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例教室恐惧的咨询案例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3/28 19:27:58
作者:佚名 |  文章出处:网络

  有一天晚自修刚刚开始,一位女同学到办公室找到甄老师,说李萍又出现了心里发慌、心动过速的情况,已经回宿舍休息,请她过去看一看。

  甄老师匆匆忙忙赶到宿舍,李萍正一个人躺在床上,看见她进来,叫了一声“甄老师”,就哭了起来,嘴里不停地说:“我想回家”。

  李萍是一位来自农村的女孩子,相貌普通,个性内向,平时言语不多但为人随和。因为来自农村,家庭条件一般,父母又对她寄予了非常高的期望,作为刚踏入大学校门的李萍,她学习十分勤奋、刻苦,成绩良好,但在这所重点大学里,她是那么的微小,她感到压力非常之大。而且,这个学期的期中考试,因为发挥失常,她的成绩后退了一大截。此后李萍变得更加默默寡欢。

  看到李萍这种情况,甄老师一下子就明白了。因为上个星期的一天晚上,李萍曾找她,见面的第一句话就是:“甄老师,我感到很害怕,怎么办呀?”双手还下意识地在腿上不停地搓动。第二天就发展到一上课就有想上厕所的念头,下课以后却又没有了。而且越是说服自己不要乱想,反而越不能集中注意力。她的感觉还是越来越糟,上课出现了心动过速的情况。于是上周末,甄老师就建议她利用周末两天在宿舍里好好放松一下。但没想到刚刚开始晚自修,就又出现了这种情况——她对教室有一种莫名的恐惧感。

  甄老师什么也没有说,在李萍身边坐下,力图使她平静下来。没想到,等她平静下来以后,无论从哪个角度对她进行开导,她都听不进去,惟一的要求就是想回家,但真的要送她回家时,她却又怕爸爸妈妈担心。经过耐心的开导,她终于不再哭泣,但就是控制不住自己想回家的念头。她说,她之所以刻苦努力,很大程度上是为了报答父母曾经付出的辛苦,而现在学习出现危机,她觉得很对不起他们。

  在与甄老师进行交流的过程中,李萍一直紧紧地握着老师的手,曾有一度,甄老师无意中抽开了手,她马上就又抓在手中。当时,她在甄老师面前已经哭了一个多小时,原来她无法直接正视自己,于是甄老师命令她不许再哭,在那个时候,这个要求对她来说是有一定难度的,因为此前周围的人对她都是好言安慰。她也惊讶于甄老师态度的急转直下,尽管委屈,但还是止住了哭泣。

  李萍出现的这种异常情况就是对于学习过度焦虑,由于没能及时调适而使焦虑程度不断升级成为焦虑症中较为严重的一种状态——教室恐惧症。

  焦虑症是在大学生中特别是新生中比较常见的一种心理疾病,主要是指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不能达到预期目标或遇到不能克服障碍的威胁,致使自尊心、自信心受挫或失败感、内疚感增加而形成不同程度的烦恼和紧张,继而导致了在学习过程中的危机。

  导致李萍出现教室恐惧症的原因主要是来自内部和外部不同形式的压力:

  首先是来自外部的压力。一方面是由于学业的压力,这是大学生学习压力的主要来源。特别是在重点大学里,学习尖子如云,竞争压力过大,对新生的自学能力要求更高,学业负担加重;还有经济状况较差的学生又在为着丰厚的奖学金拼个你死我活,甚至认为奖学金关系到终身前途,因此更加看重考试成绩。一旦在日常学习或考试中出现困难,便会产生紧张不安甚至恐惧的心理。李萍就是由于期中考试发挥失常,给她带来了沉重的心理压力,进而开始怀疑自己的学习能力,出现了焦虑情绪,最后发展为学习恐惧。另一方面是来自家庭和社会的压力。李萍来自农村,家境相对比较困难;她从小到大又一直是爸爸妈妈心中的乖女儿,这使她深切地感到,父母对她寄予了很高的期望。当过高的期望值变成沉重的心理包袱,超出了她的心理承受能力时,便产生了焦虑情绪、挫折感甚至人格障碍。

  其次是来自内部的压力。尽管每一个大学生都会面对来自不同方面、不同程度的外部压力,但由于每个人的个性不同,即使是面对同样的压力,个人所感受到的压力程度不同,产生的效果也会不同。对于李萍而言,所生活的环境使她的个人成就目标要求过高,自我概念差是导致她产生学习焦虑的根本原因。表面上看起来,李萍之所以出现心理失常是由于期中考试失利,实际上是因为这种挫折感与她的自我成就目标之间产生了巨大的反差。同时,李萍较为内向的性格使她的自我概念较差,平时对自己的肯定不足,在和同学比较的时候,她也常常用自己的缺点同别人的优点相比。这样做在有利于她看到自身缺点的同时,也使她忽略了自身的长处,由于她的自我全靠别人来肯定,遇到挫折常常自责,当她在新学期看到同学们埋头苦学的时候,就产生了一种莫名其妙的紧张,进而发展为教室恐惧症。

  对李萍进行心理辅导的过程中,主要应采取了以下几种办法:

  ●精神分析疗法

  李萍对家过度依恋。她的“想家”实际上是在宣泄内心深处对自己的责备。一开始,如果没有认识到这种潜意识对她产生学习焦虑的影响,那就无法跟她取得全面沟通。只有认识到了造成问题产生的根本原因,才能帮助她调整了认识中的极端和偏差,获得了心理上的平静。

  ●合理情绪疗法

  合理情绪疗法是美国著名心理学家艾利斯于上世纪50年代首创的心理治疗理论和方法。根据艾利斯的理论进行分析,导致李萍出现学习焦虑的事件是她期中考试没有考好,但考试失利本身而言并不会使人痛苦,而是由于李萍由此想到了失败的困窘等。这些夸张的不合理的想象使李萍怀疑自己的能力、前途,从而产生了沮丧、焦虑和过激的行为。因此,只有改变造成李萍情绪困扰的不合理观念,并建立起合理的、正确的理性观念,才能帮助她克服自身的情绪问题。因此,在李萍第一次产生害怕的念头之后,就应对她的考试成绩以及平时的学习情况做了全面的分析,帮助她分析成绩出现较大起伏的客观原因,同时也力图使她明白,成绩并不是衡量她能否成功的惟一标准。针对她刻意压制自己的不合理念头的行为,希望她能放开自己的思维,当出现了不合理念头时,索性让它自由驰骋,或者用笔写下自己当时的真实感受,心到笔到,而不需要拘泥于写作文的形式,甚至还可以找老师和同学倾诉,以便使自己的不合理情绪得到释放,减轻内心深处的紧张和压力。

  ●认识领悟疗法

  认识领悟疗法主张通过改变当事人的认知模式来矫正其不良情绪和行为。这样,随着当事人认知方式的改变,其情绪和人格障碍也会随之得到缓解。李萍产生教室恐惧症以后,无论是她的老师还是周围的同学,都给了她极大的帮助,这使她认为,只要依靠她们就可以走出困境,而忽视了她个人的力量。这从她与甄老师交流的过程中一直紧紧地握着她的手的动作可以看出,这实际上是李萍渴望获得外界帮助的一种强烈的表现。她一直在问自己该怎么办,而不去考虑造成她产生如此沉重的心理包袱的深层次原因,这也在某种程度上加大了心理辅导的难度。因此,必须通过不断的启发,使其改变认知模式,认识到了自身的力量,从而矫正她对教室的恐惧情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