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跑不送,不求上进”是哪门子逻辑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4/23 16:49:54
“不跑不送,不求上进”是哪门子逻辑 (2008-06-20 07:22:52) 标签:文化     文 / 飞翔的大海       今日,在网上看到了这样一段网文:这段时间,这个城市因为一场即将而至的干部调动变得骚动起来,当然骚动的不过是干部、干部的各种关系,或是与干部打得火热的商人们。为了这些机会,各路干部充分调动各种资源、关系、金钱等等,在这里大显神通。某天,我和一单位“一把手”在一起吃饭,因为对他们单位的两位年轻人很熟悉,也对他们很有好感,能力也很不错。我就问这两位年轻人这次如何,有没有希望。这位“一把手”十分惋惜,有些恨铁不成钢地说到:“他们太不求上进了!”我问为什么?他们不是工作非常积极吗?从来都是任劳任怨,出了很多成绩,无论是领导,还是群众都是有目共睹,而这也是您经常说的。他说,光会工作,这顶个屁用,他们整天就是坐在办公室里,只知道干事,不动不跑,也不给领导汇报,“帽子”会从天上掉下来吗?我说您可以多说说话吗?他说现在的世道,讲究的是实际、是实惠,光有我们单位说话有什么用。我连连摇头,后来得知,这两位年轻人连入选的资格都被剥夺了,其中有一个的理由是说他年龄太大,其实他不过33岁,可是这次提拔的干部当中年龄最大的有45岁。
  其实,诸如不跑不送,不求上进之类的论调我早就谙熟了。我曾经在政府为领导做过八年秘书,对于诸如“不跑不送,原地不动;只跑不送,平级调动;又跑又送,提拔重用”的所谓潜规则,不仅熟悉,而且,还曾经亲身亲历实践过。比如,我大学毕业到政府做公务员,从某种意义上说,就是花钱买来的,钱虽然不多,只有万余元,但那也是父母的血汗钱。再比如,在政府工作期间,为了能早日被提拔,我也曾又跑又送,先后为某些领导送去了万余元钱,也多次向领导汇报“心声”,表达了自己强烈渴望被提拔重用的愿望。可是,我时运总是不济,未收到自己想要的效果
  说句老实话,当初我在政府工作期间,非常讨厌“不跑不送,原地不动;只跑不送,平级调动;又跑又送,提拔重用”之类的潜规则,可是,当时的大环境就是这样的,若不积极主动适应这样的潜规则,就难以被组织发现重用,难以在所谓的官场有所作为。当然,这样的现状后来大有改观。如今,每当我听人说起这样的潜规则,更是怒从心中生,我非常痛恨这样的潜规则,真的非常痛恨。
  在我的印象中,出生寒门,没有任何背景和依靠的人,又跑又送之后,最终“竹篮子打水一场空”,其实也大有人在。我记得某单位刚组建时,一个女青年,来自农村,中专毕业后找不到工作,好不容易在另一单位“巴结”上了一个“领导”,据说那个人是她的远房亲戚,这个远房亲戚到底有多远,谁也不知道。该女青年为了进那个新成立的国家机关,先后七拼八凑,给那个远房亲戚送去了两万余元,最终,如愿以偿进了机关。可是,当所有的人编制问题都解决时,她仍旧无法解决,只是单位一个临时工,一个月三四百元钱,几乎连肚子都填不饱。她那个所谓的远房亲戚我也认识,权力并不大,帮其解决工作问题的事情办不拢,也正如我先前所料。后来,她的远房亲戚调走了,她解决编制问题的希望更是泡汤了。几年之后,该女青年不堪忍受做临时工的滋味,辞职走了,也不知她到哪儿去了。正所谓“同是天涯沦落人”,虽然,我找工作时比她幸运多了,可是,她的事情在我的心中仍旧留下了不可磨灭的印象。有人总结她之所以花了钱,未办成事,主要原因在于她没有抓住“关键人物,”找工作之类的事情一定要抓住实权人物,否则,很容易将事情办砸。此人分析得的确很有道理,可是,他没有想想,一个农村女青年,没有任何家庭背景,她能到哪儿去抓住“关键人物”?即便能“傍上”一个小负责人,对她而言,也好像抓住了一根“救命稻草”一样,她这样的寒门之女,办事哪有那么容易?
