颈、腰痛症状分析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4/26 07:15:17

第一,现在可以说人人都有颈椎病。

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过于追求舒适度,出门坐汽车、回家看电视、休息卧沙发、长时间上电脑等不正确的姿势,都会因为颈椎而产生很多不好的症状。

先说说寰、枢椎关节半脱位引起的头昏。我们低头仰头,左顾右盼头部的转动,就是颈椎第一、二椎体之间的转动,是通过颈部韧带连接拉动的。而给大脑供血65%的颈动脉就在颈椎两侧横突孔内,如果感到头昏,就可能是颈动脉受压,脑供血不足,其原因是寰、枢椎位置不正,错位。

要确诊,首先要排除其他因素。一,年龄在50岁以上血液问题(血粘度高、高脂血症、高血糖等);二,血压问题(有肾性、心性、脑性、内分泌性、颈性高血压,颈性最多。);三,脑动脉硬化,其特征是记忆力下降,嗜睡。

“张口位”X光片检查。若枢椎齿突与寰椎两侧间隙相差不大于2mm,为正常,若大于即为“寰、枢椎关节半脱位”,实际是错位。

手摸棘突检查。在枕骨下缘(风府穴下)手摸到的棘突是枢椎棘突,检查其与第三、四颈椎棘突是否在一条线上,与三、四不成一线,即错位。

其主要症状特点,不能看动态物体,一看就晕;呕吐特点,严重时说吐马上就吐出来。

其它颈椎关节错位的症状。若后脑疼,双耳旁疼,属枕大神经疼痛,是颈三、颈四关节问题。

手臂麻木与颈椎的关系:大拇指麻木,是颈五神经根受累的问题;中指麻木,是颈六神经根受累的问题;小指麻木,是颈七神经根的问题;而第八神经根受压迫,腋下会感到麻木。无名指、小指麻木,是第七神经根受压迫,在第六颈椎棘突旁触摸有压痛点。

颈四以上神经根受累,以头面、五官、心脏和脑血管神经症状为主,如眩晕、头痛、眼胀、视物疲劳、失音、声嘶、耳鸣、心悸、室性心动过速等。

若整个手都麻,问题在臂丛神经。在锁骨部位检查前斜角肌有疼痛点,触摸有条索状结节,属前斜角肌综合症。开始于颈部放射到手与手指,以麻木及麻刺感明显,疼痛的部位没有明确的界限。

如果是“手套状麻木”,是末梢神经炎,要与颈神经根受压相区别。要用药物治疗,按摩起不了作用。主要表现为手足或四肢麻木,可伴有疼痛,无力感。轻者指(趾)端麻木,重者可延伸至整个手掌及足部、四肢,甚至全身。感觉麻木困胀、屈伸不利、运动不灵活,“蚂蚁爬一样”或“针刺样感觉”,部分患者有“袜子”“袖套”型异常感觉,自觉皮肤变厚一样,感觉迟钝。


颈椎病共分六类,除神经根型外还有颈型颈椎病、椎动脉型、交感神经型、脊髓型和混合型。

颈型颈椎病也称局部型颈椎病,是指具有头、肩、颈、臂的疼痛及相应的压痛点,压痛点多见于棘突及两侧椎旁处,程度多较轻,用手压之患者可忍受,且疼痛范围与受累的神经根分布区一致。由于症状较轻,往往重视不够,以致反复发作使病情加重,不少反复落枕的病人即属于此种改变。此型实际上是颈椎病的最初阶段,也是治疗最为有利的时机。

椎动脉型颈椎病。椎动脉型颈椎病是因为椎动脉受压迫或刺激而引起其供血不足所产生的一系列症状。症状特点头昏、头痛、恶心呕吐,最常见的是头痛,眩晕和视觉障碍等。主要是大脑供血不足引起,需彩色多普勒检查确诊。

交感神经型颈椎病,由于椎间盘退变和节段性不稳定等因素,从而对颈椎周围的交感神经末梢造成刺激,产生交感神经功能紊乱。由于椎动脉表面富含交感神经纤维,当交感神经功能紊乱时常常累及椎动脉,导致椎动脉的舒缩功能异常。因此交感型颈椎病在出现全身多个系统症状的同时,还常常伴有的椎-基底动脉系统供血不足的表现。

若刺激到第5—8颈神经,会发生心血管症状:心悸、胸闷、心率变化、心律失常、血压变化等,造成心脏不适,即“颈性心脏病”。心电图检查正常,X光片诊断会发现颈椎生理曲度变直甚至反弓,颈56椎间隙变窄。但注意要在排除冠状动脉缺血基础上诊断。

