璋出身贫寒,懂得民间疾苦,深知“得民心者得天下”。在他坐上龙椅之后,他对贪官的处置在历来的帝王中也是鲜见的。不管高官显贵,牵涉到哪一级就处置到那一级绝不手软。处死贪官污吏的手段,更是让人毛骨悚然:凌迟、风干、剥皮塞草……然而,这些贪官如同割韭菜,割掉一茬,随即又长出一茬,使得朱元璋十分烦恼。那么究竟是什么原因造成了这样的一种“前腐后继”的状况呢?
朱元璋把贪官扒皮做“人皮稻草人”
明朝的县衙有一个特别之处:县衙中多了一个土地祠。这个土地祠并非祭拜土地的地方,而是专门剥人皮用的。朱元璋下令将贪污官员处死之后,还要命令行刑人员把他们的皮剥下来,然后在皮内塞上稻草,做成“人皮稻草人”供众人参观。这种稻草人可不是放在田边吓唬鸟的,而是用来威慑贪官。那么这些人皮稻草人有没有起到威慑作用?朱元璋又为何要制定这样骇人听闻的反贪政策呢?[视频播放]
朱元璋编写《大诰》大力肃贪
据史料记载,洪武年间,朱元璋大力肃贪,官员们每天上朝都要在家门口举行一个仪式,穿戴整齐,抱抱老婆孩子,交待清楚后事,然后诀别而去。到散朝的时候,老婆孩子就在家门口等着,如果活着回家了,就要大肆庆祝一番。就在全国上下一片刀光剑影的恐怖气氛中,朱元璋却躲进书房,专心致志地编写一本书,这究竟是一本什么书呢?[视频播放]
朱元璋磨刀霍霍向功臣
元末大乱,群雄并起,天下一统,但人心不平。朱元璋明白他能走到今天这一步,靠的是身后杀出的那条血路,靠的是助他打下天下的那批功臣。刀下的亡魂将成为复仇者,诅咒他帝国的覆灭;身边的功臣将成为分食者,以伺与他共享天下。所以他总是焦躁的、不安的、多疑的、处心积虑的。一个建立在暴力基础上的政权,他也要用暴力的方式将它续写下去。[视频播放]
解析明朝“锦衣卫”
锦衣卫是明朝的特务机构,它有自己的一套系统,也有着区别于明朝监狱的“诏狱”,其滥用酷刑,恐怖异常。作为皇帝的耳目,锦衣卫恣意横行,不仅让明朝的官员惶恐不安,而且让明朝百姓闻风丧胆。不怕杀错只怕杀漏,“胡蓝”两案大大提升了锦衣卫的名声和地位,使其成为魔鬼的代名词。到了明朝天启年间,锦衣卫的残暴更是到了登峰造极的地步,成为明代政治的一大祸害。虽然朱元璋不能时时刻刻盯着大臣,但那些大臣们却时刻感觉到背后朱元璋那双险恶的眼睛。对于大臣们来说,身着黑衣的锦衣卫俨然就是黑白无常,人人自危的状况已经让大臣们无瑕顾及政务,那么朱元璋会对他们善罢干休吗?[视频播放]
胡蓝之狱
“独至明祖,藉诸功臣以取天下,及天下既定,即尽取天下之人而杀之,其残忍实千古所未有。” 胡蓝两案所涉之人多达数万,血雨腥风之后,大明的开国功臣被屠戮殆尽。

“胡惟庸案”始末

“蓝玉”大案

锦衣卫
明初三杰
朱元璋终于当上了皇帝,但是皇帝不是天生的,凭你出生时再怎样满地红光,外形上再怎样奇人异相,一句话,江山不是一个人可以打下来的。早在打江山的过程中,朱元璋就认识到人才的重要性,他大力搜罗天下英才,把以刘伯温为首“浙江四贤”都收至麾下。当年汉高祖刘邦能够夺取天下,最终靠的是三个人:韩信、张良、萧何。无独有偶,朱元璋在群雄逐鹿的乱世中建立起一代大明王朝,靠的也是三个人,那么这三个人究竟是谁呢?
明朝第一谋臣刘伯温
刘伯温,书香门第出身,14岁中秀才,16岁中举人,22岁中进士,乃当世神童。“三分天下诸葛亮,一统天下刘伯温”,可以说,刘伯温对于朱元璋成就帝业功不可没。然而,对于坐享天下的朱元璋而言,刘伯温的胆识和智慧又实在是一种太大的负担和威胁。虽然从道德和理性上,他一次次提醒自己要善待这位开国功臣,但是,一个帝王的血气方刚,又始终在发出另外一种声音:防着他,除掉他。这种矛盾同时折磨着朱元璋和刘伯温,当然,苦果只能由刘伯温独自吞下。[视频播放]
明朝第一勇将徐达的传奇人生
江山不是一个人可以打下来的,靠着徐达、刘伯温、李善长的攻城拔寨、运筹帷幄,朱元璋终于力克元末的各支起义力量,让这天下姓了“朱”。但是江山又永远只是一个人的,坐享天下的朱元璋疑心病是越来越重了,谁的功劳越大,他就看谁越不顺眼。除了谨小慎微的徐达能够善终,刘伯温和李善长都成为官场政治的牺牲品。那么,徐达是怎样在政治清洗中保全自己笑到最后呢?[视频播放]
明朝“萧何”李善长
徐达,明朝第一勇将,“徐达开国,军功第一”;刘伯温,明朝第一谋臣,足智多谋,多次做出准确判断。然而当我们翻开史书,再来细评“名初三杰”之一的李善长时,会发现竟然找不到任何惊人的功绩。李善长,“做后勤、打杂”,没有任何显赫战功,但让人难以理解的是,这样一个没有“业绩”的人却在建国后排至“开国六公爵”首位。究竟是什么原因使得李善长在朱元璋心里占有这么重的分量?伴君如伴虎,尤其是面对朱元璋这样多疑暴躁的君王,他的命运又将如何呢?[视频播放]

“策划经理”刘伯温

“营销总监”徐达

“办公室主任”李善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