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代读书最多的人 没有人能拼过他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3/29 14:06:17

       自称“五十年来,五百年内中国白话文写得最好”的台湾著名作家李敖,一生博览群书,著作等身。他曾经编著过一套书,名字就叫《中国名著精华全集》,书中几乎将中国古代名著精华一网打尽,并给予现代新学问的光照,使得现代人读古代书能真正地取其精华。

        李敖在《中国名著精华全集》的代序《要把金针度与人》中提到,古代中国人中读书最多的,当属清代大学者、全世界最大的百科全书《古今图书集成》的编著者陈梦雷。陈梦雷曾说自己“读书五十载”、“涉猎万余卷”。李敖在历史学方面的造诣很少有人能匹敌,他的这个观点没错,陈梦雷读书之多,确实在古人中无人能出其右。

        陈梦雷(1650年-1741年),字则震,号天一道人,晚年号松鹤老人,福州人。清康熙九年(1670年)进士,选庶吉士,授翰林院编修。为清代著名的大学者,一生颠沛流离屡遭不幸,但编著甚丰,著有《闲止堂集》二卷、《松鹤山房集》十六卷、《天一道人集》百卷,以及将清初之前所有科学文化知识几乎都汇编其中的煌煌巨著《古今图书集成》。1673年,陈梦雷返乡省亲。第二年三月,在福州的靖南王耿精忠与云南的平西王吴三桂、广东的平南王尚可喜相呼应,三个藩镇王联手发动了叛乱,史称“三藩之乱”。耿精忠自称总统兵马大将军,拥兵十万。他扣押总督范承谟,分兵三路向江西、浙江进攻,同时拉拢社会名流,强授伪职,胁迫士人同反。把正在福州省亲的陈梦雷关押在寺庙里,强行让他入伙,陈梦雷托病拒绝,躲在家里密写奏疏,向清廷表示忠忱,请遣兵南下,愿为内应。奏疏由他与李光地同署名,封于蜡丸,由李光地潜行去京,亲呈朝廷。《福建通志·陈梦雷传》中记载说:由陈梦雷从中“离散逆党,探听消息,藉光地在外,从山路通信军前”,共同请清兵入剿。

        李光地,福建安溪人,与陈梦雷同科进士,同官翰林院编修,颇有交谊,此时他也正在老家安溪。两人密议定夺后,李光地犹在观望。事过半年,他见耿精忠叛乱败势已成,遂据密疏为已有,删去陈梦雷之名。重新蜡封后,遂派亲信去京献于军机。康熙阅后深表嘉许,李光地因之此后倍受信任,屡屡擢拨,位至直隶巡抚和文渊阁大学士。而陈梦雷不但功被埋没,反而招来杀身之祸:因被迫出任耿精忠的“学士”而受耿党徐鸿弼的诬告,以“附逆”罪逮捕入狱论斩。

        陈梦雷入狱后,曾一再要求李光地为他作证辨诬,但在四年多的时间里,李光地一直保持沉默,直到1680年,他才为陈梦雷“代具一疏”,但对陈梦雷在福州“离散逆党,密图内应及同谋请兵之事,一语不及”。所以此疏没起任何作用。因此,陈梦雷十分憎恨李光地,骂他是“欺君负友”之徒,还写了《与李光地绝交书》。刑部尚书徐乾学悯其冤,再三为陈梦雷说情。1682年,清廷才改陈梦雷死罪为谪戍沈阳尚阳堡。谁知祸不单行,陈梦雷一到戍所病倒了,其父母也因他冤案的打击先后去世,随他流放的妻子也亡故。悲痛中陈梦雷仍振作精神,手不释卷,刻苦学习和著述。他精通满文,塞外17年“四壁图书列,烟光一径深”的流亡生涯中,陈梦雷孜孜不倦地从事文化教育和著作,热心培养当地人才。,同时勤奋著述,编纂了《周易浅述》、《盛京通志》、《承德县志》、《海城县志》、《盖平县志》等,还写有大量脍炙人口的诗作。

        1698年,康熙皇帝巡视盛京(今沈阳),陈梦雷献诗称旨,甚受康熙赏识,遂被召回京师。次年入苑,任命诗臣,侍奉甚受康熙器重的第三皇子诚亲王胤祉读书。他恪尽职守,甚得胤祉好感。康熙对他的工作十分满意,赐他住房,并亲笔为他写下了“松高枝叶茂,鹤老羽毛新”的对联。陈梦雷涕感之余,把书斋改为“松鹤山房”,自称“松鹤老人”。此时他深感现有类书“详于政典,未及虫鱼草木之微”,“但资词藻,未及天德五道之大”,缺陷甚多。因此决心编一部“大小一贯,上下古今,类别部分,有纲有纪,勒成一书”的大型类书,以“大光圣朝之治”。此设想得到胤祉的大力支持,特拨给“协一堂”藏书,又为他在城北买了“一间楼”,还雇人帮他缮写抄录,为他提供了良好的工作环境与条件。潜心钩沉的陈梦雷,开始了这个卷帙浩繁的伟大工程,他根据“协一堂”藏书和自己家藏的经、史、子、集一万五千余卷,进行分类编辑,经过五年“目营手检,无间晨夕”的辛勤劳动,到康熙四十四年(1705年)五月,《古今图书集成》巨型类书编纂成。全书一万卷,目录四十卷,达一亿六千万字。全书分历象、方舆、明论、博物、理学、经济六编,每编分若干典,共三十六典,每典又分若干部,计6109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