颈性心脏病属于交感型颈椎病的一个具体表现之一,主要是由于颈椎病变压迫或刺激和心脏的交感神经,出现类似于冠心病心律不齐的症状,如心慌,胸闷,胸痛心律失常等等表现,但是检查心脏又无心脏的器质性病变。


脊髓型颈椎病,脊髓型颈椎病是由于颈椎椎体退化及相邻软组织(如椎间盘突出、椎体后缘骨刺、后纵韧带骨化、黄韧带肥厚或钙化、椎管狭窄等)的退变造成了对脊髓的直接压迫,加上剧烈的运动或长期的不良姿势等动态因素的影响,导致脊髓受压或脊髓缺血,继而出现脊髓的功能障碍,临床表现如四肢麻木无力、活动不灵、走路时有踩棉花的感觉等。其主要特点,走路脚像踩在海棉上,软绵绵无力。由于颈椎错位压迫脊髓,运动神经元受损伤,这种病手法按摩难度大。因此患者如有上述症状出现,应当立即去医院就诊,以免错失最佳治疗时机。


混合型颈椎病。是两种以上病因引起的颈椎病叫混合型颈椎病。它同时兼有几种颈椎病的症状。如有头昏,手麻症状,就提示既有椎动脉型颈椎病的症状,又有神经根型颈椎病的症状,这就叫混合型颈椎病。除脊髓型外,上述两种以上症状都常见,椎动脉型与交感神经型较多见。要注意它们的共同点和区别处。

日常生活中要注意保护颈椎,保持颈椎正常生理弯曲度,要会正确使用枕头。北方地区,最好用荞麦皮枕头,高度为本人拳头高。平卧枕头应放在脖子下,头要有点后仰的感觉。侧卧,应枕在耳下。

要注意颈部不能受凉,不能受累,长期伏案工作,要善待自己,隔一个小时要仰头,活动颈椎,恢复正常生理曲度。不能老低头,多看看天,适当活动颈椎,做做颈椎保健操,低低头、抬抬头、左看看、右看看、左摇摇、右摇摇、左转转、右转转,以自我舒服为度。

也可做做转肩运动,双肩打开,扩胸上提。因为颈部肌肉起于颈椎,止于肩、胸廓部,要使肩关节、颈椎共同运动。

颈椎部按摩要注意:不能用力过度。不能摇、扳。一般动作揉、搓,用指腹从上往下,从左向右揉,横向搓,再拍打(一揉、二搓、三拍打)。拍打完后再揉搓,对皮肤一个安慰。

第二,再说说腰痛。

常讲“病人腰痛,大夫头疼”,腰痛,是个复合型疾病,引起原因很多,要具体分析,有骨性、肌肉、内脏、内分泌以及精神因素等等。

外伤性腰痛为最多,有开放性和闭合性。一般由于闪、趔、撞、摔等造成。

骨性,骨折、骨裂,临床多见。

软组织损伤性,包括肌肉、筋膜、韧带、骨性和软组织附件(如椎间盘)等。

椎间盘突出引起腰痛较多见,椎间盘是位于人体脊柱两锥体之间,由软骨板、纤维环、髓核组成的一个密封体。其构成分为中央部的髓核,富于弹性的胶状物质;周围部的纤维环,由多层纤维软骨环按同心圆排列。颈腰部纤维环前厚后薄,髓核易向后外侧脱出,突入椎管或椎间孔,压迫脊髓或脊神经。


腰四、五椎体之间受力最大,最容易发生突出。压迫脊神经主要区域为下腰段,坐骨神经区域,引起由腰部至大腿及小腿后侧的放射性刺痛或麻木感,直达足底部,重者则表现为由腰至足部的电击样剧痛,且多伴有麻木感。诊断主要为有症状,才能结论为椎间盘突出症。关键是诊断。要找正规的医院、医生,保守疗法为首选,尽量不要做手术,手术是一种破坏性治疗方法。