  在我的经历中,我看到了太多的关于进机关当干部及干部选拔任用的非正常现象,这都是亲眼所见。比如,某些出生“贵门”,家里有父母或亲戚在“朝中”手握实权的,即便他们“不跑不送,不求上进”,他们仍旧能够在“该提拔的时候”,被提拔上去,有的甚至能“坐上直升飞机”。而某些有点背景,但作用不大,或出生寒门,没有任何背景的人,为了一己前程,费尽心思钻营奉承,又跑又送,这样的人也不少,正所谓,“一分耕耘,一分收获”,这些人,大多都得到了自己想要的“甜头”。再比如,有些人也想跑想送,但苦于家境贫寒,拿不出银子,只有通过其他的途径,来“傍上”领导。还有的干脆懒得跑,懒得送,一门心思,埋头工作。这样的人,当然在仕途上进步得很慢。当然,他们的心态也很好,不求名,不求利,也是一种人生境界,所以,他们也能安于现状。不过,也有特例,不跑不送,不求上进,但一门心思,埋头苦干,最终仍旧很幸运地被提拔上去,或参加某类领导干部的公开招考,直接考上去,这样的特例虽然不多见,但不是没有。这也正好说明世界是多姿多彩的,也是复杂的,什么样的事情都可能发生。正所谓,“有意栽花花不开,无心插柳柳成荫。”
  以上只是结合自己的人生经历,谈了一点所谓的官场万象、人生百态。官场深似海,这些现象,无非也是一些鸡毛蒜皮的表面现象而已。虽然,这些现象站在人性公正、正义和良知的角度来看,的确不正常,但见得多了,也就麻木了。看不惯时,除了动动嘴皮子,发发牢骚,又能奈之如何?
  不管怎样,对于“不跑不送,原地不动;只跑不送,平级调动;又跑又送,提拔重用”之类的潜规则,我仍要表示自己强烈的厌恶情绪,我希望这样的潜规则永远也不要成为显规则,希望这样的潜规则,有一天,被公平、正义和良知永远地埋没。
  这样的潜规则表面看起来似乎无所谓,而且,有些人对此也乐此不疲。但是,我们绝不能忽视这样潜规则巨大危害的一面。
  首先,这样的潜规则其实就是一种腐败。跑什么?送什么?谁在送?谁在接受送?这些,大家都心知肚明。潜规则之下,所掩盖的干部选拔任用的腐败,权钱交易的腐败,特权的腐败,这些,谁不心知肚明?
  其次,这样的潜规则会助推人的堕落和腐败。为什么这样说呢?道理很简单,你今天跑了送了,肯定是希望有所回报的,而一旦你有了回报,就很有可能从今天的跑送者,变成明天的被跑送者。跑送的多了,就会让人性恶的一面膨胀,甚至成为一种习惯,而这样习惯,无疑是一种恶习。
  再次,这样的潜规则无疑对正常的干部选拔制度会造成破坏。我党在干部的选拔任用上,历来就有着大力培养选拔德才兼备之人的优良传统,并先后建立、修改、完善了一系列的关于干部选拔任用的规章制度和纪律。而潜规则,完全摒弃了这些优良的规章制度,完全置干部选拔任用纪律于不顾,大搞上下级人身依附关系,大搞权钱交易,牟取特权裙带关系利益,这样的现象,若任其发展,只会搞乱我们的规章制度和纪律。
  还有,这样的潜规则会贻误事业,败坏作风和形象。试想想,如果大家都把心思用在跑与送上,事业谁来发展?谁能保证事业健康发展?如果跑送的人多了,我们的工作作风从何谈起?形象从何谈起?
  最后,这样的潜规则不得民心。应该知道,国家机关的权力是人民赋予的,人民赋予各级各地干部权力是做什么的?是为了让大家为民服务,为民谋利的。是为了让大家勤奋努力,克勤克俭,清正廉洁干好事业的。如果大家都把心思用到跑送上,不一门心思发展事业,为民服务,人民能答应吗?
  这样的潜规则绝非小事一桩,事关党风、政风、民风、社风,事关各级、各地党委政府形象,事关党群干群关系,事关党和人民的事业健康发展,事关人民根本利益。对于这样的潜规则必须严肃对待,大力批判,坚决整治!党和政府不欢迎这样的潜规则,人民也不能容忍这样的潜规则。
  前不久,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中央书记处书记习近平在全国组织工作会议上指出,要全面正确地执行党的干部路线和干部政策,坚持“德才兼备、以德为先”,树立“注重品行、科学发展、崇尚实干、重视基层、鼓励创新、群众公认”的正确用人导向,这其实为我们选拔任用干部旗帜鲜明地树立了一根标杆,也是对所谓潜规则的鲜明反对。
  人民热切欢迎那些品德优良,不跑不送,埋头苦干,凭个人实绩说话的人被选拔至领导干部的岗位上来。党和人民将继续坚决反对“不跑不送,原地不动;只跑不送,平级调动;又跑又送,提拔重用”之类的用人潜规则,直至其被彻底清除干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