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管理5】 采取基于数据分析的行动!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4/25 09:37:30

【教育管理5】 采取基于数据分析的行动!

 【袁乃玉 10.7.14】

 

相关理论:

没有信息的个人不能够承担责任,被给予信息的个人不得不承担责任。

——简.卡尔宗

改变你一生的那条信息是什么?

有感:这是一个发人深思的问题,对于我而言,如果从工作的角度看,最有用的信息应该是:1995年,我所在的巢湖师专94普物班被确定为,省级课题“探寻提高师范院校的学生实习效率的一种新模式——三段式实习”的教改班。印象很深的是,班主任谢璞老师(北师大毕业的高材生,对我们影响很大!)在班级中宣布,要在班级50个学生中选出一半参加实验,另一半作为参照对象,请大家首先自愿报名。当时大家对课题实验没有概念,我劝同寝室的老二一道去报名参加,是这样动员他的:反正闲着也是闲着,到课题组顺便学个木匠手艺,毕业后也算有个一技之长(那时候师专的课程很松散,下午通常没有课,我们从高中的艰辛中走出来,一开始玩得还很有劲,渐渐就百无聊赖了。据谢老师介绍,实验小组的培养技能之一是 “自制教、学具”,活动室里锤、刀、刨、锯一应俱全)。后来我们被分为三个组,每组8名同学,在含山县选了清溪、黄墩和海口三个中学作为我们的实习基地。一开始每次每组派2名同学到学校实习一周后,再换另2名同学,这样循环进行,意在让大家通过实践发现需要提高的理论知识,然后回到师专再补充。后来我们感觉到一周时间太短,刚刚与学生熟悉并有点感觉了就要离开。于是将每小组的实习的时间延长至一个月。再后来实习学校的学生到了初三的关键时间,根据学生们的要求,我们每组由原来的8名实习生精简为2名,长期蹲点。我有幸留了下来,并成为黄墩中学试验点的小组长。虽然这小组小到只有2人的极致,但作为组长就要在结题时录制一节课,作为试验的成果之一,报送到省教科所。

这真是一个苦差事!我选择的课题是九年级物理中的《内燃机》这一节,为了上好这节课,不但我自己绞尽脑汁,我们的指导老师朱仁义也多次带着其它老师和学生为我反复磨课。记得正式上课那天,看到教室后门驾着一台摄像机,有一个同志肩上还扛着一台。并且我敬畏的谢老师、朱老师和我们师专的几位领导就坐在那儿,我的紧张程度可想而知,终于听到下课的铃声了,我觉得当时用“大汗淋漓”形容我,要比“汗流浃背”要更妥帖一些。

老师们在点评时给予了充分的肯定,我知道那是对我的一种鼓励和鞭策!今年再回头看,可能对自己影响最大的是——在走下讲台的那一刻,我的脑海中产生了这样的念头:“经历了今天的这种历练,以后不管在那种场合上课,我不会比今天更紧张。后来,在市级、省级乃至于国家级大赛的舞台上,每当想到这些,顿时能鼓足信心,调整好情绪!

参加这次教学改革实验,是我最宝贵的一段人生体验!】

你是否想象到一种情景:你读了一本书,参与了一次专业发展学习活动,分析了学生的数据,或与一个朋友讨论了一个问题——然后你拥有了一个全新的视角,它导致你采取了一次以往不会采取的行动?

有感:读到此处,脑海中跳出“行知学校读书研究共同体”,这是对自己专业发展影响最大的学习活动。离开共同体已经一年了,常常怀念这个团队,很想在新的学期中,尽可能地抽时间参加共同体的活动,进一步用“读书、谈书、用书“的发展理念,与共同体的战友们一起”在读书中充实,在思考中深邃,在交流中清醒”,共同学习、共同成长,并处一生精神上的朋友!!!】

 

信息就是学校不断变化的生活。领导教职工使用数据来制定目标,落实新的做法,并提高效果。进而通过相互交流他们的结果,教职工能够更多地关注要做的事,更直观清晰地看到需要保持或是需要修正的方面,这就是一种居于事实的科学的研究。

 

反思的问题:

让所有的教职工知道他们努力的方向,充分了解他们正以何种方式向目标前进,这点至关重要。关于你的组织信息分享情况可以思考:

1、你的组织是否重视利用数据和信息来指导改进工作 ?你怎么知道的?

【偏理科的领导者由于思维的习惯,往往重视数据的分析,而一些偏文科的领导在这方面比较欠缺,更多的是凭印象和感觉,或者是笼统的数据作出行动。】

 

2、数据是被使用了还是滥用了?人们是否利用数据来挑毛病,并“责备”他人?抑或是,他们正利用数据来问询:何以能改善他们的制度和程序,而不用担心被责备?

3、你个人可以做些什么来增加信息的交流和数据的使用,以指导决策并改善实践?