注意腰部不要受累、受凉,若受累受凉,也易导致椎间盘内末梢营养能力下降,局部缺少营养,在长期坐位,不良姿势下椎体受压过大会引起椎间盘突出。

中医对腰痛的分型及自然疗法。

1、 风寒湿性腰痛。

主要症状:腰部冷痛重着,每遇阴雨天或腰部感寒后加重。腰肌痛点为腰眼、腰骶部、双侧臀部多见。

治法:散寒除湿、温通经络。

自然疗法:火罐、刮痧温热疗法。

方药:麻桂温经汤、独活寄生汤、渗湿汤。

2、 湿热性腰痛。

主要症状:腰髋驰痛,牵掣拘急,痛处伴有热感,每于热天或腰部着热后加重。伴有小腹部抽痛、胀痛。

治法:清热利湿,舒筋活络。

自然疗法:推拿、刮痧、拔罐(走血罐为最好)。

方药:八正散、四炒汤、加味二妙散。

3、气滞性腰痛。

主要症状:情绪所致,生气、三焦不顺,腰痛急剧,走窜不定,转侧困难,双下肢均可受累。

治法:活血祛瘀,疏肝通络。

自然疗法:刮痧、走罐、耳穴、针灸,背部膀胱经全走罐,重点部位肝俞穴、胆俞穴,横向走罐。

方药:复元通气散、复元活血汤。

4、瘀血性腰痛。

主要症状:痛处固定,或胀痛不适,或痛如椎刺,日轻夜重,或持续不解,痛处拒按,面色晦暗,舌质隐青或有瘀斑。常有外伤、劳损病史。

治法:活血化瘀、理气止痛。

自然疗法:血罐较好,用三棱针点刺。

方药:身痛逐瘀汤、调荣活络饮。

5、痰淤性腰痛。

主要症状:腰肌劳损性,多由素体阳虚,营血不足,寒凝湿滞,痹阻于肌肉、筋骨、血脉所致。

治法:温阳补血,散寒通滞。

自然疗法:针灸、刮痧、火罐,背部调理,以调理脾胃为主。

方药:阳和汤。

6、肝肾两虚性腰痛

主要症状:腰痛以酸软、困为主,喜按揉,腿膝无力,劳碌后加重,休息则减轻,且出现坠痛。偏阳虚则手足不温,少气乏力,偏 阴虚:手足心热,面色潮红。

治法:偏阳虚则温补肾阳,偏阴虚则滋补肾阴。

自然疗法:温热疗法为主,手法以补性手法为主,定罐,不宜用血罐。

方药:偏阳虚用右归丸加党参、黄芪,偏阴虚用左归丸加当归、木瓜。

介绍几种锻炼腰部方法。

1、“后退行”又叫“倒走”,是一种有益的健身方法。要领是走时膝盖不要弯曲,步子均匀而缓慢,双手握拳,轻轻地向前后摆动,挺胸并有规律地呼吸。全身放松,身体直立,胸部挺起,腿要伸直,踢起,膝部不要打弯,两臂前后自由摆动,走动起来有骨络圆润、全身轻松如松绑的快感。


2
、单臂展翅。将左手(或右手)轻轻地搭在座位(或其他地方)上,身体正直,抬起右侧(左侧)上下肢(同侧或对侧下肢都可),昂头,上肢和下肢都往后上方使劲伸展。


3
、燕子平衡。采取俯卧位,两臂向后伸直,头部、肩部尽量后仰,同时下肢绷直,头足翘起,仅让腹部着床,全身呈弧形。


4
、长时间坐姿调理法。坐姿时间长,引起双腿酸、软、困,不要急于起来,先举右臂、伸左腿,做6—9次,再换位置,举左臂、伸右腿6—9次。

5、活动腰部。前后左右转腰、摇胯。涂抹红花油用热水袋腰部热敷。推按手部腰椎反射区。

第三、现场回答的几个问题。

1、下山膝盖痛。这是因为下山时重心在膝关节上,脚后跟先着地,因为无弹性,震动造成半月板受损,膝关节损伤。

调理方法,热敷,理疗(微波,超短波)。要学会保护自己,膝关节锻炼,可以爬楼梯,爬上去,坐电梯下楼,以免膝关节受伤。

2、小指尺侧麻木三周问题。是否腱鞘问题。点按肘、腕部心经穴位,拔伸小指。

3、肱三头肌损伤问题。按揉肩部,捏、推、热敷。

4、左脚面麻木。是否神经损伤。点按阳陵泉、解溪穴。

6、膝关节增生。无好办法。按摩髌骨两侧膝眼处韧带为主,可先涂抹“正骨水”,热敷。

7、肘关节疼痛的分类。

外侧痛,“网球肘”,(肱骨外上髁炎)鹰嘴炎;后边痛,“手枪肘”,肱骨外侧炎症;内侧痛,“手球肘”,肱骨内侧炎症。用大拇指按揉,先按揉,再拨筋,不要怕痛,后热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